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考古学术界的名人简介
裴文中:
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河北丰南人。1927年毕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1929年起主持并参与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者。
1931年起,确认石器、用火灰烬等的存在,为周口店是古人类遗址提供了考古学重要依据。主持山顶洞人遗址发掘,获得大量极有价值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文化遗物。1949年后,积极开展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综合研究,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梁思永:
着名考古学家、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其父为我国近代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国学大师梁启超。梁思永一生致力于考古事业,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传世。
1948年与其兄梁思成(建筑学家)同时获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8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此时尚未成立学部,尚未产生学部委员即院士)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先后负责黑龙江昂昂溪细石器文化遗址、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候家庄西北冈殷王陵、高楼庄后冈小屯、龙山与仰韶三叠层、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等考古发掘工作,考定了仰韶、龙山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1954年4月2日,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的他心脏病发作在北京逝世,终年50岁。
李济:
人类学家、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字受之,后改济之。湖北钟祥郢中人。
1911年考入留美预科学校清华学堂,1918年官费留美,入麻州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并于次年改读人口学专业,1920年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后,转入美国哈佛大学,读人类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李济哈佛大学毕业,返回祖国,受聘于南开大学,任人类学和社会学教授。
贾兰坡,字郁生,曾用笔名贾郁生、周龙、蓝九公。我国着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是一位没有大学文凭却攀登上了科学殿堂顶端的传奇式人物。
(1)如何融入法国学术圈扩展阅读:
文化
命名
有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名作为考古学文化名称的作法,应用得最为普遍。如欧洲的莫斯特文化、梭鲁特文化、马格德林文化,以及中国的周口店文化、丁村文化、小南海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
有以地区或流域来命名的,多为事后弄清这一文化分布范围而命名。如欧洲的多瑙河文化等。
有对发现地点的名称加前缀的,如甘肃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等,这是因为它们和典型龙山文化有相同处,也有差异处。如果仅属地方性的小差异,当然可采用这种办法,如果差异大到可认为是独立的文化时,那便应该另起一个文化名称。
由于发掘地点中不止一个文化,可对地名加后缀,以资区别,如庙底沟二期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见屈家岭文化)等。
以特征遗物来命名的方法也经常被采用,如中国过去所称的细石器文化、彩陶文化、黑陶文化和欧洲的巨石文化、钟杯战斧文化等,不过这种命名,容易以片面的特征代替整个文化的特征,同时这种个别类型的特征遗物,还可能分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因而已逐渐不大为人们所采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考古
‘贰’ 什么是学术领域的行业
学术,系统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这个词对应的英文Academia更常见的意义是指进行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群体,在作这个意义用时对应于中文的学术界或学府。Academia这个词来自于地名(Akademeia)。这个地方位于古代雅典的外围。那里的体育馆曾由于被柏拉图改为学习中心而闻名。
延伸开来,Academia这个词也可以用来指“知识的累积”,在这个意义上通常译为学术。学术的发展和传播跨越了好几个时代。在17世纪,英国及法国的宗教学者常用学院(或学园)来表示高等教育机构。英语称呼为academy而法语称呼为academe及academie。
学者,指在大学或高等学府中以研究为职业的人员,常常也是教师。学者通常都拥有高等学位。在美国,学者跟教授几乎是同义词。在英国,根据不同的学术级别分为院士、讲师、高级讲师或助理教授及教授。学者一词在英文中可对应于academic或scholar,这两者在英文中的意义稍有不同。后者也指在大学大量出现以前以研究为职业的人。学者一般不包括管理人员。
