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湾战争简单经过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等其他国家强烈反对,组成多国部队加入战争,参与到反对伊拉克入侵的军事行动,最终伊拉克战败.
伤亡情况: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方面参战的43个师共有38个师被重创或歼灭,6.2万人被俘,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输送车、2917门火炮被击毁或缴获。107架飞机被击落、击毁或缴获。多国部队方面共有126人阵亡(其中美军74人),300余人受伤,12人失
海湾战争
伊科反目
在人类战争史上,如果有一场战争是在亿万观众的电视屏幕前进行的;如果有一 场战争是在众所周知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的,好像是看一场预定的足球赛;如果有一场 战争是事先知道胜负的,那这场战争就是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是伊拉克吞并弱小邻国科威特引起的。科威特和伊拉克同是阿拉伯兄弟 国家,在中世纪,都属阿拉伯帝国。后来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科威特被划为巴士 拉省的一个县。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所辖各地逐渐被西方列强瓜分,沦为殖民地 和半殖民地。本世纪30年代。统治伊拉克的费萨尔国王曾建议与科威特结为联邦,遭 到科威特的拒绝。1961年科威特宣布脱离英国独立,伊拉克认为科威特应是其巴士拉 省的一部分,不予承认。1963年上台执政的伊拉克复兴党承认了科威特的独立,并与 之建立了外交关系,但部分边界仍未划定。1968年两国曾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但没 有结果。1973和1974年,两国曾因领土纠纷发生两次武装冲突。之后,两伊战争的硝 烟暂时掩盖了伊、科矛盾。 在两伊战争中,科威特还一直在暗地里援助伊拉克,与沙特等国一齐向伊拉克提 供了400多亿美元的援助。为什么几年之后他们会反目为仇呢?人们看一下两伊战争结 束后伊拉克的处境和萨达姆其人,答案就不难找到。科威特虽是弹丸之地,面积仅1.7 万多平方公里,人口 190万,但却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之一。而伊拉克在两伊停火后 百废待兴,急需资金。伊拉克的百万大军啃不动伊朗这块硬骨头,萨达姆就暗暗下决 心要吞并南部富裕的小国科威特。科威特在海湾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布比延岛和 瓦尔布岛两个战略性小岛,是伊拉克早就觊觎的目标,它能为伊拉克提供不受伊朗威 胁的海湾出口基地。科威特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上千亿美元的海外投资,早已使萨达 姆垂涎三尺。当然,萨达姆的目光不仅停留在科威特,他还想当曾在阿拉伯帝国史上 盛极一时的“萨拉哈丁”。 从1990年 7月下半月开始,萨达姆就故意制造事端,控告海湾诸国超额开采石油, 压低石油价格,使伊拉克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接着,萨达姆指名道姓指责科威特在 有争议的鲁迈拉地区开采石油,“盗窃”了伊拉克24亿美元原油,萨达姆还要科威特 把布比延岛和瓦尔布岛割让给伊拉克。接着,伊拉克10万大军南下,陈兵科威特边境, 海湾局势像两伊开战前一样充满了火药味。 伊拉克来势汹汹,阿拉伯联盟国家赶快出来调解。在开罗的一次阿盟会议上,阿 拉伯国家纷纷开导科、伊两国要互相尊重,和平解决两国争端。可伊拉克执意要科威 特赔款24亿美元,还要科威特交出鲁迈拉油田,伊拉克实在是欺人太甚,科威特也不 愿退无止境。于是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和科威特埃米尔萨巴赫在会上相互对骂起来,其 他各国代表见此情景不知所措,慌忙前来劝阻。也许对骂还有过瘾,阿齐兹突然站起 来,抄起水杯朝萨巴赫头上砸去,萨巴赫急忙把头一偏,才幸免头破血流。此砸杯之 仇萨巴赫一直耿耿于怀,海湾战争结束后,萨巴赫还对天发誓,要找阿齐兹报此一杯 之仇。 阿拉伯国家紧张的调解工作仍在进行着,埃及总统穆巴拉克 7月底专程访问了伊 拉克、科威特和沙特。他得到了萨达姆总统的口头许诺:“伊拉克不会进攻科威特。” 沙特和科威特得此口信,都松了一口气。8月1日,在沙特国王法赫德的撮合下,伊拉 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易卜拉欣和科威特王储兼首相萨阿德先后来到沙特东部港口 城市吉达会晤,会谈虽没有消除分歧,但会谈后发表的声明表示两国将于 8月上旬在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再次会晤,进一步磋商解决争端的办法。吉达会谈至少留给世人一 个印象,伊拉克还不打算动武,但这只是萨达姆放的一颗烟幕弹。 1990年8月2日凌晨 2时,少得可怜的科威特军队的士兵正在梦乡中漫游,10万伊 拉克军队兵分两路大举入侵科威特,科军毫无准备,根本没有招架之力。