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人在中国是怎么过年的

法国人在中国是怎么过年的

发布时间:2023-07-03 09:25:03

⑴ 中国和法国过年的吃 的食物差别

中国和法国过年的吃的食物差别如下:

1、食物不同

法国的年夜饭十分豪华,烧鹅、火鸡、牡蛎、鹅肝、香槟,应有尽有。法国的年夜饭主要分为开胃菜、主菜和甜点三部分。其中开胃菜以鹅肝和海鲜为主,主菜一般是栗子火鸡(栗子的应季季节)配以法国菜豆或烤薯仔,甜点则是圣诞原木蛋糕。

在中国大年三十除夕夜晚上,一家人会聚在一起吃饭,也被称为“围炉”,源于古代人不分长幼的围着炉子吃饭,那时候全家到齐才可以动手,代表全家团团圆圆。

北方都有吃饺子的风俗,新年吃饺子有更岁交子”之意,而且饺子外形跟元宝相似,吃饺子寓意生活富裕。在南方有很多家庭,春节早晨有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汤圆的风俗,新年吃汤圆象征着团圆吉利。

2、口味不同

法国的菜肴一般都是以煎、炸、烧、烤、炒等烹调方法为主。在食物的调味料方面,他们更钟爱于丁香、胡椒、香菜、大蒜、番茄汁等。

中国不同菜系的形成也和各地居民所采用的烹调原料、饮食习惯、甚至气候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比如北方较冷,需要补充大量盐分和热量,因此在烹调过程中重油重盐,而在我国南方潮湿地区,如四川、湖南、江西等地都需要通过辣椒来帮助祛湿,而这也是我国各大菜系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

3、烹制方式不同

法国人在烹制菜肴的时候还特别注重火候问题,在制作菜肴的过程中对于火候的控制是相当的精准。法国的菜式一般都比较精致。

中国菜的烹制方法有炒、爆、熘、炸、烹、煎、溻 、贴、瓤、烧、焖、煨、焗、扒、烩、烤、盐焗、熏、泥烤、汆、炖、熬、煮、蒸、拔丝、蜜汁、糖水、涮,这么简单地列一下,就有28种。

