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知道蒙之宝的利木赞牛是源自于哪个国家吗
利木赞牛原产于法国中部的利木赞高原
B. 利木赞牛有哪些特点
利木赞牛原产于法国,属中型肉用品种。
(1)外貌特征
利木赞牛毛色以红黄为主,腹下、四肢内侧、眼睑、鼻周、会阴等部位色较浅,为白色或草白色。头短,额宽,口方,角细、白色,蹄壳琥珀色。体躯长,肋骨弓圆,背腰壮实,荐部宽大但略斜。肌肉丰满,前肢及后躯肌肉块尤其突出。在法国较好的饲养条件下,成年公牛体重1200~1500千克,体高140厘米;成年母牛体重600~800千克,体高131厘米。初生重公犊36千克,母犊35千克。
(2)生产性能
利木赞牛肉用性能好、生长快,尤其是幼年期,8月龄小牛就可以生产出具有大理石纹的牛肉。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公牛10月龄能长到408千克,12月龄达480千克。牛肉品质好,肉嫩,瘦肉含量高。利木赞牛具有较好的泌乳能力,成年母牛平均泌乳量1200千克,个别可达4000千克,乳脂率5%。
(3)与我国黄牛杂交效果
我国数次从法国引入利木赞牛改良本地黄牛。利杂牛体型改善,肉用特征明显,生长强度增大,杂种优势明显。
C. 利木赞牛繁殖快吗
利木赞牛繁殖很快的。
利木赞牛的竞争优势在于犊牛初生重较小,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很适合生产小牛肉,在肉牛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利木赞牛(Limousin)原产于法国中部的利木赞高原,并因此得名。
在法国,分布于世界许多国家,利木赞牛以生产优质肉块比重大而着称。骨较细.出肉率高。其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数量仅次于夏洛莱牛,育成后于20世纪70年代初,输入欧美各国,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该牛分布,属于专门化的大型肉牛品种。
基本信息
利木赞牛毛色为红色或黄色,口、鼻、眼田周围、四肢内侧及尾帚毛色较浅,角为白色,蹄为红褐色。头较短小,额宽,胸部宽深,体躯较长,后躯肌肉丰满,四肢粗短。
平均成年体重:公牛1200千克、母牛600千克;在法国较好饲养条件下,公牛活重可达1200—1500千克,母牛达600—800千克。
D. 牛的种类
常见种类
1、普通牛,分布较为广泛,数量极其多,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
2、牦牛,毛长过膝,能耐寒耐苦,适应高原地区及其氧气稀薄的生态条件,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所产奶、肉、皮、毛,是当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资源。
3、野牛,如美洲野牛、欧洲野牛等。可与牛属中的普通牛种杂交,产生杂交优势和为培育新品种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是水稻地区的主要役畜。
5、黄牛,角短,皮毛多为黄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来耕地或拉车,肉供食用,皮可以制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4)为什么法国引进利木赞牛扩展阅读
常见起源
根据出土的牛颅骨化石和古代遗留的壁画等资料,可以证明普通牛起源于原牛(Bos primie-nius),在新石器时代开始驯化。
原牛的遗骸在西亚、北非和欧洲大陆都有发现。多数学者认为,普通牛最初驯化的地点在中亚,以后扩展到欧洲、中国和亚洲。亚洲是野牛原种的栖息地,迄今仍有许多在原地生活于野生状态中,而在欧洲和北美则除动物园和保护区尚存少数外,野牛已绝迹。
中国黄牛的祖先原牛的化石材料也在南北许多地方发现,如大同博物馆陈列的原牛头骨,经鉴定已有7万年。安徽省博物馆保存的长约1米余的骨心,是在淮北地区更新世晚期地层中发掘到的。此外,在东北的榆树县也发掘到原牛的化石和万年前牛的野生种遗骨
E. 细说利木赞牛