某些社会学家把学府划分成四种基本的历史类别:古代学府、早期学府、学术学会及现代大学。学府的模式最少有两种:自古代发展而成的欧洲模式,以及由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十八世纪中期、汤玛斯·杰弗逊在十九世纪早期开创的美国模式。
一、结构
学术常以学科和领域来划分。这是源自于中世纪欧洲的第一所大学内的学者思想模型所定下来的三学四科。
随着时日变迁,人类不断修订及开创学科和领域。自启蒙时代,学术领域变得越来越专门,研究的范围划分得越来越小。因此跨领域的研究常常得到今天学术界的奖项。这也使实际行政及资助上制造困难。事实上,过往很多跨领域的研究后来变成了今天的专门领域,譬如认知科学。简而言之,这就是学术内部分化的历史进程。
很多学术机构在行政结构上反映了学科的划分,例如不同领域的课程或学部或学院。纵然有些重叠的部分(学院成员、研究及行政人员),通常每一个学院都拥有各自的的行政及财政拨款。再者,学术机构一般都有整体的行政结构,没有单一学院、学科及领域所能够控制。学术自主是学术事业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证学术界相对地免受政治和财政压力。
1、资格和学位
学位是授予那些完成主要学术课程及资格。按典型的顺序,学生完成了学士学位,接着完成硕士学位,最后才完成博士学位。这最近才在欧洲被规范为波隆纳过程的一部分。虽然在某些专业及创意领域中只有一个硕士学位的老师及学者是十分常见,但在很多其他的领域中拥有博士学位及其他终极的学位的研究员及教授才是比较常见的。
2、学术会议
在跟学术出版有密切关系的学术会议及讲座中,领域中的一些知识分子常常被邀请向更广大观众阐述他们在着作或论文中的想法。这些文章的作者籍着这些机会来进一步解释着作中不够清晰的地方。在学术会议中,学者能够得到更快的回应及评论。由于事前已经派发有关论文,出席会议的能够有足够时间阅读论文并准备一些尖锐的问题。
3、冲突目标
在学术界之内,不同的小组都有不同甚至互相冲突的目标。在当代学院,这些冲突都是十分普遍。
①实用与理论
学术界常常被“实践”所诬蔑,譬如在日常生活中,就业中和商业上。学术界的评论家却说,学术理论被绝缘从现实世界,因而不必须考虑到行动真正的作用、结果和风险。这个绝缘的情况被称呼为“象牙塔”。这经常常导致学院派和实用派之间在许多知识领域内产生紧张,特别是在学院派对实用者的行动有很重要的影响时候。 有时候,实用派对学院派的批评也被看作反智主义。从平衡的角度来看,即使学术界跟现实世界绝缘,那并不意味学术研究没有价值。 实际上,许多学术发展最后变成丰硕的应用果实。可是,如果学者考虑学术的偏狭性,这也许增加他们研究的价值及冲击。
②学校所在城镇与在校师生
大学经常坐落于市镇外围。在某些情况,这导致当地居民及大学成员在政治、经济及其他领域上产生不安。美国东北地区某些居民曾尝试阻止学生注册为当地居民而不在他们的父母的住所鼓励他们投缺席选票,只是为了保留对当地地方政治的控制。电影Breaking Away把这个冲突搬上萤幕。
③商业与学者资助
商业所资助的研究的目的常常则重于追求利润。这与追求知识有点冲突。
二、历史
1、古代
学术界被取名为“学院”因它是在古老雅典之城市墙壁之外的一个圣所。它是以传说中的英雄Akademos命名,当中有几个橄榄树树丛、健身房和适合于亲密聚集的地方。在这几个花园中,种有大量植物,矗立着前园主的雕像,柏拉图在这里高谈阔论并启发他的追随者。这些不拘形式的聚会成为人所共知的学院。后来,柏拉图把他的聚会不断发展成为教育哲学方法。公元前387年,他建立了“旧学院”。
柏拉图的同事及学生建立了他的衍生方法。柏拉图的其中一位希腊学生阿凯西劳斯建立了“中世纪学院”。另一位学生卡涅阿德斯就建立“新学院”。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以他自己的理论来改进方法和在其它健身房建立了学苑。
2、发展早期
学术界作为一个现代机构在中世纪(350年-1450年)开始有发展。此时,罗马帝国崩溃了而新政权开始控制西欧。从黑暗时期欧洲仍然处于许多文盲及资讯流失的时期。古老知识唯一的贮藏库是天主教修道院,隐士、修士和教士编写了所有世界的知识并精心制作的抄写书籍。这些古老的知识得以保存,安然度过黑暗时期。
任何人要到修道院才可以学习有关古希腊及古罗马的事情及流传下来的知识。在修道院受教只限于想成为修士和教士的人。可是到了11世纪,某些罗马天主教教会领袖开始改革并激增了早期欧洲社会上的知识。他们相信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荷马、索福克勒斯和其他属于人民不仅为宗教的人物。修士和教士走出了修道院,开始走进城市大教堂开办第一学校致力于进阶研究。
这些最着名学校都是在波隆纳、巴黎、牛津和剑桥,虽然其他的遍及欧洲各地。在这些现称为大学的学校学习意味着通过教育方法的聚会唤作演讲。在演讲中,大师大声朗诵由修士和教士所写的原稿,而学生坐在他们的座位阅读自己手写的拷贝文本。只有大师才能确定学生是否达到知识水平和筹备他们自己的演讲。14世纪之前, 欧洲已经有超过80所大学。
①博雅艺术
七项博雅艺术成被Varro及Martianus Capella编撰入晚期的课本,透过一些有能力把学习世界形象化的人他们提供规范化的结构。当时的七项博雅艺术又称为三学四科,三学包括了语法、修辞和逻辑,四科包括了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哲学及神学是无所不包的研究,但哲学在中世纪早期主要是辩证事物。
从基督徒的文章及理解,Martianus Capella所建设的概念性计划对西方学术界有很深的影响,特别是在Chartres学校的新经院哲学及托马斯·阿奎纳的广博工作之后,直到15至16世纪的人文主义开展了艺术和科学的新研究。
②网络全书编纂者
三位中世纪作家试图包含整体学术界及全世界学会包括:塞维尔的圣伊西多尔、格来福的圣伯尔纳铎及托马斯·阿奎纳。
③彼得雅伯拉
12世纪, 法国哲学家彼得·雅伯拉透过他1123年的着作“物和非”在学术界世界开始了他自己的革命。他不跟从大师在讲授朗读文章的方式,反而要求学生座在两段互相排斥的文章之前。不先讲解对错,他要求他的学生向对方发问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不久之后,所有大学开始实验这种“雅伯拉方法”。
④经院哲学
13世纪初,圣托马斯·阿奎纳推广他的经院哲学来为学术发动革命。经院哲学套用了雅伯拉的教育方法,但延伸得更远。大师要求学生长期参与以检验两段互相排斥文章的方式而作出的决议并运用理性来考虑宗教信念。这些决议都是根据亚里士多德从新发现的哲学,当中正寻找理性与宗教信念之间的平衡。
3、学会的兴起
