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国为什么总和美国对着干
1、法国种族跟美国不一样,民族跟美国不一样,宗教不一样,所以想法就不一样。
法国是古拉丁人的后代。
美国按人口来算,德国后裔占15%、爱尔兰后裔占10%,英国后裔占8.7%,法国后裔占3%。
而德裔、爱尔兰裔、英裔,都是古代日耳曼人的后裔。而法国人不是。
2、法国是天主教国家,英国和美国都是新教国家。
3、另外,法国也曾阔过,世界上有50个国家是说法语的,也就是世界三大语音中,法语排在中文、英语之后,名列第三位,它自然在文化上对美国不屑一顾。
法国是欧盟大陆上唯一一个五常,欧盟核心,所以对美国经常不屑一顾!
❷ 我在美国怎么打法国的电话
国际接入码-国家代码-地区代码-用户号码
❸ 法国大革命前法国国内的情况是怎样的
1788年法国还没有从发生在3年前的干旱中恢复过来,上次干旱因饲料不足出现了大规模的屠宰牲畜的情况,造成以牲畜的排泄物为主要肥料的法国农田肥力不足大量闲置。 1788年7月13日,周长达40厘米的冰雹连续敲打着农田,造成大量土地收成全无。同年冬天,法国处于严寒状态。这致使法国大革命前夕,面包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从正常情况下的一个4磅面包8苏到1789年底的12苏),患病人数和死亡率上涨,大规模的饥荒和普遍的营养不良。饥荒甚至蔓延到欧洲的多个地区,而且政府缺乏足够的运力致使食品无法运往灾区。
18世纪是法国经济通货膨胀日益恶化的时代,通货膨胀使得社会购买力下降,1780年代地主因欠收加租又进一步削弱农民的收入。国内最大的地主罗马天主教会对谷物征收什一税。什一税尽管表面上减轻了国王税项对民众的压力,实际上对每天都饿着肚子的穷人而言是一座大山。国内设置的关卡则限制了国内的经济活动,以及在间歇性的作物歉收时成为运输障碍。资料显示1788年贫户的家庭一半收入花费在面包上,1789年则达到80%。商品滞销,农民涌入城市造成高失业率,都使得社会开始动荡不安。
法国由于路易十五时代的过度参战又未能打赢(特别是七年战争)而导致国库空虚,以及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带来的财政压力。当时法国国债总量高达20亿里拉。由于战争债务带来的社会负担,加上君主体制下的军队无能,缺乏为退役老兵提供社会服务所拖累。同时贵族阶级,尤其是住在凡尔赛的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的奢华生活大大加重平民百姓的经济负担。老旧而效率低下的财政系统无法负担政府债务,而不合理的税务制度又让这一切雪上加霜。
新旧阶级势力之间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对革命推波助澜。法国的贵族头衔是开放的,让一些有能力及有钱的第三等级人群有机会成为贵族。1700年至1789年间,法国社会增加了5万个新贵族。随着国家财政陷入危机,封爵的价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一些没落的贵族对这些新贵族也十分的不满。贵族本身也有投资商业、矿业、地产等行业,因此中产阶级财富与贵族财富的概念界限在18世纪以后变得模糊,但中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冲突依然日益严重。
由启蒙时代带来的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而生的社会和政治因素也是法国大革命产生的重要原因。这包括对专制王权的愤恨;那些和荷兰、英国等国的商业城市有联系的,也因为荷兰爆发爱国者起义失败吸引了荷兰流亡人士,无形中助长了法国革命的政治意识形态;野心勃勃的知识分子和商人对贵族特权和统治的愤恨;农民、工人以及资产阶级对传统贵族领主特权的愤恨;对神职特权者的愤恨和对宗教自由的渴望,相对贫困的乡村低等教士对贵族主教的愤恨,和由此延伸的对天主教的愤恨,受新教徒控制的小兄弟会修士会对其它宗教机构的影响;对自由以及共和制度(尤其是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的渴望;以及国王解雇财政顾问中被视为人民代表的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以及后来的雅克·内克尔。
