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国人是日耳曼人后裔,为什么它的语言和英德差异如此之大
这是因为法国人虽然有日耳曼人的血统,但是同时也有其他种族的血统,比如罗马人,还有凯尔特人的血统,所以也导致了法国的语言文化和英国德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时间的发展使得法国独立创造出了自己的文明。所以也使得法国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现在大家提起法国主要是觉得法国人浪漫,潇洒。
其实欧洲各个国家都比较紧密,但是语言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差别。甚至有的国家出现过好几种语言,这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一些国家曾经被多个国家占领过。
B. 德国,法国,俄罗斯的特色文化
德国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在这个国家的气候经常变化,大多的时间里都在刮西风,虽然说德国经济高度发达,但是德国也有很多很有名的旅游景点,他的特色文化也很丰富,那么德国到底有怎样的特色文化呢?就请跟随笔者的介绍来简单看一下吧!
首先是汉堡,汉堡是德国很有名的城市,因为这里有着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美丽景色,在汉堡,音乐剧是很有名的,假如说游客来汉堡旅游的话,那么就可以亲身感受一下音乐剧所具有的魅力,相信你一定会被音乐所独有的那种魅力感染的!汉堡还有一个很美丽的称呼,叫做“绿城”那么从名字不难看出来,肯定是与绿色这一主题有关了,尤其是市区的阿尔斯特湖,特别的美丽,游客们可以感受到风景如画的美景,还能租赁一只小船,飘荡在湖水中,亲身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丽,何乐而不为呢?汉堡的景色深切的体现了德国的特色文化,所以说,来到德国,汉堡是必须去的旅游景点呀,你一定会流连忘返的!
再一个比较有名的就要数德国的首都,柏林了,柏林的特色文化也是数一数二的,因为这是德国最大的一个城市,当然也是一个最具魅力的城市,柏林可以让游客们一整天都会过的充实,忙碌,在白天的时候,你可以去探索一下博物馆,亲身感受一下博物馆所带给你的那份独有的惊奇和神秘,从而更加的了解德国历史文化,不光只有博物馆呢,还有全新的建筑,感受一下突飞猛进的现代化文化,还有宫殿,感受一下皇者贵族所过过的生活,但对大多数游客们来说,德国最有魅力的还要数他的夜景了,白天也许你疲惫了一天,但是到了晚上你可以安静的坐在大剧院欣赏一下歌剧,或者去一个舒适的酒吧畅饮一番,这种日子真是美妙极了呢!所以说,柏林真的是一个适合旅行的地方,景色美,交通发达,你是不是心动了呢?还在等什么呢,赶紧来吧! 法国是一个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的国度,中世纪以来,一直是在欧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悠久的历史为法国留下了非常多的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的文化古迹,比如说巴黎圣母院、凯旋门等等好多。法国的文化底蕴非常的浓厚,艺术的历史氛围自古流传到了今天,可以说法国就是因为游览这么悠久的历史,这么多令人神往的风景,这么多古朴典雅的建筑还有法国人从小受到的艺术的熏陶,才让这个美丽的国度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C. 曾经同为法兰克王国的法德意,为什么语言差别如此之大
这是因为德国,法国,意大利所说的语言都属于拉丁人的语言,但是在当时已经形成了很大的不同,所以久而久之再加上各个人种的交流,使得三个国家之间的语言文化都变得非常的不同,虽然都曾经属于法兰克王国,但是由于历史的久远,使得这种记忆变得越来越模糊。当然这三个国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以及文化。
而意大利则是以罗马人为主,所以也使得意大利能够单独的形成一个文明以及文化。所以虽然在历史上,法兰克王国包括了德国,法国,意大利,但是在刚开始形成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很大的不同,并且法兰克王国并没有完全消除这样的不同,所以导致最终发展出来了不同的文化背景。
D. 德国传统文化影响。为什么比法国传统文化要大一些
您好,在欧洲大陆的板块上面,法国和德国两国的文化模式可以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德国文化是呈现出了地域上面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法国的文化则具有统一性,跟德国文化截然不同。
德国文化模式:德国被灌喂诗人和思想家的王国在德国的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名人。德国非常看重自己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在各个领域上取得的一些成就。你在欧洲的其他国家早已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时候,而德国却依然是一种分裂的状态。今晚国家上面他们是分类的,但是在文化上面咋光人早已完成了统一,他们建立起的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可以说德国文化是百花胜放。
不管是德国文化和法国文化,我觉得他们都有各自的长处。但是我个人更加喜欢德国文化,德国人,他们十分注重规矩以及进率。他们的思维严密谨慎,循规蹈矩。
望采纳。
E. 法国哲学和德国哲学有什么风格差异