学术学会或博学学会始于一组组共同努力或互相展示杰作的学者。这些不拘形式的小组以后成为了组织和在许多情况下得到了国家批准。会员资格是限于要求当前的成员的认同并且总会员资格经常被限制某个数量。成立于1660年的英国皇家学会是这样的一个学院。始创于1780年的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是由许多跟美国革命同样着名的人民所建立的。学术学会作为论坛发表和出版学术着作,这个角色现在由学术出版来担任。学术学会也会主办研究和支持学者。在学术学会的会员资格在现代学术界仍然是一件有声望的事情。
4、18、19世纪
在18世纪的殖民地美国,学术界开始从基督教分裂出来。175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开办了宾夕法尼亚省学术及慈善学校。1755年,被改名为费城学院学术及慈善学校。这就是今天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这是第一次学术界创办世俗机构。大部分的教会的教条式观点不再左右对他们学业成绩的考核。随着学生能自由探索思想领域而不需要强加宗教角度,观点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1819年,托玛斯·杰弗逊创立弗吉尼亚大学。他所建立的组织学院及大学的标准沿用至今,并为全球采用。课程取材自传统人文科学、古典人道主义和新教徒改革的价值。杰弗逊给学生自由地谈论自己所修读的课程而不是限定所有学生只能谈论同一个固定课程。宗教学院及大学都渐渐跟随。
对公众来说,美国在19世纪初就出现了学院运动,经典学科教育需要延伸到新的地方例如:老西北部、西纽约州、宾夕法尼亚、俄亥俄、密执安、印第安纳和伊利诺伊。开始建立许多学院并得到私人捐赠支持。
18世纪欧洲的启蒙时期,欧洲的学院开始改变了。19世纪初,威廉·冯·洪堡不单出版了哲学着作《On the Limits of State Action》更曾指导普鲁士的教育制度。他介绍的教育制度让低下阶层人士更容易进入。“洪堡理念”是教育建基于独立性、创造性、完整性及通用性。很多欧洲大陆大学植根于这些理念。可是这跟现在的学术专门化的大趋势相违背。
5、最近经济转变
80年代和90年代,学术生态上的经济发生重大变化,让人感觉到大灾难的降临,但也有人觉得是新世代的降临而大学充满了发展的空间。一些评论认为这是大学公司化。尽管他们薪水低而比其它行业需要更广泛的教育,学术就业从来都是知识分子所渴求的是因为自主及学术自由。
虽然现在的大学学费及收支不断增加,情况在美国特别严重,但高收入的专业职位却越来越少,却而代之就是收入微薄的职位及毕业生劳工。科学博士常常在学术界以外找寻工作,但人文科学及很多社会科学却驱使毕业生首选学术事业。人文科学的博士必然在收入微薄的职位与非学界就业市场之间作出选择。因为他们的教育没有市场价值。
事实上,博士的数量超越了教授或同等的职位导致一些问题,令人察觉是否到学界特意的安排。社会学家史丹利·阿诺维兹(Stanley Aronowitz)曾写道:“当充斥着有素质有信誉的讲师,大学行政人员看见教研职位只能授予服务需求很大或忠于服务的人”(知识工厂 76)。
很多了解学术界就业市场的人都建议毕业生如果需要付费就不要进入毕业学校。他们认为当被录取而没有学费宽免恕或没有合理研究生薪俸,就迫使招致庞大债务,不太可能有迅速回报。
某些人相信大量婴儿潮中的教授退休后,学术就业市场会反弹。某些人却认为不会导致教研职位的可观增长尤其是当大学利用低薪金附加职位来填补。阿诺维兹把这个问题归咎对学术界整体上经济结构更改。
在西方经济中,失业的、非完全就业的及不理想就业的博士不断增加,其影响是很难作出估计。
‘叁’ 调节学术到离焦学术的转变
学术,系统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这个词对应的英文Academia更常见的意义是指进行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群体,在作这个意义用时对应于中文的学术界或学府。Academia这个词来自于地名(Akademeia)。这个地方位于古代雅典的外围。那里的体育馆曾由于被柏拉图改为学习中心而闻名。
延伸开来,Academia这个词也可以用来指“知识的累积”,在这个意义上通常译为学术。学术的发展和传播跨越了好几个时代。在17世纪,英国及法国的宗教学者常用学院(或学园)来表示高等教育机构。英语称呼为academy而法语称呼为academe及academie。
学者,指在大学或高等学府中以研究为职业的人员,常常也是教师。学者通常都拥有高等学位。在美国,学者跟教授几乎是同义词。在英国,根据不同的学术级别分为院士、讲师、高级讲师或助理教授及教授。学者一词在英文中可对应于academic或scholar,这两者在英文中的意义稍有不同。后者也指在大学大量出现以前以研究为职业的人。学者一般不包括管理人员。
某些社会学家把学府划分成四种基本的历史类别:古代学府、早期学府、学术学会及现代大学。学府的模式最少有两种:自古代发展而成的欧洲模式,以及由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十八世纪中期、汤玛斯·杰弗逊在十九世纪早期开创的美国模式。
一、结构
学术常以学科和领域来划分。这是源自于中世纪欧洲的第一所大学内的学者思想模型所定下来的三学四科。
随着时日变迁,人类不断修订及开创学科和领域。自启蒙时代,学术领域变得越来越专门,研究的范围划分得越来越小。因此跨领域的研究常常得到今天学术界的奖项。这也使实际行政及资助上制造困难。事实上,过往很多跨领域的研究后来变成了今天的专门领域,譬如认知科学。简而言之,这就是学术内部分化的历史进程。
很多学术机构在行政结构上反映了学科的划分,例如不同领域的课程或学部或学院。纵然有些重叠的部分(学院成员、研究及行政人员),通常每一个学院都拥有各自的的行政及财政拨款。再者,学术机构一般都有整体的行政结构,没有单一学院、学科及领域所能够控制。学术自主是学术事业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证学术界相对地免受政治和财政压力。
1、资格和学位
学位是授予那些完成主要学术课程及资格。按典型的顺序,学生完成了学士学位,接着完成硕士学位,最后才完成博士学位。这最近才在欧洲被规范为波隆纳过程的一部分。虽然在某些专业及创意领域中只有一个硕士学位的老师及学者是十分常见,但在很多其他的领域中拥有博士学位及其他终极的学位的研究员及教授才是比较常见的。
2、学术会议
