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法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法国农业生产特点
一、法国概况
法兰西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国土面积55.2万平方公里,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陆地面积55万平方公里。1994年人口5774.7万,其中农业人口232.8万人,占总人口的4%,全国有2623.7万劳动力,其中农业劳动力113.3万,占总劳动力的4.3%。 法国大部分地区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1月平均气温,北部1-7℃,南部6-8℃;7月平均气温,北部16-18℃,南部20-23℃。全国有90%的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700-800毫米,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为10-11月,年降雨日数100-200天。 法国全境地势低平,基本上是一个平原国家,海拔25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60%,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及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各占20%。全国地势呈西北低东南高,西北为丘陵、平原,北部是肥沃的巴黎盆地和卢瓦尔河平原,西南部为加龙河流域的阿坤廷盆地,是法国的主要农耕地带,南部地中海沿岸也有不宽的沿海平原,东部为阿尔卑斯山,东部介于孚日山地和德国黑林山地之间的上菜茵河谷地,以及中南部的索恩-罗讷河谷地,也是重要的农业区。法国境内有30多条河流,水资源丰富,年径流量1700亿立方米。
法国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小,但是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然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法国农业在世界农业中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国甜菜产量居世界第1位,葡萄酒产量居世界第2位,牛奶产量居世界第3位,肉类产量居世界第4位,小麦、玉米产量居世界第5位,蔬菜、水果和马铃薯产量也位居西欧前列。
二、农业发展的特点
1.中小农场和家庭劳动居主导地位 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法国农场数量逐年减少,1955农场数量是现在的两倍。法国现有农场101.7万个,其中大于50公顷的农场数量为17.2万个,占农场总量的17%;50公顷以下的中小型农场有84.5万个,占农场总量的83%,其中,20-50公顷的农场有28.8万个,5到20公顷的农场有27.9万个,5公顷以下的农扬有27.8万个:中小农场占很大比重,但是国家支持中等规模农场的发展。法国农业以家庭劳动力为主,农场主及其家属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92%左右。
2.土地租赁经营方式开始占优势地位 法国的土地经营方式有三种:租赁经营、土地所有者直接经营和分成制经营。近10多年来,前一种经营方式逐渐增多,后两种经营方式不断减少。1970-1987年,租赁经营的农田面积由1375.6万公顷增加到1478.5万公顷,所占比重由46%上升到53%。土地所有者直接经营的农田面积由1555.1万公顷减少到1309.8万公顷,所占比重由52%下降为47%。分成制经营的农田面积由59.8万公顷减少到17.4万公顷,所占比重由2%下降为1%。
3.专业化生产促进了农业商品率的提高 法国农业过去以自给性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很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面推行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也随之提高。法国农业专业化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区域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在区域专业化方面,为了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将不同的农作物和畜牧生产合理布局,形成专业化的商品产区。例如,巴黎盆地小麦产区的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产量的1/3,诺尔-庇卡底-香槟甜菜产区的甜菜种植面积占全国。甜菜面积的73.2%,布列塔尼畜牧生产基地提供全国猪肉产量的40%、禽肉的30%、牛肉的32%、蛋的20%,北部庇卡底马铃薯产区的马铃薯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在农场专业化方面,按照经营内容大体可分为畜牧农场、谷物农场、葡萄农场、水果农场、蔬菜农场等等,专业农场大部分经营一种产品。作业专业化农场是将过去由一个农场完成的全部工作,如耕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储藏、营销等,均由农场以外的企业来承担,使农场由原来的自给性生产转变为商品化生产。
4.农工商综合发展,形成多种类型的综合体 农工商综合体在法国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类型有:生产综合体(包括农产品加工业);生产前综合体(包括能源、设备工业、生物工业、农业化学和其他工业、服务业);销售综合体和国际贸易综合体。农业成为农工商联合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估计,农工商综合体拥有的人数占就业人口的1/4。
B. 法国自然条件与农业的关系
1、法国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西欧平原大部分面积位于法国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为法国农业带来丰富的耕地。
2、气候适宜。南部沿海为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水分足够。
适宜葡萄和油橄榄等经济作物的生产;西北部大西洋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均匀,有利于牧草生产,对畜牧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热量充足、光照强,有利于粮食作物成熟,所以适宜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
3、经济及科技发达,靠近欧洲大市场。法国经济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经济基础,且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欧洲市场对粮食作物求大,所以使法国成为西欧粮食出口最多的国家。
