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国雷诺汽车公司的总部设在哪座城市
属于 法国雷诺公司的 雷诺汽车是法国的汽车品牌,是总部设在法国布洛涅-比扬古的法国雷诺汽车公司的产品。法国汽车制造企业。1898年10月由路易·雷诺在比扬古创立雷诺工厂,后改组为雷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各种车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生产枪支弹药、飞机和轻型坦克,战后恢复了传统的生产活动,并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和部门,加强同其他工业公司的联系,成为当时法国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德国法西斯生产武器和军火,1944年9月被法国政府接管,路易·雷诺被惩处。1945年被收归国有,由政府委派董事长,组成管理机构,并改用现名。此后,公司迅速恢复和发展,逐步实现了经营多样化。
B. 全球各大汽车厂商总部所在地
1.通用:底特律
2.福特:美国密执安州迪尔伯恩市
3.戴姆勒-克莱斯勒:美国底特律
4.丰田:日本东京
5.大众 :沃尔斯堡
6.本田 :东京
7.日产:东京
8.标致--雪铁龙 :法国巴黎,汽车厂多在弗南修·昆蒂省
9.菲亚特:意大利都灵
10.宝马:总部设在幕尼黑
11.奔驰:总部位于德国的斯图加特
12.劳斯莱斯:英国古德伍德
详细请参考:1.通用
通用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年工业总产值达1000多亿美圆。其标志GM取自其英文名称(General Motro Corporation)的前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它是由威廉杜兰特于1908年9月在别克汽车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立于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现总部仍设在底特律。
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最大五百家企业中居首位,在世界最大工业企业中位居第二。它在美国及世界各地雇员达80万人,分布在世界上40个国家和地区,通用家族每年的汽车总产量达900万辆。
通用汽车公司是美国最早实行股份制和专家集团管理的特大型企业之一。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典型地表现了美国汽车豪华、宽大、内部舒适、速度快、储备功率大等特点。而且通用汽车公司尤其重视质量和新技术的采用。因而通用汽车公司的产品始终在用户心中享有盛誉。
通用汽车公司与菲亚特、铃木、五十铃、富士重工汽车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关系。
2.福特
福特汽车公司由亨利·福特先生创立于1903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达到了1,500万辆,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福特先生为此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1999年,《财富》杂志将他评为“二十世纪商业巨人”以表彰他和福特汽车公司对人类工业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亨利·福特先生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尽力了解人们内心的需求,用最好的材料,由最好的员工,为大众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好车。
今天的福特汽车已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它的总部位于美国密执安州迪尔伯恩市,业务遍及六大洲200多个区域市场, 更有325,000名员工、110个工厂遍布全球。作为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今天的福特汽车依然坚守着亨利·福特先生开创的企业理念:“消费者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所在。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想着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拥有八大汽车品牌,包括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福特(Ford)、積架(Jaguar)、路虎(Land Rover)、林肯(Lincoln)、马自达(Mazda)、水星(Mercury)和Volvo。此外,福特汽车公司还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信贷企业——福特信贷(Ford Motor Credit)、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赫兹(Hertz)以及着名汽车服务品牌 QualityCare。这些驰名世界的品牌对于福特、对于全球的消费者来说都蕴含着非凡的价值。
3.戴姆勒-克莱斯勒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是美国第三大汽车工业公司,创立于1925年创始人名叫沃尔特·克莱斯勒。该公司在全世界许多国家设有子公司,是一个跨国汽车公司。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底特律。
1924年沃尔特·克莱斯勒离开通用汽车公司进入威廉斯·欧夫兰公司,开始生产克莱斯勒牌汽车。1925年他买下破产的马克斯维尔公司组建自己的公司。凭借自己的技术和财力,他先后买下道奇、布立格和普利茅斯公司,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
随着经营的扩大,克莱斯勒开始向海外扩张,先后在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巴西建厂和收买当地汽车公司股权,购买了意大利的马沙拉蒂公司和兰伯基尼公司,从而使公司成为一个跨国汽车公司。在30年代它的黄金时期,曾一度超过福特公司。本世纪70年代,公司因管理不善濒于倒闭,着名企业家李·雅柯卡接管该公司。雅柯卡上任后大胆启用新人,裁减员工,争取政府资助,并把主要精力投入市场调研和产品开发上,并在产品广告上出奇制胜。在80年代初,克莱斯勒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继续排在世界前5名汽车大公司 行列。
进入90年代,因日本汽车公司的进攻,克莱斯勒再次陷入困境,它在汽车公司排名中一降再降,甚至降到日产美国分公司(美国市场)之下。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有道奇、顺风、克莱斯勒轿车部以及道奇载 重车、零部件部等。现行汽车新产品则有“行可达”轻型货车、“太阳舞”轿车以及“幽灵”和“道奇600”、“顺风快帆船”等汽车产品。
第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将展出在中国首次亮相的奔驰新款C级车,此车为全面革新的新车型,于今年5月刚在欧洲上市。同时精心挑选S、E、M级各款奔驰车型与中国的观众见面。除此之外,还将展出共轨型CDI发动机。
4.丰田
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在的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现在已发展成为以汽车生产为主;业务涉及机械、电子、金融等行业的庞大工业集团。
丰田公司早期以制造纺织机械为主,创始人丰田喜一郎1933年在纺织机械制作所设立汽车部,从而开始了丰田汽车公司制造汽车的历史。1935年,丰田AI型汽车试制成功,第二年即正式成立汽车工业公司。但在整个数30年代和4 0年代该公司发展缓慢,只是到了二战之后,丰田汽车公司才加快了发展步伐。它们通过引进欧美技术,在美国的汽车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先进的汽车生产和管理技术,并根据日本民族的特点,创造了着名的丰田生产管理模式,并不断加以完善提高,大大提高了工厂生产效率和产品汽车在本世纪60年代末即大量涌入北美市场。1972年,该公司累计生产汽车1000万辆。