在跟学术出版有密切关系的学术会议及讲座中,领域中的一些知识分子常常被邀请向更广大观众阐述他们在着作或论文中的想法。这些文章的作者籍着这些机会来进一步解释着作中不够清晰的地方。在学术会议中,学者能够得到更快的回应及评论。由于事前已经派发有关论文,出席会议的能够有足够时间阅读论文并准备一些尖锐的问题。
3、冲突目标
在学术界之内,不同的小组都有不同甚至互相冲突的目标。在当代学院,这些冲突都是十分普遍。
①实用与理论
学术界常常被“实践”所诬蔑,譬如在日常生活中,就业中和商业上。学术界的评论家却说,学术理论被绝缘从现实世界,因而不必须考虑到行动真正的作用、结果和风险。这个绝缘的情况被称呼为“象牙塔”。这经常常导致学院派和实用派之间在许多知识领域内产生紧张,特别是在学院派对实用者的行动有很重要的影响时候。 有时候,实用派对学院派的批评也被看作反智主义。从平衡的角度来看,即使学术界跟现实世界绝缘,那并不意味学术研究没有价值。 实际上,许多学术发展最后变成丰硕的应用果实。可是,如果学者考虑学术的偏狭性,这也许增加他们研究的价值及冲击。
②学校所在城镇与在校师生
大学经常坐落于市镇外围。在某些情况,这导致当地居民及大学成员在政治、经济及其他领域上产生不安。美国东北地区某些居民曾尝试阻止学生注册为当地居民而不在他们的父母的住所鼓励他们投缺席选票,只是为了保留对当地地方政治的控制。电影Breaking Away把这个冲突搬上萤幕。
③商业与学者资助
商业所资助的研究的目的常常则重于追求利润。这与追求知识有点冲突。
二、历史
1、古代
学术界被取名为“学院”因它是在古老雅典之城市墙壁之外的一个圣所。它是以传说中的英雄Akademos命名,当中有几个橄榄树树丛、健身房和适合于亲密聚集的地方。在这几个花园中,种有大量植物,矗立着前园主的雕像,柏拉图在这里高谈阔论并启发他的追随者。这些不拘形式的聚会成为人所共知的学院。后来,柏拉图把他的聚会不断发展成为教育哲学方法。公元前387年,他建立了“旧学院”。
柏拉图的同事及学生建立了他的衍生方法。柏拉图的其中一位希腊学生阿凯西劳斯建立了“中世纪学院”。另一位学生卡涅阿德斯就建立“新学院”。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以他自己的理论来改进方法和在其它健身房建立了学苑。
2、发展早期
学术界作为一个现代机构在中世纪(350年-1450年)开始有发展。此时,罗马帝国崩溃了而新政权开始控制西欧。从黑暗时期欧洲仍然处于许多文盲及资讯流失的时期。古老知识唯一的贮藏库是天主教修道院,隐士、修士和教士编写了所有世界的知识并精心制作的抄写书籍。这些古老的知识得以保存,安然度过黑暗时期。
任何人要到修道院才可以学习有关古希腊及古罗马的事情及流传下来的知识。在修道院受教只限于想成为修士和教士的人。可是到了11世纪,某些罗马天主教教会领袖开始改革并激增了早期欧洲社会上的知识。他们相信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荷马、索福克勒斯和其他属于人民不仅为宗教的人物。修士和教士走出了修道院,开始走进城市大教堂开办第一学校致力于进阶研究。
这些最着名学校都是在波隆纳、巴黎、牛津和剑桥,虽然其他的遍及欧洲各地。在这些现称为大学的学校学习意味着通过教育方法的聚会唤作演讲。在演讲中,大师大声朗诵由修士和教士所写的原稿,而学生坐在他们的座位阅读自己手写的拷贝文本。只有大师才能确定学生是否达到知识水平和筹备他们自己的演讲。14世纪之前, 欧洲已经有超过80所大学。
①博雅艺术
七项博雅艺术成被Varro及Martianus Capella编撰入晚期的课本,透过一些有能力把学习世界形象化的人他们提供规范化的结构。当时的七项博雅艺术又称为三学四科,三学包括了语法、修辞和逻辑,四科包括了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哲学及神学是无所不包的研究,但哲学在中世纪早期主要是辩证事物。
从基督徒的文章及理解,Martianus Capella所建设的概念性计划对西方学术界有很深的影响,特别是在Chartres学校的新经院哲学及托马斯·阿奎纳的广博工作之后,直到15至16世纪的人文主义开展了艺术和科学的新研究。
②网络全书编纂者
三位中世纪作家试图包含整体学术界及全世界学会包括:塞维尔的圣伊西多尔、格来福的圣伯尔纳铎及托马斯·阿奎纳。
③彼得雅伯拉
12世纪, 法国哲学家彼得·雅伯拉透过他1123年的着作“物和非”在学术界世界开始了他自己的革命。他不跟从大师在讲授朗读文章的方式,反而要求学生座在两段互相排斥的文章之前。不先讲解对错,他要求他的学生向对方发问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不久之后,所有大学开始实验这种“雅伯拉方法”。
④经院哲学
13世纪初,圣托马斯·阿奎纳推广他的经院哲学来为学术发动革命。经院哲学套用了雅伯拉的教育方法,但延伸得更远。大师要求学生长期参与以检验两段互相排斥文章的方式而作出的决议并运用理性来考虑宗教信念。这些决议都是根据亚里士多德从新发现的哲学,当中正寻找理性与宗教信念之间的平衡。
3、学会的兴起
学术学会或博学学会始于一组组共同努力或互相展示杰作的学者。这些不拘形式的小组以后成为了组织和在许多情况下得到了国家批准。会员资格是限于要求当前的成员的认同并且总会员资格经常被限制某个数量。成立于1660年的英国皇家学会是这样的一个学院。始创于1780年的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是由许多跟美国革命同样着名的人民所建立的。学术学会作为论坛发表和出版学术着作,这个角色现在由学术出版来担任。学术学会也会主办研究和支持学者。在学术学会的会员资格在现代学术界仍然是一件有声望的事情。
4、18、19世纪
在18世纪的殖民地美国,学术界开始从基督教分裂出来。175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开办了宾夕法尼亚省学术及慈善学校。1755年,被改名为费城学院学术及慈善学校。这就是今天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这是第一次学术界创办世俗机构。大部分的教会的教条式观点不再左右对他们学业成绩的考核。随着学生能自由探索思想领域而不需要强加宗教角度,观点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1819年,托玛斯·杰弗逊创立弗吉尼亚大学。他所建立的组织学院及大学的标准沿用至今,并为全球采用。课程取材自传统人文科学、古典人道主义和新教徒改革的价值。杰弗逊给学生自由地谈论自己所修读的课程而不是限定所有学生只能谈论同一个固定课程。宗教学院及大学都渐渐跟随。
