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装裱书画
装裱工艺大致可分为六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可分许多小的工序。
第一部分为定型备料,包括制浆糊、画心托底、托绫绢等。
第二部分上浆托纸,包括调试浆水、配托纸、润画心、上浆托纸、刷浆口、上墙绷平晾干。
第三部分裁画心、下料,包括画心下墙,取正方裁、量裁镶嵌材料。
第四部分画心与镶嵌材料的组合、定型,包括镶局、镶牙子、镶边、镶天头地脚、卷边或沿边、上钉角等。
第五部分复画上背,包括配复背纸、裱件的闷水润性,刷复裱上画和排平,加辅料、上墙、绷平。
第六部分最后完成,包括下墙、打蜡、剪边、装天地杆轴,挂网结带。
由于装裱的类别和款式不同,它们的工序材料也各有差异,而每个装裱师的经验、习惯手法各异,各自的操作方法也不尽相同,装裱艺术又是一门工艺性强的专门技术,而且需要实际操作,反复实践才能逐渐掌握。这里只能简要谈几种最基本的、简单易行能自己动手托裱的方法 [1] 。
工具材料编辑
工具
裁刀,用于裁切纸、绢、绫、锦的材料和挖配、裁画心及修补破洞。其刀刃锋利平直,呈马蹄形,又名马蹄刀 [2] 。
裁板,用于裁切之垫,多以质细纹直的椴木、银杏木或柳木为之。
裁尺,用于裁切画心材料时作界尺之用,多用楠木、杉木制成。
棕刷,用树棕编扎制成,有南、北方之分,前者小且薄,后者大而厚。
排笔,由几支乃至20余支羊毫笔并排扎接而成,用于刷浆糊。
竹启子,用大毛竹制成,呈剑形,前部薄而光滑,尖端半圆形,后部粗厚。
针锥,用于扎眼、转边和排毛等。砑石,用以砑磨画背,以质细光滑的鹅卵石为之。另外还有浆油纸,水油纸等。
材料
纸,多用生宣纸,一般用作托画心,托绫绢或配覆背等。
绢,是平纹织物,用蚕丝织成,有粗细之分。
绫,亦用蚕丝织成,并织有各种图案,多用于裱幅的天头、地头、隔水等。
锦,丝织物,多为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图案。多用作手卷包首、册页封面、轴幅锦眉和边框等。
浆糊,托裱所需的粘合剂。用去掉筋麸皮的淀粉或上好面粉打成,打浆时需放入适量明矾,以防以后虫蛀。
颜料,即国画颜料,用于染制纸、绢、绫及为破损的画心补色等。
胶矾水,用胶和明矾及水三者混合而成,用于加固裱件的色彩和纸绢质地。
轴头,用在挂轴式和手卷式的装裱中。前者多用紫檀木、红木、花梨、瓷、象牙、角、金属等制成,呈蘑菇头等形状,安装在地杆的两端,既起到装饰作用,又便于画卷悬挂。后者常用象牙、瓷及金属等材料为主,圆形装于卷尾的上下两端。
画杆,分天杆、地杆,以杉木为主,要求平直,其中地杆要一定重量。
绳、带、用于捆扎别紧裱物。
另外还须备有一些化学药品,加高锰酸钾、草酸、过氧化氢、丙酮、乙醚等,用于清除霉迹、污迹等。
2. 国画如何装裱
国画完成之后需要装裱,装裱的质量好一些,可以让国画保存时间更长,外观也更好。装裱国画需要用到浆糊、排笔、鬃刷等工具。首先将国画背面朝上放在桌子上,然后稍喷一层水,把画压平,再将半流质的浆糊均匀涂抹在画作背面,刷好浆糊后将厚宣纸小心覆盖上去,确保宣纸跟画作粘牢,而且中间没有气泡。然后小心的将宣纸掀起来,这时必须保证画作跟宣纸粘在一起,而不能留在桌上。最后贴到墙上晾干,晾干之后小心地将画作割裁下来。完成装裱以后也可以加画框
3. 国画如何装裱
你是问装裱国画从技术上怎么做吧?我大致地写一下。
装裱国画传统的方式大体上分三个步骤:托画、镶边、覆背、装杆。
一、托画:托画就是在原作(行话叫“画心”)的背部托上一张宣纸。托画前先要用口水在画中不重要的地方试下墨,看是新墨画的,还是宿墨。如果是新墨就按正常的方法来托,如果是宿墨,就采取“飞托”的方式。
正常的托法是,把画心背面朝上放在台子上,先用水喷湿,让纸“伸伸腰”,然后刷上稀浆糊……,再将一张空白的宣纸粘在上面。具体的不能写得太细,否则得写一本书出来。呵呵~~
画托好后要“上墙”,使之平复。干后取下,然后“裁方”。
