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伊朗现有多少军人
中国二百万,美国三百万,英国一百五,法国一百八万,意大利一百万,伊朗三百五十万
⑵ 。。。。法国外籍军团招收条件。。。。
法国历来有使用外籍部队的传统。1831年,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命令成立常备编制的外籍军团,专门征集外国人入伍,从此出现了世界上最成功的雇佣兵组织。目前该军团有100多个国籍的士兵,官兵约8000人,他们穿着标准法国陆军制服,但在某些特别配件上显示自己的特殊地位,最着名的配件就是白色高顶军帽。出于成员宗教的考虑,外籍军团允许成员保留胡须。
法国外籍军团常年在巴黎、马赛和尼姆等城市设立募兵处,每年招收新兵约1000名,报考人员十分踊跃。法国政府为报名者制订三条最基本的要求:年龄从17岁到40岁,持有有效身份证件,如实申报个人情况。符合以上条件你就可以提出申请要求,但之后还要接受一系列调查和筛选,比如犯罪情况调查,传染病调查等等。外籍军团喜欢录用东方人,而不太喜欢黑肤色的人,认为黄种人听话,黑人难管理。据称,只有20%的人有幸通过前几关,赴卡斯特诺德利兵营参加为期4个月的新兵训练。新兵不必对法国宣誓,但是必须对外籍军团宣誓:"军团就是我的祖国。"
外籍军团能够吸引众多国籍的年轻人报考,首先是因为军团作战勇敢,素有"法军敢死队"之称,富有刺激性,不少年轻人都以加入外籍军团而自豪。其次是随着西方社会失业增加,寻找工作越来越难,而在外籍军团服役相对稳定,只要本人愿意,干上20年都没有问题,满20年后,每月可领到2000法郎的养老金。而对那些想移居法国的外籍青年来说,最大诱惑是加入军团的人在服役5年后会优先加人法国国籍。
外籍军团现有9个作战团,其中第2外籍伞兵团能够在24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上任何指定地点,以"随到随战"的能力而知名。外籍军团还有个非正式格言"自己搞定",意思是军团每个成员都是精英分子,他们应该有很强的处理问题能力,外籍军团曾与美国海军陆战队举行多次野外生存训练比赛,外籍军团士兵的通过率达到95%以上,而大部分美国陆战队员却无法通过。
法国外籍军团的战史也颇为丰富。1863年4月30日,在墨西哥卡梅隆高地,法国外籍军团的65名官兵抵挡了2000名墨西哥士兵的进攻,战斗到最后一人。外籍军团特意将这一天定为卡梅隆纪念日,每年都被军团分队庆祝。外籍军团长期充当法国对外征服的先锋,1954年曾在奠边府惨遭越南人重创。如今,外籍军团开始改变功能,成为法国快速反应部队,只负责海外领地和领事馆的安全保卫,近年来一般从事非洲及中东地区的维护任务。
只是想问你,你是爱这个国家,还是爱这个政府?
如果有一天这个国家燃起了战火,你会不顾一切的回来战斗吗?
