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法国的迪纳尔好玩吗
法国,是一个着名的浪漫之都,很多人都心向往之。但是提到法国,你可能想到着名的埃菲尔铁塔,浪漫的普罗旺斯,繁华的香榭丽舍大道,但你一定不会想到迪纳尔。但其实在法国人心中,迪纳尔才是心中的圣地,是上流社会的世外桃源。
离开之前,可以去一趟城中心的小城,在哪里你会感受到法国的浪漫格调,露天酒吧,露天餐厅,蓝天白云下进餐,是不是什么食物都会变得美味。在街边的咖啡馆,品一杯地道的法国白咖啡,回味微苦,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脸上,回味人生,什么酸甜苦辣都看开了。
细细解读迪纳尔,便发现透过哪些精美的建筑,我们看到的是法国浪漫的灵魂和享受生活的态度,是富人看遍财富之后,对精神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❷ 欧洲的法国怎么样
法国(La France),全称为法兰西共和国,现在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三面临海,呈六边形。首都巴黎是法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卢浮宫博物馆和巴黎圣母院誉满全球,香榭丽舍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街,其地上与地下交通四通八达、非常方便,每天客流量达1300万人。巴黎的标志建筑——埃菲尔铁塔像一个钢铁巨人高高地耸立在恬静的塞纳河畔。在法国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马赛,你可以造访大仲马在小说《基督山伯爵》里描写过的监狱——奇伊夫堡。西南部城市波尔多酿酒历史悠久,其葡萄酒驰名于世。特等“波尔多红葡萄酒”列为世界葡萄酒“皇后”,一瓶百年陈酒在国际市场上可售3万多美元。位于地中海岸边的戛纳,是一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小城,每年在此举办的戛纳电影节热闹非凡,其颁发的金棕榈奖被公认为电影界最高荣誉之一。法国的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使其一直引导世界时装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时装店,老板们的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两个妇女穿着一模一样的服装。法国人天性率真,浪漫,喜欢大自然,有一半以上的法国家庭饲养各种小动物,总数量在3000万只以上。 法国是个以礼仪着称的国家,谦恭礼貌是法国人一直引以为荣的传统。
❸ 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法国,基本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处于大革命“动乱”刚刚平息不久,就时间来说英国的工业革命18世纪80年代早已有序进行 ,工业化水平加速 中产阶层和文化相继出现 而拿破仑当政时期法国的工业革命处于起步阶段 到19世纪20-60年代法国才完成相应的转型 拿破仑上台后的资本主义商业政策为转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科技方面:由于法革激进派雅各宾专政 大量的科学家被处死 如拉瓦锡等到拿破仑时期才得到改善:蒙日 卡诺等一批科学家为法国的科学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反观英国由于工业革命的持续 更是对科技到了全民重视的程度 从当时来看英国的科技力量很多都用在生产上,而法国更多是理论性的 就总体而言英国强于法国
民生:英国的工业化导致出现收入差距,使得原本属于利益关联体的工业资产阶层和工人阶层出现对立 市场物资充足,产品也越来越多 但工资较少
法国:拿破仑初期的战争红利日衰 常年的远征使得人力 原料和财政上都出现了短缺
军事:英国由于地处岛屿 十分重视海权 凭借海军的机动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夺得了大批的海外属地 十八世纪初击败法国海军 到18世纪末,在北美大陆败给了美国后第一帝国时期结束随后向东发展延续这帝国的“辉煌”英国陆军受地域发展限制和属地较广等因素 欧洲的军事力量相对法国而言不占优势
❹ 法国现在的经济状况怎么样
法国的商业非常发达,法国的超级市场和连锁店非常有名,例如家乐福和LV专卖店等等,但创造收益最多的是食品销售。并且法国的电子商务额非常巨大,增长速度也非常快。法国的奢侈品也是非常领先的,也赚取大量的外汇收入,特别是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富豪。提起法国工业,不得不提法国的农业,法国农业要好于法国的工业。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主产麦类,玉米,蔬菜和水果。当然,葡萄酒享誉世界,产量居世界首位。畜牧业非常发达,不仅自给自足,还能出口赚取外汇。并且农业高度机械化,节省大量人力。法国的旅游资源超级发达,是世界上第一大旅游大国。旅游带动法国服务业的发展,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从事服务业。另外法国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经贸大国。进出口总额都居世界前列。出口中农产品和汽车,化妆品和军火等占很大比重。法国的经济现状还是比较稳定的。
