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熊猫的名字由来
“熊猫”这个词原本并不是指国宝大熊猫,而是另外一种动物小熊猫
图片中的这种动物,学名小熊猫,别名红熊猫,九节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分布于中国,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国
1825年,法国人在四川发现了这种棕色的动物,并命名为熊猫。国宝大熊猫直到1869年才被人发现
B. 小熊猫哪个国家有
分布在中国南方到喜马拉雅山麓、不丹、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等国。
C. 为什么叫熊猫是错误的呢
小熊猫和大熊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熊猫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有两种熊猫
图片中的这种动物,学名就叫小熊猫,别名红熊猫,九节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尼泊尔,缅甸等亚洲国家,不是我国特有的
1825年法国人在四川发现了这种棕色的动物,并命名为熊猫,国宝大熊猫直到1869年才被人发现
咱们的国宝其实是借用了人家的名字
D. 小熊猫既然不是熊猫,为什么叫“小熊猫”
许多市民分不清小熊猫与大熊猫的区别,以为小熊猫是年幼的大熊猫。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但有一定的亲戚关系。 小熊猫为食肉目浣熊科,十九世纪初被人发现,分布于喜马拉雅山的两侧,东起云南、四川,西到不丹、尼泊尔、锡金、缅甸等,是亚洲特产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熊猫寿命可达13年。 大熊猫为食肉目大熊猫科,比小熊猫晚半个世纪被人发现,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是中国特产动物。目前全世界大熊猫不到1000只。 大熊猫与小熊猫从形态解剖学上看很相似,而且它们都吃竹叶。但大熊猫体积大,小熊猫更像一头肥大的猫。小熊猫跟熊是表兄弟,而大熊猫跟熊最多算近亲 简单的说小熊猫说2级保护动物,大熊猫是国宝~差距自己想:)
E. 熊猫来自哪个国家
来自中国。
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
(5)法国小熊猫在哪个国家扩展阅读
大熊猫主要分布于中国甘肃,陕西,四川(区域灭绝:湖北、湖南 )。
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种群数量约16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
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F. 小熊猫和干脆面(浣熊)的区别是什么
小熊猫和浣熊属于不同科属的两种物种,两者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外形特征、分布范围、生活特性等方面,详细信息如下:
1、外形特征:小熊猫外形像猫,但较猫肥大,全身红褐色。圆脸,吻部较短,脸颊有白色斑纹。耳大,直立向前。四肢粗短,为黑褐色。尾长、较粗而蓬松,并有12条红暗相间的环纹;尾尖深褐色。蹠行性;前后足均具5趾;无性二型。而浣熊最大的特征是眼睛周围的黑色区域,与周围的白色的脸颜色形成鲜明对比。耳朵略圆,上方为白色毛,通常颜色深浅的灰色,也有部分为棕色和黑色、淡黄色,及罕见的白化种。浣熊尾长,有黑白环纹,也有少数为黄白相间,大约5~7个。
2、分布范围:小熊猫原生种主要分布在不丹、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等地。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喜马拉雅山南坡)、云南、四川等省。而浣熊原产于伯利兹,加拿大,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美国等北美地区。
