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哪个命

法国哪个命

发布时间:2022-04-12 17:06:05

① 二战期间,为什么说改变法国命运的只有5分钟

1940年6月,德军前锋已逼向巴黎,法国危在旦夕。总理保罗.雷诺面对这种局势,决定对政府进行改组,结果是拥护停战的人占了大多数。当然,为了平衡新政府的势力关系,将主战的戴高乐拉了进来,任命为国防部次长。

这个位置虽然不是很高,但对协调全国的抗战来说,还是让戴高乐感觉到了最后一丝希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全国的军事力量和英国的帮助结合在一起,继续对德作战。然而,人微言轻的戴高乐,却被迫离开法国,前往英国,这是为什么呢?



最惊险的是,就在戴高乐离开没有5分钟,刚接管国防部大权的魏刚,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戴高乐的下落。当他得知戴高乐已“远走高飞”时,他暴跳如雷,下令派飞机追赶,但于事无补了。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改变了戴高乐的一生,更是改变了法国的命运。没有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恐怕投降后的法国人将长期地生活在屈辱之中,看不到一丝光亮。



大家认为呢?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戴高乐》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② 什么是法国七月革命

19世纪法国的七月革命这是法国发生的又一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有人描述过:人民群众在这次革命中表现出如此勇敢、忠诚、宽厚、慷慨……许多穷人几乎没有衣服,汗流浃背,灰垢满身,缺少饮水而口干舌燥,饥饿使他们精疲力尽,他们拒绝给他们的钱,只接受一点浸酒的面包和水,休息片刻后,补充好弹药又去参加战斗。那些中立的旁观者向他们通报危险,毫不犹豫地救护伤员……普希金、莱蒙托夫和别林斯基都曾赞扬法国人民的这场伟大斗争。

革命在1830年7月27日至29日三天内进行,也称为“光荣的三天”。

1829年9月,查理十世任命忠于波旁复辟王朝的波黎尼亚克亲王组阁。波黎尼亚克是逃亡贵族,其父母与波旁王朝有密切的关系。其他内阁大臣也都是极端派王党分子。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仇恨这些封建专制制度的残余,对查理十世的倒行逆施进行政治斗争和舆论抨击。

1830年7月25日,查理十世签署了四项敕命,上面规定取缔报纸、期刊等出版自由。凡在20个印张以上的印刷品,都须得到国王或各省省长颁发的许可证方能发行,印刷设备要受到监督保管。敕令还规定了新的选举办法。这些关于取缔报刊自由发行,实行严格审查制度的规定,扼住了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舆论喉舌,危害了发行业工厂主和工人的利益,剥夺了商业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四项敕令立即引起了资产阶级、学生、工人群众的强烈不满,成了七月革命的导火线。

7月26日,工人、小手工业者、学生在巴黎的许多地方举行集会,与军警发生小规模冲突。

资产阶级也行动了起来,很快形成了两个政治集会的中心。一个在大银行家拉菲特和卡兹米尔?贝里叶家中,一个在资产阶级着名报纸——《国民报》编辑部。他们最后联合起来,一致推选《国民报》主编梯也尔起草针对波黎尼亚克内阁的抗议书。

7月27日上午,王家军队司令马尔蒙元帅遵照查理十世的旨意,命令军警封闭了进步报刊《国民报》、《时代报》。一些印刷工厂、店铺被迫关闭。许多被解雇的工人首先走上街头示威抗议,学生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他们高呼口号:“打倒敕令!宪章万岁!”“打倒大臣!”下午,军警前去驱散在巴黎歌剧院附近集会的人群,人民群众则以石头相迎。在与军警的冲突中,一名群众被打死,三人受伤。顷刻间,四面响起了“复仇!”“拿起武器!”的口号。人民群众的集会示威逐渐变为武装起义。

随后,巴黎许多地区也发生了起义,愤怒的群众打死了一名军警。

起义越来越激烈,巴黎也越来越混乱,又有群众在冲突中丧生。人民更加愤怒了。

7月28日清晨,巴黎人民开始毁街道,筑街垒。他们将各处波旁王朝复辟的标记一律砸烂,插上激奋人心的法国大革命的三色旗,准备战斗。军火商人慷慨提供武器,退役军人也参加了行动。人民向前来镇压的军队投掷石块,士兵多有死伤。

