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欧空局都包括欧洲哪些国家的航天局
欧洲航天局包括欧洲哪些国家的航天局? 简称欧空局或ESA,成立于1975年,当时有10个创始成员国: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是一个致力于探索太空的政府间组织,目前拥有22个成员国,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包括了欧洲德、法、英等国的航天局。
㈡ 欧洲航天局的简介
欧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是一个欧洲数国政府间的空间探测和开发组织,总部设在法国首都巴黎。
欧洲航天局的前身,欧洲航天研究组织(European Space Research Organization,ESRO)经过1962年6月14日签署的一项协议,于1964年3月20日建立。如今它仍旧是欧洲航天局的一部分,称为欧洲航天研究与技术中心(European Space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Centre,ESTEC),位于荷兰的诺德惠克(Noordwijk)。
欧洲航天局与欧盟没有关系。欧洲航天局包括了非欧盟国家如瑞士和挪威。欧洲航天局共有约2200名工作人员(2011年)。发射中心是位于法属圭亚那的圭亚那发射中心。由于其相对于赤道较近,使卫星发射至地球同步轨道较为经济(同质量下所需燃料较少)。控制中心位于德国的达姆施塔特(Darmstadt)。
㈢ 欧洲航天局的发展概括
欧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又译为-{zh-cn:欧洲太空总署;zh-tw:欧洲航天局}-)是一个欧洲数国政府间的空间探测和开发组织,总部设在法国首都巴黎。欧洲航天局负责阿利亚娜4号和阿利亚娜5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与开发。 欧洲航天局的前身,-{zh-cn:欧洲航天研究组织;zh-tw:欧洲太空研究组织}-(European Space Research Organization,ESRO)经过1962年6月14日签署的一项协议,于1964年3月20日建立。如今它仍旧是ESA的一部分,称为-{zh-cn:欧洲航天研究与技术中心;zh-tw:欧洲太空研究暨技术中心}-(European Space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Centre,ESTEC),位于荷兰的诺德惠克(Noordwijk)。 ESA目前共有15个成员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以及英国。法国是其主要贡献者(参见法国航天局)。目前,ESA与欧盟没有关系。— 请注意,ESA包括了非欧盟国家如瑞士和挪威。卢森堡和希腊将于2005年12月加入。 ESA共有约1700名工作人员。其1999年的预算约为26.5亿欧元。 ESA的发射中心是位于法属圭亚那的圭亚那发射中心。由于其相对于赤道较近,使卫星发射至地球同步轨道较为经济(同质量下所需燃料较少)。ESA的控制中心位于德国的达姆施塔特。 主要项目 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 positioning system) - 计划中的卫星定位系统 火星快车(Mars Express) - 火星探测器 罗塞塔号航天探测器(Rosetta space probe) - 2004年发射的彗星探测器 哥伦布轨道设备(Columbus orbital facility) - 国际空间站的一个科学实验室 ATV - 即自动转移航天器(Automated Transfer vehicle),一种可与国际空间站的进步号太空船(Progress spacecraft)相比的太空货船。 Hipparcos - 空间的天体测定任务 Smart 1 - 新推进技术试验 织女星 - 计划中的小有效载荷运载火箭 ESA也是将于2006年回到地球,载有给予未来人类消息的KEO卫星计划的发起者之一。 ESA与NASA合作的项目有: 哈勃太空望远镜 (Hubble Space Telescope) 尤里西斯号 (Ulysses) 卡西尼—惠更斯号 (Cassini-Huygens)
㈣ 欧洲航天局的发射中心和控制中心位于哪里
欧洲航天局(EuropeanSpaceAgency,ESA,又译为欧洲太空总署)的发射中心是位于法属圭亚那的圭亚那发射中心。由于其相对于赤道较近,使卫星发射至地球同步轨道较为经济(同质量下所需燃料较少)。ESA的控制中心位于德国的达姆施塔特。
㈤ 戴高乐除外是什么意思
戴高乐认识到法国的局限,所以军事和经济产业机构都是往高精尖路线发展,大而全为辅。
1960年研制出核弹,62年建立初代核打击力量。对核能的深入研究,让法国脱离了缺少煤炭、石油而带来的能源问题,全国电力约74%均由核电站供应,欧洲除了苏联和英国上世纪的少数核电站外,便可以说全部都是法国的和法国造的了。铁路交通系统居世界首位,并且外销世界各地,在欧洲以法国为核心建立了强大的铁路干线。欧洲航天局便设在法国图卢兹,发射基地为圭亚那,法国提供了大量的技术、资金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法国航天局。空客、达索在民用和军用飞机方面的大量优势。拥有全球打击力量的海军,和除美国外的唯一一艘核航母。
