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什么时候步入近代

法国什么时候步入近代

发布时间:2022-04-25 02:29:57

‘壹’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时候

欧洲近代史始于15世纪,世界近代史则始于19世纪。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问题,当代史学界共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看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
这是传统的观点,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的一段论述,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一文中指出:“1648年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这两次革命
克伦威尔
不仅反应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应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根据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可以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历史发展的事实也说明,把英国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有充分理由的。
第一,在政治上,英国革命宣布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和国家原则,推翻了流行于欧洲2000多年的“神圣王权”,建立起了一套以共和政体、议会政治和两党政治为特征的新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为后来许多资产阶级国家所效法,而英国革命所表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也在后来历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得到了证实。
第二,在经济方面,英国革命的胜利,不仅使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使英国最早开始了工业革命,而且使欧洲其他国家也受其影响,在工业和农业方面,都朝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第三,在意识形态方面,英国革命中和革命后所产生的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对世界的影响尤其重大。英国革命促进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发展,在资产阶级文化史上,准备了“启蒙”时代。
最后,英国自革命后至近代末期,始终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世界近代史从英国革命开始,许多问题的根源便容易明白。
尼德兰革命说
这种观点认为,世界近代史研究的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衰落的历史。因此,要确定它的开端时间,必须先确定开端的标准,那么什么是开端的标准呢?他们认为必须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第一,研究资本主义的产生,必须发端于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时代”开始的时机,不能提前也不能推
后。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基础,它在促进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资本主义开始的世纪,集中地反映了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水平和要求。
第二,在资本主义时代开始的世纪,选定一个能够集中地反映该时代本质和主流、代表历史发展方向、有较大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事件,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因为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只有通过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表现出来。资产阶级革命的首次成功,自然是世界近代史的一个重大路标。
第三,世界近代史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在确定它的分期标准时,必须牢固树立以近代世界为一全局、整体的观念,不能任意割裂和取舍。只有把上述三点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地综合考察,才能正确地认识近代世界历史的开端。根据这样的标准,毫无疑问,16世纪的尼德兰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因为,16世纪是资本主义时代开始的世纪。资本主义时代的开始,意味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从封建主义形态过渡到资本主义形态的剧烈变革时期。封建关系瓦解,资本原始积累加速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的出现及其与封建制度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的斗争,构成了它的基本特征。尼德兰16世纪的历史,集中地反映了这个时代开始时的基本特征。
16世纪的尼德兰,以其发达的工商业传统,优越的地理条件,成为世界上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这时,尼德兰的工业进入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初级阶段,在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和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经济的出现是并行的。在经济生活发生变化的同时,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原来占统治地位的封建主阶级分化瓦解,从中分化出一部分人从事资本主义的经营活动。主要由商人、包买商、手工工场主、农场主组成的城乡资产阶级正在形成,其中商业资产阶级占首要地位。他们的阶级利益与统治尼德兰的西班牙人及其封建制度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的形成,民族意识的觉醒,一场公开的资产阶级风暴席卷而来。
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绝不是尼德兰的孤立现象,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等都程度不同地有类似的变动,只不过尼德兰这时走在欧洲的前列,代表这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方向罢了。
16世纪的尼德兰革命,是反对西班牙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正确认识尼德兰革命的性质,客观评价其历史地位,是它能否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关键。在尼德兰革命前,统治尼德兰的是当时最大的殖民国家西班牙,这是一个封建国家,它竭力维护封建制度,扼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是欧洲封建势力的主要堡垒。
16世纪的尼德兰是资本主义最发达,新教思想最活跃的地方,西班牙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奴役被压迫民族的政策使得尼德兰成为欧洲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集合点,正在形成中的尼德兰民族,最终选择了推翻西班牙封建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道路。这场革命的发动者和主力军是城市平民、农民和渔民,领导者是以商业资本家为主体的资产阶级和贵族反对派,主要打击对象是西班牙封建专制殖民统治。
