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胜利战争有哪些

法国胜利战争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4-11 17:26:40

‘壹’ 17世纪到18世纪英法之间有过哪些战争

确切的说,有4次
第一次

1337年—1360年之间,英法争夺佛兰德斯和基恩。1340年,英军在斯吕斯海战打败法军,夺得制海权,防制法军渡海入侵。1346年 8月,英军先于陆上的克雷西会战大胜,再围攻法国海防要塞加莱港,11 个月后成功占领。接着又于本土的内维尔十字之战打败苏格兰入侵,擒获亲法的苏格兰王大卫二世,大大减少其威胁。
1348年,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两国停战十年。1356年,英格兰再度进攻,夺取法国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随即在普瓦捷战役以相同战术再次获胜。法国王室则承受英军横征暴敛、国家经济崩溃、平民起义反抗等内外煎熬,情势非常不利。1360年于布雷蒂尼,法国被迫签订极不平等的布勒丁尼和约,割让出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全部领土

第二次

1360年—1400年之间,法王查理五世展开报仇,欲夺回被侵占的领土。他重组军队,以雇佣步兵取代大部份的骑兵、建立野战炮兵、重建海军。他改革内政,整顿税制,以安抚民心。时机成熟后,他任命贝特朗·杜·盖克兰统领军队,以突袭和游击战术攻击英军,在多场战役大败英军。1380年,英军已退守沿海区域。英王担心丢失全部领地,乃与法国签署停战协定,仅保留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加莱五个海港,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份地区。

第三次

1415年—1429年之间,法国勃艮地、阿曼雅克两派发生内讧,农民市民也起义反抗,英格兰借机重启战端。1415年,英军于阿金库尔战役大败法军,再与勃艮地公爵结盟,攻占法国北部大多数地区。法王查理六世无力抵抗,于 1420年 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几乎亡国的特鲁瓦和约。英王亨利五世成为法国摄政王,有权承继查理六世死后的法国王位。法国已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然而,英法的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却于 1422年同年去逝。两方新王亨利六世和查理七世为争夺法国王位,再度交火。百年战争进入第四阶段。

第四次

1429年—1453年之间,法国人民不堪英军压迫,各方纷纷反抗,游击队经常捉拿英格兰的征税者,牵制英军部队,帮助法军很大。1428年 10月,英军和勃艮地派包围了奥尔良,法军严重不利。此时法国出现一位传颂后世的救星圣女贞德,指挥法军于 1429年 5月击败英格兰,奥尔良解围,赢得重大胜利,扭转了整个战局。
才19岁的圣女贞德不久便被英军捉住,1431年以女巫罪处死。这激起法国的民族义愤,助使法军作出大反攻。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地区。1450年,解放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夺回吉耶讷。1453年 10月19日,波尔多的英军投降,法国收复加莱除外的全部领土。1558年,法军攻陷加莱,英格兰失去在欧洲大陆最后一个城市,百年战争结束。
在历史上统称为英法百年战争

‘贰’ 历史上法国和英国之间有哪些战争

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和佛兰德斯站在英国一方;
苏格兰和罗马教皇则支持法国;
英军当时是雇佣兵制,由步兵,弓箭兵和雇佣骑兵组成,统一由国王亲自指挥;
法军主要由封建骑士组成;

百年战争依局势的转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337年 - 1360年)
·第一阶段是双方对佛兰德斯和基恩的争夺战。
在1340年的斯吕斯海战中,英军打败法军,夺取制海权,以防止法军入侵。
在1346年8月所发生的克雷西会战中,英军占领了法国海防要塞加莱港。
1348年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两国停战十年。
1356年英国攻取了法国的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
因为英军的横征暴敛和法国全国的经济崩溃,使得法国平民发起起义运动。
结果法国被迫于1360年签订不平等和约——《布勒丁尼和约》,将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领土全部割让予英国。

