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经济如何重

法国经济如何重

发布时间:2022-04-03 13:04:01

① 法国的工业经济如何

虽然1936年5月,由法国无产阶级领导的、广大劳动人民和进步阶层参加的人民阵线上台执政,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一度使法国经济有所好转。但好景不长,从1937年下半年起,法国再度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来势很猛,致使当年法国的工业生产比上年减少了15.5%。这对法国脆弱的经济来说,不啻是雪上加霜。如以1928年的工业生产指数为100,1937年下降到82.8,1938年4月下降到82。冶金工业在1937~1938年的危机中受的打击最大,同1937年相比,1938年冶金工业的产量下降了16%,造船业和建筑业也受到了严重打击。在汽车生产上,法国落后于英国和德国。在飞机制造上,法国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从第一位迅速下降到第四位;法国的钢产量在1932~1937年间只增加了30%,而德国却增长300%。

② 归纳法国的主要经济特点

法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同时又拥有国家干预经济的历史传统。正因为法国经济的这一特点,战后法国政府选择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管理体制,全面地、大规模地推行国家经济计划成为法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突出形式”。自1947年起40余年来,它已连续执行了九个国民经济中期计划,现在正在执行第十个计划(1989~1992年)。70年代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法国政府对计划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法国是经济发达国家,国土面积55万平方公里,为西欧最大的国家,人口5800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达到就业年龄的人口)为2500万人。法国目前的经济与分配状况有如下特点:
1.典型的混合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造循序渐进。
法国的经济体制是一种典型的混合经济体制,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就业人数2200万人,其中,私有企业人员为1300万人,在国有企业、政府和公共部门工作的人员为900万人。由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深远影响,法国拥有着为数众多的国有企业,其比重在欧洲各国居首位。法国在80年代就探索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重组,政府逐步放弃了私有化,以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国有企业实行了股份制改造。目前,股份制已经成为法国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最基本的资产组织形式。
2.就业人口分布合理,但失业率居高不下。
在2200万就业者中,分布在第三产业的占2/3,符合发达国家就业人数在三个产业间的合理配置比例。当今法国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有一个300多万人的失业大军,其中,长期失业的为100万人,失业率高达12%。法国的高失业率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社会保障机构为此要支付一笔数目可观的失业救济金,结果使社会保险金本来就入不敷出的矛盾更加突出;许多年轻人由于遭受失业之苦而意志消沉;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徘徊不前。
3.完善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了社会稳定。
在法国,其最低生活需要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共有三种人:一是没有多少技能,从事最简单劳动的那些人。他们受到法定最低工资的保护。目前,全国约有10%的人领取最低工资。二是失业者,约有200多万人(不包括长期失业者),他们领取失业保险金。三是因丧失劳动能力、无工作等原因而没有收入来源的人。这些人是长期失业者,现有100万人。他们从社会救济部门领取永久性的最低生活费。目前的标准是:2200法郎/月。最低生活费由国家财政拨款,其资金来源是个人所得税。法定最低工资、失业救济金和最低生活费三条保证了最低层社会群体的最低生活需要。尽管法国陷入了高失业的困扰,但社会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这不能不说是完善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4.中间收入阶层扩大,两极分化有所缓和。
中间收入阶层扩大,是法国历届政府重视抓教育,使人们职位身份普遍提高的结果。几十年来,法国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兰领”减少、“白领”增加,多数人具有了中间层的职业身份。职位身份的提高,带动了工资的提高。现在,企业没有技能的普通工人越来越少,工人与工程师的工资差别也已从50年代的3.9倍缩小到2.6倍。中间收入阶层扩大、工资收入差距缩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极分化。当然,高额累进征收财产税、个人所得税,将一部分收入转移给中低层家庭,也是促进分配状况改善的重要原因。

③ 法国现在的经济状况怎么样

法国的商业非常发达,法国的超级市场和连锁店非常有名,例如家乐福和LV专卖店等等,但创造收益最多的是食品销售。并且法国的电子商务额非常巨大,增长速度也非常快。法国的奢侈品也是非常领先的,也赚取大量的外汇收入,特别是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富豪。提起法国工业,不得不提法国的农业,法国农业要好于法国的工业。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主产麦类,玉米,蔬菜和水果。当然,葡萄酒享誉世界,产量居世界首位。畜牧业非常发达,不仅自给自足,还能出口赚取外汇。并且农业高度机械化,节省大量人力。法国的旅游资源超级发达,是世界上第一大旅游大国。旅游带动法国服务业的发展,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从事服务业。另外法国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经贸大国。进出口总额都居世界前列。出口中农产品和汽车,化妆品和军火等占很大比重。法国的经济现状还是比较稳定的。

④ 法国在二战之后的经济是如何发展的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二战前后加剧,各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为解决这一问题,二战后法国历届政府均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法国的地区发展差距主要表现

