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国战役的战役经过
1940年5月10日,天刚破晓,成群的德军Ju 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突然对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机场、铁路枢纽、重兵集结地区和城市进行猛烈的轰炸。5时30分,在北海到马奇诺防线之间的300多公里的战线上,德军地面部队向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揭开了入侵法国的序幕。
担任助攻和吸引英法军队主力的德军B集团军群,首先以空降部队对荷兰和比利时境内的重要桥梁及要塞设施实施了袭击。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立即造成了荷、比军队的慌乱,紧接着,B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趁乱发起了猛攻。由于伞兵部队已经占领了各要道,B集团军群的进展颇为顺利。
德军B集团军群对荷兰和比利时边境的突破,致使集结在法国北部的英法主力越过法比边境火速增援。此刻,希特勒正在地下指挥所里焦躁不安地等着前线的消息,当他听说英法主力已经出动时,“高兴得都要哭了”。兴奋地对周围人说到:“他们正好掉入我们的陷阱!我就是要他们相信,我们仍在执行原定那个 ‘黄色方案’,仍尊奉施里芬的主张。他们上当了,等着瞧吧,好戏还在后面。”
博克的B集团军群吸引了英法主力时,勒布的C集团军群也摆开架势。他们正在对马奇诺防线进行的佯攻表演得非常成功,使得法国从南部撤回部队时犹豫不决。 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军担任中路主攻的伦德施泰特德A集团军群向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实施主要突击。仅30万人口的小国卢森堡当天不战而降。给伦德施泰特上将打头阵的是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将军指挥的装甲兵团,该兵团下辖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赫尔曼·霍特的第15装甲军和乔尔格-汉斯·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其中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战斗力最强,它作为克莱斯特装甲兵团的主力和先锋部队编有3个装甲师。而第15和第41装甲军仅各辖2个装甲师。
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轻易突破比军的松散抵抗,只用了两天时间便穿越阿登山脉110公里长的峡谷深入法境。1940年5月12日下午,古德里安的3个装甲师已经到达马斯河北岸,并攻下了法国着名要塞城市--色当。当天夜里他们便开始了紧张的渡河准备。“德国人强渡马斯河是法国之战的关键。在以后5个星期中还有其它同样大胆的行动,但是没有那一次能对事态发展产生过这样惊人的影响。”为此,古德里安把他的3个装甲师全部投入进去了。
1940年5月13日上午11时,德军出动近400架轰炸机分批次对马斯河南岸的法军阵地和炮兵群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狂轰滥炸,并使法军的精神发生了瘫痪现象。下午4时,德军分乘数百艘橡皮艇,开始强渡马斯河。下午5时30分,德军终于在马斯河南岸上获得了一个立足点,接着德军工兵立即开始架设浮桥。到了下午8时,古德里属下的第1装甲师已经穿透法军阵地,突入相当纵深。第2装甲师和第10装甲师也在午夜全部渡过了马斯河。同一天,赫尔曼·霍特的15装甲军属下的埃尔温·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也在西面40英里远的南特附近渡过了马斯河。
