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为什么说戴高乐是法国最后的男人

为什么说戴高乐是法国最后的男人

发布时间:2022-05-08 04:30:05

‘壹’ 在贴吧上,都说戴高乐是二战后法国唯一一位可以毛主席相提并论的人,戴高乐真的那么厉害吗

戴高乐对于法国确实是伟人,领导了二战法国抵抗运动,争取了联合国五常地位,更重要的是二战后领导了法国重建,与德国联盟共同领导西欧恢复,使法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
不过还到不了毛的高度

‘贰’ 戴高乐是谁,为何说他在二战时期的作用最大

对法国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70年,戴高乐逝世。生前遗嘱,拒绝国葬。在教堂,他的遗体被运往小教堂。戴高乐被安葬女儿墓地旁边,墓碑刻有“夏尔·戴高乐1890-1970”的字样。就这样,伟大的总统去世。二战之后,诞生很多伟人,戴高乐是值得佩服的。

戴高乐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对军事感兴趣,毕业于圣西尔军校。一战期间,加入战争。一战期间,受三次伤,最后被德军俘虏。在德国三十二个月的关押生活。作为战俘,不安分,越狱被俘,每次被关进惩罚营。可一战期间,非常厉害。

法国建立第四共和国。戴高乐与制宪议会发生冲突,干脆辞职。戴高乐没有任何作为,成立其他党派,结果失败。

‘叁’ 法国总统戴高乐是谁

在法国历史上,有两个人物让世人推崇备至。其一是拿破仑,他所率领的军队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大陆,使法兰西这一字眼在世界近代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其二就是戴高乐了,他使法兰西这一民族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让法兰西重新放射出光芒。当1940年6月18日,伦敦广播电台播出“无论发生什么事,法兰西抵抗的火焰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之时,一个伟人就走到了历史的前台。

这位拯救法兰西于水火之中的伟人,青少年时的人生足迹又是怎样的呢?

戴高乐祖先曾在佛兰德、香巴尼和布尔戈尼等地居住过。这是一个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破了产的、笃信天主教的小贵族家庭。18世纪,戴高乐家族曾有人涉足司法界为官,担任过巴黎议会的检察官。进入19世纪,戴高乐家族又以科学文化为主要职业,成了令人钦慕的书香门第。在这个家庭中,对戴高乐一生产生直接影响的,是他的祖父母。

戴高乐的祖父名叫朱利安·菲力普。1835年,朱利安·菲力普同约瑟芬·安娜·玛丽·马约结婚。朱利安·菲力普是一位历史学家。他致力于史学、古籍研究,潜心阅读中世纪的证书,辨认和收集巴黎教堂的铭文,1839年出版了《巴黎及其近郊新史》一书。从信仰上来说,他是正统的保皇分子。他认为在正统遭受严重的破坏之后,历史应该恢复其连续性,祖国应该重建。法国历史应该使法国人团结在一起,正如宗教圣徒们团结在一起一样。

戴高乐的祖母约瑟芬·马约,在事业上似乎比丈夫更具影响,堪称文学界女豪杰。约瑟芬·马约出生于一个烟草厂主家庭,也许这个资产阶级出身使她不像丈夫那样受旧思想和旧传统约束,也不像一般富家闺秀那样胸无大志。

约瑟芬也是—位天主教徒,她曾写过许多关于宗教道德的书,书中浓厚的宗教道德色彩,在当时颇受称赞。但是,活跃的思想并没有被宗教精神禁锢住,她在一家《家庭通讯》刊物任主编,经手发表了社会主义者朱尔·瓦莱斯的文章,还曾着文颂扬颇为着名的社会主义者蒲鲁东。然而,她并不是社会主义者。

她思想活跃、才思敏捷。使她一举成名的小说《阿代马尔·德贝尔卡斯托》至今仍然吸引着不少读者。她的文学作品源源不断,在19世纪的法国,她可算得上是一位多产的女作家,在国立图书馆的目录卡上,她的作品目录占了8页之多。

特别是她的传记体裁的作品,更有着极高的艺术及社会价值。其中有记述法国浪漫主义诗人夏多勃里昂的传记,有记述追随拿破仑多年曾护送他去厄尔巴岛的特鲁奥将军的传记,还有记述爱尔兰政治家达尼埃尔·奥康内尔的传记。

戴高乐在幼年时就极为钦佩夏多勃里昂并欣赏他的诗句,他还对祖母的《爱尔兰解放者奥康内尔》一书爱不释手。书中描述的奥康内尔,由一个爱尔兰的独立运动的成员,一步步成为国会议员,并参加英国宪章运动,为“暴力派”领袖之一;后又创办《北极星》报,宣传暴力改革思想;最后变成为合法主义者,不再主张暴力斗争。其一生的经历对戴高乐影响极大。在祖母的《奥康内尔传记》中所阐明的主题则贯穿了戴高乐的毕生活动。约瑟芬·马约在《爱尔兰解放者奥康内尔》一书中赞扬了那位爱尔兰的爱国者进行的一场不流血的革命,他用尊重法律和秩序的办法解决了问题。