二、镶边:裁好后的画心要“养局”,然后镶边,将托好的绫(以前也有人用仿绫纸)镶在画的四周,先镶两边,再镶天地头。关于“开绫”、“托绫”就不赘言了。
三、覆背:在镶好的画背面再托一层背纸,背纸也要先托好,也可以直接用夹宣代替。方法同托画。
四、装天地杆:天杆为方,地杆为圆,装好后在天杆两头略向中心的地方,对称地装上“孔”将“惊燕带”穿好。地杆两头要留出装轴头的长度,稍削细一点,然后在露出的两端上涂上白乳胶,装上轴头。
一幅画就装裱完成了。
4. 怎么裱字画
共分为六个步骤:
首先,刷书画上升背面粘贴好,粘贴再贴一层纸,棕色的刷子刷整平,注意必须是缓慢的,应该从头部有点平板纸的背面刷书画(比书画纸,老因为安装图片得平整平板上的墙或额外的边缘刷点粘贴),框架层根据需要。上墙的方法是一样的,除了额外的边缘粘贴,其余的水是最好的(粘贴不容易拿下,边缘可以用刀切)墙上的画是光滑的,干不起飞,切断,安装框架,卷卷的。根据书法和绘画的大小、形状和内容,它们被装入图片、横幅、手卷和相册页中。
拓展资料:
装裱古旧字画,需经过冲洗去污、揭旧补缀、修磨残口、矾挣全色、刺制裱绫、镶嵌绫绢、转边扶背、砑光上杆等多道工序。
但主要可分为:修复画心、品订裱式等。(来自网络)
字画装裱介绍
5. 字画如何装裱加框
光听人说,自己还操作不了,一定要现场看或者看整个经过的视频,而且还要带讲解的。
装裱真是个细活,准备工作要做足,总之是个“脏活”,忽忽
http://so.youku.com/search_video/q_%e8%a3%85%e8%a3%b1%e4%b9%a6%e7%94%bb
上面是我找的书画装裱视频
如果上面优酷的不合适,就上薯仔找找看。
6. 国画裱框需要什么材料
字画装裱材料可分为两类,基本装裱材料和装潢材料。
一、基本装裱材料是指水、纸、浆糊。
水指清水,在托绢、绫布时还有浸泡颜料与胶用水时会用到。
纸,用的最多的是生宣纸,主要用作托画心,托绫绢和配被覆等用。
浆糊,书画托裱时用的粘合剂,用好面粉或是去掉筋麸皮的淀粉打成,打浆时要放入适量的明矾,能够在以后防虫蛀。
二、装潢材料有锦、绫、绢及其他的辅助材料。
锦是多为二方或四方连续图案的丝织品。
绫,织有各种图案的蚕丝织品,多用于装裱天头、地头、隔水等。
绢,是平纹蚕丝织品,有粗细之分。
辅助材料有天杆、地轴、轴头、胶、乳胶、明矾、颜料、丝绳、丝带、骨别子等。其中天杆、地轴要求平直,地轴一定要有一定的分量;轴头用在轴式和手卷的装裱中,既有方便悬挂的作用又有一定装饰作用,在选择时要兼顾质量跟美观性。
裱画作边子用的,有“仿古宋锦”一种,用在裱镜心上,十分古雅,普通都用在天地杆的堵头上,或做锦匣用,都是很好的。做裱画心子地子用的,以绫和纸为最多,用绢的较少。
(6)水书法国画如何裱框扩展阅读
重要性
中国书画主要是采用绢或宣纸做成。其材料质地纤薄、特性柔软、历时较久、易于破碎,古代为了利于保存,便于观赏,从加固的实用需要出发,多用麻纸、布帛等材料在书画背面裱褙数层为装裱,称之为“裱褙”。
而后逐渐加以美化,四周镶嵌薄型的绫、绢等丝织品为边框,在背面裱一层或数层纸,并加上必要的装饰,使原件更为牢固,而且便于舒展、悬挂,以适应人们观赏的要求。所以说装裱是伴随着书画传统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书画装裱工艺。装裱可以说是对书画的深加工。
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中说:“装潢优劣,实名迹存亡系焉。窃谓装潢者,书之司命也。”(装裱得好坏,直接关系着名人手迹的存亡。
笔者认为装裱这件事,是决定书画命运的大事。)正如近现代着名画家傅抱石先生在1957年1月3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裱画难》一文中说:“作为一件艺术品,除了画面的艺术水平决定画家而外,装裱是最重要的一关”,足见书画装裱在整个书画艺术中的重要性。
新作书画应及时装裱