马斯河防线一失,通往巴黎和英吉利海峡的道路敞开了,在比利时境内作战的英法部队面临被包抄的危险,陈兵马奇诺防线的法国大军也将腹背受敌,英法这才感到形势严重。英国迅速增派10个战斗机中队与驻法英空军和法国空军一起实施反击。14日下午,马斯河上空爆发了开战以来最激烈的空战,英军布伦亨轰炸机和法军最新式的布雷盖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直扑马斯河而来,德军约5个联队的战斗机升空拦截,双方投入的飞机各有500馀架。从中午到天黑,登陆场上枪炮声连绵不绝,双方战斗机上下翻飞,相互追逐,不时有飞机中弹起火,拖着黑烟下坠,英法飞机胡乱投下的炸弹在河面上炸起一道道冲天的水柱。德军高射炮也不甘示弱,不断以猛烈火力射杀低空潜入的英法飞机。密集的地空火力网令英法飞机成了扑火飞蛾,一批批闯来,又一批批被吞噬。大混战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损失惨重的英法飞机悻悻败走,德军渡河浮桥大都完好无损。此战德军击落英法飞机数百架,其中仅德第二高炮团就包办了112架。英军派出的飞机损失了60%。《英国皇家空军史》称:“再没有比这种自杀性的战斗造成的损失更令人痛心的了。”这一天被德国人称为“战斗机日”。在这以后,英法空军只敢在夜间升空活动,战区制空权被德国人牢牢控制住了。
德军装甲集群长驱直入,其威力与速度是战争史上闻所未闻的。法国陷入惊慌失措之中。1940年5月15日清晨,法国总理保罗·雷诺沮丧地给5天前才接替内维尔·张伯伦担任英国首相的温斯顿·邱吉尔打电话说:“这一仗我们恐怕要打输了。”丘吉尔惊得目瞪口呆:“我简直不明白,运用大量快速装甲部队进行袭击会引起这样剧烈的变革。”为进一步探明战局真情和给已经感到绝望的法国领导人打气,1940年5月16日,丘吉尔从伦敦急飞巴黎。据丘吉尔回忆,“差不多他一见到法总理雷诺和英法盟军总司令甘末林,他就立即意识到:局势比他想到的还要糟得多--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是灰溜溜的。”丘吉尔问甘末林“战略预备队在哪里?”甘末林摇摇头,耸耸肩,说:“没有战略预备队”丘吉尔听后,“简直傻了眼”。 古德里安一接到命令,便立即决定:第10装甲师向敦克尔克前进;第1装甲师向加莱前进;第2装甲师向布洛涅前进。古德里安深知,他所在的A集团军构成的从色当到法国西海岸的进攻线,已经切断了法军从北部南逃的退路。而北面博克的B集团军已攻占了荷兰及比利时东部,70万馀英法盟军主力的左翼实际上已处在德军的深远包围之中。眼下对方得以逃脱的唯一希望就在包括敦克尔克在内的法国北部的几个海港了。因此,他一定要迅速占领这几个海港,以彻底切断对方的海上退路。
1940年5月23日上午至24日,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先后占领了布洛涅和加来。24日下午,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已到达格拉夫林,离敦克尔克还有10英里了,而在其右翼的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也已到达艾尔-圣奥梅尔-格拉夫林运河一线。两支装甲劲旅只须再努把力,就可直取敦克尔克,而后继的几十个步兵师也正源源不断地跟进。古德里安等人踌躇满志,决心率领他们的装甲部队再打一个围歼战,将英法军队的数十万人马彻底消灭在滨海地区。
然而就在这时,第19装甲军和第41装甲军同时接了装甲兵团司令克莱斯特发来的命令,要他们停止前进,并称“敦克尔克之敌将全部留给戈林元帅的空军去解决”。古德里安接到命令后,立即向克莱斯特提出了质问和抗议,但得到的最后答复是:“这是元首亲自下达的命令,必须执行。”
希特勒担心装甲师团消耗过大,于是,古德里安和莱因哈特只得遵命停在运河一线按兵不动,而眼睁睁地看着英法比盟军从敦刻尔克上船逃走。盟军利用这一转瞬即逝的喘息机会,得以实施从海上撤退的“发电机计划”,从1940年5月26日到1940年6月4日,从敦刻尔克先后撤出32.4万人,其中法军8.5万人,成为日后反攻欧洲大陆的主力。对于希特勒这一让人费解的命令,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成了一个难解之迷。一种说法认为,是希特勒故意放英国人一马,因为希特勒对英国人情有独钟,他曾说过:“他们那些人是有价值的人种,是我要与之媾和的人。”