⑵ 外国人过年怎么吃 盘点世界各国年夜饭习俗

美国
吃掉绿色菜美元滚滚来
美国人每年年末都会迎来节日的高峰,感恩节和圣诞节都吃烤火鸡。过年在美国是一个品尝各种美食的好机会,不同的移民带来不同的年夜饭烹饪方式。喜欢中餐的美国人,会在过年时候吃中国的饺子和锅贴,他们知道那是金银“元宝”的意思,都希望自己在新年里财运亨通。
平时不喜欢吃猪肉的美国人,新年的时候选择吃猪肉制品的也很多。他们认为这是招财进宝的象征。纽约的年夜饭桌上包括烤得红亮的火腿(带来好运),黑眼豆加米饭(这两样粮食煮的时候会涨大,取其吉利的意思),绿叶蔬菜(代表绿色的美元钞票)。在美国南部,羽衣甘蓝是受人欢迎的绿色食品,吃掉紧紧包裹的菜叶可以让绿色的钞票滚滚而来。
俄罗斯
馅饼寓意幸福新年最受欢迎
俄罗斯人要在新年到来的午夜前一到两个小时聚集在一起,回顾过去一年里最难忘的事情,以示告别。庆祝活动有放焰火和相互拜年。人们要等待到家里来的第一个造访者。如果这个人是男的,那么预示这一年好运连连。俄罗斯人的传统饮食素以简单粗犷为特征,平日用餐制作和食用的时间都比较短。但是到了节假日,特别是新年他们会摆出一大桌美食与家人慢慢享用,比如烤鸭或烤鹅、奶酪、黑鱼子酱、香肠、烧鸡块、黄油面包、蔬菜汤等,当然还有美酒伏特加。
还有一种重要的食物在俄罗斯人的年夜饭中必不可少——馅饼,馅饼在俄罗斯有丰收、健康、幸福等美好的寓意,其原料以黄米、荞麦为主,做法和样式多样,最后佐以果酱、鱼子酱,味道很好。
法国
存酒全喝光避免走背运
法国人过年,当然少不了葡萄酒助兴。据说在迎新年的短短几天,把一年家中的剩酒全部喝光才可以避免来年的厄运。法国菜以高贵精致着称。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年夜饭中,大家吃的可不是精致,而是热闹。因此,色香味俱全的法国美食盛宴绝对让人大呼过瘾,葡萄酒、烧鹅、火腿、鹅肝、蜗牛、奶酪、糕点、水果一应俱全。当然有的菜制作过程堪称艺术,不是每个法国家庭都能轻松做出来的。
西班牙
连吃12颗葡萄明年月月平安
西班牙的传统年夜饭里有虾、羊肉和鸡肉,还有西班牙式炒鸡蛋。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西班牙人会随着钟声,连吃十二颗葡萄,每一颗代表一个月,既祈祷该国的葡萄有个好年景,也希望自己和亲友们月月平安。受到西班牙和葡萄牙传统影响的很多拉丁美洲国家,如委内瑞拉、古巴等国,也有在新年钟声中吃葡萄的风俗。
日本
谁家面条长来年运气好
日本的新年食品被称为“御节料理”,是一种非常赏心悦目的美食和美器结合。“御节料理”的食品注重色彩鲜艳,在精致的餐盘里码放好几层。日本人巧妙地用红色、粉色和白色的新鲜鱼肉搭配成喜庆的色调,衬上绿叶蔬菜,切开的水果和蝴蝶兰花,美不胜收。日本各地的“御节料理”各具特色,而且很多人家都有自己的食谱。
日本人家的传统还有煮年糕汤。每人吃一碗荞麦面,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吃荞麦面的习俗从日本江户时代流传至今,意味着祈福和长寿。在除夕钟声敲响108下之际,各家各户就竞相吃起长面条来。据说,谁家面条长,来年的运气就好。而且,幸运的多少与面条的长度成正比。
新加坡
全家捞鱼生盼风生水起
和中国一样,东南亚的大部分国家都庆祝农历新年。新加坡人过农历新年时,家人团聚在一起后晚餐的头一道菜通常都是“鱼生”,“鱼生”是由生鱼片切片和蔬菜丝搭配而成的,再调和沙拉酱拌制而成,这道菜中的每一份原料都排列得庄重整齐。
农历新年的乐趣此时才刚刚开始,女主人拆开红颜色的幸运包,里面装着的不是钱,而是花生碎末和芝麻粒儿,她将它们撒到“鱼生”盘子里,全家人用筷子搅上几遍,一边抹着沙拉酱一边叫喊“捞起”,大家通常会喊上个7至8遍。大盆年糕也是年夜饭中最受欢迎的一道菜品。油炸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中包含着当地人祈福生活甜蜜和鸿运高升的愿望。
菲律宾
举家齐动手一起做鸡饭
菲律宾的年夜饭是所有人家都要“举家齐动手,一起做鸡饭”。菲律宾民众素喜食鸡,最有趣的是,能夹得雄鸡头者,谓之“独占鳌头,报晓人家”;得母鸡头者,则意味着“多子多鸡(吉)”;即使是夹得鸡肋者,也会称之为“食之有味”;夹得鸡蛋者为“圆圆满满”。
德国
豆类象征财富家家争相吃豆
德国人把豆类当做是财富的象征,他们的年夜饭中通常会搭配扁豆汤、豌豆等豆制品,以期待来年能有好运。鲱鱼和螃蟹也是德国人年夜饭中经典的美食,他们还相信在口袋里装一些鱼鳞就会在来年交上好运。当然,香肠、马铃薯及德国啤酒和葡萄酒都是德国人庆祝新年必不可少的,奶油也是人人用餐必备的调料。

⑶ 外国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懂中国春节,他们是如何度过中国传统节日的

对于外国人来说,尤其是对于那些生活在唐人街附近的外国人,他们可能比我们更加了解春节的来历和相关的习俗,反而是在国内大家似乎对于传统节日不再感兴趣,一些传统的习俗也都在逐渐抛弃。

所以说对于这些外国人来说,他们在过春节的时候,总体的习俗和我们也差不多,但是他们更加注重过节的气氛和对于习俗的把握,在这一点上我们国人在对待春节的时候,可能还没有这部分外国人这么讲究了。

