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一战多少逃兵

法国一战多少逃兵

发布时间:2022-05-14 03:14:17

㈠ 一战故事

英德官兵共度圣诞

1914年12月7日,英国大主教提出一个建议:为前线作战官兵提供一个临时间隙,以庆祝圣诞节。这个建议很快得到德国方面的积极响应,双方官兵家属和朋友也在为他们能过一个充满爱意和欢乐的圣诞节而努力。家属和朋友们准备了信件、圣诞卡和包裹,包裹里面塞满了温暖的衣物、食物、香烟、药品。为了增加前线圣诞节的气氛,他们甚至还制作了小小的圣诞树。

在欢庆圣诞节时,德军比英军表现出了更大的积极性,他们作了充分的准备。圣诞之夜,德军官兵把他们用蜡烛精心装饰的圣诞树拿出来,放在堑壕的矮墙上。数百点烛光映红了堑壕,照在官兵们兴奋的脸上。英军官兵也看到了这些光亮,但是他们搞不清德国人究竟在做什么。英国的监视哨向他的上级报告了这一异常情况,得到的命令是:可能是骗局,不要开火,要密切监视他们。随后,英军官兵听到了德国人庆祝圣诞节的声音。参战的陆军中尉肯尼迪回忆说:“圣诞之夜,对面堑壕的歌声和欢笑声飘向我们,我猛然听到一个德国人在大声喊叫:‘英国人圣诞节快乐!’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德国人正在尽情地欢度圣诞之夜,情绪立即受到感染。一个英军士兵高喊:‘你也是!’随后,双方一起唱起了圣诞颂歌。”

另一个英军士兵回忆道:“当我们唱完歌时,他们所有的人都鼓起掌来。这的确是一件非同凡响的事:在战争中,两个敌对国家的士兵,唱着同样一首圣诞颂歌。”发生在圣诞之夜的动人故事,在圣诞日这天仍然继续着。德军士兵在堑壕中对着他的敌人高声喊道:“托米,你过来看看我们!”名叫托米的英军士兵则回答:“不,你到这里来吧!”
在很多地方,双方主动派出代表在彼此阵地之间的“无人地带”进行谈判,达成这样的协议:如果你们不开火,我们也不开火。人们纷纷爬出堑壕,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互相握手,彼此交谈,祝贺圣诞快乐,好像是多年的老相识。他们说笑着,交换香烟和纪念品,观看亲人和朋友的照片。许多士兵见到了渴望见到的敌人。休战期间,英德双方还共同为阵亡者举行了安葬仪式。他们把双方阵亡者的遗体抬到“无人地带”,整齐地摆放在一起,然后举行一个简短的仪式,寄托他们对死者的哀思。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休战期间,英德双方官兵在“无人地带”进行了多场足球赛。其中一场球赛是由一个英军士兵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足球,在人数和时间均无限制的情况下开始了比赛。双方队员兴致盎然地奔跑在宽阔的“赛场”上,直到这个球被铁丝网扎破而泄气为止。此次比赛英军以3比2获胜。
由于圣诞节休战是非官方的、无组织的,因而不同地方的休战时间也不相同。短的不到一天,长的一直延续到1915年元旦。然而,战争毕竟是战争,它并不因为前线官兵的友好而结束。1917年,英德双方的对峙局面开始动摇,1918年,对峙局面被彻底打破,德国战败

