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国大革命波及整个欧洲,最后是怎么失败的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的出逃失败被捕,加剧了法国人民对外国干涉的担心,也激化了欧洲君主对共和国的敌视。1792年4月20日,法国对奥地利宣战;8月,奥地利与普鲁士联军进逼巴黎,要求恢复路易十六的自由与统治。共和国的生存一度面临危机。但9月20日,临时组织的法军凭借“保卫共和国”的高昂热情,在瓦尔密战役中出人意料的击败了训练有素的普鲁士军队,扭转了不利的战局。
1793年1月21日,法国国民工会以叛国罪为由,处死了路易十六。这一行动激怒了欧洲几乎所有的君主。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那不勒斯王国,以及德意志和意大利诸邦都加入了反法同盟,共和国再度面临危机。卡诺将军对法国军制做出了重大改革,实行全国普遍征兵制,成年法国人都加入了军队。军事改革还包括:就地解决补给,多兵种混合编成。战术上的改进包括:使用步兵纵队代替步兵横队,以利于快速机动;大量使用散兵;大规模集中使用炮兵。经过改革的法国军队成了一只足以和欧洲各国职业军队抗衡的大军。法国和反法同盟在各条战线上展开了多年的拉锯战。1797年1月14日,拿破仑·波拿巴指挥法军在里沃利战役赢得了对奥军的决定性胜利,奥地利被迫和谈。法国赢得了对第一次反法同盟的胜利。
1799年,英国,俄罗斯,奥地利,那不勒斯,葡萄牙,和部分德意志邦国再次结成反法同盟。反法同盟在战场上取得了节节胜利,但1780年俄国退出同盟给了法国以喘息之机。远在非洲指挥埃及远征军的拿破仑秘密返回法国,重组政府和军队。1800年6月14日,法军在拿破仑指挥下取得了马伦哥之役的胜利,瓦解了第二次反法同盟。
1802年3月27日,《亚眠和约》签订,英国和法国也结束了战争状态。法国大革命战争结束,欧洲获得了短暂的和平,但很快就卷入了规模更大的拿破仑战争。
❷ 法国大革命过程
(一)
我是雅克.内克尔,路易十六国王的第一财政顾问。1789年的法国政府是一个贫穷的政府。23年前,与英国的“七年战争,耗尽了国家的财富。1778年,为了削弱英国的势力范围,国王派遣了军队支援美国的独立战争,无疑,这同样也消耗了法国的力量。
年初,我同去年一样辅助国王处理着各地总督送往巴黎的公文,我知道了全国各地到处正在爆发着大饥荒,谷物歉收,平民们在忍受着饥饿。我隐约感觉到了一丝不详的预感和莫名的空间,因为以往怯弱的法国平民拥有了愤怒的勇气了。出于同情心,我只能利用行政手段做对于平民的稍微倾斜。我知道这个国家对于平民们是不公平的,当初,为了增加王权和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了贵族的权力,作为补偿,他们可以和教士一样不用交税且同样拥有大量的财富。可是对于平民而言,他们不但少了曾经贵族的庇护,终日劳作,收入极低。且这个国家的税收需要他们,战争他们,看着贵族们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也需要他们。但我却不能让这个同情心发挥更大的作用,积重难返,我感到了无能为力。
5月份,路易十六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我想应该向读者们介绍下那个遥远的制度,它是国家应国王召开的会议,主要是由教士,贵族和平民三个阶层组成的会议。这是国家面临重大问题时而召开的,我想,国王或许也是感到了这个国家不再风平浪静了吧!