⑷ 外国人是怎么庆祝新年的

外国人庆祝新年和国内不一样,各有各的的特点。匈牙利:忌食飞禽

匈牙利人除夕之夜不吃禽类,因为他们认为吃鸡、鸭、鸽等飞禽,来年的幸运便会飞走。他们在新年送亲友的礼物,大都喜欢礼物上有“打扫烟囱工人”和小肥猪的图形,“打扫烟囱工人”当然是除旧的象征,胖乎乎的小肥猪,令人喜欢,蕴含也喜庆。人们在形象上尊敬小肥猪,但实际上又是另一回事了,因为他们新年的传统食品是油炸小乳猪,那是要拿小肥猪开刀的!杏花楼年夜饭也是包含了很多猪肉制品,冷热菜系都有。

保加利亚:打喷嚏得牛羊

你若在保加利亚人家里吃年饭,一定要打喷嚏,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当地习俗认为,第一个打喷嚏的人会给全家带来一年的幸福。于是主人走向自己的农场,将自己首先看到的第一只羊,第一头小牛,或者第一匹马驹牵过来,送给第一个打喷嚏的客人,这个喷嚏打得有多值啊!

法国:存酒喝光

法国人有一种迷信,认为除夕家中如有剩酒,来年会交厄运。只有干干净净,才能迎来一年的好日子。因此,他们宁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将家中的酒喝个精光。

⑸ 全世界都在过中国年,外国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农历2021年12月29日下午,在北京朝阳公园附近的一套公寓里贴春联、包饺子、打扫卫生,为中国的第一个春节做准备。这三个人使用筷子很流畅,非常喜欢饺子和火锅等中国食物。他们同意中国人分享红包的文化意义。然而,他们不太明白中国年轻人在春节期间会遭遇父母和长辈的“逼婚”,并表示如果他们有女朋友,除非他们决定结婚,否则不会起诉他们。

法国人只在圣诞节和全家一起吃火鸡。其他节日,如元旦,大多和朋友一起玩,而且并没有食物可吃。中国春节将挂灯笼,这意味着团圆、幸福和美丽。制作完成后,俊星举起他的作品仔细观看和拍照,非常喜欢它,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美丽。

⑹ 西方人过中国的节日吗

随着世界文化融合的加快,—些西方节日如今越来越受到不少中国人的青睐。与此同时,中国春节也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那些土生土长丶从未到过中国的外国人,是如何在他们的国土上欢度中国最为传统的佳节的呢?

美国人:爱凑热闹

在美国这个文化大熔炉里,随着华侨丶华裔人数日渐增多和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也对春节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日益感兴趣。

近年来,每逢农历新年,上至总统丶下至华人聚居较多地区的地方民选官员,都会利用不同的场合向华人致以新年的祝福,对为美国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华裔表示敬意。继纽约州在几年前将农历春节定为公共假日后,加利福尼亚州和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华裔议员们也正在准备提出将春节定为当地公共假日的提案。华人社区甚至出现了争取使农历新年早日成为美国全国性法定假日的呼声。

爱凑热闹的美国人喜欢看游行丶放焰火,自然也不会放过春节这个机会。大多数过春节的美国人都想沾沾中国文化的喜气儿,找个机会品尝中国美食。还有一种情况值得关注:目前每年有数千个美国家庭从中国领养孤儿,为了让这些来自中国的孩子不忘自己民族的文化,这些家庭成为对春节最有兴趣的群体之一。每当农历新年到来时,他们都在家里布置中国特色的装饰,如中国结丶红灯笼丶春联等,许多家长还给自己和孩子置备了专门在新春期间穿的中式服装,对华人社区举办的各种新春庆祝活动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衷。

英国人:“恭喜发财”

春节期间,英国的大街上会增添许多Chinese New Year(中国春节)的东西。非中餐馆也会添置几道“Special Meal Deal for Chinese New Year”(专为中国春节准备的菜肴),英国大报推出“中国周”教人学汉语。英国也处处洋溢着欢庆春节的气氛,以伦敦为例: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3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不是华人)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齐声高呼“恭喜发财”,当时的场面令所有华人都感到无比骄傲。舞龙舞狮丶爆竹烟花丶盛装巡游丶文艺表演等欢庆活动令人目不暇接。两个广场上还有文艺演出和烟火表演。伦敦警方将相关街区全部变成步行街,持续一整天的庆祝活动盛况空前。