㈡ 1812年俄法战争

俄法战争是发生在大陆封锁政策之后。
大陆封锁政策是法国为了对抗英国所指定的方案,简单来说就是禁止英国的商船停靠欧洲的港口。
因为法国的权威很多国家都履行了,可是整个欧洲只有2个国家不履行,1个是大英帝国的盟友葡萄牙王国,另一个就是沙俄帝国了。
葡萄牙王国和法国本就处于战争状态,所以不理会也很正常,反观俄国,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并不支持拿破仑的对外扩张政策,加之与英国的贸易对俄国来说至关重要,于是不顾法国的条约一意孤行开放对英国的贸易,这种行为在法国看来无异于对法国宣战。
阿芒.科兰古,法国驻俄国圣彼得堡大使,拿破仑将他召回国内,虽然科兰古和其他人一样对拿破仑很是钦佩,可是他不会被情感所蒙蔽,他知道皇帝意图,也担心法国的安危。
战争。
拿破仑最终说出了这个词,短短3天拿破仑从欧洲各地征集了60万大军,在拿破仑看来,展现军力足以让沙皇看清局势,队伍中有讲西班牙语的,有讲德语的,还有法语的,拿破仑称其为侵俄大军,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则称其为16国联军。
这个军队的庞大性是欧洲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这支军队另一个特色就是非战斗人员很多,很多军官甚至士官都把妻儿带在身边,所以这支军队可以说是形形色色。
拿破仑承诺他们很快就可以回家,可是一旦跨过了波兰和俄国的边境线,他们就走向了未知。
亚历山大一世知道战争不可避免,他在两种决策之间犹豫不决,是要和他正面交锋,还是要把它们引入莫斯科,为了提防法国间谍,亚历山大一世不得不对大多数参谋隐瞒实情。
拿破仑对亚历山大的皇位不感兴趣,他并不想摧毁沙俄帝国,他只想打一场规模小的战争实现自己统一欧洲的梦。
60万大军随即开到了立陶宛首都,法军到达之后才发现沙皇已经放弃了这个城市。
俄国巴莱索夫将军前来希望法军可以撤出,但拿破仑拒绝了沙皇的提议,于是俄法战争正式打响。
为了给沙皇施加压力,拿破仑在俄国各地散发消息,称拿破仑大帝并不是农奴的敌人,他来是要解放他们的,被沙皇压迫了这么久的农奴一定非常渴望得到自由,在战争开始前沙皇和拿破仑都无法预测农奴的想法和他们的忠诚度。
沙皇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法,俄军在撤退途中烧毁一切可用物资,离开立陶宛之后的法军的马匹吃了有毒的草料后而死,很快饥荒和疾病开始肆虐,不久就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小偷和逃兵。
到达白俄罗斯地区时拿破仑已经损失了众多马匹和士兵,相当于打了两场硬战,他迫切的需要交战,比以往更需要。
随着法军的不断深入饮用水开始出现了短缺现象,不少营只能用啤酒来解渴,拿破仑希望他们继续前进休息就是浪费时间,科兰古抗议道:争个你死我活胜利者只能得到焦土!
到达斯棱摩斯克后俄军有2万人参战,他们接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歼灭法军,可是在拿破仑大军面前这支军队无疑是鸡蛋碰石头,城墙后这座以木质建筑为主的城市化为火海。
斯棱摩斯克战役是俄国人民的催化剂,在这里有无数的平民死亡,不过因为斯棱摩斯克战役中2万俄军的骁勇善战和誓死不不后退一步的精神,俄国大军得以撤退退回莫斯科。
斯棱摩斯克战役不仅是转折点,更是沙皇与人民之间矛盾的开始,人民不明白为什么沙皇不保护他们的城市?俄国将军乌瓦罗夫将军给友人写信道:穿上这身军装让我感觉到恶心,我们像棋子一样四奔东西,如果不是职务,我会脱下这身军装换上农民的衣服。
在这个时代拿破仑的军事才华让所有人都黯然失色,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沙皇使出浑身解数也难敌拿破仑,于是在俄法战争中亚历山大一世承诺并不亲自指挥军队,这在俄国历史上尚属首届。
其次是他是个非常正气的人,亚历山大一世特别讨厌库图佐夫,原因是看到他的脸就想起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的失败,原因是当时库图佐夫提的意见沙皇没有接受,最后导致全军覆没的事实。
亚历山大一世任命库图佐夫为总司令时立刻激发了全国的爱国热情,:将士们,请履行你们的职责,想想你们的孩子在火海中渴望得到帮助的眼神,想想你们的皇帝亚历山大,他把你们看成是正义的化身。
在俄国重振旗鼓的时候俄国的宣传攻势也在法国军中传开:法国士兵们,你们被迫向我们进军,不要相信你们的皇帝,他贪得无厌,年轻人鲜血对他来说无足轻重,回家吧,趁还有机会。
这些宣传意在削弱法国大军让他变得更加脆弱,几周之后拿破仑已经逼近莫斯科,公众舆论把库图佐夫逼得走投无路,在离莫斯科3公里的地方他设下了防线。
