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国记录片《鸟的迁徙》影片分析
“鸟类的迁徙,是关于承诺的故事,归来的承诺。历经重重危机后的数千里旅行,只为了一个目的,生存……候鸟迁徙是一场生命的搏斗。”——影片开场旁白
这是一部很安静的电影,从头到尾都是无数种候鸟的飞翔,以及它们的觅食和嬉戏。很少的画外音,偶尔有字幕流淌出来:
“灰雁,旅程数3000公里,地中海盆地(往返)北欧”
“灰鹤,旅程数4000公里,伊比利半岛(往返)北半球森林”
“黄嘴天鹅,旅程数3000公里,东亚(往返)西伯利亚苔原”
但画面和音乐已经足够让人感动。法国制片人雅克·贝汉的这部记录片,历经3年时间,用17部摄像机记录了27种候鸟大迁徙的过程。
每年春天,欧洲和美洲的一些候鸟飞往北极地区,在那里生儿育女。北极短暂的夏天过后,它们又要跋涉数千公里,返回出发地。这部电影记录的就是它们大迁徙的过程。
镜头语言干净简单,只有不同种鸟的振翅飞行,它们飞越的无限山脉,色彩绚烂的广阔平原,欧洲连片的古堡,汹涌的海面和无尽的沙漠。最壮观的镜头是以整个地球为背景,在旋转的角度下,映着蓝色的海洋和褐色的陆地,清晰地看到大片白色的飞鸟群缓缓移动。用这样直白的镜头诠解一只微不足道的飞鸟被放在几千公里的大场景下,看后让人震惊的是候鸟大迁徙时执着的精神,或许如影片开场时的画外音,这是一场生命的搏斗。
影片的音乐非常纯粹,在恢宏旋律里人声的哼唱,伴着长镜头下鸟的飞行,时不时响起,由弱到强。片中NICK CAVE的作品有宗教般神圣的氛围,用声音赋予这些迁徙中的鸟类以令人肃然起敬的力量。
片中一直流动着不同鸟的鸣声,很真实细腻。看片时会以为自己就置身于鸟的群落,那么近地聆听着它们丰富的语言。很奇怪,听着鸟的鸣声,内心会变得安静。
最温馨的镜头是候鸟飞到北极地区,产下小鸟后的场景,在轻灵活泼的女声哼唱中,一只小天鹅从卧在地上的妈妈羽毛下突然钻出来,啾啾叫着;一只有白色斑点的黑鸟驮着两只出生不久的小鸟在水面上游动,小家伙舒服地看着水面;黄嘴天鹅夫妻中间夹着四只小天鹅,一家六口在水面上优雅游过。一只小鸟想奋力爬上妈妈的背,却一次次地滑下来。一只胖乎乎的的黄眼睛黄嘴巴的小鸟憨绝地向前走着,它张着黄色的眼睛看着镜头时的特写,傻乎乎,又可爱至极。
这一段的镜头我看了很多遍,看着鸟的一家温暖地呆在一起时,有无限的温柔情绪涌出:在鸟的世界里,也有爱,有亲情,人类所能体验的情感中,鸟类也是有的。
如影片结尾字幕中所讲,这同时是一部关于鸟类保护的电影。这部片子成功地让观众站在鸟的视角去看人,用无言的镜头告诉我们,在地球这个家里,人类已经占有的太多,抢夺得太多。在人的霸道和淫威下,鸟的世界已经被逼仄得很小很小:
在冷森森的音乐中,一台巨大的收割机轰鸣着从远方而来,草丛中一只孤单幼鸟的特写镜头,它傻傻地不知道要发生什么,而收割机已经辗了过来……
几声枪响,一群奋力前行的雁从天空栽下,它们下坠的身影仿佛带着长长哀鸣,划过水面;四个偷猎的人刚刚放下举起的猎枪。
一只被关在笼中的加拿大雁看着天空中的同伴飞向远方时,它在铁丝网后黑黑的眼睛里写满了悲伤。
在让人绝望的音乐中,一群红胸雁飞过被严重污染的城市,身下是巨大的烟囱,灰色的城市。
影片用很具张力的表达手法放大了在鸟的眼睛里,人的世界里所充满的暴力和可怖;作为对比的是,用大量唯美的镜头展示鸟的世界里种种美好:如血夕阳下,鹤群翩翩降落在树上,它们张翅的剪影美得如画;彤云下,数以万计的飞鸟喳喳而过时,让天空升起圆形壮观的黑色烟雾……
看这些镜头时,我们可能会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再也没有鸟的翅膀从天空划过,我们的眼睛里还会有这样生动吗?