目击者看到 伊拉克的先头部队穿着科威特军服,坦克上涂着科军的标记。科威特边防军以为是友 邻部队,并未加以阻击。伊拉克先头部队在未遭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沿海滨公路长驱 直入,一举攻下科威特城。当阳光初照的早晨,伊军坦克部队包围萨巴赫王宫时,科 威特市民还以为是科军增加了守卫王宫的部队。直到隆隆炮声、滚滚浓烟在王宫上空 升起时,他们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伊拉克军队入侵引起科威特一片惊慌。科威特王室人员跑了,有钱的商人跑了。 甚至连一些官兵也越过边境跑到了沙特。然而有血气的科威特军民对入侵者进行了顽 强的抵抗,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席、科威特王室要员法赫德亲王就是其中一个出色 的代表。法赫德听说萨达姆背信弃义入侵科威特后,顿时火冒三丈,驱车直奔王宫, 等他抵达王宫时,数百名王宫卫士大多已倒在血泊中。法赫德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保卫 王宫的行列,最后牺牲在伊拉克坦克的炮火中。有国无防的科威特不到 9个小时就被 伊拉克占领。 萨达姆选择 8月2日凌晨入侵看来是作了精心准备的。8月的海湾正值盛夏酷暑, 养尊处优的科威特军官大多在国外消夏;海湾各国实行一周五日工作制,星期四、星 期五两天休息,政府官员和部队军官都回家团圆。8月2日是星期四,是科军战备最松 懈的时候;萨达姆为迷惑科威特,采用了战略欺骗的手法,他在反对美国和以色列的 口号声中完成了入侵的准备,易卜拉欣赴吉达会谈也是萨达姆的欺骗措施之一。
沙漠盾牌
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在国际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近半年的海湾危机。 中东素有“油海”之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岂能让萨达姆控制西方的油龙头。8 月 2日当天,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要求伊拉克立即撤军, 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和独立,并宣布冻结伊、科在美的全部资产。两天之后,美国参谋 长联席会议和国防部一起,研究通过了一项代号为“沙漠盾牌”的行动计划。这个计 划的公开使命是:派出海陆空军进驻海湾地区,防止伊拉克入侵沙特阿拉伯和扩大战 火,同时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8月8日晚,美军首批空降 部队抵达沙特,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电视讲话,将“沙漠盾牌”计划公布于世。他宣布 应沙特的“请求”,把部队开进沙特。布什总统宣布首先将在沙特部署 600架战斗轰 炸机,15万陆军,在海湾水域至少派遣 3艘航空母舰的特遣舰队。随着形势的发展还 将不断增兵。 一时间,海湾成了全世界瞩目的中心。关于海湾危机的报道充斥着世界各国的电 台、广播和报刊。 美国带头出兵,其他西方盟国也不甘落后。英国首先表态支持布什对伊拉克采取 的强硬立场,宣布英国将派兵海湾。不久英国的“旋风”式、“美洲虎”式战斗轰炸 机飞抵沙特,数艘军舰开往海湾,英国“沙漠之鼠”旅也从欧洲开赴沙特。法国密特 朗总统宣布法国强烈谴责萨达姆的侵略行径,法军也蜂拥到海湾,“美洲虎”式战斗 轰炸机部署到了沙特,“克菜蒙梭”号航空母舰由法国本土前往海湾,法国在吉布提 的几艘军舰也开赴海湾。意大利、德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希腊、丹 麦、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纷纷宣布向海湾地区派出军舰或飞机。连日本 也宣布向海湾派出医疗队。在这股派兵热潮中,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也加入进来。阿拉 伯国家中向海湾派兵的有埃及、叙利亚和摩洛哥。埃及在阿拉伯世界中带头派兵使萨 达姆大吃一惊,伊拉克和埃及同是阿拉伯合作委员会成员国,萨达姆没有预料到埃及 的枪口会对准他。埃及的立场使沙特国王法赫德大受鼓舞,布什对埃及总统穆巴拉克 也大加赞赏。为嘉奖埃及的表现,布什大笔一挥免除了埃及70亿美元的军事债务。海 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为感谢埃及也免除了埃及60亿美元的债务,沙特还向埃及提供了 赠款和贷款共40亿美元。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阿根廷等国也象征性地派兵到沙特。 到1991年 1月15日“沙漠盾牌”行动结束时,美国及其盟国(共28个国家)在沙特 及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近70万人,其中美国43万人。共有坦克3600辆,其中美国2000辆。 共有飞机3260架,其中美国2800架。共有战舰247艘,其中美国120多艘,包括 6艘航 空母舰。