·第二阶段(1360年 - 1400年)
·法王查理五世欲报仇雪恨,夺回英国所占的地区而发生的。
查理五世重组军队以雇佣步兵代替大部份骑兵,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重建舰队,以突袭和游击战术攻击英军,在多场战役中均大败英军,至1380年时已将英军迫退至沿海地带;
英王为免法国的领地全部丢失,结果与法国签署停战协定,只保有五个港口,分别是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和加莱及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份连接地区。

·第三阶段(1415年 - 1429年)
·英国乘法国国内的勃艮地派和阿曼雅克派发生内讧,而农民和市民亦发生起义之际重启战端。
在1415年,英军于阿赞库尔战役中大败法军,并随即与勃艮地公爵结盟,攻占法国北部大部份地区。
法王查理六世在无法组织有效抵抗的情况下惟有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几乎等同于承认法国亡国的和约——《特鲁瓦和约》,将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第四阶段(1429年 - 1453年)
·法国人民因为不堪英军的压迫,纷纷组织游击战,这给予法军很大的帮助,达到了牵制英国之效。
在法国圣女贞德的指挥下,法军于1429年5月解除了英国对奥尔良的包围,赢得了重大胜利,从而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
虽然贞德于英军处死,但这反而激起法国的民族义愤,使法军作出大反攻。
在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于1441年收复香槟,又于1450年解放曼恩和诺曼底,随后又于1453年夺回吉耶讷。最后于1453年10月19日,波尔多的英军投降,法国收复了除加莱外的全部领土,百年战争至此完全结束;

·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由于法国帮助美国,所以英法两国也有交战;

·在第二次世界战争时期,英国曾向法。西。斯。控制下的法国宣战

‘叁’ 法国在历次战争中胜利过吗

没有,二战时候德国一脚就把法国踩扁了,到后来法国也没啥大的战争,都是当美国的皇协军

‘肆’ 英法之间发生过什么着名的战争

1、克雷西会战

克雷西会战也叫克雷西战役 (Battle of Crécy),发生于1346年8月26日,英军以英格兰长弓大破法军重甲骑士与十字弓兵。克雷西之战便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次经典战役。

公元一三四六年七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9000人渡海侵入法国。法王腓力六世将兵三万余人迎敌。 八月,双方战于克雷西。是役,英国长弓手起了关键作用,接连打退了法军的十五次冲锋。

法军则伤亡惨重,腓力六世受伤,被迫退兵亚眠。英军大捷,乘胜进入诺曼底。此战法军伤亡万余人,英军伤亡则不到二百人,堪称世界战争史上一次以弱胜强的典范。

2、阿金库尔战役

阿金库尔战役发生于1415年的10月25日,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亨利五世的率领下,英军以由步兵弓箭手为主力的军队于此击溃了法国由大批贵族组成的精锐部队,为随后在1419年夺取整个诺曼底奠定基础。

这场战役成为了英国长弓手最辉煌的胜利之一,也对后世战争的依靠火力范围杀伤对手密集阵形这种战术留下了深刻影响。

3、奥尔良战役

奥尔良战役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着名战役。被困多年的法兰西南部重镇奥尔良,在圣女贞德的领导下得以解围,从而为法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奥尔良战役的胜利,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一举扭转了法国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难局面,进而转败为胜,使百年战争从此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

4、布朗克福之战

布朗克福之战,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的一次战斗。1450年11月1日,据守波尔多的英军派一支部队出击,寻歼阿曼尼带领的一伙劫匪。

由于英军骑兵推进速度太快,脱离了主力部队,阿曼尼乘机将英军分割,并对英军步兵发起攻击。失去骑兵掩护的英军步兵在布朗克福几乎全部被歼。

5、普瓦捷会战

作为英国历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的王储,黑太子爱德华一直被认为是不输于老爹爱德华三世的将星。然而这位虎父之后从一介犬子到比肩老爹的历程,看似迅速,实则非常艰险。其中的转折点就发生在1356年的普瓦捷会战。