⑵ 如何看待纪录片这一类电影
纪录片,这类的电影呢,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的,也看过,好多部纪录片。
比如《我们诞生在中国》、《舌尖上的中国》、《大国崛起》……
大家都知道,电影的诞生的最开始是始于纪录片的创作。但是呢电影和纪录片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是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而电影呢,电影是一种视觉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位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
纪录片,在看的时候,文艺范儿比较浓一点。无论从配乐和整个影片的画质等都十分精良。最好的一点就是:广告少。软广也是特别少,可以说是没有。让人在看的时候,心情会比较舒畅,不会被广告打扰,产生厌烦的情绪。
举个例子说一下《我们诞生在中国》看过的朋友都应该知道,那里面每个动物的动作细节,拍的都特别精致,像精雕细刻过一样,非常的美。旁白配的也非常漂亮,能够感觉到,像是那它们真实的心理活动一样,描写的特别真实、动人。
《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就更不用说了,在很长一段的时间,火遍了我国的大江南北,有很多人就是随着这部纪录片而进行旅游的寻找,这里面的各种美食,制作画面非常的精致,优美,诱人。
有空的话看一看纪录片还是不错的,可以长很多见识。
⑶ 有生之年值得一看,轰动法国看后泪流满面的纪录片,都有哪些呢
要说纪录片,其实大多是混合着战役和历史发展以及美食的发展,借助对这些题材的出演,来还原一个那个年代最真实的法国。
法国有很多拍的很精彩的纪录片,比如《巴黎:伟大的传奇》,显示重建的法国巴黎的的建筑,用法国首都巴黎的发展来间接为我们展示法国的发展,本片中的建筑规模宏大,整个电影也充满了法国十六十七世纪的味道,画面很是精美!再比如《相约未知之地》,以一档节目的效果为大家呈现,用邀请名人来去探索体验名族文化传统,豆瓣评分也是相当好的!还有一部以战争历史为题材的《法国大革命》纪录片,里面为我们完美的展现出法国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大革命的全过程,这部战争记录电影很优秀,对历史感兴趣的同胞们可以去看看,你会从里面看到一个战争下最真实的法国!
一部好的电影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它具有真实性,演员完美的演技,电影选择优秀的题材!法国电影中都做的很棒!
⑷ 它由法国纪录片大师制作,给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带来了启示,是哪部电影
它由法国纪录片大师制作,给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带来了启示,电影的名字叫《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的春天》其实是雅克•贝汉的作品。对,就是那个拍《微观世界》,《鸟的迁徙》 和《海洋》的法国纪录片大师。
⑸ 你如何看待法国电影
我觉得法国的电影真的都非常的浪漫,像我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天使爱美丽还挺好看的,虽然说是喜剧片,但是也把它拍得特别的有浪漫的感觉,就让人更加肯定了法国时尚漫之都这样子称号。所以我认为那些喜欢浪漫的人就适合去看法国的电影。
⑹ 浪漫的法国片总令人心旷神怡,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法国历史片
法国有哪些历史片值得推荐?
查看全部46个回答
我来答
我来答 查看全部46个回答
Ranherman
LV.6 2018-09-11
法国大多出的都是爱情片,历史片之类的推出后也是非常的受欢迎,其实看电影和兴趣是相结合的,了解一下法国的历史片还是很有必要的!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片子之一是在1994年上映的法国历史片《玛戈皇后》!以16世纪法国天主教与新教的不和下讲述了玛格丽特与亨利之间爱情故事,并显示了女主如何由一个公主经过蜕变后变成玛戈皇后!看过电影后你就会发现这部剧的年代感很强,带人回到八十年代的法国。在血腥和阴谋下渗透爱情的狂热,故事情节也比较复杂,人物每个方面都展现的淋漓尽致,女主风情万种,男主角色也很好看!整个画风完全将你带入进去那个时代,也是一部佳作!
⑺ 高分悬赏。法国电影《微观世界》的影评1000字
本片无以伦比的摄影技术,独具匠心的拍摄角度,将森林下、草丛下的世界无数倍放大到你的面前,昆虫、草叶、水滴无不纤毫毕现。竟成为壮丽的奇观。本片获得第二十二届凯撒电影节最佳摄影和最佳剪辑奖。你会惊讶于在我们的脚下,竟有这样一个世界存在。这是黎明时分,在地球的某一处隐藏着星球般巨大的世界。茂草变成了森林。小石头变像高山。小水滴形同汪洋大海。时间以不同的方式流逝。一小时就像过了一天,一天像过了一季,一季像过了一生。想要探究这个世界。我们须先保持静默。倾听和观赏这奇迹。
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部电影整整拍了二十年,耗费了数以千万计的美刀,最后剪辑时只留下了七十分钟,你会不会有眩晕和心疼的感觉?韩晓在歌里唱"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一穷二白的本社长真想拉着拍这部电影的家伙的耳朵大声喊:"你瞅瞅人家多可怜!"