多国部队两司令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此话着实不假。自海湾危机爆发后,全世界都注视着海 湾,多国部队两司令——美军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和阿拉伯联军司令哈立德顿时成为全 球风云人物,他俩的举手投足也成了各国记者争相报道的题材。两人都文武双全,才 华超群,可谓称职的军事统帅。 驻沙特美军司令施瓦茨科普夫时年56岁,他出身于军人家庭,1952年考入着名的 西点军校,4 年之后以优秀成绩毕业,开始了漫长的军旅生涯。施瓦茨科普夫作为美 军高级军官,经历了一个美国职业军官所必须经历的成长与磨练过程,即院校培训、 部队带兵及机关轮流任职的三级培训和锻炼。在其38年的军旅生涯中,他不仅出任过 美军部队和机关各级指挥官,而且还进入军队和地方的一些高级院校深造,并获航天 工程学硕士学位。难怪海湾战争后,有人说这次战争是硕士指挥的战争,可见多国部 队指挥官学历之高,这也是现代化高技术战争对指挥员的必然要求。 施瓦茨科普夫1983年晋升为少将,1988年晋升上将,是美军最年轻的四星上将之 一。他参加过越南战争和入侵格林纳达的战斗。他忠实而积极地参加美国对外战争的 记录以及他所具备的能力使他在战将如云的美军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施氏对美军各 军种的情况十分熟悉,这使得他在海湾危机中指挥美军进行部署和与多国部队的协调 时显得很老练。 自1988年担任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以来,施瓦茨科普夫曾有针对性地对地区性冲 突、大规模常规作战、中低强度作战、沙漠作战和特种部队作战进行过广泛的研究, 对中东地区的军事形势也有独到的分析。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数月前,他曾预言:“ 地区性的冲突将成为近期石油供应最有可能的威胁,而挑起这一冲突的将是伊拉克。” 海湾战争主要是沙漠作战,对此,施瓦茨科普夫并不陌生。他曾指挥美军第二十 四机械化步兵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训练,并且经常带部队去埃及沙漠地 带同埃及的军队进行大型联合军事训练。 阿拉伯联军司令哈立德虽然名气不如前者,但其资历和才华并不逊色。多国部队 是以沙特政府邀请的名义进驻沙特的。大军云集沙特后,沙特政府决定成立联军司令 部,任命防空军司令哈立德亲王为联军司令。从理论上讲,所有多国部队都得听哈立 德调遣。 哈立德是沙特第二副首相兼国防部长、航空大臣苏尔坦亲王的长子,年轻有为, 被认为是沙特王室第三代中的佼佼者。哈立德身材魁梧,博学多才,曾接受过全面的 军事训练。他1968年毕业于英国皇家军事学院,此后又赴美国陆军防空学校攻读防空、 电子、防空设备维修等专业,之后又学习其他专业。1979年毕业于美陆军指挥和参谋 学院。他在美国除攻读军事外,还取得了政治学博士学位。所以他在沙特军队中,甚 至在阿拉伯世界中是少有的受过美英诸兵种军事训练与高等教育的军官。 哈立德亲王是沙特防空部队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艰辛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建立了 完整的防空体系。1985年,沙特防空部队从空军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军种,他是当之 无愧的防空军司令,并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又晋升为中将,时年仅42岁。哈立德 亲王社会地位显赫,军事知识丰富,善于辞令,自信大度,一派大将风度。在海湾危 机的关键时刻,由他出任联军司令实属理想人选。 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集结沙特的几十万多国部队实际上有两个司令,一个 是沙特任命的联军司令哈立德,另一个则是美军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几十万大军究竟 由谁来指挥? 一时成了记者们的热门话题。哈立德认为,他是联军司令,所有在沙特 的部队应由他指挥。施瓦茨科普夫则认为,与伊拉克百万大军作战岂是儿戏,哈立德 岂能担此大任。争执不下的指挥权问题最后由布什和法赫德国王出面调解方得解决: 美、英、法军队由施瓦茨科普夫指挥;哈立德则负责指挥阿拉伯和伊斯兰部队。 哈立德身为联军司令,深知傲慢的美国人是不会听他调遣的,但他为了国家的荣 誉,至少要和施瓦茨科普夫平起平坐,并且要建立一个与美军司令部平行的司令部。 哈立德命令他的副官,同施瓦茨科普夫的每次约谈都必须在他的办公室进行,此事没 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在哈立德的坚持下,施瓦茨科普夫果真每天都到哈立德的办公室 商讨共同作战行动。 11月份的某一天,美军未通知哈立德就想进行全副武装的空中演习,哈立德当即 下令,禁止第二天进行任何武装飞行,随后打电话通知了施瓦茨科普夫,他只得取消 了演习。后来美国空军解释说他们只是想试验一下全副武装的飞机起飞与降落程序。 几天以后,美军请求同意他们检飞,这次哈立德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尽管这使演习推 迟了5天,但最重要的是给美国人上了一课。 哈立德以前从来不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但施瓦茨科普夫为了防止伊拉克的恐怖活 动,出则前呼后拥,周围布满荷枪实弹的士兵和便衣。当他在国防部外面活动时,甚 至使用一个护送车队。哈立德见此也不示弱,立即成立一支同施瓦茨科普夫的警卫队 不相上下的警卫队,还派了几个人到国外去接受训练。当人们看到哈立德精心组织起 来的卫队,禁不住惊呼:“真主啊,他从办公室走到下面的作战室时要10个人—— 5 个在前面,5个在后面,还都端着机枪。干什么?”哈立德认为他不想干什么,只是必 须让盟军军官及新闻媒介看到沙特王国的尊严,看到他是与施瓦茨科普夫平起平坐的 司令官。多国部队两司令相互斗气,用中国话说这叫各为其主,其实他俩性格相近, 在整个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中,合作还是成功和愉快的。
