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过年送给老人什么礼物
1、最适合送给老人的礼物——燕窝
先拿燕窝的价格来说,它是富有档次的礼物,送得体面。再次,燕窝是一个营养价值很高的补品,常吃不仅能使人皮肤光滑有弹性,还能预防一些癌症,自古有钱人家才能吃到。送燕窝也就是送一份健康,不仅体现您的孝心,还体现您的生活品质,也让家里老人放心。
2、最适合送给老人的礼物——保健酒
送家里的老人,就可以送保健酒,当然前提是他们会喝酒。保健酒不同于平时的酒水,它不仅保有酒的醇香,更关键的是它能起到抗癌延寿、软化血管的作用。许多老年人常见的一些病痛是做儿孙最担忧的,如果喝些营养酒能够达到一定的功效,何乐而不为。很多老年人不喜欢吃药,一闻到药味就犯冲,如果将酒做成保健品那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礼物,一举多得。
3、最适合送给老人的礼物——保暖内衣
一过重阳,秋天就来了,秋季保暖也很重要,特别是老人,一到秋季就开始觉得冷,作为儿孙,应该特别注意到这点,提前为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送去一份温暖。保暖内衣,冬季四件套,电暖壶等秋冬季必备品要准备起来了。力求为老人们把方方面面都做好,让他们告别寒冷的恐惧!
4、最适合送给老人的礼物——翡翠
送礼少不了一样东西,既不失体面,又能满足您的孝心,还可以护身健体,什么样的礼物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就是翡翠!翡翠如意、手镯、平安扣、福禄寿。这些都是您送给家里老人的礼物好选择,不仅可以保平安如意,还能缓解身体疼痛,是不可多得的传世珍品。还等什么,给家里的老人送上一份平安与祝福把!
② 外国过年的习俗
过春节的除了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还有越南,泰国,新加坡,北朝鲜,韩国等亚洲国家。
韩国
在韩国,春节是仅次于中秋节的第二大节日。过春节时,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祖先。韩国人祭祖有严格的说法,仅供桌的摆法就有“鱼东肉西”、“头东尾西”、“红东白西”、“枣栗梨柿”、“生东熟西”、“左饭右羹”等规则,祭祀的程序也很严格。 每年春节一到,韩国妇女都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装,从早到晚都要在厨房里忙活,嫁到韩国的外国姑娘也要同韩国妇女一样从早忙到晚。 祭祀了祖先,晚辈就要给长辈拜年了,长辈要给拜年的晚辈压岁钱。春节期间,平辈人见面的寒暄是“新年多福”。春节时总有不能回家过年的人或者露宿街头无家可归者,政府和市民团体就组织起来为他们过春节,让他们在春节期间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韩国人春节往往都要互赠礼物,礼物的范围很广,如牛排、黄花鱼、传统点心、健康食品以及午餐肉、香油、蘑菇、柿饼、日用品等等,礼物都要包裹起来,而包裹的颜色以嫩粉色居多。越南的春节从每年农历腊月廿三灶王节开始,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整个正月,用越南的民间说法就是:正月是“吃喝玩乐”的月份。按越南民间传说,腊月廿三这一天,在地上的各路神灵都要回天上去报告这一年的情况,灶王爷是主管一家的生活之神,也要上天汇报这家一年的情况。灶王爷一走,就没有神在家看管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洒扫庭除,改建家里一些不敢动的地方,准备过年了。这一天也称之为入除。这与中国民间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显然同源。为了好好送灶王爷上路,让灶王爷汇报的时候高抬贵手,人们都要去放生鲤鱼———灶王爷的坐骑。 入除后就得准备年货。从“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这句民谣里可以看出传统的年货内容。现在生活好了,肥肉就不一定要了,但买很多肉以备过年还是必需的。生活再怎么好,这腌制的荞头还是留在人们的餐桌上,已经成为过年的传统符号。对联尽管还有人买,但由于汉字已不具备官方文字地位,已经不那么盛行了。蕃杆是免除灾祸的东西,不能少。
日本
日本过去跟中国一样有“春节”,现在没有,只过元旦。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除夕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108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新年的来到。人们便离座上床睡觉,希望得一好梦。元旦早上,家人围坐在一起,互相讲述除夕做的梦,以测吉凶。日本人称元旦初一为“正日”。1--3日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各国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来祈求好运。