整个十九世纪,德国的哲学与文化处于一种狂飙突进的状态。在许多法国人看来,德国人开拓的哲学其实还是主体哲学,还是从“主体自我”出发的,他们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们奠定了先验自我的研究框架。而法国哲学仍然在延续着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传统,即现象学的“法国化”带来的对于法国传统哲学讨论的影响。
F. 德国法具有哪些不同于法国法的特征
一、德国法和法国法二者因法的产生、发展所处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民族的个性及文化差异从而使两国法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德国法具有封建性,从而打上保守的烙印,法国法总体上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具有时代进步性。德国法在私法领域中所取得成就,使法国逊色。近代法国法有革命性、开创性和历史进步性,德国法有透彻的学理性、高度的法律技术和严密的逻辑。
二、德国和法国作为大陆法系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大国,习惯上人们总是通过其民法典来比较二者:
1德国始终全面坚持成文法法典化的立法方向,即使在行政法方面也不例外;
2在部门法方面,除了对《法国民法典》重大发展外,德国还有经济法,并且使之迅速成为一个富有生气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3德国在坚持区分普通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前提下,把行政诉讼限制在纯行政的范围内,而将依传统的公、私法标准以区分的法律纠纷划归为其他专门法院处理4为了保障宪法的实施,德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宪法诉讼制度,从而形成了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体系庞大组织严密的司法体制。
三、德国法的独创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坚持立法的成文化法典化方向。
其二,在坚持传统的公私法二元化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扩充法律的调整范围,创立新型的法律部门。
其三,别具一格的司法体制,把各种冲突有效的控制在法律秩序范围之内,实现了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平发展。
G. 在法国,遵守的礼仪,会不会和德国的有些雷同最大的差别在哪
与英国人和德国人相比,法国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现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爱好社交,善于交际。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交活 动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诙谐幽默天性浪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大都爽朗热情。善于雄辩高谈阔论,好开玩笑,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者难以接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法国人不仅爱冒险,而且喜欢浪漫的经历。 第三,渴求自由,纪律较差。在世界上法国人是最着名的“自由主义者”。“自由、 平等、博爱”不仅被法国宪法定为本国的国家箴言,而且在国徽上明文写出。 他们虽然讲究法制,但是一般纪律较差,,不大喜欢集体行动与法国人打交道,约会必须事先约定,并且准时赴约,但是也要对他们可能的姗姗来迟事先有所准备。 第四,自尊心强,偏爱“国货”。法国的时装、美食和艺术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响之下,法国人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与法国人交谈时,如能讲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 第五,骑士风度,尊重妇女。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取的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 (2)服饰礼仪 法国人对于衣饰的讲究,在世界上是最为有名的。所谓“巴黎式样”,在世人耳中即与时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场合:法国人通常要穿西装、套裙或连衣裙,颜色多为蓝色、灰色或黑色,质地则多为纯毛。 出席庆典仪式时:一般要穿礼服。男士所穿的多为配以蝴蝶结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装套装;女士所穿的则多为连衣裙式的单色大礼服或小礼服。 对于穿着打扮,法国人认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选择发型、手袋、帽子、鞋子、手表、眼镜时,都十分强调要使之与自己着装相协调,相一致。 (3)餐饮礼仪 作为举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法国人十分讲究饮食。在西餐之中,法国菜可以说是最讲究的。 法国人爱吃面食,面包的种类很多;他们大都爱吃奶酪;在肉食方面,他们爱吃牛肉、猪肉、鸡肉、鱼子酱、鹅肝,不吃肥肉、宠物、肝脏之外的动物内脏、无鳞鱼和带刺骨的鱼。 