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个国家的汽车比较好
在我国主要汽车进出口国别中,日、美、德依然雄霸前三强,三者合计占我国前3季度汽车进口总量的七成以上。自其它国家进口汽车量出现不同幅度增减,如自意大利进口汽车量增长358.71%,自韩国进口汽车量下降48.99%。前3季度我国前10大汽车进口国如下:
第10名:加拿大
进口量:1.05万辆
进口额:22.38亿元
平均价格:21.27万元/辆
主要进口类型:小客车(95.72%)
加拿大虽然没有自主汽车品牌企业,依然是汽车强国。它的优势集中在汽配行业,着名的跨国汽配巨头麦格纳就是加拿大的企业。加拿大汽配行业生产链广,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好。美国三大汽车企业,以及丰田、日产等日系车都在加拿大建有工厂或设立研发中心。
第9名:法国
进口量:1.09万辆
进口额:7.29亿元
平均价格:7.29万元/辆
主要进口类型:小轿车(98.42%)
法国是欧洲第二大汽车生产国,是全球汽车行业支柱之一。法国拥有13家汽车制造厂商,既包括本土企业标致-雪铁龙集团和雷诺集团,也包括大众、福特、丰田、宝马、戴姆勒-克莱斯勒等国外厂商。
第8名:墨西哥
进口量:1.38万辆
进口额:19.13亿元
平均价格:13.85万元/辆
主要进口类型:小轿车(99.19%)
墨西哥是拉美重要的汽车出口国,墨西哥汽车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墨西哥14个州有24家汽车组装生产企业,主要品牌包括: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尼桑、本田、宝马等,生产的车型超过40种。
第7名:斯洛伐克
进口量:2.26万辆
进口额:75.60亿元
平均价格:33.43万元/辆
主要进口类型:越野车(99.73%)
斯洛伐克汽车产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工业支柱,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斯洛伐克汽车生产相对集中,且装备和技术水平较高,零部件国产化率高,汽车工业的发展辐射到其他产业,生产的汽车以出口为主,产量较大。
第6名:意大利
进口量:2.72万辆
进口额:100.61亿元
平均价格:36.95万元/
主要进口类型:越野车(62.64%)、小轿车(36.10%)
意大利是全球汽车拥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每100人拥有汽车62辆,也就是平均一个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意大利汽车设计居世界领先地位,拥有一批世界公认的汽车设计大师。虽然仅有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商:菲亚特集团,但旗下品牌众多,包括菲亚特、蓝旗亚、法拉利、玛莎拉蒂、阿法尔罗密欧等。
第5名:匈牙利
进口量:3.07万辆
进口额:45.48亿元
平均价格:14.8万元/辆
主要进口类型:小轿车(99.99%)
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杰尔是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汽车工业是匈牙利重要的支柱行业之一,汽车及零部件供应商多达700多家。奔驰、奥迪、铃木等在匈牙利投资开展整车生产,生产的汽车多销往国外。
第4名:英国
进口量:8.66万辆
进口额:360.54亿元
平均价格:41.64万元/辆
主要进口类型:越野车(60.65%)、小轿车(33.25%)
从汽车发明的一百多年里,英国汽车一直被认为是代表着汽车工艺的极致以及品位、价值、豪华、典雅等诸多词语在汽车上的完美体现。英国汽车制造能力十分强大,制造范围涵盖了轿车、商用车、公交车、客车等众多领域。
第3名:德国
进口量:18.26万辆
进口额:629.36亿元
平均价格:34.47万元/辆
主要进口类型:小轿车(70.44%)、小客车(14.4%)、越野车(14.12%)