(一)东西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差距

法国东部包括10个大区(科西嘉除外),约占国土面积的45%,全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包括巴黎、马赛、里昂、里尔等大城市,沿海还分布有许多重要的港口城市。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500家最大的企业和集团中,476家分布在东部。东部工农业都较为发达,还拥有许多着名的高等院校,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西部地区则资源比较贫乏,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居民收入也大大低于东部地区。据统计,西部家庭平均收入比东部低20-30%。

(二)城乡人口分布严重不均

二战后,法国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流动,形成非常突出的社会现象。据统计,1949年,法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5.4%,到20世纪70年代末,已减至8.5%,30年间减少了三分之二。仅1960-1978年间,就有约一半农业劳动力离开农村。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造成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就业、交通和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则人口日趋老化,劳动力严重不足。

(三)传统老工业区产业萎缩,日趋衰落

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新兴工业和制造业的兴起,作为东北老工业区三大经济支柱的冶金、煤炭和纺织业开始走下坡路,企业亏损严重,大量工人失业。1973-1974年的经济危机使老工业区的“结构性危机”空前加剧,经济日趋衰落。

二、法国解决地区发展差距的主要做法

(一)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问题纳入国家计划,并建立一整套相应机构

20世纪60年代,法国先后成立了“国土整治和区域行动评议会”及“国土整治全国委员会”等常设机构,负责协调地区整治行动,解决地区发展差距问题。80年代初社会党执政后,又进一步改革了计划的实施方式,由各地区成立“地区计划委员会”,制定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计划。中央政府则通过签署“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合同”,以多种方式扶持地区经济发展。

(二)实施国土整治政策

所谓国土整治,主要是指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在政府的推动下对国土进行平衡整治。这是二战后法国政府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之一。

国土整治行动始于1950年,时任法国建设部长的珀蒂向政府提交了一份“国土整治计划”,首次提出“国土整治就是要依据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来寻求人员在全国范围内的最佳分配”。1955年,根据国土整治的需要,法国政府将本土划分为22个大区,以加强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推动区域发展。这一时期,法国政府重点加强了北方、中央高原等区域的经济发展,着重解决这些地区的就业问题。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象更加突出。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国政府加大国土整治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远景规划,重点整治西部、西南部、中央高原和东北老工业区等区域。80年代初社会党执政后,国土整治计划将过去缩小地区差距的目标,扩展到了教育、就业、培训、环保等各个方面。

事实证明,二战后40多年来,法国国土整治政策的实施,对缩小地区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某些发展中的农村地区和外省大城市的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三)二战后,法国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城市发展、农村改革、山区开发和保护及老工业区结构改造政策,对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快落后地区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一,城市发展政策的主要方针是控制大城市的发展,鼓励地方中小城市的发展,建立中心城市,以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改变欠发达地区落后面貌,主要内容有:采取措施严格限制巴黎等特大城市的发展;调整全国城市结构,改革旧有城市体系,加速发展里昂、马赛、里尔等地区中心城市,促进人口和经济活动向这些城市流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鼓励发展中小城市和卫星城镇。

第二,农村改革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农村实行结构改革,重点开发西部、西南部和中央高原欠发达农业区,主要内容包括: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法国西部、西南部和中央高原等地区交通相对落后,缺少通讯手段。为迅速改变这些地区的面貌,法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交通和通讯的计划,并投入大量资金。20世纪70年代初,专门制定了有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特别条例,由中央同地方合作,兴建基础设施大型项目。经过努力,历史上形成的东西部之间交通网络分布不均的状况正在逐步消失。

2、加速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起,法国政府把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现代化作为改变地区落后面貌,促进农业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制定相关法令,推行农业现代化开发计划。政府通过低息贷款、财政补贴等形式,鼓励欠发达地区农场进行设备更新和现代化投资。开发计划的实施大大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农牧业的发展,对稳定这些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当地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3、鼓励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法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还十分重视扶持适合各地区特点的工业、手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经营活动,尤其在西部、西南部和中央高原等重点改革区,实行了一系列财政激励和扶持政策,鼓励这些地区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4、稳定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20世纪70年代以来,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不足和农业劳动力老化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法国政府把稳定农村人口作为执行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目标,采取多项奖励措施,鼓励人口向农村流动。

5、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20世纪60年代起,法国政府不断增加农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贷款和补贴。到80年代中期,这方面的支出约占国家农业拨款的3%。政府还通过补贴等措施,普及落后地区的视听和影像教育。政府还同地方签署文化教育合同,促进农村地方教育的发展。

第三,实施山区开发与保护政策。山区约占法国国土总面积的2%。20世纪60年代起,法国政府提出应根据山区的不同特点,在保护山区自然资源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繁荣山区经济。80年代初,又出台了保护和开发山区的四条方针,包括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区特点的经济活动,尤其是扶持山区工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有效保护资源;重点改善人烟稀少、偏僻山区的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发展服务业,改善山区生活条件等。