尽管16世纪尼德兰的资本主义各种关系尚未完全成熟,但这场革命具备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一般特征,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本质上有很多共同点,如:这两次革命都处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初期阶段,资本主义的发展同封建制度的存在已经不相容了;这两次革命都披着宗教外衣;两国的资产阶级都没有与人民结成联盟,而是与一部分贵族结盟,充当领导者,使革命具有保守性和妥协性;这两国产生的新政权,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和部分贵族的联合专政;而且,革命成功后,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殖民扩张道路。尼德兰革命的意义和对欧洲各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在经济方面,这个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力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在政治上,它一方面打击了西班牙在欧洲的封建霸权,同时在破坏封建国家机器,建设资产阶级政权方面首次作了成功的尝试。同时,世界近代史的对象和任务是既要研究清楚一个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资产阶级革命史的事实及规律性,同时还必须把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察,从不同时期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性和个性中,研究整个资产阶级革命的规律、地位、作用等。尼德兰革命自然是这个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综上所述,16世纪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应该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9世纪说
这种观点认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习惯于把欧洲近代上限视为世界近代上限,但由于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两个上限之间,必然会有一个“时间差”,欧洲近代史始于15世纪,世界近代史则始于19世纪。世界近代史到来的根本原因,是西方的产业革命极其大工业生产力向全球范围传播能力的形成,是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由于这一切,占世界人口80%的亚、非、拉各大洲,便在19世纪进入了自己的近代史阶段。从而,以往欧美范围的区域性的近代史,在19世纪扩展成为真正的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就是从这时开始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15世纪的下半叶,是欧洲从中世纪到近代史的转变期,到16世纪初,欧洲即正式进入近代史阶段,但直到18世纪末,整个世界并未进入近代史阶段,这一时期,实际上只是世界近代史到来的准备期。因为,
第一,以1640年的英国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既是对马克思的一种误解,也是缺乏世界性眼光的一种表现。马克思在阐述英法革命的意义时,明确将英国和法国革命称作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第二,从17世纪起,世界上进入近代史阶段的区域有所扩大,但这种扩大仍是局部的,而不是全球性的;
第三,从16世纪到18世纪,是欧洲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工场手工业,因其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所以不可能,也没有被欧洲各国在其掠夺性的国际贸易中带到世界各地;
第四,16至18世纪,是世界近代史到来的必不可少的准备阶段。所以,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这是世界从前资本主义时代到资本主义时代的完整过渡期,是世界近代史的真正上限。在这一时期,一方面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仍在继续,其资本主义社会也在向上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占世界人口和面积大多数的亚、非、拉各大洲,都已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革命的历史时代,因而,整个世界也就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即进入了近代史的历史阶段。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提出了世界近代史相对上限的概念。所谓相对上限,就是那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将新旧两个时代区分开,但又不能完全区分开的上限。他们认为,在19世纪的范围内,世界近代的相对上限有三个。1.19世纪初,是世界近代史阶段初步到来的历史时刻。因为,第一,英国的机制工业品开始倾销到拉美各国以及亚洲和北非的一些国家,使上述广大地区进入了自己的近代史阶段;第二,1825年英国解除了禁止机器出口的禁令,标志着近代大工业生产力已开始逐渐具备了直接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能力。这时,近代史的世界性,已经初步形成。2.19世纪中叶,这是世界近代史阶段基本到来的历史时刻。因为,第一,工业革命在欧美主要国家完成或迅速发展,使得西方大工业生产力向全球传播,世界市场已经基本上形成。第二,西方的机制工业品,已经倾销到世界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开始产生或初步地发展了自己的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这样,除了亚、非一些地区外,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时代,世界近代史的历史阶段,已经基本到来。3.19世纪末,这是世界近代史阶段完全到来的历史时刻。因为,第一,经过第二次产业革命,西方的大工业生产力已完全具备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能力,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已开始进入新质的发展阶段;第二,资本输出已经具有了重要意义,它“加速了最落后的国家里的资本主义发展”,全球大部分落后国家均已进入了近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时期;第三,到19世纪末,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已经形成,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世界近代史阶段,也完全到来。近代史结束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1500年说
如今史学界大部分学者都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而导致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一系列变化、一系列事件,几乎都与地理大发现息息相关,特别是地理大发现直接诱发了商业革命和西欧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对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历史,也是世界从地区隔绝走向统一整体的历史,而正是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去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对隔绝状态才逐渐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才逐步形成为密切联系的、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一体;世界历史近代与古代的分期断限,应该以有世界意义的重大经济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1500年前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导致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引起了遍及世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因此,以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合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
备注:中国中学教材中普遍采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这一观点。
为什么说1500年左右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①1500年左右地理大发现,实现了欧、亚、美大陆文明的全球性交汇,开始了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②地理大发现使世界贸易发生重大变化,欧洲贸易扩大到全世界,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也使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受到很大影响,一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且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和重商主义政策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资本。
③作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文艺复兴肇始于意大利,不久即扩散到西欧和北欧,宗教改革也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战胜天主教会的思想武器,形成了资产阶级的宗教观。意识形态领域的这些变革预示着资本主义新时期曙光的到来。