3座大多面堡,大多面堡指的是前面挖战壕,里面放置90个人的轻步兵,战壕后是俄军的大炮,大炮后是众多的俄军士兵。
拿破仑让乌迪诺摔2个军守住右翼的桥梁,为了防止俄军迂回包抄,其他所有军队攻击最小的一个防御阵地。
俄方称之为博罗季诺战役,法方称之为莫斯科战役。
俄法双方兵力对比:
法兰西第一帝国 VS 沙俄帝国
14万 11万
214个步兵营 180步兵营
317个骑兵中队 20个哥萨克骑兵团
587门大炮 624门大炮
俄国士兵就是受伤也不求救,他们决心战死沙场,但是光有勇气是不够的,很快法军就获得了小多面堡战争的胜利。
每支部队都在包扎伤口,为了吃掉最大的大多面堡,拿破仑派出了全部军队,但是禁卫军却留在了身后以备不时之需。
“士兵们,这是你们最光荣的时刻,向你们在奥斯特里茨一样前进吧,你们的英勇会载入史册,当人们看到这段历史时会说,他,参加了。”
开战仅一分钟双方死伤就超过了1万人,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人都描述黑烟把天空给遮住了,发射炮弹的死神,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甚至都没主要到身边的队友一个一个的倒下。
战争整整打了一天,最终俄军损失惨重撤出了战斗。
法军损失了2.62万人,而俄军损失了5.31万人。
现在很难评判博罗季诺战役的胜负,因为双方都未达成自己的目标。
拿破仑的目标是全歼俄军军队,而库图佐夫的想法是保卫莫斯科。
黄昏时库图佐夫下令第二天进攻法军阵地,可是当晚他就下达了相反的命令,撤军。现在推论极有可能是他再此期间收到了伤亡报告,后面发现这次损失的人数超过了俄军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库图佐夫不得不承认他的军队并不足以强大到阻止法军,现在最好的方法就是放过他们,去后方补充军队。
法军占领莫斯科后莫斯科市长自作主张烧城,不留给法军任何一物,莫斯科几乎被烧了个精光。
沙皇把大火的罪推到了法军头上,这是俄国第二轮的催化剂。
“农民们,这是上帝对我们的惩罚,我们的敌人,邪恶的法国人已经占领了我们的莫斯科,加入我们,为国而战。”
拿破仑最致命的错误就是他以为占领了莫斯科,就等于击败了俄国,所以现在是商讨和平条约的最佳时期,他希望沙皇体面的投降。
可是沙皇知道,签署和平条约无异于自杀行为,他会被赶下皇位取而代之,而且他没有必要和法军讲和,尽管现在法国占领了莫斯科,他也知道,法国只要俄国多呆1天,问题就是多一点。
莫斯科,击败了拿破仑。
10月18日拿破仑在最后一封信中宣布撤军,正如科兰古悲观预测冬季在11月毫无征兆的到来。
撤军的路上冻死的人就不说了,最主要的战役是贝尔齐纳河之战。
战役名称是来自于一条阻断拿破仑的河流,齐洽科夫将军在河对岸修建了阵地,2.21万的军队封锁了桥梁,后方库图佐夫的8.14万大军正在冒死逼近法军阵地,从南方来的哥萨克骑兵团以3.14万的大军逼近法军,法军仅有4.14万人,如果过不了河,那么除了投降别无选择。
一个意外的发现就是一名法军士兵发现了一个农民的腋窝很湿,于是他们拷问了这个农民,农民告诉他在离鲍里索夫镇以北20公里有一个斯图迪安卡的过河点。
拿破仑得知后命令乌迪诺率军攻克仅有500人的鲍里索夫镇并拿下该镇,开始在鲍里索夫大造特造让齐洽科夫误以为他们在这里过河,实际上趁着夜色法国大军跟着埃布莱筑桥队前往斯图迪安卡,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们急于巩固细线的防御,当天夜里,每个骑兵背上都背了一位步兵,400名步兵用木头达成竹筏与英勇的骑兵同行,在乌迪诺的进攻下,仅有200人的俄军被击退,法军控制了西岸。
声东击西非常成功,当天夜里在水温零下40度的情况下法军修好了第一座桥,早上9点在第一座桥旁边修好了第二座桥,当天下午就有超过7000人渡河。
3天后齐洽科夫率军2万人冲向乌迪诺的4000人,这一仗尤为惨烈,另一边巴克莱率4.14万对抗马尔蒙的1.1万人,当天夜里俄军损失惨重撤出战斗,法军获得胜利。
库图佐夫得知后立马命令士兵马不停蹄的进军,拿破仑知道想要继续重试军事生涯就只有一个选择,放火烧桥。
库图佐夫错过了贝尔齐纳河的最佳战机。
拿破仑并没有出掉这场战役,却输掉了整场战争。超过55万人冻死,战死,被俘,俄国之战标志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陨落,而俄国却走向了新的纪元。
贝尔齐纳河之战即是法军的灾难,也是胜利。胜利所指的是整个军队的近卫军,统帅部,参谋都活了下来。
与拿破仑产生鲜明对比的是,苏尔特的西班牙侵略军也被英西葡联军打到法国本土,直至第六次反法同盟胜利,英西葡联军已经打下马赛和里昂直指巴黎。