人质盾牌
面对大军云集海湾,萨达姆仍执迷不悟,决心要和多国部队对抗下去。8 月28日, 萨达姆发布总统令,宣布科为伊的第十九个行省,萨达姆的用意十分明显,他要在地 图上永远抹掉科威特这个国家。10月16日,伊拉克发行了新的科威特地图,将科威特 的布比延岛、瓦尔布岛和鲁迈拉油田划归伊拉克的巴士拉省,科的其余部分则为伊的 第十九省。萨达姆还任命易卜拉欣出任“科威特省”省长。为了对付美国的威胁,萨 达姆以所谓“人质盾牌”还击多国部队的“沙漠盾牌”。萨达姆扣留了近万名在伊拉 克和科威特的西方人,其中美国人有3500之多。萨达姆这一手使西方大为恼火,但又 束手无策。接着伊拉克要求各国关闭在科威特的使馆,限期在 8月24日前迁至巴格达, 声称科威特已是伊拉克的一个省,各国没有必要在那里设立使馆。8 月中旬,伊拉克 政府把在科威特的美、英侨民集中在科威特城。伊拉克议长威胁说,只要伊面临战争 的威胁,他们就不会释放这些侨民。不久,伊拉克宣布将这些侨民分别集中在伊拉克 重要的军事设施里,如果美国胆敢袭击伊拉克,那就把这些侨民当作殉葬品。后来萨 达姆一批一批地释放人质,使西方一直在向萨达姆求饶。“人质盾牌”的闹剧还真起 了作用。 萨达姆的“人质盾牌”还挑起了反伊同盟的不和,减轻了伊拉克面临的军事压力 并改善了不利的外交处境。因为萨达姆释放哪国人质、不释放哪国人质无形中会在西 方国家间引起隔阂。10月23日伊拉克释放了400名人质,其中把所有330名法国人质无 条件释放,而只释放年迈体弱的33名英国人和14名美国人。萨达姆此举立刻在西方引 起不大不小的风波。伊拉克释放人质的消息传到巴黎,法国官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声 明这是伊拉克单方面的决定,法国不曾就人质问题与伊拉克有过任何交易。法国外交 部和总统府的发言人都一再表示,释放法国人质决不能改变法国在海湾问题上的立场。 法国总理罗卡尔在国民议会一再保证法国没有同伊拉克进行过私下交易。外长迪马同 美国务卿贝克通电话,要华盛顿放心,法国不会脱离对伊拉克实行制裁的国际联合阵 线。萨达姆的离间计尽管没有成功,但法国的一再表白,多少引起了美英等国猜疑。
最后摊牌
百万大军在海湾对垒,国际调解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但都以失败而告终。1990年 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作出决定:“如果伊拉克在1991年 1月15日午夜以前未撤出 科威特,成员国可使用一切必要手段,迫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 !”这等于把尚方宝剑 交给了美国。安理会作出该决议的第二天,布什又正式邀请伊拉克与美国进行高级会 谈,并且向伊拉克明确表示国际社会的决心。当天,萨达姆表示接受布什的建议,但 他有一个总的条件,就是坚决要求讨论中东地区的所有问题,即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 的问题、巴勒斯坦问题等。双方在伊外长阿齐兹访问华盛顿、美国务卿贝克赴巴格达 的日程问题上也未能统一意见。萨达姆要求1991年 1月12日贝克赴巴格达,而布什认 为,这个时间太接近联合国对伊拉克最后通牒的时限,故不能接受。 双方僵持着,谁也拿不出令人满意的建议。在这期间,阿尔及利亚总统沙德利、 联合国安理会主席、欧洲共同体的主要官员、约旦国王侯赛因都展开了外交活动,试 图说服萨达姆让步。1991年1月2日,法国国民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密特朗总统 的亲信米歇尔·沃泽勒以私人身份赶往巴格达。他在巴格达会晤了阿齐兹和萨达姆, 但结果并不理想。 1月3日,布什再次建议,阿齐兹与贝克在日内瓦会晤的时间,可考虑在1月7日至 9 日之间,并且称“这是争取海湾危机和平解决的最后尝试”。进退两难的萨达姆与 众将商议后,第二天表示接受布什的建议,同意双方代表1月9日在日内瓦会晤,协调 双方共同关心的海湾和平。布什认为萨达姆的这一决定是伊拉克“积极的一步”,同 时也向萨达姆保证,如果他命令他的所有部队撤出科威特,巴格达以及所有伊拉克军 事目标都不会受到攻击。当然,布什知道国际、国内对海湾问题都很敏感,为了进一 步寻求更多的同盟者,他急忙又派贝克于1月6日,匆忙赶到巴黎、伦敦,周旋于欧洲 大国之间,阐明美国对中东的政策。 在国内,布什同时也为自己的行动扫除障碍。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于 1月12日分别 通过决议,如果萨达姆在美国东部时间15日午夜,也就是格林威治时间1月16日5时之 前,不撤出被侵占的科威特,允许布什对伊拉克使用武力。 