另外,你说官僚和腐败。。。算了,什么都不说了,你自己要真出国了就会知道,现在说也醒不了你的梦。
⑶ 二战 法国 有哪些少数民族和殖民地民族的军队
首先我说说殖民地军队也就是法国外籍兵团
二战前该兵团共拥有六个旅团,共30,000名士兵。
分别是第一步兵团 - 是法属阿尔及利亚与法属叙利亚 军队
第二、第三及第四步兵团 - 法属摩洛哥军队
第五步兵团 - 法属印度支那 军队
第一骑兵团 - 法属突尼斯与法属摩洛哥军队
二战中该兵团除了第一骑兵团的法属突尼斯和第三兵团的法属摩洛哥军队脱离维希法国。跟随了自由法国作战。其他部队都是在北非战役之后才陆续加入自由法国军队的
至于法国少数民族军人。除了战前法军中的吉卜赛人外。再有无其他民族的军人。尚没有详细资料
补充一下,法军外籍兵团中非洲地区军队有黑人,如阿尔及利亚何摩洛哥军队。只是人数较少。另外有一批数量不等的华人也参加了法军
以上数据主要是以欧洲战场为主
⑷ 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英国,各个国家的军人有多少
排名 国家 军队人数 核武器数量 航空母舰数量 空军打击能力指标
1 美国 123万 6600 13 10.00
2 俄罗斯 90万 6300 2 9.75
3 中国 200万 450 0 9.55
4法国 40万 600 3 9.65
5 印度 150万 80 1 9.35
6英国 20万 380 2 9.55
⑸ 外籍华人部队
法国外籍军团法国外籍军团是一支专门雇佣外籍志愿兵的部队,目前约有200多名华人在该军团服役,另有退伍华人600人左右。这些华人士兵在服役时令军团官兵赞不绝口,退役后也将各自的事业做得有声有色。 美国北加二师三团于2008年12月21日成立。新成立的湾区三团全部由华人组成,陈信明任团长,霍万昌任副团长,黄浩森任参谋长,余智能任士官长,夏学理任副参谋长。庆典活动奏美国国歌开幕,奏军歌进行授衔仪式。李卓杰、崔建军、刘超俊、分别获得上尉军衔,朱金威、黄健成和罗超军分别获得中尉军衔,黄小华获得少尉军衔。 清末山东德占青岛有德国统治下建立的华人部队 古巴革命战争的华人部队《中国时报》发表文章称,1847年6月3日一艘西班牙船载了206名华工到古巴,6月12日又有365名华工抵达,他们都是所谓的“契约工”,被卖到海外做奴工。十九世纪中至二十世纪中,约有百万华人出洋当苦力,也有人称他们为“猪仔”。据统计,从1847年6月到1874年,古巴有14.1万名华工,占古巴当时人口的十分之一。古巴人民于1868年至1878年发动第一次独立战争,反抗西班牙殖民政府的高压统治,但未成功;第二次独立战争是从1895年打到1898年,终靠美国帮忙而推翻了西班牙统治,但古巴亦变相地成为美国政府和资本家的禁脔。两次独立战争期间,成千上万的华人留着辫子投身革命洪流,当时有好几支部队全由华人组成。这批由广东人与客家人组成的华军很能打,不怕死,古巴独立战争英雄甘札洛·狄格沙达(Gonzalo de Quesada)将军曾留下千古名言,镌刻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的一座公园中:“在古巴独立战争中,没有一个华人是叛徒,也没有一个华人当逃兵。”华人部队中大半是客家人,他们充分发挥了客家人的“硬颈”本色,把鲜血洒在加勒比海的岛上。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卡斯特罗和他的胞弟劳尔以及切·格瓦拉开始打游击造反,也有不少华人参加,其中最有名的是阿曼都·赵(Armando Choy)、戈斯达沃·崔(Gustavo Chui)和摩西斯·王(Moises Sio Wong)等三名战将。 赵氏1934年生于古巴,父亲于1918年移民岛上,母亲是古巴白人。赵氏是古巴革命史上着名的“七二六运动”的元老,也是古巴共产党创党人之一。1961年4月美国中情局支持古巴反共流亡人士登陆古巴猪湾,在海滩遭痛击,赵氏围剿有功,那时他是营长。1976年晋升准将,曾做过大使。 崔氏1938年出生,母亲是古巴黑人,家境清寒,十六岁即搞革命,打过猪湾之役,1980年升至准将。他曾率古巴军队远征非洲安哥拉、衣索比亚和莫三鼻克,担任过古巴驻安哥拉部队副参谋长,1988年座车触雷,一只腿被炸断。王氏1938年出生,参与过“七二六运动”,其父于1895年到古巴,母亲为华人,姐夫做过中国国民党古巴支部书记长,是个富商。王氏读高中时即加入反政府行动,1957年投身革命,负责成立宪兵部队。王氏与卡斯特罗兄弟和格瓦拉最密切,做过卡斯特罗胞弟劳尔的副官,1976年晋升准将,现为中(共)古友好协会会长。 卡斯特罗曾当面问王氏:到底有多少华人参加过古巴独立战争和革命战争?王说,确实数目也许永远无法得知,因为许多参战华人已改用西班牙姓名,但保守估计至少有一万多华人参加十九世纪的独立战争,参与革命战争的可能有数百人。
