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中国葡萄酒名气很大,为什么国内的葡萄酒主要来自“波尔多”
在中国,法国葡萄酒的名气最大但法国很多地方的葡萄酒,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因为它们的风头,都被波尔多葡萄酒抢去了。你看国内的商务宴请、朋友聚会,喝的法国葡萄酒,主要是来自波尔多地区。中国人聊得最多的、喝得最有面子的,也是法国葡萄酒中的波尔多红酒
所以,大陆人知道红酒,也是通过香港人。香港人说波尔多红酒最好,大陆人点点头。香港人说拉菲红酒最好,大陆人又点点头。消息闭塞的时代里,谁又知道法国还有勃艮第红酒、卢瓦尔河红酒、教皇新堡红酒。那时候,波尔多红酒,让见多识广的香港有钱人都说“好”,那肯定是好啦!当大陆一改革开放,门户一打开,香港人最先涌入,带来了丰厚的投资款,还有他们钟爱的波尔多红酒。而大陆这些刚富起来的老板们,更是学习起香港人的做派,红酒要喝波尔多的,衣服要穿金利来的,洋酒要喝人头马XO。
还有那时候风靡整个中国的香港电影,“来一瓶82年的拉菲”,更是让波尔多红酒在中国人心中有了根深蒂固的记忆。
‘贰’ 人在法国,如何将法国红酒出口到中国,具体步骤是什么在法国我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你可以海运或者空运到香港,然后再香港通过特殊渠道进来!!
‘叁’ 中国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红酒的
对于一个资深酒鬼来说,还是很愿意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不过,红酒的提法似乎有些太专,它的种类和酿造方式也很复杂,我们就姑且将其代称为葡萄酒吧。
念此,不禁想起大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诗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肆’ 啤酒和葡萄酒这一类的洋酒是如何传入中国、有分别是谁传入的。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在德国,除出口啤酒外,德国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在2009年,亚洲的啤酒产量约5867万升,首次超越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地。大多数啤酒最先是从德国引进的,现在只要你想要,哪里的啤酒都能买到,中国目前也有很多生产啤酒的厂家。
啤酒的起源与谷物的起源密切相关。人类使用谷物制造酒类饮料已有8000多
啤酒
年的历史。已知最古老的酒类文献,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伦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献祭用啤酒制作法。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有用大麦、小麦、蜂蜜制作的16种啤酒。公元前3000年起开始使用苦味剂。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Hammurapi?~公元前1750)颁布的法典中,已有关于啤酒的详细记载。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的啤酒作为国家管理下的优秀产业得到高度发展。拿破仑的埃及远征军在埃及发现的罗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表明,在公元前196年左右当地已盛行啤酒酒宴。苦味剂虽早已使用,但首次明确使用酒花作为苦味剂是在公元 768年。啤酒的酿造技术是由埃及通过希腊传到西欧的。公元1~2世纪,古罗马政治家普利尼(公元62~113)曾提到过啤酒的生产方法,其中包括酒花的使用。中世纪以前,啤酒多由妇女在家庭酿制。到中世纪,啤酒的酿造已由家庭生产转向修道院、乡村的作坊生产,并成为修道院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修道院的主要饮食是面包和啤酒。中世纪的修道院,改进了啤酒酿造技术,与此同时啤酒的贸易关系也建立并掌握在牧师手中。中世纪,在欧洲可用啤酒来向教会交纳什一税、进行交易和向政府缴税。在中世纪的德国,啤酒的酿造业主结成了坚犟的同业公会。使用啤酒花作苦味剂的德国啤酒也已输往国外,不来梅、汉堡等城市均因此而繁荣起来。17~18世纪,德国啤酒盛行,一度使葡萄酒不景气。19世纪初,英国的啤酒生产大规模工业化,年产量达20Ml(万升,myriad liter的缩写)。19世纪中叶,德国巴伐利亚洲开始出现下面发酵法,酿出的啤酒由于风味好,逐渐在全国流行。目前在德国,92%的啤酒是下面发酵法生产的。德国在19世纪颁布法令,严格规定碑酒的原料以保持啤酒的纯度,而且由于实行下面发酵法和进行有规律的酵母纯粹培养,从而提高了啤酒的质量,成为近代慕尼黑啤酒享有盛誉的基础。在美洲新大陆,17世纪初由荷兰、英国的新教徒带入啤酒技术,1637年在马萨诸塞建立了最初的啤酒工厂。不久,啤酒作为近代工业迅速发展,使美国成为超过德国的啤酒生产国。19世纪,酿造学家相继阐明有关酿造技术。1857年,L.巴斯德确立生物发酵学说;1845年,C.J.巴林阐明发酵度理论;1881年,E.汉森发明了酵母纯粹培养法,使啤酒酿造科学得到飞跃的进步,由神秘化、经验主义走向科学化。蒸汽机的应用,1874年林德冷冻机的发明,使啤酒的工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目前全世界啤酒年产量已居各种酒类之首,已突破100000Ml。1986年全世界生产啤酒101588.7Ml。产量位于前10名的国家见表1 1986年啤酒产量居前10名的国家 。