这一天伦敦简直是中国化了,乐滋滋的孩子们手里拿着拨浪鼓和气球猪;喜欢中国美食的男男女女挤在唐人街共进中餐;在市中心,年轻人纷纷用相机丶手机丶摄像机留住舞龙舞狮表演的倩影;有些英国人干脆穿上了中国的唐装……伦敦俨然成了一座中国城。此前,伦敦已举行过两次春节彩灯游行。去年有10万人参加了这一活动,其鲜明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使游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春节为什么在伦敦的影响如此之大?据统计,伦敦有8万多华人,其中6300多名留学生,他们为中国文化在伦敦落户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础支持。据伦敦投资局资料显示:英国是欧洲接受中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而中国对英投资中约三分之一在伦敦。近5年到伦敦的中国人每年递增45%,消费递增 66%。因此,中国的春节受到了英国政府的格外重视。英国的主流社会积极参与和各地传播的中国文化及英国民众的高度热情,使得近几年中国春节的喜庆气氛在英国迅速蔓延开来。

法国人:由衷喜爱

近几年,随着中法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与频繁,法国人对中国春节越来越熟知,毫不夸张地说,春节已经悄然走进了很多法国人的家庭,春节习俗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到春节前夕,法国的大街小巷都装饰一新,彩旗飞扬,不仅华人聚居区,就连巴黎市政广场也会挂上大红灯笼,满眼都是喜气洋洋的大红色。迎春贺新的节日气氛相当浓郁。

而家乐福等法国知名连锁超市都会在春节前夕开辟专柜销售中国食品,水饺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畅销冠军。中餐馆也会在此时迎来一年一度的订餐高峰。“法国人喜欢跟着中国人过年,除夕晚上餐馆一定满座,甚至要提前订座。”巴黎中产阶级聚集的15区的中餐馆老板叶先生如是说。

法国人欢度春节的种种做法,已不仅仅是出于对东方文化的好奇或是单纯的凑热闹,而是缘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乃至热爱与推崇。在去年春节前夕,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给旅居法国及欧洲的全体华侨丶华裔的春节贺词中有这样一句:“2月18日,我们将欢度中国传统新年。”“我们”这个简单的单词,却无疑体现出了希拉克总统这位众所周知的“中国通”对春节丶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认同感。法国其他政要,包括现任总统萨科齐也都说过类似的话。

德国人:青睐贺卡

相对于法国人对中国春节的高度接纳,德国人在这一点上,则体现出了他们民族性格中节制谨慎的一面。对东方文化丶中国春节,他们所持有的是一种好奇但又审慎的态度。比较奇特的是,德国的青少年对中国春节反而抱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家长也乐观其成,甚至带有某种鼓励与支持。

近几年来,每逢春节到来之际,德国街头都会出现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柏林的商场内,春节前夕总会醒目地摆出五颜六色的中德文贺年卡。其中有一种贺卡因设计新颖美观深受德国顾客的青睐。贺卡封面左上角印着“平安”两个金色的正楷中文大字,左下角为花体“吉祥如意,万事顺利”,正中间则是用中文楷书写成的西方人名的中文译名。打开贺卡,左面一页是一只飞舞的凤凰,右面是封面名字的德文解释,如Christine这个德文名字的中文意思是一个美丽丶善于思考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女子。最下边是用德文写的孔子的话:“父母在,不远游。”贺卡背面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图案。

春节前夕,很多德国人争相购买此类贺卡,或送给朋友以示祝福,或个人收藏。德国的青少年也喜欢互赠此类贺卡,彰显个性。

另外,中国春节还出现在德国小学生的教科书中。在小学四年级的英文课本里,专门有一课介绍中国春节,按照教学进度安排,正好赶在春节到来之前讲授。老师的课程设置也颇为有趣,在对中国春节进行介绍后,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印有十二生肖丶“恭喜发财”和生肖年表的问题单,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加深对中国春节的认识。
满意请采纳