离联合国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的期限1991年 1月15日越来越近,全世界绷紧了 每一根神经注视着海湾的局势。大多数观察家认为,除非萨达姆撤军,否则美国肯定 要动武。1 月12日,即美国会通过动武决定的同一天,美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 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摊牌性会谈。在会谈中,贝克把布什给萨达姆的信放在会议桌中间, 但阿齐兹始终不接。会谈快结束时,贝克说:“部长先生,我已说了我到这里来要说 的一切,我看已没有理由再继续下去了。”阿齐兹说:“我同意。我已没有什么话要 说的了。”临分手时,贝克指着躺在桌上的那封信说:“你肯定不会接受这封信 ?” 阿齐兹平静地说:“是的,我肯定。” 1 月16日18时,美国首都华盛顿灯火辉煌,平静如常,国内外记者纷纷拥进白宫 的新闻发布中心,因为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伊拉克最后撤军科威特的期限已超过18小时, 布什总统曾多次声明对伊拉克再也不能“容忍”和“等待”了。眼下,布什总统有什 么新的决策,能否宣布开战又何时宣布开战呢? 各国驻美记者无不关心这个举世瞩目 的问题。可是,白宫的一位新闻发言人却向记者宣布:“美国政府今晚没有新闻发布, 请各位记者先生们、女士们回去休息吧! ”听发言人的口气,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不 可能在今夜和明天开始。似乎天上的星星也可以安心去睡大觉。 其实,这已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日内瓦会谈失败,布什已决定由“沙漠盾 牌”转化为“沙漠风暴”,时间定在巴格达时间17日凌晨 3点,这使萨达姆在期限过 后仍有一整天的时间来表明撤军意图,可是萨达姆没有作出任何表示。一场席卷海湾 的大风暴不可避免地来临了。
“沙漠风暴”登台亮相
1 月17日拂晓前对巴格达的空袭来得那么阴森、恐怖,根本听不到一点战机的声 音,但在瞬间,漆黑的夜空被火焰照得通明,飞蝗般的各式轰炸机、战斗机突然出现 在巴格达的夜空,炸弹像雨点般地从天而降,轰隆声如排山倒海,此起彼伏,震耳欲 聋,楼房开始晃动,灯光突然熄灭,整个城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防空警报刺耳的 尖叫声、炸弹的轰鸣声和一串串五彩缤纷的防空高射炮弹拉开了袭击巴格达的战幕。 显然是因为在极高的高空飞行,多国部队的战机静静地到达了,直到炸弹落到巴格达 的上空,伊拉克人才知道他们受到了空袭。在伊拉克的首轮防空火力发射之后的两个 小时,巴格达电台报道说,战机“一浪接着一浪”地轮番飞到这座拥有大约 400万人 口的城市上空。 空袭后的早晨,巴格达的街头一片荒凉,店铺紧闭,门窗关上并拉上了窗帘,但 房屋没有遭到大的破坏。许多外国记者在巴格达市区豪华的阿拉什德大酒店里观察到 这次袭击。位于巴格达市中心的这家酒店内的外国人和记者,在空袭开始后由酒店职 员护送到地下防空掩蔽所内。 天亮后记者们向市民进行了查询,但没有获悉市民伤亡的报告,也没有迹象显示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像传说的那样在总统官邸被击中。据伊拉克通讯社的报道,萨达姆 当时是在另一个隐蔽的地方,他逃过了这轮拂晓前的空袭。该通讯社援引伊拉克驻巴 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代办的话说,萨达姆健康状况良好。 美国有线电视网( CNN)记者阿尔内特说,看来该市的部分建筑物未被直接击中。 他看见 3枚地对空导弹的反击,但没有击中目标。巴格达重要的机关大楼都受到了直 接的轰炸,如市中心的民防大楼、巴格达中央政府大楼、底格里斯河边的国防部大楼、 执政党社会复兴党总部和河对面的总统府。 在袭击开始后的头几个钟头,部分记者报道说,在远处发生了大火。CNN 记者霍 曼利说,一个炼油厂显然被击中,一股热气吹过酒店的上空。电讯大楼一带有巨大的 爆炸声。霍曼利形容这种景象就像“一些美丽的曳光弹,有红色的爆炸火光,也有绿 色的爆炸火光”。另一名记者说:“我们感觉到我们正处于地狱的中心。”遭空袭后 的巴格达,伊拉克官员似乎已经失踪,电缆、电话线及供水都已中断,电台被严重干 扰,曾一度播放国歌的电台放到一半时信号即完全中断。首都的大部分地区一片死寂。 一些外国记者为逃避空袭,登上了去约旦的汽车,汽车司机乘机敲竹杠,700 公里的 旅程竟收费3000美元,这应了
② 法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夜: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七万人丧生
1572年,也就是在中国明穆宗即隆庆皇帝朱载垕驾崩、其子明神宗即万历皇帝朱翊钧即位、大政治家张居正开始辅政的那一年,欧洲发生了一件惊天的恐怖大事——美丽又浪漫的巴黎突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同时这惨案也波及到巴黎以外的好几个法国城市,七万法国人惨遭死难!您可别小瞧这七万亡魂,要知道,当时整个欧洲才多少人口呀,那可不能和上亿人的大明王朝相比。
法国怎会发生如此惨祸呢?说起来挺悲哀的,他们不是被外国屠杀的,而是他们法兰西自己人杀自己人!这原因相当复杂,得从一个宗教帮派说起!唉,这欧洲的大事儿啊,好些都离不开宗教原因。现在,不也是么?