法国人特别善饮,他们几乎餐餐必喝,而且讲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种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肴;除酒水之外,法国人平时还爱喝生水和咖啡。 法国人用餐时,两手允许放在餐桌上,但却不许将两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时,他们习惯于将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4)习俗禁忌 法国的国花是鸢尾花。对于菊花、牡丹、玫瑰、杜鹃、水仙、金盏花和纸花,一般不宜随意送给法国人。 法国的国鸟是公鸡,他们认为它是勇敢、顽强的直接化身。 法国的国石是珍珠。 法国人大多喜爱蓝色、白色与红色,他们所忌讳的色彩主要是黄色与墨绿色。 法国人所忌讳的数字是“13”与“星期五”。 在人际交往之中,法国人对礼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别的讲究。宜选具有艺术品味和纪念意义的物品,不宜以刀、剑、剪、餐具或是带有明显的广告标志的物品。男士向一般关系的女士赠送香水,也是不合适的。在接受礼品时若不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其包装,则是一种无礼的表现. 德国仪态礼仪 德国人对工作一丝不苟,在社交场合也举止庄重,讲究风度。德国妇女的特点是素,这不光是体现在穿着打扮上,也体现在言谈举止上。与德国人相处时,几乎见不到他们皱眉头等漫不经心的动作,因为他们把这些动作视为对客人的不尊重,是缺乏友情和教养的表现。 相见礼仪 德国人比较注重礼节形式。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行握手礼。与熟人朋友和亲人相见时,一般行拥抱礼。在与客人打交道时,总乐于对方称呼他们的头衔,但他们并不喜欢听恭维话。对刚相识者不宜直呼其名。 商务礼仪 德国人对工作严肃认真,思考总是深刻敏锐。德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因此,一旦约定时间,迟到或过早抵达都被视为不懂礼貌。他们在谈判是态度明朗,谈生意时一般使用商业名片。德国不但货物品质好,服务质量也属上乘。 旅游礼仪 德国人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不随便停车,更不会闯红灯,在列车上,大多有禁烟或可抽烟的标志。每年5-10月是旅游的旺季,首都柏林,现政治中心波恩,历史文化和经济名城汉堡、莱比锡等以其优美的风光迎送五洲四海的宾月。
H. 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4个方面比较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的差异
政治方面:
1英国:
政体为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圣公会的“最高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军官、各属地的总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国圣公会的高级神职人员等,并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法律,宣战媾和等权力,但实权在内阁。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上院(贵族院)包括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及主教组成。
2法国:
典型的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国家政权带有鲜明的阶级性。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5年(之前是7年,于2000年6月根据全民公决结果改为5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有权任免总理和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可不经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非常时期,总统拥有“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权:在总统不能履行职务或空缺时,由参议院议长代行总统职权。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拥有制定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
3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于1949年5月23日生效。基本法确定了德国五项基本制度:共和制、民主制、联邦制、法制国家和社会福利制度。1956年、1968年曾作过较大修改。1990年8月两德“统一条约”对《基本法》某些条款又作了适应性修订,10月3日起适用于全德国。
德国国会大厦[10]《基本法》规定,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外交、国防、货币、海关、航空、邮电属联邦管辖。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联邦议院行使立法权,监督法律的执行,选举联邦总理,参与选举联邦总统和监督联邦政府的工作等。联邦议院选举通常每四年举行一次,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或政党联盟将拥有组阁权。德国实行两票制选举制度。
4美国:
美国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宪政立宪共和国,有世界上最早并仍在运作的成文宪法,并经立法机构批准产生。在某些州,司法系统官员也通过多数制选举产生。1776年7月4日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届国会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为独立、统一国家的成文宪法。1865年和1870年通过的关于废除奴隶制度和承认黑人公民权利的第13条和15条修正案;1951年通过的规定总统如不能行使职权由副总统升任总统的第25条修正案。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联邦制的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鼎立,并相互制约。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职权集中于总统一人,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的行政命令与法律有同等效力。
经济方面:
1英国:
英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强国以及金融中心,并连续第二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私有企业是英国经济的主体,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政府大量减少了国有资产,并减缓了社会福利计划的发展。十八世纪时英国本地产小麦开始不敌北美廉价小麦,放弃大量种植小麦,大量从美洲进口粮产,逐渐转以乳畜业为主,较为集中,高度机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劳动人口能够满足大约60%的食品需要。
2法国:
法国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一,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第三产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其中电信、信息、旅游服务和交通运输部门业务量增幅较大,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70%。由于发债问题,法国发行了43亿欧元的10年期国债。尽管融资规模达到了预期上限,但收益率情况却并不乐观。平均的中标收益率为2.98%,超过了3月1日同类发行中的2.91%。认购倍数为2.56倍。在法国国债发行结果公布后,该国基准的10年期国债价格走低。10年期法国国债收益率周四早盘升至3%上方,5年和30年期法国国债的收益率也不同程度走高。
3德国:
德国是个靠科技兴国的国家,德国是世界第四经济大国。是全球第四大工业国。根据2011年人类发展指数,德国的生活水平排名世界第9位。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汽车品牌奔驰、宝马、大众都位于德国,德国依靠世界最先进的汽车品牌和技术成为欧洲最强者。在医疗领域和技术创新上名列世界前列。德国是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三大商品进口国,几十年来,德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处于世界的绝对领先地位,被誉为“出口冠军”。
4美国:
经济体系兼有资本主义和混合经济的特征。在这个体系内,企业和私营机构做主要的微观经济决策,政府在国内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较为次要;然而,各级政府的总和却占GDP的36%;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社会福利网相对较小,政府对商业的管制也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文化方面:
1英国:
英国实行5-16岁义务教育制度。1998/1999财政年度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9%。公立学校学生免交学费。私立学校师资条件与教学设备都较好,但收费高,学生多为富家子弟。英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拥有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水平,是近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发源地。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也拥有一大批世界上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为英国和世界培养出许多杰出科学家和政治家等。绝大多数的英国人都信奉基督教,尽管当前去教堂做礼拜的信徒人数并不多,每周大约只有110万人。穆斯林是英国国内最大的非基督教团体【超过150万人】,此外,佛教、印度教、锡克教和犹太教也拥有大量的信徒,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2法国:
17世纪开始,法国的古典文学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相继出现了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大仲马、维克多·雨果、福楼拜、小仲马、左拉、居伊·德·莫泊桑、罗曼·罗兰等文学巨匠。他们的许多作品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其中的《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高老头》、《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和《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已被翻译成世界文学作品,在世界广为流传。侦探小说方面有莫里斯·勒布朗的侠盗亚森罗平,和乔治·西姆农的梅格雷探长。