这届的“三级会议”里,平民终于找到了可以让自己宣泄愤怒的地方了,因为这次会议的组成是每个阶层都是300个人(整个国家阶层中教士占0.5%的人数,贵族占1.5%,而剩下的98%为平民)平民们认为应该将他们的代表人数提升为600人,毫无疑问,他们失败了。他们后退了一步,认为应该给他们每个代表都拥有投票的权力,贵族和教士们还是拒绝了,他们觉得应该按照阶层投票。平民们不得不妥协,独立召开了第三阶层的会议,当他们聚集在一起时,他们更加的愤怒了。他们认为,如果教士和贵族阶层疏远我们,我们不仅要 参加会议,还要有组织的联合在一起。
路易十六国王出于自己“绝对的君王”地位,以维修会议室的理由关闭了它,他认为,只要将会议室关闭后,他们就无法再召开会议了。显然,他不想让这群人出来挑战他的绝对权力。那意味着他今后有可能会被这个“国民议会”控制,再也不能随心所欲了。可是,这一切已经如同洪水般不可阻挡了。
平民正在挨饿,国王却在过奢华的生活,他不让我们在同一间房间里开会。而当我们重新召开会议时,他却不让平民进屋。我想这是大多数平民的心声。
六月份,平民们在凡尔赛宫的室内网球室召开会议。他们发表了自己的“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认为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国民议会"的层面,应该继续努力,直到制定出法国的宪法出来。于是,”三级议会“变成了”国民议会“,最后变成了”立宪议会“。参加的人不再只是单纯的平民,还有了一部分贵族和教士们。
路易十六国王直到他的每一次拒绝只会带来平民阶层的一次次更加剧烈的愤怒。
于是,他说:“好的,不管你们想干什么,我都同意,因为现在法国正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可能这看来有些不理智"。但立宪会议开到一半,军队开始聚集巴黎,军队是外来的,很显然,这是用来镇压暴动或解散议会的。
于是,我向国王进言,希望能够挽回一场悲剧,一场对这个国家毫无益处的流血冲突,因为我知道平民们已经不会再妥协了。我对国王说:“国王陛下,我建议您适当减少开支,不要太奢华,考虑到现在法国的财政紧张,平民正在挨饿,因此,你能适当的减少开支吗?”和预想的一样,我被解雇了。
我知道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正在逼近。
平民们感到了危险,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拥有武器,于是,他们攻占了巴士底狱,因为那里有一个武器库,顺便释放了关押在那里的七名政治犯。
我想这一切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流血冲突,那已经是革命,而且与以往的革命不尽相同。开始了!
(二)
在大革命开始时,教士们从前所宣扬的天堂与地狱的对立再也不复存在了,因为无人再相信,因为平民们在忍受饥饿和不尊重。当平民们开始攻占巴士底狱时,当时的巴士底狱的管理者和军队僵持着,最终,他要求停火。但是,当他落到革命者手中时,却将他的头颅挂在矛头上。他们抓到了巴黎市长,然后杀了他。我不想从单纯的善和恶去理解这段时间。对于这场革命,我想从最浅显的本质——面包,来讲述。因为平民的饥饿是贯穿大革命的。
攻占了巴士底狱后,路易十六不得不退到幕后,因为他看到了不祥之兆,他知道他越是阻挠国民议会,只能带来国民议会更加极端的反抗。他说:“好的,我不会再阻止国民议会了。”而国民议会也开始做着起草宪法的工作,而宪法的完成是到1791年才完成。但是在1789年十月份的时候,法国各地到处流传着谣言;国王的妻子玛丽.安东尼在凡尔赛宫秘密储备粮食,而且国王不尊重新的新议会——国民议会。此时的民众神经是敏感而脆弱的。
当时整个法国到处在爆发着饥荒,平民们在忍受着饥饿。因此,大量的妇女向凡尔赛宫游行,他们全副武装,她们要求王室还有路易十六和他的妻子迁往巴黎,因为在巴黎有人监视他们,使得他们无法储粮。最后,他们的要求得到了实现。(当时的凡尔赛宫在巴黎郊区)路易十六国王和王后玛丽.安东尼被软禁在巴黎的杜伊勒里宫。而国民议会还在起草着宪法,这是当时网球宣言的约定。但当时的法国各地开始出现了反革命的叛乱,有些人不喜欢法国这种到处是革命的局面,很快,这些反革命又被镇压了,人民彼此之间在密谋镇压着他人,社会开始显现出暴君的气质。有些贵族们开始选择移民国外,因为他们知道平民的愤怒将首先对他们发难。
1789年年底的法国各地到处已经开始陷入了混乱。
1790年,局势依然动荡不安。
到了1791年,路易十六和玛丽.安东尼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向其他贵族一样移民国外,因为他们不相信英国,也不信任其他国家能够为他们提供庇护。有一位将军很同情他们,于是建议他们到法国的边界避难。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后假装成仆人的样子,他们让仆人装扮成贵族的样子。国王打算逃到将军的家里,但是当他们逃到瓦莱纳时,他们在瓦莱纳被平民发现,押回了巴黎。
路易十六的出逃使得民众看到了国王已经想要退位了,而他们也并不喜欢喜欢他。他们想要建立一个没有王室,没有国王的共和国。此时的民众与之前在网球宣言时的立宪议会所不同,他们不仅认为没有必要起草一部宪法来赋予国王权力,而且应该在法国彻底取消王权,他们想要建立共和国。
于是民众开始自发地在巴黎组织起来,他们在战神广场征求签名,表示法国不再需要王权。这时,军队开进了巴黎,尝试安抚民众的情绪,这些军队的主要领导是国民议会。而集会主要是平民阶层。后来局势开始失控了,平民开始用石头袭击军队,一开始军队还只是鸣枪警告,但是,最终局势还是失控了,他们开始向人群射击,大概有50人死亡,这被称为“战神广场大屠杀”。