70年代是丰田汽车公司飞速发展的黄金期,从1972年到期1976年仅四年时间,该公司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年产汽车达到200多万辆。进入8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的产销量仍然直线上升,到90年代初,它年产汽车已经超过了400万辆接近500万辆,击败福特汽车公司,汽车产量名列世界第二。 丰田汽车公司60、70年代是日本国内自我成长期,80年代之后,开始了它全面走向世界的国际战略。它先后在,美国、英国以及东南亚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并将汽车研究发展中心合建在当地,实施当地研究开发设计生产的国际化战略。
丰田汽车公司有很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而且十分注重研究顾客对汽车的需求。因而在它的发展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创出不同的名牌产品,而且以快速的产品换型击败美欧竞争对手。早期的丰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噪一时,近来的克雷西达、列克萨斯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丰田汽车公司总部在日本东京,现任社长丰田章一郎。年产汽车近500万辆,出口比例接近50%。
丰田汽车公司与韩国的现代汽车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关系。
5.大众
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创建于1938年德国的沃尔斯堡,创始人是世界着名的汽车设计大师波尔舍。大众汽车公司经营汽车产品占主要地位,是一个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汽车活动的跨车汽车集团。大众汽车顾名思义是为大众生产的汽车。1934年1月17日,波尔舍向德国政府提出一份为大众设计生产汽车的建议书。随之,建议被批准,后来由波尔舍组建了一个由34万人入股的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年产量为100万辆。
在沃尔斯堡的“大众汽车城”里,第一批“甲壳虫”问世,但仅仅生产了630辆就因二次世界大战而停产。二战后,大众公司划归西德政府,汽车生产又逐步恢复。由于“甲壳虫”车价格低廉,这种汽车很快风靡德国和欧洲,1955年“ 甲壳虫”出口到100多个国家,1981年“甲壳虫”停产时,已经累计生产2000万辆,打破福特T型车的世界纪录。随着“甲壳虫”的畅销,大众汽车公司也成长为一个强大的世界汽车生产集团,它在西班牙、墨西哥等许多国家都建立起汽车生产厂和销售公司。
继“甲壳虫”后,大众公司在1980年实现四轮连续驱动水客车大批量生产,推出80年代世界最畅销的高尔夫汽车,从而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商。
大众汽车公司总部曾迁往柏林,现在仍在沃尔斯堡,现有雇员26.5万人。在全世界有13家生产性子公司,海外有7个销售公司,23个其他公司。国内子公司主要是大众和奥迪公司,国外有西班牙、墨西哥、斯柯达、桑塔纳、帕萨特、柯拉多、奥迪、奥迪科贝等。整个汽车集团产销能力在300万辆在右。
6.本田
本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1948年创立,创始人是传奇式人物本田宗一郎。公司总部在东京,雇员总数达11万人左右。现在,本田公司已是一个跨国汽车、摩托车生产销售集团。它的产品除汽车摩托车外,还有发电机、农机等动力机械产品。
本田公司的经营方法十分灵活。在美国设立的本田分公司,1991年在美国市场上的销量已超过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名列第三。本田的雅阁和思域汽车历年来被用户评为质量最佳和最受欢迎的汽车。在欧洲,本田也在英国建立了分公司。本田公司汽车产量已高达约300万辆。
该公司素有日本汽车技术发展的排头兵之称。在技术开发和研究上,创始人本田宗一郎舍得花大本钱,因而科技成果颇丰。本田的电子导航仪是世界上最先应用在汽车上的导行装置。它可以在荧光屏上显示地图以及行车路线,还可确定汽车的位置。四轮防侧滑电子控制器、自动控制车身高度电子装置和复合涡流调整燃烧发动机都是世界上汽车高技术的领先成果。同时本田汽车也是日本第一个达到美国标准的汽车公司。
本田公司的摩托车产品种类繁多,运动车、赛车和普通车在世界摩托车市场占有绝对优势,总产量达1000万辆左右。约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本田公司车队也是赛场上实力强劲的运动队。无论在汽车赛场还是摩托车赛场,本田车队每年都要拿几个世界冠军。本田公司主要汽车产品有雅阁、思域、时韵、City以及本田NSX、S2000等。摩托车产品则有拥有从50cc到1800cc等各排量,各级别的产品。同时动力机械产品则包括发电机、通用发动机、耕耘机、舷外机、草坪机、除雪机等等各领域的产品。
7.日产
日产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是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第一家开始制造小型Datsun轿车和汽车零件的制造商。几十年来,日产汽车公司的技术与产品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喜爱。
自从1972年第一辆公爵王出现在北京街头以来,日产汽车公司和与其产品一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的一部分。日产汽车公司通过在郑州设立合资公司生产皮卡车,又与风神汽车合作,完成了风神蓝鸟II型的市场导入。除了在中国制造生产的事业以外,日产汽车公司还从日本进口风度、阳光等普及型汽车到中国。1998年,在进口车中首获北京市废气排放标准合格证的“风度2000CC”,博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
日产汽车公司承诺设计和制造满足客户需要的汽车,积极致力于解决在汽车社会中从交通安全到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目前,装配有日产汽车公司自行开发的车线自动保持辅助系统的汽车,混合燃料型汽车和电动汽车均已投入市场,燃料电池汽车也正在进行道路实验。日产汽车公司通过全球运作,在全世界17个国家有21个制造中心,年产总量约240万辆汽车,在全世界191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汽车。
1999年3月,日产汽车公司和与法国雷诺汽车公司签订了一个全面的联盟协定,旨在加强日产汽车公司的财政地位,同时获得双赢的发展。在对全球业务战略具有关键意义的各种运作中,双方之间的这种联盟允许最佳的和互补的产量,包括销售、产品和生产活动。日产汽车公司和法国雷诺汽车公司一直作为全球伙伴密切合作,同时保持各自的身份和公司战略。这种联盟旨在加强品牌知名度,使这些品牌具有明显的能力和特点,而且能够在21世纪的全球市场上有效地参加竞争。
8.标致--雪铁龙
标致汽车公司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法国最大的汽车集团公司。创立于1890年,创始人是阿尔芒·标致。1 976年标致公司吞并了法国历史悠久的雪铁龙公司,从而成为世界上一家以生产汽车为主,兼营机械加工、运输、金融和服务业的跨国工业集团。标致汽车公司的总部在法国巴黎,汽车厂多在弗南修·昆蒂省,雇员总数为 l l万人左右,年产汽车220万辆。
标致公司创始之初以生产自行车和三轮车为主,1891年开始涉足汽车领域并取得成功。由于不断采用新技术,公司的产量与日俱增。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产量已超过法国所有的汽车生产厂家,达到一万两千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阿尔芒·标致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使标致公司在战争中发展起来,1939年年产汽车即达4.8万辆。标致公司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是二战后的50、60年代,汽车产量在20年间猛增十几倍,一跃成为法国第二大汽车公司。
1976年,标致公司以自己的经济实力收购了经营不善的雪铁龙公司60%的股份,从而扩充了自己的实力。汽车总产量超过雷诺汽车公司而居法国第一。标致公司拥有92家国内公司和84家海外公司,海外公司以商业公司为主,工业公司不多,其中最大的海外工业公司有英国塔尔伯特和西班牙塔尔伯特汽车公司。