德国是全球工业水平最顶尖的国家之一,尤其在汽车工业方面。德国是现代汽车的发祥地,是生产汽车最悠久的国家。自从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至今,德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120多年的发展历史。
德国汽车品牌众多,三大豪华汽车品牌:奔驰、宝马、奥迪,全都是德国品牌。宾利、保时捷、兰博基尼等豪华车及跑车品牌也都属于德国。此外,德国汽车品牌还包括斯柯达、西雅特、迈巴赫等汽车品牌。
第2名:美国
进口量:21.04万辆
进口额:668.17亿元
平均价格:31.76万元/辆
主要进口类型:越野车(55.1%)、小客车(27.55%)、小轿车(14.66%)
美国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汽车普及率居全球首位,每100人平均拥有约80多辆汽车。美国汽车工业的产品主要为乘用车和轻型载货汽车,还有少量重型卡车和客车。美国汽车公司三巨头是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拥有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福特、林肯、道奇、克莱斯勒等众多汽车品牌。
第1名:日本
进口量:25.09万辆
进口额:440.99亿元
平均价格:17.58万元/辆
主要进口类型:越野车(57.02%)、小轿车(23.94%)、小客车(18.73%)
日本汽车工业是日本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其产业链延伸到制造、销售、维护保养、材料等广阔领域。日本汽车工业展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10%。日本涌现出了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富士重工、铃木、三菱等世界级汽车企业,其中丰田、本田、日产汽车销量跻身全球前10名。且丰田公司销量多次稳定全球第一宝座。
‘贰’ 国产车,日系车,韩系车,美系车,意大利系车,德系车,英国系车,法国系车有哪些优缺点
车型本身没有好坏,只有合不合适,任何车系任何品牌乃至于任何车型,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不过有所侧重罢了。另外,汽车工业经过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和充分竞争,不同车系的不同风格趋向也在慢慢固化下来,特征越来越鲜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够生存下来并且发展壮大不是偶然,必定有其独到之处,客观看待就好。
德系车品牌号召力和保值出色,一线的市场地位,品牌结构偏高端,机械素质和行驶品质表现数一数二,稳重大气做工精湛,处处透着工业时代的气息,也更喜欢应用新科技。至于缺点,主要是使用成本,买得起也要考虑是否养得起,德系车的结实耐用大多建立在较为规范的保养基础之上
日系车在中国市场上市另一个一线车系的代表,由于日本地缘和文化与中国更加相近的缘故,日系车普遍在消费者需求细节把握、人机工程设计和使用习惯等方面做得更好,实用经济性和稳定性是日系车最大优势,舒适省心耐用,使用成本低,大小毛病控制的都非常出色。说到缺点,车身刚性一直备受诟病,确实日系车在安全性上的表现总体上算是稍稍欠佳的,就连车漆也不争气,还有就是整体欠缺高级感,很多车型行驶品质也有些轻飘飘。
美系车的优缺点跟美国的国民性格分不开,喜欢大、强力和霸气的外形,所以,美系厂商向来注重压榨发动机的动力,也把外形设计的更霸气,有肌肉感一些,硬朗气息无处不在,空间大且喜欢舒适。从近些年美系车的表现来看,以大打小和错位竞争以及大幅度优惠也慢慢成了代名词。不足之处就是细节部分像设计和用料一级做工大多一般,小毛病控制的不如日系德系,时间长了之后的耐久性也逊色一些。
最后是自主品牌车型,其实,每当同级别或者相近级别合资车型和自主车型对比时,最后的结论都大同小异,合资卖的是品牌、保值、已知耐久性和综合调校,毕竟很多东西是需要积累的,而自主车型优势在于性价比、动力、空间、质感等等。目前来看,像长城、吉利、传祺、比亚迪等一线自主车型基本上可以放心买,其他的不做建议。
‘叁’ 德国车和英国车和意大利车日本车美国车谁更胜一筹
安全性——德国车第一,美国车第二,日本车第三,美国车第四。(不算大事故)