⑹ 法国外籍军团有中国人吗
有中国人。
法国政府为报名者制定三条基本要求,年龄18至40岁的男性,持有有效身份证件,如实申报个人情况。符合条件的申请者,还要接受诸如身份背景、犯罪情况等一系列调查和筛选。法国政府为报名者制定三条基本要求,年龄18至40岁的男性,持有有效身份证件,如实申报个人情况。符合条件的申请者,还要接受诸如身份背景、犯罪情况等一系列调查和筛选。
截至2013年,外籍军团共拥有7699名来自136个国家的官兵,包括413名军官,1741名士官和5545名战士,他们中有法国人、英国人、澳洲人、美国人、巴西人、俄罗斯人、中国人等等,就像是一个联合国军。外籍军团长年在法国本土的巴黎、欧巴涅等地设立2个募兵中心和12个募兵点,每年从全球招收新兵约1000人。
(6)法国有多少华人士兵扩展阅读:
历史
自1830年7月25日的‘七月革命’将法王查理十世赶到英国后,新上台的法王路易·菲利浦的‘七月王朝’政权岌岌可危。1831年,约瑟夫·苏尔特〔Joseph Soult〕元帅为了清除有潜在威胁的‘亡命之徒’〔革命失败国家的难民、拿破仑军队残余力量、仍忠于查理十世的法军〔加入法军的匈牙利暴徒〕提出在法军续列中成立一支正规编制的常备外籍军团。
1831年3月10日,法王 路易·菲利浦正式签属批准成立该部队的文件。1831年末首批法国外籍兵团成员登陆阿尔及利亚,此处也成为之后141年法国外籍兵团的中心。之后外籍兵团作为法国武装力量的一部分转战克里米亚、意大利和墨西哥等战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法国外籍军团:每年全球招千名新兵 有中国人
⑺ 法国外籍军团中有多少华人退役后是否会取得法国国籍外籍军团危险吗
多少华人不知道 但是应该有 按照合同退役后是可以申请法国国籍的 并且比较容易获得 军团肯定有危险 不过现在没有那么多战事 听说发配到非洲就在营地里日常待着 维护设备
⑻ 介绍一下法国的外籍军团
法国外籍军团(法语Legion etrangere,英语French Foreign Legion)是由外国志愿兵组成的陆军正规部队,拥有和法国正规军同样的装备,由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约8000名志愿者组成。创立于1831年,当时为了解决法国国内的外国人犯罪问题,同时补充战争中死伤的法国军队兵员,由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浦(在位1830-1848)下令组建。志愿者加入时可以隐瞒国籍和姓名,假名或改名也可以。因此曾经有很多罪犯加入。
编制
1、法国外籍兵团第1步兵团
2、法国外籍兵团第2外籍步兵团
3、法国外籍兵团第3外籍步兵团
4、法国外籍兵团第1外籍骑兵团
5、法国外籍兵团第4骑兵团
6、法国外籍兵团第2外籍伞兵团
7、法国外籍兵团第1外籍工兵团
8、法国外籍兵团第2外籍工兵团
⑼ 中国人能参见法国外籍兵团么
看了一下你的自我描述。
仅英语四级且不会法语,身体条件也比较好,按惯例视作一般体质。
生手中的生手,绝对不要。
当雇佣兵不是这么容易的,而且法国军队里种族歧视严重,虽然说他们喜欢征召华人,但那只是因为华人听话方便指挥而已,不是因为出于平等地看人。
——————————————————————
附:
《法国“外籍军团”中的华人士兵 》
——新华网 2006.6.15
华人参加法国“外籍军团”的历史已无从考证,目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自1972年一位香港华人被选入法国“外籍军团”后,法国华人界出现一股“外籍军团热”。
据统计,目前该军团仍有200多名华人服役,而全法外籍军团退伍华人则有560人左右。由于近半数在法国生活的华侨华人原籍浙江温州,因此法国“外籍军团”现役或退役华人士兵也以温州裔人士为主。
外籍军团挑选士兵的要求非常严格,虽然每年有上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申请加入该军团,但经过严格的选拔考试,淘汰率高达95%以上,只有少数人才能戴上军团的白色贝雷帽。
华人在外籍军团中的坦克兵数量不少,那就是他们因考核优秀而获得的“主动选择权”。