中国啤酒业的发展
19世纪末,啤酒输入中国。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市首先建立了乌卢布列希夫斯基啤酒厂;1901年俄国人和德国人联合建立了哈盖迈耶尔-柳切尔曼啤酒厂;1903年捷克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东巴伐利亚啤酒厂;1903年德国人和英国人合营在青岛建立了英德啤酒公司(青岛啤酒厂前身);1905年德国人在哈尔滨建立了梭忌怒啤酒厂。此后,不少外国人在东北和天津、上海、北京等地建厂,如东方啤酒厂建于1907年,谷罗里亚啤酒厂建于1908年,上海斯堪的纳维亚啤酒厂(上海啤酒厂前身)建于1920年,哈尔滨啤酒厂建于1932年,上海怡和啤酒厂(华光啤酒厂前身)建于1934年,沈阳啤酒厂建于1935年,亚细亚啤酒厂建于1936年,北京啤酒厂建于1941年等。这些酒厂分别由俄、德、波、日等国商人经营。中国人最早自建的啤酒厂是1904年在哈尔滨建立的东北三省啤酒厂,其次是1914年建立的五洲啤酒汽水厂(哈尔滨),1915年建立的北京双合盛啤酒厂,1920年建立的山东烟台醴泉啤酒厂(烟台啤酒厂前身),1935年建立的广州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前身)。当时中国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不大
啤酒
。生产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生产原料麦芽和酒花都依靠进口。1949年以前,全国啤酒厂不到十家,总产量不足万吨。1949年后,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并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后状态。1979年产量达到510Ml,1986年产量达到4000Ml。中国的啤酒于1954年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当时出口仅0.3Ml,到1980年已猛增到26Ml)。
红葡萄酒
葡萄酒(pú táo jiǔ):按照国际葡萄酒组织的规定,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汁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精度数不能低于8.5°;按照我国最新的葡萄酒标准GB15037-2006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的酒精饮品。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前者是红葡萄带皮浸渍发酵而成,后者是葡萄汁发酵而成的。
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
历史传说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葡萄酒的相册(20张)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着"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数天以后,国王妻妾群中有一个妃子对生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葡萄酿成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异常兴奋,这个妃子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葡萄酒庄园
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等阿拉伯国家。由于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提倡禁酒律,因而阿拉伯国家的酿酒行业日渐衰萎,目前几乎被禁绝了。后来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称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所以葡萄酒在欧洲国家就发展起来,因此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酒的"湖泊",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欧洲国家葡萄酒的产量,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80%以上。此外还有一说为葡萄酒起源于希腊,在此就不赘述了。[1]
传说之一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数天以后,王家妻妾群中有一个妃子,对生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异常的兴奋,这个妃子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波斯隔里海,与高加索遥遥相望,同为葡萄酒原产地。