性价比——日本车第一,英国车第二,美国车第三,意大利车第四。(汽车性能和售价)
品牌效应——德国车第一,日本车第二,美国车第三,意大利车第四。
服务水平——美国车第一 ,日本车第二名。英国车第三。意大利车第四。
维修方便——德国车和日本车靠前(保有量) 美国车和英国车靠后
宰人程度——美国车第一 ,日本车第二,德国第三,意大利车第四(外国车靠国内外售价差算,自主品牌按外国同品质汽车售价算)
小规模低速碰撞维修经济性——德国车和英国车靠前,美国车第三,日本车第四
汽车内饰——日本车第一,美国车第二,欧系车第三,意大利车第四
时尚感——美国车第一,日本车第二,英国车第三,意大利车第四
电子配置(esp之类)——美国第一,英国车第二,日本车第三,德国车第四(同价位)
电子配置厚道程度——美国第一,英国车第二,欧系车第三,日本车第四
耗油经济性——日本车第一,英国车第二,意大利第三,美国车第四。(坚决不支持买便宜日本车,安全重要啊)
‘肆’ 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汽车各有什么特点
这种东西都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 没有标准答案的
正好我也懒 贴几个给你参考望有所帮助
美国汽车:豪放、狂野、不拘小节、马力较强,并注意车厢宽敞,内部设 施豪华,外观粗线条。
中国汽车:沉实而且粗线条,在用途方面与其外形配合,总之一句话:实 用。但在美观、使用方便、乘坐舒适及安全方面来看,还有待不断改进完善。
英国汽车:稳重、内向、有内涵。传统车用料充足更不会有夸张的外形和 性能表现,令乘客有一种实质感觉。
法国汽车:我行我素,性格独特,骤眼看去,使人常常误以为是别国产品。
德国汽车:冷静、深藏不露,很少以外表去“哗众取宠”,其内在表现要 那些感受过的人才能领略。
意大利汽车:豪放、性感、洒脱,多以性能表现和外形吸引顾客,设计时 排除了其它客观条件的限制。
曰本汽车:活泼、善变、创新、注意外表。汽车成品在初期更多以模仿英 、美产品而成,甚至有突破性发明。
韩国汽车:集欧、美汽车王国技术于一体,再借鉴曰本汽车风格,既洒脱 又稳重,并具飘逸感,有一种“骑士”风范。
德国车:用料足,车扎实、厚重,安全性驾驭性好(行驶性能偏稳重);
日本车:用料一般不过做工精致,车子偏单薄,油耗出色,人机工程出色(便利性设施、座椅等各方面让人很顺手很舒服);
法国车:外形设计相当优雅浪漫,驾驭性好(行驶性能偏活泼);
美国车:派头十足,配置偏豪华,机械表现一般,油耗高;
英国车:古典造型,科技感不如德车,价格贵!
北欧车:安全,机械出色,配置不求丰富,两字:简约!
韩国车:低价高配,外形靓丽时尚;
中国车:低价高配,外形丑,不丑的都是抄袭的;
现在车子都趋向同质化,尤其是在传统品牌的互相并购之后,所以很难说有什么明显的特点,譬如难道只有北欧车安全?德系也很安全!
上面的所谓特点都是我一想到该国车脑海中的第一印象,仅供参考哈
德国车看动力
英国车看奢华
瑞典车看安全
美国车看空间
法国车看外观
意大利车看速度
日本车看油耗
韩国车看价格
苏联(俄罗斯)车看笨重
中国车看超载
基本上就这几个主流国家的汽车了
美系车-霸气十足
纵观美国名车卡迪拉克、别克、雪弗莱、福特,最显着的特点就是既长又宽。美国轿车豪华气派,设备齐全,宽敞舒适,行驶平稳,处处显示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美国人的自由与霸气个性在车上显露无遗,但缺点是油耗较大。
德系车-传统结实
德系车在世界车市走俏的名牌车有宝马、奔驰、大众、奥迪、保时捷等。德系车设计追求完美,科技含量较高,与法车和意大利的车型相比,德系车更加严谨,线条挺拔而有力度,给人一种坚固耐用的感觉。但价钱较昂贵,中低收入者不敢问津。
法、意车型-引导潮流
当今世界中,法国和意大利车的造型总是引导着汽车发展的潮流。法国的“雪铁龙”风格典雅,紧凑式的楔形优雅别致,线条简练,极富动感。意大利有世界“跑车之乡”的美称,法拉利、兰博基尼和玛莎拉蒂等名牌跑车精巧灵活,充满活力,在全球闻名遐迩。车如其人,恰好反映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热情、浪漫、灵活和机敏的个性。
日系车-兼收并蓄
日系名牌车有凌志、皇冠、公爵、蓝鸟、雅阁、三菱等。日系车以美观、实用、价廉着称于世。如果单从外观上来看,日本轿车的最大不足是没有个性,缺乏传统,难以发现其民族属性。然而正像日本民族善于接受外来文化,工作认真、勤奋一样,日本轿车兼具了欧美轿车的很多优点。由于在外观上刻意追求完善,因此更接近于欧洲轿车。