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现日本多数城里人已放弃新年吃素匀惯,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条,以祝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日本人在新年清晨,一家老小上街迎接初升的太阳,接着去神社参拜,或互相向亲友问好。他们称新年为“正日”。在这一天,他们的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3天则吃素食,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越南
至于放炮仗,1995年,越南政府一纸命令,废止了这个传统的过年方式。为了保留过年的气氛,越南政府在每年除夕晚上,都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组织施放礼花活动。年粽则是用于祭祖的。越南的粽子是方形的,一只有1公斤左右,取天圆地方之意。 在越族(京族)人家里,春节期间有3样装饰品是必不可少的:桃花、金橘盆景和“五果盆”。 在越南人的心目中,桃花是避邪之物,也是幸运的象征。金橘是取吉利之意。越南中部以南,由于气候原因,没有桃花,一般以黄梅花代之。作为一种装饰,不但家里有,商店里有,连各机关单位也都会摆放。与此同时,各单位都会在门口挂上迎接新年的横幅,就是庙宇等场所,也不例外,因为庙宇是越南人过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各文艺单位也会于除夕晚上,在街头组织演出,以营造过年气氛。作为法定节日,越南春节放假3天。家家都会在家里插上国旗,楼房住户就把国旗插在窗外,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五果盆”是用于供奉祖宗的。一般有番荔枝、椰子、水榕果、芒果等5种,在越南语里,番荔枝音同“求”、椰子同“余”、水榕果同“充”、芒果同“使”,意即祝愿年年有余,丰衣足食,有钱使不完。 过年了,越南人会不远千里万里往家赶,就为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在旧年将过、新年来临之际,摆上香案,迎接新年,称为“年发”。除夕夜,越南人还有“求禄”的风俗。一般有两种:一种称为“采禄”,通常从寺庙祭祖返回时,随手采摘一根带有绿叶的树枝回家,寓意为采集天地神灵赐给的福禄。这根树枝拿回去后,插在家里的神龛前,直到树叶枯残为止。另一种是带一些果品回来,也称之为“禄”,可以分发给朋友亲戚,看作是在散福。 初一早晨,家家户户都要拜祭祖先,同时也拜土地、灶君、百艺师祖,祭品不限多少,但一般都要有粽子、红烧鱼、包肉团、炙肉、腌荞头、牛肉等。供拜完毕,小孩要向家中老人拜年,大人们则要给他们压岁钱。早餐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吃用苇叶包的糯米粽子。有特色的是“冲年喜”。越南人很看重大年初一第一个到自己家拜年的人。这个人被称作“冲年喜”之人。许多家庭年前都会托一个忠厚善良、有福分的人来“冲年喜”,以求新年的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越南的大年初一还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活动:唱歌跳舞、表演戏剧、舞龙舞狮,最具特色的活动是下人棋。将中国象棋的棋盘画在地面上,手执木牌(木牌上刻有与棋子对应的车、马、炮等)的人充当棋子坐在场中。对弈时,由棋手调遣,旁人以鼓声催行,颇似金戈铁马的沙场,有较强的真实感,深受越南人民的喜爱。 年初一的禁忌也颇多,如:不能吵架、不能讲粗话、不能借东西、不能讨债;还有不能干农活,否则会惊动土地神,庄稼会遭殃;初一还不能扫地,即使扫了地也不能倒垃圾,要等3天后能动土时再倒。初二、初三两天,已成家立户的男子,若父母健在,必须向父母致以新年问候、敬赠礼品;若父母已去世,则要带上供品,到长兄家拜祭父母之灵。初四,人们烧化纸钱、纸衣,以祭送祖先。这天,一家大小要共聚一堂,再吃一顿团圆饭。正月期间,越南民间常有许多活动,统称为“赏春”。有赏水仙花、闹花灯、唱戏、民歌对唱、礼拜寺庙、游览名胜古迹等。 越南各少数民族有各自的过节特色。如苗族在除夕夜习惯以齐放猎枪代替鞭炮,先到溪边烧香祭礼后方打水回家煮年夜饭;吃年夜饭前要祭祖,饭后不能喝汤,认为喝汤会使庄稼受淹;春节期间,全村或几个村的人聚集在一起举行赛歌、跳民族舞、抛绣球等活动。
泰国
