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一战时法国打败德国,二战时却被德国吊打
是这样的。
二战时,法国和德国两国的实力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其实在一战之前,法国社会上就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人口、经济、社会结构上都有明显的缺陷,只是一战的胜利掩盖了这些不足。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的这些问题就一下子都涌现出来了。
㈡ 法国300万大军,为什么只挡了德国38天
在历史上,巴黎永远不会陷落,这是法国很自豪说出的一句话,这句话还有一个解释就是法国属于已经习惯了投降。
二战一开始,德国为了复仇,疯狂的向法国军队进攻,而法国却在消极避战,躲在马其诺防线中不敢出战,令他们没预想到的是,德国的军队主力穿越阿登森林直逼法国境内,出其不意的攻入到法国境内,法国境内军力空虚,直接宣布投降了
㈢ 法国在普法战争、一战、二战三次输给德国
不能否认拿破仑的能力,但我们需要关注这种能力所占的比重。形势比人强。如果形势变得太剧烈,那么就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
1789年,法国大革命干掉了国王,然后国内彻底陷入无政府状态。霍布斯的“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未必就是人类的本性状态。但是,一旦陷入无政府状态,就会进入这种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
㈣ 法国德国一战为何而战
利益,新兴帝国和老牌帝国的利益博弈。
㈤ 世界第二大战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一战之后德国是战败国,后面被削弱了。法国是战胜国,那后面为什么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打得太苦。
青壮年男子四分之一战死,三分之一伤残,经济遭受重创。
可以说没有英美的帮助是万难赢得一战的胜利的,即使胜利也是惨胜如败。
在战争后期,军队接连哗变,工人不断罢工革命。整个法国处于革命的边缘。所以战后,法国从上到下都充斥着对战争残酷的恐惧,对和平生活的迷恋。所以法国自一战后整个国家社会都非常地厌战。这直接导致后来二战前法国追随英国对德国实行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一切以避战保和为目的。最后在战争爆发遭受严重挫折时,再也没有坚持战斗的勇气和胆略,迅速投降认输,苟且地接受被占领的局面。
对阵地战的防守作用过于高估,使得法国从此彻底放弃了法军自拿破仑以来所推崇的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的重视机动性,富于进攻精神的战略指导方针。无论是福煦,贝当还是甘末林,魏刚等法军高层都盲目迷信并极力鼓吹阵地防御。所以法国在一战后不惜投入重金大肆建设马奇诺防线。这也导致了后来法国在德国西线攻势,特别面对绕过马其诺防线而从阿登山区迂回穿插德国装甲部队的闪电攻势下迅速瓦解。
法国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侥幸取胜,但它从此被吓破了胆,变得意志薄弱,苟且偷安,总结了错误的战争经验,这都直接埋下了它后来战败的祸根。
德国在一战结束后受到条约限制,陆军只能有10W的国防军,但是刨除装备因素这些人的素质是绝对的精良,这也是二战开始后德国能够迅速以国防军为骨干迅速扩军而不降低战斗力的基础,有点像现在的日本装备、人员数量都受到限制只能在质量上下功夫。经济和国民生活是一塌糊涂,丢掉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个重要的煤铁产地对其工业是一大打击,再加上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以及战争赔款,整个国家面临破产和崩溃,这也给了小胡子上台的机会,他的国家社会主义的方针对恢复当时的德国经济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㈥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什么都是德国被英法联合打击
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英法两国联合对德国进行军事打击,这其中我觉的得有好几点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就是西方国家在由帝国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当时在世界上占有殖民地最多的是英国和法国,德国因为国土面积小,又没有太多的殖民地,最终挑起了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由德国挑起的,一战结束二十年后,德国经济又有了发展,并且在希特勒当选领袖之后,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就不断膨胀,人们对一战胜利国家还比较仇恨,最后德国闪电找波兰,一天之内将波兰攻下,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但是意大利二战是真的菜,跟本没坚持多久就投降了,也导致德国在欧洲没了盟友)。
综上,不论一战还是二战法国英国都是联合在一起打德国的,主要原因就是德国实力太强,还有他们的共同利益一至,促进了英法联合。
㈦ 号称世界第一陆军强国,法国为何投降德国
法国作为欧洲大陆传统强国,每次提起,人们总会想起浪漫的男女、先进的科技以及战斗力孱弱的军队。每当人们谈起法国军队的时候,就会调侃:"没有人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当然,法国军队并不是一直都很弱,毕竟在英法百年战争打赢了英国,在路易十四时代不断开疆扩土,在拿破仑时期更是脚踩英国,拳打俄国。
自拿破仑之后,法军的战斗力便不断下滑,在普法战争中,巴黎未被攻陷,法军投降,二战时期,巴黎同样没被攻陷,法军投降。这两场战争虽然都是投降,但是战争的过程却是不一样的。
普法战争那是德法两军硬碰硬的结果,德军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战斗力强劲,法军战败情有可原。但是二战时期的法国拥有三百万军队,号称世界上最强的陆军,又有马奇诺防线作为屏障,结果在德军几个星期的攻势下便投降,法国为什么会败给德国呢?
其实,法国的战败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当时法国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甚至在民族的气节上都比不上德国。因为政治上各方势力过于均衡导致了各个利益团体之间相互倾轧,只要政府稍有不慎便会遭到政敌的攻击,政局混乱不堪。
军事上德军一直保留着军国主义的传统,至今仍然有"德意志战车"的美誉。当然这也跟法国讲究极度的个人主义有关,一战的流血牺牲让他们在内心中对战争有了权衡,他们并不想自己重蹈一战的悲剧,毕竟如今的法国人对当年的投降可不会感到耻辱。
㈧ 一战德国损失比法国大好几倍,为什么法国还干不过德国
平心而论,法国人是败在战略上的,在想定的战术方向(马奇诺防线与德军正面对抗)法国人打得并不差,在技术兵器方面法国人也并不落后于德军,虽然没有集中使用坦克导致法军突击能力不足,但是法军摩托化程度更高,因此,马奇诺防线的存在其实解放了法国的机动兵力,只是法国人过于僵硬的计划,不但没有善用自己的机动兵力,反倒将其以最快的速度葬送掉。
法国人对一战德国人施里芬计划的印象过于深刻,以至于认为德国人会复制一战的方案(事实上德国总参谋部的确是这么做的),问题是德国偏偏出了一个不按照常理出牌的曼不群,以及欣赏曼不群方案的希特拉。一战德国是右翼大包抄,越过比利时,从法军左翼包抄,意图实现一个规模巨大的鲁腾型会战,把法军主力聚歼于以巴黎为中心的大口袋之中。
法国人吸取了一战的教训,就是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进军比利时,主要是基于两个理由,第一把战线推进到比利时可以缩短战线宽度,不给德军从法军左翼包抄的机会。第二是避免重蹈一战法国北部惨遭蹂躏的悲剧,把战场推进到比利时境内,要蹂躏就蹂躏比利时吧。所以法国的人作战计划就是右翼依托马奇诺防线死守,左翼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到比利时境内,法军的机动性越强,动员能力越强,就可以越快的进入比利时,把战线推得越远。最后实施的结果:应当说超乎预期,英法联军的“配合”超乎想象,如此庞大的军团一头扎入比利时,以后再转向面对后路包抄的德军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在德军箭头以南,法军已经无法拼凑出像样的机动兵团来解救被包围的军队。
二战时代双方机动能力都远优于一战时期,幅员狭窄的法国在德军机动兵力的快速进攻下,法国人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在后方重建自己的部队,果断投降就成了最有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