韩系车-简洁善变
在韩国,虽然汽车生产起步较晚,但大宇、现代等名牌在国际市场上引人注目,备受青睐。韩国轿车和日本轿车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然而,随着车身设计的日趋成熟及高科技的广泛应用,韩系车更富有独创性,越来越显示出自身轻巧、简洁、善变的个性,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发展趋势。
‘伍’ 各国的汽车都有什么优缺点
美国车:美国人讲究豪华舒适、所以他们的车非常宽敞、空间大,坐着确实舒服,不过美国车最为人诟病就是其高油耗问题,因为美国人以前享受低油价惯了,不考虑节油的问题,所以他们造出的车无不是油老虎,这种忽视节油的设计理念是导致通用公司破产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美国人似乎变得越来越懒,连汽车设计也总是搞拿来主义,比如在中国极为畅销的别克凯越就是当初韩国大宇公司一款产品,雪佛莱在中国销售的全系车型几乎都是韩国人设计的,就连目前火得一塌糊涂的雪佛莱新贵科鲁兹也是韩国人的杰作。
德国车:德国人做事严谨而保守,不事奢华,这种特点充分体现在他们的汽车设计上,德国车重视安全性能,结结实实,经久耐用,然而缺点就是外观过于保守,缺乏新意,看看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出的那些汽车无论档次高低,几乎都是那一个面孔,从不改变。德国发动机性能可靠,十分耐用,但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却基本见不到先进的技术,号称同级别技术最先进的速腾居然用的还是那款几十年前的古董级发动机。
法国车:法国人天性浪漫,富于想象,他们设计出的汽车也总是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从浑圆一体像个面包车的毕加索到取消仪表盘变成“太空舱”的凯旋、世嘉,都体现了这种极具个性的风格,然而,在中国市场上,法国车却一直属于小众车,销量总是上不去,原因就是保守的中国人对于法国车这种过于超前的风格难以接受。法国是赛车运动的发源地,其汽车设计确有独到之处,法国车的发动机和底盘技术都是非常过硬的。不过法国人有点不拘小节,所以他们的车往往会出一些小毛病。
日本车:日本是个能源缺乏的国家,所以日本人做汽车千方百计想省油,节油无非两方面,一是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于是日本车发动机采用VVT技术(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比较多;二是减轻车重,于是日本车的外壳钢板都变得很薄,该加的防护钢梁变成了塑料,这样一来日本车倒确实赢得了“省油”的名声,可是省油的代价就是日本车的安全性大大下降,变得像鸡蛋壳一样不禁撞。日本人很善于作表面功夫,日本车外观都很漂亮,内饰虽然不用什么太好的材料但却做得很精致,舒适性配置也比欧洲车要全,总之你看得到的地方都做得很讨人喜欢,但是你看不到的地方他就会偷工减料,以此来控制成本------小鬼子太精了,他们摸透了中国人好面子的心理。
韩国车:韩国人在汽车制造方面是个后起的国家,他们不掌握任何核心技术,就会四处模仿,不过只学到了皮毛,韩国车总体看来倾向于日本风格,重视外观,但却做不到日系车那么精致;钢板和日本车一样薄,可是却没有日本车那么省油,油耗高的直追美国车。看不到的地方偷工减料比日本车还严重。总之,高丽棒子的车就是一个二仪子。
一次有国内哥们问老公,在美国见识的汽车多,能否评价一下各国造的汽车的性能和特点有啥不同。老公回答说,专业性能咱不敢评说,就打比方来讲吧,若比较通用型的各国汽车,大概齐是这样的:
美国车:就像坐在自己家里,宽大、舒适、自在、结实安全,注重人性化、有亲切感。不过家庭设备不一定是一流的,自动化程度不见得太高,因为得顾及成本/效率比,利用率高又实用的才肯装备。
日本车:像现代化办公室,设备应有尽有,方便、实用、可靠,保证高效率、易维护。还要考虑节省能源,成本多花在设备性能而不是基础建设上,因而不够结实耐用。空间也不一定宽敞,坐久了就像上班,会觉着不大舒服。