对公众来说,美国在19世纪初就出现了学院运动,经典学科教育需要延伸到新的地方例如:老西北部、西纽约州、宾夕法尼亚、俄亥俄、密执安、印第安纳和伊利诺伊。开始建立许多学院并得到私人捐赠支持。
18世纪欧洲的启蒙时期,欧洲的学院开始改变了。19世纪初,威廉·冯·洪堡不单出版了哲学着作《On the Limits of State Action》更曾指导普鲁士的教育制度。他介绍的教育制度让低下阶层人士更容易进入。“洪堡理念”是教育建基于独立性、创造性、完整性及通用性。很多欧洲大陆大学植根于这些理念。可是这跟现在的学术专门化的大趋势相违背。
5、最近经济转变
80年代和90年代,学术生态上的经济发生重大变化,让人感觉到大灾难的降临,但也有人觉得是新世代的降临而大学充满了发展的空间。一些评论认为这是大学公司化。尽管他们薪水低而比其它行业需要更广泛的教育,学术就业从来都是知识分子所渴求的是因为自主及学术自由。
虽然现在的大学学费及收支不断增加,情况在美国特别严重,但高收入的专业职位却越来越少,却而代之就是收入微薄的职位及毕业生劳工。科学博士常常在学术界以外找寻工作,但人文科学及很多社会科学却驱使毕业生首选学术事业。人文科学的博士必然在收入微薄的职位与非学界就业市场之间作出选择。因为他们的教育没有市场价值。
事实上,博士的数量超越了教授或同等的职位导致一些问题,令人察觉是否到学界特意的安排。社会学家史丹利·阿诺维兹(Stanley Aronowitz)曾写道:“当充斥着有素质有信誉的讲师,大学行政人员看见教研职位只能授予服务需求很大或忠于服务的人”(知识工厂 76)。
很多了解学术界就业市场的人都建议毕业生如果需要付费就不要进入毕业学校。他们认为当被录取而没有学费宽免恕或没有合理研究生薪俸,就迫使招致庞大债务,不太可能有迅速回报。
某些人相信大量婴儿潮中的教授退休后,学术就业市场会反弹。某些人却认为不会导致教研职位的可观增长尤其是当大学利用低薪金附加职位来填补。阿诺维兹把这个问题归咎对学术界整体上经济结构更改。
在西方经济中,失业的、非完全就业的及不理想就业的博士不断增加,其影响是很难作出估计。
三、学术出版
1、学术刊物的历史
最早期的研究学报是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的会议跟进行动。那时出版术询问是有争议的和常被嘲笑的。它并不是异常方式如公布变位字来发表一个新发现,为其发现者预留优先权。艾萨克·牛顿和莱布尼兹都使用了这种方法。但是这个方法没有运作得很好。罗伯特·莫顿作为一位社会学家发现了92%在17世纪同时发现案件在争执中结束。18世纪,争执的数量下降了到72%,到了19世纪后半期下降到59%和直到20世纪前半期下降到33%。争相及早研究发现的比赛衰落归功于现代学术学报里出版物所增加的认受性。
英国皇家学会对于它不得人心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科学透过透明而开放的思想交流并得到实验性证据支持下才能稳步向前。那时候很多的实验在今天来说并不科学,甚至答非所问。
2、目前的状况与发展
研究学报及期刊是十分成功的,在过去几年学报的数量和的纸激增了很多并且现代学院都以“出版或消灭”为信条。除了普通期刊如科学杂志或自然杂志外,其他学术期刊只有狭窄的主题而其读者及引证数量不断下降。这里有不同方式回顾提交的内容。当中最常见是首先由期刊批核,后来由两位或三位有同类研究的研究员提议赞成或否决,在出版前要求修正、澄清及补充。充满争论的主题需要多个层次的审视。学报发展了一个阶层,当中部分根据名誉而且他们的回顾政策是很严格。更加有名望的学术期刊会接受和出版更加重要的工作。投稿者尝试向这些很有名望的期刊提交他们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及履历。
安德鲁·奥德柯作为曾发表大量研究论文的学者认为研究学报在过去十年不断增加因特网的互动性最终会演变为因特网的论坛。这样让他们接触更广泛的意见及构思。这可能是正面的演变,但有些人却认为使学报更像市集难以吸引知识分子。有些更认为高度监管的论坛难以兴旺。
四、学术界服饰
自1300年至1400年,在大学诞生的时期,褂子常被联系到学术界。这可能因为早期的学者都是教士及教会职员。纵使后来学士所穿着的褂子衍生不同款色,毕业穿着褂子某程度成了一个传统。
例如牛津大学及剑桥大学,大学生在隆重场合或在毕业典礼时会穿上。大学生褂子常常是学士褂子的短装版本。其它英美大学已经再没有这个传统。
英美学士佩带一件简单的全身长袍没有任何装饰物和一个四方盖帽与缨子。另外,学士在一些学校也许有资格佩带一个礼仪敞篷。在美国,学士的敞篷是很少见的。学士的敞篷一般是黑的,但也许有以丝绸衬里表示属于什么学位。
在美国或英国一个硕士会穿戴一个相似的盖帽和褂子但闭合的袖子与裂缝,在褂子的后面下垂悬着一个礼仪敞篷。传统上敞篷渐近以丝绸或天鹅绒小条,配上学术领域的颜色和大学的用色。
‘肆’ 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是什么
院士。
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4)如何融入法国学术圈扩展阅读:
制度由来
院士(Academician)源于Academy, Academy是古希腊传说中的一位拯救雅典免遭劫难而牺牲的英雄。希腊人为了纪念这位智慧勇敢的英雄,建立了一个以Academy命名的幽静园林。
在建园后的916年的时间内,受到Academy智慧勇敢感动的学者,纷纷在园内讲学,进行自发的学术活动,因此,其后的许多学术团体都自称为“Academy”。1666年,法国成立了皇家科学院,到科学院工作的着名科学家首次被称为院士“Academy”。
此后,英国皇家学会、普鲁士皇家科学院、彼得堡皇家科学院纷纷使用“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一称谓来命名自己国家最杰出的科学家。“院士”成为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
院士在中国,原来称为学部委员,就是在某一领域内的资深专家。院士评选需要提名,提名资格一般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需要经过大概三轮评选才能成为院士。
‘伍’ 法国是如何保护语言文化的
