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世纪法国美术先后产生了哪些重要流派,各有何突出特点
19世纪欧洲的美术中心仍在法国。法国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摇篮, 在文化艺术上显得最为活跃。法国的美术,在这个世纪中, 随着革命形势的起落和文艺思潮的变化,产生了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 直至最后影响深广的后期印象主义。这些美术流派通过其作品和理论, 对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米勒便是一个杰出的代表画家。
新古典主义——大卫《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安格尔《泉》。。。
浪漫主义——席里柯《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现实主义——库尔贝《打石工》、米勒《拾穗者》。。。
印象主义——莫奈《日出·印象》、马奈《草地上的午餐》。。。
新印象主义——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后印象主义——塞尚《静物》、凡高《向日葵》。。。
②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为什么会出现一些新的艺术流派
新艺术流派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件持续出现的事,几乎每个时代都有新的艺术流派出现,只是有的时代比较密集,有的比较缓慢。究其原因,我认为跟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有很大关系。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们对世界产生新的认识的时候,就必然会有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例如,古典时期,艺术的主要表现内容多是神化传说,中世纪时期,艺术作品大都与宗教有关。19世纪到20是欧洲艺术流派精彩纷呈的年代:先后出现了浪漫主义艺术、新古典主义艺术、印象主义艺术、后印象主义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等等(这些是影响深远,名家众多的大流派)。究其原因,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18世纪末开始,作为西方的欧洲进入了一个社会剧烈动荡的年代,以法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轰轰烈烈的震荡了欧洲的封建君主制度。社会的动荡使人们不再服从神权与君权的压迫,追求心灵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由此产生了很多新的文化思潮,这些思潮促使艺术家们思考自己身处的社会、环境乃至整个世界。欧洲工业革命导致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学科理论,为人们推翻旧制度的迷信思想,建立新的世界观,提供了有力的物证。这些新生的思想和事物,使得艺术家们的艺术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艺术界,反对保守陈旧的学院派艺术的潮流也就顺理成章。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正是在这种思潮中产生的艺术流派。他们理智的或主观的或客观的艺术追求,都有别于以往的古典主义学院派艺术思想。印象派对自然的科学观察和后印象派艺术对作品形式本身的主观判断更是“离经叛道”。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更是抛弃了以前艺术是对自然存在的描摹的观念,催生了抽象艺术和观念艺术。
总的来说新艺术流派的诞生都源于新的思想认识,而新的思想认识都与社会变革有关。19世纪到20世纪是人类社会和世界格局发生巨大改变的时代,所以会出现很多新的艺术流派。
③ 法国存在主义文学流派是如何创立的
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几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政局随之动荡不安,使中、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深为恐慌,普遍存在着一种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颓废、悲观情绪,这种情绪在面临德国法西斯威胁之下的法国尤其盛行。在这种情况下,法国着名作家萨特首先将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运用于文学领域,创立了存在主义文学流派。他于193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恶心》,是为这一文学的开端。萨特的《恶心》和另一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局外人》(1942)颇似姊妹篇,描绘了一个令人厌恶的荒诞世界,刻画了生活在其中的仿徨无主的“多余人物”。存在主义文学流派到40—5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萨特于1943年发表的哲学着作《存在与虚无》,阐释了存在主义的纲领。在这里,萨特宣扬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证明上帝并不存在;反对逆来顺受,主张确立新的人道主义。1946年萨特发表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存在主义的另一篇重要宣言。1940年—1950年间的存在主义文学作品往往体现了“新人道主义”精神,其代表作为萨特于1947年发表的《恭顺的妓女》。