现在民众更加愤怒了,平民仍在挨饿,没有人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国王和王后很有可能重新出来掌权,推翻革命,镇压人民。于是当时的大革命就有了两股力量。一边是维护王权的,立宪议会的君主立宪。一边则是彻底摧毁王权的。而大多数的激进革命者则是雅各宾派,希望建立共和国的制度,但雅各宾派自身对于共和制度理解的分歧也导致了日后的流血和暴力,我们会在后面详细介绍。
法国周围的国家看到法国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开始按捺不住了。因为法国的革命一旦成功,那么下一个被推上革命的国家就会是他们。于是奥地利,普鲁士和神圣罗马帝国联合发表了一份声明《皮尔尼茨宣言》,宣言称:“他们将拥护法国路易十六国王重新登上王位。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奥地利国王同时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的 国王,同时他又是王后玛丽.安东尼的哥哥,路易十六国王的大舅哥————利奥波德二世和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的共同发表的宣言,非但没有救出他那个在水深火热的大妹夫,甚至等于一脚将他踢进火堆,最后,还把自己也搁进去了。宣言拥护了路易十六,但宣言并未指出出兵巴黎,这本来是一份不具有实际效果的宣言。但民众却担心路易十六回重卷而来。回到法国,镇压人们。这也更加促进了雅各宾派讨论法国应该建立何种共和国。(在共和国里是没有王权)。
这时的法国民众对王室更加警惕,而且对于国民议会也保持着不满,更加激进的情绪开始在民众的周围酝酿着。
如果说在国民议会时,法国的民众思考的是如何起草一部宪法,那么,现在,他们更关心的是是否还需要国王。国外势力的干预,因为他们不希望看到法国王室的消失,唇亡齿寒。而国民议会对于民众的屠杀,在“恐怖统治“的时期达到了顶峰。这一切都会让民众感到恐惧。
但无论怎么样,1791年法国已经按照当初《网球宣言》所约定的那样。制定出了宪法,确定了法国是的君主立宪制度,国王会依然存在。
(三)
雅各宾派挺有意思的,只要有一部分人富起来,马上就会抛弃另一部分人。先富从不帮助后富的。
首富,君主立宪派
1789年,因为大家都在雅各宾修道院集会,所以就有了这个俱乐部。1791年7月,君主立宪派分裂出去,因为同年的六月,路易十六的出逃使得当时的激进分子认为应该废除王权,但君主立宪派认为国王是一定需要的,所以不带这群人玩了,自己成立了一个斐扬俱乐部。九月份,盼了两年的宪法已经出来了,这是一部以“一切政权由全民产生”、三权分立的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国王、立法权属于立法会议,司法权属各级法院。简单点说就是以后国王权力会被限制,但是国王还在,法国将是一个君主立宪国家。
此时的君主立宪派应该是高兴的,虽然法国依然在闹饥荒,但毕竟他们是法国的大当家。但其他国家却很不安,普鲁士、奥地利组织了反法联盟,因为亲戚(王后的哥哥,欧洲各国王室有血缘关系是比较常见的),因为要是这些国家手底下的人也来这么一手,那欧洲可能就永远告别国王时代了。他们成立联军攻打法国,本来这对于君主立宪派而言,这虽然是个难题,却并不致命,法国的危难可以让民众更团结,也会让他们地位更稳固。王后玛丽.安东尼是个能把握机会,却不知道大局的人。她给反法联盟送去了军事机密,她想利用这次机会让王室能够拥有以前全部的权力,为此,法国一败涂地。她将唯一支持王室的朋友还有整个王室拍死在沙滩上,扣都扣不下来了。
民众再也无法忍受国家有王室和王权的存在了,在这种个不满的支持下。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比尔、马拉、丹敦带领反君主制运动,于8月10日攻占国王住宅杜伊勒里宫,拘禁了国王、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比尔、马拉、丹敦带领反君主制运动,于8月王后,打倒波旁王朝,推翻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二富,吉伦特派
1792年8月10日的起义使吉伦特派取得政权,迫使立法会议废除宪法、国王退位、实行普选制。同时法国军队和各地组织的义勇军在9月20日的瓦尔米战役打败外国联军。9月21日,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开幕,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共和国。10月份,吉伦特派从雅各宾派分裂出去。
分裂出去后的吉伦特派做的最主要的使其事情就是打击那些雅各宾派和山岳派。但是民众又不乐意了,因为当时的投机商人让物价蹭蹭的上涨,法国依然还有饥荒,忿激派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认为应该打击投机商人并压低物价。吉伦特派镇压,这和他们自身的出身来源有关。
还是因为国外的反法联盟们的推波助澜。1793年3月份这次的反法联盟选手有,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荷兰、萨丁尼亚、汉诺威、英国。我发现这群欧洲人特别喜欢用联军,当年我们被欺负时也是这样。之所以会有那么多国家激动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上个月他们的好伙伴——路易十六被处死了,九个月后,王后也被推上断头台。虽然1792年10月后法国军队已经打到了国外。但是那么多的国家,吉伦特派无力了。最后,被巴黎人民推翻了。,巴黎人民于5月31日-6月2日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专政。
三(傻)富,雅阁宾专政