话说16世纪的时候,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这个教的“教主”,就是约翰·加尔文,此人是法国的一个宗教改革家,一辈子棚羡痴迷教改革,一直在瑞士日内瓦进行他所钟爱的宗教事业。他认为人类本质上是有罪的,上帝给你注定了,教徒能不能得救,和其本人的行为没啥关系。他一直反对天主教的那些繁文缛节,主张简化宗教仪式,鼓励教徒反对那些“不敬神”的 *** ,还允许经营致富,以民主与共和的原则来建立教会组织。加尔文的观念迎合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因而得到广泛传播。
加尔文教在法国的信仰者,被称为“胡格诺”(Huguenot),意思是“结盟者”。胡格诺教徒越来越多,专制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很生气,国王认为这帮新教徒会颠覆 *** ,于是乎他专门设立了“火焰法庭”,狠狠迫害这些新教徒。可新教徒的人数有增无减,不但城市市民、手工业者纷纷加入,而且好些讨厌国王的贵族也参加了这个教派。法国国内的矛盾越来越大。
1560年,年仅10岁的查理九世成为法国国王,他妈妈凯瑟琳·德·梅第奇作为太后摄政,而实际掌握大权的是国王的表伯父、战功赫赫的吉斯公爵弗朗索瓦·德·洛林,吉斯公爵的家族代表着天主教集团贵族的利益,而还有一波势力,与他们水火不容——即前面说过的被迫害的胡格诺派,他们的代表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波旁家族(后来的路易十四、路易十六他们就是这个家族的名人)。两大势力越斗越激烈,到1562年终于变成了公开的内战。
本来内战打到1570年的时候,双方暂时休战,但就是由于突然发生了一次惊天大屠杀,导致内战再起!这这场人为的灾难就是咱们中国人不太熟悉而欧洲历史上却非常着名的——“圣巴托洛缪惨案”,也称“圣巴托洛缪之夜大屠杀”。
话说双方休战后,为巩固友好关系,当权者决定胡格诺派的领袖,也是波旁家族的继承人——那瓦尔的亨利(即未来的法国国王亨利九世)娶查理九世的妹妹玛格丽特(即梅第奇太后的女儿)结婚。可没多久,梅第奇又后悔了,这原因是啥呢?因为胡格诺派还有个军事领袖,即法国海军上将科里尼,此人对查理九世影响太大,甚至查理九世把这位海军上将当成了自己精神上的爸爸。梅第奇太后吓坏了,她担心查理九世被“洗脑”后打算亲政,这样下来她当太后的不就没权了嘛?古今中外,在这宫廷中,只要涉及权利,管他什么父子情、母子情,都白搭!
于是乎,梅第奇太后决定把这个讨厌的海军上将给做掉,然而暗杀计划失败,科里尼海军上将受伤了,但没死,胡格诺派教徒见他们的军事领袖遭此不幸,勃然大怒。梅第奇太后越发恐慌,担心胡格诺派报复,便鼓动国王把巴黎的胡格诺派教徒斩尽杀绝,由于梅第奇太后把胡格诺会报复的事儿渲染得相当恐怖,所以查理九世被妈妈成功洗脑,决定举起屠刀!
1572年8月24日凌晨,好些胡格诺派的重量级人物都聚集在巴黎,欢乐地参加亨利和公主的婚礼。巴黎钟声刚响,对胡格诺派教徒进行的血洗就立马展开!一时间,几万天主教徒和士兵、警察合伙动手,他们根据事先画好的标记闯进胡格诺派教徒的家里,尽情屠杀。可怜的海军上将科里尼被痛打一顿扔出窗外,还被割下了脑袋。整个巴黎陷入滔滔血海,老人、妇女和孩子都无法幸免,婴儿被直接甩飞、扔到河里,还有些家庭无论男女老少甚至仆人都被杀死,典型的灭门了!这些死者中还包括着名的作曲家克洛德·古迪梅尔。
一夜之间,两千多教徒变成冤魂,巴黎大街上到处都是历拿破尸断骨,塞纳河也飘满了死尸,乃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人敢吃河的鱼。巴黎还在主要街道链烂拍设置了岗哨,过往行人全部盘查,一旦发现是胡格诺派教徒,立马逮捕处决。(屠杀日的一位胡格诺派教徒)整个巴黎成了人间地狱!
这是巴黎历史上最恐怖、最血腥、最黑暗的一夜,即便后来最擅长屠杀的希特勒德国侵占巴黎,也没给巴黎带来如此深重的灾难(虽然纳粹德国崩溃前夕希特勒曾下令摧毁巴黎,但他的手下并未执行)。由于这一天是正好法国传统的圣巴托洛缪节,所以这一事件被称为“圣巴托洛缪惨案”,或“圣巴托洛缪之夜大屠杀”。
其实不仅仅在巴黎,惨案还可以传染,同时在法国外省的许多大城市,诸如图卢兹、波尔多、里昂、奥尔良等地,都发生了类似的血腥屠戮,胡格诺教徒被杀得尸横遍野,总共有七到十万人遇难!新教徒的那些重量级人物几乎都死了,那瓦拉的亨利被迫宣布改信天主教才被刀下留情,但从此被软禁,失去自由,直到数年后他逃出巴黎。
有些哭泣有人喜。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使很多狂热的天主教徒大喜过望,当时的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就这样,他下令罗马所有的钟都敲响以示庆祝,还下令铸造歌颂这次屠杀的纪念币并派人绘制壁画来庆祝。
此次惨案是巴黎的悲剧,也是整个法兰西的悲剧,对法国人影响深远,那恐怖的记忆很长时间都难以抹去。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作品《玛戈王后》中所讲述的故事就是以这次惨案作为历史背景的。另一位更伟大的为法国人伏尔泰则写了《1772 年 8 月 24 日之诗》控诉这场灾难,而且每到8月24日这一天,他都会浑身难受。
野蛮的屠杀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倒会让已有灾难更加严重。大屠杀发生后,法国内战重启,而且更加残酷,直到1598年亨利四世(就是那位被软禁的胡格诺派首领——那瓦尔的亨利,他逃出巴黎后领导胡格诺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作战。1589年亨利三世遇刺后,他宣布继承法国王位)颁布《南特赦令》,承认胡格诺派有信仰自由,战火才平息。不过由于战争中胡格诺派贵族形成了国中之国,所以内乱还没彻底结束。
1658年,法国首相、红衣主教黎塞留集中强大军队,把胡格诺派教徒的国中之国彻底扯平,很多教徒都逃离法国。至此,法国的宗教纷争才算正式终结。到了17世纪末期,盛气凌人的“太阳王”路易十四颁布《枫丹白露敕令》,废除了昔日的《南特敕令》,他宣布新教是非法的,于是乎,又有大批胡格诺派教徒逃到欧洲其他国家,至此,胡格诺派在法国彻底没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王室完蛋,国民议会终于确立了宗教信仰自由,法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代...