为了维护法语的地位,法国人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努力对法语进行保护和推广。在教育方面,法国要求教学语言必须是法语。在科技领域,法国大力支持用法语发表科研成果,增加学术交流中法语的使用率。在文化传播方面,规定各电台的音乐节目必须播送40%的法语歌曲,各电视台每年播放法语电影也不得少于40%,违者处以罚款用于资助民族文化。在体育方面,国际奥委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但国际奥委会的文件包括奥林匹克宪章在内的重要文件里,如果遇到英语文本和法语文本有出入之处,则以法语文本为准。在日常生活方面,法国规定公共场所的所有标语、公告牌必须用法语书写,原文是其他语种的也要翻译成法语,而且法语字母不能小于原文。在对外传播方面,法国于1883年在巴黎成立了“法语联盟(AllianceFran觭aise)”———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传播法国语言和文化的半官方组织。为了保证法语联盟的良好运作,法国政府每年投资高达4500万欧元。在法国政府的财政和政策的支持下,目前“法语联盟”已成立了1000多个,遍布世界五大洲的130多个国家的大城市。“法语联盟”不仅是一个教学机构,而且是促进文化外交和政治交往的平台。不仅如此,法国政府还专门打造了两个国际电视频道。其中,法国电视五台通过59个卫星向世界各国的115亿家庭传送法语节目。法国语言文化机构还编写专门教材,以供全世界以法语为外语的人学习使用。为了传播和弘扬法语,法国于1997年11月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峰会,通过了《法语国家宪章》,在政治上确定了法语国家共同体的存在。3月20日还被定为世界法语日。法国希望通过共同体这个合作圈,确保法语在这些老殖民国家的地位。在对抗英语方面,1996年政府建立专门术语和新词审订委员会,配合法兰西学院的四十名德高望重的语言工作者,所有法语新词及其解释都必须经过法兰西学院通过,并且在政府公报上发表后才能算数。新词一经正式公布,所有政府机关必须以身作则,在公文中使用这些标准法语新词。原来在民间流行的一些英文词汇已经成功地被标准法语词汇所取代。有些词语实在替代不了,专家会引用英语词汇的原形,但重新用法语的发音方式来规定其发音,他们认为不应该直接照抄照搬英语词汇,而应该创造出自己的新词,以防止英语的侵入,保护法语的纯洁性。
‘陆’ 学术界是如何界定“西方”概念的
“西方国家”完全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
只不过是因为日本的现代化起始时间以及经济发达程度与国家民主程度都与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先进国家(即西方国家)非常相似,所以人们才把她划归到西方国家里去。
现在流行的“西方国家”这一词语的意义实际上是很模糊的,不过人们(包括那些国家的领导人)并不在意,其实严格讲起来应该是“西方式的国家”,这种国家的社会理念基本上都是起源于西方。
以西方理念为基础,从而使得经济发达且国家民主的就是西方国家。
西方理念就是最先进的理念,这些理念是西方人最先开创出来的,也可以说是西方最先发明出来的,所以并不能把它理解为西方独有的。就类似于洋人发明了枪炮并不意味着枪炮就是洋人特有的,而只不过是他们先向前走了一步而已。
‘柒’ 在法国如何就医
对习惯了“有病就去医院”的许多华人朋友来说,法国的医疗体系乍看颇为复杂,手续也很繁琐,尤其是挑选医生和医院最令人头痛。今年开始实行的医疗改革更使求医问药成了一件费心费力的事。针对这种忧虑,我们为巴黎大区的华人朋友们汇集了一些有关信息。
法国医生制度简介
在西方国家,医生是是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报酬也丰厚。这和他们所经历的残酷筛选和长期严格的训练是分不开的。
首先,进入医学院学习并不难。所有获得HK类业士毕业文凭(Bac)的学生均可到医学院注册。但一年后必须通过筛选严格的资格考试后,才能继续学习。这项考试的录取名额只有200个,高达80%的学生会遭到淘汰。而且这项考试一个考生最多只能参加两次。失败后意味着此生再也没有成为医生的机会了。所以社会上有各种针对医科学生的补习班,几乎所有考过的学生都参加过。
过了这一关,医科学生需再经过至少6年的培训,其中3年为医学基础教育,3年为临床实践,课程采取积分制,每年有考试,考不过还可以补考。在医学基础教育阶段结束之后,还有一项更为严格的专科医生资格考试(Internat)等着他们,考过者才能成为专科医生(Spécialiste),并且分高者优先挑选专业。不参加考试或没考过者成为通科医生(Généraliste),或称全科医生。相对来说,专科医生的社会地位更高,诊费也贵一些。另外,他们还可以在国家规定的诊费基础上“随行就市”地提高收费,而对患者来说,增收的这一部分是一般社会保险(Sécuritésociale)不给报销的。
接下来,未来的通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会分别接受3年和5年的医院实习,然后写出一篇毕业论文,通科学生可以自己选题目。也就是说,要成为通科医生至少需要学习9年,而专科医生至少11年。在法国,一般只要有了医学院毕业文凭,便可以行医了。医师公会(L'ordre des médecins)是决定医生是否具有行医资格并发放行医执照的机构。它主要考虑各地区医生的分布是否均衡,并杜绝有不良行为纪录的医生继续行医。
医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到医院工作,被称作住院医师(interne),职位相当于医学院的助教,工作性质属于培训。工作两年后,再写一篇论文并获得通过,才能由住院医师升任主治医师(chef de clinique),相当于讲师。住院医师的阶段最长为4年,而且服务的部门和跟随的教授每半年要换一次,避免了学术圈内“近亲繁殖”。
从医生的角度来说,在私立医院(Clinique)或诊所行医的纯收入高,但有客源、房租、器材投入等方面的压力。因此,许多医生选择挂靠在公立医院,每周有几天在医院上班,其余时间在自己的诊所或私立医院工作。甚至有的一周只需来公立医院上一次班,或只来参加每周的会议。好处是可以将需要长期治疗的重症病人由自己的诊所转到公立医院来,以减少成本压力。另外,由于成立自己的诊所或加入私立医院的投入很高,所以刚入行的专科医生一般选择先做顶替医生,以建立起较固定的病人网,即客源。而私立医院也分封闭和开放式两种,封闭式医院的医生数量是固定的,没有空位不会招新人。想进入的医生可以花钱购买医生空位,但好的医院非常昂贵,一个位置可达一两百万欧元。开放式的医院则体现在医生可带自己的病人加入,然后向医院交付一定费用。