他通过这部小说,无情地鞭鞑了种族主义的罪恶行为,对被压迫的黑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另外,在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1946)、《肮脏的手》(1948)、加缪的《正义者》(1949)、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大人先生们》(1954)等作品中,作者们强调了道德同行动、目的同手段、生存自由同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表现了人的理想与客观存在的不一致性。从60年代起,存在主义作家没有写过有影响的文学作品,这一流派逐渐丧失了发展的势头,至70年代事实上已不复存在。但它作为法国战后文学中最有影响的流派,在欧美乃至东方一些国家的文学界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④ 十一世纪法国文学中流行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十一世纪法国文学的主要流派是古典主义。此外还有贵族沙龙文学和市民文学。
贵族阶级对法兰西语言和文学活动很感兴趣。他们在贵妇人的沙龙里讨论文学问题,朗诵诗歌、戏剧。贵族作家写得最多的是小说,其中有的长达数百万言,其特征是缅怀中古,描写狩猎和战争故事,歌颂贵族爱情和田园式的生活。他们精心制造的沙龙语言矫揉造作,晦涩难解,表现出他们自命风雅的、但实际上是庸俗无聊的贵族趣味。他们脱离现实,追求华丽的辞藻,受到进步作家的讽刺和抨击。
和贵族沙龙文学对立的是所谓“世俗现实主义小说”,有的模拟贵族作品,目的在于讽刺它,有的描绘市民、大学生、农民、戏剧演员和江湖卖艺者,特点是反映下层社会的生活,具有自由粗犷的滑稽风格。尽管这一流派的作家也受到古典主义作家的嘲笑和攻击,他们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⑤ 法国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印象派的产生和发展 及其影响
整理了一下,不知再怎么简练了,再简就把问题不能说明白了。
新古典主义的绘画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资产阶级推崇古典风格,推行古希腊、罗马的艺术语言、样式、题材、风格,是为其达到喻古讽今的目的。新古典主义绘画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作为创作的指导思想,崇尚古风、理性和自然,其特征是选择严肃的题材;注重塑造性与完整性;强调理性而忽略感性;强调素描而忽视色彩。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是路易•达维特和安格尔。
19世纪浪漫主义的诞生是对当时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美术的一次革命。浪漫主义以追求自由、平等、博爱和个性解放为思想基础。追求幻想的美、注重感情的传达,喜欢热情奔放的性情抒发。浪漫主义艺术以动态对抗静止,以强烈的主观性对抗过分的客观性。在题材上,多描写独特的性格,异国的情调,生活的悲剧,异常的事件,还往往从一些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的题材。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是席里柯,德拉克洛瓦使浪漫主义绘画达到了顶峰。
继法国浪漫主义之后,出现了以赞美大自然,描写现实普通人们生活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现实主义绘画是指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描写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是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以柯罗,米勒,库尔贝、杜米埃为代表。
19世纪下半叶,以马奈为中心的一批画家如莫奈、西斯莱、雷诺阿、塞尚、德加、毕沙罗等人,在反对学院艺术的口号下,以创新的姿态进行艺术革新,并登上法国画坛。印象派强调画家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对学院派的因循守旧,主张艺术上的革新。绘画技巧上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同时把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去。根据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这在绘画史上是很大的革命,也给后来的现代美术以极大的影响。印象派之后出现了“后印象派”。后印象派强调抒发作者的自我感受,主观感情和情绪。在艺术表现上,“后印象派”重视形、色、体积的构成关系,强调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要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主观化了的客观”。他们尊重印象派在外光和色彩上所取得的成就,但不追求外光,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后印象派的绘画对现代诸流派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⑥ 很多有名的数学家都出自法国,为什么法国出了这样多的一流数学家
一·因为许多法学学者对这门学科的热爱
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们都在学习一门数学的学科。这让我们知道了许许多多数学家,比如卡尔,费马,帕斯卡,柯西,等等一些闻名的数学家。细数这些人竟然都出自同一个国家-法国。
另一位外籍科学家乔瓦尼·多美尼科·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来自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是杰出的天文学家,执掌博洛尼亚大学天文学系多年,以对木星和火星观测闻名,如今成为巴黎天文台的执掌人。
