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战前法国陆军世界第一,面对德国闪电战术,为何一个月就投降
这次吐槽机就不日常辱法了,那帮哥们已经被黑的够惨了,其实二战中法国陆军的菜鸡表现大致应该来自两方面。
经济原因
首先就是法国当时经济状况很差劲,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法国造成巨额赤字,打仗85%的钱是借来的,战后美国债主又催得紧,法国政府裤衩子都卖了也还不上饥荒。
1924年的时候,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跟法兰西银行借钱都借不到,简直惨绝人寰。为了恰饭法国政府只好大幅度增税,结果富人和资本家大范围外逃,财政更加崩溃。
虽然1929年他们通过法郎与黄金挂钩的方式实现盈余,但在全球萧条的背景下,已经不能用货币贬值减轻负担,只能咬牙硬扛。
然后就没有啥然后了,一个穷政府加一堆被分割的军队,这仗还打个毛线?贝当元帅回忆起拿破仑的伟大征程,他决定不让任何人在投降前进入巴黎,就这么乖乖当了法奸了,扯淡完毕。
㈡ 怎么破解 闪电战 方法都有哪些
我所知道的唯一破解了闪电战的是苏联老大哥,破掉了伟大的元首的闪电战.用的方法说复杂点就是仗着广大的领土以及优势的兵员组成无数的防线,一条比一条坚固,到最后,闪电变成了强弩之末,百万雄师变成了孤军深入.就可以大纵深保卫吃掉所有敌人主力.其实说白了,闪电战的破解良药就是持久战.因为有能力发动真正闪电战的国家,都是可以短期内集结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爆发力的国家,但是因为其无法支持大规模长时间的作战,所以必须快速结束战争.通常面对这样的国家,领土小,人口少的小国是无法抵抗的.这是战争中不争的事实.只有真正的大国,才能破解闪电战.比如二战时的苏联,靠他的兵员及工业潜力.最终4年打赢了卫国战争.中国也算是破解了小日本的闪电战,但是靠的是4亿人口和广大的土地,以空间换时间嘛.有空你该去看看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破解闪电战的方法,他老人家早就有数了.归根结底,还是国小民穷打不了仗,战争还得看国家的实力
㈢ 德军何时对法国发动“闪电战”
1940年5月10日凌晨5时35分,德军在进攻荷、比、卢的同时,对法国也发起进攻。德军飞机袭击法国的加来、敦刻尔克、贝尔克、阿尔卑来赫、梅斯、埃塞—莱—南锡、布龙、沙托鲁机场和瓦尔达翁军营。德国A集团军群的精锐部队穿越比利时和卢森堡的阿登山区,向法国东北部发起进攻。
㈣ 二战时,美国等战胜国是如何对付德国的闪电战的
闪电战在战争初期几乎无战不胜,纳粹装甲部队秒杀了捷克,波兰,法国等国家,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打击对方士气,很多士兵听到德军来了拔腿就跑。但由于丘吉尔的号召力和个人魅力极大地鼓舞了英军士气,抗住了德军,争取到了时间使得德国不得不延期登陆等到第二年涨潮。这样闪电战就失败了。而苏联对付闪电战的方法是天气,严冬使得纳粹的坦克都冻住开不动了,完全起不到闪电战的作用。美国基本没对付过闪电战,闪电战是进攻战术,美国参战时德国已经转为防守了。
㈤ 二战德国打法国用的是闪电战吗法国预防了为什么挡不住
预防也没用呀,不是苏联冰天雪地德军机械化部队开不上去了,苏联也完蛋了
㈥ 请教一下 如何有效对付闪击战
要对付闪击战得有一个前提,就是国土纵深要大,后勤保障和补给要跟上,做不到的话很难破解
然后己方要做的就是隐藏分散实力,避其锋芒,最起码要做到在突袭中有生力量要存活下来,至少不能过多损失,利用自身熟悉地理的优势,袭击其供给线,切断后勤补给,摧毁其重要据点和机场油库等设施,地面多挖壕沟迟缓坦克推进,部署反装甲力量进行打击,不求一次消灭,只求迟滞。对峙上一段时间闪击战就无法维持。
㈦ 英法联军差点终结“闪电战”,敦刻尔克大撤退本可避免
1940年5月10日凌晨两点半,64名伞兵越过荷兰边境,标志着纳粹德国对西欧“闪电战”攻势的开始。当日五点半左右,准备万全的德军A、B两大集团军群共74个师分别攻入了比利时与荷兰。为了有足够的出兵理由,德国还自导自演了一场苦肉计,秘密派飞机对德国境内的一所大学进行轰炸,造成数百人的死伤。
▲进入巴黎的德军
㈧ 曼施坦因进攻法国的闪击战的计划是什么
在波兰战败后一周内,希特勒命令德军通过低地国家进攻法国,而且越快越好。反对此项命令的将军全部被解职,并被希特勒斥为失败主义者。由于希特勒力主进行战争,德军最高统帅部制定了进攻法国的黄色方案。