欧洲车:典型代表如奔驰宝马富豪之类,就跟参加爬梯或者度假似的,豪华、气派、排场、考究,充分享受。可是爬梯度假只能是一阵子之举,费用代价也高,若天天永远如此就有点消受不起,令人忘了本身斤两,有可能腐蚀革命斗志。
韩国车:有点像上餐馆,虽然也方便周到,布置装潢得挺养眼,但总觉着表面化,临时感,不像可以长久为伴之地。也有点像韩国的整容美人,有些假和做作的感觉。
比较起来,还是美国车和日本车的综合素质更接近广大车民需求,因此普及率较高,就像家庭和工作场所是社会必不可少的。老公一番话,那边的哥们茅塞顿开,说是以前听了读了好些介绍汽车的东西依然云遮雾罩,这回总算明白各国车的差别了。不过老公自知这番歪理也只能忽悠国内同胞而已,跟海外朋友聊汽车可就不敢瞎说了。
老婆倒觉得老公这套比喻挺形象的,可还是从“胸怀全球”的男人眼光出发。她评价汽车则另有一番理论,不是按国家,也不是按厂牌,更不是按档次贵贱,而是按车的外形分类。女人么,看人先看外表模样,然后才看内在品性,看车也如此。老婆是这样描绘各种外形的汽车的:
箱型车(Wagon):外貌忠厚朴素,形体较大也结实,像工薪阶层,适合家庭和中老年人。当年在美国买的第一辆就是这样子的,因为是二手车没啥挑选,可开上后发现特实用,能装东西能载人,搬家拉货接朋友立下汗马功劳。不过如今这样式过时,连车厂都不造了,却依然对其情有独钟,更带点怀旧意味。
普通轿车(Sedan):像上班族,外表比较传统,一本正经缺少变化。无论穿便装还是精心打扮豪华包装,也显不出多少创新。最适合当上下班驾驶的职业坐骑。
城镇车(Town Car):四平八稳的旧式贵族,老人家或者有派头者使用才相称。还有那豪华的加长的礼车也有类似味道,要出啥场面了拉出来,似乎能沾染点高贵气。
面包车(Van):也叫“迷你丸”。好比淑女,稳重踏实温文尔雅,贤妻良母的料。尤其适合有孩子的家庭,载客多,车厢高,跑远途坐着舒适,也具有安全感。有人嫌这类车婆婆妈妈,那也是挺有风度的阿婆阿妈,个头虽然富态,外形却还养眼。开这类车的女人男人多半是好妻子好丈夫好爹娘。
吉普和SUV:如粗壮男子汉,四轮驱动劲头大,但莽撞稳定性不见得好。虽然善于登高爬坡,却不管乘客是否舒服。至于外形么,也并非只要阳刚就顺眼,有的可能像健美男儿,有的兴许像民工苦力。尤其女士开这类车,若人车类型不匹配的话,看着有点儿别扭。
运动车(Sport Car):也就是跑车。顾名思义,运动员型的,适合较年轻或有运动素质的主儿。弱不禁风或过于儒雅迟钝者就不大般配了。
敞篷车(Convertible):不大平民化,招摇,如娱乐圈的公众人物,车里的一干隐私都昭然若揭。若能上档次可如名流明星,要是品味差点兴许像风骚女郎了。
皮卡(Pick-up):不用说,劳动人民型的,工作狂,多载货少拉人,重视干活超过亲情。不过蓝领也有很具档次挺有情调的啊。
悍马(Hammer)之类军车型:当然像军人了,难免带着好战气息。油老虎胃口太大,尤其在油价飞涨的年代。养军人好像应该是国家而不是人家的事儿吧?拿这类车当私家车难免给人崇武拥战印象。
摩托车:就像没成年的挺爱搅,给人横冲直撞又缺乏安全的感觉。喜爱摩托者也容易给人不大成熟的印象,哪怕胡子一把依然嬉皮。
男人女人的汽车理论各不相同,因为各自对汽车的需求不同。很多男人爱车,是把汽车当情人。因此对其国籍出身背景资历个性等要有全面了解,得找情有所钟的娶回家或包养起来,与汽车交往时要投入情感互动,对车子的脾气性能也必须钻研得熟透。
女人通常把汽车之类的只不过当工具,或者当作衣服鞋子,无需那么多感情投入。女人们的个性喜好也各异,有的女人光看牌子不管实际品质,有的注重外表酷丽模样帅,还有的追求标新立异前卫另类,也有的则讲求舒适实用或者保养方便。老婆属于后一类传统派女人,不喜欢太扎眼花哨贵而不实的车,也不很在乎牌号型款,但必须性能可靠安全实用。就像给自己买皮鞋,那些后跟巨高造型摩登的穿在脚上可不舒服,登脚上出风头的后果是自己受罪,买鞋要买既合脚舒服又美观大方适合自己身份气质的。开车也是如此。而且啥类型的人常会喜欢啥类型的车,别人从你的车也能大致看出你的个性
‘陆’ 为什么法国车不如意大利车呢
油耗相似
动力相似
舒适度相似
操控分不同公司的特点,法国车普遍偏运动,意大利车分舒适和运动,运动款非常有激情,舒适款非常豪华
安全法国车更好
保养,在法国法国车便宜,在意大利意大利车便宜
外观见仁见智
内饰相似
空间相似
质量相似
注:以欧洲市场为参考
‘柒’ 法国好还是意大利好
去意大利啊!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艺术家的摇篮。法国的几大画家,西班牙的几个画派,都和意大利有渊源。我可以这么说:比起法国,意大利更精美!