国王消失了,中央的权利是真空的,吉伦特派虽然废除掉国王,却没有足够的力量来让法国运作起来,所以不能干掉国外的反法联盟也正常。但到了雅各宾专政时期,法国出现了一个比路易十六权力更大的产物————罗伯斯比尔。他拥有足够的力量,平定了国内吉伦特派煽动的叛乱,6月3日-7月17日颁布3项土地法令,使大批农民可以分期付款买到土地。6月24日公布宪法,这是法国第一部共和制宪法,但是由于战争未能实施。7月,改组并加强作为临时政府机关的救国委员会,并把投机商人处决。1793年底至1794年初将外国干涉军全部赶出国土,国内叛乱也基本平息。
雅阁宾派就像是一个被压抑了许久的处男第一次睡到了心仪的女神,如果单指某个人
的话,那就是罗伯斯比尔。他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在蹂躏着向往已久的女神。1791年到1793年,三年时间里,在巴黎,被砍下的脑袋有七万多个。罗兰夫人,她属于吉伦特派领袖罗兰的妻子,在雅各宾派“恐怖时期的清算时,属于七万个脑袋之一,她临死钱的那句话或许能让我们对于大革命本身有一些思考:”自由啊,多少罪恶假汝以行。:
一般平定完外患后,总要来点内讧。1793年3月到4月,罗伯斯比尔以谋反的罪名将雅各宾派中与他政见不合的丹东、埃贝尔等人处死。 雅各宾派和罗伯斯比尔彻底成为了孤家寡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
这时候,又有人不满了——民众。这位看似群众演员的人能够能够让无数昨日还在台上风光无限的大佬们马上成为丧家之犬。国会中反对罗伯斯比尔的人组成了热月党。7月27日,(法国新历共和二年热月9日),热月党发动热月政变推翻了罗伯斯比尔并让他上了断头台。
其实大革命发生的屠杀在中国也同样发生过,也更惨烈,只不过我们属于干掉一个老皇帝还会有一大堆的新皇帝在排队补位,然后该磨平就磨平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关于热月政变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然后就是那个炮兵——拿破仑·波拿巴的时代了。
(四)
潜到了水底 的王八
1794年结束了,法国大革命中最血腥与暴力的一段时间已经过去。七万多个脑袋,这只是
死于断头台上的官方统计人数。法国大革命中民众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当他们希望这个国家能够更加强有力时,雅格宾派出现了。可是民众根本没有办法约束这股力量,最终只能依靠另一场革命去推翻上一场革命带来的成功。
在第一篇里讲到的雅克.内格尔。大革命开始前他曾被国王解雇了,当1789年大革命开始时,王室又将他召回任财政总监,希望他能挽救回当时的法国财政,但是他也无法解决法国当时的问题。最后是隐居在日内瓦的一座庄园里写作,可是,他的声誉在挽救财政失败后消亡,当大革命开始激荡时,他已是一个无人关注的人,多年以后,他烧毁了自己的大多数政治作品,死于无名。
大革命是一个筛子,最后能上去的,无不是心狠手辣,有权谋,有计策的人。但大革命之后带给法国的是一个收入结构合理,再也没有王权与贵族的法国,虽然,从此之后,每当法国人一遇到事情,就比其他国家更容易使用革命的方式来解决。
这是不是他们的过失呢?不,不单单是他们的过失,因为事情到现在还没有来得及酝酿成熟。
王八重回水面
热月党人于1795年解散国会,成立新的政府机构督政府。恐怖时期结束,但政局仍然不稳。1796年督政府派拿破仑·波拿巴远征意大利取得重大胜利,军人势力开始抬头。1797年立法机构选举时,许多保皇党分子当选,督政府为打击保皇党势力,宣布选举无效。1798年立法机构选举雅各宾派的残余势力当选,督政府再次宣布选举无效。这种政策历史上称为秋千政策,督政府日益独裁。
1799年英国又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以西哀士为首的右翼势力要求军人控制局面。11月9日(共和八年雾月18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建立执政府,自任执政。法国大革命结束,开始拿破仑时代。
这是我的微信公众号:玩外星人的戈多,里面四篇的内容,我帮它放在了一起。希望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大家关注。
❸ 拿破仑对意大利的远征于1797年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1797年l月13~15日在利沃尔附近的几次会战中,奥军被彻底击溃。
1796年5月起奥军由维尔姆塞将军指挥。
1796年10月起由阿尔文齐元帅指挥。
1797年2月2日,曼图亚投降。奥地利军队全部被逐出意大利北部。
3月,法军入侵奥地利,开始向维也纳进攻。
4月18日签订列奥宾停战协定。停战协定签字后,波拿巴挑起同威尼斯共和国的冲突,占领了威尼斯。
1797年10月17日,签订了对法国有利的坎波福米奥和约。
❹ 法国拿破仑为什么被那么多国家群殴感觉欧洲很多国家很团结好像不让一方独大似的
这就要说起法国大革命了,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的出逃失败被捕,加剧了法国人民对外国干涉的担心,也激化了欧洲君主对共和国的敌视。1792年4月20日,法国对奥地利宣战;8月,奥地利与普鲁士联军进逼巴黎,要求恢复路易十六的自由与统治。共和国的生存一度面临危机。但9月20日,临时组织的法军凭借“保卫共和国”的高昂热情,在瓦尔密战役中出人意料的击败了训练有素的普鲁士军队,扭转了不利的战局。1797年1月14日,拿破仑·波拿巴指挥法军在里沃利战役赢得了对奥军的决定性胜利,奥地利被迫和谈。法国赢得了对第一次反法同盟的胜利。总的来说,是法国的改革(共和国)激怒了欧洲的君主制,而拿破仑是法国的中下层军官,在大革命中冉冉升起,带领法国击败欧洲各国,成为欧洲雄狮。当然拿破仑的失败也很有戏剧性,最后惜败于威灵顿将军手中。