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节日里,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地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泰国的潮人众多,春节的气氛相当浓厚。无论是华人,还是泰人,都把春节视为重要的节日。虽然春节在泰国并不算是公假日,政府部门和银行都还照常上班。但许多公司,特别是华人所经营的公司、厂家和商店,都在春节期间放假,一般要到初四以后才正常上班。公司的老板们,在春节前,都会给员工派“红包”、发“压岁钱”。通常从腊月中旬开始,在曼谷的唐人街——耀华力、三聘和石龙军一带,过年的气氛就一天比一天浓。商人们争相推出各式各样的年货。许多商店,竭力把最热销的商品陈列在商店门口,甚至摆到马路边。写春联的、卖求神拜佛用品的摊位接二连三。除了附近的人们来这里筹办年货外,做批发的商人们也云集于此,购买货物,转卖到内地。平时都要塞车的道路,更几乎水泄不通。在曼谷的大大小小商店、商行里,到处张贴着“财源广进”、“招财进宝”、“生意兴隆”、“货如轮转”、“出入平安”等彩标;与春节有关的各类商品,都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春节前后,有些大商行,还在室外用霓虹灯装饰成中泰文的“新正如意”、“新年发财”字样,或在附近插上彩旗,在商行里播放着中国音乐,以烘托节日的气氛。大年初一,给长者拜年,亲戚互相拜年,这种传统在潮州人中间沿袭至今。
英国
新年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在英国中部的一些地区,新年早上出门时,不管熟识还是陌生,都会互送铜钱,他们认为这样做,不但对方一年有财气,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幸运。
印度
印度的新年被人称为“痛哭新年”、“禁食新年”。他们在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有些地方,过年不但不庆祝,反而相抱大哭。他们认为,新年一开始,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用哭声来表示自己的感叹。有些地区的人们则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新年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
蒙古
新一年到来,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
巴西
巴西人在新年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他们称之为“寻福”。巴西农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便是互相揪耳,人们在新年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巴基斯坦
在新年这一天,巴基斯坦人们个个手拿红粉跑出门,见了亲友,道过新喜,便互相将红粉涂在额上,以示庆祝新年吉祥如意。阿富汗:在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居民,每逢新年都要举行激烈的抢山羊比赛,以示庆祝。两队骑手争抢猎物,比赛既紧张激烈,又喜庆欢乐。
阿根廷
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新年,各家老少成群结队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墨西哥:墨西哥有些地区的人们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是禁止笑的,他们一年共分18个月,每月20天,一年最后5天内不准笑。
保加利亚
新年用餐时,谁打喷嚏谁准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家主将第一只羊、牛或马驹许给他,以祝愿他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巴拉圭
巴拉人把每年最后五天定为“冷食日”。在这五天中,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动烟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才能生火做饭,庆祝佳节。
苏格兰
苏格兰人在新年前夕,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放着一些金钱,没人看守,盗贼和乞丐在这天晚上,看见了也不动分毫。因为当地风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钱放在门外,翌日新年降临,大清早打开门时,就看见门口有金钱,取其“一见发财”之意。
西班牙
西班牙人在元且前夕,所有家庭成员都团聚在一起,以音乐和游戏相庆贺。午夜来临,十二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响,大家便争着吃葡萄。加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一切如意。新年这天,最忌孩子们骂人、打架和哭啼,认为这些现象是不祥之兆。所以,新年之日大人总是尽量满足孩子们的一切要求。同时,这天人们身上必携一枚金币或铜币以示吉祥。
比利时
在比利时,新年的早上,农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们走到牛、马、羊、狗、猫等动物身边,煞有介事向这些生灵通明:“新年快乐!”
