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法国大革命会受到各国干预
首先英国加入反法联盟和其他几国意图不同,英国是为了和法国在欧洲争霸,因为英国在欧洲大陆一直奉行的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政策。
而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等国加入反法联盟和英国的意图完全不同,1792年法国建立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又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等国的君主是怕这种局面会影响到自己,自己也会像法国国王一样掉脑袋。为了维护自己的专制君主政体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等国加入反法联盟。
望采纳
㈡ 法国大革命中为何英国会出兵干涉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历史上英法两国长期争夺海上霸权的继续。七年战争后,法国丧失了大部分海外殖民地,英国掌握了海上霸权。1775年爆发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北美十三州独立战争,法国借此积极援助美国,派遣军队在北美、地中海、印度洋同英国作战,打败了英国,帮助美国取得独立。在1783年的和约中,法国虽未收回加拿大、印度等地的殖民地,但却控制了地中海,印度洋的一些岛屿及沿岸据点,非常有利于法国的海外贸易发展。英国需要机会夺回失去的海外殖民地。
其二,法国大革命唤起了英国的民主运动,威胁到资产阶级上层利益。大革命揭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把“欧洲每一个国家都分成两个阵营”——特权阶级和非特权阶级,“在英国,资产阶级的较高阶层位于此线之上”。大革命爆发后,英国国内共和派和激迸派掀起了斗争,要求迸行民主改革。参加过北美独立故争,发表了着名小册子《常识》的潘恩此时在英国发表《人权论》,为争取共和制和民主权利呐喊,并立即“得到……工人注意”。被克伦威尔征服的爱尔兰和苏格兰人民也开始了反抗。这些都使英国资产阶级对法国大革命惊恐,仇视,视其为洪水猛兽。1792年11月19日法国政府发表宣言“保证援助一切反抗压迫者而起叉的民族”,促使英国决心对法国大革命进行干涉。
其三。根本原因是法国大革命危及到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商业利盂。大革命在法国兴起之时,英国工业革命正蓬勃发展,欧洲各封建国家是英国工业品的重要市场。1792年,法军打败普奥,取得瓦尔密大捷之后,乘胜征服了比利时,并宣布废除1786年英法商务条约。法国控制比利时还威胁到英国的盟国荷兰,“欧洲大陆越来越成为法国的天下”了。比荷两国是英国商品输入欧洲的重要渠道,再加上法国实行高关税政策,严重影响了英国商品进人欧洲大陆,法国即将成为英国“商业和工业的对手”。
根本上来说呢,就是防止法国建立强大统一的国家,从而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
㈢ 为什么法国发生大革命,周边国家纷纷反对并干涉
根源在于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目的就是推翻封建统治,而周边国家都是封建王朝,他们惧怕资产阶级
㈣ 为什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退上断头台,其他欧洲国家就可以以此为借口,侵略法国
这种现象很常见,借口他国国内动乱干涉他国内政,这是霸权主义国家的惯用做法。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其他国家就可以以帮助法国王室平叛为由干涉法国甚至趁机入侵。早到春秋时期诸多战争,晚到清越战争,现代的还有伊拉克战争等,有的可能真的是帮助平叛,更有可能就是借口搞侵略。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着的 。
㈤ 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什么英国,德国,俄罗斯要成立反法联盟那时法国并不强啊
反法其实除了扑灭革命的目的之外,欧洲各国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和领土考虑。法国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一旦它落入资产阶级革命者手中,那么对各个国家的利益都构成损害。而且法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专注于对外扩张的国家,只不过在路易十六的统治下它衰落了一时,如果一旦法国崛起。那么欧洲各国又将陷入战争旋涡,历史上,在黎塞留的运作下“三十年战争”得以延续,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路易十四插手西班牙内政,主动挑起事端对外用兵。法国是欧洲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所有欧洲国家都对它不大放心。至于说为了维护君主制度,那只是次要原因,毕竟这些国家在革命初期都还隔岸观火,幸灾乐祸。但当法国向奥地利宣战以后,他们才发现形势不对,开始着手打击法国。不过法国的实力也确实不弱,早在拿破仑将军上台前,欧洲心脏瑞士就已经被法国支持的革命者控制,北方低地国家俯首帖耳,意大利北方诸侯则面临着法国和奥地利的双重压力。所以反法更主要的目的是要维持欧洲均势,这是自三十年战争后欧洲列强的共识,一旦有人敢打破,就按平。