❺ 法国政治动荡造成它必须同时完成的两个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1799年在法国发生的一场革命。在这次革命中,代表资产阶级的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一起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背景
--------------------------------------------------------------------------------
在路易十五当政时期(1710年 - 1774年),由于人民极度不满国王的统治,不断遭到各种抨击。这形成了思想启蒙运动,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天赋人权、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等思想应运而生,并且日益深入人心。
在革命前,法国的居民被分成3个等级:
#天主教高级教士
#封建贵族
#资产阶级和农民
革命爆发
--------------------------------------------------------------------------------
路易十六在1774年登上王座时,代表法国3个等级三级会议已经有160年没有召开。1789年5月5日,由于财政问题,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国王希望在会议中讨论增税、限制新闻出版和民事刑法问题,并且下令不许讨论其他议题。而第三等级代表不同意增税,并且宣布增税非法。
6月17日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国民议会,国王无权否决国民议会的决议。于是路易十六关闭了国民议会,宣布它是非法的,其一切决议无效,命令三个等级的代表分别开会。
7月9日国民议会宣布改称制宪议会,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路易十六意识到这危及了自己的统治,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7月12日,巴黎市民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支持制宪议会。次日,巴黎教堂响起钟声,市民与来自德国和瑞士的国王雇佣军展开战斗,在当天夜里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区。7月14日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斯第监狱,释放政治犯,取得初步胜利。这一天后来成为了法国国庆日。
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
资产阶级代表在起义中夺取巴黎市府政权 ,建立了国民自卫军。国王不得不表示屈服,承认了制宪议会的合法地位。此时制宪议会实际上成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在议会中君主立宪派起主要作用。制宪议会通过法令,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规定以赎买方式废除封建贡赋。 8月26日通过《人权宣言》,宣布“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10月份国王再次筹划利用雇佣军推翻制宪议会失败后,王室被迫从凡尔赛宫迁到巴黎,制宪议会也随之迁来。巴黎出现一批革命团体,其中雅各宾俱乐部、科德利埃俱乐部在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
1790年6月,制宪议会废除了亲王、世袭贵族、封爵头衔,并且重新划分政区。成立大理院、最高法院、建立陪审制度。制宪议会还没收教会财产,宣布法国教会脱离罗马教皇统治而归国家管理,实现政教分离。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失败,部分激进领袖和民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7月16日君主立宪派从雅各宾派中分裂出去,另组斐扬俱乐部。
9月制宪议会制定了一部以“一切政权由全民产生”、三权分立的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国王、立法权属于立法会议,司法权属各级法院。9月30日制宪议会解散,10月1日立法议会召开。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法国大革命引起周边国家不安,普鲁士、奥地利成立联军攻打法国。由于路易十六的王后、奥地利皇帝的妹妹玛丽·安东尼特泄露军事机密给联军,使法国军队被打败,联军攻入法国。1792年7月11日立法议会宣布祖国处于危急中。以无套裤汉为主体的巴黎人民再次掀起共和运动的高潮。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比尔、马拉、丹敦领导反君主制运动,于8月10日攻占国王住宅杜伊勒里宫,拘禁了国王、王后,打倒波旁王朝,推翻立宪派的统治。
吉伦特派的统治
--------------------------------------------------------------------------------
8月10日的起义使吉伦特派取得政权,迫使立法会议废除1791年宪法、国王退位、实行普选制。同时,法国军队和各地组织的义勇军在9月20日的瓦尔米战役打败外国联军。