❺ 法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领土呈不规则的六边形,北面和东面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接壤,南临地中海,西南与西班牙、安道尔为邻,西为比斯开湾,西北隔拉芒什海峡、加来海峡与英国相望。
法国境内主要河流有塞纳河、卢瓦尔河、罗讷河,有巴黎盆地、阿基坦盆地、罗讷谷地及地中海沿岸平原。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的西段、比利牛斯山脉、孚日山脉和汝拉山脉,高原有中央高原和阿摩利康高地。法国地处北温带,气候受海洋影响,大部分地区为冬温夏凉、常年有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多在10-14X,无霜期285-325天,均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年均降水600-10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递增,季节分配较均匀,利于农业。西部向东逐渐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南部为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利于作物多种经营。农业以牧业为主,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小麦、玉米、葡萄酒、甜菜、马铃薯、肉类、牛奶、蔬菜、水果产量居世界或西欧前列。法国葡萄酒闻名世界,当地人种植的葡萄多用于酿酒。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大家,满意请采纳,谢谢。
❻ 法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领土呈不规则的六边形,北面和东面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接壤,南临地中海,西南与西班牙、安道尔为邻,西为比斯开湾,西北隔拉芒什海峡、加来海峡与英国相望。法国领土还包括地中海的科西嘉岛,面积55.16万平方千米。法国人口6279万,以法兰西族为主体,占84%;少数民族占7%,主要为布列塔尼族、科西嘉族、巴斯克族;外侨占9%。居民多信天主教,法语为官方语言。法国地形东南高西北低,以平原、丘陵为主,其中,海拔不足250米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3/5,丘陵和高原山地约各占1/5。境内主要河流有塞纳河、卢瓦尔河、罗讷河,有巴黎盆地、阿基坦盆地、罗讷谷地及地中海沿岸平原。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的西段、比利牛斯山脉、孚日山脉和汝拉山脉,高原有中央高原和阿摩利康高地。法国地处北温带,气候受海洋影响,大部分地区为冬温夏凉、常年有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多在10-14X,无霜期285-325天,均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年均降水600-10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递增,季节分配较均匀,利于农业。西部向东逐渐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南部为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利于作物多种经营。农业以牧业为主,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小麦、玉米、葡萄酒、甜菜、马铃薯、肉类、牛奶、蔬菜、水果产量居世界或西欧前列。法国葡萄酒闻名世界,当地人种植的葡萄多用于酿酒。法国工业门类齐全,铁、钾盐、煤、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此外。为了有效化解水力、煤炭和石油资源缺乏的窘境,法国大力发展和利用核能发电,现在核电在全国发电总量中的比重已达77%。法国森林覆盖率为27%,草地面积广阔。如果让人们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法国,最常见的就是“浪漫”了。事实确实如此。首都巴黎号称“浪漫之都”,是法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有1300万的客流,在这里来来往往。巴黎的标志建筑——埃菲尔铁塔像一个钢铁巨人高高地耸立在恬静的塞纳河畔。在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马赛,你可以造访大仲马在小说《基督山伯爵》里描写过的度假居所。奇伊夫堡,西南部城市波尔多酿酒历史悠久,其葡萄酒驰名于世。特等“波尔多红葡萄酒”列为世界葡萄酒“皇后”,一瓶百年陈酒在国际市场上可售3万多美元。