土耳其
土耳其人在新年除夕,人人都要洗澡,然后穿上新衣裳,他们认为这样可去除过去一年的衰气,除旧迎新,迎接来年好运。阿根廷:元月之日,各家各户纷纷到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浴”。入水前,先把采集来的鲜花撒在江面,然后,大家笑呵呵地跳进水中尽情沐浴,同时用花瓣来揉搓身子,在这个国家,水被视为“圣洁”之物。
古巴
新年前一夜,每人准备一碗水,听到新年钟响,大家都很快地将水泼向街,意为“除岁”哥伦比亚:新年前夕,各条街上都制作很大的傀儡——“旧年”,并宣布“旧年遗言”,“遗言”的内容滑稽风趣,以博得人们开心,午夜时将“傀儡”炸毁,在粉碎旧年“傀儡”的爆炸声中,人们载歌载舞,互相庆贺。
德国
德国人在新年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他们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在德国的农村还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以示步步高升。
埃及
埃及人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在埃及的一些地方,新年这一天,要供上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等农作物的颗粒,还有一些绿色植物的小芽,以象征丰裕。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
朝鲜
朝鲜和我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以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怪,赐给幸福。新年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象蜜一样甜。
新加坡
农历除夕时,孩子们有守岁的习惯,直到午夜待家长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结束后方能就寝,第二天清晨则起个大早,高高兴兴的从长辈那里拿“红包”(压岁钱)去看舞龙、舞狮队的沿街表演,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带上礼品走访亲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节日的气氛。过年时,人们爱吃油炸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
意大利
意大利的除夕是一个狂欢之夜,当夜幕开始降临,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向街头,点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鸣放真枪实弹。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户户收拾旧物,将屋子里一些可打碎的东西,摔个粉碎,旧盆子、瓶瓶罐罐统统扔到门外,表示去掉厄运和烦恼,这是他们辞旧岁迎新年的传统方式。
伊朗
伊朗实行的是伊斯兰历,它的季节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庆贺新年就是庆祝春天到来,往往是在公历3月下旬,过新年要隆重庆祝一周。人们涌上街头生起“篝火”——“夜火”,然后全家人依次从夜火上跳来跳去,表示烧掉“晦气”,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们走亲访友,互祝春节快乐。新年最后一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法国: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
法国
法国人认为新年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新年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瑞士
瑞士人有新年健身的习惯,他们有的成群结队去爬山,站在山顶面对冰天雪地,大声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着长长的雪道滑雪,仿佛在寻找幸福之路;有的举行踩高跷比赛,男女老幼齐上阵,互祝身体健康。以健身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希腊
新年时,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银币。主人将蛋糕切若干块,分给家人或来访的亲朋好友。谁吃到带有银币的那块蛋糕,谁就成了新年最幸运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贺。
罗马尼亚
新年前夜,人们在广场上竖起高大的圣诞树,搭起舞台。市民们一边烧着焰火,一边载歌载舞。农村人拉着木犁,上面装饰着各种彩花,庆祝新年。
③ 去法国回来,给老人带什么礼品
带些当地特产吧,健康一点的,当然也要看老人爱好而定,这样比较好!
④ 过年适合送老人什么东西
可以送点质量好点的保健食材,如:西洋参含片,精选的枸杞子,好点的贡菊或杭白菊。条件好的可以送点冬虫夏草之类的,看个人经济情况和老人的具体的情况,有的老人条件好不需要这些,可以送点名贵点的花草,如:兰花草等!
⑤ 过年送什么礼物给老年人比较好
1、保暖礼物
过年的时候天气太冷了,老人长辈们身体抗寒能力很差,没有一些保暖物品的辅助保暖在冬天是很难熬的,所以过年回家可以给老人长辈们带一些保暖的礼物。比如暖水壶和围巾丝巾什么的,礼盒包装,方便携带,过年送礼也很有面子。
2、实用保温杯
过年老人保暖除了多穿衣以外还可以多喝热水,过年送老人们一些保温杯也是很实在,毕竟冬天哪个老人不想喝上一口暖暖的温水,送这些保温杯正是老人所需要的。除了保温杯还可以送茶杯,过年老人一般都是以喝茶为主,送个好茶杯也很有必要。
3、滋补养生食材
滋补养生礼品是送老人的热门礼物,也是从不过时的礼物,老人年纪大了也该进食一些滋补食品来提高抵抗力了,过年给他们带一盒这么好的补品对于他们的身体也是很有好处的。
4、实用生活用品
老人一般都是很节俭的,很多的生活用品能用就用,就算破了也不舍得扔,现在过年回家刚好可以给他们换一换。新年新气象,过年老人们用新的东西也能给他们带来好的心情,带来新的好运气。
5、送美丽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老人当然也不会例外的。一份高档的名牌化妆品送给妈,一顶别致的礼帽送给爸,会让他们整个春节都容光焕发的。再加一张美容卡或是健身卡,会让父母在新年里变得更加开心、惊喜。这份礼物,不可谓不别致了吧!