面对财政危机,愈来愈多的法国百姓被不称职的国王路易十六世,以及持续漠不关心的颓废贵族所激怒。这种不满与蓬勃发展中的启蒙思想所结合,助长了激进的情绪,终于法国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级会议中爆发。
❹ 谁激怒了美国怎么样
“9.11”事件不仅仅震动了美国,自那时之后,相信全球每个国家的国防政策都会因此而调整。而“9.11”前后究竟发生了些什么,这本书可算是一本超长的“报告文学”。我由衷的敬佩作者能对“9.11”事件前后如此细致、系统五十余万字的详细描写,作者应该下过相当大的工夫,把一些亲历者都会忽略的细节都描述的如同录像机般完整。 “9.11”事件发生时是二十一世纪初,在此书中也鲜有提及中国方面的材料,一提及大国往往是俄罗斯、英国、法国等,不知是国内出版时有所删减,还是当时中国影响力尚不足,十余年后的今天,中国有了巨大发展,在世界的影响力也比只有了长足进步。得到这本书的同时正好是天安门被恐怖分子撞击后第二天,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原来本是中国所固有而鞭长莫及的区域,现在也已有足够的实力前去维权,比如钓鱼岛,比如南海等等,这就会打破一种传统的弱势平衡,会让占惯了便宜的他方不舒服,以致或被动或主动难以回避的引起摩擦,而国内的不稳定因素趁此之际沉渣泛起,蠢蠢欲动,近来接连发起的危害公共安全事件,特别是这次恐怖份子袭击天安门致使平民伤亡,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恐怖分子的活动距离中国民众并不遥远。 此书在能极大满足普通读者对“9.11”事件前后详实内容的好奇心外,我想对中国的反恐政策也是大有裨益的。书中所说,在“9.11”事件发生后,即便像美国这样有着最先进的武器和科技水平的超级大国,也是一时乱作一团,各种误报和虚假信息,影响着决策层,而由于体制和经费的原因,反控中心甚至没有足够的经费来购买电脑进行正常工作,试想中国 能怎样,当今的公安、国安部门能否有能力提前获取情报,或者袭击发生后能够快速反应,现有的经费和计算机是否都浪费在应酬和斗地主上了,加之众所周知的保密问题,让民众难以感受到他们的真实能力,从而难以对本国的安全部门产生足够的信心。中美虽然国情不同但看看,但前车之鉴还是值得借鉴的。
❺ 为什么法国总是和美国唱反调,美国却不敢教训一下法国这个不听话的小弟,比如伊拉克战争,巴勒斯坦成为联
早在戴高乐时期,法国就寻求独立自主,称为独立于美国-苏联之外的一级
当时美国和苏联对峙,压力重重,只能先由着法国,适当睁一个眼闭一个眼,毕竟法国还是盟友
后来法国又拉上德国,搞欧盟,试图与美国唱对台戏
这时候,美国出于战略考虑,重点暂时不在法国身上
可老美也玩了不少猫腻,比如狙击欧元,科索沃战争等等
昔日也曾闹出美国情报人员在法国大肆渗透的丑闻
只不过大家好歹都是白人,又是盟友,不能撕破脸
❻ 特朗普演讲时的哪两个动作让全法国和英国暴怒
特朗普两个动作,让全法国和英国暴怒。
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国全国步枪协会演讲时表示,如果民众能持枪,那么恐怖袭击的受害者将会大大减少。他同时用肢体语言模仿了2015年巴黎恐怖袭击和近期伦敦持刀袭击案的场景,此举立刻激起了法国和英国的愤怒。
据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全国步枪协会(NRA)大会上发表演讲时,竟然拿美国最亲密的两个盟友“开刀”了。
特朗普讲话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啊。