他这次放走英国人,是想给英国人一情面,为日后和谈留一条退路。另一种说法是希特勒对自己的装甲部队异常迅速地挺进感到不安,怕他心爱的装甲部队陷入敌军南北合围。但不管怎么说,希特勒在此是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它影响到日后对英国的入侵,并且使英国人以后在非洲和意大利能继续作战。 德军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实施的毁灭性突击,使比利时全军复没,法军30个师,英军9个师也不复存在。法军新任司令马克希姆·魏刚 拼凑了49个师加上英国的2个师,编成了3个军团(第6、第7、第10军团)在索姆河和埃纳河一线构成了东西大约300英里的魏刚防线,以17个师守马奇诺防线。两条防线连在一起,企图阻止德军南下。
德军在占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后,德军统帅部制定了代号为红色方案的法兰西战役第二阶段作战计划。这一方案要求德军挥师南下,彻底击败法国。德军兵力达137个师之多,其A、B两个集团军迅速改组完毕。博克的B集团军(辖6个装甲师)为右翼,向索姆河正面实施突破;伦德施泰特A集团军(辖4个装甲师)为左翼,向埃纳河作正面突击。
1940年6月3日,德国空军向法国机场和后方实施了猛烈轰击。1940年6月5日拂晓,博克的B集团军率先在右翼发起全线进攻,当天,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抢先渡过索姆河。1940年6月7日,隆美尔师将防守阿布维尔--亚眠一线的法国第10军团拦腰斩断,其他德军各师得以从这个缺口向前拥入。1940年6月8日,隆美尔师进抵塞纳河畔。1940年6月10日,隆美尔又转身北向,一口气冲了50英里远,以海岸线为目标。当晚就到达目的地,切断了正向海岸撤退的法军第9军和英军第51师的退路。这些部队于1940年6月12日被迫向隆美尔投降。
在B集团军发起进攻后,左翼的伦德施泰特德A集团军也于1940年6月9日在埃纳河发起渡河攻势,当晚,古德里安装甲兵团的第1装甲师强渡埃纳河,1940年6月10日,古德里安兵团击败法军装甲部队,突破了法第6军团的右翼,此后,古德里安挥军南下,一路长趋直入似入无人之境。成群结队的法军俘虏丧魂落魄地把枪支扔给德军,放在坦克下面压毁。魏刚后来心情沉重地写道,使他“最感触目惊心的,就是德军的坦克和飞机,已使法军士兵产生了恐惧的心理现象。这要算是德军的一个最大的成功”。1940年6月17日,古德里安装甲兵团进抵瑞士边境城镇潘塔里尔,切断了马奇诺防线内法军逃往瑞士的退路。自强渡埃纳河以来,古德里安装甲兵团在10天中长驱400多公里,俘虏法军25万之多,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1940年6月10日,法国政府撤出巴黎,迁往图尔。同日,意大利趁火打劫,向法国宣战。13日,巴黎被宣布为不设防城市。14日,法国政府再迁往波尔多时,德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巴黎。就在德军占领巴黎的当天,德军A集团军的左翼已进至到马奇诺防线的侧背,“因为这条无用的防线,毕竟还存在着数十万没有投降或被消灭的法国军队”。希特勒要求伦德施泰特与C集团军合作,彻底消灭那里的法国部队。根据希特勒下达的15号作战指令,一直在马奇诺防线当面执行吸引法军注意力任务的C集团军,立即选择马奇诺防线守军的薄弱处,即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筑垒地域的接合部发起进攻。A、C两集团军前后夹击,马奇诺防线很快被突破。1940年6月17日,C集团军进至马恩-莱茵运河上,A集团军占领了凡尔登,法军50万被包围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南部,除少数逃往瑞士外其馀全部被歼。18日,法国政府宣布停止抵抗。
⑵ 有人说二战时法国拥有强大陆军,却为何迅速投降呢
在二战刚开始的时候,德国对波兰发发动了闪电战,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由于英法是波兰的同盟国,因此德国进攻波兰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对英法宣战,英法也正式加入到了战争之中。当时德军主力在东线猛攻波兰,在西线来说德军只有43个师,其中的32个师还是预备队,并且整个西线的德军没有一辆坦克。
