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国前段时间发生恐怖袭击的原因是什么
法国巴黎,7日午间,一家讽刺漫画杂志社遭遇袭击、多人伤亡,瞬间成为世界主要媒体的头条新闻,“恐怖袭击”的字样不断出现在各媒体的报道标题中。事实上,近年来,法国已成为极端组织袭击的重要目标。为何法国恐袭近年来不断?事件矛盾的根源是什么?未来法国反恐政策会如何演变?
法国超过美国
成了恐袭首选目标
近期,欧盟正遭遇着自“9·11事件”以来最具有威胁的恐怖主义袭击威胁,其中法国面临的威胁更为严重。“作为恐怖主义分子袭击的首要目标,美国可以休息一下了,现在法国才在那个位置。”一位法国高级安全官员曾在2013年对《时代》周刊记者说。
近年来,法国不断在马里、利比亚等非洲国家和地区展开军事行动,这些行为刺激了极端组织寻求报复的欲望——在他们看来法国将是最大的目标。在法国决定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采取军事行动之后,极端组织又开始不断在网站上呼吁追随者对法国发动“独狼式袭击”,以示惩罚。
2014年12月20日,一名20岁的非洲籍法国人在网上张贴出一面“伊斯兰国”的旗帜后闯进图尔市郊区的一个警察局,并高喊宗教口号。随后他持刀向一名警察面部猛砍,此外还刺伤了另外两名警察,在伤及第4名警察前被开枪击毙。
2014年12月21日,法国第戎市一位40岁的非洲籍法国人同样高喊宗教口号并驾车冲撞到行人之中。事故造成11人受伤,其中2人受伤严重,嫌犯之后被警方逮捕。22日,一名男子开车闯进一个位于南特市的圣诞市场后开始向行人挥刀,事故造成10人受伤,但调查人员声称并未发现此事与恐怖袭击存在联系。
钱报智库专家、旅法学者宋鲁郑告诉记者,这次的恐袭发生在法国的心脏地带巴黎,当地人并不觉得奇怪。而除了法国,在欧洲其他国家,首都发生的恐袭频率也越来越频繁,例数21世纪以来的恐袭,马德里恐怖袭击案,伦敦爆炸案,奥斯陆爆炸案,都是发生在各个国家的首都。
严密防范
未能阻止“独狼”式恐袭
而在去年年底的系列“独狼”式恐怖袭击之前,法国也曾发生过多起零星的恐怖袭击。随后一段时间,法国挫败过多起在法国境内发动恐怖袭击的图谋。2013年6月24日,法国警方在大巴黎地区抓捕了6名嫌疑人;25日警方又在法国南部逮捕了3名嫌疑人,警方还在嫌犯住处缴获了为数不多的枪支、刀具以及宗教极端分子宣传文件。当时法国总理瓦尔斯曾认为这6名嫌犯“极其危险”,准备“付诸行动”;2014年7月11日,法国警方又破译了一名阿尔及利亚籍男子与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一名高级成员之间的多条加密短信,挫败了一起针对埃菲尔铁塔、卢浮宫以及核电站的恐怖袭击图谋。
从去年9月开始,在艾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等地,军警巡逻很密集,而且时常对可疑物品与来往车辆进行检查,法国情报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秘密措施,来应对恐怖分子的威胁。对此,法国总理瓦尔斯曾于去年10月3日宣称当时法国境内已经有“119人被捕,其中81人受到调查,56人受到监禁”,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一些企图出境参战的人员被及时制止,他还宣称数起在法国境内发动袭击的图谋遭到挫败。但终究未能防止法国去年年底数起“独狼”式恐怖袭击的发生。
专家:
袭击影响欧美反恐政策
法国国民议会负责作《反恐怖主义法》草案报告的议员彼得拉桑塔曾表示,不少参加了极端组织的法国人曾经或正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地参战。
去年11月,法国开始实施一部新的反恐立法,这将有利于安全部门关闭恐怖组织的网站,没收可疑人员的护照和身份证。对此,批评者认为,法国当下最激烈的矛盾为大量在郊区生活的中东阿拉伯、北非移民与主流社会之间存在的隔阂,而法国政府在这个真正关键的问题上毫无作为。
军事评论员赵楚认为,法国与欧洲很多国家一样,是一个拥有众多中东移民的国家。在国际问题上,除2003年布什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外,在美国和欧洲盟国参与的众多国际军事行动中,法国一直都是很积极的参与者,而在像利比亚行动等战事中,法国甚至发挥了主要作用。如果这次袭击果真具有族群与文化的背景,那就意味着,最新的恶性恐怖暴力浪潮已把类似国家的国际政策与国内安全问题更微妙地连接起来。这势必对有关国家的未来内外政策决策造成很大影响。