4、交通便利,有利农业发展。北靠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且境内有方便的铁路、公路及内河运输,大大促进了农业发展。
5、农业促进的政策。法国是工农业并重的国家,国家政策鼓励农业发展。
(2)法国农村生产是怎么搞的扩展阅读:
法国政府对农业的促进:
法国政府农业支持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发展农业,法国政府制订的一系列政策。法国农村土地分散,农场规模小,不适应农业大发展的需要,战后法国政府于50年代末期实施了土地集中政策。
具体措施有: 设立 “土地整治与农村安置公司”,直接干预地产市场,购买“没有生命力” 的小农户的土地,转卖给 “有生命力” 的农场主; 设立 “调整农业结构社会行动基金”,用提供财政援助的办法鼓励老农场主放弃耕作,把土地出卖或出租给青年农民。土地集中政策对扩大农场规模,促进农业现代化起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也注意到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同法国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关系。当国内或国际农产品价格不利于法国农业的发展和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时,政府就通过补助金形式支持农产品价格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同时,政府采取了给农业经营者提供低息贷款的政策。农场主凡是扩大农场经营、购买农机具和耕地所需资金都可以向政府申请低息贷款。此外,重视农业科学研究和普及农业教育。政府还通过财政措施和经济上的优惠的办法,鼓励农民互助合作,成立农业合作社。
C. 法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
1小麦产区------巴黎盆地小麦产区的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产量的1/3,
2香槟甜菜产区-------诺尔-庇卡底-香槟甜菜产区的甜菜种植面积占全国甜菜面积的73.2%,
3畜牧产区------布列塔尼畜牧生产基地提供全国猪肉产量的40%、禽肉的30%、牛肉的32%、蛋的20%,
4马铃薯产区-----北部庇卡底马铃薯产区的马铃薯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
D. 法国的农业情况如何
法国有一半人口从事农业,而其产量在西欧是最低的。生产过剩使价格下跌,因而又进一步降低了本来就较低的人均收入。失业的工业人口流回农村,虽在表面上掩盖了失业的真实人数,但实际上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据估计,危机期间,法国农村中存在着一支为数达270万的雇农大军,许多失业者加入了这一队伍,他们得不到一点失业补助金。大农场主和富农则趁机加紧对农业工人进行剥削,压低他们原已少得可怜的工资,在农产品价格急剧下降而赋税负担加重的条件下,农民的物质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
E. 法国为什么是一个农业大国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受战争影响,法国农产品产量大幅下降,至1945年,降至战前水平的三分之二,导致国内市场农、牧产品严重短缺,供给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二战后,法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产生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同时,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人口大量锐减,“吃饭问题”已成为整个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政府不得不出巨资进口大量的食品和粮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开始大力整顿农业,并在短期内完成了农业现代化,使法国成为世界农业强国。
F. 法国农业的类型及分布和区位条件
1、法国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西欧平原大部分面积位于法国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为法国农业带来丰富的耕地。
2、气候适宜。南部沿海为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水分足够。
适宜葡萄和油橄榄等经济作物的生产;西北部大西洋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均匀,有利于牧草生产,对畜牧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热量充足、光照强,有利于粮食作物成熟,所以适宜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
3、经济及科技发达,靠近欧洲大市场。法国经济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经济基础,且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欧洲市场对粮食作物求大,所以使法国成为西欧粮食出口最多的国家。
4、交通便利,有利农业发展。北靠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且境内有方便的铁路、公路及内河运输,大大促进了农业发展。
5、农业促进的政策。法国是工农业并重的国家,国家政策鼓励农业发展。
法国农业极度发达,是世界主要农业大国。主产小麦、大麦、玉米和水果蔬菜。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有乳、肉用畜牧业和禽蛋业。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副产品出口国。
机械化是法国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手段,法国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率很高。农业食品加工业是法国外贸出口获取顺差的支柱产业之一。欧洲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24家在法国,世界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7家在法国,法国的农副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市场的11%。
法国政府农业支持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发展农业,法国政府制订的一系列政策。法国农村土地分散,农场规模小,不适应农业大发展的需要,战后法国政府于50年代末期实施了土地集中政策。