法国政府撤出巴黎后便搬到了波尔多,其实这个时候法国还是有些本钱跟德国人继续打的,首先在马奇诺防线哪里还有几十万的精锐,其次英国在这个时候还是法国的盟友,也会全力支持法国继续跟德国人干。当然,能继续打下去的前提是法国要能把全国动员起来,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再动员似乎为时已晚了,高层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投降。
其实当时法国宣布投降也是正常,因为法国要继续跟德国打下去,前提是全国要能组织动员起来,在当时来说已经是来不及了,并且在西方文化中投降并不丢脸,打不过了可以体面地投降,要是继续跟德国打下去,全国都得打成一片废墟,还不如把这个包扔给英国和苏联,让他们去跟德国人死磕,自己也能保存实力。
⑶ 谁能把二战德国的主要战役和伤亡清楚的列出来 把对哪国也列出来最好 我一直不明白德军是怎么消耗光的
波兰战役
德国:
10,600人阵亡
3,400人失踪
30,000人受伤
波兰:
66,000人阵亡
133,700人受伤
694,000-787,000人被俘
大西洋海战
盟军:
175艘各式军舰
2840艘商船被击沉
30,258名水手阵亡
德国海军:
785艘潜艇被击沉
27,000-32,000名潜舰人员阵亡
5,000人被俘
威瑟演习作战
英国1,869人
挪威1,335人
法国和波兰530人
丹麦17人
德国:
阵亡1,317人
失踪2,375人
受伤1,604人
荷兰战役
荷兰 法国 英国:
2,332人死亡
7,000人受伤
271,668人被俘
70架飞机被击毁
德国:
未知
比利时战役
比利时 法国 卢森堡 英国 荷兰:
222,443+人(200,000人被俘)
~900架飞机
德国:
至少43名伞兵死亡及约100人受伤
法国战役
法国:
360,000人阵亡或受伤,
1,900,000人被俘
~2,000架飞机被击毁
德国:
49,000人阵亡
1,236架飞机被击毁,323飞机被击伤[4]
753辆坦克
不列颠战役
英国;
飞行员:544人阵亡,422人受伤。1,547架战机损失。
德国:
飞行员:2,698人阵亡,967人被俘,638人失踪,1,887架战机损失。
巴巴罗萨行动
苏联:
1,315,961人阵亡
716,290人受伤
111,142人失踪
1,154,171人被俘
德国:
总计1,300,000人伤亡,失踪,被俘
基辅会战
苏联:
163,600人伤亡
452,700被俘
884辆坦克
3,718门火炮
3,500辆车辆
德国:
150,000人伤亡
列宁格勒围城战
苏联:
332,059人战死
24,324人非战斗死亡
111,142人失踪
德国:
390,000人
莫斯科战役
苏联:
729,234人
德国:
500,000人
塞瓦斯托波尔战役
苏联:
95,000人被俘,11,000人阵亡
德国:
24,000人
斯大林格勒战役
苏联:
478,741人阵亡或失踪
650,878人受伤及染病
德国:
200,000—240,000人阵亡
500,000受伤
91,000人被俘
迪耶普突击战
英国,加拿大;
3,367人阵亡、受伤或被俘
275名突击队员
德国:
311人阵亡
280人受伤
库尔斯克会战
苏联:
一共863,303人阵亡、受伤或被俘
6,79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被击毁
2,200架飞机被击伤或击落
德国:
一共500,000人阵亡,失踪,被俘
48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被击毁
17,60架飞机被击毁
第二次斯摩棱斯克战役
苏联:
450,000人阵亡、受伤或被俘
德国:
~200,000–250,000人阵亡、受伤或被俘
下第聂伯河攻势
苏联:
550,000人阵亡
950,000人受伤
德国:
180,000人阵亡
820,000人受伤
纳尔瓦战役
苏联;
高于德军数倍
300辆坦克
230架飞机
德国
14,000人阵亡或失踪
54,000人受伤或染病