凡新写好的字画,一般要存放一段时期,让墨色、印泥有一个自然晾干的过程,但最好不要长期放置,因为写画时受水墨、颜色和胶水的浸渍,干后就会凸凹不平、起皱痕,若不装裱衬托,非但不如原来的样子,还要减色。
所以一定要及时装裱,才能使墨气托出纸面,使画面生动,有益于颜色滋润、饱满浑厚可观。而且经过艺术设计的装裱,显得整洁美观,更能增添神韵。要是放置不裱,如画心空卷的不实或折叠成块等。也不宜保护,存放时间日久就会从折叠处折断纸绢的纤维,印泥可能会转印到画面上。
或不慎造成断裂破损、残缺、污染、变色、水渍等明显损伤,如最易发生黄色斑点,很难去掉,并容易招致蠹蚀。为日后收藏留下隐患,装裱后直接影响书画作品的品相,也影响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如经常受潮湿,易生白、红、黑霉斑,若湿后粘连,就不易揭开,即使晾干也变成了废纸、烂纸灰,无法挽救。清代周二学在《赏廷素心录》中说:“书画不装潢,既干损绢素;装潢不精,又剥蚀古香。”(“书画不装裱,就会很快使绢面或纸心受到损坏;装裱得不精美,又会侵蚀书画原有的古色、古香的韵味。”)
由此说明,要想书画保持永久,便于欣赏、收藏、流传,必须及时装裱。而装裱技术的高低、绫绢色彩的选择与装裱形式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艺术效果。如有很高价值的新书画作品,装裱地好就会锦上添花。
古旧书画重裱时要慎重,宜选良工。
历代传世及出土书画作品,或者由于装裱不佳,发生空壳脱落,或者由于在流传过程中被撕断,或者收藏保管不善,或者由于长期埋于地下朽烂叠粘,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如遇屋漏必沾雨水痕迹,如尘土、烟气常熏,则纸、绢画心变黑黄,其墨色暗淡无光,或受潮发霉被虫蛀鼠咬等,以致笔墨污损残缺,糟朽断裂破碎脱开等,无法再悬挂欣赏、研究。
一般年代愈远的作品,受伤程度愈重,这就需要重新装裱。重新装裱必须经过精心揭裱修复,做到修旧如旧,犹如枯木逢春,才能恢复古书画作品的“原貌”,其功效等同于再次创造古旧书画的艺术生命,并再现原作的艺术风采,有益于欣赏收藏,延长古旧书画寿命。
但古旧书画重新揭裱时要慎重,应当请教有经验的良工高手。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中说:“前代书画,传历至今,未有不残脱者。苟欲改装,如病笃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所谓‘不药当中医’,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前代的书画,经过许多朝代的流传保存至今,没有不残脱的。
如果想重新装裱,改换装潢,就像患了重病去请医生医治一样,医生的医术高明,就能随手药到病除,迅速恢复健康;医生无能,病人服了药会误事死亡。所以说:“不用药,保持病人的原状,是中等的治疗,乱用药不如不用药”。
同样道理,古代的书画珍品,没有遇见优良的装裱工,宁愿保存残脱的旧画,以免在重裱时,被劣工揭损裁毁等。)古旧书画重裱如延医治病,这就说明了古旧书画重新装裱的重要性。需要重新装裱的古旧书画,应采用传统的裱画技术,给以修补装裱,使它能长期保存,这就是对古旧书画文物保护的一项重要贡献。
如果遇上庸工滥施手术,就能置名迹于死地,故装裱的技艺高低,实系古旧书画艺术存亡的关键。装裱人员只有把技艺提到一定高度,才能把古旧字画装裱得更好,不至将少有的古迹毁于手下。例如在揭裱修复过程中,往往为了使古旧字画干净漂亮一些,便采用漂白粉漂洗。
稍有不慎,就会把画纸腐蚀得更加糟朽。这对延存古迹大有害处,很珍贵的古书画,重裱得好,价值可以倍增,重裱得不好就成了废物,切切慎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装裱
7. 自己如何简单装裱国画