1356年9月19日,在普瓦捷会战当中,黑太子爱德华率军与法王约翰二世麾下的法军大战,以寡击众,生擒约翰二世。

‘伍’ 法国反击欧洲反法联军取得弟一次胜利的战役是什么

土伦战役

1793年,法国局势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年春天,仇视法国革命的欧洲封建君主国借口法王路易十六被处死,组织了第一次反法联盟军,武装进攻法国。法军的失利,贵族的叛乱及吉伦特派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法国人民的强烈不满。6月2日早晨,8万名武装的巴黎平民再次向杜伊勒里宫进发,吉伦特派的统治垮台了,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雅各宾派建立了革命专政。
1793年7月,盘踞在土伦和南方其他几个城市的王党分子为了推翻雅各宾派专政, 恢复波旁王朝,居然引狼入室,允许反法联军英国和西班牙舰队驶入土伦港,并把拥有30余艘舰只的法国地中海舰队,拱手交给了英国人和西班牙人。此后,其他外国军队也都相继踏进这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港口。到9月底,土伦的外国军队已经达到14000人,其中英国军队3000人,西班牙军队5000人,那不勒斯军队4000人,撒丁军队2000人。这一情况犹如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法国。为了捍卫新生的革命政权,打退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猖狂进攻,革命政府颁发了全国总动员法令,动员人民起来扫除叛乱、抵御侵略。没多久,两支大军便开赴土伦前线,一场着名的围攻战开始了。
围攻先由不中用的纨袴子弟卡尔托指挥。卡尔托过去是个画家,不谙军旅之事,战事屡屡不顺,炮兵指挥多马尔坦也在围攻战中受伤致残,收复土伦的前景十分黯淡。就在这时,拿破仑出现了。他是奉调前往一个海防部队去的,途中正好路过革命军部队驻地,国民公会的特派员、拿破仑的老乡萨利切蒂立即推荐拿破仑接替多马尔坦的职务,担任土伦平叛部队的炮兵指挥官。这一任命很快就得到了巴黎军事当局的批准。谁也没有料到,正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遇,使拿破仑获得了一个初试锋芒的舞台。
9月中旬,拿破仑到达土伦前线。卡尔托傲慢地接待了他。卡尔托身穿挂有金带的军服,大模大样地踱着方步,对拿破仑说:“无须你来相助。不过,欢迎你来分享我的荣誉。”
拿破仑一到这里就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他很快发现这里的炮兵形同虚设,既无足够的 火炮,又无充足的弹药,只有几门破破烂烂的野炮和臼炮,由一名军曹一筹莫展地看管着。士兵们没有起码的素养,也没有经过认真地训练,他们既不会使用火炮,也不懂得如何修理。更可笑的是,他的上司卡尔托竟缺乏炮兵方面的起码常识,对他那少得可怜的几门炮,连射程有多远都一无所知。面对如此状况,拿破仑首先想方设法搜集各种火炮。没多久,便弄到了近百门大口径火炮及大量的弹药。接着,他派专人到里昂和格勒诺布尔等地收集一切有用的军械起材,并在奥利乌尔建立了一个有80名工人的军械工厂。为了解决炮兵的机动 和工事构筑问题,拿破仑征用了从尼斯到瓦朗斯和蒙彼利埃一带的马匹,还在马赛安排生产了几万个供修筑炮垒用的柳条筐。
