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国现在的经济状况怎么样
法国的商业非常发达,法国的超级市场和连锁店非常有名,例如家乐福和LV专卖店等等,但创造收益最多的是食品销售。并且法国的电子商务额非常巨大,增长速度也非常快。法国的奢侈品也是非常领先的,也赚取大量的外汇收入,特别是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富豪。提起法国工业,不得不提法国的农业,法国农业要好于法国的工业。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主产麦类,玉米,蔬菜和水果。当然,葡萄酒享誉世界,产量居世界首位。畜牧业非常发达,不仅自给自足,还能出口赚取外汇。并且农业高度机械化,节省大量人力。法国的旅游资源超级发达,是世界上第一大旅游大国。旅游带动法国服务业的发展,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从事服务业。另外法国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经贸大国。进出口总额都居世界前列。出口中农产品和汽车,化妆品和军火等占很大比重。法国的经济现状还是比较稳定的。
Ⅱ 法国大革命的土地问题
法国大革命分为三个派别执政阶段: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
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立宪贵族、大金融资产阶级政府颁布法令,宣布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宣布废除封建义务。
吉伦特派统治时期,工商业大资产阶级政府采取措施,进一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制度。
雅各宾派统治时期,城市小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平息王党暴乱、抗击反法联盟武装干涉,实行了激进的土地政策,也就是将大量土地以几乎无偿的方式分配给农民。一方面,解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巩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必须看到的是,这一系列措施将革命大大往前推进了,远远超出了法国大革命作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应该完成的历史任务。
拿破仑统治时期,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将大革命期间建立起来的小农土地所有制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从此,法国建立起小农土地所有制。
这一系列土地政策的意义在于:
一方面,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提高了农民保卫共和国的积极性,为挽救共和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另一方面,建立起来的小农土地所有制极大的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后来的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都发挥了消极阻碍作用。
Ⅲ 法国现行的土地制度是怎么样的
法国是全球经济最发达国家之一,是欧盟大国,实行的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对外开放程度高,产权的基本形式是私有制,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机制。法国国土面积55万平方公里,国土资源相对不足。该国的国土资源管理与其产业的管理方式,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有较高的代表性
资料是本书的形式(有在线观看 你可以参考下)
Ⅳ 法国现状
1811欧元---这是2003年法国私营(或混合经营性质)的企业员工平均月工资(税后,下同)。管理阶层的平均月工资是3577欧元。从事中介服务行业的平均月工资是1845欧元,工人的月工资是1325欧元,普通雇员的月工资为1277欧元。法国管理阶层的平均月工资是普通工人的2.7倍,是普通雇员的2.8倍。此外,法国男性雇员与女性雇员的工资差距为19.7%。
Ⅳ 法国的国土面积有多大
法兰西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France,La Republique Francaise)
国庆日:7月14日(1880年议会立法确认攻克巴士底狱日为国庆节以纪念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遗产日:9月的第三个周六和周日(1984年正式开始,最初的活动在9月的第三个周日举办,在当时的文化部长雅克·朗的推动下,诸多深宫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敞开大门向公众开放,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进而保护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最初名称为“国家文物开放日”,到1992年,开放时间延长为周六和周日两天。)>>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分别为蓝、白、红三色。法国国旗的来历有多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巴黎国民自卫队就以蓝、白、红三色旗为队旗。白色居中,代表国王,象征国王的神圣地位;红、蓝两色分列两边,代表巴黎市民;同时这三色又象征法国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据说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国徽:法国没有正式国徽,但传统上采用大革命时期的纹章作为国家的标志。纹章为椭圆形,上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标志之一——束棒,这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用的权标,是权威的象征。束棒两侧饰有橄榄枝和橡树枝叶,其间缠绕的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整个图案由带有古罗马军团勋章的绶带环饰。
国歌:《马赛曲》。这首歌作于1792年奥、普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危急时刻,表达了法国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暴政的坚强信心和大无畏精神。1792年12月,《马赛曲》被革命政府宣布为“共和国之歌”。到1795年,被国会正式通过定为国歌。
国花:鸢尾花
国鸟:公鸡
国石:珍珠