三·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制度
1672年,巴黎科学院的执掌者惠更斯迎来了雄心勃勃的年轻政治家,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是德意志人,此次来巴黎,本是承担外交任务,却结识了惠更斯,走上科学坦途。
莱布尼茨开始在惠更斯的指导下,开始系统地学习数学,大师指导之下,数学功力更见提高。此后他遍访名师,两度访问伦敦,与当时一流的科学家交流学习。
⑦ 16世纪法国雕塑艺术形成了怎样的流派
16世纪在法兰西斯一世的积极支持和赞助下,法国宫廷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化艺术成果的传播中心。在枫丹白露皇帝城堡汇聚了各地的艺术家,形成了一个很有影响的流派,他们被称为“枫丹白露派”。这个流派的雕刻家倾心于希腊罗马的神话题材,他们制作的女神像柱、赫尔墨斯像柱等优雅端庄,同法国哥特式雕刻中流行的狮头羊身怪物大异其趣。这个流派的艺术活动兴盛一时,但他们的作品给法国艺坛带来一定影响。但16世纪法国雕刻艺术真正重要的艺术家是米舍·科隆勃、让·古戎和杰曼·皮隆,他们在继承本国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法国的文艺复兴雕刻。
⑧ 19世纪法国有哪些主要艺术流派与思潮其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有哪些
一。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
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伴随着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资产阶级反对旧制度下的陈腐艺术风格,他们需要艺术成为宣传革命,鼓吹自由、平等和共和的有力武器;需要用艺术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他们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运而生。
它的基本特点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该流派的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法国画家大卫《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式》,安格尔《泉》。
二,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浪漫主义绘画另一位杰出代表是西班牙画家哥雅,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现实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
米勒出身于农民,擅长用农民的眼睛看这个农民的世界,他的艺术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法国19世纪40~60年代农村的面貌。他既歌颂农民的善良、淳朴、热爱劳动的本质,也表现他们的保守、虔诚、逆来顺受的弱点。代表作品《播种者》和《拾穗者》都反映了这样的特点。列宾是俄国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之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列宾曾去伏尔加河写生,纤夫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画中列宾画了十一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地拉着纤绳,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练成坚韧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
四。“印象画派”
印象画派的艺术特点、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教材通过《日出·印象》、《樱桃和桃子》两幅作品表现了印象画派不同时期的艺术表现风格。
(1)印象画派产生的原因和基本特点
19世纪后半期,一些青年画家对统治欧洲艺术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在科学证明“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启发下,主张户外写生,他们从画室里走出来发现了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他们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光的强弱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因此色彩特别清新、明亮。他们努力去观察自然,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
(2)印象画派的代表人和代表作品
早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莫奈和马奈。莫奈曾同其他青年画家组成了一个“无名画家协会”,在巴黎举行画展,引起了很大轰动。其中,莫奈的画《日出·印象》更是令人瞩目。这幅画表现了在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透过晨雾观看太阳初升的瞬间印象。一位评论家在看了画展后,写了一篇文章,对这幅画大加嘲讽,说莫奈等画家是一群“印象主义者”,不料,“印象派”这个名称从此在画坛上确立,《日出·印象》成了这一画派的标志。马奈的画注重光色关系,色彩艳丽,光线清澈明快。他的代表作品是《草地上的午餐》,画家想表现外光下的人体和色块的对比,这幅画在当时曾引起激烈的争论。