黄色方案把西线的德军整编为三个集团军群。B集团军群主攻荷兰和比利时,然后沿海岸线攻击。A集团军群在B集团军群的南面侧翼支援。C集团军群在马奇诺防线正面保持防御态势。黄色方案的核心是以强大的右翼击败在比利时的英法联军,用左翼掩护并牵制马奇诺防线的英法联军。这与“左翼牵制,右翼包抄,攻克巴黎”的施利芬计划大同小异。希特勒认为黄色方案可能会导致静态消耗战。希特勒提出要向英法联军的中心发起进攻。最高统帅部又制定几套方案,但只对黄色方案进行了少许更改,希特勒都不满意。由于冬天已到,希特勒只好将进攻日期一推再推。
这时,担任A集团军群参谋长的曼施坦因反对黄色方案。他认为黄色方案意图过于明显,行动结束了大量法军还毫发未损。曼施坦因提出了镰刀闪击计划,又名曼施坦因计划。
镰刀闪击计划要求以大量缩编的B集团军群攻打比利时和荷兰,诱使法英军队进入比利时低地地区。C集团军群在马奇诺防线正面与敌接触,争取有所突破。A集团军群担任主攻任务,从阿登山脉突入卢森堡和比利时南部,绕过马奇诺防线,跨过色当和迪南之间的马斯河,直插索姆河。镰刀闪击计划的核心是“右翼佯攻,左翼牵制,中央突破,从阿登山脉绕过马奇诺防线直插索姆河”。
首先,空降部队在鹿特丹降落,夺取飞机场。同时利用伞兵夺取比利时阿尔贝特运河上的桥梁,并占领埃本·埃迈尔要塞。然后,德国空军同时在比利时、荷兰和法国的上空争夺制空权,将敌军飞机一举击溃。最后,B集团军群主力开始进攻,诱使法英军队进入比利时低地地区。在南方,C集团军群与法国马奇诺防线正面接触,争取有所突破。实力最强的A集团军群担任主攻任务,由中央率先突击。A集团军群的七个装甲师和三个摩托化师将穿越丛林密布的阿登山脉,突入卢森堡和比利时南部,绕过马奇诺防线,跨过色当和迪南之间的马斯河,直插索姆河。这样A集团军将在法英联军中央打入一个巨大的楔子。
1940年3月中旬,希特勒同意了曼施坦因计划,但在挪威的行动延误了计划的执行。
布雷达变体
法国耗资70亿法郎精心修筑的马奇诺防线是由数不清的炮台、地雷坑、机枪发射阵地、防坦克炮、防空炮和重型野战炮构成的坚固的防御网。马奇诺防线里还有相互连通的缆车和地道,地道里可供应水和弹药。马奇诺防线占用了法国大部分的国防开支。
英法联军制定了名为B计划的战略防御方案。B计划要求当德军一发动进攻,法军第一、第七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就进入比利时,占领安特卫普到那慕尔一线,与比比利军协同作战。在右翼,法国第九集团军部署在马斯河沿岸,从那慕尔至法国边境地带。
1940年3月,B计划做了若干变化,称为布雷达变体。布雷达变体要求法国第七集团军在左翼向荷兰南部布雷达突进,形成英法联军、荷军和比军连成一体的前线。法国第二集团军在南面守卫马奇诺防线。在阿登山脉部署五个师驻守即可。因为,阿登山脉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驻守阿登山脉的部队既没有装备反坦克武器,也没有装备防空武器。这恰巧落入了曼施坦因的圈套。
㈨ 德军用了什么方法让“法国战役”从拉锯战变成了闪电战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法国。由于交战双方军事实力旗鼓相当,因此当时大多数人都以为这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德军仅用短短两个星期时间就击溃了以法军为主的同盟国联军。6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法国政府垮台,“法国战役”以德国全面胜出告终。
那么问题来了,德军究竟是用了什么方法把一场拉锯战变成了闪电战,并把同盟国联军杀了个措手不及呢?其实追根溯源,德军之所以能在“法国战役”上大获全胜,还得归功于一次幸运的意外事件。
于是经过几个月时间的准备,德军于1940年5月10日正式发动了“法国战役”。当联军将装备最精良的主力部队推向比利时正面迎战博克指挥的B集团军时,伦德斯泰特指挥的A集团军却悄悄越过阿登森林地区,并在色当、马斯河一带击溃了防守薄弱的法军,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趋英吉利海峡沿岸,完成了对比利时境内联军的大包围。于是在“法国战役”开打仅一个星期时间,双方胜负就已经毫无悬念了。
㈩ 闪电战怎么打
闪击战其实可作为现代地空协同的雏形来看待。大体是在主要进攻地段以空军压制摧毁战场周边纵深抵抗力量。再以装甲部队和炮兵为先导摧毁敌军防御阵地,扫除前进障碍,制造缺口。配套装甲步兵随即占领肃清残敌,然后继续沿装甲部队推进路线分割包围敌军。要点在于战场全局的情报掌握能力,对机动兵力的投放能力。核心为火力上全面压制,速度上以快打慢,局部以多打少。
业余拙见,如有不足,还请批评指正。
题外话:如果有人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可以搜一搜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