此事更大的影响还在于,欧美各国势必重新检讨国内反恐的安全体制,对有关情报,力量与部署进行反思,也加强这方面的协调和合作。这无疑都会影响可预期将来的各国社会与政策面貌。
㈡ 欧洲恐怖袭击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政治上,欧洲,尤其是西欧和美国一体,在中东出兵伊拉克、阿富汗。所以,空不组织有袭击欧洲的动机。
人员上,欧洲有大量的MSL人口,不管是法国还是英国,这让他们防不胜防:很多发动袭击的人,就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当然,都是MSL。同时,最近也有大量的难民进入欧洲,就更加难以防备了。
最后,则是安全措施上。欧洲一体,国家和国家之间人员自由流动,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漏洞。同时,欧洲国家自认为是西方价值的代表,也不允许正负对人员加以暗中监控、调查,让漏洞更大了。
㈢ 为什么法国总是遭受恐怖袭击
11月30日开始,《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缔约方的年度大会将在巴黎开幕。主办者宣布,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参加会议,80多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临大会。此外,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名记者和一万多非政府组织成员来到巴黎。届时,巴黎将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为了接待如此规模和级别的国际会议,法国为安全计把巴黎北郊的布尔歇机场临时改造成会议地点。而这个机场就在法兰西体育场附近。而就在两个星期前发生这场暴恐袭击,这对世界气候大会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恐怖分子再一次选择法国为袭击目标并非偶然。年初巴黎连环袭击案发生后,“伊斯兰国”组织曾宣称,这是对法国在中东地区参与国家反恐行为的报复,而从警方的调查表明,那次袭击的主要嫌疑人同“伊斯兰国”存在直
接的关联,其中一些人是直接从叙利亚参加圣战后带着指令返回法国的。此后,法国连续发生多起类似的恐怖袭击或未遂事件,均有国际恐怖组织的背景。这次事件再一次表明,法国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袭击目标。
巴黎在劫难逃与法国从去年开始积极参与在中东的打击“伊斯兰国”的联合行动直接有关。去年9月法国开始对伊拉克的“伊斯兰国”武装据点展开轰炸行动,今年年初法国派遣“戴高乐”号航空母舰前往海湾巡游两个月以加强空中打击力度,9月法国决定把军事打击“伊斯兰国”的范围从伊拉克扩大到叙利亚境内。11月初,法国决定再一次出动“戴高乐”号前往海湾以加强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可以说,这一次巴黎遭遇袭击是国际恐怖组织更加严厉的报复行动。
法国遭遇国际恐怖袭击后加强军事打击“伊斯兰国”的力度,反过来,法国积极打击“伊斯兰国”又招致更大的报复。这一某种意义上的“以暴抗暴”的恶性循环已经成为难以摆脱的怪圈。
这次事件发生在法国,也和大量从叙利亚和伊拉克回流的所谓“圣战分子”有直接关系。据法国情报部门透露,目前法国有上千名受到极端宗教蛊惑的年轻人前往叙利亚参加“圣战”,这些人经过“战斗洗礼”后不少人又返回法国,而这些“带着任务”的回流者便成为法国安全的最大威胁。据报道,在目前大量涌入欧洲的难民中也混杂着为数众多的这类潜在恐怖分子,这对于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来说,都是极大的安全威胁。
㈣ 法国的恐怖袭击的原因是什么
老百姓唠点实在的, 就不上升到政治专业层面了。
法国出现恐怖袭击是迟早会发生的, 说白了就是民族仇恨。
看到很多网站贴出来“恐怖不能战胜正义”, 我不觉得IS就是恐怖, 法国也不代表正义。
当我们看到人体炸弹在音乐厅和闹市炸开, 看到冲锋枪在平民中扫射, 看到公布于众的砍头的时候,我们都看到残忍和恐怖。那无人机定点清除和轰炸机下面的就理所应当的都是匪徒和死亡表上的数字么?