戴高乐从小立志报国效力,甚至于戴高乐的历史文学修养,完全可以说都与他的祖母有直接的关系。戴高乐虽然从他资产阶级出身的祖母那里继承了许多,但他从来都否认自己与资产阶级有任何牵连。1962年,戴高乐说道:“资产者?我从来就不是。资产阶级,就是财富,就是占有财富的意识,或是攫取财富的欲望。我的家庭和我,我们一直是贫穷的……我从未感到我与这个阶级的利益和愿望联系在一起。”

的确如此,在戴高乐的祖父那一代上,法国是一个农民占绝对数的国家。由于在法国,拿破仑三世一直被看成是乡下人“反对资产阶级封建制”的保护人,农民对皇帝也一直充满了忠诚。作为保皇分子的祖父、以及延续了这种信仰的后代们,生长在法国的乡村,自然要否认其与资产阶级的任何牵连了。

‘肆’ 如何评价法国前总统戴高乐

戴高乐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倔强的人,但他首先是个政治家。假使他真正站在你面前,他的孤傲冷峻可能会让你冷水泼面。因为他心中只有他的法兰西人民。

生活上他温情,对自己的智障女儿百般呵护,甚至死后也将自己葬在女儿墓旁。公开场合时他却是个孤傲、倔强、毫不留情面的军事政治人物,配合他异于常人的身高,更是冷峻异常。

4、对英国的态度,法国总统的强硬

二战后的格局,西欧国家普遍弱势,在面对亦敌亦友的大哥美国时,抱团才是最好的选择。而英国在历史上却是“光荣孤立”“大陆均势”的始作俑者。

谈及戴高乐对英国的态度,应是从他跳上飞机发表“自由法国”演讲开始。法国被德国占领,英国人就开始打自己的算盘,曾明确提议法国与英国合并,以同一个国家的形式出现。在盟军反攻时,英美在未告知戴高乐的情况下,选择在北非法国领地进行登陆作战。虽然在丘吉尔去世后戴高乐还主动提出问候其家人并提供帮助,但在英国当时他俩的唇枪舌战却更多的代表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或许那时开始戴高乐就明白了英国人的角色和骨子里的不安分。

‘伍’ 拿破仑和戴高乐,谁对法国贡献更大

有人说,法国历史上出现过两人真正的伟人。一位是众所周知的拿破仑·波拿巴,他凭借着一把剑征服了西方世界,几乎统一欧洲,为法兰西帝国拓展了疆土,树立了威望;另一位就是今天的主人公 夏尔·戴高乐,他以其坚韧的性格和灵活的手腕,保卫了法兰西的尊严和利益,并为法国在战后取得大国地位立下了赫赫功勋。没有拿破仑,也许法兰西不会被后人称道;但没有戴高乐,也许法兰西将不再被后人记忆。
夏尔·戴高乐,法国军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作曲家政治家,戴高乐一生均以其军人身份自豪,故下文均尊称其为戴高乐将军。戴高乐将军出生于法国里尔,幼年时举家前往巴黎,年少从军。1940年巴黎沦陷时,维希傀儡政府为求自保向德国宣告投降,戴高乐将军大力抵抗,后作为反对党被迫流亡伦敦。同年6月18日,戴高乐将军在伦敦的英国广播电台BBC发出了他的着名的坚持抗战号召,在极具感染力的文书最后他说道:“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不允许法兰西的抗战烽火被扑灭,我们的战火也永远不会被扑灭”。第二天报纸将其转载并由播音员重新朗读,民心大振。在他的领导下,自由法国武装力量在非洲正式组建,立志保卫家园。接下来的时间,他在BBC重申反对政府停战要求并发表抗战号召。他在6月22日的讲话中说道:“所有追求自由的法国人将在荣誉、清醒的头脑和祖国利益的指引下,随时随地、竭尽全力的继续战斗。”
1943年,他所领导的“自由法国”武装力量转战非洲、巴尔干, 参加诺曼底登陆和解放法国本土的战争。1944年6月14日,戴高乐抵达诺曼底,在这片被解放了的法国领土上第一次发表演说。8月24日,勒克莱尔将军率领装甲师解放了法国,两天后戴高乐将军凯旋,穿过香榭丽舍大道时巴黎几乎全民出动夹道热烈欢呼,他不时举起手臂向周围含泪欢呼的巴黎人民致意,当时场面的热情难以言表。当选为战后临时政府总理之后,戴高乐开始重建满目疮痍的祖国,重振当时已经崩溃的经济,但由于对多党制联合政府的不满,1946年他选择辞去职务。但他确信,目前的第四共和国很快就会垮台,法国人民将大声疾呼地召唤他重掌政权。