第四,推动老工业区结构改造。1979年以来,法国政府对老工业区采取了一系列结构调整措施。20世纪60-70年代是改造的第一阶段,先后提出了“钢铁工业改组计划”和“拯救钢铁工业计划”,主要通过增加投资来推动企业现代化,但未取得预期效果。80年代初社会党执政后,对老工业区的改造进入第二阶段,初期实行扩大煤、钢生产的“振兴”计划,结果加剧了原有的“结构性危机”;后由于经济严重不景气,又转而实施“紧缩”政策,加速结构调整,使生产由“低效数量型”步向“高效质量型”转变。

(四)实施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财政和税收制度

20世纪50年代起,法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财政奖励制度,先后设立经济和社会发展基金、地区开发奖金、手工业企业装备奖金、农村开发与国土整治部际基金、工业现代化基金等,为巴黎和其他大城市外迁企业和机构提供补贴,并重奖在边远、落后地区进行投资的企业主。80年代初社会党执政后,将这些名目繁多的奖金和补贴一律改称“国土整治奖金”,并对资助手段作出重大改革。此外,对参与区域发展的企业,政府还根据地区和就业人数予以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

(五)实施地方分权政策,调动地方积极性

二战后,法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但中央权力主集中,限制了地方积极性,造成地区之间条块分割,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起,法国开始实施向地方分权的政策,中央政府行使的部分权力下放到大区和省。80年代起,进一步下放权力,实行自治管理体制,扩大地方自主权,各地区可按本地区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发展规划,从而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右翼政府2002年重新上台执政后,于今年3月在议会通过有关地方分权的修宪法案。右翼政府强调,地方分权是一场重要的政治改革,将使各地区释放出可达国内生产总值1%的新的经济活力。

⑤ 法国发展经济的措施

二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1946年至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

⑥ 法国的经济是如何发展的有什么方针

‍‍

法国是发达的工业国家。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就已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20年代起,法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于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原因,与其它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法国经济发展迟缓、工业水平相对落后。19世纪中期,法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农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是法国经济的起飞时期。法国把发展重心转移到石油化工、电子和机电、汽车、高速火车、宇航、造船、通讯设备等新兴工业部门,以此为龙头带动整个工业的全面发展。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法国一跃成为世界先进工业国。70年代以后,法国工业经济缓慢增长。近几年来随法国经济复苏,但增长幅度不大,且呈明显起伏状态。

‍‍

⑦ 法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急~~~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法国和美国是继创始者英国之后展开工业革命的国家。这次工业革命使法国经济迅速发展,一越成为世界强国。然而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了一定资本之后的法国开始发展高利贷资本,一直持续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由于国际高利贷的发放可以使法国坐收渔利,导致法国本国的生产力发展缓慢,国家机器陈旧不堪,素有“后院草坪上的废铁之称”。法国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上作为甚少。而其他许多国家则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使经济迅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转型,法国的高利贷经济模式变成了高利贷帝国主义。(同时期英国发展为殖民帝国主义,美国发展为托拉斯帝国主义,德国发展为容克帝国主义)这种放高利贷坐收渔利的模式让法国长期生产力滞后,随着德意志的统一,法国干涉德国统一的计划宣告失败,作为战败国的法国向德国赔偿了大批战争赔款,并割地阿尔萨斯和洛林赔偿德国。这样,法国经济再次受挫,经济发展缓慢前行

⑧ 如何看待法国经济环境

法国经济非常发达,他们的生产总值排在美国、日本和德国后,位居世界第四。人均收入超过25000美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法国缺乏能源,矿产也不丰富,但它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工业部门,并以其先进的技术而闻名。近年来,电信、信息和精密化学工业迅速出现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大量劳动力已经转移到法国的第三产业。目前,只有27%的就业人口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70%以上的就业人口从事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据统计,每年有6000多万国际游客来到法国,超过法国总人口,为法国带来200亿至300亿美元的外汇。

⑨ 法国的经济体制是怎样的

以私有经济为主,一些重要部门比如sncf和edf现在还是国家占股较多,但是私有化也已经提上了日程。
大部分的大型企业以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为主,并且在各行各业都有杰出的企业。
工业系统和金融系统非常完善,主要表现在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制订上。
目前在欧盟一体化和世界化的背景下,经济上和技术上开始与其他欧盟国家共享和合作,对海外进行投资和开发。
老龄化和高税收可能目前法国经济的问题。针对老龄化,法国开始接受大量北非和亚裔移民。

阅读全文

与法国经济如何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80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4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5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4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7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9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9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9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6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2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6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3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92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4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5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1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