科尔逊-契尔卡塞包围战
苏联
24,286人阵亡及失踪,
55,902人受伤及病倒
德国
26,000人伤亡及被俘
霸王行动
盟军
226,386 伤亡
4,101 飞机 ~4,000 坦克
德国
288,875 – 450,000 伤亡
2,127 飞机 ~2,200 坦克及突击炮
巴格拉基昂行动
苏联
60,000人阵亡
110,000人受伤
8,000人失踪
2,957辆坦克
2,447门火炮
822架飞机
德国
300,000人阵亡
250,000人受伤
150,000人被俘
2,000辆坦克
57,000辆运输车
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势
苏联
289,296人伤亡
1,269辆坦克及自行火炮
德国
350,000人伤亡
520辆坦克及自行火炮
雅西-奇西瑙行动
苏联
13,197人阵亡,53,933人受伤/染病
德军
125,000
贝尔格莱德攻势
苏联
4,350人死亡及残废、14,488人受伤及染病
德国
45,000
解放巴黎
盟军
1,630 阵亡
319 受伤
德国
3,200 阵亡
12,800 投降
市场花园行动
盟军
17,704-19,342人
德国
2,000人阵亡
6,000人受伤
拉普兰战争
芬兰
774人死亡
3,000人受伤
262人失踪
德国
950人死亡
2,000人受伤
1,300人被俘虏
突出部之役
美军
89500人
~800辆坦克
英军:
1408人
德国
84834人阵亡,失踪或被俘,或负伤
~600辆坦克或突击炮
维斯瓦河-奥德河攻势
苏联
43,251人阵亡及失踪;
149,874人受伤及病倒;
共193,125人
德国
377,000人阵亡;
334,000人受伤及
292,000人失踪;
总共1,103,000人
柏林战役
苏联
81,116名士兵阵亡
280,251名士兵受伤
1,997辆装甲车,
2,108门火炮
917架飞机
德国
92,000-100,000名士兵阵亡
220,000名士兵受伤
480,000名士兵被俘
布拉格攻势
苏联
11,997人阵亡或失踪,
40,501人受伤或染病
德国
约850000死亡、受伤或投降
布达佩斯战役
苏联
70,000-160,000人阵亡或被俘
240,056人受伤或生病
德国
99,000-150,000人阵亡或被俘
南斯拉夫战役
德国
151人阵亡
392人受伤
15人失踪
南斯拉夫
数千人死亡
254,000-345,000人被德军俘虏
南斯拉夫战线
南斯拉夫
305,672人死亡
德国
24,267人死亡
12,060人失踪
希腊战役
德国
1,099人阵亡,
3,752人受伤,
385人失踪
希腊
13,325人阵亡,
62,663人受伤,
1,290人失踪
克里特岛战役
德国
共6,698人
370架飞机被击伤或击毁
英国
1,742人阵亡
1,737人受伤
11,835人被俘
加查拉战役
德国,意大利
32,000人伤亡
114 辆坦克
英国
63,000人伤亡
35,000人被俘
540 辆坦克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
德国,意大利
12,000人
350辆坦克
英国
13,500人
500辆坦克
突尼斯战役
英国
76,020人伤亡
849架飞机被毁
德国,意大利
大约300,000人伤亡
最少1,045架飞机被毁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
盟军
5,520人阵亡
17,414人受伤
250门大炮
274架作战飞机
德国,意大利
29,000人伤亡
140,000人被俘
260辆坦克
1,000门大炮
1,700架作战飞机
入侵意大利
盟军
2,009人阵亡
7,050人受伤
3,501人失踪
德国,意大利
3,500人伤亡
卡西诺战役
德国,意大利
不详,最少20,000人伤亡
盟军
超过100,000人伤亡
鹅卵石行动
德国
27,500人伤亡
盟军
29,200人伤亡
哥德防线攻势
德国,意大利
14,000人
230辆坦克
盟军
40,000人
⑷ 二战时法国仅仅30多天就沦陷,这是为什么
1940年5月德国开始进攻法国以后、仅用了44天法国就举白旗投降了。德军以15.6万伤亡的代价、歼灭法军29万人。同时有190万人当了德军的俘虏。 简直令人咋舌!