利木赞牛(Limousin)原产于法国中部的利木赞高原,并因此得名。在法国,其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数量仅次于夏洛莱牛,育成后于20世纪70年代初,输入欧美各国,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该牛分布,属于专门化的大型肉牛品种。1974年和1993年,我国数次从法国引入利木赞牛,在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改良当地黄牛。利木赞牛原产于法国中部的利木赞高原,并因此得名。在法国,其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数量仅次于夏洛莱牛,育成后于20世纪70年代初,输入欧美各国,2012年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该牛分布,属于专门化的大型肉牛品种。利木赞牛毛色为红色或黄色,口、鼻、眼田周围、四肢内侧及尾帚毛色较浅,角为白色,蹄为红褐色。
利木赞牛头较短小,额宽,胸部宽深,体躯较长,后躯肌肉丰满,四肢粗短。平均成年体重:公牛1200千克、母牛600千克;在法国较好饲养条件下,公牛活重可达1200—1500千克,母牛达600—800千克。
利木赞牛产肉性能高,屙体质量好,眼肌面积大,前后肢肌肉丰满,出肉率高,在肉牛市场上很有竞争力。集约饲养条件下,犊牛断奶后生长很快,10月龄体重即达408千克,12月龄体重可达480千克左右,哺乳期平均日增重为0.86—1.3千克;因该牛在幼龄期,8月龄小牛就可生产出具有大理石纹的牛肉。因此,是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生产牛肉的主要品种。
利木赞牛体格大、生长快、肌肉多、脂肪少:腿部肌肉发达,体驱呈圆筒状、脂肪少。早期生长速度快,并以产肉性能高,胴体瘦肉多而出名。在杂交利用或改良地方品种时的优秀父本。具有典型的肉用性能:不同的品种,在体格、体型方面是不同的,这使肉牛的生长率、产肉量和胴体组成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在育肥期利木赞牛平均日增重1.5-2公斤,12月龄可达680-790公斤。而地方品种日增重仅有0.9-1.0公斤,可见差距之大。
F. 利木赞牛品种特点是什么
利木赞牛原产于法国,属中型肉用品种。
(1)外貌特征
利木赞牛毛色以红黄为主,腹下、四肢内侧、眼睑、鼻周、会阴等部位色较浅,为白色或草白色。头短,额宽,口方,角细、白色,蹄壳琥珀色。体躯长,肋骨弓圆,背腰壮实,荐部宽大但略斜。肌肉丰满,前肢及后躯肌肉块尤其突出。在法国较好的饲养条件下,成年公牛体重1200~1500千克,体高140厘米;成年母牛体重600~800千克,体高131厘米。初生重公犊36千克,母犊35千克。
(2)生产性能
利木赞牛肉用性能好、生长快,尤其是幼年期,8月龄小牛就可以生产出具有大理石纹的牛肉。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公牛10月龄能长到408千克,12月龄达480千克。牛肉品质好,肉嫩,瘦肉含量高。利木赞牛具有较好的泌乳能力,成年母牛平均泌乳量1200千克,个别可达4000千克,乳脂率5%。
(3)与我国黄牛杂交效果
我国数次从法国引入利木赞牛改良本地黄牛。利杂牛体型改善,肉用特征明显,生长强度增大,杂种优势明显。
G. 进口牛品种有哪些
肉牛品种是肉牛业发展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我国有关部门先后引入22个肉牛品种和肉乳兼用品种,这些都是近代世界肉牛名种。主要有英国的海福特牛、林肯牛、短角牛、安格斯牛,法国的夏洛来、利木赞牛、蒙贝利亚牛(西门塔尔牛支系,乳肉兼用品种),意大利的皮尔蒙特牛、契安尼娜牛,美国的婆罗门牛和圣格鲁迪牛,比利时的比利时蓝白牛,瑞士的西门塔尔牛(肉乳兼用品种)、褐牛(肉乳兼用),德国和奥地利的黄牛(肉乳兼用品种),荷兰的黑白花牛(乳肉兼用俗称小荷兰),它们与我国的黄牛杂交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生产能力,这些引进品种对我国黄牛改良和肉牛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