为了更好地批判这个烧钱又不把时间当时间的家伙,我找来了这部电影的种子,看看题目《微观世界》,倒是很符合细节公社的作派,好象可以扯上点亲戚关系.花了7小时23分18秒的时间当下了这部519M的电影,又用了1小时12分14秒的时间看完,我发现无法再对这个家伙产生什么阶级仇恨.
在一块有着小水塘的树林下面,隐藏着确确实实一个很小但是很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主角,平常被我们如此地忽略--花瓣,草叶,露珠,还有各种各样的昆虫,而在摄影机的镜头前,毫厘毕现地展现着自己的生命.
我看到一只蝴蝶从虫茧到美丽翅膀的蜕变;在意大利歌剧咏叹调伴奏下两只蜗牛情侣的缠绵;我还看到一朵花的缓慢开放;两片草叶的互相抚摸;雨滴溅起的泥水,透明得看见里面的尘埃;一滴雨落在草上,把黑色的小虫弹起;绿色草叶上的露珠慢慢变小最后了无痕迹....没有一句台词,每个生命都在为了自己而忙碌,一秒就象过了一生,瞬间即是永恒.而人类世界对它们来说,是那样一种渺小而可有可无的可笑存在......
不由得会想起法布尔的《昆虫记》,"那些或缓缓爬行,或优美飞翔的昆虫,传达了人类远亲的信息,小小的微末的生命,也出演着一幕幕悲喜剧,激起着我们真切的悲欢".人类总是这样,制造了可以毁灭地球无数次的武器,却又在小小的昆虫身上寄托着对生活的希望和梦想。仇恨化解,或者梦想褪色破灭——非左即右,这两者之间没有中间路线。
⑻ 如何评价BBC纪录片《文明》(Civilisations)
所有的文明,都渴求征服时间。他们建造更高大宏伟的建筑,以逃避消亡的命运,但从未成功。万物,皆有终结。
历经两年多的筹备,艺术史纪录片《文明的轨迹2(Civilisations)》3月1日在BBC 2频道上开播了。
该系列纪录片由上个世纪英国首部艺术纪录片《文明的轨迹(Civilisation)》翻拍而来,长度为9集,每集时长为1小时左右,由BBC、Nutopia影视制作公司、美国公共电视网(PBS)共同出品。
这一次鸿篇巨制的程度也不输当年。三位主持人Simon Schama,Mary Beard和David Olusoga带着各自的学术专长来到镜头前,走访了31个国家、6个大洲。
其中覆盖了从古到今来自东西方的500多件艺术品,透过艺术之眼,探索“人类创造的起源”、“观看艺术的方式”以及“全球文明的进程”。
拍摄:
三个不同视角的解读串联起了六个大洲的文明,在《文明2》中,肯尼斯·克拉克的欧洲中心主义被“纠正”了。他曾坚信少数艺术家的“神赐天赋”造就了文明,而原作《文明》中出现的艺术家都是男性,主要来自意大利、法国和德国。
1966年,这位63岁的艺术史学家启程与BBC制作人一起,花费了三年时间,走访了11个国家。
于1969年推出了13集长的首部艺术史纪录片《文明的轨迹(Civilisation: A Personal View by Kenneth Clark)》(又名西方艺术史话),被BBC誉为“电视史上的里程碑”。
⑼ 怎么看待纪录片《主厨的餐桌》
链接:https://pan..com/s/1ip-tuGKVJ5m721TJabSywg
作品相关简介:Netflix美食纪录片。影片分别记录了来自意大利、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瑞典的六大名厨的厨房生活。本片恢宏大气,是关于食物信念坚持与创造的故事。
⑽ 法国电影的特点是什么
诗意的画面、强烈的表现力、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中重要角色、自然主义与主观主义的表现手法或象征主义的比喻手法。
法国电影从印象主义的绘画获得启发,企图用画面来表现直接的感性印象。他们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着重于气氛的创造。
法国是最早发明电影的国家之一。里昂照相器材制造商A.卢米埃尔和卢米埃尔﹐L.两兄弟,在前人研制的基础上,于1894年制成了一种既可用于放映,又可用于拍片和冲洗底片的活动电影机。
(10)如何评价法国纪录电影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1923~1933年间出现了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先锋派电影。达达主义的电影没有主题,没有情节,纯粹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游戏,追求奇异效果的怪诞表演。
有声电影的兴起和1929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给予先锋派电影以双重的打击。对白片出现以后,摄制影片的费用大大提高。
法国早期有声电影质量很差,是一些歌剧和游艺节目的纪录。拍摄时,摄影机被固定在隔音的小木板房里,结果使移动摄影完全消失。
1934年摄制的喜剧片《最后的亿万富翁》,由于讽刺独裁,被当时控制托比斯公司的戈培尔禁止上映。维果在1933年根据他对童年的回忆拍了《零分的操行》,因片中有小学生造反的镜头也被禁映了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