③ 欧洲在殖民非洲期间杀了多少非洲人
死了一亿人口,
第一阶段,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这是欧洲殖民者对非洲大陆的初步蚕食阶段,先有西班牙对西北非沿岸,葡萄牙对南部非洲大陆两侧以及马达加斯加岛的侵占,后有英国和法国对几内亚湾黄金海岸,以及北非沿岸,埃及的占领。但是都没有深入非洲腹地,70%到90%基本上还属于非洲国家统治。
第二阶段,19世纪中后期到二战结束,这是欧洲殖民者对非洲大陆入侵的高潮和巅峰期,1884年的柏林会议,标志着非洲大陆完全从属于欧洲,是欧洲殖民主义最巅峰的象征,除了西班牙 葡萄牙 英法之外,比利时,意大利 德国也都参与瓜分非洲大陆的狂潮中,柏林会议确立了这些国家的非洲领地的正式占领。到了20世纪初,只有埃塞俄比亚 利比里亚处于独立状态。 90%以上的领土被占领。
第三阶段,二战后至1990年,二战以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北非展开。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获得真正独立。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深入发展。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法国人对塞内加尔的行政管理:
1、法国人对自己在非洲的殖民地采取的是同化政策,通过使非洲人不断吸收和接受欧洲的文化和文明,最终达到使非洲人被欧洲人同化的目的。
2、 法国人在自己在非洲的殖民地塞内加尔建立起4个共同体,即圣路易(St. Louis)共同体、戈雷(Goree)共同体、达喀尔(Dakar)共同体和吕菲斯克(Rufisque)共同体。
3、1895年,成立法国西部非洲殖民地联邦,这一联邦共包括塞内加尔、几内亚、科特迪瓦、马里特.尼日尔爾尔(Malid Niger)、贝宁、布基纳法索、毛里塔尼亚。
4、 法国人把本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分别看做是法国的一部分或法国的海外省。
5、下面所显示的就是法国在塞内加尔的塔形行政管理体系的7个层级:
1)法国政府的殖民大臣
2)殖民地总督
3)副总督(代理总督)
4)总督府的部门行政长官(指挥官、司令官)
5)地区长官
6)县长官或县以下的镇长官
7)村庄长官(村长)
其中,从殖民大臣到地区殖民长官均须由法国人担任,只有县或县以下的镇长官、村长可由非洲人担任。
6、 法国人和英国人在对各自在非洲的殖民地的统治方法上也有共同点,那就是使用的都是进行间接统治和控制的办法。
法国人对西部非洲统治的压迫性和虐待性本质:
1、 法国统治非洲的体制的本质是压迫性的和虐待性的;
2、 非洲人在法国人体制中充当官员和职员——县长官或县以下的镇长官、村长——的分子同样是残忍、粗暴的,同样遭到非洲百姓的厌恶;
3、 这些非洲人(给法国人当县长、镇长、村长的人)的职责和任务是:
1) 收税和催款;
2) 强制招募劳工;
3) 抓捕年青人当兵;
4) 强制监管非洲人必须从事农作物种植。
4、法国人强制非洲人从事种植性劳动。
到了1945年以后,法国对非洲殖民地行政管理方式的改变:
1、非洲人的强迫性劳动被取消;
2、容许非洲人参加巴黎的下议院,即国民议会;
3、容许个别的殖民者个人进入地方政府任职;
4、划拨更多资金用于发展非洲人教育和其他社会管理服务部门;
5、非洲人开始建立政党;
6、容许殖民地对是否加入法兰西国民议会做出选择;
7、几内亚放弃加入法兰西国民议会,退出法兰西共同体宣布独立,此后,法国也断绝同几内亚的一切联系。
比利时人对刚果的行政管理:
1、15——18世纪,葡、荷、英、法、比等国的欧洲殖民者相继入侵刚果;
2、1878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以组织商业而不是建立殖民地的说法,诱迫扎伊尔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接受一系列奴役性条约;
3、1884——1885年,西方15国在柏林会议上达成协议,将整个扎伊尔划为比利时国王的“私人采地”,称“刚国自由国”;
4、1908年,刚国正式成为比利时的殖民地,比利时也派出大批官员对殖民地进行管辖,又将殖民地划分为行政区(district)、地区(zone)和分区(sector);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刚果的民族主义开始发展,政党开始出现;
6、1960年6月,刚果获得独立;
7、独立后,内战几乎接踵而至。
欧洲人对非洲进行殖民统治的后果:导致非洲传统文化几乎被侵蚀、腐蚀净尽。破坏其生产力,导致其的贫穷
④ 法国印第安人战争的详细介绍
十八世纪,西班牙、法国和英国在北美大陆三雄鼎立。西班牙控制着佛罗里达,法国在北部和中部地区势力强大,而东部地区则是英国的地盘。这三个欧洲大国都知道,他们无法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这种局面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为了争夺土地和财富,它们的冲突遍及世界各地,前后延续了一百多年,包括威廉姆斯国王战争、安妮女王战争、乔治国王战争,还有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法印战争。