然而德国人的精明与法国人的天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法国自认为北部的山脉地形是天然屏障、机械化部队无法经过。并且有比利时在中间作为屏障。所以在马奇诺防线并没有修建到北部。
结果德国未经宣战、突击比利时、只用了16天比利时投降、德国的装甲部队出人意料地从北部山脉长驱直入、开进法国平原。 庞大的马奇诺防线成为摆设、没有阻挡住德国一步。
⑸ 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后,9万德军俘虏的下场如何
二战德国的战俘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国家对待德国战俘的待遇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对德军俘虏最好的是总是以绅士自居的英国,虽然绅士这个说法比较虚伪,但是不得不说英国对待德军的战俘做法可以说是整个二战期间所有国家遵守《日内瓦公约》的典范了。主要原因还是德国和英国没有什么真正的仇恨,二战期间德国并没有登陆英国的本土,虽然二战后期德国能了一堆V1 V2的导弹轰炸英国,但是由于是赶工的产物,精度并不高,对英国造成的损失有限,更别炸死多少人了,并且希特勒认为英国人和德国人都是高贵的民族,德军战俘营对英国的俘虏也不错。有一个有意思的事例,当时作为德国海军象征俾斯麦战列舰曾给英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当英军废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把它炸沉后,英军还主动去救援俾斯麦战列舰上落水的水手。
下面这张图是被英军俘虏的德国士兵,昂首阔步,挺胸抬头,这两步走的叫一个潇洒啊。
⑹ 苏德所发动的波兰战役直接造成了什么结果
此战,波军死亡66300人,伤133700人,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联红军俘虏21.7万人(含投降数),10万人逃至邻国。德军死亡10600人,伤30300人,失踪3400余人。战争中,德军首次成功地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协同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威力,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德国在实施武装力量的动员与展开措施中,采取了先机制敌的方针。德国武装力量对波兰的军事行动说明,预先组建的陆军和空军集团出其不意的实施密集突击,有着显着的作用。在战争过程中,坦克和空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为了突破敌军防御,首次使用了快速重兵集团——坦克军、坦克师和摩托化师,与航空兵密切协同作战。出现了以快速重兵集团在防御纵深对敌人实施迂回和合围的机动条件。这样能扩大战役进攻纵深,提高战役速度。
关于这场基本上没有悬念的战争,后来的史学家都冠以“闪电战”的成功范例。德国人成功的运用了这一战法,使得空地协同第一次以强大的突击力量的形式出现在战场上,为后来的一系列军事变革提供了教科书式的范例。只是,历史上对于德国占领波兰的过程的描述,往往倾向于德国人的成功,在这里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波兰的军队做出了英勇的抵抗。与此同时,作为波兰的盟友,英法静坐在西线的“奇怪战争”,最终导致了后来法国的溃败。究其根本,是因为他们的战术思想已经远远的落后于德国人,士兵的顽强抵抗并不能改变上至军队高层下至普通军官的思想僵化,这一点在随后的法国战役中也有所体现,只是德国人取得的巨大战果震惊了世界,当时的人们已经无暇去追求其深层次的原因。或者说,大规模的溃败掩盖了局部的顽强抵抗。德国军队以先进的战术理念迅速击溃了欧洲所谓的“军事强国”。人类的历史因此被改写。
⑺ 18岁法国美少女肩夸冲锋枪,杀2人俘25人,这人是谁