G. 法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农业问题的
近代法国在小块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发展农业资本主义的“革命范式”,不仅剪断了农村资本主义发展的翅膀,而且严重地阻碍和拖延了传统农业国转向现代工业国的历史进程。二战结束后,法国农业资本主义转型的主要途径和特征是家族化、商业化、资本化、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公司化、社会化、合作化、农民职业化交织在一起,既保持了欧洲大陆地区农业生产的传统特点,又顺应了当今世界农业国际化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历史经验表明,改造小农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打破它固有的孤立、分散、规模狭小、排斥资本聚集和现代科技应用的内生机制。
H. 法国小农经济现在还有没有
法国小农经济为什么会长期大量存在
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中提到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并对法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造成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大革命时期颁布的法令和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为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提供了政治、法律保障。在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专政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民公会颁布的法令宣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并按当地人口分配农村公有土地,使法国广大农民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广泛地建立起小土地所有制,造成了小农经济的普遍存在。拿破仑上台后,又颁布《民法典》,使在大革命中“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也就是说,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具有法律依据。
第二,农村中异常猖极的高利贷活动,为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提供了经济庇护。大革命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法国小农并未摆脱贫困、破产的命运。在19世纪中期以前,几乎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小农户沦为无产者,更多的小农则濒于破产,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尽管破产的现象非常严重,法国的小农经济并没有被摧毁。这主要是因为“法国农村中猖獗异常的高利贷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小农与土地分离的过程”。贫困的农民以土地作抵押向高利贷者借款,本来就是竭力保存自己的小块土地。而当小农不能清偿债务时,高利贷者宁愿把已经破产而不能清偿债务的农民仍然留在土地上,让破产的农民继续租种,以便继续吮吸他们的膏血。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雅各宾派虽然比较彻底地铲除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小农土地所有制,但是,雅各宾派却保留了革命前半封建的“对分制”地租。这种高额地租使土地分散出租比集中经营资本主义大农场更为有利可图。同时,由于法国的银行利息和工业利润都很高,高利贷者往往把从地租收入中积累起来的资本投放到银行和工商业中去,变成坐收地租和坐食利息的双料寄生虫,而不愿去经营资本主义大农业。这就使得法国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以长期大量保存下来。
第三,中小企业的长期大量存在,为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提供了劳动力保证。19世纪60年代,法国工业生产虽然居世界第二位,工业中虽然也出现了不少千人以上的大企业,但中小企业仍占很大比重。全法国有75%的企业是只有10名以下工人的小企业,将近60%的工人都从业于这些小企业。而且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手工工场,这些手工工场平均只有工人1.7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资本大量输出和对德巨额赔款,影响到工业中采用新技术和更新设备所需的资金,中小企业大量存在的状况得不到改变。到19世纪末,法国工业的大多数还属于工人不足100名的小型和中型企业。纺织工业是法国最主要的工业部门,而纺织部门又多半使用女工和童工。因之,丧失土地的农民不能被工业部门充分吸收。加之拿破仑订立的所谓“工人手册制度”继续有效(这种手册由雇主保管,工人没有这种手册到哪里都找不到工作)。这就为资本家迫害和刁难工人提供了一种合法依据。有的资本家不给被解雇的工人或是主动辞职的工人签发手册。从而,在工业和农业领域形成了大量潜在的过剩人口,他们也不得不忍受高额地租的剥削,租种一小块土地来养家糊口。
此外,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农民的土地也日益分成更小块,而出现新的小农户和细小农户。所以,直到19世纪后半期,法国的小农经营不仅在农业中占绝对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有所增加。1862年,法国占有土地1~10公顷的小农户有244万个,1882年增为266万个,另外还有占地不到1公顷的细小农户有220万个。到1893年,占地不足5公顷的小农户有400万个,占农户总数的71%。
总之,法国的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是多方因素合力的结果。
I. 法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副产品出口国。 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这里都非常适合发展农业。
地形:东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开。降水丰富
气候: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
补充:
法国农业的传统地区结构为:中北部地区是谷物、油料、蔬菜、甜菜的主产区,西部和山区为饲料作物主产区,地中海沿岸和西南部地区为多年生作物(葡萄、水果)的主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