法印战争是由土地控制权引起的,是一场英国和法国在北美大陆争霸的战争,交战双方是法国殖民者和英国殖民者以及跟它们结盟的印第安部落。法国探险家是率先抵达大湖区、俄亥俄、以及密西西比河的欧洲人,他们在这些地区安置商人和捕兽人,并建立了交易中心。然而,英国认为这片土地是英国的。英国国王的赐地,范围横贯北美大陆东西海岸。随着东海岸人口的增加,殖民者开始向西移动,白人的西进,损害了印第安人的猎区,印第安人担心会丧失土地的使用。
如果联合起来的话,印第安部落本来是可以地抵御殖民者的西进运动的,但是印第安各部落间也存在矛盾,因此缺少凝聚力。英国和法国开战后,印第安部落也分成了亲英和亲法两派。法国殖民者主要居住在所谓的新法国地区,是今天加拿大的一部分。那里的生活跟南面英国殖民地的生活截然不同。没有宗教自由。法国领地里的所有定居者都必须是法国人,并属于罗马天主教会。因此很多信奉新教的法国人只好住到英国殖民地去。此外,法国人对建立殖民地不感兴趣,他们关心的是皮毛生意。英国人高价向印第安人收购动物皮毛,损害了法国的经济利益,也引起了法国的不满。
法国在今天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地区建立过一个贸易点,称为迪凯纳堡。但是英国人说,这个城堡位于维吉尼亚,是英国的领地。维吉尼亚总督1754年派遣22岁的乔治·华盛顿前去跟法国人交涉,让他们离开。这位年轻的乔治·华盛顿后来成了美国的第一届总统。对于英国人的要求,法国人一口回绝。乔治·华盛顿决定诉诸武力,他率领150人对一群法国人发动袭击,打死了其中的十人,从而引发了法印战争。
英国部队在爱德华·布雷多克将军的率领下,赶赴迪凯纳堡参战。布雷多克将军打算打一场欧洲式的战争,也就是两军将士在开阔地里正面冲突,一边向对方推进,一边开火。但是法国人和印第安人却藏在树丛后面,向英国人开枪射击。虽然英国人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还是输掉了迪凯纳堡一战,布雷多克将军也战死疆场。
法印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在今天美国纽约州靠近加拿大边境的两个湖泊一带。一个是乔治湖、另外一个是乔治湖以北的尚普兰湖,一直通到今天加拿大境内的蒙特利尔。这两个湖泊为法印战争提供了运输部队和给养的最佳手段。当时,北美大陆上还没有多少道路,控制这些湖泊和河流的军事力量同时也控制着北美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法国人在魁北克和蒙特利尔有军事基地,英国人的军事基地设在纽约的哈得孙河沿岸,中间地带就成了巨大的战场。1755年最后几个月英国军队在乔治湖附近击败法国部队后,冲突进一步升级,法国人随即兴建了一个新的军事基地,控制尚普兰湖和周围地区。这个军事基地位于尚普兰湖南端,是一个坚固的城堡,被称为卡里永堡。法国人修建卡里永堡是为了控制尚普兰湖和通往乔治湖北部的地区,在受到进攻时提供坚强防御。法国人修建了两座相隔几米的木墙,在中间填上土,后来又用石头在外面加固了一层,城堡里的士兵非常安全。与此同时,英国人也在乔治湖南端修建了一座类似的城堡,叫威廉姆·亨利堡。
法国把最好的军事指挥官蒙卡尔姆将军派往美洲指挥战斗。蒙卡尔姆将军1757年对英国的几座城堡发动攻击,其中之一就是乔治湖畔的威廉姆·亨利堡,英国指挥官被迫投降。蒙卡尔姆将军保证,只要英军投降,就能受到优待,但是印第安人却没有遵守这种承诺,大肆杀戮英国士兵和殖民者。死者没有确切人数,可能有一千多人。
1758年,一支强大的英国军队对尚普兰湖畔的卡里永堡发动猛攻,蒙卡尔姆将军组织防守。卡里永堡坚不可摧,法国军队以少胜多,击退了英国的进攻。英国人次年卷土重来,在阿默斯特将军的率领下,终于击败了法国人。英国人把卡里永堡改名为泰孔德罗加堡,成为法印战争中一个重要的军事中心。泰孔德罗加堡在后来的美国独立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魁北克战役是法印战争的转折点。英法两国1763年在法国巴黎签署了停战协议。英国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收回了对相关土地的控制权。法印战争结束后,从北美大陆东海岸一直到密西西比河的大片土地都归英国所有,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归西班牙。为了不让英国人过来,法国把西部自己控制下的所有土地都给了西班牙。除了今天德克萨斯和新墨西哥一带的西班牙殖民地外,西部的大片土地仍然在印第安人的控制之下。
今天,在法印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两座城堡都对外开放,供人们参观。虽然原始建筑几乎完全没有保存下来,但是后人根据城堡的设计图纸重新修建,再现了城堡当年的面貌。城堡周围乔治湖和尚普兰湖的景色美不胜收。很多人到这里来度假,享受户外生活。当地还有美国国家历史公园之一萨拉托加,以及乔治湖州立沙滩公园。没有什么人会想起250年前这里曾发生过恐怖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