3德国:
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德国的18世纪文学走向顶峰。歌德、海涅、席勒、莱辛和格林兄弟都是杰出的代表。20世纪最着名的作家有托马斯·曼、海因利希·曼和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和贡特·格拉斯分别于1972年和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德国有3000多座博物馆,收藏内容十分丰富。此外,每年都举行各种艺术节、博览会和影展等。法兰克福和莱比锡是德国图书出版业中心。德国图书出版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占第二位。
音乐是德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德国造就了各个不同时期的音乐大师,如贝多芬、巴赫、门德尔松、瓦格纳等。柏林爱乐乐团更是享誉世界。
教堂、宫殿和古堡德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德国人时间观念比较强,无论是在商务上还是在私人交往上,德国人注重准时。德国人重视商业信誉,一般不轻易更换合作伙伴。
4美国:
在美国,教育管理是州或地方政府的责任,而非联邦政府。不过,联邦政府教育部可以通过控制教育基金来施加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有法定义务在公立学校接受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教育;即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分公立、私立两种,大部分是公立学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另外,中小学校一般免费或半费供应午餐,学生由校车定点接送。
旅游方面:
1英国:
着名景点
【爱丁堡】爱丁堡城堡荷里路德宫苏格兰威士忌中心
【巴斯】罗马古浴场普尔特尼三拱桥皇家新月型大厦
【格林威治】格林威治公园海事博物馆千禧巨蛋
【剑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圣玛利教堂
【伦敦】国会大厦和大本钟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杜莎夫人蜡像馆
福尔摩斯博物馆格林威治天文台海德公园汉普顿宫肯辛顿宫伦敦塔圣保罗大教堂
塔桥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温莎古堡西敏寺
【温莎】温莎城堡温莎乐高乐园伊顿学院
“泰晤士河”为英格兰最长之河流(英国第二长河,次于354公里的塞文河),也是全世界水面交通最繁忙的都市河流和伦敦地标之一。
2法国:
法国平均每年接待外国游客7000多万人次,是世界第一旅游大国。超过该国人口。2010年,法国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球最适合居住的国家。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风景区及阿尔卑斯山区都是举世闻名旅游胜地,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名城、卢瓦尔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诺曼底的渔村、科西嘉岛等。法国一些着名的博物馆收藏着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凡尔赛宫,埃菲尔铁塔,塞纳河游船,作为地标式景点,巴洛克风格的凡尔赛宫殿和花园可是不能错过的景点。菲尔铁塔。此时,可以在梧桐树影下,沿着塞纳河步行至埃菲尔铁塔,沿途安静而美丽。埃菲尔铁塔亮灯的瞬间,最为美丽,可不要因为置身塔内而错过这一美好的瞬间哦!塞纳河游船也是巴黎不可错过的活动之一,游船结束后,不要急着返回,参与到巴黎青年之中,在塞纳河岸喝喝小酒,是个感受巴黎好时机。
蒙马特高地所属的区是巴黎最年轻的区,也散发着巴黎的活力。这里有风景秀丽的蜿蜒小径,有高大神圣的圣心教堂,有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有夜夜笙歌的红磨坊,还有写满爱情的巴黎爱墙。巴黎是艺术家的天堂,而蒙马特则是艺术家的聚集地。这是一个和谐包容了宗教、艺术、香艳和爱情的地方。
3德国:
德国一直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根据德国旅游业中心(DeutscheZentralefürTourismus,DZT)的报告,2004年来德国的外国游客首次超过4500万人次,并且持续增长,这些游客中的大部分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美国和亚洲。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和科隆是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德国城市,最受欢迎的联邦州是巴伐利亚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和巴登-符腾堡州。