医科学生毕业后要留在医学院工作,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最后能成为医学院教授的人少之又少,是真正的权威。他们的社会地位非常高,一般去世后才会重选。与之对应的是他们优厚的报酬,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份来自医学院,一份来自医院。
法国医院里还有许多外聘的专家、学者和外国医生等,他们被称作pratician attaché,即“客座医生”,一般都专长突出,医术过硬。佟效贡医生就被巴黎七大的Bichat医院和Bizet私立医院聘为了消化外科客座医生。他对世界先进的肝胆碎石和腹腔镜手术尤为擅长。他认为,法国医学界对优秀外国医生的才华有非常客观的评价和高度的尊重。
医生这一职业是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并更新知识的。法国的通科医生每年有定期的医学院培训,以掌握最新医疗技术和药物。而专科医生还要定期参加同行会诊,如果有三次在会议上不发言,即会被认为专业落后,职位难保。
如何挑选医生和医院
在法国看病,挑选医院固然重要,而挑选医院里的医生才是关键。尤其是新的医疗改革规定,今年7月1日起看病必须先经过自己的社区医生(Médecin traitant,也叫家庭医生或经手医生),再由他推荐其它专科医生,否则诊疗费无法按社会保险的最高额度报销(精神病等专科除外)。
当然人人都希望找到语言沟通顺利、艺术高明的医生。所以一般都会选择亲友推荐的华人。这当然没错,但我们建议您同时考虑以下方面:
1,诊所离您的住址较近。因为生病的人毕竟不愿意花很多时间和体力去坐车看病,由于嫌医生诊所远而懒得诊治有时会延误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如果没有语言问题,您也可以借助电话黄页(Pages jaunes)或上网查询住处附近的医生。
2,医生拥有充足的自由问诊(consultation sans rendez-vous)时间。有的医生很有名,正是因为这样,找他看一次病甚至要提前一、两个月预约,这对大部分患者来说是很不方便的。其实每个社区都有一些医生每周有固定时段(比如周二和周五下午)接待没有提前预约的病人,随到随看,就方便多了。
3,最好找熟悉你的病史的医生。比如有的患者对某种药物过敏,或服用某些药品时会产生较大副作用而必须同时配合以别种治疗。熟悉你的病史和体质的医生会找到最好的方案,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如果突然受伤或急症发作,则必须送去医院看急诊。巴黎大区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各有一百多家。Assistance publique为最大的医疗救助机构,或可称为巴黎的“卫生局”(网址为www.aphp.fr,可在线查询各医院详细信息),董事长即法国总统希拉克。该机构囊括多家公立医院,在巴黎市就拥有几万张床位。
法国注重医学经济学,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医院的急诊室白天几乎全部开放,而且科类较全。但晚上的专科急诊只有部分医院才有。比如据佟医生介绍,巴黎市居民夜间看眼科急诊最好去巴黎圣母院旁边的HOTEL DIEU医院(1, place Parvis Notre-Dame,75004 PARIS),它还是专门的警察医院和刑事案件伤情鉴定医院;耳鼻喉科和颌面创伤去欧洲最大的PITIE-SALPETRIERE医院(47-83, boulevard de l'Hopital,75013),或者北方火车站附近的LARIBOISIERE医院(2, rue Ambroise-Paré,75010 PARIS),此外PITIE医院还拥有血管外科、牙科、心脏外科的夜间急诊。巴黎市郊的BEAUJON医院(100, boulevard Général Leclerc 92110 CLICHY)拥有血管外科、手外科创伤、消化外科中的肝、胆、胰脏夜间急诊;靠近巴黎西部布洛涅森林的AMBROISE-PARE医院(92100 BOULOGNE-BILLANCOURT)也有血管外科夜间急诊;烧伤可去COCHIN医院(27, rue Faubourg Saint-Jacques 75014 PARIS);手外科创伤、心脏外科、尤其是传染科,都可以去附属于巴黎第七大学的BICHAT医院(46, rue Henri-Huchard,75018 PARIS)。HOPITAL EUROPEEN GEORGES POMPIDOU(20-40, rue Leblanc 75015 Paris)也拥有手外科创伤、心脏外科急诊。如果需要看儿科急诊,尤其是肾病,则最好去NECKER儿科医院(149, rue de Sèvres,75015 PARIS);看血液病和皮肤科急诊去SAINT-LOUIS医院(1, avenue Claude-Vellefaux,75010 Paris);肿瘤病和肝脏移植去巴黎南郊的PAUL-BROUSSE医院(12, avenue Paul-Vaillant-Couturier,94804 VILLEJUIF),消化外科中的肠道病去SAINT-ANTOINE医院(184, rue Faubourg Saint-Antoine,75012 PARIS);等等。如果不了解应去的医院,可直接拨打急救电话15或112。
以上介绍的都是大型公立医院。私立医院的情况在此不便详细介绍,其特点主要有:80%的私立医院都是外科医院,但只有大型私立医院才有重症监护(service reanimation)。私立医院只有主治医师,可保证较高的治疗水平,并可以直接指定名医做手术等等。
华人在法就医误区及建议
除此之外,华人在法国就医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或误区可能还有:
1,语言不通。对此,我们建议法语不够流利的朋友最好找语言表达较好的亲友陪同去看病。再不然,可在家中准备一份法语的书面说明,将症状详细地描述一下,包括症状表现、发作的时间、频率、服用过的药品、吃过的可能对病情有影响的食品等等。家中也要常备一本比较轻便的汉法词典,如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袖珍型《外研社·汉法分类词汇手册》,描述病症的一般日常用语都囊括在内。
2,不熟悉法国就医习惯。在中国看病直接去医院,而在法国看病一般是到社区医生的诊所,而且非急诊均需要和医生电话预约,去找一般医院里的医生看病也是如此,除非是在医生的自由问诊时段内。