(3)后期印象画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后期印象画派,他们反对印象画派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主张艺术应区别于照相,要揭示主观世界,重要的不在于写形而在于写意,重视自我的表现,强调变形和夸张。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表现出追求光明、热情、热爱生命的主题。《向日葵》写意重于写形,表达了主观的热情。法国的塞尚特别注重物体的结构,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可以概括为球体、圆柱体和圆锥体”。他对几何形体的探索和变形启迪了后来的立体派,他被推崇为“现代艺术之父”。法国画家高更的艺术风格是人物的形象稚拙、单纯,平涂色彩,缺乏立体感,没有明暗,却有着浓郁的装饰味道。其代表作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五。“现代主义美术”
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艺术特点、代表人及代表作品。通过《舞蹈》《格尔尼卡》《那不勒斯来的男人》《紫红色上的黑色》等作品展示了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特点。
(1)现代主义美术的概念、出现的原因和基本特点
20世纪以来出现的许多与传统美术流派不同的美术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它出现的原因是: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
(2)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被称为野兽派的法国画家马蒂斯是现代主义美术代表之一。其代表作《舞蹈》。
现代主义美术最有影响的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他作为立体主义的创始人,以《亚威农的少女》一画完全颠覆了过去具象写实的传统手法,
。《格尔尼卡》壁画,
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
⑨ 哪位仁兄能告诉我浮世绘和法国印象派有什么关系
http://www.whysb.net/arts/data/2005/1223/article_1373.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1-HNFZ200104011.htm
-------------------------------------------------
19世纪中期开始,欧洲由日本进口茶叶,因日本茶叶的包装纸印有浮世绘版画图案,其风格也开始影响了当时的印象派画家。
1865年法国画家布拉克蒙(FelixBracquemond)将陶器外包装上绘的《北斎漫画》介绍给印象派的友人,引起了许多回响。
梵高可能是着名画家中受浮世绘影响最深的人,梵高所绘的《唐基老爹》中有许多浮世绘画作(1887年)。。1885年梵高到安特卫普时开始接触浮世绘,1886年到巴黎时与印象派画家有往来,其中马奈、罗特列克也都对浮世绘情有独钟,例如马奈的名作《吹笛少年》即运用了浮世绘的技法。同样地,梵高也临摹过多幅浮世绘,并将浮世绘的元素融入他之后的作品中,例如名作《星夜》中的涡卷图案即被认为参考了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
无独有偶,在音乐方面,古典音乐的印象派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亦受到《神奈川冲浪里》的启发,创作了交响诗《海》(LaMer)。
浮世绘的艺术风格让当时的欧洲社会刮起了和风热潮(日本主义),浮世绘的风格对19世纪末兴起的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也多有启迪。
浮世绘版画对世界美术史的作用,应该提到它对当时欧洲画坛的巨大影响。早在喜多川歌磨死去仅6年的1812年,他的作品就出现在巴黎。19世纪后半期,浮世绘被大量介绍到西方。当时西方的前卫画家,如马奈、惠斯勒、德加、莫奈、劳特累克、凡高、高更、克里木特、溥纳尔、毕加索、马蒂斯等人都从浮世绘中获得各种有意义的启迪,如:无影平涂的色彩价值,取材日常生活的艺术态度,自由而机智的构图,对瞬息万变的自然的敏感把握。对日本艺术的崇拜,以致在西欧产生日本主义热潮,它不仅推动着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的绘画运动,而且在西方向现代主义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广泛的影响。
===================================================
在很多关于印象派的描述中,浮世绘与印象派总有千丝万缕的瓜葛,似乎没有浮世绘就产生不了印象派今天的巨大成就,浮世绘在美术史上是个问题,但一味夸大它的影响就会变成一个伪问题。日本人喜欢做,那是因为他们要强调日本文化对于欧洲文化的反哺。
所谓“浮世绘”,是指日本江户时代以描写风景和百姓风俗为主题的彩色版画。浮世绘,源自佛教用语,意指繁华放任、却又虚无短暂的尘世。因为这些版画的题材所表现的多是歌舞伎与茶社的生活场景,处处流露出“人生苦短,需及时行乐”的思想,故此被称为浮世绘。对于江户时代的日本人而言,浮世绘就是歌舞演员、吉原区名妓、茶屋女侍、相扑力士,许多浮世绘作品散发着浓浓的男女情欲的味道,因此在江户时期,它被视为一个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流派,就如同“浮世”本身,这些借由木刻版印转印在薄纸上的图像,也同样没有长久的价值,更不是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浮世绘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19世纪中期日本被迫与欧美通商时,这些在版画经常被用作瓷器和茶叶等的包装纸和填料。当时在日本印了很多这些从未受到重视的版画,卖不掉,但它吸水性很好,就作为茶叶包装的纸头,日本茶叶出口到欧洲去,欧洲人经常在咖啡馆可以廉价地买到,不是作为正式的文化交流的渠道,觉得东方挺特别,最初完全在于一种猎奇的心态。