相比较外国游客喜欢游览大城市,德国人自己更喜欢去小城镇和具有乡村风味的地区,北海海岸、波罗的海海岸、黑森林和博登湖是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德国拥有15座国家公园、93座自然公园和14个自然保护区,从北部的河口一直到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德国人还喜欢步行远足和骑自行车出游,总长超过190000千米的远足路线贯穿整个德国,自行车线路也长达40000千米。
德国的各类音乐会、艺术展览、戏剧表演、国际性大型体育比赛、街头庆祝活动和圣诞市场也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游客。德国的节庆活动很多,比如慕尼黑啤酒节、科隆“克里斯托夫上街日”(ChristopherStreetDay,骄傲游行)、柏林文化狂欢节(KarnevalderKulturen)、美因茨狂欢节、科隆狂欢节等,都是享有悠久历史和国际声誉的民间节庆。
4美国: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它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国家。在大平原的西部大山区,有着名的大峡谷国家公园和黄石国家公园;靠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区有风光绮旎、阳光灿烂的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和洛杉矶就位于此。在北部近加拿大边界附近,有着名的五大湖游览区,其中最壮观的景点是尼亚加拉大瀑布。此外,位于美国西面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也是全球闻名的度假胜地。还有适于冒险者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美国共有21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其中2项与加拿大共有),其中包括8项世界文化遗产,12项世界自然遗产,1项双重遗产。
I. 你如何评价德国文化和法国文化的差异
在欧洲大陆的板块上面,法国和德国两国的文化模式可以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这两种文化模式可以说是有时候完全不同的两个特征。德国文化是呈现出了地域上面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法国的文化则具有统一性,跟德国文化截然不同。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文化模式。
不管是德国文化和法国文化,我觉得他们都有各自的长处。我个人更加喜欢德国文化,德国人,他们十分注重规矩以及进率。他们的思维严密谨慎,循规蹈矩。我觉得这是我自己所缺少的,所以我更加喜欢德国文化。
J. 各国的文化差异有哪些
中国(佛教,儒家思想)
2.欧洲大部分国家(基督教,英国,德国,意大利)
3.美国(遍地都是介绍,基督教)
4.日本(新兴的国家文化,在世界上影响逐渐加大)
5.俄罗斯(忘了教的名字,影响应该不用说)
6.印度(佛教,随着国力提升,在世界上影响很大)
7.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伊朗,伊拉克之类)
中国,儒教文化,以稻米为主,鸡由东南亚传入
印度,印度教、种姓制度
东南亚,虽与中国、印度同属东亚儒教文化,但男女平等,女性多从事商业,有印度教、佛教。
日本,初期全盘移植中国文化,但发展一系列本民族特征,如原始精灵崇拜——神道教、在汉字中加片假名
朝鲜,与日本类似
以上为东亚季风文明,都与中国类似
蒙古,初无文明,为野蛮人,元朝入侵时被全部中国化,进入中亚的皈依伊斯兰教。
罗马、希腊泛神论宗教信仰自由,多肉食
中世纪欧洲,天主教宗教狂热期
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忌猪肉
拉美,原始崇拜,玉米
饮食文化:
美国人是用脑子吃饭:我一天需要消耗多少大卡的热量,我就补充多少大卡,很少讲究口味。而且烹调的方法主要还是以油炸为主。
法国人是用心吃饭:法国人的饮食在世界上来讲是比较讲究的,法国大菜的制作可以说是极费心思的,有的菜从选用食材到制作需要几天的时间,选料之讲究、做工之精细、色彩之搭配均堪称世界之典范。
日本人是用眼吃饭:说日本人用眼吃饭,并不是贬低日本人,而是日本人长期的岛国心态,造就了他们的饮食习惯,由于日本是一岛国,物产相对来说比较匮乏,有的食材需要长期进口,所以他们把饮食的风格放在少而精上,做得量很少,但是食材选择以活的海鲜为主,用的器皿也是非常讲究,但是都突出一个小字,让人吃起来赏心悦目,但是每次的食量都不是太大,所以我们中国人吃日本料理都说吃不饱,而日本人却养成这样的饮食习惯,所以你在日本很少见到大腹便便的人。
中国人是用嘴吃饭:说中国人真正是用嘴吃饭,有人可能会说哪个国家的人不是用嘴吃饭,他们还用鼻子吃饭不成。其实说中国人用嘴吃饭,是说中国人吃饭最讲究口味,酸、甜、苦、辣,什么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中国八大菜系,各有自己的一套烹饪方法,讲究一个风味和口感。
当塞车时:
意大利人:不停地按喇叭,以发泄心中的不耐烦。
日本人:拉长了脸,呆在车里一声不吭。
奥地利人:往往猛烈击掌,表示焦急。
荷兰人:一般会用力跺脚,表示“已缺乏耐心”。
卢森堡人:此时会大扮鬼脸,互视后又大笑。
英国人:会默默地掏出一张报纸或一本袖珍书,边等边阅读。
美国人:往往拿出一支用以减轻堵车烦恼的玩具冲锋枪,扣动扳机,“哒哒”地扫射一阵,据说此举能帮助重获“心理平衡”。
德国人:此时应属于最奇特的一种,不但不心烦,反而感到快乐,这在世界各民族中也许是绝无仅有的。一位德国工程师对此解释说,此时会产生一种“共度难关”时的“同志式感觉”——大家可以好好地一起感叹上一阵子,等道路畅通,一种共同被“解放”的轻松感又会油然而生。
中国人:最有行动力的应当属于中国人,在焦急等待中走出车厢,自己充当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