如果有人和我一样在法国呆了N久,又经常去意大利的话,他肯定会选去意大利玩!
法国除了巴黎,只有中部古典风格,南部蓝色海岸风格,西部布列塔尼风格,西南角卡塔朗风格,城市都很小,没什么玩头。虽然每个风格都很有特点,但是每个城市都是那种一两天就玩完了的那种,去看看教堂,老城区,城市广场,博物馆,没了。我全都玩遍了。
还有就是景点一半都分散在乡下,除非你有车,又认识路,那你可以去法国有名的酒窖品酒,着名的城堡观光,但是可能吗!?
蓝色海岸确实漂亮,但也就和海南三亚差不多,是现代风景区,你不信我,你还没看过加纳电影节直播吗?(当然,你要是有机会能遇到世界级电影名星就是另一说了,我知道有人在加纳那边遇到布拉德.皮特,被别人羡慕了好久)
意大利就不同了。
威尼斯最少要玩三天(我在那里住了一个星期都不想走),那水城,太浪漫,太迷人了。让你不知不觉的就想到了自己的情人。(最适合结婚旅游)你甚至不用向导,不用知道名胜在哪里,走在街巷和水渠交错的老城区就是一种享受。
米兰两天就够了,除非你和我一样,对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前和文艺复兴初期)的红土建筑很感兴趣。米兰还有一条时装街(拿破仑街),我还记得阿美尼有5家精品店在那里,范思哲有两家....逛逛不错,就是东西贵的没法买。
罗马一个星期,我第一次去只待了两天半,结果连老城区都没玩遍!人家是2000多年的首都,有近3000年的历史,没什么好说的。
佛罗伦萨5天到一个星期!作为文艺复兴的三大中心之一,你就算待一个月,你也天天有事情做!
以上是意大利的几大文化中心,还有很多小城市可以去,像比萨之类的。我每次攒够钱就去一个星期,可到现在连那几个大的都没玩遍,没钱去小的。
还有法国的物价比意大利贵很多!我记得第一次去意大利时法国草莓6欧一公斤还要在超市里买包装好的,结果我在威尼斯鱼市买2欧一公斤,还随便挑!我在法国买胶卷5欧到7欧,意大利2到3欧就拿下了。
但是旅馆的价格两国都差不离,贵的我晚上经常只能睡火车上,还要时刻小心小偷。
但是意大利有一个小问题:他们外语差的离谱,都灵火车站早上的那一批买票的,44个窗口只有一个会说英文。(可能是我去的时间不好,中午的那批买票的可能素质高点)
法国的状况好一点,但也只有年轻的还有穿西装的会说英语,会说西班牙语和德语的也不少。但你听法国人的英语发音,困难啊!
我不会意大利语,每次在意大利都是英语,法语加德语并用的,有的时候连半吊子西班牙语都要用上。
意大利小偷很猛,但是他们偷完了只把钱拿走,钱包证件会还你的。(我每次都只带5欧加一张卡,被偷了N次但没损失)具体是:威尼斯最安全,米兰,然后佛罗伦萨,罗马最乱。(在罗马我住在华侨家里,他家有14道锁!每天晚上锁门要一刻钟!)
