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法国
1、“法国不是移民国家”什么意思呀?
这句话的意思是:法国的国民主要以原住民为主。不象美国,国民以外来移民为主,是一个移民国家。
2、法国国花:
法国的国花是鸢尾科的香根鸢尾花(又叫:爱丽丝)。
补充答案:
不少人以为法国的国花是“百合”,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原因是因为香根鸢尾花在外形上与百合花非常相像。
鸢尾与百合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科类,虽然一眼看去,似乎两者都有六枚“花瓣”,但其实鸢尾花只有三枚花瓣,外围的那三瓣实际是保护花蕾的萼片,只是由于这三枚瓣状萼片长得酷似花瓣,以致常常以假乱真,使人难于辨认。
此外,鸢尾的“花瓣”一半向上翘起,一半向下翻卷,而百合花的花瓣却一律向上。
另有一些鸢尾的花心深处还长有三枚由雌芯变成的长舌形瓣儿。由于欧洲人常把鸢尾花称作“百合花”,故不少人以为法国的国花是百合花。
法国人之所以会把鸢尾作为国花,现在流传有三种说法。
1、“是象征古代法国王室的权力”。
相传,在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任国王克洛维(481-511年)洗礼的时候,五帝赐给了他一件礼物――鸢尾花。此后法国人纪念自己的始祖,便把鸢尾花作为的标志。从公元12世纪起,法国的国徽上便出现了鸢尾花的图案。
2、“是宗教上的象征”。
根据基督教的教义,上帝虽然只有一个,但却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公元1376年,法国国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把原有国徽图案上的鸢尾花改为三枚花瓣,代表着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3、“法国人民用鸢尾花表示光明和自由,象征民族纯洁、庄严和光明磊落”。
再补充答案:
1、查理五世是法国国王,楼主说得没错,历史上英国国王也叫查理。
2、鸢尾花到底好不好看,楼主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图片,就有自己的感受了,别人说了也不管用,每人的看法不同。
㈡ 法国为什么能成为现代艺术的发源地
装饰艺术运动装※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法国是装饰艺术的发源地,巴黎是运动的中心。1925年的装饰艺术展览会是法国这场运动的集大成者。运动20世纪30年代达到顶峰,二战前逐渐衰落。※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家具与室内设计法国装饰艺术风格最集中体现在家具设计,此时期家具和室内设计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风格:1、比较注重东方的、怪异的形式,受俄国芭蕾舞团的舞台、服装设计影响。2、受现代主义影响,注重新材料运用.这两种风格创造了一种新的室内与家具设计的美学价值。法国设计贵重的材料、豪华的纹样、特殊的装饰动机体现了为权贵服务的特性,它并没有像德国设计师一样完全摒弃装饰,而是将简练和装饰融为一体,这是法国装饰艺术家具的最大特点。室内设计则创造出一种boudoirstyle的特殊风格来,强调豪华与夸张,往往采用多种装饰动机以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强调舒适感。造型趋于简单的几何形,简单明快,对比强烈。布瓦列特奠定了法国时装设计国际地位的大师,他的室内设计采用了东方装饰动机和流行的立体主义风格。格雷把装饰主义运动与国际现代主义运动联系的重要人物。※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陶瓷设计主要以人物与强烈的几何图案为特点,在二三十年代达到高潮。陶瓷设计受到中东和远东古典文明的陶器设计影响,特别是中国釉彩风格。重要的陶瓷设计家有德科和里诺伯,他们作品造型单纯、典雅,受中国影响很大。装饰性陶瓷的主产地是西维尔和里莫日的工厂。※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漆器设计装饰艺术运动对东方的迷恋导致了对漆器的模仿和发展。比较突出的是杜南,他的漆器屏风和室内壁板采用华贵的色彩计划,还以抽象的几何形态作漆器装饰,在漆器上用蛋壳镶嵌装饰是其学习东方漆器的成果。