㈢ 一战时法国损失有多严重是协约国最严重的吗

一战使法国总共伤亡150万士兵,同时丧失了1/10的人口,约7%的国土和大部分工业和富庶地区遭到德军占领,大量产业被破坏,物质损失巨大,同时还欠下了大量债务。战争的损失,使法国在长时间内面临财政困难。
第一次马恩河会战
1914年8月英法军队在边境之战失败后,为了摆脱德军,于9月4日撤过马恩河,积极加强左翼力量,准备反攻。联军66个师108.2万人对德军51个师90万人;
凡尔登战役(Battle of Vern)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战争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的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经过10个月的厮杀,法军阵亡、负伤、被俘和失踪的人数达46万人。
索姆河战役
在1916年7月1日爆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英法联军投入39个师(后增至86个师,其中英军54个师,由F.福煦将军指挥)。参战双方伤亡约134万人,其中英军45万余人,法军34万余人,德军约53.8万人。

㈣ 一战法国死了几万人

法国:1,240,000

第一次世界大战里交战双方军民的死亡人数的比例,协约国士兵占36%,协约国平民占20%;同盟国士兵与平民各占22%。请注意战争里平民大多是死于西班牙甲型流感。
协约国士兵的阵亡: 5,497,600
·比利时: 13,700
·英国: 908,000
·澳大利亚:60,000
·加拿大:55,000
·印度:25,000
·新西兰:16,000
·南非:7,000
·大英帝国:715,000
·法国:1,240,000
·法国殖民地:114,000
·希腊:5,000
·意大利:650,000
·中国:3000
·日本:300
·黑山:30,000
·罗马尼亚:336,000
·俄罗斯帝国:1,700,000
·塞尔维亚:450,000
·美国:50,600
同盟国士兵的阵亡:3,382,500
·奥匈帝国:1,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意志帝国:1,770,000
·奥斯曼帝国:325,000
平民被杀:6,493,000
·奥匈帝国:300,000
·比利时:30,000
·英国:31,000
·保加利亚:275,000
·法国:40,000
·德意志帝国:760,000
·希腊:132,000
·罗马尼亚:275,000
·俄罗斯:3,100,000
·塞尔维亚:650,000
·奥斯曼帝国:1,000,000

㈤ 连逃兵都主动回到军队!法国人为何如此期待一战的爆发!

早年,俾斯麦已有言在先:“巴尔干发生的一些混帐事儿,会点燃下次的战火。”德国的同盟奥地利在这一半岛上陷入了一个极不稳定的政治局面。在这一地区,信仰不同宗教的各种族为独立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终于从摇摇欲坠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中获得自由。在这些民族里,有一部分属于斯拉夫种族(占人口的47%),其中就包括塞尔维亚。在与之交界的奥地利省份中,或多或少也居住着一些塞尔维亚族,还还有大量的其他斯拉夫人。这些人已逐渐认识到,与作为邻国的塞尔维亚事实上是同属一个民族,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不再受制于人,摆脱奥地利的统治,越过边界和塞尔维亚联合在一起。塞尔维亚也发誓,要将所有南方的斯拉夫人全都从奥地利人的压迫之下解放出来,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于是导火线被点燃了。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激进民族主义者暗杀了奥地利皇储夫妇。