‘贰’ 欧洲近代史是什么时候开始

大约从1500至1800年,或者从1492年发现新世界到1789年。

15世纪末以来,以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民族国家的崛起为标志,欧洲进入近代时期。 近代包括从中世纪到工业革命为止的三个世纪,大约从1500至1800年,或者从1492年发现新世界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止。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科学的重要性上升,技术进步突飞猛进,世俗公民政治和民族国家异军突起。资本主义经济从意大利北部诸共和政体如热那亚等开始萌芽发展。近代也见证了重商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及占据主导。

自然,近代也代表了在大部分欧洲地区封建社会、农奴制以及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的衰落与最终消失。这一时期也包括了新教改革、灾难性的三十年战争、欧洲对美洲殖民和欧洲猎杀女巫活动。

(2)法国什么时候步入近代扩展阅读

世界近代史:起始时间——16世纪

从时间和内容上,可将其分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时期。

按照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可将世界近代史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时期(17、18世纪);

第二,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19世纪上半期);

第三,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确立(19世纪50、60年代);

第四,资本主义稳定、发展并开始进入垄断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叁’ 各国近代史开端

中国1840(鸦片战争),英国1640(资产阶级革命),法国1789(法国大革命),俄国(史学界一般以彼得大帝启动俄国近代化过程的改革为俄国近代史的开端。 ),荷兰1581(资产阶级革命)。日本1868(明治维新)更多请追问!!!无疑问求采纳,谢谢【望求采纳】!!!

‘肆’ 法国与中国近代史的对比

法国近代史比中国早几十年。法国是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步入近代史的;而中国的近代史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才开始的。前者是法国内部资产阶级革命形成的,后者是由英国侵入造成中国进入近代史。

‘伍’ 西方划分近代史、现代史的年限

“近代”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而“现代”则是指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开端的一个新的时期。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向帝国过渡的历史。整个世界近代史有三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二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三是亚、非、拉美人民反对殖民压迫。

从时间和内容上,可将其分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时期。按照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可将世界近代史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时期(17、18世纪);第二,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19世纪上半期);第三,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确立(19世纪50、60年代);第四,资本主义稳定、发展并开始进入垄断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现代史是十月革命后的人类历史,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发展、共同借鉴的历史。一说,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开始。

(5)法国什么时候步入近代扩展阅读:

关于世界历史的分期,至今还没有完全一致的意见。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就已有了把历史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的说法。这种主要基于欧洲历史的分期,在西方史学界长期沿用。有不少史学家又在三时期之后加上“当代”或“现代”,从而形成四阶段分期法。

马克思主义史学也采用四阶段分期法,其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理论,与以政治兴替或其他“重大事件”为分期标准者有本质的不同。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对世界史的分期,一般都以“古代”相当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阶段,“中世纪”相当于封建社会阶段,“近代”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而“现代”则是指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开端的一个新的时期。

‘陆’ 英国、法国是较早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们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究竟是什么原因


(1)《 权利法案》查理一世(2分)
(2)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联盟的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的很多地方。(意思对即可)(2分)因为他远征俄国失败。(1分)
(3)牛顿在天文学方面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数学上创建了微积分;力学上提出了力学三定律;牛顿是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答对一条即可)(1分)蒸汽机(1分)[
(4)步入近代;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的产生、巩固发展时期。(答对一条即可)(1分)