与此同时,拿破仑还仔细地观察了战地,熟悉了每个局部的地貌。最后,他提出了攻陷 土伦的作战计划。他认为应该首先集中主要兵力,攻占港湾西岸的马尔格雷夫堡,夺取克尔海角,然后集中大量火炮,猛烈轰击停泊在大、小停泊场内的英国舰队,切断英国舰队与土 伦守敌之间的联系,迫使英舰撤出港口。这样,守敌一无退路,二无援兵,三无火力支援,法军只需很少兵力,便可迅速攻占土伦。拿破仑这一大胆而新颖的作战计划,显示了他敏锐 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然而,由于年青和不知名,他的方案迟迟得不到批准。此后,法军又进行过几次围攻,均未获成功。法国国民公会鉴于卡尔托的无能,派出老将杜戈米埃接 替了他。杜戈米埃是一个已有40年军龄的老军人,他顽强、勇敢,为人正直,具有正确的军事眼光,他为拿破仑如此大胆而新颖的作战方案惊叹不已,并很快批准了这一方案。
这时英军似乎也认识到马尔格雷夫堡和克尔海角的重要性,竟派出4000人登岸驻 守,征用了土伦一切人力来加强防御。英军扬言要把马尔格雷夫堡变成“小直布罗陀"。于是,一个月前还是可以轻易攻取的阵地,如今必须重兵进攻。拿破仑立即着手在小停泊场的 北面构筑一个炮兵阵地,准备集中火力攻打马尔格雷夫堡。为了攻敌不备,拿破仑带领士兵用橄榄树枝对阵地进行了巧妙的伪装。因此,敌人对这项工程毫无察觉。
围攻土伦的日子终于临近了。11月下旬,前线司令部最后批准了进攻作战计划。12 月上旬,革命军的最后一批援军到达,使围攻土伦的兵力达38000人,超过了守敌一倍以上,12月中旬,突击部队和炮兵都按预定计划进入集中地域,并占领了预先构筑好的保 垒,完成了最后的进攻准备。
12月14日,对土伦的总攻正式开始。法军使用45门大口径火炮,集中地向"小直 布罗陀"猛烈轰击。一排排的炮弹掠空而过,飞向联军阵地。"小直布罗陀"倾刻之间变成火海。在法军猛烈炮火的打击下,联军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很快被摧毁。许多火炮还没有发射 一颗炮弹就被击毁在阵地上。一些地段上的敌人,被迫放弃前沿工事,退守后面阵地。法军用猛烈的炮火整整轰击了两天两夜,直到16日晚,才真正发起冲击。
这天晚上,电闪雷鸣,海风呼啸,大雨滂沱,黑暗和恐怖笼罩着整个战场。午夜1点 钟,在杜戈米埃将军的指挥下,法军6000人,从南北两翼开始攻击,直扑"小直布罗陀”。尽管"小直布罗陀"受到法军48个小时的炮击,但在法军进攻时,敌人仍在顽强抵抗。 整连整连的法军在黑暗和混乱中迷失了方向。敌人猛烈的炮火使得大批法国士兵倒在血泊里。在几次进攻都被击退之后,法军许多官兵开始有些惊慌失措了,甚至产生了绝望的情 绪。就在这关键时刻,拿破仑率领预备队冲了上来。拿破仑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他的战马被炮弹击毙,他的小腿被击伤,他仍然坚守岗位,指挥战斗。拿破仑命令炮兵大尉米尔隆率 领一个营从一条曲折的小路盘旋上山,出敌不意地从棱堡的后门攻入"小直布罗陀"堡。凌晨3时许,这个营突入"小直布罗陀"炮台,给后续部队打开了一个缺口,许多英国和西班牙炮 兵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便被法军杀死在大炮上。
法军占领了"小直布罗陀"堡后,立即调转炮口向敌人猛轰。敌人在拂晓前投入预备队反 攻,企图夺回"小直布罗陀",未获成功。战斗一直持续到天亮,敌人感到大势已去,放弃了毫无意义的抵抗。17日上午10时,法军在调整部署以后,再次向敌人发起进攻,又经过 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终于将敌人全部逐出了克尔海角。三色旗在"小直布罗陀"和克尔海角上空高高飘扬。
18日,法军收复了土伦城。这一捷报立即传遍了整个法国,许多人不肯相信土伦这个 曾被看作是无法攻克的堡垒竟会陷在一个初出茅庐、默默无闻的拿破仑之手。这意外的胜利格外激动人心,拿破仑也因这次战役由一个普通军官一跃为众人瞩目的风云人物,根据杜戈 米埃将军的提议,拿破仑于1793年12月22日被破格提升为炮兵准将。当时,他年仅24岁,1794年2月6日,国民公会任命拿破仑为意大利军团的炮兵指挥。