3,就医心理与法国人不同。华人一般希望详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法,而法国患者则习惯于完全听医生安排。佟医生就举了个例子,说有个法国病人去医院看病,医生问他问他过去得过什么病,他答不上来,让医生去查病历或问他过去的医生。医生又征询他的意见要不要动手术,他只有一句话:“应该您来决定,因为您是医生。”这在法国是很常见的,而在中国却较难想象。手术前的签字也是如此,在法国,成年人手术前只要自己签字同意就可以了,儿童需要其监护人签字。但在中国则还需要病人家属甚至单位领导签字。在2002年的Kouchner法生效之前,法国的医生甚至有权利不向病人解释治疗方法和所用的药物。但现在,法国的所有患者均有权利查询自己的病历和所有有关治疗的信息。
4,希望直接找专科医生治疗。其实,患者常常只是凭猜测认为自己应当去看哪一科的医生,但可能判断并不准确,因而导致误诊或拖延治疗。另外,法国有一些专科医生(如神经、内分泌、心脏科等)都要求病人先去找通科医生完成前期检查,才会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治疗。所以,看病的第一站务必是找自己的社区医生,咨询各种医疗信息和转院也都少不了通过他们。另外,所有有关医疗制度方面的信息可向自己的社区医生或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咨询。比如在法国,有社会保险者均可享受每5年一次的全面体检(包括造相、心电图、验血等),50岁以上的女性每3年享受一次免费乳腺造影,具体体检地点可询问保险部门。
华人在法国就医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或误区有:
1.语言不通。对此,我们建议法语不够流利的朋友最好找语言表达较好的亲友陪同去看病。再不然,可在家中准备一份法语的书面说明,将症状详细地描述一下,包括症状表现、发作的时间、频率、服用过的药品、吃过的可能对病情有影响的食品等等。家中也要常备一本比较轻便的汉法词典,如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袖珍型《外研社·汉法分类词汇手册》,描述病症的一般日常用语都囊括在内。
2. 不熟悉法国就医习惯。在中国看病直接去医院,而在法国看病一般是到社区医生的诊所,而且非急诊均需要和医生电话预约,去找一般医院里的医生看病也是如此,除非是在医生的自由问诊时段内。
3. 就医心理与法国人不同。华人一般希望详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法,而法国患者则习惯于完全听医生安排。佟医生就举了个例子,说有个法国病人去医院看病,医生问他问他过去得过什么病,他答不上来,让医生去查病历或问他过去的医生。医生又征询他的意见要不要动手术,他只有一句话:“应该您来决定,因为您是医生。”这在法国是很常见的,而在中国却较难想象。手术前的签字也是如此,在法国,成年人手术前只要自己签字同意就可以了,儿童需要其监护人签字。但在中国则还需要病人家属甚至单位领导签字。在2002年的Kouchner法生效之前,法国的医生甚至有权利不向病人解释治疗方法和所用的药物。但现在,法国的所有患者均有权利查询自己的病历和所有有关治疗的信息。
4. 希望直接找专科医生治疗。其实,患者常常只是凭猜测认为自己应当去看哪一科的医生,但可能判断并不准确,因而导致误诊或拖延治疗。另外,法国有一些专科医生(如神经、内分泌、心脏科等)都要求病人先去找通科医生完成前期检查,才会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治疗。所以,看病的第一站务必是找自己的社区医生,咨询各种医疗信息和转院也都少不了通过他们。另外,所有有关医疗制度方面的信息可向自己的社区医生或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咨询。比如在法国,有社会保险者均可享受每5年一次的全面体检(包括造相、心电图、验血等),50岁以上的女性每3年享受一次免费乳腺造影,具体体检地点可询问保险部门。
‘捌’ 学术界怎么看待英国脱欧
摘要: 英国公投结果公布后,英国各大学和学术机构对英国脱欧表达了担忧。103位英国大学副校长在致《独立报》的公开信中表示,非常关注英国脱欧对英国大学和学生的影响。信中指出:“脱欧的影响不应被低估。每年英国各大学都为英国经济带来超过730亿英镑的产出,其中37亿英镑来自欧盟国家的学生,为近38万人带来了就业机会。”
英国公投结果公布后,英国各大学和学术机构对英国脱欧表达了担忧。103位英国大学副校长在致《独立报》的公开信中表示,非常关注英国脱欧对英国大学和学生的影响。信中指出:“脱欧的影响不应被低估。每年英国各大学都为英国经济带来超过730亿英镑的产出,其中37亿英镑来自欧盟国家的学生,为近38万人带来了就业机会。”
英国社科院院长尼古拉斯·斯特恩发布声明敦促政界人士“认识到英国科研界及科研人员的价值并为他们提供持续的支持”。“英国的科研人员与国际同行的流动和交流使他们受益良多,我们必须找到新的、富有成效的方式来参与到欧洲同行的学术交流中,与欧盟、欧盟的学术圈和提供基金支持的机构建立联系非常重要。”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认为,英国必须保持与欧盟的稳固联系,过去,英国的科研界一直得到欧盟资金的支持,这对英国科研基金是必要的补充。“在未来的谈判中,我们必须确保科研,作为英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的中流砥柱,不因资金缺乏而受到影响,政府要确保科研领域获得的资金得以延续。”英国科研界一直具有国际性的特点,未来仍需要引入国外的研究人员和学生。任何阻碍英国与国际学术界人员和思想自由流动的行为都会对英国学术界带来严重的影响。
欧洲出版商在在英国脱欧后,承诺将继续与英国的对话和业务联系。法国出版商协会表示,希望与英国同行分享对双方都有益的见解,如在版权方面,希望英国人的智慧能够不受政治决定的干扰,继续发扬下去,也希望英国出版商协会面对脱欧后接下来可能对书业产生影响的问题能够发挥其作用。(陆云/编译)
‘玖’ 工程力学学术界顶级期刊是啥呢
应用数学和力学(中国)
国际非线性力学杂志(英国)
工程断裂力学(英国)
理论与应用力学杂志(法国)
应用力学和工程技术中的计算机方法(荷兰)
非牛顿流体力学杂志(荷兰)
力学学报(中国)
更多力学期刊:http://www.doc88.com/p-8969039206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