⑺ 各地春节习俗

大同春节习俗概述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已由文化部申报为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春节作为中国最大的民俗节日,深受人民的重视和青睐。各地庆祝春节的传统习俗枚不胜举,笔者想谈谈大同地区的春节习俗。
一、 节日习俗
大同地区的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就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甚至于到二月二止。民俗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这正是众多春节习俗的真实写照。
农历腊月初八为腊八节,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悟道成佛。佛教徒们视该日为佛主的“成道节”。民间也食“腊八粥”,象征吉祥福寿、喜庆丰收。大同地区则“预于初七日往玉河凿冰融水做枣粥,别无馈送,惟与佣水人枣粥一碗。”[1] “食腊粥,作腊醋,腌肉,藏冰。”[2]繁忙的春节活动开始了。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俗称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日子。祭灶,是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文献记载最早的灶君是火神祝融也。他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大同地区的广大农村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两侧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批为“一家之主”的对联。每逢腊月二十三小年夜,灶王“上天述职”时,大同民间“供饧饼酒果,祀皂(同“灶”)神,以求福庇。”[3]该日吃麻糖祭灶,以糊灶王之口也是当地习俗。大同民谣中“二十三,吃饧板”(注:饧指麻糖的初级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指的就是人们希望他上天多说好话、少说坏话,以保佑全家老小平安。
腊月二十三日到除夕前叫“迎春日”,也就是春节前的准备阶段。置办年货、打扫庭院、搞好个人卫生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年三十,俗称过大年。易门神、贴对联、放鞭炮,蒸年糕、包饺子、吃年夜饭,请祖先、熬年、垒旺火都是大同地区的习俗。《云中郡志》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修岁事,陈祀仪;守岁。”这与我国北方其他地区年俗基本相同,不多赘述。
大同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过年发旺火是当地的一大风俗。每逢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子中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里面放好干柴,上面大红字条写有“旺气冲天”、“大吉大利”、“火树银花”等吉语。《大同县志》记载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磊磊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鸣,辞旧迎新,活动达到高潮。旺火由家长亲自点燃,称为发旺火,取意发财、旺盛、红火。冲天的火光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烧红的炭火照亮庭院,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围着旺火燃放鞭炮,男女老少围着旺火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到了早晨,主人要把旺火的炭火铲回灶内做饭,不准外人铲走,表示一年的兴旺。如今,尽管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楼房取代了四合院、排房,然而,过年垒旺火的习俗仍然照旧。与以往不同的是,旺火逐年增高、造型美观、规模庞大。人们围着红光耀眼、灿烂辉煌,吐着长长火舌的旺火,排着长长的队伍,正转三圈,反转三圈。一圈圈祈福的人们,欢笑着、嬉戏着,祝福着美好的来年和幸福的生活。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三丈,气势磅礴。
“拜年”是岁后迎新纳福的主要活动,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其内容丰富多彩。元日子时交年时刻,伴着新年的钟声、震耳的鞭炮声,各家开始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好友;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如今的大同地区通常是后一种习俗,“过年好”成为最常用的拜年俗语。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因为初一以来的诸多禁忌过此日可破,故称“破五”。破五的习俗活动主要是“送穷”。黎明各洒扫秽垢,送之门外。又剪彩为人,在街头相更换,名曰“送穷”[4]。民间还留传说初五是五路财神(注:所谓五路,指东南西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的生日,故各处商家店铺纷纷开张营业,迎接财神,以求利市。
