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敦刻尔克高原在哪,特征是什么
敦刻尔克位于法国。是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城市名来自荷兰语,意为‘’沙丘上的教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开。东部是阿尔卑斯山地和侏罗山地;中南部为中央高原;西南边境有比利牛斯山脉;中央高原和比利牛斯山地间的西南地区为阿基坦盆地;北部是巴黎盆地;西北部为阿莫里坎丘陵。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B. 如何看待电影《敦刻尔克》在法国遭到抵制
因为敦刻尔克是英国、法国、荷兰等同盟国的撤退,电影中缺乏法国人的视角,仅给了法国士兵十几秒的镜头,还是将法国士兵刻画成假装成英军上船的形象。再加上,历史上法国在撤退的最后起了后卫的作用,最终导致有一万多的法军被俘。无论从电影情节中还是真实的历史上,似乎对法国有一个不公。
这时,德国坦克已经到达敦刻尔克近郊,包围圈已缩得很小很小,后卫任务落在约4万名法军身上。晚上10点,最后一批船只到达敦刻尔克,混乱局面突然达到了高潮,众多没有武器的士兵瞬间涌现,乱作一团,上去的捡了性命,剩下的只能“望洋兴叹”。最后,有2.6万人挤上了最后一批军舰的甲板,离开了敦刻尔克。6月4日,“发电机行动”计划至此结束,满载着法国士兵的英舰“希卡里”号是最后一艘驶离敦刻尔克港口的船。而此时还有不少撤退不了的后卫法军打尽最后一发子弹成为俘虏。
历史就是这样无情,法军在撤退中的作用和牺牲确实不应该被忘记,但是诺兰的《敦刻尔克》意在讲述个体生命面临死亡经历生死的故事,其本人也多次声明,无论哪一方都应该理性看待。
C. 敦刻尔克不说话的法国人死了吗
咳咳 我觉得抛开本剧的历史批判论来讲 单纯来看这个法国人褂掉的设定真的不是很好,明明是很机智的人 ,怎么可能会这样淹死呢。
你瞧他:1混入机智 2变装机智 3插队机智 3.1隐蔽机智 4船舷机智 5开舱机智 6推枪机智 7堵孔机智 8最后死于堵洞跑路太慢 真TM难以理解。
D. 敦刻尔克里面安排那个法国人最后淹死了,有什么涵义吗
被淹死的法军是敦刻尔克大撤退中法国的真实写照。他在船沉之际打开舱门解救男主,在船舱进水时帮英国人堵枪眼,可最后还是被英国人抛弃。正如海军中校在栈道上对陆军上校说的,私下里把自己人带回去就行了。没有法军的掩护英国人也得完蛋,他救了英国人最后却被英国人抛弃,令人唏嘘。历史的敦刻尔克海滩上,有数万法军被俘,而法国也向德国投降。
E. 为什么在《敦刻尔克》中的法国士兵被描述的很消极
诺兰——一位将时间变成敌人的魔术师
文/梦里诗书
一周、一天、一小时三条时间线索的交错,成为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第一次涉足真实历史所交出的答卷,《敦刻尔克》在他的执导下,不是一次足智多谋的撤退,也并没有着何般英雄主义的彰显,小人物视角直面战争的惨痛与绝望,成为了电影最为诱人共鸣也最为深刻的内在纵深。
敦刻尔克大撤退——一次成功将33万盟军撤离纳粹围堵的历史奇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次尤为重要的转折点,在未看电影前,对诺兰会如何去呈现这场真实的历史事件,个人是满怀期许的,这一次的他也并没有让人失望,在这部作品里诺兰并没有致力于从宏观上多么真实的去还原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而是透过对时间极为出色的把控,将分属陆海空的三个故事,在一种尤为克制的情绪中,用一周、一天、一小时三个时间,呈现了一场仍旧极具自己独特风格却又稳中有变的电影作品。
对于一部战争电影,《敦刻尔克》是复杂的,但对于一部诺兰电影,它又是极简的,非线性叙事手法在这位导演的手中早已被玩转的游刃有余,故其电影在伊始才敢于大胆的摒弃了一切铺垫,直接便将观众带入了枪林弹雨之中,而随着剧情的发酵,你不难发现这是一部并没有绝对主演的作品,多视角多空间多时间对这场大撤退的还原,不仅将一股扣人心弦的紧张感维系到了电影最后一刻,也令人看到了战争阴云下的残酷。
一部好的战争电影什么最为能打动人?无外乎就是感人至深的人性之光和血腥残酷的战争画面,但在这部电影中诺兰给予人物的台词少之又少,在战争场面上也没有多少血腥的画面,但对镜头语言和音乐的善用,使电影对战争残酷的着点并没有逊色分毫,相反电影一面在伊始便透过第一视角将观众拉近电影,另一面透过小人物深陷绝望之境后能否绝地重生的悬疑,以及那用时间构思所带来窒息般的紧迫,都使人仿若真正的走进了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是一部没有德军镜头的作品,时间成为了这部电影最大的敌人,而活着这种在和平年代最为基本的需求,在这部电影中却成为了最大的希望,由此这部稍显另类的二战电影,对反战的着点才会在诺兰玩转自己技艺的同时,仍旧充满了打动人心的魅力。