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等阿拉伯国家。由于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提倡禁酒律,因而使阿拉伯国家的酿酒行业日渐衰萎,目前几乎被禁绝了。后来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称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所以葡萄酒在欧洲国家就发展起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酒的"湖泊"。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欧洲国家葡萄酒的产量,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80%以上。
传说之二
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
葡萄酒最早大约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在黑海与里海间的外高加索区。传播路线,一般被认为是由外高加索区传到土耳其与美索不达米亚,然后再由腓尼基人与希腊人将葡萄带往西欧。后来随着新大陆的发现而传播到世界各地。直至17世纪,葡萄酒都具有相当浓厚的宗教与政治色彩。对基督教徒而言,葡萄酒是耶酥的血液。整个中世纪,基督教会对葡萄园的建立和维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世纪,一场葡萄病虫害袭击了整个欧洲大地,仅法国就有250万公顷的葡萄园受到殃及。最后根治的方法是将欧洲种葡萄嫁接到美国种葡萄上。多么奇特的结合!20世纪在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不能取代葡萄园天然环境的重要性。1936年,法国开始建立原产地控制命名管理系统,不仅控制葡萄酒的品质,同时也在于规定和保持各地葡萄酒的特色和传统。
许多人视法国葡萄酒为世界最好的葡萄酒,说起来这大致是事实。因为,法国得天独厚的多样化气候和土壤,以及累积了2000年的酿酒工艺、严格的法定产区(原产地域控制命名)管理法规,使得法国能够给消费者提供风格各异的上好葡萄酒。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法国的酿酒技术,还是法定产区管理法规,都早已为世界其他葡萄酒生产国接受并仿效。
1、葡萄酒的起源与传播
世界上最早开始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即今天的安那托利亚(Anatolia,是亚洲西南部的一个半岛,位于里海和地中海之间,全境属于土耳其)。在大约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栽培。
历史上认为,最早开始酿造葡萄酒的国家是波斯,也就是现在的伊朗。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就已经开始酿造葡萄酒了。在埃及的古墓中所发现的大量的珍贵文物(特别是浮雕)清楚的描绘了当时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最着名的是 Phtah—Hotep墓址,据今已有6O00年的历史。西方学者认为,这是葡萄酒业的开始。
希腊是欧洲最早开始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国家,它的葡萄栽培及葡萄酒酿造技术都是由航海家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带回的。大约在三千年前,希腊的葡萄种植已经极为兴盛。
一直到公园前6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但是,葡萄栽培及葡萄酒酿造技术并没有在当时受到重视。后来,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罗马人对葡萄酒极为热爱,他们在十二木表法中规定:若行窃于葡萄园中,将施以严厉的惩罚。
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迅速传遍法国、西班牙、北非、德国莱茵河流域地区,并形成了较大的规模。
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开始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和美洲等地。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殖民者开始将欧洲葡萄品种带到南美洲。但由于根瘤蚜的危害,欧洲葡萄栽培始终难以成功。到十九世纪中期,嫁接技术的出现挽救了美国的葡萄和葡萄酒业,并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
2、葡萄酒的发展
1)欧洲葡萄酒的发展
希腊有着极为璀璨的葡萄酒文化。在着名的《伊利亚特》中,葡萄酒常被描绘成黑色的,而伟大的诗人荷马也将他对人生实质的理解表现为一个布满黑葡萄的、富有田园风情的葡萄园。