区别只是中东国家不能做出和美法等量的宣传, 我们看不到另一方的残忍和恐怖而已。
大多数以美法首先侵入别国干涉内政或者说制造政治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 一切武力行为都算是卫国行为。
退一步讲, IS有能力和美法打一场面对面的战争么? 如果不能, 恐怖袭击是他们唯一能做的。
看看中东地区吧, 本应该富得流油的地方现在满是废墟, 这不是任何本地政府造成的,当美国宣布出兵阿富汗, 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时候, 是哪位第一个冲上前的呢? 其实恐怖袭击今天发生, 已经是底类的了。
㈤ 为什么法国会频繁发生恐怖袭击
与国际恐怖组织IS有过节,主要是叙利亚内战时法国政府参与了进去,因此被报复,所以说不干预别国内政,只提建设性意见的处理方式是最合理的。别国的内战别管持续时间多长、死伤有多严重,其它国家最好提供下人道主义救助下难民就行了,切忌不要明目张胆地表示去支持某一方,并主动提供武器设备等帮助进行打击,这样只会在不久的将来为本国人民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㈥ 为什么最近恐怖袭击大多发生在法国
这么说吧,这个都是法国人自己作的。6500万的人口。穆斯林占到了10分之一。之前从北非殖民地引进了太多的劳工了。后来经济一不好,就嫌弃这些移民了。在工作机会上歧视。另外,法国是个世俗国家,它希望这些人能融入社会。可惜没有成功。穷困,没有工作,倍受歧视,当然也就心存不满。很容易就被人蛊惑了。
㈦ 法国为何成为恐袭重灾区
因为法国曾经在反恐怖袭击活动里面扮演了领导者的地位,这肯定会被一些恐怖分子盯上,再加上近来法国的福利越来越低下人民对政策越来越不满,这就让那些恐怖份子有机可乘。
可以说现在法国所遭受的恐怖袭击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一个就是向城镇发展,尤其就是巴黎这种知名的城市,尤其会成为恐怖分子眼中的眼中钉,而他们这次对大剧院的袭击,更是包含了美国的演出团体,所以说他们袭击的目标非常的准确。
第二就是它具有联动性的特点,恐怖分子同时发起袭击,使当地的安全措施显得不堪一击。最后,这种袭击在背后肯定有国际背景,法国也参与了美国主导的在中东地区的反恐行动。所以,不管从袭击特点、袭击目标,还是内因外联这些方面,这次袭击体现了当前恐怖活动一些主要特征。
㈧ 法国近年来成为恐怖袭击对象的深层次原因是
目前,在打击IS的战争中,法国已取代英国成为跟随美国最紧的国家,这次恐怖袭击前刚刚宣布派出其唯一的航母前往中东参加新一轮打击行动,或许也是这次巴黎遭袭的原因之一。
分析认为,这次恐怖袭击发生在西方文明心脏城市之一,会给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带来强烈冲击。这次精心策划、军事行动式的袭击事件很可能会进一步助长反伊斯兰情绪在欧洲的蔓延,反而让极右翼政党更受欢迎。同时也会加速法国社会的分化,人们可能在这次恐怖袭击之后,更加支持极右翼政党的一些呼吁和行动。而这次恐怖袭击,也会助长恐怖分子的气焰,使得受基地组织影响的一些极端分子今后会更加选择恐怖活动来表达声音。同时,这也昭示,恐怖组织的恐怖活动已由中东向外蔓延,这次是欧洲,下次是欧洲,再下次就有可能会扩展到美国,恐怖组织对西方世界的报复正伴随着美欧对IS打击的加速而更加疯狂。
㈨ 恐怖主义虽然无处不在,但恐怖袭击为何在法国屡屡得手
因为法国对于人员自由跨境流动的管控不强,所以法国多恐怖袭击。法国可以说是恐怖主义最多的国家,恐怖组织的成员在法国的势力非常的强大,法国的司法部门对于这些恐怖分子是非常的不手软的,所以即使恐怖分子的进行了袭击,也会被人权主义化解。
在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法国每年发生的恐怖袭击在世界范围上来说是非常多的。事实上法国也是通过各种制定不同的政策来说,法国也开始重视这些这些恐怖袭击的时间。
㈩ 为什么法国巴黎经常受到恐怖袭击
是法国反恐越反越“恐”的重要原因。其实在《沙尔利周刊》血案之后,法国已将巴黎大区警戒级别提至最高,并动员1万名军人保护全国敏感地点。然而,恐怖分子的伪装以及从“潜伏”到“激活”过程的隐秘,造成对恐怖袭击的防范更加困难。
以伊泽尔省袭击案为例,案犯之所以能成功在工厂制造爆炸,就因为他平时经常送货进厂,和工人们十分熟悉。结果,发动袭击的当天他大摇大摆进厂,居然无人阻拦。
与对外政策与自身社会治理有关
从此次“黑色星期五”巴黎血案则可以看出,恐怖组织的策划和行动能力比年初《沙尔利周刊》遇袭时有了全面提升。恐怖分子可以在巴黎这样的发达国家首都,在一夜之间制造至少6起枪击和3起爆炸,在体育馆、剧院等不同场所杀死百余人,时机选择在人们警惕性最低的周五,又是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两周,其策划之周密、手段之毒辣令人细思恐极。
法国之所以引起恐怖分子的“重点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对外政策上,法国近年来积极介入从叙利亚、伊拉克到利比亚、马里等国的事态,就在11月5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刚刚宣布部署“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目标。
另一方面,法国在自身的社会治理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如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社会阶层固化,部分年轻人看不到从社会底层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希望和空间,容易被恐怖主义的歪理邪说劫持,走向极端。
《沙尔利周刊》血案发生后,记者在巴黎深入采访时就发现,案犯库阿希兄弟沦为恐怖分子的背后,正是因为他们未曾受过良好教育,在贫困中苦苦挣扎,最终被极端思想传播者洗脑而走上不归路。
法国一再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与全球范围内反恐形势日益严峻也有着密切关系。今年以来,黎巴嫩、突尼斯、科威特均发生过死伤惨重的暴恐袭击案。这也证明国际社会应同仇敌忾,联手打击恐怖主义的嚣张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