9月21日,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开幕,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吉伦特派当政以后,把主要力量用于反对雅各宾派、巴黎公社和巴黎无套裤汉。从1792年秋季起,人们不满他们的温和政策,要求打击投机商人和限制物价。以忿激派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严惩投机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价格。而吉伦特派却颁布法令镇压运动。
与此同时,法国军队在1792年10月后已经打到了国外。欧洲各国非常害怕,在1793年2月,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荷兰、撒丁尼亚、汉诺威、英国成立了反法同盟,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然而吉伦特派无力抵抗外国军队,巴黎人民于5月31日 - 6月2日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专政。
雅各宾专政
--------------------------------------------------------------------------------
雅各宾专政后,平定了被推翻的吉伦特派在许多地区煽起的武装叛乱。6月3日 - 7月17日颁布3个土地法令,使大批农民得到土地。6月24日公布1793年宪法,这是法国第一部共和制的民主宪法,但是由于战争未能实施。7月,改组并加强作为临时政府机关的救国委员会,并把投机商人处决。10月底,他们把吉伦特派及其支持者斩首,包括布里索、罗兰夫人、科黛,美国革命家托马斯·潘恩也被捕入狱。1793年底 - 1794年初将外国干涉军全部被赶出国土,国内的叛乱也基本平息。
1794年3-4月雅各宾内部开始了激烈的斗争。马拉被暗杀,罗伯斯比尔以搞阴谋的罪名处死了雅各宾派中与他政见不和的丹东、埃贝尔等人,使雅各宾派趋于孤立,人民也开始反对恐怖政策。
7月,国民工会中反罗伯斯比尔独裁的力量组成热月党,于7月27日(法国新历共和二年热月9日)发动热月政变推翻罗伯斯比尔并将他斩首。
热月党的统治
--------------------------------------------------------------------------------
热月党人于10月解散国民公会,成立新的政府机构督政府。恐怖时期结束,但政局仍然不稳。1796年 - 1797年 ,督政府派拿破仑·波拿巴远征意大利取得重大胜利,军人势力开始抬头。1797年立法机构选举时,许多王党分子当选。督政府为打击王党势力,宣布选举无效。1798年立法机构选举时雅各宾派的残余势力大批当选,督政府再次宣布选举无效。这种政策历史上称为秋千政策。
1799年英国又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以西哀士为首的右翼势力要求借助军人力量控制局面。11月9日(共和八年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建立起临时执政府,自任执政。法国大革命匆匆收场。
结局
--------------------------------------------------------------------------------
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利后,路易十八在外国军队保护下复辟了波旁王朝。恢复了国王的权利,并且大肆血洗革命者。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经过3天战斗,攻下王宫,国王查理十世逃往英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国大革命彻底结束。
❻ 法国大革命时期1789年到1794年法国的领土有什么变化!拿破仑丢失法国大革命的领土了吗
1789-1794年期间,法国挫败了欧洲的第一次反法同盟,在1792年驱逐了入侵法国境内的普奥联军,1793年炮兵上尉拿破仑指挥土伦战役,击退了王党军队和英国的干涉力量,维护了法国领土的完整,法国领土没什么变化。
1796-1797年,因指挥土伦战役升为准将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抵御第二次反法同盟,征战意大利的法军最高指挥官,因战功卓着,法国吞并了原属撒丁王国的萨依伏和尼斯,还有原属尼德兰的比利时。
❼ 大革命时期,法国的封建制度是怎样一步步被摧毁的如题 谢谢了
编辑词条 法国大革命战争 法国大革命战争指的是1792年到1802年间新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和反法同盟之间的一系列战争。法国大革命战争在军事史上有重大意义,是历史上的第一场“现代战争”。在民族主义激励下的法国公民组成的军队打败了欧洲各国的职业军人,显示了民族主义和征兵制相结合的巨大威力。法国军队开创了以普遍征兵制,就地补给制和多兵种合成编制为核心的现代军事体制,成为现代军事体制的先导。新兴的民族主义和军事制度,随着拿破仑战争传遍了欧洲,彻底改变了人类战争的形态,使得席卷全民的残酷的世界大战成为可能。 一、历史概述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的出逃失败被捕,加剧了法国人民对外国干涉的担心,也激化了欧洲君主对共和国的敌视。1792年4月20日,法国对奥地利宣战;8月,奥地利与普鲁士联军进逼巴黎,要求恢复路易十六的自由与统治。共和国的生存一度面临危机。但9月20日,临时组织的法军凭借“保卫共和国”的高昂热情,在瓦尔密战役中出人意料的击败了训练有素的普鲁士军队,扭转了不利的战局。 1793年1月21日,法国国民工会以叛国罪为由,处死了路易十六。这一行动激怒了欧洲几乎所有的君主。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那不勒斯王国,以及德意志和意大利诸邦都加入了反法同盟,共和国再度面临危机。