葡萄酒不仅是他们璀璨文化的基石,同时还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考证,古希腊爱琴海盆地有十分发达的农业,人们以种植小麦、大麦、油橄榄和葡萄为主。大部分葡萄果实用于做酒,剩余的制干。几乎每个希腊人都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酿制的葡萄酒被装在一种特殊形状的陶罐里(如图),用于储存和贸易运输。在美锡人(Mycenaens)时期(公元前1600-1100年),希腊的葡萄种植已经很兴盛,葡萄酒的贸易范围到达埃及、叙利亚、黑海地区、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葡萄酒是罗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为罗马帝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后来,罗马帝国的农业逐渐没落,葡萄园也跟着衰落。四世纪初罗马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正式公开承认基督教,在弥撒典礼中需要用到葡萄酒,助长了葡萄树的栽种。当罗马帝国于公元五世纪灭亡以后,分裂出的西罗马帝国(法国、意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国地区)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详细记载了关于葡萄的收成和酿酒的过程。这些巨细靡遗的记录有助于培植出在特定农作区最适合栽种的葡萄品种。
葡萄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会。《圣经》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说 “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所以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教会人员也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作为工作。葡萄酒随传教士的足迹传遍世界。公元768年至814年统治西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曼(Charlemagne),其权势也影响了此后的葡萄酒发展。这位伟大的皇帝预见了法国南部到德国北边葡萄园遍布的远景,着名勃艮第产区的“可登-查理曼”顶级葡萄园(Grandcru Corton-Charlemagne)也曾经一度是他的产业。法国勃艮第地区的葡萄酒,可以说是法国传统葡萄酒的典范。但是,它的源头却是教会——西多会(Cistercians)。
西多会的修道士们可以说是中世纪的葡萄酒酿制专家。西多会起源于1112年,当时,一个名叫伯纳德(Bernard de Fontaine)的信奉禁欲主义的修道士带领304个信徒从克吕尼(Cluny)修道院叛逃到勃艮第的葡萄产区的科尔多省,位于博恩(Beaune)北部,西托(Citeaux)境内一个新建的小寺院,建立起西多会。西多会的戒律十分残酷,平均每个修道士的寿命为28岁,其戒律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修道士们在废弃的葡萄园里砸石头,用舌头尝土壤的滋味。在伯纳德死后,西多会的势力扩大到科尔多省的公区酿制葡萄酒,进而遍布欧洲各地的400多个修道院。
西多会的修士,沉迷于对葡萄品种的研究与改良。二十世纪杰出的勃艮第生产商拉鲁列洛华(Lalou Bize-Leroy)相信西多会修士会用尝土壤的方法来辨别土质,事实上正是这些修道士先提出“土生”(cru)的概念,即相同的土质可以培育出味道和款式一样的葡萄。也就是他们培育了欧洲最好的葡萄品种。在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上,西多会的修士是欧洲传统酿酒灵性的源泉。大约十三世纪,随着西多会的兴旺,遍及欧洲各地的西多会修道院的葡萄酒赢得了越来越高的声誉。到十五、十六世纪,欧洲最好的葡萄酒被认为就出产在这些修道院中。
十七、十八世纪前后,法国便开始雄霸了整个葡萄酒王国,波尔多和勃艮第两大产区的葡萄酒始终是两大梁柱,代表了两个主要不同类型的高级葡萄酒:波尔多的厚实和勃艮第的优雅,并成为酿制葡萄酒的基本准绳。然而这两大产区,产量有限,并不能满足全世界所需。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六、七十年代开始,一些酒厂和酿酒师便开始在全世界找寻适合的土壤、相似的气候来种植优质的葡萄品种,研发及改进酿造技术,使整个世界葡萄酒事业兴旺起来。
2)新世界国家葡萄酒的发展
新世界国家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基本都是在十五、十六世纪才开始的。由于新世界国家最初都是欧洲各国的殖民地或是欧洲移民,所以,新世界国家在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方面是继承于旧世界的技术。但是新世界葡萄酒国家打破了传统的人工的方式,将工业化带入葡萄酒的生产中。开始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
新世界国家的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基本都经历了悲惨萧条的“禁酒期”。虽然各国的“禁酒期”不同,但对于葡萄酒行业的打击几乎都是毁灭性的。但在这之后,特别是经历过根瘤蚜及嫁接技术的出现,不仅新世界葡萄酒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旧世界葡萄酒行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中国葡萄酒的发展