※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玻璃器皿设计法国的玻璃设计师在运动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重要的有拉里克、艾米尔??德科切蒙、道姆兄弟等,拉里克的设计动机来源于东方艺术、古典风格、以及现代艺术的某些因素。早期受新艺术风格影响,20年代左右形成自己的装饰艺术风格。作品能够批量生产,常用动物图案进行装饰,极具装饰性。是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玻璃器皿设计的代表人物。德科切蒙走玻璃作品雕塑化的道路,作品沉重而不透明。道姆兄弟是采用腐蚀玻璃技法达到装饰效果的代表人物。※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金属品和人物装饰品20年代法国的金属制品大多受到埃及或者东方风格的影响,但中期后开始转向简单、明快的风格。代表有普弗卡特和杜南,普弗卡特采用简单的几何形体来设计作品,后受流线型风格的影响开始转化。人物雕塑的金属装饰品是法国装饰艺术风格中一个重要类别。多数是女性舞蹈形象,主要用于室内装饰,注重不同材料肌理对比效果,格外豪华绚丽,正是装饰艺术风格的特征,代表有齐巴鲁斯等。
㈢ 法国的象征是什么
法兰西共和国及其象征
世人称为法兰西的这个古老民族,今天的正式名称是“法兰西共和国"。
缩写字头RF已成为十分常见的标记。
今天,共和制已经成为人们几乎完全一致的共识,但在过去的岁月里,却并非始终如是。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吧:十九世纪时,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共和国的象征,曾经先是革命法兰西,然后是自由法兰西(或称为左翼法兰西),其对立一方是君主制法兰西,或保守派法兰西。到了二十世纪,经双方同意,才一致接受了法兰西共和国或简称为法国为共和制象征。
神圣地被正式写入宪法中的唯一直观象征,是三色国旗,从旗杆起,依次为兰、白、红三色。这面旗帜,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发明的,后来,在帝国时期被延用,但1814年至1830年间一度被弃用,而由白色国旗取代。毫不妥协的天主教右派保皇党,渐渐把对白色旗的崇敬转移到了三色旗上。然而,十九世纪末期,,一直对红旗怀着某种破坏性崇拜的革命极左派,也集合在三色旗下(先是在人民战线时期,后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今天,三色旗已被一致承认为法兰西的象徽。
目前,有一种按其地位使三色旗与其它领土的旗帜进行比较的倾向。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市政府大门的三角楣上,在同一盾形纹章里,插着三面旗帜,三色旗居中,一侧是非官方的区旗,另一侧是欧洲兰色星光旗。
马赛曲是另一个正式的民族象征。1792年创作的国歌,在近一个世纪中,一直被认为是一首革命歌曲,一支游击队歌曲。1880年,第三共和国把它正式定为国歌。后来,笃信民族主义的右翼反对派,在接受三色旗的同时,也同意把马赛曲做为国歌。极左反对派也在反法西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时代里,接受了马赛曲。
今天,马赛曲在全民族的或军事的庆典场合,总是要演奏国歌。但是,它早已不像过去那样深孚众望,因为,它变成了日益扩展的和平主义的受害者,也因为,在探索其它价值标准的法兰西社会里,蕴育着一种反民族主义的情绪。
对于国旗历史的心身平行论,我们的介绍就到此而止。有人说,即使欧洲州旗已经深深地受人喜爱,但从音乐性,至少从知名度来讲,马赛曲仍然是独一无二的
代表法兰西共和国的寓意形象,是一位通常戴一顶弗里吉亚帽的妇女,这虽未写入宪法,但我们可以赋予她某种官方特征,因为,在国家印玺、硬币和邮票或其它政府行动和责任的标记上,都有她的形象。这又要上溯到法国大革命时代,在推翻君主立宪制、摈弃了它的印徽和带百合花的国徽之后。大革命不能没有自己的替代徽记。于是,1792年9月末,国民大会宣布:国家玉玺将带有“自由的形象”。然而,几个世纪以来,传统的寓意画象着述,都把弗里吉西帽视为自由的特征。根据1792年的一项决定,这顶帽子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主要徽记。从此,它就义无反顾地进入了法兰西历史。共和派胜利之后,力图使自己的形象得到全法国的确认,法国戴上弗里吉亚的寓意,受到了普遍赞同,在某种程度上,这顶帽子已经法国化了。自十五世纪末起,弗里吉亚帽被法兰西国有化的特征,变得更加鲜明,以至全球自由的寓意,也必须为自己寻找一个头部的饰物,(最着名的是巴托尔迪雕刻的纽约自由神头饰)。