位于地中海岸边的戛纳,是一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小城,每年在此举办的戛纳电影节热闹非凡,其颁发的金棕榈大奖被公认为电影界最高荣誉之一。法国的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使其一直引导世界时装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时装店,老板们的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两个妇女穿着一模一样的服装。法国人天性率真,喜欢大自然,有一半以上的法国家庭饲养各种小动物,总数量在3000万只以上。法国是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国家,对女性的谦恭礼貌是法国人一直引以为豪的传统。
❼ 拿破仑帝国结束后,法国历史怎么样了
君主制复辟
1815至1830年间的两任国王都想要在复辟的旧君主制下维持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期间的一些进步措施。法兰西王国的殖民帝国在北非继续扩张。
法国的最后一任国王:路易斯-菲力浦被加以封号“法国人之王”。1830至1848年间出现了贸易商业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开始,社会主义和联邦主义运动也开始兴起。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最终将法国引向了 1848年大革命,导致了君主制的最后崩溃。
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
普选制、新闻自由和对劳动者阶层起义的恐惧给了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一个机会当上了法国总统。在经过一段独裁式的总统统治时期后,路易拿破仑通过公民投票和政变方式当上了皇帝,号称拿破仑三世。他的政府倡导激进的经济改革政策,推行大量目的在于重建国家资本的重要经济计划。第二帝国以工业扩张为其特征。就在政府向议会制政体变化之时,法德战争爆发了(1870年)。法国在苏丹的失败导致了第二帝国的覆灭。
第三共和国
1871年成立了共和国并建立了国防政府。法国战败,在与德国签订的和约中法国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同年发生了着名的巴黎公社起义,但起义被血腥地镇压了。
共和国的议会制政体在1871年至1914年间建立了有关公共自由的一系列重大法律,证明了其本身的价值。儒勒法里总理(186年至1885年在任)对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和新闻自由的确立发挥了重大影响,他对非教会的免费义务小学教育制度的建立也有重大贡献。
法国在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继续扩张,但与此同时社会动荡和宗教与学校之间的纷争(政教分离)动摇着社会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使法国失去了十分之一的劳动力。1917年12月是战争的转折点,乔治·克雷孟梭带领法国及协约国一起取得了胜利,德国战败。阿尔萨斯和洛林重归法国。
在战后重建不久,法国就象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被1929年大危机严重打击。广泛的罢工和左翼联盟给法国带来了1936年的人民阵线政府,这届政府在国家计划中设定了建立基本社会法律的义务。
在法国的四周,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以及西班牙内战都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
随着着名的所谓“奇怪战争”的结束,1940年法国宣布了休战,法国成为德军占领区。法国经济处于不稳定中。整个国家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与占领国合作的维希政府,另一方是以伦敦为基地的“自由法国”流亡政府及抵抗运动。经过五年的战争,法国在1944年被盟军解放。
第四共和国
1940年6月18日夏尔·戴高乐发表了广播讲话后,被公认为法国抵抗运动的领袖和象征。他在1944年至1946年间任政府首脑,建立了法国社会保障体系并给予妇女选举权。可是,由于议会制政体不能清楚地提供政治方向而导致了政府改组,第四共和国被动摇了。1945年至1958年的这段时期法国一直忙于重建国家发展经济。不断尖锐化的非殖民化问题(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战争)意味着虚弱行政权的结束。
第五共和国
1958年,夏尔·戴高乐将军重登历史舞台。他设计并建立了加强行政权的第五共和国体制。即建立了人民普选总统制。法国从此走向一个现代化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时期。1968年5月的学生运动和社会骚乱反映了年轻一代的不安情绪、社会的缺乏秩序以及国家的过度集权,戴高乐将军因此被迫辞职。然而右翼政府仍把持着政权。乔治·蓬皮杜任总统直至1974年去世。他的继任者瓦雷里·吉斯卡尔·德斯坦任满了七年,但在1981年被第五共和国第一位左翼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击败。密特朗1988年竞选连任成功。不过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法国政坛的特点就是左翼和右翼政府轮流执政。