本世纪80年代,标致公司和中国合作在广州建立合资企业,将标致504、505型汽车输入到中国。标致汽车产品从微型到豪华型都有,最受欢迎的是中型汽车。标致汽车的特点是寿命长质量好,它的205及309型汽车在历年的汽车拉力赛中独占整头。
9.菲亚特
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菲亚特汽车公司始建于1899年7月意大利都灵市,创始人是乔瓦尼·阿涅利。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微型车的汽车生产厂家。这家公司的全称是意大利都灵汽车制造厂,菲亚特(FIAT)是该公司缩写的译音,FIAT也是该公司产品的商标。菲亚特集团总部设在意大利都灵市,现任董事长是创始人的长孙,和他同名,也叫乔瓦尼·阿涅利。汽车部雇员27万右,在100多个国家有子公司和销售机构。其轿车部门主要有菲亚特、法拉利、阿尔法和兰西亚等公司。工程车辆公司有伊维柯公司。菲亚特汽车集团是意大利最大的综合工商金融企业集团,它是所有汽车公司中涉足其他领域最多的汽车集团。在意大利它几乎垄断了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飞机制造、生物工程和土木工程、能源工程等许多技术生产领域,并在全世界开办了许多分支机构。
10.宝马
宝马是驰名世界的汽车企业,也被认为是高档汽车生产业的先导。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幕尼黑。80 年来,它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今天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20名。宝马也被译为“巴依尔”。宝马公司的全称是"Bayerische Motor en Werhe AG",BMW就是这三个单词的首位字母缩写。
宝马作为国际汽车市场上的重要成员相当活跃,其业务遍及全世界120个国家。1997年生产各种车辆120万辆。宝马汽车主要有3、5、7、8系列汽车及双座蓬顶跑车等。目前,宝马正处于事业兴盛时期:欧宝和福特汽车公司购买它的6缸柴油发动机;劳斯莱斯集团不仅采用它的12缸发动机及电子设备,还与其共同研究生产新的航空发动机;1994 年宝马集团收购了英国陆虎汽车公司(RoverGroup);1998年,宝马集团又购得了劳斯莱斯汽车品牌;宝马在美国南卡罗来那州的新厂也落成投产,这是在美国的第一家外国高档汽车生产厂。
宝马公司历来以重视技术革新而闻名,不断为高性能高档汽车设定新标准。同时,宝马十分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宝马在“主动安全性能”和“被动安全性能”方面的研究及其FIRST(整体式道路安全系统)为公司赢得了声誉。
宝马公司致力于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在高科技应用方面的发展。1994年4月,宝马公司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
C. 法国为什么工业速度慢
面对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和亚洲廉价产品的竞争,法国纺织业在政府的帮助下,正在逐步调整战略,向生产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转型。这个转型既
避免了与我国产品在同一水平上的竞争,又为我国与法国纺织业的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
一、法国纺织工业基本情况:
法国纺织工业共有企业1010家,其中97%为20人以上的中小企业,直接雇佣人员91040人,占法国工业部门就业人数的8%(包括法国服装企业5000家,雇员55000人),占欧盟工业部门就业人数的11%。产品主要有服装面料、家具面料、家用纺织品和技术性纺织品,产品档次较高。法国的纺织品生产在欧盟排名第三,排在意大利和德国之后;在法国全国工业生产中排名第三,排在汽车制造业和食品工业之后;法国人均消费纺织品在欧盟排名第四,排在意大利、德国、英国之后,每人每年消费纺织品17.6公斤。
近年来,法国纺织工业企业纷纷关闭,生产外移,非工业化现象加速,纺织行业企业数量逐年减少。2000年法国纺织行业共有企业1485家;2001年1300家;2002年1220家;2003年1150家;2004年1100家;2005年仅剩1010家。
随着法国纺织企业数量的减少,该行业的就业人数也逐年减少。目前该行业就业员工只有近10万人,是30年前的1/7,每年减员约达8%到10%。2002年法国纺织行业减员6.5%,就业人数为119648人;2003年减员7.4%,就业人数112468人;2004年3月统计为105000人,减员8.9%;到2005年只剩下91040人。
法国传统的纺织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法国北部地区(纺织工业)、罗纳阿尔卑斯地区(化学纤维)、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和比利牛斯中部地区(针织),以及孚日地区(棉布)。法国生产的纺织品48%用于服装,30%用于室内装饰(主要是家具布),22%是技术性纺织品。根据2003年的统计,服装面料中13.6%用于女装,8.3%用于男装,3.1%用于童装,0.8%用于婴儿。
二、法国纺织工业生产逐年衰退:
从1990年以来,法国的纺织品生产就一直呈下降趋势,到1999年产量比
14年前下降了70%。2003年法国纺织品产量下降7%;2004年下降10%;2005年下降8%。
根据法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供的信息,法国纺织工业营业额也逐年下降:
2000年法国纺织工业营业额为159.84亿欧元;2002年162亿欧元;2003年137.88
亿欧元;2004年144.9亿欧元;2005年138亿欧元。
2002年法国毛纺纱线生产产量17700吨,同比减少22%,并从1996年起就呈逐年下降趋势,在全球排名第7位,位于中国(473700吨)、意大利(383500吨)、土耳其(141300吨)、英国(62200吨)、西班牙(43000吨)和美国(40900吨)之后;生产各种羊毛服装面料13100吨,同比减少10%,在全球排名第6位,位于中国(354660米)、意大利(119846吨)、日本(145977平方米)、土耳其(18800吨)和西班牙(14300吨)之后;生产各种纤维织物3090吨,同比减少25%,全球排名第7位,位于中国(7000万匹)、西班牙(8180吨)、意大利(6085吨)和土耳其(30万匹)之后。
值得注意的是,长达2个多世纪的法国精纺羊毛生产,虽然曾经因为产品(只有洗去杂质后的长纤维)质量高而闻名全世界,但是终于由于生产成本太高,竞争力下降,经过近30多年的逐渐衰退,于2006年5月,随着北加莱地区最后一家羊毛梳理工厂的关闭,从此结束了。
法国的棉纺织业主要集中在Vosges地区,占全国生产总量的52%,产量也呈逐年下降趋势:2000年13.20万吨;2002年10.04万吨;2003年8.32万吨。原因主要是棉纺织企业的陆续倒闭,如2003年底Mossley-Badin棉纺集团和Hgp3家工厂的关门,以及2005年法国最大的生产精梳棉纱的棉纺企业 Chenimenil集团将其棉纱生产完全放弃。
三、法国纺织品进出口情况:
20多年来,法国纺织品进口额呈逐年增长趋势,从1980年的35.43亿欧元发展到2005年的122.1亿欧元;而法国纺织品的出口额也在逐年增长,但是与进口相比增长速度慢多了,从29.90亿欧元发展到81.6亿欧元。
近年来,法国每年进口纺织品约100多亿欧元:2000年法国进口纺织品124.91亿欧元;2001年125亿欧元;2002年122亿欧元;2003年117.65亿欧元;2004年118.86亿欧元,2005年122.14亿欧元。
法国每年出口纺织品约80多亿欧元:2000年法国出口纺织品94.6亿欧元;2001年94亿欧元;2002年93亿欧元;2003年88.37亿欧元;2004年84.59亿欧元;2005年81.64亿欧元。(参阅图表)
法国纺织品进出口贸易逆差每年约30多亿欧元:2002年28亿欧元;2003年30亿欧元;2004年35亿欧元;2005年40亿欧元。造成贸易逆差的主要产品是针织品(2004年达30亿欧元),其次是纺织面料(2004年为5.26亿欧元)。
法国纺织品进口的主要供货国家为(根据2005年统计):意大利17.66亿欧元,占21%;中国16.67亿欧元,占20%;德国8.81亿欧元,占11%;比利时8.49亿欧元,占10%;土耳其7.42亿欧元,占9%;西班牙5.54亿欧元,占9%;印度5.36亿欧元,占7%;葡萄牙4.26亿欧元,占5%;孟加拉3.85亿欧元,占5%和摩洛哥3.82亿欧元,占3%。其中,向法国出口纺织品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印度,2005年印度向法国出口纺织品增长10%;孟加拉(第11位)增长30%!