正月初八,俗称“八仙日”。全神下凡,人们上街游百病,上庙进神、还愿。清道光十年刻本《大同县志》记载:初八日,俗唤“八仙日”。是日,顺禳星辰。先是,前腊,各庙僧道与相识者送迎祥疏一道;至期,家家布施,各庙僧道有回以果饼者,有留之吃斋者,则视布施之多少为差。
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成为传统民间习俗。民谚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由此可见元宵节俗与岁首的密切联系,它是春节习俗的又一高潮。观灯、猜谜及各种娱乐活动构成了一卷绚丽的民间传统风俗画。大同地区“元夕自十四日至十六日,竞张鳌山灯,间放火树,以庆太平。”[5] “乡下多扮灯官,唱插秧歌来城内相征逐,仿傩礼”[6]。
正月二十、二十五,民间俗称“小添仓”、“老添仓”。“是日凡贮米面处则必焚香,甚有乘此日籴米面以添贮者。”[7]代表填满粮仓,盖好窖子;一年有吃有穿,家庭富裕。添仓之举意在祝祷、祈求丰收,表达了人们美好的向往。
二月二,龙抬头。扶龙头、引钱龙是主要的习俗活动。该日早晨,人们到水井内担水、提水,用水壶装水且内放一枚硬币,从井台开始滴水,一路滴到屋内,滴水画个圆圈,然后将水倒入水缸,表示引到钱龙,预示着财运亨通、发财致富。《大同府志》记载:“二月二日,各村疃社醵钱献生,谓之‘扶龙头’。提壶汲井水注之,曰‘引青龙’。”
二、 节日饮食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要进行贺年活动,饮食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农业文明和岁时礼俗的渊源。
腊月初八的腊八粥,预示着年节的开始。岁前的年货置买是个重头戏。其中,鸡鸭鱼肉、油盐酱醋、各色蔬菜、干鲜果品、烟酒饮料等食品都要购置齐全。大同地区的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蒸上尚好的白面馒头,供奉神灵。烧、煎、烤、炸、蒸各种食品均需准备,节前的枣馍、豆包、豆腐、豆芽和粉条也是必不可少的(现代人们购物方便,讲究新鲜食品,多已不做了)。一应俱全,就等过年了。
年糕、年夜饭、更岁饺子是春节饮食的象征。年三十早餐的捞年饭,一般人们都要多捞点(即多做点),因为古人有个说法:初一至初五,生米不下锅。中午的黄糕表示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除夕之夜是万家团圆、举国同庆的时刻,晚上的“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每位家庭主妇都要挖空心思地烹调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饭。菜肴中必备丸子、鱼肉,象征完完全全、团团圆圆、年年有余。虽然饺子早已普及大江南北,但是除夕夜吃的饺子却另有一番特殊的意义。旧时以天干地支来计时,除夕夜亥时一过便交子时,所以吃饺子谐音“交子(时)”。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的饺子馅内藏一枚硬币,尤其带有“招财进宝”、“大吉大利”的吉祥含义。吃年夜饭时,不仅家人欢聚共饮,而且要将祖先及亡灵请回团年。驱鬼避邪、送天神、请祖先,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家庭观念。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饭店、酒楼吃年夜饭了。现代人观念的更新,折射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现实。
俗语说:好吃不过饺子。大同地区吃饺子也颇多讲究。年三十的饺子藏制钱,图的是一年有福气;初一的饺子与面条一起煮了吃,名叫“金丝穿元宝”;初二请财神,吃饺子名叫“捞元宝”;正月初三吃饺子,当年生个胖小子;破五的饺子一定吃,为的是填补穷窟窿;十支(即初十)的饺子供麦穗,象征来年大丰收······。除饺子外,油炸糕、油饼也是节日主食,十五的元宵更是必不可少。
三、 节日禁忌和娱乐
简单地说,心理上以为忌讳的和言行上规定为不能说和不能做的就是禁忌。王充在《论衡》中认为:禁忌虽然名目繁多,但都是劝人为善,使人慎重行事。长期以来,禁忌也就成为人们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春节的禁忌很多,除了对神、鬼等的敬畏而滋生出的封建迷信外,更多的是让人们特别是妇女在正月里过清闲自在的日子。这从正月里诸多忌针线、剪刀便可看出。如:初一忌针,古人说:初一不忌针,一年穷忙碌;初五忌针,是怕扎破穷孔;初八忌针,是怕害眼病;初十忌针,是怕生恶指;正月二十、二十五日忌针,是怕针穿粮仓漏掉粮食;二月二忌针,是怕挑了龙眼;等等。“懒老婆盼正月”、“过了老添仓,羞死懒婆娘”的俗语便是佐证。
此外,大同地区有关过年的禁忌还很多。俗话说:荤年素腊八,腊月初八的早饭要在日出前做熟、吃完,忌动腥荤,要吃素菜;否则,恐得“红眼病”。正月初一妇女不出门拜年,曰“忌门”;年节忌打碎器物,忌烛火熄灭;小孩儿不准哭闹,老少不可说不吉利的话,左邻右舍不许吵架,不能请医生、吃药;从初一至初四,不能扫地、倒垃圾,认为这样会财源外流。所有这些多是为了图个一年的喜庆、吉利,讨个顺气。现在许多禁忌已被人们所摈弃。
大同地区从初五至十六,各种娱乐活动走街串巷、文艺演出搭台唱戏。扭秧歌、小车灯、跑旱船、踩高跷、挠搁、舞狮子、耍龙灯等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每年春节的晋剧、耍孩儿等地方戏种也是人们传统的娱乐项目。此外,还有许多广受欢迎的文体活动。
元宵节是一年中的狂欢节。特别是正月十四至十六,伴着元宵节的威风锣鼓、彩车、花灯、花会表演使娱乐活动达到了最高潮。全市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涌上街头观看表演。其中,南关的耍龙灯是最精彩、最有名的。元宵之夜,家家户户灯笼高挂,孩子们提着灯笼,四处游走玩耍。观灯场所人头攒动,各色花灯争奇斗艳;猜谜活动,其乐融融;焰火照亮大地,火树银花竞相开放。元宵的锣鼓、元宵的灯火、元宵的游人编织着良宵美景,好一幅“闹元宵”的狂欢风俗画。