果不其然,十二年后在群众的呼声下于1959年1月8日出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此后1965年再次当选。任职期间,戴高乐将军努力恢复法国在战争中失去的昔日强国霸主地位,对内发展经济,重整军备,建立和发展独立的核能武装力量。对外奉行独立自主外交,1964年戴高乐总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西方大国中首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同时戴高乐将军在说服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与中国关系缓解的问题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戴高乐将军原本有意于访华但多方面原因未能如愿。此后,任临时政府总理的戴高乐将军与制宪议会发生了冲突,次年1月20日因为军事贷款问题的分歧向国民议会主席Félix Gouin提出辞职。与此同时,他已完成了1940年时对自己制定的使命,即解放法国领土、恢复共和国,组织自由民主选举,进行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改革等。
辞去总统职务后,他一直居住在自己的老家一个人口仅有400人科龙贝教堂村潜心撰写回忆录。面对政府对退休总统所提供的费用,个性刚强的戴高乐分文未取,甚至给他的宅第也一并拒绝接受,靠稿费度日直至去世。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因心脏病发去世。12日安葬那天,大约有四万名法国人自发来到科龙贝教堂村向戴高克表达最后的敬意。在科龙贝教堂为将军举行葬礼的同时,巴黎有五十万群众冒着秋雨自发涌上街头,在马赛曲乐声中汇集到凯旋门广场,对戴高乐将军表示深切的哀悼。
其实戴高乐先生的遗嘱早在1952年就写好并密封,要求在他去世后启封,遗嘱写道:
“我希望我的老家科龙贝教堂举行葬礼。如果我死于别处,我的遗体务必运回家乡。不必举行任何公共祭奠,我的坟墓必须也是我女儿安葬的地方,此后我的夫人也要安息在那里,墓碑上只允许写Charle De Gaulle。
仪式必须在我私人助手的帮助下安排,形式要求极其简单。我不希望举行国葬,不要请总统、部长、议会代表团和公共团体代表参加。只有武装部队可凭其身份正式参加,但人数不必很多。不要乐队吹奏,也不要军号,不要在教堂或者其他地方发表演讲,国会不要致悼词。举行葬礼时,除了我的家庭成员、我的解放功勋团战友和科龙贝市议会成员外不要留别的位子。
法国的男女同胞们如果愿意的话,可以陪送我的遗体到达最后安息之地,以给我的身后遗名增光,但我希望要默默地把我的遗体送到墓地。我声明,我事先拒绝接受给我的任何称号、晋升、荣誉、表彰和勋章,无论是法国的还是外国的,授予我上述任何一项都将违背我的最后愿望。”
按照将军的遗愿,葬礼非常简朴,不吹号、不奏哀乐,教堂举行弥撒时,没有讲话。棺木由一辆战车运到教堂前,然后又科龙贝教堂村的青年抬往墓穴。棺木价格为350法郎,仅折合成当时的63美元,在这教堂的坟场上,戴高乐父女二人的墓地仅占在不起眼角落中的一席之地,但法国人民却深深铭记戴高乐将军的丰功伟绩。
戴高乐将军有一句名言:“每当历史最恶劣的时候,我的义务就是把法国的责任担当起来。”他用一生的光阴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戴高乐将军不仅仅是法兰西民族的自豪,更是全人类的骄傲。
铁汉戴高乐将军平日很喜欢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和埃尔热的丁丁历险记,他曾说过:“生活的坎坷能和我相比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丁丁!”

‘陆’ 二战结束后法国执政的为什么会是戴高乐

因为在自由法国时期,戴高乐已经是其最高领导人以及自由法国军队总司令,带领法国人解放法国的也是戴高乐。所以,论实力,论功劳,在法国戴高乐无人能敌,所以他执政并建立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是必然的。

‘柒’ 戴高乐一战被俘,二战逃亡英国,为什么还是法国英雄

楼上说了很多都是可以直接查的到的,我看过戴高乐的传记,还可以提几点,那就是在流亡期间,他组成的法国流亡政府虽然是靠英国和美国的支援才能壮大,但是即使如此他还是靠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抵制住了美国对战后法国的侵蚀,并没有靠放弃一些法国的利益来获得美国对他本人的支持,而是靠着各方努力挫败了美国指认的代表,从而完整的保存了法国的利益,也因此在战后他虽然是英雄也曾经一度失势从共和国领袖的位置上退下来了好几年,直到后来法国社会和经济遇到极大困难的时候他又站了出来出任总理,制订了新宪法,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恩.还有一点,就是在贝当之前的总理保罗◎雷诺是戴高乐的好友,戴高乐出任陆军部副部长是他全力推荐的,戴高乐流亡法国的10万法郎的经费都还是雷诺私人支持的,但在绥靖派的压力下,昔日好友没能顶住压力而服从了,(写到这里突然想起雷诺的情妇,那个充当法西斯第五纵队的分子,也是迫使雷诺妥协的重要因素之一)戴高乐也因此而割袍断义(由此也可以看出其的信念是多么坚定)