在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就带回了葡萄和酿制葡萄酒的工匠,那时,中国就开始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的酿造。但是由于战争、朝代更替等历史原因,虽然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在唐代和元代时曾取得过比较辉煌的成绩,但是,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历史几乎是空白的,直到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创办了张裕。然而,由于战乱,中国的葡萄酒行业依然没有得到发展。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才开始有了比较好的发展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环境,中国的葡萄酒行业也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我能找到的只有这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愉快!
‘伍’ 法国和中国合作的葡萄酒有什么品牌
中法合资的老资格品牌是王朝
然后朗格斯也挺不错
拉菲在蓬莱也建立了酒庄
LVMH集团也在云南建立了基地。
‘陆’ 葡萄酒起源于什么时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葡萄酒起源于约8000年前,葡萄酒在1915年传入中国。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在对一批年代久远的陶罐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人类可能早在8000年前就开始酿造葡萄酒,这比原先已知的最早开始酿造葡萄酒的时间还要早好几百年。
报道称,科学家表示,他们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以南的两个遗址中,发现了残留葡萄酒化合物的陶罐,这些8000年前的陶罐成为人类酿造葡萄酒的“最早”证据。
(6)把法国红酒引入中国叫什么扩展阅读;
葡萄酒的好处
1、滋补
葡萄酒中含有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这些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它可以不经过预先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特别是对体弱者,经常饮用适量红葡萄酒,对恢复健康相当有利。此外,经常适量饮用红葡萄酒还能预防衰老、延年益寿。
2、助消化
葡萄酒能刺激胃酸分泌胃液,每60-100克葡萄酒能使胃液分泌增加120毫升。葡萄酒中单宁物质,可增加肠道肌肉系统中平滑肌肉纤维的收缩,调整结肠的功能,对结肠炎有一定疗效。甜白葡萄酒含有山梨醇,有助于消化,防止便秘。
3、帮助减肥
葡萄酒有减轻体重的作用,每升干葡萄酒中含525卡热量,这些热量只相当人体每天平均需要热量的1/15。饮酒后,葡萄酒能直接被人体吸收、消化,在4小时内全部消耗掉而不会使体重增加。所以,经常饮用葡萄酒的人,不仅能补充人体需要的水分和多种营养素,而且有助于减肥。
‘柒’ 红酒什么时候进入中国
现代意义上的葡萄酒酿造始于晚清的张裕葡萄酒厂
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其前身为烟台张裕酿酒公司,他是由中国近代爱国侨领张弼士先生创办的中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厂家。 张裕公司创始人张弼士
1892年,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大清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和清廷要员王文韶亲自签批了该公司营业准照,光绪皇帝的老师、时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翁同龢亲笔为公司题写了厂名。 “张裕”二字,冠以张姓,取昌裕兴隆之意。张裕公司的创建,被北京中华世纪坛记载为中国1892年所发生的四件大事之一。至今,它已发展成为多元化并举的集团化企业,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厂家 《张裕公司志》里有一句话:“尽管中国葡萄种植、酿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汉朝,但葡萄酒工业化生产实以张裕公司为开端。”在张裕之前,中国人餐桌上只有舶来的葡萄酒。恐怕谁也想不到,当年张弼士创办张裕的起因,源自法国领事的一段闲话。1871年的一个夏夜,张弼士在印尼雅加达出席法国领事举办的酒会,当法国领事端着葡萄酒走近张弼士时,那位法国人讲述了自己的故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他曾随英法联军来到烟台,发现那里漫山遍野长满野葡萄,宿营期间士兵们采摘后私自酿成酒,口味竟然不错。苦于征战的法国兵甚至有过梦想,战后留在这里开办公司,专做葡萄酒生意。 此等闲话张弼士听后却多了一桩心事。此后,张弼士公务之余考察 酒窖
了烟台的葡萄园种植和土壤水文状况。1892年他斥资300万两白银,购下烟台东部和西南部两座荒山,雇佣两千劳工开辟了1200亩葡萄园,又在市区近海处购地61亩,建起一座两层生产工作楼。至此,中国第一座带有现代工业色彩的葡萄酿酒公司初现格局。
‘捌’ 法国红酒的历史
法国红酒文化历史。www.winesstory.com。HERE
“一串葡萄是美丽,静止与纯洁的,但它只是水果而已;一但压榨后,它就变成了一种动物,因为它变成酒以后,就有了动物的生命。”
--威廉·杨格
迷人的色彩,神秘的情思,柔和醇香的红酒饱含了鲜活的生命原汁,蕴藏了深厚的历史内涵。
曾几何时红酒在国内造成一股新的饮酒文化,在市场上到处可见红酒的踪迹,而一般人对红酒的了解、认知并不多,而往往饮用红酒是采取‘乎干啦’的方式,而这种方式让有心学习品尝人士乱了选择。