‘陆’ 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法国与德国之间有过哪几次大规模的战争

主要的战争大概有四场。
1: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普法战争。这时期的普鲁士同法国之间的战争主要是以铺路石参加歌词犯法同盟的形式完成的。在第四次反法同盟时期,拿破仑取得耶拿战役胜利,犯法同盟瓦解,之后法国攻入普鲁士,占领柏林,普鲁士名存实亡。之后的第六次反法同盟,英国同普鲁士盟军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随后攻入法国,流放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终结。
2:普法战争(1870-1871)。由普鲁士国王挑衅,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发起,目的在于阻止普鲁士统一德意志。但很快法军在边境的进攻失利,转入防御,但仍难以阻止普军进攻,最终,拿破仑三世被围困在色当,率众投降。法兰西第二帝国终结。法国赔款50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洛林两地。统一德意志帝国出现在历史上。
3: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德国属于同盟国一方,法国属于协约国一方,战争中德法的一部分以德国入侵为开端,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部队,但却很难移动战线,成为纯粹的消耗战。最终德国战争资源消耗殆尽,基尔港的海军官兵不愿出海送死而发动政变,并迅速蔓延至德国全境,导致德国一方的同盟国失败。德国因战败丧失了13%的领土和12%的人口,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瓦解。
4: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1945)。德国属于轴心国一方,法国属于同盟国一方。其中的德法部分以德国入侵法国为开端,战争经历了仅仅六周,就以法国投降告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瓦解。在希特勒的命令下成立了维希法国。而流亡海外的戴高乐将军则好找法国抵抗,成立自由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国一方的轴心国的失败告终,随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国”瓦解,被东(苏联)西(美国)方划分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部分。
其实严格来说德国是知道普法战争之后才统一的,因此前两个也可以不算在内。

‘柒’ 纵观整个法国历史,有法国胜利的战争吗

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法军侵略越南,中法战争,法军不胜而胜,清军不败而败

‘捌’ 英法之间打过的战争求明细。

最出名的是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 - 1453年
其他还有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第二次英荷战争1664年-1667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年-1714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年-1748年、拿破仑战争1799年—1815年、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二战期间与维希法国的战争1940年-1945年,还有一些殖民地上的小的冲突就不计其数了~
额,我这个是以别的答案为蓝本我并不否认,但是那个答案说不定也是网上搜的啊;还有这个我也有一个个搜出来看了看,加上年代同时也进行了改动,绝对跟原版答案有所不同的...最后,如果lz指望着有对英法战争史有深刻研究的学者来回答,窃以为不太现实...

‘玖’ 1805至1807法国的对外战争的胜利

1805年8月,奥、英、俄三国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于9月24日离开巴黎,亲自挥师东进。10月12日法军占领慕尼黑;10月17日法军和奥地利军队在乌尔姆激战,反法同盟投降;之后法国又取得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反法同盟再度瓦解,并且迫使奥地利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拿破仑随后联合了德国境内各诸侯国组成“莱茵邦联”,把它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1906年秋天,英、俄、普鲁士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14日法军同时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击溃敌军,普鲁士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拿破仑因此占领了德国大部分地区。1807年6月法军又在波兰大败俄国军队,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在此前一年拿破仑颁布了《柏林赦令》,宣布大陆封锁政策,禁止欧洲大陆与英伦的任何贸易往来。自此,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得到了确立。拿破仑一世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别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
1807年末西班牙爆发内部动乱,西班牙国王遭到人民的唾弃。拿破仑于是乘机入侵了西班牙,并让其长兄约瑟夫•波拿巴(Joseph Bonaparte)成为西班牙国王。但是这个举动遭到了西班牙人的反对,拿破仑根本无法平息当地的暴动。