法国巴黎和马赛的小偷和强盗都很多,小偷不讲道义,偷完不还证件的。而且还有暴力抢劫的!(这个我在意大利没遇到)
火车上还有机场有顺包的,要小心。(在机场检票进去了就没事了,毕竟没有买的起机票的小偷)
但不管怎样,总比在中国自助旅游安全!中国大城市的小旅店,那是一个恐怖啊。(我差点没机会孝顺父母啦!)
欧洲旅游最好先去意大利,如果想玩法国,一个巴黎就够
了。从意大利到法国的时候,顺路拐到瑞士日内瓦看看,半天就玩完了,火车票便宜,不用住宿,一下午就能到巴黎,正好看夜景。
祝你旅游愉快!
‘捌’ 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汽车最好
这个不好说啊。总的来说德国日本美国应该是世界汽车制造行业的佼佼者。德国以其雄厚的设计制造能力外加历史悠久全球知名的品牌我想应该是最好的。
国际市场
英国汽车市场
英国的汽车发展历史悠久,汇集了世界领先的企业、大学、赛车产业及自主项目,已经具备实现转型研发的实力。专业知识和前瞻性的思维是英国开发核心汽车技术的独特优势。
英国汽车的制造能力世界排名靠前,从产品的制造范围和所涉及的行业品牌规模便可见一斑。英国汽车的制造范围涵盖了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公交车、客车等多领域英国拥有可进行批量生产的7家乘用车制造商、8家商用车制造商、11家公交车客车制造商、逾10家大型高档车兼跑车制造商。
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与交易商协会的数据,2013年,英国共生产整车160万辆,相当于每20秒钟就有一辆新车下线,其中77%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英国的汽车制造水平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顶级制造商。
作为全球汽车发动机研发和生产的中心,英国的动力总成设计始终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尤其在发动机设计方面优势显着。2013年,英国总共生产255万台发动机,占整个欧洲发动机生产总量的30%,其中更有62%的发动机出口至100多个国家。
法国汽车市场
与大部分发达国家一样,法国的汽车市场也属于成熟市场,趋于饱和,其中大部分新车的销量已不再是初次购车的消费者购买,更多的是旧车更替。
受地域、经济、生活成本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影响,法国人更热衷于两厢国产小车,所以在法国本土,我们会发现他们的车辆似乎与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并不匹配,而这也恰恰是这些欧洲发达国家所共有的特点,他们对于汽车的要求并没有想象的高,更偏重实用。
据汽车行业数据显示法国本土两大集团中,标致雪铁龙在2014年在法国售出51188辆汽车,同比下滑了2.2%;雷诺集团销量也同比下跌了0.4%,降至37898辆。此外,大众、福特、丰田等大部分车企2014年也在法国都遭遇下跌,法国的汽车市场的销量预期也不是很乐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汽车
‘玖’ 德国。日本。意大利。美国。法国。英国。韩国。的汽车技术排名
这里排除技术性差异。因为这几个国家的科技都很发达。只不过是设计理念不同。如果真要排名的话,除去价格因素。意大利车比德国车好,德国车比英国车好,英国车比美国车好,美国车比日本车好,日本车比韩国车好。
意大利的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都是跑车中的佼佼者。
德国的奔驰、宝马、奥迪、大众车型,都是豪华车的标准典范,而且价格普遍比意大利的跑车车型稍低一点,记住,这是普遍来说,也有例外,比如奔驰SLR的价格就要绝对高于法拉第F430和玛莎拉蒂所有在华销售的车型。
英国车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積架和路虎了,品牌档次和德国车差不多。
美国是一个不差钱的国家,因此,克莱斯勒、卡马洛这些车型排量都与汽缸不成正比。但是技术还是很牛X的。
日本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因此,设计的汽车一定要经济。这也就是因为日本车能风靡全球的原因。
棒子的车,乍一看去还行,可就是和日本车比起来,就是差这么一点点。比如说索纳塔御翔和雅阁相比,车内空间小这么一点,高速操控差这么一点。
‘拾’ 法国与意大利公路车那个好
当然是法国了,法国比较优雅浪漫,普遍素质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