在十九世纪错综复杂的历史中,有一些共和党人,认为弗里吉亚帽过于革命化:平等与和平的共和国象征,应该用其它方式表现(例如橄榄枝)。我们共和国象征的历史故事,除经历过述那些一过即逝的插曲外,还有几个更为着名直至今天还依稀可见的创作。
一个是,1849年发行的法国第一枚邮票,也称为献给色列斯(译注:罗马神话中的谷物女神)。另一个,是坐在国玺上,以太阳为头饰的共和国像,还有挂在公证人家门上的盾形纹章,以及荣誉军团奖章上的头像。
各种各样的法兰西共和国寓意形象,是由硬币和邮票使之官方化的,大多数是戴弗里吉亚帽的玛丽雅娜,戴帽与不戴帽的大量形象连绵不断地延续着,其中最着名的,当属“播种人”(欧·罗蒂创作于1897年),不仅形象与众不同(小幅全身像),其深刻的寓意,或更简单一点说,她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 这个妇女形象,代表革命的共和国,代表聪颖的“法兰西共和国”,代表法国。这个形象也被用作它途,变成了与以上表示国家标记完全不同的载体;如公共广场的雕像,各种建筑物的内部装饰,半身像画家、雕刻家或版画家的自由创作主题,舞台或街道上的生动寓意图象,个人收藏或私人家庭陈设,尤其是,报刊上的讽刺画更为多见。这一切,都是自由的,非官方的,也是可以争议的。
从1792年起,这位别名叫“玛丽雅娜”的形象,在一切法律详细规定 外,以同样的自由,被有根据地使用着。到了今天,戴着弗里吉亚帽的共和国妇女半身像,连同她“玛丽雅娜”的名字,似乎专门在市政府机关里使用,(更主要用于国家政治事务中),但也经常出现在民间或媒体及娱乐活动里,这与共和国官方的严肃性相去甚远。
然而,近来一位表情安详的玛丽雅娜,正式与法兰西三色旗结合在一起,成为最直观的识别国家公共职能的标记。从1999年起,凡省、部级或使馆发出的带台头信件,小册子、表格、广告和信息载体都必须有此标记。
很久以来,关于公鸡的说法总是莫衷一是。从耶稣受难的故事讲起,公鸡是基督教义中,警惕性的象征,但长时期以来,由于公鸡和高卢拉丁文化的亲近关系(高卢人高卢鸡),公鸡的象征,已融入了法兰西民族文化。当然,也不应忘记公鸡勇敢和勇于战斗的好名声:公鸡的品格,就是非常法国化的着名品格。
尽管如此,把公鸡定为正式的民族象征,从来不过是一种微弱的愿望而已,在大革命年代,七月王朝和第三共和国时期,都先后做过几次尝试。公鸡被拒绝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是,选择一个动物做为象征,这种选择的本身就有某种纹章的意味,也就是“封建”的东西,所以,不好。其二是,无论为何,公鸡也是家禽饲养场中的动物,不能与狮子、雄鹰置于同一水平线上。
鉴于上述原因,公鸡仅被派上了两种用场,尽管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但至少与国家的政治尊严相比,只能屈居次席:一种是,它象征着我国优秀的体育事业,另一种是,在某些纪念世界大战中阵亡将士的建筑上,用做勇敢作战的象征。
在洛林双十字的旗帜下(至少是在法国分担的地区),法国参加并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自由法国和后来的抵抗运动,之所以选择洛林双十字作为象征,就是因为要区别于当时维希政权继续使用着的三色旗。现在,洛林双十字,通常用做回忆1940—1945年代的建筑物标志,从瓦列里山,到极不知名的村野地区,大凡游击队战斗过的地方,均有此标记。
第三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戴高乐将军,通过提高总统任期(1958--59)的地位,为洛林双十字旗做了更多的工作。在纪念他入主爱丽舍宫的纪念章上,用了字母“V”框起洛林双十字的形象;取代共和国妇女形象的第一人就是戴高乐将军。对洛林双十字标记,将军的这一创意,具有双重推动的含义,这势将迫使戴高乐的继承人,也要为自己选择各种个人纹章。
那么,法国有没有建筑物形式的象征呢?第三共和国放弃了重修1871年被大火烧毁的推勒里官计划,继续把政府机关放在几世纪前修建的宫殿里(卢森堡宫、波旁宫、爱丽舍宫等)。宏伟的华盛顿议会大厦,既是博物馆,同时又是共和国象征性标志,巴黎却没有任何建筑物可与之相比。