‘拾’ 两次世界大战在法国发生的战役是什么

1940年6月22日法国宣布投降,同时成立以贝当元帅为首的亲纳粹“维希法国”。由于英国担心法国舰队为德国所索俘虏,英国派舰队击沉了法国舰队,由此造成了维希法国和盟国的敌对关系!! 二战中,有不抵抗的法国和抵抗的法国。 1940年6月德国侵占巴黎后,法国即将战败时,一战英雄贝当任副总理,要挟总理雷诺让位,向德国投降,其本土被分裂为占领区和自治区。1940 年6月22日法国同德国签订《贡比涅停战协定》后,“政府”迁至法国中部的维希,7月10日胁迫国民议会通过废黜第三共和国、成立“法兰西国家”,贝当出任国家元首,标榜“劳动、家庭、祖国”,进行“民族革命”。 海军拒绝往第三国拘禁或加入英国皇家海军,被英国袭击,残存舰队基本返回本土土伦港,保持中立,同时与英国断交(但与美国有外交关系)。其非洲殖民地也大部保留。 维希政府先后由赖伐尔、弗朗丹、.达尔朗执政。在约占法国1/3领土的统治区内设立特别部和特别法庭,镇压一切爱国运动,取消选举、言论和出版自由。取缔工会,模仿建立墨索里尼的总体国家,实行法西斯专政。对外完全投靠纳粹德国,和西班牙佛朗哥保持密切关系,支持希特勒在欧洲建立的“新秩序”,派“志愿军”对苏联作战。当时除英国之外的国家都承认维希政府为代表法国的政府。 1942年7月,英美决定实施进攻北非的“火炬”行动计划,艾森豪威尔将军为盟国远征军总司令。两国军队于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实施登陆,占领沿海主要港口,然后由阿尔及尔登陆部队向东抢占突尼斯。此时盟国争取了维希政府的总督达尔朗的不抵抗,希特勒实施占领全法国的行动,维希政府将其全部统治区交由德军占领,海军为维持名誉全部自沉于土伦港。 1944年8月盟军(含自由法国第7集团军)从法国南部登陆法国后,维希政府迁往德国的希格马林根,次年垮台。不少的维希政府官员与成员在战后受到法国政府的通缉与囚禁,赖伐尔战后被处刑,贝当原本判处刑,后因为一战战功之故被戴高乐特赦,改判无期徒刑,被囚禁在大西洋中岛屿的一个要塞中至病故。 戴高乐则成为法国抵抗运动的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戴高乐在法国第5军任坦克旅旅长,1940年5月任第4装甲师准将,他提出了针对德国闪电战战术建设机械化部队的建议,但没有受到重视。在法国沦陷时,戴高乐坚决要求抵抗德国侵略者,但在当时的法国政府中,他孤立无援。同年6月6日任国防部副国务秘书,主张抵抗纳粹德国的进攻,后拒绝在德法停战协定上签字。德军占领巴黎后出走英国。贝当政府对戴高乐将军“叛国”进行缺席审判,徒刑从4年直至刑。 1940年6月18日戴高乐第一次在伦敦向法国发表广播演说,呼吁同胞在他的领导下继续抗战。6月25日,创建并领导法兰西民族委员会(后改称自由法国政府,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7月14日法国的国庆节,戴高乐将军检阅了首批“自由法国”的战士。一周以后,首批“自由法国”飞行员参加了对鲁尔区的轰炸。1943年自由法国总部从伦敦移到阿尔及尔,就任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1943年5月,共产党等16个政党团体在法国国内共同组建了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戴高乐派往国内的代表让穆旦担任第一届主席。到44年3月,法国国内各抵抗组织的武装力量联合为统一的内地军,戴高乐的海外军团主要由从敦克尔刻撤退英国的军队和爱国人士、北非反正军队组成,随盟军和德军进行战斗,军队编制组成达到集团军级。很多战士远赴苏联,支持抗德,如大名鼎鼎的“诺曼底”飞行团等。 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后3天回到巴黎,任临时政府主席兼国防部长。1945年5月,德国投降,戴高乐以法国临时政府的名义,和盟军一起接受德国投降,并拥有对德占领区。
补充:
法国本土傀儡政权: 维希政府(Régime de Vich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占领下的法国成立的傀儡政府。1940年6月德国侵占巴黎后,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1940年7月政府所在地迁至法国中部的维希(Vichy),故名。正式国号为法兰西国。统治大约五分之三的法国领土。二战法国即将战败时,一战英雄贝当任副总理,他要挟总理让位给他,向德国投降。随后在维希举行国会投票,利用他的崇高威望,使国会选举他为元首,改国号,实行法西斯独裁。国会成为咨询机构。当时除英国之外的国家都承认维希政府为代表法国的政府.在1944年盟军登陆法国后,维希政府迁往德国的希格马林根,次年垮台。 