(参阅图表)
法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客户国家为(根据2005年统计):比利时9.02亿欧元,占16%;意大利8.34亿欧元,占15%;西班牙8.24亿欧元,占15%;德国8.10亿欧元,占15%;英国5.68亿欧元,占10%;突尼斯5.18亿欧元,占9%;摩洛哥3.41亿欧元,占6%;罗马尼亚2.63亿欧元,占5%;葡萄牙2.51亿欧元,占5%;美国2.49亿欧元,占4%。 (参阅图表)
欧盟国家一直是法国纺织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占其出口总额的近三分之二。其次是向传统的地中海沿岸纺织服装制造国家出口,以及近年来向俄罗斯、罗马尼亚等新兴市场出口。
另据法国公布的2002年纺织品进出口统计信息,法国对纺织原料和纺织制成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2002年法国进口各种纺织纤维23318吨,其中羊毛纤维2788吨、化纤纤维13109吨、混纺纤维7421吨,发展趋势是进口化纤纤维超过羊毛纤维。进口各种服装面料8497吨,其中精纺羊毛面料2731吨、梳理羊毛面料3045吨、精纺羊毛和梳理羊毛混纺面料2910吨和440吨,发展趋势是进口精纺羊毛混纺面料稍有增长。2002年法国出口各种纺织纤维8558吨,其中羊毛纤维2120吨、化纤纤维3528吨、混纺纤维2910吨,趋势是羊毛和化纤纤维的出口减少,而混纺纤维出口持平。2002年法国出口服装面料10397吨,其中精纺羊毛面料3961吨、梳理羊毛面料1715吨、精纺羊毛和梳理羊毛混纺面料4356吨和365吨,趋势是精纺羊毛面料出口减少,其它面料出口持平。
四、中法纺织品贸易现状:
目前,我国纺织品向法国出口,关税为11%左右(针织面料11%,梭织面料12-13%),仍受配额限制的产品是棉布、床单、桌布和亚麻纱。根据法国海关统计,近年来法国从我国进口纺织品增长迅速的主要产品是亚麻和苎麻布、丝绸面料和废丝,2004年至2005年间,这些产品的进口量增长了2至3倍。
在中法纺织品贸易中,多年来我国一直是法国纺织品进口的主要供货国,排名前10位。值得注意的变化是,2004年我国向法国出口纺织品增长19%,超过德国和比利时,一跃成为法国第二大纺织品供货国,仅仅落后于意大利。据法国海关统计,2001年法国从我国进口纺织品5.14亿欧元,我国排名法国纺织品供货国第4位;到2005年,法国从我国进口纺织品已经发展到16.67亿欧元,增长56%,占法国纺织品进口总额的13.6%(意大利占14.5%),其中法国从我国进口针织品11亿欧元,增长66%;纤维和纱线各增长44%、面料增长9%,继续排名法国纺织品供货国第2位。
在纺织品进口方面,根据2003年公布的数据(全年增长4%),法国从我国进口各种纺织原料(纱、线等)共计1.43亿欧元,排名第4位,落后于意大利6.51亿欧元、比卢2.79亿欧元和德国2.45亿欧元;从我国进口各种纺织物2.24亿欧元,排名第4位,落后于比卢4.14亿欧元、意大利3.45亿欧元、德国2.71亿欧元;从我国进口各种针织物1.12亿欧元,排名第5位,落后于意大利5.53亿欧元、土耳其1.83亿欧元、孟加拉1.46亿欧元和德国1.18亿欧元。
在法国向我国出口纺织品方面,目前我国虽然还不是法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客户国,但是我国对法国高品质纺织产品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据法方统计,2003年法国向我国出口纺织品开始出现首次增长5%,主要是纺织上游产品的增长,其中纺织原材料占26%;纺线占60%。2005年我国在法国纺织品出口客户国名单中,仅仅排名第27位,但是法国向我国出口纺织品增长了10%。到2006年一季度,虽然法国对我国出口纺织品金额只有7000万欧元,但是增长了26%,排名第13位。
五、纺织品配额取消对法国纺织业的影响:
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对法国棉纺织业冲击最大。根据法国毛棉纺织工业协会(Ffilc)消息,2004年法国纺纱量(filature)下降10%-15%;织造量(tissage)下降8%-10%;棉纱生产量下降20%。另外,根据法国外贸统计,在进口纺织品的冲击下,尤其是来自我国的某些纺织制成品,如全棉裤子进口量大幅增长的时期,即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期间,法国进口棉线减少4%,进口棉坯布减少16%,进口成品棉布减少12%。因此法国专家认为,法国纺织业与我国的竞争并不是来自纺织上游产品,而是来自纺织品下游的制成品。
法国毛纺织业受配额取消影响较小。同样根据Ffilc消息,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间,法国毛纺织业用途为服装的精纺羊毛生产下降了45%,是行业从未遭遇的最坏记录;但是同期,因为流行因素,粗纺羊毛生产却增长了8%。法国专家认为,配额的取消对法国毛纺织业影响不大,即使是在服装面料方面,因为中国出口的是基础产品,而法国的产品则定位于时尚产品。在时尚产品方面,法国毛纺织业面临的是欧盟其它国家的竞争。总体来说,法国服装面料生产比家居面料生产受影响更大。法国家居面料生产的问题是价格而不是产量,而服装面料的生产是因为买家太少。
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对法国纺织业内产品质量中等的企业冲击最大,而产品质量高有创新的企业仍在不断发展。根据法国罗纳阿尔卑斯地区纺织工业协会(Unitex)的统计,2004年2季度以来,中低档产品的织造量下降了约30%,而高档产品,如女内衣和紧身衣的生产未受影响。如生产女式提花面料的法国Dutel Création公司2004年销售额增长7.5%,达1100万欧元,其经验总结为:成功地将丝、棉、毛、合成纤维、醋酸酯等混合,创新出受欢迎的系列产品。
根据欧盟专家的分析,法国纺织业具有强项和弱项之分。法国的纺织品贸易,尤其是纺织技术和高档服装面料是贸易顺差,而一般纺织品是贸易逆差。从具体产品分析,技术性纺织品、棉毛面料、人工含量低的服装是法国纺织生产和贸易的强项,而纺织上游产品,如纺织纱线,尤其是合成纤维是法国的弱项。法国产品比那些最受配额限制的进口产品,其质量水平都要高,但是它们的价格是进口产品的两倍。而另一些产品的区别就不大,如棉及合成纤维、纱线等。
目前,法国纺织工业企业在政府的推动下正在逐渐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如转向生产高品质的技术性纺织品。技术性纺织品是指具有技术性能和功能特性,能够用于生产保护、医疗、运输、建筑等各种工业部门的纺织品。因为技术性纺织品具有很高的产品附加值,而在此方面“中国的产品不仅还没有显露,而且发展的速度也还很慢”,因此被视为法国纺织业的一个光明出路,因为未来纺织业的竞争不再是产品价格高低的竞争,而是产品能够提供多少附加功能的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目前法国在欧盟技术性纺织品生产方面,排名第二,落后于德国,市场营业额为25亿欧元,而且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2005年法国技术性纺织品的产量已经发展到1970万吨。除此之外,法国纺织企业还在积极顺应市场的要求,紧跟流行趋势的变化,发挥其定货批量小、交货时间短,对时尚反应速度快的优势,不断投资新设备、不断创新推出新产品,以吸引客户与我国产品竞争。这也是纺织品配额取消后,法国纺织业应对我国进口产品的重要转变。
六、法国政府积极帮助纺织行业应对纺织品贸易一体化:
为了帮助法国纺织行业应对纺织品贸易一体化,除了积极推动欧盟委员会采取统一的保护政策外,法国政府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如在法国外贸部长的亲自推动下,法国纺织行业组织分别与德国、意大利、希腊、以及泰国同行签定了纺织服装合作协定,组成联合阵线,采取共同措施,分别加强各自的监控机制,就两国市场上我国纺织服装产品进口的变化情况互通信息;实行主要目标针对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和反仿冒行为计划;以及支持欧盟地中海沿岸纺织品自由贸易区战略等。在国内范围内,法国政府新出台或者进行改革的政策主要有:
1、改革职业税:政府承诺分期逐渐减轻对制造业,尤其是纺织服装行业
的职业税,以减少企业的外迁。虽然总体改革方案还没有出台,但是计划从2005年起,财政拨款3至4亿欧元,作为给予企业的职业税贷款。受惠的企业主要是35人以下的小企业,3年之内给予每名员工1000欧元的贷款,或者每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0万欧元的贷款。
2、出台新企业法:主要是为中小企业建立银行保障体系(为了便于中小
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法国政府又增加了50%至70%的补充保险率),为年轻的时装设计师设立特殊的借贷保证基金;为个人创办的企业明确法律地位及给予宽松
的创业环境;为这类企业的转型提供便利。
3、建立出口信贷:帮助营业额在500万欧元以下,职工人数在250人以
下,因为出口招收了至少1名以上雇员的中小企业扩大出口。这个出口信贷可以补赏企业最多可达50%的贸易探索支出,担保期为24个月,最高限额为4万欧元。
4、阻止企业外迁计划:为了帮助法国纺织业应对一体化,增强行业竞争
力,解决产业外移现象,法国政府致力于发展纺织服装高科技产品,创建了竞争极点区(p�0�0le de compétitivité)概念。竞争极点区是指经过政府审批承认的一个地理区域,其中一些相关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相互协作,从事共同的纺织服装创新计划。从2005年起位于竞争极点区内的纺织服装企业,可以享受政府给予的减免税收和研发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区内的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出口,可以允许共同使用出口信贷(最高8万欧元),还可以得到法国企业国际发展署(Ubifrance)的资助。
经过地区间的竞争和法国领土整治部的审批,法国确定了3个纺织品竞争极点区:1、北加莱地区的“Up-Tex”极点,新纺织品项目;2、里昂-圣艾蒂安地区“Techtera” 极点,技术和功能性纺织品项目。
3、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极点,天然纤维项目。新纺织品项目的目标是发展新材料和新功能性产品,包括纳米技术产品、人造和天然纺织品、感觉纺织品(textiles sensoriels),以及个性化产品。技术和功能性纺织品项目将面对多种需求市场,如农业和土地、建筑物、土木工程、运输、包装、运动与娱乐、以及医药行业等对纺织品的特殊要求。天然纤维项目是在木材、纸张和纺织品范围内寻找具有新功能的纺织纤维,如没有弹性体的弹性纤维,3D针织纤维、囊状纤维或者技术纺织品纤维。
5、 鼓励企业去国外开拓出口市场。由法国出口信贷保险公司(Coface)负责管理的开拓保险项目,将对去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和俄罗斯5个国家开拓出口业务的法国中小企业,担保其开拓费用支出额的65%至85%。另外,从2006年1月起,法国政府还将对企业派往国外实地进行出口业务的员工,从第120天起给予工资收入减税。
6、打击假冒产品行动,其中纺织品是重点:据法国海关统计,70%的假冒产品来自亚洲,其中以中国为首。具体有:加强海关执法权限;增加海关执法人员;由法国奢侈品委员会负责培训,提高执法人员对假冒产品的鉴别能力;制定查处假冒商品数量目标(2004年350万件,2005年必须增长10%,达到400万件);加强国际合作(已经分别与意大利、波兰签定了合作协定,与俄罗斯正在谈判中)等。
七、法国纺织业的王牌-----纺织展览会:
举办各色各样的国际纺织展览会是法国纺织业的一大王牌。每年春夏和秋冬两个季节,法国都有名目繁多的纺织展览会,从纺织上游产品到纺织下游产品应有尽有,如纺线展会Expofil、服装面料展会Première Vision、Texworld、Tissu Premier、服饰附件展会Mod’Amont,家具面料展会 Salon Meuble、Maison & Objet,以及成衣展会Prêt à Porter Féminin、Lingerie、Lyon Mode City等等。
这些纺织展览会各具特色又具有协调统一性。从展会的功能看,法国的纺织展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为纺织工业生产服务,二是为产品的市场营销服务。如法国世界服装面料展Première Vision,于1999年发明了“Codes Performance”:将当届展会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新型质量的纺织面料,以图形标识展示并配以文字说明,分析流行趋势,吸引观众和参展商,使得展会的功能变得越来越臻于完善。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为了配合欧盟企业的转型,以及提高欧盟产品的竞争力,Première Vision展览会还通过举办各种流行趋势研讨会,选择有创意产品的参展商,使得展会成为世界高附加值纺织面料的展示窗口和产生创造灵感的策划室,吸引参观者寻找在发展中国家看不见的新颖产品。
另外,展览会也不断地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发展,如2002年法国推出新的展会Future by Tissu premier,展示纺织面料的创新产品,以及具有附加功能的、多功能的或者智能的面料产品等等。为了开拓国际市场,法国的纺织展览会也开办到国外去,如每年定期在美国举办的European Preview面料展和Yarn Fair International纺织纱线展两个展览会,已经在美国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纺织展会。为了开拓中国市场,法国的Première Vision展览会、国际时尚内衣展览会还成功地在上海举办了展会,吸引了上千名中国买家。
这些法国的纺织展览会大部分属于纺织专业行会,如纺织工业联合会中针织协会下属的专业展览公司Eurovet就有9个纺织面料专业展览会,其它的则属于大型展览公司。从整体而言,这些展会规模大,专业性强,国际化程度高,服务质量好,宣传力度大,参展商和参观者人数众多,在发展法国纺织工业的同时也为行业组织带来了一定的效益。部分展会的统计数字证明了法国纺织展览会的成功:
Première Vision(世界服装面料展):参观者50000名,来自110个国家。其中70%来自国外,30%来自非欧盟国家。
Texworld(国际面料展):参展商689家,来自42个国家;参观者17100名,来自103个国家。(2006年2月)
Lingerie(国际内衣专业展):参展品牌500个,参观者23000名,其中52%来自国外。
Lyon Mode City(里昂沙滩内衣展):参展品牌1000个,参观者19000名,其中53%来自国外。
Interfilière(国际内衣运动衣展):参展商380家,参观者13000名,其中69%来自国外。
Tissu Premier(成衣面料及运动装面料展):参展商400家,参观者7000名,其中50%来自国外。