㈥ 航天器的发射场有哪些
自前苏联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地把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以来,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10多个发射场从事各种航天器的发射活动。它们是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沃洛普斯飞行中心、空军东部试验靶场(简称东靶场)、空军西部试验靶场(简称西靶场),苏联/俄罗斯的卡普斯丁亚尔发射场、普列谢茨克发射场,法国/欧洲航天局的圭亚那航天中心(库鲁发射场),日本的种子岛航天中心、鹿儿岛航天中心,意大利的圣马科海上发射场,以色列的勒马希姆/内格夫发射场和印度的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等。
我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也在这十大发射场之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于1958年,位于酒泉附近的戈壁滩上,是我国第一个卫星发射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和火箭,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进行了我国第一次洲际导弹的太平洋发射,实现了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卫星,完成了第一次向国外用户提供的搭载服务。我国已发射的卫星中,有三分之二是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的。
另外,曾经发射过卫星现已停止使用或关闭的发射场,有澳大利亚的武麦拉靶场,非洲阿尔及利亚境内的科隆贝沙尔靶场。这里只对肯尼迪航天中心作一简要的介绍。
肯尼迪航天中心是美国最大的载人航天器和各种民用航天器的发射基地。第一艘“阿波罗”登月飞船,就是于1969年7月16日,从这里用“土星-V”运载火箭发射的。
肯尼迪航天中心成立于1962年7月,位于美国东部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上,南与卡纳维拉尔角的空军东靶场毗邻,占地面积560多平方公里,中心坐标为北纬28°30、西经80°42′,射向东南,主要发射轨道倾角在28.5°~57°之间的各种航天器。
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设施,一部分是由原来试验导弹用的发射设施改建而成的,另一部分是为航天发射专门建造的,分布在梅里特岛、卡纳维拉尔角和范登堡空军基地。建在东海岸的39号发射场是1966年为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建造的,后经改建用于发射航天飞机。运载工具和航天器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在测试厂房的一个活动发射台上,直接按发射状态进行总装和测试。这样,总装和测试的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工作质量容易保证;比较容易做到按时发射;一次完成测试,避免了工作重复;在厂房内可同时准备几个运载工具,节省人力和减少设备上的重复;缩短了运载工具在发射场上的停留时间,提高了发射场的利用率;发射前的准备工作不受气象条件影响等。这对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建设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该中心发射过“水星”、“双子星座”和“阿波罗”载人飞船,“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与苏联“联盟”号载人飞船对接的“阿波罗”载人飞船也是从这里发射的。除此之外,该中心还发射过各种卫星和探测器。
当加加林首闯太空,人类第一次真正飞出了地球;当“阿波罗”首次登月,地球人便开始了同其他星体的亲密接触;当“挑战号”勇士魂归太空,我们真正感受到了飞天计划的艰险;当杨利伟、“神六”成功返回地球,中国人终于圆了千年的梦想。伴随着一颗又一颗升空的飞船卫星,一批又一批探险的太空勇士,地球人终于可以自豪地向宇宙宣告:我们来了。
㈦ 欧洲航天局的技术一哪国为主
最主要的是法国。
欧洲航天局是一个欧洲数国政府间的空间探测和开发组织,总部设在法国首都巴黎。ESA目前共有17个成员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以及英国。法国是其技术主要贡献者(法国航天局)。另外,欧洲航天局的发射中心是位于法属圭亚那的圭亚那发射中心。由于其相对于赤道较近,使卫星发射至地球同步轨道较为经济(同质量下所需燃料较少)。