与它最近似的共和国象征性建筑物,当属巴黎的先贤祠。它原是路易十五时代建成的圣。热内维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归国有脱离宗教后,改为埋葬“伟人”的墓地。十九世纪,先贤祠变成了反对共和国的右翼势力集中火力进行攻击的靶子。1814年到1830年间,它被归还教会。1851年到1885年间,因为这里埋葬着叱咤风云的历史名人而受唾弃(伏尔泰、卢梭、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马塞兰·贝托洛和让·饶勒斯等),有人不太夸张地说,到二十世纪中期,先贤祠依然只是左派的先贤祠,右派真正的先贤祠,是巴黎残老军人院(蒂雷纳沃邦、拿破仑、福煦元帅等),但是,法国右翼大约像过去自己曾经主动接纳共和国那样,也向先贤祠表示了尊敬。1964年无疑是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戴高乐将军将让穆兰的遗体放入了先贤祠。按照 两大阵营的观点,这件事实本身,已经表示同意承认拉丁区的伟大祠院是全民族的,也就是说,原则上,也像过去共和国和她的旗帜及其弗里吉亚帽一样,先贤祠也是实现法兰西政治统一的一个象征
㈣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为什么法国的国旗是三色旗
法国国旗为蓝,白、红三色,称三色旗。有人曾解释说;这三色象征着自由、平等、博爱。那是不正确的。
法国国旗如果不是世界上第一面国旗,也是最早的国旗之一。在封建时代,并无国旗一说,旗帜仅供军队使用,各个封建诸侯一般都有自己的旗帜。代表各个诸侯。国王军队的大旗,是君王的象征,不是国旗。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法兰共和国的旗帜上还保留着王室的白色?机敏的法国人定会说,留下王室的白色体现着历史的连续性。
㈤ 关于法国的徽中的一个图案
鸢尾纹章,香根鸢尾是法国的国花。而蓝底上嵌金色鸢尾是法国王室的标记。
㈥ 法国 英国国旗的由来
法国国旗的来历:
法国的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分别为蓝、白、红三色。法国国旗的来历有多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巴黎国民自卫队就以蓝、白、红三色旗为队旗。白色居中,代表国王,象征国王的神圣地位;红、蓝两色分列两边,代表巴黎市民;同时这三色又象征法国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http://..com/question/15360368.html
英国国旗的来历:
英国国旗的来历
据大不列颠岛先前岛民的传说,大约在西元几世纪时前,有一位名叫圣乔治(St. George)的骑士杀死了一头恶龙,传说当时圣乔治杀死恶龙后,龙的血流到地面上,正好形成了一个十字形。
时间来到十二世纪,十字军东征时。一一九○年,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由英格兰(England)国王理查王领军,在亚康大获全胜。圣乔治打败恶龙的地方就在这附近,英人便认为是圣乔治在保佑他们胜利,圣乔治被视为守护圣人。一二七七年,英人设计了一面白底红十字的“圣乔治旗”为英格兰国旗。
一六○三年,苏格兰(Scotland)国王詹姆士一世兼任英格兰国王,使英格兰与苏格兰两国合一。詹姆士认为应该要有一面共同代表英格兰与苏格兰的旗帜,于是在一六○六年将苏格兰国旗,蓝底白X字的“圣安德鲁旗”(St. Andrew's)与圣乔治旗合并,出现了最早的米字旗。
一六四八年,发生“清教徒革命”,清教徒领袖克伦威尔处死英王查理一世,废除王政和上议院,一六四九年成立共和政体,并将国旗换为英格兰旗。一六六○年恢复王政,同时将国旗换回米字旗。
一八○一年一月一日,爱尔兰的白底红X字“圣帕特里克旗”(St. Patrick's)被并入英国国旗中,成为了现在的样式,使用迄今。
英国国旗的图案看起来就像一个“米”字,所以华人把她称为“米字旗”;但“米”毕竟是个中国字,英国人当然不会这样称呼他们的国旗。英文里把英国国旗叫做“Union Jack”或“Union Flag”。 Union 为联合之意,英国是由数个王国联合组成的国家,所以这里的 Union 即是指英国; jack 是“舰艏旗”,是一种悬挂在船头的旗帜,英国国旗最早的用途是挂在船头标识国籍,故以 jack 称之。两字组合起来,就是英国的旗帜之意。
英国国旗:综合了原英格兰(白地红色正十字旗)、苏格兰(蓝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爱尔兰(白地红色交叉十字旗)的旗帜标志。现国旗的白边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