大战已经迫在眉睫,部长们就是否要请出“B手册”付诸实施,展开了唇枪舌剑。这是一份黑名单,上面开列的全是法国政府掌握的所谓煽动分子、无政府主义者以及间谍嫌疑分子,这些人都得在动员那天逮捕。但出于维持国家团结,内阁只批准逮捕了若干有间谍嫌疑的外国人,而没有一个法国人被捕。法国的军事领导人估计,可能会有约53%的法国人将拒绝征募。但实际上,这个数字仅比1%稍多一点。战争狂热的表现不断增加,人们心存感情用事的幻想,盼望着报1870年之仇。成群结队冲进新兵征募办事处的志愿兵,逾35万人。更使人感到惊异的,和平时期的3000名逃兵自动返回他们的部队。就连“B手册”上所开列的2501人中,最后有80%都志愿参军作战去了。

▲巴黎出现的第一张动员布告在协和广场和王家路的转角,至今还被保存在玻璃框里

8月1日晚7时,在圣彼得堡的俄国外交部,德国大使三次要求俄国外交大臣对最后通牒作出答复,在三次都遭到了否定的回答之后,便按照指示递交了宣战照会。法国是在8月3日6时15分得到开战信号的,那时外交部接到通报说德国大使来访。后者打开手中文件,宣读了里面的内容,声称鉴于法国一连串侵犯边界的“有组织的敌对”行动,以及所谓法国飞机对纽伦堡及卡尔斯鲁厄的铁路实施了空袭,“德意志帝国认为自己已处于与法国交战状态”。事实上,德国巡逻队早已越境进入法国境内了。8月2日早晨,贝耳福的一个法国哨兵——安德烈·珀若下士,查问由一个中尉率领的德国巡逻队的口令,对方立即开枪。法国兵在被击中后,举起步枪瞄准和射击了3次,打死了那个中尉。然后下士丢下枪,摇摇晃晃走了几步,就倒下来死了——这是“西线”上被杀的第一个法国士兵。

8月4日,德国开始了实际的战争行动。德国军队开进了中立国比利时,以便借道对法国发起攻击。这一侵略为英国对德宣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同一天在巴黎,在参众两院的联席会议上,政府宣布由于“外国战争或武装侵略引起的迫近危险”,国家出于“戒严状态”是有理由的。尽管法国政治家长期以来对军队将领抱怀疑态度,但并没人对此提出质询,没有辩论就通过了在全国实行戒严的法令,从而把法国的命运托付给了将军们。普恩加莱未能亲莅议会,因为法律明文规定总统不参加议会会议,他同两院的联系都由信件进行,所以由别人代他读了演说词。宣读时,全体听众均离座肃立,不断发出欢呼和喝彩。普恩加莱特意还改动了法国传统的三个座右铭——“自由、平等、博爱”——说现在法国在全人类面前代表着“自由、正义和理智”,勉励所有法国人不管政见异同,团结成一个“神圣联盟”,并“在共同的爱国信念中象兄弟般地联合起来”。

㈥ 在拿破仑年代,为逃过兵役,法国人做过哪些事情

各位读者老爷们,如果你不幸穿越到拿破仑时代,千万不要做英雄梦。拿破仑陛下的战功和你没啥关系,他的战争就是一幕幕以人肉为音符的歌剧,最保守的估计是法国为了皇帝的战争损失了八分之一的青壮年。如果赶上了远征俄国,你只有百分之三左右的机会回国。因此在拿破仑大杀四方的年代里,如何逃过兵役就成了法国人最关心的事情。

逃兵在法国有什么好处哪?除了保命,他还能让你有发财的机会。穿越不易,你不弄些发明、不投机倒把一下可对不起祖国的教育。作为穿越者,你要是记下了拿破仑战争的各大战役的时间和过程,大可以靠买卖各国国债发财。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福利就是逃兵可以泡妹子,由于战争频发,法国后方精壮的男子对女人们可是稀缺资源,战争最频繁的年份也是法国私生子最多的年份。