㈧ 欧洲航天局在哪
欧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是一个欧洲数国政府间的空间探测和开发组织,总部设在法国首都巴黎。
欧洲航天局的前身,欧洲航天研究组织(European Space Research Organization,ESRO)经过1962年6月14日签署的一项协议,于1964年3月20日建立。如今它仍旧是欧洲航天局的一部分,称为欧洲航天研究与技术中心(European Space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Centre,ESTEC),位于荷兰的诺德惠克(Noordwijk)。
除捷克外,欧航局现有17个成员国,它们分别是德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西班牙、芬兰、法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英国、瑞典和瑞士。另外,加拿大和匈牙利等国也参与了该机构的一些合作项目。法国是其主要贡献者。欧洲航天局与欧盟没有关系,欧洲航天局包括了非欧盟国家如瑞士和挪威。卢森堡和希腊将于2005年12月加入。欧洲航天局共有约1700名工作人员。发射中心是位于法属圭亚那的圭亚那发射中心。由于其相对于赤道较近,使卫星发射至地球同步轨道较为经济(同质量下所需燃料较少)。控制中心位于德国的达姆施塔特。
机构设置
(1)设在巴黎的总部,政治决定在此作出;(2)设在荷兰诺德韦克的欧洲航天研究和技术中心,它是欧空局的主要技术机构,大多数项目小组以及空间科学部和技术研究和支助工程师在此工作。欧洲航天研究和技术中心还提供有关的试验设施;(3)设在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航天空间操作中心,它负责所有卫星操作以及相应的地面设施和通信网络;(4)设在意大利弗拉斯卡蒂的欧洲航天研究所,它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来自空间的地球观测数据;(5)设在德国Porz-Wahn的欧洲航天员中心,它协调所有欧洲航天员活动,包括未来欧洲航天员的培训。
欧空局还对设在库鲁的欧洲航天港圭亚那航天中心作出贡献。
项目
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 positioning system):计划中的卫星定位系统。
火星快车号(Mars Express):火星探测器。
罗塞塔号航天探测器(Rosetta space probe):2004年发射的彗星探测器。
哥伦布轨道设备(Columbus orbital facility):国际空间站的一个科学实验室。
ATV:即自动转移航天器(Automated Transfer vehicle),一种可与国际空间站的“进步”号太空船(Progress spacecraft)相比的太空货船。
Hipparcos:空间的天体测定任务。
Smart1:新推进技术试验。
织女星:计划中的小有效载荷运载火箭。
金星快车:金星探测卫星,2006年4月11日发射。
ESA也是将于2006年回到地球,载有给予未来人类消息的KEO卫星计划的发起者之一。
科学任务
欧空局空间科学方案已经执行了一系列非常的项目,例如Giotto飞行任务及其1986年与哈雷彗星的相遇、1992年与格里格—斯克耶列洛普彗星的相遇;测绘星体的Hipparcos飞行任务,它很精确地测量了100多万颗星体的距离和位置;以及欧空局用暗物摄影机和太阳电池阵列参加了美国航天局哈勃空间望远镜项目。
开发中的主要项目有:X射线多镜头飞行任务,定于1999年发射;Cluster-2,它定于2000年由“联盟”号火箭发射;国际伽马射线实验室,定于2001年由“质子”号火箭发射;Rosetta,这是一次与彗星汇合和进行实地臭氧分析的飞行任务,定于2003年发射;远红外空间望远镜FIRST,定于2005年~2006年发射。
欧空局向几内亚海湾上空的地球同步轨道发射了六颗第一代Meteosat卫星航天器,自1997年年底以来提供了连续的气象数据。这个系列中的最后一颗卫星,即1997年9月3日在库鲁由阿里亚娜发射的Meteosat-7,将使其覆盖期延长到正在与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合作研制的第二代Meteosat卫星第一个航天器能够在2000年之后提供地球静止数据为止。
ENVISAT飞行任务处理地球科学领域中的一系列问题,从气候和环境、化学、海洋学和冰川学到人类活动(陆地改造过程、沿海改造过程以及大气和海洋污染)的影响和监测意外自然事件(例如水灾和火山爆发)。欧空局正在与欧洲的地球观测主要参与者,例如欧洲联盟委员会、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用户和产业界的代表密切合作,为未来的欧空局地球观测方案制定战略建议。在世界这一级,欧空局打算继续加强特别是与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联邦和美国的联系。