国家元首:总统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 ,2007年5月当选;国民议会议长贝尔纳·阿克耶,2007年6月当选;总理 弗朗索瓦·菲永 (Francois Fillon) ,2007年5月任职;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让-路易·德勃雷 (Jean-Louis Debre),2007年2月任职。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6位总统
自然地理:面积为551602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欧洲最高峰。河流主要有卢瓦尔河(1010公里)、罗讷河(812公里)、塞纳河(776公里)。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
人口: 6430万 (截至2009年1月1日),在欧盟各国中人口数量排名第二,仅次于德国。移民人口达到49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1%。通用法语。居民中90%的人信奉天主教,另有约400万穆斯林及少数新教、犹太教、佛教、东正教徒。 法国逾半数中老年人超重法国人休假天数连续8年居主要欧美国家之首 调查显示:法国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
首都:巴黎(Paris) ,人口为220.1578万人 (截至2009年1月1日)。 新发现将巴黎历史提早3000多年 奥塞博物馆——欧洲最美的博物馆
行政区划:分为大区、省和市镇。省下设专区和县,但不是行政区域。县是司法和选举单位。法本土共划为22个大区、96个省、4个海外省、4个海外领地、1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区。全国共有36679个市镇。
Ⅵ 在世界近代史上,法国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
法国大革命中是如何摧毁封建制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在雅各宾派掌权期间完成的。
1、雅各宾派把逃亡贵族土地分成小块出售,购地款在10年内付清;农村公有地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地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利。
2、雅各宾派1793年颁布法令,逃亡贵族的土地一律没收,分配或低价卖给农民。贵族地主在最近200年内从农村公社中夺占的一切土地,应当归还农民,不分性别、年龄,按人口进行分配。这样,数十万农民成为小块土地所有者,还无条件废除了一切封建义务。
Ⅶ 最后一课中提到的土地最后法国要回来了吗
法德战争和阿尔萨斯洛林 阿尔萨斯的历史就是一部奇特的法德恩怨史,30年战争前,阿尔萨斯洛林属于德国版图,30年战争之后属于法国;到了普法战争,阿尔萨斯洛林再次回归德国,但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战胜德国而重新夺回了阿尔萨斯洛林,二战中德国再次将阿尔萨斯洛林并入帝国,二战结束后阿尔萨斯洛林重新作为法国的一个省份并入法国。
文章里的是指阿尔萨斯和洛林,是法国重要的钢铁产区
一战后法国从对德条款里收回二战时候又再次沦陷
战后重新归还法国成为法国的一个省
Ⅷ 法国大革命前法国国内的情况是怎样的
1788年法国还没有从发生在3年前的干旱中恢复过来,上次干旱因饲料不足出现了大规模的屠宰牲畜的情况,造成以牲畜的排泄物为主要肥料的法国农田肥力不足大量闲置。 1788年7月13日,周长达40厘米的冰雹连续敲打着农田,造成大量土地收成全无。同年冬天,法国处于严寒状态。这致使法国大革命前夕,面包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从正常情况下的一个4磅面包8苏到1789年底的12苏),患病人数和死亡率上涨,大规模的饥荒和普遍的营养不良。饥荒甚至蔓延到欧洲的多个地区,而且政府缺乏足够的运力致使食品无法运往灾区。
18世纪是法国经济通货膨胀日益恶化的时代,通货膨胀使得社会购买力下降,1780年代地主因欠收加租又进一步削弱农民的收入。国内最大的地主罗马天主教会对谷物征收什一税。什一税尽管表面上减轻了国王税项对民众的压力,实际上对每天都饿着肚子的穷人而言是一座大山。国内设置的关卡则限制了国内的经济活动,以及在间歇性的作物歉收时成为运输障碍。资料显示1788年贫户的家庭一半收入花费在面包上,1789年则达到80%。商品滞销,农民涌入城市造成高失业率,都使得社会开始动荡不安。
法国由于路易十五时代的过度参战又未能打赢(特别是七年战争)而导致国库空虚,以及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带来的财政压力。当时法国国债总量高达20亿里拉。由于战争债务带来的社会负担,加上君主体制下的军队无能,缺乏为退役老兵提供社会服务所拖累。同时贵族阶级,尤其是住在凡尔赛的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的奢华生活大大加重平民百姓的经济负担。老旧而效率低下的财政系统无法负担政府债务,而不合理的税务制度又让这一切雪上加霜。
新旧阶级势力之间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对革命推波助澜。法国的贵族头衔是开放的,让一些有能力及有钱的第三等级人群有机会成为贵族。1700年至1789年间,法国社会增加了5万个新贵族。随着国家财政陷入危机,封爵的价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一些没落的贵族对这些新贵族也十分的不满。贵族本身也有投资商业、矿业、地产等行业,因此中产阶级财富与贵族财富的概念界限在18世纪以后变得模糊,但中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冲突依然日益严重。
由启蒙时代带来的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而生的社会和政治因素也是法国大革命产生的重要原因。这包括对专制王权的愤恨;那些和荷兰、英国等国的商业城市有联系的,也因为荷兰爆发爱国者起义失败吸引了荷兰流亡人士,无形中助长了法国革命的政治意识形态;野心勃勃的知识分子和商人对贵族特权和统治的愤恨;农民、工人以及资产阶级对传统贵族领主特权的愤恨;对神职特权者的愤恨和对宗教自由的渴望,相对贫困的乡村低等教士对贵族主教的愤恨,和由此延伸的对天主教的愤恨,受新教徒控制的小兄弟会修士会对其它宗教机构的影响;对自由以及共和制度(尤其是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的渴望;以及国王解雇财政顾问中被视为人民代表的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以及后来的雅克·内克尔。
面对财政危机,愈来愈多的法国百姓被不称职的国王路易十六世,以及持续漠不关心的颓废贵族所激怒。这种不满与蓬勃发展中的启蒙思想所结合,助长了激进的情绪,终于法国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级会议中爆发。
Ⅸ 法国国土面积不大,为什么能有三万多个市长
法国虽然有3万多个城镇,但人口不到3500的城镇有3.4万个。就这里的人口规模而言,法国大部分城市其实都是城镇。
当时,许多地方的公民都在努力从领主和王子那里获得自己的城市经营权。最典型的两种方法是用钱赎回和起义夺取。欧洲大部分地方都有公民自治的传统,甚至像法国这样的国家也保留了很多相关的传统。今天,法国3万多个城镇也是公民要求自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