‘柒’ 法国近代史

法国近代史概括:
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确立、发展,直至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法国是世界近代史上阶级斗争最激烈、政治发展最曲折的国家,从1789年到1871年先后经历五次革命。在这个过程中,各阶级、各党派创造和试验了各种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政治行为和行政法律制度。由于法国是欧洲最先进的大国之一,法国的政治文化对于世界具有特别重大的影响。

史学界一般以1789年爆发的大革命作为法国近代史的开端。在革命之前,以绝对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为特征的旧制度已衰落式微。频繁的对外战争、宫廷的奢靡浪费和贵族的免税特权致使波旁王朝陷入难以解决的财政危机。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激励了改革社会的普遍愿望。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第三等级与旧制度的矛盾日益激化。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开始。这次革命鲜明地宣布自由、平等、法制和民主原则,坚决废除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在与国内外反动保守势力的搏斗中,人民群众被广泛地发动起来,推动革命沿上升路线发展,从1789年到1794年先后经历了立宪君主制、吉伦特派共和国和雅各宾派民主专政。1794年热月政变结束了恐怖统治,但未能使资产阶级共和国稳定下来。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将军通过雾月政变上台,于1804年建立法兰西帝国。拿破仑在国内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在国外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使法国一度称霸欧洲。1814年拿破仑被反法联军击败而退位。1815年3月他重返法国,建百日王朝,6月在滑铁卢彻底失败。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颁布《宪章》,承认大革命所确立的经济秩序和自由权利。法国的经济开始从多年战争的破坏中恢复。1824年查理十世继位后倒行逆施,背弃《宪章》,激起社会上普遍的不满。1830年7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代之以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力普为国王的七月王朝。

七月王朝实行立宪君主制,政权落入大资产阶级手中。政府残酷镇压30年代初的工人运动(如1831年和1834年里昂工人起义)和共和运动,以确保资产阶级的秩序。工业革命开始展开,纺织业和铁路建设发展较快。40年代,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不满日益增长。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在工人中迅速流传。中小资产阶级要求扩大选举权。政府拒绝改革,激发了1848年2月革命。七月王朝被推翻,建立起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年革命的显着特征是工人阶级为争取权利而奋勇战斗。工人代表也进入了资产阶级共和派的临时政府。资产阶级对此深感恐惧。是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遭到残酷镇压。12月,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利用农民对拿破仑的迷恋,当选为总统。1851年12月,他发动政变,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翌年,加冕称帝,自称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拿破仑三世稳定了法国政局,鼓励经济发展。在第二帝国时期,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法国成为欧洲的工业大国。政治体制也由50年代的专制帝国演变为60年代的自由帝国,议会的权力逐步恢复,出版、集会、结社和罢工等权利被肯定。共和运动、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逐渐兴起。拿破仑三世为谋求军事和外交威望,参加了一系列对外战争,1870年9月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成为俘虏。9月4日巴黎人民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宣布共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由此诞生。

1871年3月18日,坚持抗战的巴黎工人发动了起义,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公社只存在了72天,但它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9世纪70年代以后,自大革命以来的共和制和君主制的斗争进入最后阶段。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之差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以法律形式把共和制度确定下来。1886—1889年布朗热将军因鼓吹对德复仇和推翻议会制度而名噪一时。共和派政府果断地平息了事态。1894年犹太军官德雷福斯被诬陷判刑,1898年,该案件触发了全国性的保卫民主和人权、保卫共和国的政治斗争。这一时期,法国充分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航空和汽车工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法国工业发展速度落后于美国和德国,农业发展也比较缓慢。法国金融资本发达和集中,被称为“二百家族”的法兰西银行大股东分别掌握着各垄断企业。

法国工人运动在巴黎公社失败后经过10年才复苏。1879年盖德和拉法格创建法国工人党。90年代出现主要由知识分子组成的独立社会主义者联盟。在米勒兰入阁事件上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分裂形成两派,到1905年合并为统一社会党。工团主义在工会中具有重大影响。