欧空局研制了两个系列的业务卫星:租给欧洲通信卫星组织的欧洲通信卫星和租给国际流动卫星组织(前称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海洋通信卫星。1989年欧空局还发射了奥林匹斯试验通信卫星来演示通信和广播中的新用途。
在卫星导航方面,欧空局正在与欧洲联盟委员会和Eurocontrol密切协作研制EGNOS,这是一个将补充现有的全球定位系统和全球轨道导航卫星系统的欧洲卫星导航系统。
发射装置
阿里亚娜火箭
欧洲航天局成立伊始,它就把发展火箭技术当做首要目标,为此由11个国家参与组建,成立了阿里亚娜空间公司。
它最早的型号是“阿里亚娜1”型火箭,这种火箭能将1.8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或将2.5吨有效载荷送入轨道高度为790千米的太阳同步圆轨道。
现在阿里亚娜火箭已经过渡到5型家族时代,它是被广泛使用的型号。“阿里亚娜5”型火箭是欧洲航天局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大力改进开发的火箭品种,跟上几个型号的发展历程近似,“阿里亚娜5”型火箭也走过了一段曲折不平的道路。
1996年6月4日,首次发射因火箭导航电脑系统发生故障而失败;1997年10月30日,第二次发射又因火箭发动机提前关闭致使两颗模拟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2001年7月12日,第10枚“阿里亚娜5”型火箭在发射时,火箭最高级推进器提前熄火,导致两颗卫星没能送入预定轨道。直到2002年3月1日,第11枚“阿里亚娜5”型火箭的发射才取得了成功。
研制“织女星”火箭
在2005年以前,欧洲航天局就意识到,他们需要一种发射推力不高的火箭,这种火箭应该是“阿里亚娜”火箭的小弟弟,它已被列入研发日程,但是这种火箭却不从属于“阿里亚娜”家族,这种火箭的名字叫做“织女星”。
“织女星”火箭具有较小的推力,它全长30米,直径3米,发射重量为130吨。“织女星”运载火箭将由4个推进级组成,包括3个固体推进级和1个可重新点火的液体推进级。按照最早的设计思路,它主要用于发射小质量的地球观测卫星和各种科研卫星。该火箭可以将1.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距地高700千米的极地轨道,或将1.2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距地高12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
国际合作
为了实现其空间目标,国际合作是欧洲空间政策的中心内容之一。欧空局不但与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传统的航天国家合作,而且还与新兴的航天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
最重要和最持久的合作显然是与美国航天局的合作。欧空局还参与了与俄罗斯和俄罗斯航天局的协作项目,例如1994~1995年的欧洲“和平”号飞行。另外,已经与日本建立起了重要而具体的合作关系,主要是在数据中继卫星和国际空间站硬件交换领域。
欧空局还与捷克共和国、希腊、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在空间科学、地球观测和电信等领域与这些国家进行技术一级的培训和联合项目。
欧空局与新兴空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订和进行了一些相互感兴趣的项目,援助它们开发自己的空间活动。欧空局还不定期地组织与空间应用有关的区域培训班。
欧空局与欧洲的其他国际组织密切协作,特别是与在空间活动中日益活跃的欧洲联盟和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在未来气象方案方面的协作。此外,它注视着联合国许多专门机构的工作。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是欧空局的一个重要论坛,它在该委员会中具有观察员地位。欧空局还与外层空间事务厅保持密切联系;根据第二次联合国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会议的一项建议,这两个实体制订了一个重要的培训和研究方案。发射场的选址条件事实上,火箭发射场最理想的位置是选在地球赤道附近,这是因为从赤道发射卫星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所获得的最大初速。因为发射场离赤道越近,则初速度越大;相反,如发射场偏离赤道越远(即纬度越高),则初速度越低。
例如,在赤道上,运载火箭的初速度为465米/秒,而在位置偏北的俄罗斯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初速度仅为210米/秒。所以在同等条件下,俄罗斯航天发射场必须用重型运载火箭才能完成的任务,而在赤道附近的发射场只需用中型运载火箭就能胜任。