⑻ 中国与法国新年的区别人们的看法

中国与法国新年的区别是:法国人的新年,是指已经过去的元旦。中国人的新年是农历的正月初一。

法国人也会过除夕夜,就是阳历1月1号的前一天,他们会朋友间一起吃饭,也有可能是家人一起。有可能在家里吃,也有可能去饭店。

基本介绍

法国人的新年,是指已经过去的元旦,远没有圣诞节有团圆的气氛,主要为庆祝新的一年。是朋友间以party形式庆祝的节日,而不是一家人一起,一般会在新年倒计时为零时开香槟庆祝。互相说新年快乐,新年祝福,及行贴面礼。

在法国,这个礼是家人朋友间见面都会行的礼,做法为脸贴脸,作亲吻状,左一下,右一下,贴脸亲的时候要发出木啊的声音。不是要真亲,是贴脸发出亲的声音。有的地区是左右各贴两次。

我们的新年,是指农历新年,外国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们的新年每年不一定是哪一天。不仅是新的一年,也意味着团圆,为家人一起庆祝的节日。

法国只有烟花作为节日观赏项目,没有鞭爆。因为文化背景不同,我们的文化里,鞭爆有吓退鬼怪之意。另外,我们的贴门画新年传统也是独有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红包文化。想想我这么大了,这几天还有红包收,怪不好意思的。总之,中国的新年更有氛围,可能是作为中国人的原因,感受更为深刻。

⑼ 外国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懂中国春节,他们是如何度过中国传统节日的

现在来看看,外国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懂中国春节,他们是如何度过中国传统节日的?

英国人会说:“祝贺你发财”

为什么春节在伦敦如此有影响力?据统计,伦敦有超过8万名中国人,其中包括6300多名外国学生。它们为中国文化在伦敦的定居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持。根据伦敦投资管理局(London Investment Authority)的数据,英国是欧洲接受中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在英国的投资约有三分之一在伦敦。在过去五年中,抵达伦敦的中国人数量增加了45%,消费量增加了66%。因此,中国的春节受到了英国政府的特别关注。近年来,英国主流社会的积极参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英国人的高度热情,使得中国春节的喜庆气氛在英国迅速传播。

法兰西:我从心底喜欢它

近年来,随着中法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法国人对中国春节越来越熟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春节已经悄悄地进入了许多法国家庭,春节习俗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春节前夕,法国的大街小巷都挂满了彩旗。不仅中国人居住的地区,而且巴黎的市政广场都将挂满鲜红的灯笼。迎接新年的节日气氛相当浓厚。

家乐福和其他法国知名连锁超市将在春节前夕开放柜台销售中国食品。饺子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畅销冠军。中国餐馆也将在这个时候迎来每年的订购高峰。“法国人喜欢和中国人一起过年。除夕夜,餐厅必须客满,甚至必须提前预定座位。”叶先生说,他在巴黎中产阶级聚集的15区开了一家中餐馆。

法国人庆祝春节,不仅是出于对东方文化的好奇,或者只是加入其中的乐趣,还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钦佩。去年春节前夕,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向所有居住在法国和欧洲的华侨华人发出春节贺词:“2月18日,我们将庆祝传统的中国新年。”简单的“我们”一词无疑反映了希拉克总统对春节和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认可。包括现任总统尼古拉斯·萨科齐在内的其他法国政要也说过类似的话。

阅读全文

与法国人在中国是怎么过年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26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1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80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63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9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5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0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2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44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55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68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98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6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18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