英国国旗,俗称“米字旗“,正式称呼是“the Union Flag",也常常称为“the Union Jack"。Jack是海军用语,指悬挂在舰首的旗帜,英国军舰舰首都悬挂国旗,因而得名。Union Flag是意为“联合旗帜”。它是深蓝底色的红白米字旗。这面旗帜由英格兰的白底红色正十字旗,苏格兰的蓝底白色斜十字旗和爱尔兰的白底红色斜十字旗合一而成。后来爱尔兰岛的一部分脱离了英国,国旗也未再改变。国旗上没有代表威尔士地区的形象,因为设计时,威尔士早已与英格兰合并了。英国国旗上的十字分别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以及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
英格兰圣乔治的白地红十字旗产生于1200年, 随后被英格兰采纳为国旗。苏格兰的圣安德鲁的蓝地白色“X"型十字旗,最早于8世纪时出现,但直至13世纪时才被苏格兰正式用作国旗。1606年,詹姆斯一世统一英格兰和苏格兰时,将这两面旗帜图案重叠起来,作为大不列颠的国旗。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的白地红色“x"型十字旗,最早是爱尔兰菲茨诺德家族的旗帜;1801年,爱尔兰与大不 列颠联合组成王国后,这面旗帜又与大不列颠国旗重叠,最后形成 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这面构图奇特的“米字旗”。2001年10月22日,英国邮政为纪念这面国旗200周年发行一枚包含四枚邮票的小全张。小全张的右上角那枚邮票就是这种“米字旗”。其他的三面旗帜是:
英国军舰旗:英国军舰旗最早出现在17世纪初期,小全张左上角的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军旗, 这种军旗将米字旗放在左上角,中间是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十字。
海盗骷髅旗:海盗骷髅旗是英国潜艇部队的军旗,英国潜艇部队的每一艘潜艇的军旗样式都不一样,小全张的这枚军旗是圣普罗秋斯号潜艇的。
三军总司令军旗:三军总司令军旗也是将米字旗放在左上角,三调色带分别是:深蓝色代表海军,红色代表陆军,天蓝色代表空军,此外,在旗子的右下角有一个军徽
㈦ 请问法国军队军衔的图案为什么那么独特
自由浪漫是法国人特性,不一样就对了
㈧ 法国国旗图案
法国国旗的图案是红、白、蓝三色条纹,最初设计时,国旗上的三条色带宽度完全相等,但是,当制成的国旗升到空中后,人们总觉得这三种颜色在国旗上所占的分量不相等,似乎白色的面积最大,蓝色的最小。为此,设计者们专门招集色彩专家进行分析,才发现这与色彩的膨胀感和收缩感有关。当把这三色的真实面积比例调整为蓝:白:红=30:33:37时,看上去反而相等了。蓝、白、红三色旗,白色象征皇室,蓝、红色象征市民。三种色彩来历于法国历史,蓝色是圣马丁长袍的颜色;白色纪念圣女贞德;红色源自英雄圣丹尼斯使用的军旗 。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悬挂着的国旗就代表了国家的主权。最早以立法形式制订国旗是在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时开始的。法国的国旗以三色旗(Tricolore)着称,最早出现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颜色取自当时法国国徽(红和蓝),再加上法国王室的颜色白色。其中蓝色是圣马丁长袍的颜色,白色纪念民族英雄圣女贞德,红色则是圣但尼军旗的颜色。最早的三色旗色彩的排列与今天不同,红色在左,不过后来有过调整。1794年2月15日,旗帜最终被确定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国旗。
㈨ 法国为什么被称为高卢雄鸡呢
很难想象,高傲的法国人,居然被称为高卢鸡,而且他们自己也接受了。
尽管雄鸡具有勤劳勇敢的很多优秀的品质,但是拿破仑还是不喜欢雄鸡,拿破仑觉得雄鸡是上不了台面的鸟。拿破仑更喜欢用雄鹰来作为法国的标志,他几次想把法国的象征性动物改为雄鹰,可是都失败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雄鸡成为法兰西民族抵抗普鲁士入侵的象征。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高卢雄鸡被当作法国足球队和橄榄球队的标志,自从开始使得高卢雄鸡举世闻名。
㈩ 法国17-18世纪丝绸纹样