陆上发射场由于国界和居民点等原因,其发射方位受到限制。即使位于海边或近海岛屿的发射场,由于船舶航线或渔场的关系,发射也会受到限制。例如,日本的航天发射场临近渔场,因此,他们同渔业公会订有协议,一般在渔业旺季不得发射卫星。然而,对于设在大洋深处的海上发射场,上述种种麻烦可以统统避免。
除此之外,火箭发射场应尽量远离居民稠密的居住区,以免给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一旦发射失败,也不会给附近居民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包括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损失)。故火箭发射应选择合理的发射区、回收区、落区和禁区。如果从技术等多方面考虑,发射场选址还应满足如下几点要求:
自然条件良好(1)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场区的合理布局,有利于降低建场的工程造价和发射时的跟踪观察。
(2)地质结构稳定,避开地层断裂带和地震区,查明是否有可供开采的矿藏和其他自然资源。
(3)具有好的水质、供水条件和丰富的水源,以保证发射活动中大量用水的需要。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台的冷却供水系统,要求每分钟能够提供3.25吨冷却用水。前苏联/俄罗斯的拜科努尔发射场(现属哈萨克斯坦,由俄罗斯租用)曾为了解决水源问题开凿了一系列深水井和蓄水池。
(4)具有较好的气象条件,即晴天多、雷雨少、气温变化小、风速和湿度低。因为气象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航天器的发射、回收、着陆、测量跟踪、设备的维护保养,甚至影响发射窗口的选择和发射场的利用率。
有良好的航区
航区是指航天器起飞至入轨这一段的飞行路线下的地面区域。航区应尽量避开人口稠密区、重要的工业区和军事要地等,以防飞行失事或完成任务的运载工具坠落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同时,航区应尽可能延伸,以满足各种发射任务的需要。能满足发射各类倾角航天器的射向要求,这也是提高发射场利用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一般很难做到。
具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保证运载工具、航天器、推进剂和各种器材、设备和生活物资等的运输。美国航天飞机的外挂燃料箱,直径8.38米,长47米,除在场区总装外,整体运输只能靠海运。航天飞机发射场建在海边,满足了这一要求。
具有良好的供电和通信条件
航天器在发射前要完成大量测试等准备工作,实施发射和发射后的跟踪测量、数据处理等也需要强大的电力和良好的通信条件。良好的供电和通信条件,是发射场具有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利于环境保护
运载工具和航天器所用的推进剂及其废液处理,发射时的声震等,都会对周围地区造成污染。美、俄等国的发射场建在海边或沙漠、沼泽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容易得到解决。
具有布设测控站的有利地理位置和工作环境
测控站是航天器发射后,对其进行测量控制的重要的地面机构和设施,是航天发射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其选址不可忽视。
有良好的社会依托和未来发展的适应性
对于成千上万的发射场工作人员来说,搞好发射后勤和生活保障亦十分重要,故在建发射场前须对所在地经济状况进行调查。
另外,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发射场可能需要扩建和改建,这在选址和建发射场初期就应予以考虑,比如如何利用现有技术力量、工作经验、设备和设施等进行改造扩建,怎样才能节省费用和器材等。美国的航天飞机发射场就是在现有发射场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起来的。
当然,建发射场还有许多要考虑的因素,如国家间关系、外交问题等等。同时满足上述各项是较难的,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取舍。应以主要问题为主,其他问题可以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综上所述,火箭发射场的选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世界上各方面条件都较为优越的发射场应首推设在赤道上的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中心。目前,其商业卫星发射承担业务量占世界发射总量的60%以上。
知识点
为何天文台多造成圆顶
一般房屋的屋顶,不是平的就是斜坡形的,唯独天文台的屋顶与众不同,远远望去,银白色的圆形屋顶好像一个大馒头,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为什么天文台多造成圆顶结构呢?