㈥ 英国为什么阻止法国大革命
对法国大革命的干涉大概是因为法国革命者推翻了法国王室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这在当时的欧洲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各个王室群起干涉法国革命。后来对拿破仑法国的干涉是为了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因为英国一直以来的对外政策都离岸观望,但是不能让欧洲大陆出现一个势压各国的强大国家。所以它会和普鲁士结盟打法国(拿破仑战争),和法国结盟打俄国(克里木战争),和法俄结盟打德国(一战)。
㈦ 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和原因
(1)法德矛盾。法德矛盾由来已久。普法战争中,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皇帝被俘,德军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在法国引以为骄傲的路易十四修建的凡尔赛宫镜厅里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战后,法国被迫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还支付了50亿法郎的赔款。法国从此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这些对法国人来说是奇耻大辱,复仇主义思想弥漫在整个法国。德国被法国视为最大的敌人。德国深怕法国崛起和复仇,拼命扩充陆军,试图压制法国。从1911年起,德国每年都通过新的军事法案,增加军事预算。其常备军增加到89万,并有可以广泛利用的预备役兵员,军队中军官成分所占比例很大,这就使德军可能在战时迅速扩编。德军在技术装备上也占有优势,特别是它拥有大量的野战重炮。此外,德国稠密的铁路网,使它能够迅速实行内线调动,更好地掌握战场机动权。由于扩军备战,德国的军费开支也从1899年的9.3亿马克,猛增到1913年的21亿马克。 法国的备战活动开始也较早。在德国使用77毫米速射野炮之后,法国紧跟着发明了75毫米野炮装备陆军。1913年,法国通过新的军事法案,常备军增加到80万。1914年的军费开支达到15亿法郎,占全部预算开支的38%。法德两国为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已是磨刀霍霍了。
(2)英德矛盾。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是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希望欧洲大陆上出现强国对峙的局面,便于自己插手欧洲事务。英国首相帕默斯顿曾说过:“大英帝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不变的国家利益。”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朋友和敌人是经常变化的:当拿破仑称雄于欧洲时,法国对英国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英国组织了七次反法同盟终于打败了拿破仑,消除了法国的威胁;拿破仑失败后,俄国成为欧洲强国,对英国的霸权构成挑战,英国于是联合昔日的敌人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了昔日的盟友俄国,又消除了俄国的威胁。普法战争后,欧洲大陆法、德、俄、奥、意群雄并立,正是英国施展传统外交政策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好机会。英国同法国争夺非洲殖民地,同俄国在东亚又有激烈的矛盾。本来英国同欧洲大陆诸国保持等距离外交,但随着德国在殖民霸权、海上霸权两方面都对英国构成了挑战,英德矛盾就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3)俄奥矛盾。俄国同奥匈帝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多为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与俄罗斯人同种同教,沙俄挥舞着“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帜,以“斯拉夫民族的保护者”自居,向巴尔干渗透。而奥匈帝国一向把巴尔干半岛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奥矛盾因为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而激化了,双方也开始大力扩军备战。1913年奥匈正规部队达到56万,军费开支达到5.83亿克朗。在这一年,俄军达到130万人,沙皇政府还通过了新的扩军方案,准备将常备军扩充至230万人。1912年俄国陆军预算已达5.72亿卢布,海军预算也达到了3.5亿卢布。俄国与奥匈帝国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的各种矛盾更为激烈和复杂。
㈧ 为什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各国要干涉法国大革命
因为法国大革命使法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推翻了旧政府,但是新政府的基础不够牢固,为了不使法国变强,其他国家必须这样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