18岁法国美少女肩夸冲锋枪,杀2人俘25人,一组照片感动数百万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线战场上法国人的抵抗不过一个月,这个号称当时世界第一陆军的强国就“匆匆”投降,男人们无法保家卫国,女人们向纳粹卑躬屈膝,而在这当中却有一个特殊的个体,1944年她年仅18岁,但她仍然肩负起了复兴国家的任务,肩夸冲锋枪冲到了第一线,而她的勇敢一经曝光,更是成为了当时全世界女性抵抗运动的象征。
晚年的西蒙尼
1945年4月29日,法国女人第一次作为选民,投上了自己光荣的一票。而在西蒙尼居住的小镇附近,也有一条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
2018年,这个曾经代表法国女人顽强抵抗纳粹占领的女性病逝,享年93岁。
⑻ 在德国宣布投降之前,有多少德军被美英等西方盟军俘虏
根据数据统计德军东线被俘人数估计为250万人左右,这些人大多是在战争后期被苏军包围而突围不成的而被俘的。能跑的都会逃到西方向英美投降,例如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库尔兰的德军无路可逃,除了战死只能是向苏军缴械,其中估计有50万战俘死在苏联的集中营里,但只有 363343名死亡俘虏的身份被苏联方面确认。
稍微通晓二战历史的人们都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苏联红军消灭了纳粹德国33万人,其中俘虏德军9万多人。不过战争结束以后,却只有5000名战俘回到了德国,其他人则因为各种原因死在苏联西伯利亚的集中营里。不知道你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是否会考虑一个问题:苏联是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是纳粹,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里有这麼高的死亡率是否正常?那幸运的5000人中的一个后来回忆说,“我们在苏军士兵的驱赶下用双腿走往战俘营,中途如果有人掉队的话,苏军士兵会立即将他枪毙。到达战俘营后,我们三天吃一次饭,每天都有许多人死去,从2月2日到3月初的这段时间里,有 50000多名德国俘虏先后死于伤寒。......活下来的36000人被苏军用火车运往西伯利亚去劳改,途中又有一半人死去,到达西伯利亚后,我们在零下60度的天气下被强迫劳动,死亡率很高,很快只剩下6000人......
到1945年5月,德国向美、英、法三国投降人数的分布大致是蒙哥马利的英军受降50万德国俘虏;英国与加拿大联军受降200万人。一位在非洲被俘的德国人回忆说在英国的战俘营,每天的口粮是12块很小很小的饼干和2杯茶水。这些俘虏大多数在德国投降后就被释放回了家;其中有30万人被送到法国作为“重建法国”的劳动大军。英国与加拿大对待德国战俘比较的宽容,毕竟都是欧洲的兄弟。
而向美军投降的520万德国俘虏却遭到了比向苏联投降的俘虏还要惨的恐怖待遇。盛传有一百万德国俘虏被虐杀在美军集中营里,当然这个耸人听闻的数字已无从考证,因为美国销毁了这方面的全部档案。估计数字有可能被夸大,但是德国俘虏死在美国集中营的人数绝对是触目惊心的。这就是自诩为世界文明的传播者、民主卫士的典范美国人干的伤天害理的罪行。
⑼ 法国战役,45万意大利军队为什么只落个大宅院
1940年6月,随着残余的33万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退往英国,预示着法国已彻底失去了抵抗能力,与其在一战中两国抗衡长达4年相比,6周就选择了投降,与其说是法国太弱,还不如说德国太强,尤其是“闪击战”和曼帅的进攻计划堪称完美。
其实,在战役进行到第10天,胜负就已经确定了。德军装甲部队横扫一切、所向披靡,被打蒙的法军只能选择投降,150万人成为俘虏,无兵可守的法国政府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也就是说,法国未来的命运已经掌握在德国人的手里。
在德国的最后通牒下,法国人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筹码,只得屈服投降。欣喜若狂的德国人将这节“福煦车厢”作为战利品,拉回柏林供人们参观。在欧洲战争结束前夕,德国元首命令炸毁这节车厢,以免德国战败再次获得羞辱。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