将天文台观测室设计成半圆形,是为了便于观测。在天文台里,人们是通过天文望远镜来观察太空,天文望远镜往往做得非常庞大,不能随便移动。而天文望远镜观测的目标又分布在天空的各个方向,如果采用普通的屋顶,就很难使望远镜随意指向任何方向上的目标。这样,用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时,只要转动圆形屋顶,把天窗转到要观测的方向,望远镜也随之转到同一方向,再上下调整天文望远镜的镜头,就可以使望远镜指向天空中的任何目标了。另外,在圆顶和墙壁的接合部装置了由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旋转系统,使观测研究十分方便。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天文台的观测室都要做成圆形屋顶,有些天文观测只要对准南北方向进行,观测室就可以造成长方形或方形的,在屋顶中央开一条长条形天窗,天文望远镜就可以进行工作了。
㈨ 除了NASA,世界上还有那些着名航空航天局
1:俄罗斯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基地除了数十个发射台之外,拜科努尔还拥有5个发射控制中心,9个地面跟踪站。从弹道学角度而言,它是原先苏联境内最为有利的航天发射基地。它作为当年苏联科学皇冠上的明珠,见证了诸多世界第一:第一颗卫星、第一个宇航员和第一名女太空人。哈俄两国于1994年签署协议,俄罗斯每年要向哈萨克斯坦支付1.15亿美元的租金,租用期至2050年。
2:俄罗斯普列谢茨克基地。普列谢茨克基地位于俄罗斯白海以南300公里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建于1957年,主要用于发射大倾角的侦察、电子情报、导弹预警、通信、气象和雷达校准卫星,是世界上发射卫星最多的发射场,发射次数占全世界总数一半以上。
3: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简称(JSLC),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隶属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现隶属于战略支援部队。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4: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自1984年1月发射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以来,到2016年11月22日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一号04星送入预定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活动已突破100次。中心由总部、发射场(技术区和两个发射工位)通信总站、指挥控制中心和三个跟踪测量站,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生活保障单位组成,其中发射场的坐标位置为东经102度、北纬28.2度。
5:日本种子岛宇宙中心。它是日本最大的火箭发射场,总占地面积为8.6平方公里(3.3平方英里)。这里有蓝色的海洋、悬崖和白色的沙滩,这些风景使种子岛航天中心被誉为“世界最美丽的火箭发射场”。这里曾经是日本国家空间开发署(NASDA)的主要火箭发射中心,现在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管理。
6:南美洲法属圭亚那(法国殖民地)库鲁发射场。库鲁的地理位置靠近赤道,并且坐落于大西洋海岸线上,这使它成为世界上最理想的运载火箭发射地点之一。到1975年最后一次“钻石号”运载火箭轨道发射任务时为止,库鲁发射场已经进行了184次探空火箭和9次轨道火箭发射任务。
7:美国圣马科发射场。圣马科发射场处于南纬2度多的位置,是距赤道最近的一个航天发射场,同时也是世界上惟一的海上发射场。曾多次用美国的“侦察兵”火箭发射小型航天飞行器。从这里进行赤道轨道航天器的发射,无需进行较大的轨道修正,它是赤道轨道航天器的理想发射场。
8:美国圣马科发射场。圣马科发射场处于南纬2度多的位置,是距赤道最近的一个航天发射场,同时也是世界上惟一的海上发射场。曾多次用美国的“侦察兵”火箭发射小型航天飞行器。从这里进行赤道轨道航天器的发射,无需进行较大的轨道修正,它是赤道轨道航天器的理想发射场。
㈩ 欧洲航天局的背景有哪些
欧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又译为欧洲太空总署)是一个欧洲数国政府间的空间探测和开发组织,总部设在法国首都巴黎。欧洲航天局负责阿利亚娜4号和阿利亚娜5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