F. 电影敦刻尔克最后那个法国兵去哪了
死了,还记得那艘被打了一堆弹孔的那艘小货船么,他被困在货船的货舱里,淹死了。有这样一个镜头:法国兵在在被水没过之后,挣扎着将一只手伸向从出口射进来的那道光,过了一会手不动了,然后沉了下去。和他一起的英国兵出了船舱后在水里走了一段,回头看了看,法国兵没有出来。
G. 看外国媒体如何评价诺兰的"敦刻尔克"剧情
这片其实没什么剧情吧,是导演诺兰的一次实验性尝试,追求的是身临其境的观感体验
H. 法国敦刻尔克市简介
1. 钢铁工业钢铁工业是法国传统工业部门,历史悠久。法国铁矿资源丰富,储量居西欧首位。洛林铁矿是全国最大铁矿,储量占全国4/5以上,产量占全国铁矿石总产量的95%。但其品位较低,含磷较高。法国现代化的钢铁工业始于19世纪7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到较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发展迅速。为了提高法国钢铁工业的竞争能力,利用良好的港口条件和进口富矿石和炼焦煤,从50年代末开始,兴建临海钢铁企业。北部的敦刻尔克建有全国最大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炼钢能力达800万吨。
2. 钢铁工业布局在沿海港口,属于临海型工业布局,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70年代在地中海滨,罗讷河口左岸的福斯,建立了第二大临海钢铁联合企业。这里的深水码头可停泊40万吨巨轮,。计划最终规模可达2 000万吨炼钢能力,目前炼钢能力为350万吨。厂区附近的深水码头可停泊30~40万吨巨轮。便于原燃料的进口和向钢铁工业不够发达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出口;且靠近法国第二大城市马赛,有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并已建有电力、炼油、石化等工业;又有充足的淡水供应
3. 敦刻尔克港是拥有水深达17.5米的天然良港,背倚法国以及欧洲大型钢铁、能源、造船、纺织等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大港。从传统的金属、管道、木材货物码头,糖类货物码头到谷物、钢铁、煤炭、石灰、烧结矿石、铁合金,以及石油化工液体、集装箱、拖车滚装等,还拥有的12个专业码头和一个物流园区,几乎囊括了传统与现代运输方式所有货类。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其港口经营门类的齐全,是世界上许多新兴港口都难以企及的。
4. 近年来,敦刻尔克港加快了多式联运和物流链的建设,将支线船、内河运输与陆上货车、铁路运输等联结一体,提升了港口综合运输能级和效率,在北海港口形成了一个最快捷、安全、价廉的物流运输网络。目前,敦刻尔克港已位居法国煤炭、铁矿第一大进口港,法属西印度群岛香蕉进口第一进口港,以及连接英国海上运输交通的第二大港。
I. 《敦刻尔克》上映 国人怎么看
用眼睛👀
J. 为什么从敦刻尔克的狼狈,到诺曼底的激昂,在法国海岸看英国不屈的精神呢
1940年5月27日,被困在敦刻尔克沙滩上的英国士兵惊喜地看见几十条小船来到岸边,它们有的挂着英国国旗,有的挂着法国国旗,还有比利时和荷兰国旗。这些船五花八门,有的是驳船,有的是货船,甚至还有几条私人游艇。每条船都装满了人才驶离,带着他们向海峡另一端驶去。
根据史料记载,整个敦刻尔克撤退期间,一共有693条英国籍船舶和168条其他国籍船舶参与了这次被载入史册的援救行动。5月27日,走投无路的英国政府开始公开号召民众参与这一行动,在动员广播中,英国政府毫不隐瞒将会遇到的危险,包括炮火和空袭,甚至提出不需要船主自行驾驶,只需要提供船舶即可的建议,但是全部693条英国船舶全部由原船主驾驶前往敦刻尔克。这些英国民众非常清楚这支远征军在未来对于英国的意义,都尽全力去帮助自己的国家。
负责撤退的亚历山大将军
敦刻尔克是二战历史上非常成功的一场撤退行动,这次撤退到本土的英军成为之后英国在二战中的中坚战斗力量,当四年后,这30多万中的一些人在诺曼底登陆之时,他们心中不知有怎么样的感慨油然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