⑥ 各个民族过年的习俗
白族春节习俗:白族人民过年的活动饶有风趣。除夕前,各家都把屋子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灰尘留到新的一年。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守岁过年。午夜以后男女青年争相挑水,以象征勤劳和幸福。初一大清早,全家老幼都喝泡米花糖水,以示新的一年能过上花蜜般的甜日子。节日期间,白族人民有耍灯龙、舞狮子、跳舞蹈等传统文娱节目。白族人民过新年,还开展一项传统的活动—━“放高升”:取一根整棵的大竹子,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把整棵竹子射向天空,高达一百多米。这项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活动,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反映了白族人民勇敢向上的强悍性格。
藏族春节习俗:藏族人民过年,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近。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在除夕前一天,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脏水污物往西边倒掉,让那些脏东西跟着太阳落山而除掉,以示辞旧迎新,盼望人丁兴旺,万物生长。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僦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在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春节期间,亲友和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赠哈达,祝愿愉快幸福。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广场上和原野中更是热闹非常,青年们聚在一起举行赛骊和射击比赛,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后,大家围在一起,点起篝火,弹唱团结祝福歌,跳起“锅庄”、弦子舞,狂欢入夜。
傣族新年习俗: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历大约是农历清明节以后的第七天。节日期间,傣族同胞举行热闹非凡的泼水、赛龙船、放高升活动。泼水活动是傣族人民过年的最高潮,也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因而通常称做历年节为“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互相泼水,用水表达真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心中的祝福。泼水有文泼水和武泼水之分。文泼水是对长者,舀起一勺净水,说着祝福的话,拉开对方的衣领,让水沿着脊梁流下去。被泼的人高兴地接受祝福,不得跑开。武泼水则没有固定的形式,用瓢、盆、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头迎脸地泼。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泼的人越感到高兴。
壮族春节习俗:壮族人民除过春节外,还在正月三十日再过一个“晚年”。两个节日同样隆重。节日的早晨,天色将明,妇女们奔向河畔、井台担取新水,这一天,喝的用的,都不能是前一天的存水。过去,有些地区,取回新水后立即过秤,和同量旧水比,如果新水重,就预示有丰收年景。节日期间,有年男女聚集在村处路旁或山坡上对唱山歌。有时竟要连唱三昼夜。在个别地区,青年男女在节日期间还喜欢分队举行抛绣球(用各色布缝制,四角和底部缀有五绺流苏,中间系彩绳。球心充以谷糠,重约半公斤的活动活动。
蒙古族的小年和大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蒙古人民的“小年”。这一天是送“火神爷的年火”日子,家家户户在“灶神”龛前烧香。供献牛、羊肉、黄油、奶皮、奶酪、奶饼、糖果等供品,名之曰“斋灶”。这一天最讲究全家团聚,吃团圆饭,喝团圆酒、特别热闹。晚上即送社神上天,人们要把事先准备好的柴草或牛羊粪块,用火点着,再从各种供品中取出一点,扔进火堆里,助火燃烧。这时全家对着火焰向火神爷祷告。一般在腊月十五日前各家各户都要把牛羊宰好,除了留下自己食用,还要准备些肉送给亲友。同时要为大人小孩做一件好看的蒙古袍服,买新靴子,新帽子,购置奶桶、毡子、锅碗、盆勺等用具,然后把节日骑乘的马调养好。春节,蒙古人称为“白节”、“大年”、是蒙古人传统节目,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一。居住在农村、城市、工矿区的蒙古族过春节的习俗同汉族差不多,但牧区有很多不同的特点。除夕之夜为“守岁”,合家老小席地坐在蒙古包中的矮桌周围,桌上摆着一盘香喷喷的肉类、奶食品,以及糖果、香烟、美酒等物,有的还要在矮桌上供一张大纸,纸上写着祖先的名字。午夜,开始饮酒吃年饭,或吃除夕饺子。按规矩团圆之宴要多吃多喝酒、肉,食器要摆得满满一席。如吃不完也要剩得越多越好,象征新的一年里吃喝不尽、年年有余。家里的年轻人,要向长者敬“辞岁酒”。特别有意思的是全家共吃一块由酥油、糖、白面烙成的大圆饼,这叫吃新年饼,每人只吃一口,意思是全家永不分离,永久团圆,永远过甜甜蜜蜜的日子。除夕之夜要耍“嘎拉木”(玩羊骨头)、说书、唱歌、跳舞,通宵达旦,热闹一宿。过大年,按习惯还要拜年,大年三十晚上为辞旧岁礼,初一早上为迎新年,晚辈给父母和老人叩头、敬酒、献哈达,祝老人们身体健康,晚年幸福!老人们拥抱孙子,并斟上一碗鲜奶,祝愿子女们幸福,象牛奶一样纯洁。解放前,有些家还要请喇嘛到家念经,消除新年的不祥之灾,祈求新年家道兴隆。全家扶老携幼去喇嘛庙焚香膜拜,求活佛保佑。大年初一早餐后,男女盛装,三、五成群向浩特(村镇),挨家串户给亲友拜年。客人进屋首先向长辈叩头拜年,祝愿老人身体健康,年丰人寿。按习惯由主人衫的女婿向各客人逐个敬酒,每敬必喝,或边喝边唱,边唱边舞。在村寒或择一块草地赛马、角力、赛骆驼等。
⑦ 春节送老人什么礼物最合适
给老人送以下礼物比较合适:
1、送水果礼篮比较好,如寿桃,这对老人身体也好。
2、买健身之类的小东西,如计步器,这也挺好的。
3、实用型的,如浴室拖鞋、可坐式两用折叠拐杖都可以。
强调:
1、不能送钟表。有人说不能送钟,因为钟是终的谐音,给人送钟,就等于盼着人死。而手表也属于钟科,你看多少贪官是因为戴上行贿者的名牌手表而落马,甚至断送生命的呀?!