来源; 网易新闻
❼ 美国对法国诺曼底进行了怎样的轰炸
1944年6月6日凌晨,盟军利用涨潮时机和刚刚出现的短暂的好天气,开始在诺曼底地区登陆。美英2395架运输机和847架滑翔机,从英国20个机场起飞,载着3个伞兵师向南疾飞,到法国诺曼底海岸后边的重要地区空降着陆。
黎明时分,英国皇家空军的1136架飞机,对勒阿佛尔和瑟堡之间事先选定的敌军海岸的10个堡垒,投弹5853吨。
天亮以后,美国第8航空队的轰炸机开始出击,1083架飞机,在部队登陆前半小时,对德军海岸防御工事投弹1763吨。然后,盟军各类飞机同时出击,轰炸海岸目标和内陆的炮兵阵地。太阳升起之后,盟军海军战舰开始猛轰沿海敌军阵地。
❽ 美国能不能打败法国
目前来讲的话,美国应该可以轻轻松松打赢法国,毕竟法国的军事实力要弱于美国许多。
❾ 英国.法国,美国的主要矛盾和关系是什么
一楼的不懂不要想当然,中国与欧洲,美国万里之遥,很多事情在中国大陆的主流民意中,有错的很理谱的误区, 所以不要误导楼主.
小弟是伦顿大学SOAS国际关系大二在读,简单的说一下,不一定很完整,但不至于错.
首先,今天的西方世界主要分为两大阵营,
一:以美国为首,英国日本为辅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为环绕的"大西洋轴心"(Atlanticist Axis)
二:以法国为首,德国为辅,绝大多数欧洲大陆国家为环绕的"法德联盟"(Franco-Germany Coalition)
英国是与美国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今日世界的大多数秩序,尤其如地缘政治,经济,等等,均由旧大英帝国在19世纪末 - 20世纪初一手塑造,并于20世纪中期转交于美国,以继续完善对西方自由主义有利的金融秩序等等. 因此,20世纪的世界秩序在西方又被称为"英美世界新秩序"(Anglo-American New World Order)
英国与美国在80年代中期确认了"英美特殊关系"(British-American Special Relationship), 在"英美特殊关系"的保护下,英美两国可以享有在对方国家独一无二的市场及金融特权,"英美特殊关系"也同样确保了英美两国军事科技的高级互换通道. 除了国家利益的高度吻合,英美两国同时拥有高度吻合的文化,价值观等等,因此,英美两国的关系,用"骨肉相连"来形容,并不过分.
法国虽然在经济总量上排在英,德之后,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法国拥有很多独一无二的"通道",可以暗中操纵欧盟, 因此法国是欧洲大陆政治权力最为强大的国家,用英国前外交大臣米德李班的话说:"整个欧盟就像是法国的后院".
同时,法国是欧盟一体化最为主要的推动者,这一政策方针在根本上伤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并威胁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简而言之,在欧洲,美国一直在利用英国制约法国,而英国也同时在利用和美国高度亲密的关系以维持英国在西欧强大的政治,经济,及金融实力. 而法国则一直在利用自身暗中掌握欧洲大陆的筹码,制约英美.
但由于英国毕竟是欧盟成员国, 同时自身实力较强大, 因此法国一直对英国有拉拢的姿态, 但同时法国又不愿英国在欧洲过于强大, 以免威胁自身"欧洲联盟领军"的地位.
相比暧昧中带有冷漠的英法关系,法国与美国的关系则较为恶劣. 法国与美国在很多国际事务中常年明争暗斗,如在非洲事务,国际金融秩序,乃至文化领域.
但无论如何, 法国与美国的芥蒂纵使再深, 法,美两国毕竟还都属于"西方国家"这一大的整体, 在面临恐怖分子,俄罗斯的重新军事化, 和崛起中的中国,这一类外部环境的"共同敌人"的时候,通常法美两国还是能够肩并肩的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