17-18世纪,随着东方航线上的海外贸易 日益繁忙,大量中国的生活奢侈品运往欧洲各国,这其中又以茶叶、丝绸和瓷器为大宗。如果说茶叶的改变了欧洲人日常生活的某种方式,使喝茶习俗在各国兴起话,那么温润的青花瓷和飘逸的丝绸,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更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想想的联想。再加上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一股对中国奢侈品的狂热爱好便在17-18世纪的欧洲盛行!给当时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很多影响。装饰艺术中的“中国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中国风”法语称为“chinoi-serie”,作为一种艺术装饰风格,它首先出现在17世纪,但在18世纪,尤其是法国路易十五宫廷的提倡获得了突出的发展,被迅速传播和流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风”与其真正的中国原产物品上的装饰风格不同,他不是对中国装饰风格的直接模仿么认识以中国这一遥远而神秘的国度为灵感来源,选择一些中国事物,比如:人物、背景或者物品等等作为设计素材,经过他们自己丰富的联想,再与他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想结合,加以创造,产生一种典雅、华丽、充满异国风情的装饰风格。很多装饰史家都认为,当时的法国宫廷及欧洲的很多地方流行的“罗可可”装饰风格。其中就是“中国风”在外国装饰中的体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7-18世纪与欧洲进行海上贸易的,除了中国还有印度、日本等。因此“中国风”的装饰风格也不是单一的,它起源于中国装饰纹样,同时也汲取了欧洲本身的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等不同文化来源的装饰。设计师们凭借自己的想象,把不同的元素糅合在一起,产生一种具有东方情调的欧洲设计。
“中国风”在欧洲东风流行开始于17世纪早期,到18世纪前期由于洛可可的兴起而进入到全盛时期,18世纪晚期随着新古典主义的兴起,装饰艺术中的“中国风”渐渐消退,到了19世纪的时候,就已日本风格的影响为主了。
隋唐五代时期除政府官员按制度穿用规定花色的官服之外,一般生活服装流行图案花
式丰富多彩。概括起来,大体有如下各大类:
(一)联珠团窠纹
纹样基本骨骼为平排连续的圆形组成作用性骨骼,圆周饰联珠作边饰,圆心饰鸟或兽
纹,圆外的空间饰四向放射的宝相纹。这种形式受波斯萨珊王朝(公元226年至640年)的
影响。也可能是当时出口贸易适销的花样。盛行于北朝至唐代中期。
(二)宝相花纹
由盛开的花朵,花的瓣片,含苞欲放的花,花的蓓蕾和叶子等自然素材,按放射对称
的规律重新组合而成的装饰花纹。灵感来自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及多种花的自然美。
(三)瑞锦纹
由雪花的自然形态加工成多面放射对称的装饰形态,寓"瑞雪兆丰年"的吉祥含义。
(四)散点式小簇花、小朵花
取花叶的自然形做成对称形小簇花,作散点排立。流行于盛唐。
(五)穿枝花
以波状线结构为基础,将花、花苞、枝叶、藤蔓组合成富丽缠绵的装饰纹样。流行于
唐、宋、明、清。也称唐草纹。
(六)鸟衔花草纹
多为鸾凤、孔雀、大雁、鹦鹉等禽鸟嘴中含着瑞草、璎珞、同心百结、花枝等,有的
作飞翔式,有的作栖立式。
(七)狩猎纹
作自由散列式或联珠团窠式。
(八)几何纹
有龟甲、双距、方棋、双胜、盘绦、如意等形式。隋唐时期纹样造型丰腴、主纹突出
,地部疏朗,常用对称构图,色彩鲜丽明快。至五代纹样渐趋写实细腻,如孟蜀时成都蜀
锦有长安竹、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搭韵、铁梗襄荷等,
这些花式名称,宋代继续流行,并对明清时期织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而17-18世纪的法国,却有着不同的设计风格。突出表现在:精致、
繁缛:洛可可风格影响下的他们都醉心于盘桓绕旋的藤蔓纹样,对处于动态流转中的风格特征情有独钟。多米诺骨牌样式在这一时期里出现在装饰中就恰当地说明了这一流向。
18世纪的法国在室内艺术方面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奢华。除了精工制造和繁复装饰之外,材质的贵重也是不可忽略的。
这应该是你想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