‘捌’ 为什么说戴高乐挽救了法国的尊严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在家里也是开始能够通过网络来了解很多曾经不知道的事情了。所以真的是感谢现在的社会发展,能够让我们现在变成一种在家里能够尽览天下事的感觉,我们今天来了解下为什么大家都说夏尔·戴高乐挽救了法国的尊严吧。

直到后来,夏尔·戴高乐和各种组织联合起来想要拯救法国,最后他们成功了,在1944年的8月份,夏尔·戴高乐带领着“军团”开进了巴黎,在8月30日终于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国家,“自由”法国正式的结束了它的使命。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夏尔·戴高乐挽救了法国的尊严。

‘玖’ 法国戴高乐将军的历史

戴高乐的脸上出现了不快,思考了很久后,从容地说:“当然能!没有一个政府有权合法地出卖它的国家和人民。现在,法国遭德国入侵,政府成员中只有我坚持抵抗。一旦现任政府宣布投降时,我就将代表法国人民执掌战时政权。”

就这样,这次对话使两个国家的伟人开始了二战中的正式合作,也开始了因国家利益而产生的分歧与争吵。
1940年9月,英法联合远征非洲西部的达喀尔,结果却遭到失败。就战败责任问题,双方开始出现意见分歧。1941年,戴高乐组织的“自由法国”中的米瑟利耶少将被英国人逮捕,并被指控向法国维希傀儡政府提供了有关远征达喀尔准备情况的情报。戴高乐认为英国此举是想将达喀尔的失败归咎于“自由法国”,他极力捍卫米瑟利耶的荣誉(这位将领后来背叛了他),甚至威胁说,如果不立即释放米瑟利耶,就断绝“自由法国”与英国之间的一切关系。最后英国人认错,把米瑟利耶放了。这桩事件成为双方的第一次严重分歧。

二战中,戴高乐的不妥协态度和独立姿态让丘吉尔感到厌烦。英国档案显示,1940年9月,他曾经考虑过能不能打发戴高乐去跟意大利人打仗。同样,戴高乐也经常指责丘吉尔,认为他过于卑躬屈膝地依附罗斯福。两人也常常互相嘲弄对方的语言水平。戴高乐的英语说得非常差,他刚到英国的时候,开始努力用英语来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但他的发音实在是糟糕。丘吉尔总是嘲笑他的英语,而戴高乐反过来也奚落丘吉尔的法语。最后两人还得通过翻译来用母语来交谈。

二战刚结束后,两人的命运大相径庭。曾孤身一人逃往英国的戴高乐成了法兰西三军最高统帅,而丘吉尔却在本国大选中败下阵来。当时,正在参加波茨坦会议的丘吉尔被迫中断会议回国。他感到无比羞辱,满脑子都是着名作家普卢塔克的名言:“对伟大人物的忘恩负义,是一切强大民族的特点。”短短几个月后,戴高乐却得到法兰西人民的顶礼膜拜,以100%赞同票当选临时政府总理。丘吉尔立即给戴高乐写了封祝贺信,写道:“普卢塔克错了!”

看完丘吉尔的贺信,戴高乐笑着摇了摇头。这个和自己并肩战斗五年的老朋友啊!尽管在流亡英国的日子里,为了维护法国的尊严和利益,他在丘吉尔面前始终保持了高傲而倔强的态度,甚至多次与之激烈地争吵。但在他孤独的内心里,丘吉尔仍是这个世界上他惟一可以称为“朋友”的人,除此以外,都是敌人、对手或下属

‘拾’ 戴高乐恢复了法国,强大了法国,为什么最后被人赶下台

一个国家领导人是谁,他在做什么或者准备做什么,一定都会有人支持或反对,目的和原因不一而同。一直以来就有很多人反对戴高乐,而不是因为某件事情引发。

戴高乐战争时期是个军人,在军旅生涯中就因为受排挤而边缘化,可以说他一直不精于政治斗争。1944年,戴高乐回到巴黎,原本可以领导法国走向复兴,但还是因为政治斗争不熟练,在政府中被第四共和国的政客们排挤,政治活动被迫中止,从那时直到到1958年,他在政治上都处于弱势状态,导致反对人数增多。

即使多数人支持他,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戴高乐推行的改革已经让他在精英阶层和知识阶层里面已经威望大失,最终因为压力和一个政治家的高傲,他自行退场了。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说戴高乐是法国最后的男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5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