从敦刻尔克撤退的法军,从德国占领区逃离出来的法国人组成了自由法国运动,继续抗争德国法西斯. ----------------------------------------------------------- 自由法国运动: 月29日,有200多名步、炮兵向戴高乐将军报到,从敦刻尔克撤退的200多人投入“自由法国”的运动……到月底时,海军中将米塞利埃,也来到伦敦,支持戴高乐将军。到7月底时,有7000多人志愿拿起武器为“自由法国”而战,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的从法国绕道西班牙逃到英国,有的从北非经直布罗陀海峡投奔而来……“自由法国”总部设在泰晤士河畔的一座大厦里。戴高乐将军筹建了法国民族委员会和
补充:
武装力量,在简陋的办公室里他接待从各地来的关心“自由法国”的人们。 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节,清晨,戴高乐将军检阅了首批“自由法国”的战士。一周以后,首批“自由法国”飞行员参加了对鲁尔区的轰炸,戴高乐将军组织了这次行 动并发表了有关这次轰炸取得胜利的消息。 1940年8月,戴高乐将军率领一支英、法联合舰队向法国进攻,不幸失败,但戴高乐将军并不屈服,他以顽强的精神继续战斗。之后,戴高乐将军又在非洲建立了一个可靠的作战基地和精干的行政机构,并出版了“自由法国”的报纸…… 1943年5月,共产党等16个政党团体在法国国内共同组建了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戴高乐派往国内的代表让·穆旦担任第一届主席, 到1944年3月,法国国内各抵抗组织的武装力量联合为统一的内地军,戴高乐将军的将士们和德军进行着英勇的战斗。 1944年6月,苏联红军解放了波兰,盟军从诺曼底登陆后向法国挺进。 8月20日,戴高乐将军率领“自由法国”的部队随同盟军向巴黎挺进。他的军队受到了法国人民热烈的欢迎。戴高乐将军和千百万法国人民一起奋起战斗,武装起义解放了巴黎。 1945年5月,德国投降,戴高乐以法国临时政府的名义,和盟军一起接受德国投降。 法国的非洲殖民地. 1944年,盟军需要兵源来解放欧洲大陆。逃出本土而加入法兰西第一军团的法国人仅3万。讲法语的北非法属殖民地的阿拉伯人和黑人这时便成为惟一的兵源。招兵者对从未踏上法国土地的“土着”们说:祖国法国需要你们。天真的土着人感动了,于是便高唱着马赛曲,踏上了战争之路———一场其实与他们并不直接相干的战争。共有13万土着加入了法国第一军团,成为这支20万人的部队的主力。他们即所谓的“黑脚”。这支法国第一军团参加了解放意大利的战斗,并从普罗旺斯攻入法国,一直打到法国北部与德国接壤的阿尔萨斯地区。

阅读全文

与法国胜利战争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80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4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5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4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7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9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9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9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6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2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6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3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92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4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5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1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