3、生活习性:小熊猫主要生活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针阔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中有竹丛的地方。这些地区常年气温夏季一般在25℃以下,而冬季则在0~10℃之间。活动区域较大,在夏季小熊猫多在阴坡有溪流的河谷活动,而到冬季则在阳坡河谷盆地,在降雪后甚至下到村庄附近的草坡、灌丛活动。尤其喜好在向阳的山崖或大树顶上晒太阳。
而浣熊喜欢栖息在靠近河流、湖泊或池塘的树林中,它们大多成对或结成家族一起活动。浣熊白天大多在树上休息,晚上出来活动。 经常在树上活动,巢也筑在树上。白天它们在空心树和岩石或地面上的洞中睡觉,当受到黑熊追踪时,它就会逃到树梢躲起来。到了冬天,北方的浣熊还要躲进树洞去冬眠。
4、繁殖方式:小熊猫一般在早春3~4月间发情,妊娠期为117~122天,于5~7月产仔,每胎2~3仔,偶有4仔的。由于小熊猫繁殖力较强,所以在自然情况下,种群的比例往往是幼体多于成体,年青的多于年老的。
而浣熊的交配季节为1或2月,妊娠期是63~65天,每年生产一次,在4或5月产下幼子(受天气影响),一胎3~7个,但通常是4个。
(6)法国小熊猫在哪个国家扩展阅读
小浣熊别称的由来:
小浣熊干脆面曾伴随很多人度过难忘的童年,包装袋上的小浣熊憨态可掬,形象各异,令人喜爱。鉴于小浣熊干脆面超强的“群众基础”,于是不少人又将小浣熊称之为“干脆面君”。
但包装袋上的小浣熊形象更像是小熊猫,与浣熊形象有差距,属于食肉目小熊猫属,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以及不丹、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等周边国家,以竹笋、果实和昆虫为主食。由于它的长相与浣熊相似,而且也有吃东西之前洗一洗的习惯,所以经常容易被误认为是浣熊。
G. 介绍小熊猫的资料
小熊猫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small panda) 浣熊科小熊猫属的唯一种。体长40~60厘米,体重约6千克,全身红褐色,四肢棕黑色,体毛长而蓬松,脸圆,具白色斑纹,吻、耳缘和颊白色,脸上有白斑,眼鲜艳;尾粗,长超过体长之半,具9个棕黑与棕黄色相间的环纹,颇显着,因此,中国四川省称为九节狼。在第四纪更新世时期,小熊猫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欧洲中部和英国都有化石纪录。
现代小熊猫在中国分布于西藏、云南和四川。也见于印度、尼泊尔、不丹和缅甸北部。生活于2000~3000米的高山林区或竹林内。栖居在树洞或石洞中,凌晨和黄昏出洞觅食。杂食性,吃竹笋、野果、嫩枝叶,或捕捉小鸟、小鼠、昆虫和鸟卵为食。常在树枝上攀爬,有时高卧树枝上休息。夏季喜欢在河谷地区活动;冬季蹲伏在山崖边或树顶上晒太阳。肛门部和前肢的趾间具分泌腺,繁殖期内散发较强的气味。3~4月间发情交配,常发出求偶叫声。妊娠期3~5个月,每胎产2~3仔。初生幼兽脸和尾上都无斑纹。
小熊猫不仅在体型和牙齿结构上与浣熊类相同,而且在杂食性,爱清洁等习性上亦颇类似。性情温顺,易于饲养,是东亚的特产动物。中国多数动物园均有展出,饲养下寿命10余年。
小熊猫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致危因素:
四川省是我国小熊猫的集中分布区,由于人类活动半径扩大,不少地区已开发为农区或沦为荒地,加之长期森林过度开发,森林资源急剧下降。在岷山山系的东南麓于近代尚广泛分布,但由于修路和农业进一步开垦破坏栖息环境扩大,小熊猫数量大为减少。邛崃山系由于人类活动半径不断扩大和常有猎捕,已处于濒危状态;相岭和凉山等南方分布区,虽目前尚有一定数量,但由于盗捕盗卖十分频繁,加上乡民捕捉暂养运输粗放,死亡率很高,资源破坏严重。作为一种传统的毛皮兽,直到80年代,裘皮商店均有大批小熊猫裘皮出售,商店甚至称之为"金丝猴"皮。同时,野外捕获小熊猫也十分可观。从1953年开始,在野外捕捉迄今约2000余只,其中有100余只作为国际间动物园交流运往国外。此外,据悉随着边境贸易的发展,从周边国家流入我国的小熊猫也时有发生。可见,利用贸易牟利已经构成对野生种群的严重威胁。
现有保护措施:
小熊猫主要分布于我国,向来被列为国家 II 级重点保护动物。由于它与大熊猫同域分布,因此在四川20多个自然保护区已和大熊猫一样在保护区内得到了较好保护。中国动物园协会对全国饲养的小熊猫也建立了谱系,注意了繁殖和建立人工饲养种群的研究。非人工饲养下繁殖的小熊猫,历来原则上不准出口。国际小熊猫谱系建立于1980年,为小熊猫遗传和数量管理提供了数据资料。过去的10年在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区域性小熊猫管理计划。中国也发展了中国小熊猫管理计划,并参与了全球性小熊猫管理计划。小熊猫的管理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Kleiman, et al,1991)。
保护措施建议:
1、有关小熊猫分布区分布和种群数量的资料很少,很难准确判断濒危程度和等级。对其分布区的潜在生境可用性及其隔离程度都知之甚少(Kleiman, 等,1991)。因此有必要对小熊猫的野生种群数量、现状及栖息地现状作出进一步科学的评估,并根据物种濒危的标准,考虑升级为国家 I 级重点保护。
2、进一步在相岭、凉山、沙鲁里山等横断山系增划自然保护区;
3、鉴于野生种群已然岌岌可危,应杜绝任何理由的猎捕和收购,严格控制所谓的易地保护。
4、对边境外的非法流入要严格执法,禁止贸易;非原产的小熊猫,切切不得任意"放回"野外,给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威胁。
5、打破部门界限,协调并加强现有饲养管理,动物园之间应协调交流,消除从野外捕捉对自然种群的威胁。
小熊猫的外形,猫脸熊身,似猫非猫,似熊非熊,还拖着一条粗大带彩色环纹的尾巴,显然并非短尾大熊猫的亲族。
一般人多把食肉类动物视为猛兽,但小熊猫的性格却十分温顺文雅。一副小猫似的稚气脸谱,从来看不到愁容,颇能逗人喜爱。
小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海拔二三千米的亚高山丛林中,平时数只结成小群活动。虽然小熊猫动作缓慢,显得笨拙,但攀爬技术高超,能稳稳当当地爬上树顶,甚至细树枝间,悠然自得地打瞌睡。
H. 小熊猫的资料
拉丁名:Aliurus fulgens
英文名:Kesser Oabdam ,Red Pabda
分布范围: 中国的陕西、四川、甘肃、云南、西藏。国外见于缅甸、印度、锡金、尼泊尔等地。
保护级别: 中国II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
动物简介: 小熊猫(又名小猫熊)栖居于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丛林地带。集小群,夜行性。感官不甚灵敏,性机警、温顺,灵活、善攀爬。以竹叶、竹笋、树叶、果实、小鸟、鸟卵等为食。繁殖期2-3月,孕期3-4个月,每产2-3仔,约2岁性成熟,寿命约10年。小熊猫的外形,猫脸熊身,似猫非猫,似熊非熊,还拖着一条粗大带彩色环纹的尾巴,显然并非短尾大熊猫的亲族。一般人多把食肉类动物视为猛兽,小熊猫的性格却十分温顺文雅,一副小猫似的稚气脸谱,从来看不到愁容,颇能逗人喜爱。小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海拔二、三千米的亚高山丛林中。平时数只结成小群活动。虽然动作缓慢,显得笨拙,但攀爬技术高超,能稳稳当当地爬上树顶,甚至能爬到细树枝间,悠然自得地打瞌睡。如果要靠它迟钝的行动去捕获足够的猎物,自然是困难的。所以小熊猫已适应于杂食,且以植物为主。多食嫩叶、果实,有时也捕食小鸟和鸟蛋。中午和夜间睡眠,早晨和傍晚觅食,其馀时间爬上高树歇息。早春发情,生性善良的小熊猫,即使在繁殖期,同群雄性也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只是不容异群雄性闯入自己的领域,遇到异群个体入侵,则会一反常态,变得凶猛异常,立即展开争斗。夏季产仔,每胎一至三头,多半为二头。
0
I. 熊猫名字的由来
“熊猫”这个词原本并不是给国宝大熊猫用的,熊猫原先是指另外一种动物。如图,图片里这个动物学名就叫小熊猫,别名红熊猫,九节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825年法国人在四川发现了这种红棕色的动物,并命名为熊猫。国宝大熊猫直到1869年才被人发现
咱们的国宝其实是借用了人家的名字
这个不是浣熊哦,浣熊是灰色的,属于外来物种,不是国家保护动物。小熊猫为小熊猫科小熊猫属哺乳动物,跟浣熊没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