在饮用红酒之前不妨先了解有气质的红酒文化与红酒历史,潜移默化之间就了解红酒的高贵之处。
其实世界各地都有种植葡萄,所以世界各国也都有葡萄酒的生产。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0-20度的温和气候地区最适合栽种葡萄,而雨量丰、湿气重的地方则有碍葡萄树的生长,因此土壤排水良好也是栽种的条件之一。在众多的红酒中独钟‘法国红酒’的原因是,法国不但是全世界酿造最多种葡萄酒的国家,也生产了无数闻名于世的高级葡萄酒。
‘勃根地第地区’
本区约有一千八百处酒园,本区由南至北依序可再划分六个产区:
莎布里(Chablis)、夜坡(Cote de Nuits)、邦内坡(Cote de Beaune)、莎隆内坡(Cote de Chalonnaise)、马孔内(Maconnais)、薄酒莱(Beaujolais)-----勃根地六区中最精华的一区乃夜坡与邦邦内坡所构成的‘黄金坡’(Cote d’Or),前者以红酒着称,后者则以白酒为尊。该地区的沃恩·罗曼尼(Vosne-Romanee)酒村中的‘罗曼尼·康帝’酒园(Domaine de La Romanee Conti,DRC)所酿产的‘罗曼尼·康帝’(La Romanee Conti)位居红酒首席。
‘波尔多地区’
仅仅以法国波尔多地区一地而言,酒园(堡)已超过九千多座的。该地区的五大产酒区有:梅铎(Medoc)、柏美洛(Pomerol)、圣特美隆(St.Emilion)、格拉芙(Graves)、苏岱(Sauternes)。
梅铎(Medoc)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区,仅生产红酒。梅铎(Medoc)又可细分为四个小酒区,由北至南依序为圣特夫塔夫(St-Estephe)、波仪亚克(Pauillac)、圣朱利安(St. Julien)与玛哥(Margaux)。其中波仪亚克区(Pauillac)内的三大名酒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木桐·罗吉德堡)、Chateau Lafite - Rothschild(拉费堡)、Chateau Latour (拉图堡),犹如三颗钻石使得波仪亚克(Pauillac)简直变成波尔多地区的代表了。
柏美洛(Pomerol)该区产地约只占波尔多的百分之三左右,真是‘物以稀为贵’。如果说‘红酒巨钻’是罗曼尼·康帝,至于抢占第二宝座荣耀的应当属于法国波尔多的柏美洛(Pomerol)地区的代表作‘彼德绿堡’(Chateau Petrus)。
圣特美隆(St.Emilion)这也是一个名园辈出的产区,在上个世纪中叶以前,本地区的酒品质普遍不佳,甚至有‘车夫之酒’的讥讽!名列A等的只有两家:欧颂堡(Chateau Ausone)与白马堡(Chateau Cheval-Blanc)。
格拉芙(Graves):该地区的Chateau Haut Brion (欧·布利昂堡)与Chateau Latour (拉图堡)、Chateau Lafite-Rothschild(拉费堡)、Chateau Margaux(玛哥堡)、,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木桐·罗吉德堡)、Chateau Haut Brion (欧·布利昂堡)共享波尔多官方评鉴的一等顶级酒,也是波尔多地区的五大酒庄。
‘隆河坡地区(Cotes Rhone)或称隆河地区’
与勃根地第、波尔多号称法国三大产酒区。整个隆河地区最珍贵的红酒,当推罗帝坡区的杜克酒(La Turque)。
‘醒酒’
由于红酒被喻为有生命力的液体,是由于红酒当中含有丹宁酸(Tannic Acid)的成分,丹宁酸跟空气接触之后所产生的变化是非常丰富的。而要分辨一瓶酒的变化最好的方式是开瓶后第一次倒2杯,而先饮用一杯,另一杯则放置至最后才饮用,就能很清楚的感觉出来。每一瓶酒的变化时间并不一样,也许在10分钟、也许半个小时、也许在两个小时后。如何去发觉酒的生命力就靠自己的感觉跟经验了。
‘过酒(Decenting)’
过酒的方式,是将葡萄酒倒入醒酒瓶(Decenter)的动作称为过酒,但过酒的目的到底何在?
其实有二,一是借此将陈置多年的沉淀物去除。虽然喝下这些沉淀物并无任何大碍,但有损葡萄酒的风味,所以必须去除。
另一则是使年份较少的葡萄酒将其原始的风味,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因为葡萄酒会因过酒的动作而有机会与空气接触,此时沉睡中的葡萄酒将立刻芳香四溢,味道也变的圆润了。
‘酒标’
如何选择一瓶好喝的红酒,第一要件是口感要顺,什么样的味道才较顺口,看个人喜好,品尝红酒是一门高深学问,学会品酒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及一层层的磨炼,不过学会认酒则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
如何认酒呢?先学看酒瓶上的标签吧。葡萄酒的卷标又称为‘etiquette’(法文,意为许可证),如同人们的履历表一样。正如在懂得葡萄酒的人们之间,流传着‘只要看了卷标,就知道它的味道了’一般,卷标上确实透露着关于葡萄酒味道(特色)的讯息。‘卷标上的图案有很多种,到底事在写些什么?真想知道…..’一般卷标上通常会标示:葡萄收成的年份、葡萄酒的酒名(以产地或酒园名(Chateau)命名) 、生产国或生产地、庄园地名的名称、生产者(造酒者)名、容量、酒精浓度…等。卷标依设计者的设计,有各种不同的样式,所以数据所书写的位置也不同。
收成年→该年的天候会影响葡萄收成的品质,产区→一瓶葡萄酒的好坏节定于产地的地质状况,A.O.C→指定优良产区A.O.C.法定名称,城堡内装酒→Mis En Boteille Au Chateau,酿酒师签名→对酒品质有更一层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