统一的欧洲市场开始建立
1993年12月1日,欧洲联盟在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基础上诞生。
雅克·希拉克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1995年5月,雅克·希拉克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1997年4月21日国民议会被解散。5月25日和6月1日,进行提前选举。地方选举则在3月已经进行。这一选举的结果产生了左翼和右翼的“并存”。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在过去的数三十年里,法国建立了一套稳定的制度。在1958年戴高乐将军任总统期间通过全民公决方式确立的第五共和国宪法保证了政治体制的良好运作。法国是统一的、民主的、世俗的社会主义共和制国家。其公民不论出身,种族或宗教信信仰,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现代法国民主制度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留下的遗产。其原则以1791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为基础,今天已经成为宪法的引言部分。
法国的铭言是“自由、平等、博爱”。
法国国旗是三色竖条组成的三色旗:蓝、白、红。
法国国歌是马赛曲。
法国国庆是7月14日,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
国家制度
行政权
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以普选制选举产生,任期七年。总统颁布法律并有权提出议案要求国家公民投票表决。他还有权在与总理,国民议会议长和参议院议长谈话后宣布解散国民议会。
总统任命总理,并任命由总理提名的政府成员。
政府应答复国民议会的质询。
立法权
议会由两院组成:国民议会,由五年一次普选产生;参议院,议员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席位。
议会投票表决决定法律的通过与否,批准国际条约以及行使由共和国总统授以宪法修改权。
司法权
司法机构独立于行政权和立法权。
473个初审法院和186个大审法院负责执行法律。上诉法院有35个。终审法院负责判断法律是否被正确地执行。刑事犯罪由法官和陪审团组成的重罪法院审理。
在行政司法领域有行政法院和国家最高行政法院。审计法院负责审核公共开支情况。
宪法规定的其他组织
-宪法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共和国总统、国民议会议长和参议院议长分别任命。宪法委员会的职能是监督选举和审查法律的合宪性。
-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其成员是各种不同社会阶层(工会、商人、各种协会)的代表或政府指定的具特定资格者。在议案、法令或有关计划具有经济和社会性质时,要咨询经济和社会委员会的意见。
-最高行政法院:行政方面的最高权威。政府在起草议案和实施法令前必须征询其意见。
-最高司法官委员会:由司法官和特定资格者组成。委员会由共和国总统和司法部长分别任主席和副主席。由它对高级司法官的任命提名,同时也负责司法官的纪律处分。
-共和国司法法院:以前被称作高等司法法院,由十五名法官组成,他们或是议会成员(12名是国民议会议员),或是司法官(3人)。法院负责审理政府成员所做的、被认为是有刑事犯罪性质的职务行为。任何个人一旦认为自己被政府成员的犯罪或违法行为所损害,就可以向一个专门申诉委员会起诉。
行政管理
大区
法国被分成21个大区以及科西嘉岛。大区由地区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主席及其成员通过普选产生。 省
法国大陆有96个省,此外还有四个海外省:瓜特罗普岛、马堤尼克岛、留尼旺岛和南美的法属圭亚那,海外领地还有玻利尼西亚、新卡勒陀利亚、马约特岛、圣皮埃尔和马可隆、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特尔·阿特里、科格伦群岛,克罗塞和圣保罗岛。
省由总委员会管理,其主席和成员通过普选产生。省长是中央政府派到地方的代表。省被分为区(包括海外省在内共339个),小区(3,995个)和市(36,560个)。
市政
市政管理由市长在市政委员会协助下负责,市政委员会成员通过普选产生。
竞争性的经济体制
1945—1961
尽管法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她在战争结束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困难:人口只有四千万(与1900年相同),工业生产总值只有战前的一半。原材料极度缺乏,通货空前膨胀。
首要的三个经济计划是重建基础工业,促进生产和准备国际经济竞争。
1962--1975
这段时期,在国家的督促下经济得到了惊人的持续发展,达到了预期计计划。这一时期法国的经济增长率创下了空前记录(年增长率达5-6%),带来了充分就业、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增长和工资水平的迅速提高。