唯一令华裔军人遗憾的是,法国“外籍军团”虽名为“外籍”,但大部分中上级军官都是本国军校毕业的法国人,华人虽然在该部队表现突出,却很难晋升到较高职位。但不管怎样,众多华裔军团成员因参加该军团而更快成长起来,并很好地融入到法国社会中去。因此,他们多数都不对这段经历感到后悔。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们中的三位代表:
张明俊:吃不到米饭最难忍受
到“法国外籍军团”参军的华人,大多为了更好地融入法国社会为目的,因此在第一份征兵合同5年期满便会选择离开该军团。但是,目前在巴黎诺让招兵站任招兵教官的张明俊是个例外,他把当兵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
张明俊1979年出生于浙江温州,1992年为与父母团聚而移民至法国。在当地中学念书期间,他遇到一位外籍军团退伍军人,从此萌生了参加该军团的念头。
1997年4月20日,张明俊在18岁生日这一天来到诺让招兵站。在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和素质测试后,他先后被派到军团总部奥巴涅和卡斯泰尔军营接受为期4个月的基础训练,从此踏上漫漫军旅征程。
这4个月的基础训练的经历令张明俊终身难忘,因为就在这一过程中,他完成了由普通公民到职业军人的转变。在军营里,他不仅要学习队列、枪械知识、作战知识等军事必修课,还要进一步学习法语。
集训结束后,张明俊与战友们参加了各科目的考试,并参与了一次为期两天的急行军行动。在考试和行军过程中,一些军事能力较差的学员遭到淘汰,但张明俊顺利抵达目的地与老军团成员会合,最终如愿以偿戴上了外籍军团正式成员军帽——白色贝雷帽。
由于在考核中名列前茅,张明俊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兵种——工兵。不久,他被分配到隶属于法国第六装甲旅的第六工兵团,地点在法国南部靠近图卢兹的洛丹。在那里,他一待就是4年半。其间,张明俊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来到前南地区执行排雷任务,并在当地驻扎了4个月。
2001年底,张明俊的第一份职业军人合同期满。此时,巴黎诺让招兵站因不断有华人参军而需要一名即懂法文又懂中文的教官,于是将他调任巴黎。在此期间,张明俊通过8个月的集训成功地由下士长升任中士。
现在,张明俊已经结婚,有权住在兵营以外的民居,过着正常人的生活。所不同的是,他每天必须7点30分之前到兵营报到。张明俊感到相当满足。他表示,当兵对他来说是个非常好的职业选择,实际收入比普通法国人还要高一些。
回想自己的士兵生涯,张明俊认为华人士兵在参军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语言不通,而最令他们无法忍受的则是不能经常吃到米饭。作为招兵教官,看着越来越多的华人士兵顺利进入外籍军团,他时常感到由衷的自豪。
余三明:令美军也忌惮三分
“法国‘外籍兵团’退伍华人战友会”会长余三明的经历无疑具有传奇色彩。作为第一位在“法国外籍军团”开坦克的华人士兵,他的事迹鼓励着很多年轻华人在面对艰苦环境时自强不息。
余三明祖籍浙江温州,1965年出生于福建,1985年从荷兰来到法国定居。
1986年,他听说法国有支神奇的部队叫外籍军团,便主动报名参加。因体魄强健,他顺利被录取,并很快参加为期4个月的选拔训练。他虽不懂法语,但凭着中国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不仅经受住了残酷、甚至是非人道的训练,而且在军事、体能、枪支性能等方面的考核均名列前茅。按照外籍军团的有关规定,余三明可以自由选择兵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心仪已久的坦克兵。他所在的部队就是赫赫有名的法国第一外籍装甲团,在编制上隶属于法国第六机械化部队。
余三明首先被派驻法国南方奥朗日,一边驻防一边接受更严格的军事训练。其间,他所在的部队多次参加大规模多国联合军事演习,其中他第一次参加的在意大利西西里岛附近海域举行的军事演习给他印象最深刻,也让他对法国“外籍军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余三明回忆说,法军在该演习中的主要合作伙伴除意大利军队外还有美国的一支超级航母舰队。当他第一次从军舰的船舱里出来,看见一支庞大的美军航母战斗群时,心中蹦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真的要打起来了?”