2、不能送鞋鞋是邪的谐音。故此,凡给人送鞋(不包括送给亲属的情形),就等于给人送了去邪气,故此,很有可能不久就会与对方失去了联系或友谊。
3、不能送伞伞是散的谐音,故此,伞不能作为礼品送人(不包括雨中送伞的情形),若好朋友之间将伞作为礼物相送,将意味着日后必将分手或离散。
⑧ 外国人是怎么庆祝新年的
外国人庆祝新年和国内不一样,各有各的的特点。匈牙利:忌食飞禽
匈牙利人除夕之夜不吃禽类,因为他们认为吃鸡、鸭、鸽等飞禽,来年的幸运便会飞走。他们在新年送亲友的礼物,大都喜欢礼物上有“打扫烟囱工人”和小肥猪的图形,“打扫烟囱工人”当然是除旧的象征,胖乎乎的小肥猪,令人喜欢,蕴含也喜庆。人们在形象上尊敬小肥猪,但实际上又是另一回事了,因为他们新年的传统食品是油炸小乳猪,那是要拿小肥猪开刀的!杏花楼年夜饭也是包含了很多猪肉制品,冷热菜系都有。
保加利亚:打喷嚏得牛羊
你若在保加利亚人家里吃年饭,一定要打喷嚏,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当地习俗认为,第一个打喷嚏的人会给全家带来一年的幸福。于是主人走向自己的农场,将自己首先看到的第一只羊,第一头小牛,或者第一匹马驹牵过来,送给第一个打喷嚏的客人,这个喷嚏打得有多值啊!
法国:存酒喝光
法国人有一种迷信,认为除夕家中如有剩酒,来年会交厄运。只有干干净净,才能迎来一年的好日子。因此,他们宁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将家中的酒喝个精光。
⑨ 老年人过年送什么礼物合适
老年人过年送礼物的话,我觉得如果对方喜欢喝酒可以送对方酒,如果对方不喜欢的话可以送对方衣服,这样的话对方应该会非常开心,毕竟老年人嘛都喜欢暖暖和和的,可以送他能保暖的棉衣吧。
⑩ 如何给法国人送礼
浪漫的法国人喜欢用花装点生活,对他们而言,花语是很重要的。百合花是法国人的国花;他们忌送给他人菊花、杜鹃花、牡丹花和纸做的假花。在法国不要送康乃转,康乃馨代表伤感及不幸。如果应邀到法国人家中用餐,应带上几支不加捆扎的鲜花,要注意法国人只在丧礼上使用菊花,所以不可送菊花。另外,杜鹃花和黄色的花也都不适合送礼,带有仙鹤图案的东西也不适合,也不要送核桃,因为鹤被认为是愚蠢的标志,而核桃是不吉利的。
而色彩方面,法国人喜爱蓝色、白色和红色,不喜欢黄色和灰绿色。对于法国人来说,公鸡是法国的国鸟,它以其勇敢、顽强的性格而得到法国人的青睐。野鸭商标图案也很受法国人喜爱。但他们讨厌孔雀、仙鹤认为孔雀是淫鸟、祸鸟,并把仙鹤当作懒汉和淫夫的代称。法国人不喜欢无鳞鱼,所以也不大爱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