Intersélection(国际时装及便装展):参展商400家,来自29个国家;参观者6000名。
八、法国纺织业转型对我的影响:
纺织品配额取消后,法国政府和法国纺织业内人士已经逐渐认识到,法国本土劳动力成本过高,再加上35小时工作制的实行,是法国纺织业失去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如果继续坚持在法国本土生产纺织品是不符合现代经济学逻辑的,而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避免与我国产品在同一水平上竞争才是明智的决策。因此,法国纺织业已经开始转向生产质量更高、更时尚的产品,或者技术含量更高的纺织产品。更重要的是,在法国政府的财政支持下,在各种公立和私立科研机构、院校、大企业内部研发力量的相互合作下,在欧盟委员会的配合下,许多新产品研发项目已经悄悄地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如果我国不从现在起就给予高度重视,不主动加强科研创新,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技术,尤其是发展技术性纺织品,几年后将发现我国产品又落后于西方。
另外,为了以示与我国产品的区别,法国政府和法国纺织业正在酝酿以“法国造”品牌战略与我抗争,希望借助法国品牌形象,增加法国产品的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但是,法国高价位和高品味的名牌产品虽然领导世界时尚潮流,但是在法国乃至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都极低,绝大多数消费者还是选择价格大众化的产品。如果我国企业能够在产品设计、品味和品质方面努力与先进国家接轨,就能够继续占领市场,继续保持产品的竞争力;如果还继续满足于来料加工,贴牌生产,不重视发展自己的品牌,几年后将发现我国还停留在以廉价劳动力制造廉价产品的水平上,好景不会常在。
法国政府和纺织行业组织与我抗衡的另一个主要政策是,积极支持欧盟地中海沿岸纺织品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由于自由贸易区的种种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法国企业去突尼斯和摩洛哥投资设厂。按法方宣传,该自由贸易区首先是地理位置更加接近欧盟市场,这不仅降低了产品的运输费,也有利于增强对时尚的反应速度。同时,在工资成本上,与欧盟本土相比也能减少5%至15%。
另外,随着欧盟的东扩,一部分法国投资转向了东欧国家,影响了法国纺织企业对我国的投资。从80年代中期开始,法国继德国和荷兰之后,向前南斯拉夫、波兰和匈牙利转移其纺织品生产(纺线、面料、印染和后处理),虽然因为技术问题和购置机器的费用问题转移得比服装业稍晚些,但是也已经获得了成功。但是总体来说,法国企业向东欧国家转移的数量明显不如德国和意大利多,可能是由于历史和语言的原因,更多的法国纺织企业更倾向于转移至马格里布(Maghreb)地区。欧盟东扩给法国纺织行业带来的机遇,主要还是可以利用的廉价劳动力和吸引人的新兴市场。
除此之外,对我产生较大影响的是法国舆论界极力宣传的观点:“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筐里”。法国报纸上常常警告法国企业采取灵活的发展战略,不要将生产或者采购都放在中国,以免在中国受到制裁时遭受损失。法国纺织业界对向我国的投资和出口,普遍存在的担忧是产品很快就被仿冒,因此积极支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产品的图案和式样,要求法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采取强力措施。
D. 法国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
汽车工业主要集中在巴黎百、里昂、斯特拉斯堡、圣度艾蒂安;航空航天工业主要分布在巴黎、图卢兹、波尔多问、马赛、特尔贝斯等;电力工业主要答在布列塔尼、卢瓦尔河流域和罗衲河地区比较集中;化学工内业主要有里昂、巴黎、南锡等都是传统容化学工业中心。
E. 法国标致汽车公司的总部设在哪里
最初未合并的标致汽车公司也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作为法国最大的汽车集团公司,总部在法国巴黎,汽车厂多在弗南修·昆蒂省,雇员总数为ll万人左右,年产汽车220万辆。标致汽车公司是世界历史悠久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所制造的汽车在法国乃至于全世界均享有极高的评价。
公司创立于1890年,创始人是阿尔芒·标致。它是当今世界上存活最老的汽车公司之一,居戴姆勒-奔驰之后,为第二,并且它是最老、仍在同一家族手中的一个公司。自1976年起,PEUGEOT购并了法国另一家着名的汽车制造商CITROEN成为规模庞大的PSA集团后,PEUGEOT汽车在汽车产业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1995年,PSA集团的营业额高达1,642亿法朗,汽车年产量为1,887,900辆,在法国汽车市场占有率高达30.2%,在全欧洲汽车市场亦有12%的占有率。PSA集团目前是法国境内第一、欧洲第三、世界第八大的汽车制造商。
1890年,阿尔芒·标致(Armand Peugeot)创造了标致汽车公司,在此之前,标致工厂只生产锯条、自行车和三轮车。189I年它开始涉足汽车领域并取得成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阿尔芒·标致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使标致公司在战争中发展起来,1939年年产汽车即达4.8万辆。标致公司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是二战后的50、60年代,汽车产量在20年间猛增十几倍,一跃成为法国第二大汽车公司。1976年,标致公司以自己的经济实力收购了经营不善的雪铁龙公司60%的股份,从而扩充了自己的实力,汽车总产量超过雷诺汽车公司而居法国第一。
1915年,安德烈·雪铁龙创建了雪铁龙汽车公司,这是法国第一家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的厂家。由于采用先进技术,因而在它刚成立仅仅第6个年头中,年产量即突破100万辆。在1924年和I931年,安德烈·雪铁龙组织了雪铁龙汽车“亚洲之行”和“非洲之行”,又称“黄色旅行”和“黑色旅行”,使雪铁龙汽车名噪世界,销量也随之大增。70年代,雪铁龙公司遇到财务危机,就在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想吞并它之时,标致公司凭借雄厚的财力外加一笔政府贷款,接管了危难中的雪铁龙公司。1976年 10月,两家公司完成合并工作,组成新的持股公司,称“标致-雪铁龙公司”(简称 PSA公司)。1979年,公司又改称“标致股份公司集团”,简称“标致”。雪铁龙加入标致后,成为标致集团的一员,但它仍然有很大的独立性,其经营活动仍然由自己把握。
在标致集团的经营中,汽车制造业务始终占有绝对优势。两家公司合并前,在标致的业务范围内,汽车占86%,自行车占6%,钢铁、工具和塑料占5%,金融和服务占3%;雪铁龙公司的经营则几乎全部靠汽车。合并后,集团制造汽车的能力大地加强了,约占营业额的90%。标致控制的公司和子公司约有200家。其中,分布于欧洲、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国外子公司约占一半,实现的销售额占60%左右。