卡诺将军对法国军制做出了重大改革,实行全国普遍征兵制,成年法国人都加入了军队。军事改革还包括:就地解决补给,多兵种混合编成。战术上的改进包括:使用步兵纵队代替步兵横队,以利于快速机动;大量使用散兵;大规模集中使用炮兵。经过改革的法国军队成了一只足以和欧洲各国职业军队抗衡的大军。法国和反法同盟在各条战线上展开了多年的拉锯战。1797年1月14日,拿破仑·波拿巴指挥法军在里沃利战役赢得了对奥军的决定性胜利,奥地利被迫和谈。法国赢得了对第一次反法同盟的胜利。 1799年,英国,俄罗斯,奥地利,那不勒斯,葡萄牙,和部分德意志邦国再次结成反法同盟。反法同盟在战场上取得了节节胜利,但1780年俄国退出同盟给了法国以喘息之机。远在非洲指挥埃及远征军的拿破仑秘密返回法国,重组政府和军队。1800年6月14日,法军在拿破仑指挥下取得了马伦哥之役的胜利,瓦解了第二次反法同盟。 1802年3月27日,《亚眠和约》签订,英国和法国也结束了战争状态。法国大革命战争结束,欧洲获得了短暂的和平,但很快就卷入了规模更大的拿破仑战争。 二、主要战役
❽ 谁知道法国大革命大概是怎么回事
法国大革命概述:
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金融资本雄厚。资产阶级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保留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由天主教教士组成的第一等级和贵族组成的第二等级,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第三等级,处于被统治地位。特权阶级的最高代表是国王路易斯十六。18世纪末第三等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特权阶级顽固维护其特权地位。在第三等级中,农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众,是后来革命中的主力。资产阶级则凭借其经济实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识处于领导地位。
1789年5月国王被迫召集三级会议,继而改为国民议会和制宪议会。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爆发。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确立人权、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等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议会还颁布法令废除贵族制度,取消行会制度,没收并拍卖教会财产。革命初期,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取得政权。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革命,中途被识破押回巴黎。广大群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君主立宪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宪法》,召开立法会议,维护君主立宪政体,反对革命继续发展。
第一、二等级和大资产阶级的取得了妥协,但和占法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和城市平民的矛盾依然没有缓和,相反,人民在斗争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君主立宪派统治,逮捕路易斯十六国王。9月21日召开国民公会,次日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
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后,吉伦特派取得政权。9月20日法国军队在瓦尔密打败外国干涉军。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于9月21日开幕,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执政期间颁布法令,强迫贵族退还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将没收的教会土地分小块出租或出售给农民,严厉打击拒绝对宪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贵族。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斯十六。
吉伦特派把主要力量用于反对以M.F.M.I.de罗伯斯比尔为首的雅各宾派、巴黎公社和巴黎无套裤汉。从1792年秋季起,要求打击投机商人和限制物价的群众运动高涨起来。以忿激派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严惩投机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价格,以恐怖手段打击敌人。吉伦特派却颁布法令镇压运动。1793年2~3月,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组成反法联盟,加强武装干涉;国内也发生大规模王党叛乱。4月,前线的主要指挥、吉伦特派将领C.F.迪穆里埃叛变投敌。在革命处于危急的时刻,巴黎人民于5月31日~6月2日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派专政。