常言道“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但历史的作用可能真的不是让我们遇见未来这么简单,读到深处的人一定明白,读史只不过让我们有更大的自由和能动性去创造未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在高晓松的歌词里,我们除了体验了一把文艺情结,更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情怀。诗歌为我们缔造了一个精神的乌托邦,而史哲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现实,我们不仅要活在现在,更要活在未来。跟着这些经典,遵循着历史的足迹,一点点掀开面纱,还原真实的场景,感受时光的流逝,追逐着哲人的思想,一点点探究人类的精神世界,一天天遇到更智慧的自己。

㈦ 意大利倒戈是否加速一战结束进程

一战时,意大利是在战争爆发后快一年的1915年4月,在和协约国签订了《伦敦条约》后才对奥匈帝国宣战的。而它出于对德国的惧怕,直到1916年8月28日才敢对德宣战。
意大利战线在一战明显是一个次要战场。一方面是阿尔卑斯山脉造成的战场恶劣,另一方面就是意大利军队的拙劣。在沙俄面前完全是一副鱼腩表现的奥匈帝国犹如杂烩汤的军队,在面对意大利军队时,立刻变成了一把切削意大利奶酪的锋利餐刀。奥匈帝国军队中对俄罗斯人饱含民族情谊的斯拉夫人在面对意大利人也一下犹如凶神附体,无往而不胜。
1916年刚参战时,意大利全国军队总数为87万,到了1918年初,意大利损失军队总量已经达到76万。其中被俘就是30多万,逃兵17万。后来如果不是协约国方面派来英国第10军,法国的2个师,美国的第83师。意大利无疑在1917年底就要垮台投降了。
说意大利倒戈能够加速一战的结束进程?我可以用一个历史桥段来回答这句话.
当意大利背盟投入协约国的消息传到柏林时,威廉二世召见鲁登道夫,告诉了他这个消息。鲁登道夫如释重负。他说他以为传来的是意大利加入中欧同盟对协约国作战的噩耗呢。他说:“陛下。如果意大利加入我们。我需要你给我80个师去保护它。但是如果它敢于与我们作战的话,我只需要你给我40个师就能彻底打败它。”

㈧ 一战中意大利的倒戈事件

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

5月23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意大利在向奥匈帝国宣战后加入协约国。
一战时,意大利是在战争爆发后快一年的1915年4月,在和协约国签订了《伦敦条约》后才对奥匈帝国宣战的。而它出于对德国的惧怕,直到1916年8月28日才敢对德宣战。
意大利战线在一战明显是一个次要战场。一方面是阿尔卑斯山脉造成的战场恶劣,另一方面就是意大利军队的拙劣。在沙俄面前完全是一副鱼腩表现的奥匈帝国犹如杂烩汤的军队,在面对意大利军队时,立刻变成了一把切削意大利奶酪的锋利餐刀。奥匈帝国军队中对俄罗斯人饱含民族情谊的斯拉夫人在面对意大利人也一下犹如凶神附体,无往而不胜。
1916年刚参战时,意大利全国军队总数为87万,到了1918年初,意大利损失军队总量已经达到76万。其中被俘就是30多万,逃兵17万。后来如果不是协约国方面派来英国第10军,法国的2个师,美国的第83师。意大利无疑在1917年底就要垮台投降了。
说意大利倒戈能够加速一战的结束进程?我可以用一个历史桥段来回答这句话.
当意大利背盟投入协约国的消息传到柏林时,威廉二世召见鲁登道夫,告诉了他这个消息。鲁登道夫如释重负。他说他以为传来的是意大利加入中欧同盟对协约国作战的噩耗呢。他说:“陛下。如果意大利加入我们。我需要你给我80个师去保护它。但是如果它敢于与我们作战的话,我只需要你给我40个师就能彻底打败它。”

㈨ 一战的时候法军有用机枪扫射逃兵,是否真有此事

没有
请看一下历史,即便是1917年,法国厌战情绪高涨,很多士兵拒绝作战,甚至发动兵-变的时候,也没有出现你说的情况
贝当上台后,也就是出发了为首的人,其他人还是被宽大处理了

㈩ 一战时,法国的军队最多是多少

76.7万

阅读全文

与法国一战多少逃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