F. 圣元公司法国工厂厂址在哪个地方呢
圣元公司法国工厂将要在1月10日奠基,明年下半年开始投产。工厂厂址是在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半岛上,环境非常优美。
G. 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在全球哪些国家有工厂
一、雪铁龙是有法国的标志雪铁龙集团生产的汽车品牌,是法国家喻户晓的汽车品牌
二、标致雪铁龙集团(法文:PSA Peugeot Citroen)是一家法国私营汽车制造公司,由标致汽车公司拥有,旗下拥有标致和雪铁龙两大汽车品牌。标致雪铁龙集团是仅次于德国大众汽车的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并在欧洲市场以外的销量持续增加(尤其是在拉美地区和中国),共销售1069000辆,占集团总销量的32%。
三、雪铁龙与中国
1、1982年,雪铁龙向广州东方宾馆发出了150台CX,雪铁龙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2、1992年5月18日,中国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雪铁龙公司合资成立了神龙汽车有限公
3、2010年5月6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和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联合发出声明,已经就在中国成立汽车合资企业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各持有新公司50%的股权。长安汽车将成为PSA继东风汽车之后,在国内设立的第二家合资公司。
4、标致雪铁龙集团亚洲运营部成立于2010年9月1日,其总部位于上海,负责标致雪铁龙集团在中国及在其他亚洲国家与区域内整体业务的发展、伙伴及合作关系、市场营销策略、产品计划、当地研发能力的发展及采购等。
5、标致雪铁龙集团在中国的业务有:
(1)神龙汽车有限公司(DPCA),位于武汉,标致雪铁龙集团及东风集团的合资
(2)标致雪铁龙集团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合资公司——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CAPSA),位于深圳。
标致-雪铁龙
标致汽车公司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法国最大的汽车集团公司。创立于1890年,创始人是阿尔芒·标致。1 976年标致公司吞并了法国历史悠久的雪铁龙公司,从而成为世界上一家以生产汽车为主,兼营机械加工、运输、金融和服务业的跨国工业集团。标致汽车公司的总部在法国巴黎,汽车厂多在弗南修·昆蒂省,雇员总数为 l l万人左右,年产汽车220万辆。
标致公司创始之初以生产自行车和三轮车为主,1891年开始涉足汽车领域并取得成功。由于不断采用新技术,公司的产量与日俱增。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产量已超过法国所有的汽车生产厂家,达到一万两千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阿尔芒·标致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使标致公司在战争中发展起来,1939年年产汽车即达4.8万辆。标致公司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是二战后的50、60年代,汽车产量在20年间猛增十几倍,一跃成为法国第二大汽车公司。
1976年,标致公司以自己的经济实力收购了经营不善的雪铁龙公司60%的股份,从而扩充了自己的实力。汽车总产量超过雷诺汽车公司而居法国第一。标致公司拥有92家国内公司和84家海外公司,海外公司以商业公司为主,工业公司不多,其中最大的海外工业公司有英国塔尔伯特和西班牙塔尔伯特汽车公司。
本世纪80年代,标致公司和中国合作在广州建立合资企业,将标致504、505型汽车输入到中国。标致汽车产品从微型到豪华型都有,最受欢迎的是中型汽车。标致汽车的特点是寿命长质量好,它的205及309型汽车在历年的汽车拉力赛中独占整头。
H. 法国八大城市都有...
里昂(LYON)
里昂市是法国东南部大城市,位于罗讷河和索恩河汇流处和从地中海通往欧洲北部的战略走廊上。里昂市人口126万,建于公元前43年,罗马帝国之前已繁荣,长期为法国的政治中心。工业发展始于十九世纪,曾是西方丝织业中心,全国的丝织业几乎全部集中于此。同时里昂也是化学纤维的主要产地,冶金、化工、汽车、机械、电子等工业均较发达。
作为水、陆、空交通枢纽,里昂是沟通北欧和南欧的交通要道。尤其是每日有45班高速火车通往法国各大城市及地中海诸大城市。
里昂的科研和教育事业也很发达,梅里尔生物制品研究所为世界最大的研究所之一,该市还有20所高等院校。
里昂作为历史名城,有许多中世纪建筑和博物馆,每年在此举办国际博览会。1996年的西方7国首脑会议便在里昂举行。旅游点有着名的里昂大教堂、古罗马剧场遗址等。
马赛(MARSEILLE)
马赛市位于法国南部地中海利翁湾东岸,三面环山,面积240平方公里,人口123万,是法国第三大城市,欧洲第二大港口。马赛是普罗旺斯-蓝色海岸大区首府和罗讷河省省府,是法国南部的行政、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马赛是法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于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时代,已有2,600年的历史。该市资源丰富、工商业发达,是全国炼油工业中心;还有制盐、铝矾土、煤炭、发电、冶金、造船、化工、直升飞机制造、纺织及食品加工等工业;它海产丰富,渔业发达,有现代化的罐头加工联合企业;它还是全国最大的船舶修理中心。
马赛市的兴衰与马赛港的历史息息相关,马赛港自十二世纪就闻名世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马赛港区进行了改造和扩建,新兴的马赛-福斯港是法国最大的现代化港口,港区长70公里,年吞吐量达1亿吨,180条海运线通过13,000个中途站联系着109个国家和地区。福斯港是油船、天然气船、矿石船和集装箱等大型海运业的现代化港口,有输油管道通往阿尔萨斯、瑞士和德国的炼油厂。
马赛-普罗旺斯机场是法国第二大机场,每周92个航班往返于马赛-巴黎之间,并与33个国家的77个城市有定期航班。此外还有高速公路、铁路、内河航运等极为便利的交通设施连接国内外。
目前以马赛市为中心已形成一个辐射形的经济网:西面的贝尔湖-福斯湾一带是石油化工和冶金工业区;北面的马里尼亚纳机场和欧洲直升飞机公司所在地是航空工业中心;东部奥巴涅、热莫诺斯、拉西约塔和东北的维特罗勒等市镇组成了小型高科技区。
马赛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近年来还发掘出公元前六世纪希腊时代的堡垒和古城垣遗址。距马赛老港3公里处有一座孤岛——伊夫岛,传说是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一书中主人公被囚禁的地方,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旅游者来此参观。
马赛市距巴黎770公里,距米兰550公里,距巴塞罗那500公里,是法国联系南欧、北非和西亚的交通枢纽.
