Ⅰ 法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农业问题的
近代法国在小块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发展农业资本主义的“革命范式”,不仅剪断了农村资本主义发展的翅膀,而且严重地阻碍和拖延了传统农业国转向现代工业国的历史进程。二战结束后,法国农业资本主义转型的主要途径和特征是家族化、商业化、资本化、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公司化、社会化、合作化、农民职业化交织在一起,既保持了欧洲大陆地区农业生产的传统特点,又顺应了当今世界农业国际化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历史经验表明,改造小农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打破它固有的孤立、分散、规模狭小、排斥资本聚集和现代科技应用的内生机制。
Ⅱ 为什么法国那么小,粮食自给率却有329%那么高
法国地势平坦,平原占到了2/3以上,且深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全国气候无比温润,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外加上法国又是世界顶级科技强国,在现代种植技术和设备的加持下,占据欧盟1/4农地的法国成为了欧洲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小麦、大麦、玉米、葡萄和蔬菜的产量高且品质好,其农副产品的出口量经常挤下美国,登顶世界第一的宝座。
法国农业是在二战结束后,逐步实现了由小农经济为主的传统农业向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良种化为主的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区域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是法国农业的显着特点。
到目前为止,法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场加入了农业合作社。法国农业合作社已形成了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一体化网络,其中很多农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组织,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大型农业和食品企业集团。
除此之外,法国每年百分之十的研发公共开支都用于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Ⅲ 法国为什么高利贷资本发达
法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虽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但是它的工业生产业出现集中的趋势。相比之下,在法国经济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工作,而是银行信贷。法国银行资本比工业资本发展和集中的速度更为迅速。法国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与英国主要把资本投到它的殖民地工业中相比,不同的是法国主要采取高利贷形式,把资本借给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赫殖民地,首先是俄国等欧洲国家。法国因此成了欧洲的高利贷者,每年收取巨额利息,所以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法国的高利贷帝国主义形成于十九世纪初期,法国的金融业发达素有借贷国的传统地位,至1890年,法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金融体系的高利贷国家。 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试验修订本·必修)中,两次提到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并对法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对造成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的原因却没有分析或提供相关的材料。这对师生的教与学或多或少带来了某些不便。故,本文就此问题试作分析。 第一,大革命时期颁布的法令和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为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提供了政治、法律保障。在 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专政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民公会颁布的法令宣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并“按当地人口分配农村公有土地”,使法国广大农民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广泛地建立起小土地所有制,造成了小农经济的普遍存在。拿破仑上台后,又颁布《民法典》,《民法典》的第544条中明确写道:“私有财产的意思,就是有使用与处置事物之最无限制的权利。”这就使在大革命中“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也就是说,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具有法律依据。 第二,农村中异常猖獗的高利贷活动,为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提供了的经济庇护。 大革命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法国小农并不能摆脱贫困、破产的命运。在19世纪中期以前,几乎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小农户沦为无产者,更多的小农则濒于破产,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尽管破产的现象非常严重,法国的小农经济并没有被摧毁,而是长期大量的存在着。这主要是因为“法国农村中猖獗异常的高利贷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小农与土地分离的过程”。贫困的农民以土地作抵押向高利贷者借款,本来就是竭力保存自己的小块土地。而当小农不能清偿债务时,高利贷者宁愿把已经破产而不能清偿债务的农民仍然保留在土地上,让破产的农民继续租种,以便继续吮吸他们的膏血。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雅各宾派虽然比较彻底地铲除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小农土地所有制,但是,雅各宾派却保留了革命前半封建的“对分制”地租。这种高额地租使土地分散出租比集中经营资本主义大农场更为有利可图。同时,法国原始资本积累不足,银行利息和工业利润都很高。高利贷者往往把从地租收入中积累起来的资本投放到银行和工商业中去,变成坐收地租和坐食利息的双料寄生虫,而不愿去经营资本主义大农业。这就使得法国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以长期大量保存下来。 第三,中小企业的长期大量存在,为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提供了劳动力保证。 19世纪60年代,法国工业生产虽然居于世界第二位,工业中虽然也出现了不少千人以上的大企业,但中小企业仍占很大比重。全法国有75%的企业是只有10名以下工人的小企业,将近60%的工人都是在这些小企业里干活的。而且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手工工场,这些手工工场平均只有工人1.7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资本大量输出和对德巨额赔款,影响了工业中采用新技术和更新新设备所需的资金,中小企业大量存在的状况得不到改变。到19世纪末,法国工业的大多数还属于工人不足100名的小型和中型一类。纺织工业是法国最主要的工业部门,而纺织部门又多半使用女工和童工。因之,丧失土地的农民不能被工业充分吸收。加之拿破仑曾订立的所谓“工人手册制度”继续有效(这种手册由雇主保管,工人没有这种手册到哪里都找不到工作)。这就为资本家任意迫害和刁难工人提供了一种合法依据。有的资本家不给被解雇的工人或是主动辞职的工人签发手册。从而,在工业和农业领域形成了大量潜伏的过剩人口,他们也不得不忍受高额地租的剥削,租种一小块土地来养家糊口。 此外,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农民的土地也日益分成更小块,而出现新的小农户和细小农户。 所以,直到19世纪后半期,法国的小农经营不仅在农业中占绝对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有所增加。1862年,法国占有土地1—10公顷的小农户有244万个,1882年增为266万个,另外还有占地不到1公顷的细小农户有220万个。到1893年,占地不足5公顷的小农户有400万个,占农户总数的71%。 总之,法国的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是多方因素合力的结果。
Ⅳ 法国工农业结构特征
法国农业及其发达,欧洲第一。其工业也非常发达,而且很均衡。
近代法国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小农经济的形成是由法国以农为本的社会特征和小农主义思想的影响决定的,也与农民在近代法国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密切相关,同时也与近代法国工业结构相适应。小农经济在近代长期存在有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
Ⅳ 关于法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产业革命说白了要什么?资金、劳动力,再有就是政策。就这几点我们可以看看法国是怎么样的。
一切经济问题土地是核心。这个无庸置疑。这个也就是法国的结症所在。1789年,是法国大革命的时代。在整个的欧洲革命中,法国的革命是最宏大的一个也是最彻底的一个。而且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革命的领军团体特别的多。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的执政府、督政府。在这一连串的名字里。吉派和雅派算是最资产阶级化的派别。追求自由与民主是典型的“布尔乔亚”思想。他们俩个派别出台的土地政策影响了今后的法国甚至到现在。
这个政策便是“小块”。小块与禁止兼并是共生的。那么土地分成小块究竟带来什么效果呢?从劳动力讲,小块土地易于耕种可以基本满足农民的需要。这样就不利于土地兼并和农民流亡从而来制造大量的社会闲散劳动力。工业革命没了劳动力就是空谈。从资金方面说,小农经济基本是在温饱线上徘徊,购买力自然弱,反过来工业品卖不出去资金无法快速回笼也影响产业近一步发展。而且法国的财阀们都喜欢投资证券和放贷而不是实业,这同样是产业革命资金拮据的一个诱因。另外分散的经济格局必定造成国内利益集团特别多,从而导致政党派别特别多。这样多政党轮值执政便是常事。就会造成政策不连贯,贯彻不彻底。重复或相反建设频繁。这也影响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产业革命的进程。再有一点,拿破仑时期的“大陆封锁”政策造成法国工业与商业对外交流相对闭塞,阻碍了自身的发展,而利用这个机会相邻的德意志却大大进步也给法国造成竞争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