接下来的经济计划把重点转向了地区经济发展,投资政策和社会组织(改革社会保险体系建立全民退休金)。
1976年以来
三次连续的石油危机(197、1979、1980)和持续的世界经济动荡使法国这二十年来一直强调经济的结构调整和现代化,从而导致了高失业率(20年来减少了三百万以上的工作机会)。
政府开支紧缩以及强调减少能耗,发展竞争力强的工业、研究和职业培训赋予法国以新的活力,使其能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欧洲一体化和下个年的来临。
高度多样化的经济体制
法国经济涵盖了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农业(世界第三、欧洲第一大出口国),工业(世界第四、欧洲第二),渔业(欧洲捕捞量第四)。
法国出口贸易名列世界第五,有五家法国公司跻身世界百强。
农业
法国农业是一个现代机械化,高生产率的生产部门。法国的农业生产面积占欧盟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农产品占欧盟产量的23%,其中一半是畜产品(肉、奶、奶酪),其余的是谷物、糖和加工业。
工业
法国工业既包括大量正在重组和自动化的传统工业部门(钢铁、冶金、机械、汽车和纺织工业),也包括一些新的发展中技术工业(食品加工、精密化学、航空航天工业和新型材料)。
法国工业生产在原材料和能源上主要依赖于进口,只有电力是个例外。25%的电力来自于本国的核电厂。
服务业
服务部门(对集体和个人消费者)正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主要的服务部门,如交通、电子通讯、邮政、电力和水在本领域都配备了先进技术(微型电话、高速列车和地铁系统更是享有国际声誉)。法国的旅游业名列欧洲第一,对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有重大意义。事实上,法国在这个“无形出口工业”中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法国如何看待自己
从大小、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上看法国都算不上是个“超级大国“。但法国依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由于高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她是世界重要经济强国之一,在出口方面排名世界第四或第五位。她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否决权,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常任国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位于巴黎。
从另一些角度来看法国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拉丁国家之一(到2000年全世界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拉丁人后裔)。
-法语国家之一。法语人口在全球共有一亿零五百万。在美洲和非洲的某些地区,法语已经被使用了几百年。
-欧洲国家之一。法国和中欧及东欧的许多国家有着良好的政治、贸易和文化交往。在1990—1991年苏联的政治变化后这些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更重要的是,法国的未来与西欧联盟的其他十五个成员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由于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普选产生)的建立,法国人民积极地参与到欧洲政治生活之中去了。
❽ 二战时,投降之后的法国是什么样的状态
法国沦陷时根据条约,德国占领了其法国北部工业区,贝当在南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建立维希法国。当时维希政府除了英国以外所有国家都予以承认,它掌握着法国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和一支仍堪称强大的舰队。而戴高乐在建立自由法国时是在英国的支持下开展的,后来他试图说服殖民地总督来支持他,但是只有北非摩洛哥等少数殖民地得到了响应,这就说明自由法国军队掌握的资源非常有限,势必不能在战场上发挥较大作用。
德军占领法国工业区可不会对其巨大的财富无动于衷。法国的工业和农业、劳动力都被德军征用于战争。法国汽车工业被迫为德军提供大量军用汽车,还不得不为德军修理战损的装备。法国被迫为德军提供占其总产量一半的煤炭,以及几乎所有的钢铁和其他金属材料来生产武器。航空工业和船舶工业全部被征用,为德军生产战斗机零件和修理建造潜艇。法国战前是世界第五大工业国,可见这种征用量的巨大。
其金融业也得向德军提供高额度的占领资金,这一切都暂缓了德军的灭亡。更可怕的是维希卖国政府还向德国派遣劳工到军工厂工作。其次还有很多极端主义分子自愿到苏联战场参加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