余三明后来承认,自己当时确实被美军的气势镇住了,并且认为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肯定气焰嚣张、不可一世。实际上,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不仅没有在法国“外籍军团”官兵面前气焰嚣张,反而见到他们时恭敬有加,甚至退让三分。法国外籍军团老兵自豪地告诉余三明,其实美国海军陆战队“也对法国‘外籍军团’忌惮三分”,因为后者是一支比他们更“神奇”的部队。
余三明此后被派往中非、吉布提、埃塞俄比亚等国驻防,并数次与战争擦肩而过。因为业务能力过硬,余三明实现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在退役前曾当过一段时间坦克教练。
陈建:退伍创业再造辉煌
华裔外籍军团士兵在当兵时威风八面,他们退伍之后以何谋生呢?与大多数法国华侨一样,他们中大部分人目前在从事餐饮或与餐饮有关的行业,其中很多人都当上了中餐馆老板。“法国‘外籍兵团’退伍华人战友会”常务副会长陈建便是典型代表。
陈建祖籍浙江乐清,曾在中国海军航空兵部队服役。1990年,陈建因投奔在法国定居的哥哥而来到巴黎。偶然机会,他在地铁里发现一张介绍法国“外籍军团”的招贴画。出于对军队的热爱,也为了更好地融入法国社会,他毅然决定加入“外籍军团”。得益于先前的军旅经历,在通过层层筛选后,陈建终于在1991年如愿以偿地戴上了“外籍军团”的白色贝雷帽。
作为法国“外籍军团”的一员,陈建于1993年和1995年两次被派往前南斯拉夫地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在长达数月的维和行动中,陈建几乎枪不离手,防弹衣不离身,随时监控交战双方是否使用了联合国禁止的强火力武器。陈建护送过红十字车队,也监督过换俘行动。他所在部队发生过坦克被劫事件,其驻防的山头也曾遭到当地军队袭击。
眨眼间5年光阴就过去了,陈建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外籍军团。因在部队当坦克兵的缘故,陈建1996年复员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华人成衣厂当司机。不久,他自己也开了一家成衣加工厂。每当回忆起这一抉择,陈建总是自豪地指出,作为退伍军人,他本有权享受法国国防部提供的一年高额“待业费”,但他更愿意以辛勤的劳动养活自己,以显示中国人并不想“揩法国政府的油”。
成衣加工厂的生意并不成功,陈建赔光了当兵期间攒下的积蓄。1997年,他与妻子贷款20多万法郎,盘下一家中餐馆,取名“鑫亚酒楼”,在一个新领域展开了另一场漫长而艰苦的“生存战”。陈建经常说,枪林弹雨都经历过了,世上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呢?“鑫亚酒楼”的名声越来越响,其生意也逐渐红火起来,成为吕埃—马勒迈松市的“明星餐馆”之一。
当然,陈建与外籍军团的渊源,多少对他在法国立稳脚跟有所帮助。进入“鑫亚酒楼”,一张陈建与外籍军团重要将领——里多将军和库隆将军以及吕埃—马勒迈松前市长博梅尔(曾是法国历史上最年长的市长)的巨幅合影便映入眼帘。餐馆生意越来越红火,但陈建并没有就此满足。目前,陈建正准备与朋友合伙成立投资公司,并积极为开连锁店作准备。
⑽ 法国外籍兵团
法国外籍兵团的华裔士兵:
法国外籍兵团,由于英勇善战而名声远扬。巴黎市政府体育部教练蔡垂彪告诉笔者:“法国外籍兵团创于1831年,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我的父亲三十年代曾在外籍兵团服役,目前外籍兵团有8000多人,高级军官大部分是法国人,士兵却来自100多个不同的国家。”
外籍兵团每年在巴黎、尼姆、马赛三地设立招兵处,招新兵千人左右,年龄在17—35岁之间,要求新兵没有精神病史和传染病史,但是要经过四个月的体能测试,要适应任何地方的气候。无国籍、无居留证者,服役3年后可取得法居留权,5年后可优先申请加入法籍。
倪阿乐,浙江温州人,小个子,人瘦瘦的,但看上去很成熟。1989年高中毕业,在春暖花开的春天,带着美丽的憧憬,来到世界名城巴黎。但是等待他的却是提心吊胆的日子,每天要没完没了打黑工赚钱还债。在法国度日如年,后来听同乡说外籍兵团收新兵员。阿乐于1989年8月加入外籍兵团,入训4个月后,1990年3月派到中非服役,每个月工资加补贴7600法郎。服役4个月回到法国,休假一个月,10月份派到伊拉克,正值美伊交战“风暴行动”期间。伊拉克的气候干燥,风沙遍地。阿乐是坦克兵,一个连队3个班,一个班1辆坦克3辆汽车;一个班一个帐篷住12个人,三个帐篷连在一块。有时候风沙乍起,整个帐篷被刮到几十米之外,风沙遮目,十几米远看不见人。最难受的是每天二、三次的防毒训练,天上有飞机空袭,地上也有部队演习。戴上防毒面罩穿上防毒衣,胸闷气喘,非常难受。
有一天凌晨之时阿乐站岗,由于天气寒冷,在汽车里避风,大约过了一刻钟左右,下士长出来小便看见了,训了阿乐一顿,说这是在部队,就应该坚守岗位,阿乐低头表示认错。下士长向上尉汇报,说阿乐站岗时间在汽车里睡觉,违反部队纪律,阿乐受到严厉的惩罚。在“茫茫无人烟”的大沙漠里挖长1.5米,宽1米,高1.5米的防空洞。早晨8时开始,中午喝点水吃点面包,一直干到凌晨3时才完工回来休息。他躺在床上望着漫漫天际,睡不着觉,一天之间经过严冬和酷暑,头昏脑胀,想念家乡亲人,他感到委屈。阿乐在部队干了7年,在海外执勤三年半,曾到过中非、伊拉克、吉布提。
王胜钏是温州上都人,长得熊腰虎背,身高一米八,像个关东大汉。1983年入伍,现在已入法籍,说得一口法语。他退役后做过服装业,现在开一家中餐馆“汉城酒家”,生意尚可以。说起当年当兵的情况,王胜钏滔滔不绝:在外籍兵团当兵,就是当雇佣军,有一定的危险,但是在法国没有其它出路,当兵后可以居留。说起训练,王胜钏口若悬河:训练生活当然是很辛苦,但是也很刺激。有一天半夜突然紧急集合,每个人从梦中跳起来,朦胧中穿好衣服全副武装,排好队跑步出发,谁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去干什么,气喘喘跑到海边,海边有几只小船,大家奉命上船,把船挤得七上八下。由于风浪很大,有的人晕船呕吐,船开了大约15分钟后,突然间轰轰巨响,兵船爆炸了,一时间火光冲天,所有的人都落在水里,大家拼命朝有灯光的地方游去,一直折腾到天亮,才知道原来是场演习。王胜钏当了5年兵,没有打过仗,在黎巴嫩呆过,是干后勤,又在吉布提干了2年。
巴黎的华人中,还有浙江的代锦、林飞、杨振国、陈建武、阿厉等先后去当过兵。服兵役的还有北京人、福建人、上海人、湖南人。到现在为止华裔兵已有40多人复员,他们大多数住在大巴黎地区。
报名法国外籍兵团 :http://www.shuqian.com/tlspace/?do=viewtopic&t=7405&view=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