在19世纪末瓜分非洲的活动中,法国夺取了相当本土10倍的领土,是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大国。在欧洲外交中,则准备对德复仇,先后与俄、英缔结协约。

近代法国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法国是欧洲的文化中心,法兰西文化风靡全欧。法语是上流社会的国际通用语言。大革命时期确立的米制至今通行全世界。拉瓦锡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巴斯德的消毒法改革了外科学,夏东研究出人造纤维的制造方法,居里夫妇发现了镭,卢米埃尔兄弟研制出电影放映机。近代法国文学先后流行过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等流派,出现了司汤达、雨果、巴尔扎克、左拉、莫泊桑、罗曼·罗兰等杰出作家。在美术方面,古典派的大卫、安格尔,浪漫派的德拉克洛瓦,印象派的莫奈、塞尚、高更等都驰名遐迩。

‘捌’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签订。
17世纪至18世纪,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1765年 英国工业革命。
1776年,美国独立。
1787年,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
1791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玖’ 法兰西经历了怎样的革命进程才走向近代化之路

18世纪对于法国人来说,注定是一个失落的时代。这个时代,法国人从路易十四的巅峰坠落了下来,还没有站稳之际,英国就开着工业革命的机动车,大步远去。再看大洋彼岸的美洲,殖民地的丢失就已经让法国人备受打击,现在北美人居然用法国启蒙运动中伟人的思想去构建了自己的国家。而此时的法国,依然还是一个专制、落后的传统农业国。

如何重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法国必须实现两个革命,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后来被统称为“双元革命”。面对失落的局面,法国人选择了激进的革命道路,从法国大革命开始,一直到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法国的革命就没有停止过。而法国的革命也和当时的欧洲格局紧密相连,因此法国的革命,也是欧洲的革命。


1,法国大革命

背景:18世纪的法国社会矛盾尖锐。国内农民生产贫穷,税收繁多。国内设置的重重关卡又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失业率不断上升,社会动荡不安。路易十五时期,参与许多战争,如七年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由于战争债务带来的社会负担,1788年,法国又发生了旱灾、冰雹等自然灾害。导致农业产量大量降低,食品价格大幅上涨,饥荒大面积发生。

在路易十五当政时期(1715年-1774年),爆发了启蒙运动。在革命前,法国的居民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天主教高级教士和国王。第二等级:贵族。第三等级:包括资产者、农民、无产者在内的市民、下层人民,除第一第二等级外其他阶层。新旧阶级势力之间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对革命推波助澜。法国的贵族头衔是开放的,让一些有能力及有钱的第三等级人群有机会成为贵族。1700年至1789年间,法国社会增加了约5万个新贵族。随着国家财政陷入危机,封爵的价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一些没落的贵族对这些新贵族也十分的不满。贵族本身也有投资商业、矿业、地产等行业,因此资产阶级财富与贵族财富的概念界限在18世纪以后变得模糊,但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冲突依然日益严重。


滑铁卢战役

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建立,双方在莱比锡决战,结果法军失败。1814年,联军进入巴黎,结束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1815年,拿破仑卷土重来,恢复统治,欧洲各国又组建第七次反法同盟,双方在滑铁卢决战,最终拿破仑失败,被流放到了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波旁王朝再次复辟。


3,法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传统秩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战胜国重新分割欧洲的领土和领地。各战胜国都想乘机扩张自己的领土和领地。由此形成了维也纳体系。

在维也纳体系下,波旁王朝在法国恢复,但是波旁王朝并非过去的专制政体,而是建立了君主立宪色彩的政体。1820年,极端保王党开始占据议会选举多数,开始试图恢复专制制度。1824年,极端保王党头目查理十世上台,实行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引发了社会矛盾。同时,在英国经济危机影响下,法国也产生了工业危机、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激化了国内矛盾。1830年7月,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史称“七月革命”。

与法国什么时候步入近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80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4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5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4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7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9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9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9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6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2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6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3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92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4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5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1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8
© Arrange www.futurenetexpo.com 2012-2022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