雅各宾派颁布《雅各宾宪法》,废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伦特派叛乱,粉碎欧洲君主国家的武装干涉;但仍保持反劳工的《列·霞飞法》和《农业工人强迫劳动法》,并镇压忿激派和埃贝尔派。
但不幸的是,雅各宾派过激和恐怖的政策,也使它走向分裂和内讧,陷于孤立的罗伯斯比尔也末能完全守护住法国革命的成果,而反法同盟一而再地被各欧洲封建君主拼凑起来,它们一轮轮地围剿法国革命,企图恢复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政治。1794年7月27 日,雅各宾中被罗镇压的右派势力发动“热月”政变,逮捕了罗伯斯比尔和圣鞠斯特,建立热月党人统治。这时革命最危急的关头已过去,热月党人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督政府,他们清除了罗伯斯比尔时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维护了共和政体,在法国国内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但国外围剿革命的势力仍是浊浪滔天,此时,督政府中又一个新的政治明星应运而生,他就是拿破伦,历史又淘汰了热月党人,在“雾月”政变中,年轻的拿破伦执政,担负起了扫荡欧洲封建势力、最后巩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
法国的革命力量就是这样一波一波地行进,一批人完成了特定阶段的历史使命,就被历史无情地淘汰,如此行进直到革命的成功。这次革命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震撼了欧洲封建体系,推动了欧洲各国革命。
❾ 法国一共爆发了几次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1799年在法国发生的一场革命。在这次革命中,代表资产阶级的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一起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法国大革命主要经过了下面几个政权的交替: 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资产阶级代表在起义中夺取巴黎市府政权 ,建立了国民自卫军。国王不得不表示屈服,承认了制宪议会的合法地位。此时制宪议会实际上成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失败,部分激进领袖和民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7月16日君主立宪派从雅各宾派中分裂出去,另组斐扬俱乐部。 吉伦特派的统治 8月10日的起义使吉伦特派取得政权,迫使立法会议废除1791年宪法、国王退位、实行普选制。同时,法国军队和各地组织的义勇军在9月20日的瓦尔米战役打败外国联军。 雅各宾专政 1794年3-4月雅各宾内部开始了激烈的斗争。马拉被暗杀,罗伯斯比尔以搞阴谋的罪名处死了雅各宾派中与他政见不和的丹东、埃贝尔等人,使雅各宾派趋于孤立,人民也开始反对恐怖政策。 7月,国民工会中反罗伯斯比尔独裁的力量组成热月党,于7月27日(法国新历共和二年热月9日)发动热月政变推翻罗伯斯比尔并将他斩首。 热月党的统治 热月党人于10月解散国民公会,成立新的政府机构督政府。恐怖时期结束,但政局仍然不稳。1796年 - 1797年 ,督政府派拿破仑·波拿巴远征意大利取得重大胜利,军人势力开始抬头。1797年立法机构选举时,许多王党分子当选。督政府为打击王党势力,宣布选举无效。1798年立法机构选举时雅各宾派的残余势力大批当选,督政府再次宣布选举无效。这种政策历史上称为秋千政策。 1799年英国又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以西哀士为首的右翼势力要求借助军人力量控制局面。11月9日(共和八年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建立起临时执政府,自任执政。法国大革命匆匆收场。 结局 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利后,路易十八在外国军队保护下复辟了波旁王朝。恢复了国王的权利,并且大肆血洗革命者。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经过3天战斗,攻下王宫,国王查理十世逃往英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国大革命彻底结束。 波旁王朝(复辟)(1814-1830) 1 路易十八世(1755.11.17-1824.9.16) 2 查理十世(1757.10.9-1836.11.6)(法兰西国王1824-1830) 1830-1848 七月王朝 “街垒国王”路易-菲利普一世(原为大金融家) 1748-1852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总统路易.拿破仑 1852-1871 法兰西第二帝国 拿破伦三世 路易.拿破仑(系拿破伦一世继女之子,拿破伦一世原配约瑟芬亲外孙) 1871-1940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内阁制) 1945-1958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内阁制) 1958-当代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总理制)夏尔.戴高乐为首任总统
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