面对这种形势,查理十世的将军们也终于认识到:“这不再是骚乱了,而是革命!”他们请求国王采取和平措施,阻止事态的继续蔓延。

然而,查理十世在波黎尼亚克内阁的怂恿下发布了《巴黎处于戒严状态》的命令,以武力镇压人民起义,企图以军事胜利保证政治上的胜利。可是巴黎人民反抗的烈火是扑不灭的。在人民群众的英勇抵抗下,军队受到了阻击,为他们的行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武装起义者占领了市政厅,继续构筑和加固街垒。8万多起义人民对国民自卫军的全面进攻很快打响了。他们不顾国王军队的疯狂射击,向国民自卫军主力驻守的卢浮宫和杜伊勒里宫顽强靠近。他们的英勇行动不断取得胜利,也震慑了敌胆。无法镇静迎击的军队士兵有的接受劝降,有的逃出军队。沙里将军更是不知所措,他听错了命令,本来国王命他集中兵力顽抗,他却把士兵撤到卢浮宫的院里集合。于是,国民自卫军如大堤崩溃,起义者顷刻间涌进卢浮宫,士兵们逃往临近的杜伊勒里宫。军队的抵抗已无济于事,他们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7月29日下午,在人民起义胜利的形势下,资产阶级议员们采取了篡夺革命果实的行动。30个议员在拉菲特家开会,决定成立临时政府,行使政权。

在起义由开始到胜利结束的过程中,查理十世的态度也在发生着转变。7月26日起义开始时,查理十世非常傲慢,这天,他很早就出去狩猎,晚间才回宫。他的将军两次向他递送战报,警告其王位已受威胁,人民无法阻挡,请求议和。而查理十世的回答却是宣布巴黎戒严,斥责将军失职。当资产阶级代表前来议和时,查理十世认为代表们是来乞求和平,则继续以武力相要挟,他还说:“发布戒严令是宪章赋予国王的职责。”当得知一部分国民自卫军由于同情人民与人民联欢时,他叫嚷,如果这样,“就向军队开枪”。

7月29日,国民自卫军溃败、倒戈的消息传来,查理十世呆若木鸡。他不停地重复念着在法国大革命中被人民推上断头台的路易十六的名字。稍稍镇定后,他召集内阁开会商量对策,以图顽抗。为了保住王位,他决定撤消正在指挥军队作战的将军的职位,解散本与他沆瀣一气的内阁,但用这些做法来缓和人民的愤怒情绪已经不可能了。当查理十世的代表宣布国王决定时,革命的资产阶级议员的回答是:“革命已经开始,必须使它完成,必须以一个更为自由的王朝取代一个过时的、不可救药的王朝。查理十世不能再回到巴黎人民血染的巴黎。”

7月30日,梯也尔、米涅及一些报刊撰稿人起草声明,拥护奥尔良公爵执政。7月31日,众议院开会欢迎奥尔良公爵。8月1日,查理十世迫不得已任命奥尔良公爵为摄政王。8月2日,查理十世退位,逃往英国。8月9日,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力浦正式登上王位,从此开始了七月王朝统治时期。

七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这场革命粉碎了在法国实行封建专制统治的梦想,沉重地打击了“神圣同盟”的反动体系,对欧洲其他国家的民主改革和民族解放运动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③ 法国的命运将如何

没有了齐达内,法国如今又士气低下,但我相信法国会振作起来的

④ 法国大国命对德语文学的影响是什么

你好,我在德国是学文学专业的,正好在整理相关文学史,简单的回答下这两个问题。

法国大革命对德语文学的影响是什么?

法国大革命根据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德国文学的影响是不同的。简单的说,在雅各宾派当政前,路易十六未上断头台时,德国境内还是充满了言论自由和对革命的褒扬。法国大革命一开始被当作一场“自由”和“争取平等”的风暴,赢得了当时许多德国文学领头人物的理解乃至支持。但是,雅各宾派以暴力镇压的手段上台后,德国一则开始封闭相关自由言论(因为当权者害怕极端革命冲突),二则因大革命趋向暴力,一些文学家哲学家开始怀疑这场革命的正确性,甚至对革命失望,观点出现分歧。以下我略举几个例子。

狂飙运动的创始者之一,Friedrich Gottfried Klopstock,就对革命十分失望,表示不支持雅各宾派的宪章。另外歌德譬如一直对大革命的暴力极端持怀疑态度(歌德是个受宗教感化和浓郁的人),批评流血冲突,而将理想寄托到魏玛共和这种民主制度。于歌德的一向观望态度不同,席勒一开始是大革命的忠诚支持者,但是1792年后则脱离法国,他将大革命视为对自由真实性的拷问的尝试,如今他被誉为“自由诗人”,其实“自由”真实的意义是他自由的支持过法国革命,也自由的反对革命。

只有康德是少数一直支持法国大革命的人。他在雅各宾派上台后继续颂扬革命。认为革命将个人自主权提升到了政治原则中。

总之,革命后,有人对现实失望,因此将理想寄托到宗教,这就有了浪漫主义文学。但是有人仍然在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寻找济世英雄,这就有了古典主义文学。

巴洛克时期为什么德语文学没有显着发展?