里尔(LILLE)
里尔,是法国北方重要城市,是诺尔-加莱大区的首府。市中心有20万人口,加上周围卫星城市共约100万人。诺尔-加莱大区有人口400万,为全国人口的7%,人口密度居全国第二位。全区86%的人口为城市人口。
里尔市及其所在大区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区之一,早先以冶金和纺织业为主,现已发展成综合工业基地。其铁路器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电力生产居全国第二位,印刷业居全国第二位,机械制造位居全国第三。欧洲最大的纺织企业——“霞日”(CHARGEUR)集团生产基地就在该地区。
诺尔-加莱大区商业发达。法国最大的商业财团之一的鸥尚(AUCHAN)大型超级市场就起源自里尔市;全国最大的邮购商场集团“三瑞士”(3 SUISSES)总部也设在该市。
诺尔-加莱大区交通发达。大区有港口3个,有高速公路464公里,可通往欧洲7个国家的首都。里尔机场为一重要的国际机场。
诺尔-加莱大区的对外贸易居法国第三位,次于巴黎大区和罗纳-阿尔卑斯大区。
该大区教育发达。大区有综合性大学7所、工科性大学15所、商学院6所、高等技术学校4所。大区科研能力雄厚,总计有4,000名科技人员。
图卢兹(TOULOUSE)
图卢兹市位于法国南部南比利牛斯大区的上加隆省(HAUTE-GARONNE),人口约60万,市区人口40万左右。图卢兹市历史悠久,建于2,000多年前。
上加隆省的工业、贸易和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图卢兹市内及周围地区。图卢兹50公里外,大企业极少,农村地区尚无乡镇企业。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法国在图卢兹组建了航空工业。法国的航空航天工业在欧洲排名第一,航空部门有20,000人,航天部门有6,000人,这两个部门在经济和工艺方面占优势,其出口占营业额的40%。上加隆省四分之一的工业就业人口在宇航企业。与宇航有关的电力、电子、机械、金属加工及第三产业分布在省内各地。电子行业有15,000名职工,产品不但用于宇航业,还用于通信和汽车工业,产品的60%出口到国外。该省的半导体产品在法国占第一位。
软件业有700家企业,6,000名职工。据称,法国电脑专家的25%集中在图卢兹。
电力和电子工业是该省第二大就业部门,超过纺织和服装业。图卢兹的工业提供了该省17%的就业机会。
此外,该市在微生物、医学、电子医学、化学、生物医学、生物工艺等领域在法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国内外的大公司、大企业,如马特拉、汤姆逊、西门子、摩托罗拉等均在图卢兹设有生产企业。
上加隆省的贸易公司达13,600家,其中图卢兹有9,000家。
图卢兹每天有航班飞往法国和欧洲的主要城市,它有20条国内航线,17条国际航线。
图卢兹高等教育发达,共有3所大学,14所高等学院,1所国立综合工科大学。在校大学生约10万人,其中10%是外国留学生。
尼斯(NICE)
尼斯市位于法国东南部,濒临地中海,距巴黎933公里;人口52万,其中市区占38万。尼斯为阿尔卑斯滨海省首府,是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第二大城市。
尼斯市依山傍水,气候宜人,是法国着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市内众多的历史古迹、博物馆、美术馆、游乐场所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尼斯的东部是旧城和港口,西部是新城。市内的主要名胜和游览点有:马塞纳广场、阿尔贝一世花园、英国人散步海滨大道(长7公里)、美国海滨大道、拉斯卡里宫、圣·雷帕拉特大教堂、古罗马圆形大剧场遗址、马克·夏加尔博物馆、马蒂斯博物馆、朱尔·谢雷美术博物馆、现代美术画廊、考古博物馆、展览宫等。
尼斯的经济主要是旅游业及与旅游相关的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工业主要有电子、机械、建筑、纺织、服装、印刷、食品、酒类和香水生产。农业仅有园艺和花卉种植业,生产本市旅游业需用的新鲜蔬菜和鲜花。为使经济多样化发展,尼斯市还计划向瓦尔河方向开发大型工、商业区。此外,尼斯还具有欧洲最大的高新科技园区——索菲亚·安蒂波利斯(SOPHIA ANTIPOLIS)高新科技园区。
尼斯机场是仅次于巴黎和马赛的法国第三大机场,每天都有80个航班与世界45个国家联系,另有铁路与欧洲各地相连,交通极为便利。尼斯港港面宽阔,主要为其进出口运输服务。
尼斯狂欢节是法国最有名的节日之一,今天,众多的旅游服务设施已使尼斯成为法国“兰色海岸”地区最享有盛名的旅游城市,也是世界着名的游览圣地。
南特(NANTES)
南特位于爱特河和卢瓦尔河的交汇处。公元前58年,南特开始形成为一个商业港口。南特市区人口24.5万,加上郊区21个镇,共有人口50万。正在筹建合并的南特-大西洋市(包括南特市和圣-纳扎尔市),共有80万居民,就业人员27.2万人(第三产业占55%)。南特高等院校在校生45,500名,研究人员3,000人。全市有7个大博物馆:美术博物馆(仅次于卢浮宫的法国第二大绘画博物馆)、多勃雷(DOBRE)考古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民间艺术博物馆、公爵古堡博物馆(包括民间艺术、装饰艺术、海洋博物馆)以及儒勒·凡尔纳博物馆。
南特市是卢瓦尔河-大西洋省的省会。全省共有4,700家企业,涉及的行业有:航空、造船、武器、机械制造、电器和电子制造、铸造、金属加工、塑料加工、能源、化学、木材工业等。除这些工业企业之外,高科技的中小企业有100多家。全省有600多家出口企业,其中50多家企业在国外设有分支机构。农业方面,以经营蔬菜、园艺、葡萄种植为主。畜牧业方面,以生产牛肉、牛奶、猪肉和家禽为主。
南特-圣-纳扎尔港是继马赛、勒·阿弗尔和敦刻尔克之后的第四大港,备有法国最大的木材和动物饲料装卸码头,还有石油和天然气专用码头。
南特是法国西部的重要金融场所,南特交易所是法国第三大交易所。
卢瓦尔河-大西洋省海岸长130公里,是欧洲最美丽的海滩之一。该省是法国10大旅游省份之一,每年接待130万游客,其中30万是外国游客,年旅游营业额达30亿法郎。
南特-大西洋市的机场是法国最为繁忙的机场之一,1995年运输旅客115万人次。
波尔多(BORDEAUX)
波尔多是法国西南部阿基坦大区和纪龙德省(GIRONDE)首府所在地,是欧洲大西洋沿岸的战略要地。波尔多港是法国连接西非和美洲大陆最近的港口,是西南欧的铁路枢纽。阿基坦大区人口289万,占全国人口的5%。纪龙德省人口近127万,波尔多市人口70万。
阿基坦大区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在全国排名第三,玉米生产居欧盟第一位,鹅肝生产和加工居世界第一。
波尔多的葡萄酒品种和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出口历史有几个世纪。当地有13,957家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企业,营业额135亿法郎,其中出口额占41亿法郎。
阿基坦大区是欧洲主要的航空航天工业基地之一,2万名职工直接从事航空航天工业生产,8,000名职工从事加工生产,有18家大型企业,30家生产和试验工厂。该大区在法国航空产品出口中占第三位。
此外,阿基坦大区的电子、化学、纺织和服装业也很发达;木材储量丰富,技术加工能力强。
纪龙德省的出口企业有860家,年贸易顺差127亿法郎,出口在全国排名第七。
阿基坦大区海岸线长,阳光充足,绵延的比利牛斯山脉和欧洲最大的森林,吸引着各国的游客。该大区的旅游业在法国居第五位,年营业额为110亿法郎。
I. 尼科工厂在法国哪个城市
工厂在法国哪个城市?在法国的巴黎是没有尼克工厂的,在其他城市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