他还不象18世纪罗可可时代,中国绘画瓷器到宫廷中去,让宫廷中觉得中国的山水画是那么的高贵,是那么的富有东方韵味。当时在清朝康熙、干隆年间,远销欧洲的中国瓷器、漆器和珐琅等工艺品,引起了欧洲诸国的皇室、贵族、收藏家和艺术家的浓厚兴趣,在欧洲美术界特别是建筑装饰和工艺美术领域,出现了追求“中国趣味”、崇尚“中国风格”的一股不小的热潮。东方的趣味在绘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日本美术史家小林太市郎甚至认为应将当时风靡欧洲的“罗可可式”称之为“中国——法国式”。这种流行时尚在法国洛可可风格代表画家华托、布歇等人的作品中也有所反映,华托从1708年在巴黎拉米埃特城堡的装饰工作中,已经开始描绘中国场面。1731年的《米尔基尔》杂志上曾刊载了他的一套《中国人物画贴》,共20幅铜版画,这些画用拉丁文拼译了中国题目,如“医生”、“宫妃”、“尼姑”等等。华托的《海南岛的女神》(铜版画)是一幅瓷器的画样。这画样即是华托在拉米埃特城堡的壁画临摹品之一。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传说中的中国海神(妈祖)还是成了华托化的法国女郎形象,而从服饰到道具,却终究带上几分东方风情,特别是那太湖石般的带岩洞的假山,似乎正是构成罗可可装饰得母题——所谓“岩状工艺”的东西。
继承华托的业绩并且也在作品中体现了浓厚的中国趣味的另一个画家是布歇(F.Boucher,1703~1770)。布歇自己就是热心的中国文物收藏家。从他30年代末的风俗画中已可见他对这种流行时尚的热心。在《早餐》(1739,油画)中,他着意描画了壁炉两侧陈列着的中国瓷器和佛像;而在《化妆》(1742,油画)中,那花鸟屏风又描绘得何等精细。布歇的这些作品如实反映出出对东亚工艺品的爱好已广泛进入市民和上层社会的家庭。当布歇投身到皇家织毯场的设计工作后,他在这方面的一项盛举是为博韦织造所设计了一套由9幅画面组成的中国的干隆皇帝。在9幅壁毯的图画分别为《中国皇帝的召见》、《中国皇帝的宴 》、《中国婚礼》、《中国捕猎》、《中国渔情》、《中国舞蹈》、《中国市场》、《中国风俗》和《中国花园 》。据说这套壁毯布歇是参照供职于清廷的传教士画师王致诚在北京所作的画稿设计的。这些手稿在对中国事物的描画上明显带着想象成分,而其中有趣的是画家在努力揣摩东方艺术风韵。也同华托一样,由于布歇在路易十五时代所享有的声誉,他的表现中国题材的作品也以各种形式在欧洲广泛流传。
在路易十五时代,对东方十五感兴趣的其实远非一两个画家;东方艺术对法国的影响也不仅仅在绘画和工艺美术方面。这里设计东方艺术对整个17、18世纪的欧洲艺术、特别是罗可可艺术所产生的影响的估价问题。这种影响世纪是超出绘画而波及整个文化心理的。在罗可可艺术盛行的18世纪中叶,要排除东亚和中国的因素是困难的。狄德罗在评论随便一件夏尔丹的景物画时,也要谈到画面上的中国瓷瓶。可见中国艺术对18世纪的欧洲美术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是事实。
况且印象派当时也是不入流的画派,他是在咖啡馆里看到。哦,是日本的东西。是这样来的。
梵高也临摹过浮世绘的东西觉得好玩,要说浮世绘对他有多大影响,好像印象派就是浮世绘,没有浮世绘就没有印象派,怎么可能是这么一回事呢,他只是在这过程之中对东方趣味性的平面性的构图性的东西的一种启发,不一定表现一个场面中的每个形象的整体或者有关的部分都表现出来。而已。印象派早就有了,它走这条路和所谓浮世绘的东西是完全两回事,它是一种技术方面的,它追求的是光色瞬间变化的感觉,它只是觉得浮世绘里有可借鉴的因素。
再从印象派所表现的主流的最希望表达的东西是什么,不能觉得梵高画了几张浮世绘就怎么怎么。日本人为什么会夸大,他是觉得日本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反哺。觉得我们日本人怎么了不起,你看印象派的东西……,他拼命地再作这一块,把梵高西方画家临几张东方的绘画纯属正常。但中国对西方的一种接受,包括很有思想的当时康有为、陈独秀用西方绘画来改造中国画,那是不一样的,那时作为一种主流文化在强调着,作为新文化的一种精神在灌输着,在大学里教育,而浮世绘什么时候进入了法国高等艺术学院?在教室里大家学这个东西,没有说说而已。就像毕加索为什么不到中国来,不敢来中国有齐白石,他也就是这么一说,齐白石当然很伟大,在毕加索眼中确实伟大,毕加索是很狂的一个人,但这种评价是艺术家的一种一时感慨,如果把这个作为评价中西文化的尺度,就像美国人所讲的杰出的伟大的,you are great , you are marvelous,美国人也就随便一说。就能用上去了?
⑩ 19世纪法国绘画有哪些主要流派,各有何特色
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绘画流派: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五大流派。
新古典主义特色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浪漫主义画派特色:在艺术上打破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呆板、虚伪的画风,注重个性表现和革新创造。题材多从现实生活和文学名着(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的作品)中选择惊人事件,有一定的进步性。运用想象和夸张手法,从构图动荡变化、色彩丰富、色调饱满等多方面着手,充满激越的情感。
现实主义画派特色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印象画派的特色是:早期印象画派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光的强弱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因此色彩特别清新、明亮。他们努力去观察自然,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后期印象画派,他们反对印象画派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主张艺术应区别于照相,要揭示主观世界,重要的不在于写形而在于写意,重视自我的表现,强调变形和夸张。
现代主义美术的特色是: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