巴洛克文学这个词语请注意了,是个值得商榷的词语,因为巴洛克这个概念是从艺术史借用来的,对文学史而言有点不妥当。目前它可以被分为三个时间段。

1600 – 1650 早期巴洛克

1650 – 1720 巴洛克黄金期

1720 – 1770 晚期巴洛克

巴洛克时期德国社会处于等级制度社会。社会分成贵族,市民,和农民三个等级。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只是贵族的消遣。因此文辞华丽,结构严谨的Sonett(十四行诗)就成了诗歌的主宰。另外贵族的单调生活造成了诗歌内容的贫乏,空洞。“空虚”,“转眼即逝”这类话题就是当时的主要诗歌体裁。人们当时看中的是文辞结构韵律,而不是内容。因此巴洛克文学总体乏善可陈。

暂时回答到这里。希望你满意。

⑤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革命有区别吗

法国大革命具体是指1789年到1792年的,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
但是法国革命太广泛了。有推翻帝制的也要革命,又推翻资产阶级的也叫革命,你说哪个是革命呢!
虽说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⑥ 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的法国贵族是如何生活的

在干隆五十三年,即1789年,法国爆发了长达10年的大革命。这场革命搅乱的法国,却给世界人民带去了共和的种子。尽管很多人生活在共和国内,却不知道共和意思。

共和就是**在民,消除**,这难道不是当初李云龙和赵刚等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吗?

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这当然都要感谢法国的这场大革命。但就法国的波旁王朝而言,在革命之前,他们早就是一群行尸走兽了。

如果这个时候谁给干隆说我们**,干隆肯定会砍了此人的脑袋。



其实,无论古今中外,任何朝代的灭亡都是有共性的。

那就是上下层之间脱节了,加上贫富……

对于法国国王和贵族的生活,读者您觉得他们过分吗?

⑦ 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后为什么不卷土从来法国的24位元帅最后什么命运

拿破仑明白,他自己已经被法国的资产阶级抛弃了,他没有机会了,滑铁卢一战,法国最后的精锐已经不存在了,早已退役的老兵丧命滑铁卢;
神圣同盟为了彻底摧毁拿破仑在军事攻势的同时也进行政治攻势,确定反法同盟是针对拿破仑个人的宣战,要法国人民不要支持拿破仑,不要参加战争,原拿破仑政权军官和士兵至于不参加战争联军就不追究责任,极大分化了拿破仑集团势力;
第7次反法同盟是整个欧洲对拿破仑的绞杀,神圣同盟出动70万大军兵分5路猛攻法国本土,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以后已经再也无力回天了。
26元帅中,内伊被波旁王朝枪毙,缪拉被奥地利军队枪毙,格鲁希流亡美国,达武充军流放,莫蒂埃晚年被炸死,马塞纳高官厚禄安享晚年,苏尔特成为法国最后一位大元帅,贝尔纳多特登基成为瑞典国王称卡尔十四世,一些早已战死,其中莫罗元帅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死在法军炮火下,其他的人在战后依旧效忠波旁王朝,活着的元帅晚年都被恢复了名誉和爵位。

⑧ 法国大革命的发展什么什么后, 1792年9月法国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

法国大革命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

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宪法确立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但是路易十六却趁机跑路,引起共和党的不满,推翻君主制才是共和的最终目的。直到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后吉伦特派当政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了君主立宪制。

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后雅各宾派当政,标志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⑨ 法国革命的具体分析

对内影响: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从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五年的历程,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在三次起义中,人民群众都显示出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 命从危机中挽救过来,并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它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 封.建.专.制.制.度。

对外影响: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期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典》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革 命也为此后的各国革 命树立了榜样,因此具有世界意义。

阅读全文

与法国哪个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80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4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5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4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7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9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9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9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6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2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6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3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92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4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5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1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