1、选购排笔、棕刷等工具:排笔和棕刷是手工书画装裱最为重要的两个工具。
8. 国画怎么装裱
1、精致的装裱工艺不仅可以使字画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也能起到烘托字画,突出神韵的作用。书画装裱的步骤一般是先用纸托裱在绘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绞、绢、纸等镶边,然后安装轴杆成卷轴或者装框条成镜框。传统的装裱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成品按形制可分为挂轴,手卷,册页三大类。原裱的绘画不论画心的大小、形状、及裱后的用途,都只有托裱画心、镶覆、砑装三个步骤。
2、工具/原料
宣纸、浆糊、尺子、鬃刷、背板、绢或者绫、轴或框条等
3、方法步骤:
第一步:观察字画。
揣摩原作的气度,以利于更好地选择装裱材料烘托原作气质。
第二步:托裱画心。
1).将画心反铺在干净的画案上,用喷壶在画心背面均匀喷洒水花;
2.)待画心潮润且平整得贴附在画案上时,用排笔在画心背面均匀刷浆;
3.)一手持特制的装裱棕刷,一手持略大于画心的托纸,对齐一边,用棕刷自上而下排扫托纸,逐渐使整张托纸平整贴附于画心背面;
4.)用手指在托纸边缘均匀抹上浆糊;
5.)待画心略干后,轻轻揭起,转贴至挣墙晾干。
第三步:镶条。
1).待画心干透,用裁刀将其从墙面取下,裁去托纸不整齐的边角部分;
2).在画心四角均匀抹浆,镶上助条;
3).在助条边缘抹浆,镶上边条。
第四步:覆背。
在已镶条的画作后重复第二个步骤。
第五步:装框。
已制成的画作如需装框则在画作干透后进行平整,镶装画框;如做成卷轴,则应在画作上下装上天杆和地杆,并牵上挂绳,拴入绛色丝带。
4、注意事项:
一般的装裱能够收藏的是手工的,浆糊的质量也是收藏时间的保证。裱画的糨糊不同于普通的糨糊,不仅黏稠度和透明度有所差别,并且在熬制时还要加入一些防治蠹虫的配料
9.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
书画装裱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托裱。将书画作品(可叫做画心)翻过来背面朝上,铺在平整且硬实的桌面上,稍微润湿使其自然松软,然后用调治好的糨水均匀刷抹。
二、将画心抹平,除去画心与桌面之间的残留气泡,并用干净抹布沿画心边缘,将刷抹在桌面上的糨水擦拭干净。
三、待画心略干,以另一张大于画心的宣纸卷起后,沿画心一端开始逐步覆盖在画心背面,并一边覆盖一边用板刷刷平,使其平整覆盖在画心背面。
四、用板刷将托好的画心敦实,具体要求一是不能松散留下气泡,二是敦的时候用力要均匀适度,别把画心敦破了。
五、将托好的画心由桌面上轻轻揭起,悬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竹竿或木条上,任其自然干燥。注意,这只是预先干燥点,为上墙做准备。
六、大约干燥到六到七成时,取下翻铺在桌面上,仍然是背面朝上。沿画心背面四边刷上糨水(不可太宽,尤其不能刷到书画纸的相应位置上),并在某边的中心位置上贴上一手指宽的纸条,以便上墙后能留下小豁口。
七、捏住贴有小纸条的对应边的两端,将画心由桌面提起后,平整地贴在平整无杂物灰尘的墙上,并用板刷将画心四周敦实,勿使脱落。 到此,托裱工作基本完成,只等自然干燥了。摘下即可。如要装镜框,则应先行剪裁。装裱书画是步骤就算完成了。
10. 书法作品怎么装裱
去当地的手工裱画店让老师傅给你手工裱起来或者手工托芯。
装裱的开始基本步骤:
1、选购排笔、棕刷等工具:
排笔和棕刷是手工书画装裱最为重要的两个工具。排笔选用24管的为好,新买回来的排笔在其根部滴上一些502胶水,以防脱毛。新买的棕刷最好拿碱水浸泡一段时间,去除其表面的棕榈皮和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