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国和德国的历史矛盾
说起来就是 一山容不下两虎
毕竟是领国 什么都得竞争 都想压对方
公元407年开始的一段时期中,各莱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过莱茵河并在今天的法国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的王国
5世纪末,延续了几个世纪的法兰克王国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温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辉煌时期。在查理曼大帝(800年加冕)的治下,王国几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国和德国的绝大部分地区,称为查理曼帝国。查理曼大帝去世后,帝国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的疆域按照凡尔登条约分成三部分,西边的部分即莱茵河左岸的西法兰克王国就成为后来法国的基础;而东边的部分即莱茵河右岸操德语的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的德意志王国的基础,成为未来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是今天德国的雏形;中间的部分成为了后来法德争斗的根源。
㈡ 法德两国历史源怨
⒈ 早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德矛盾就开始形成,当时普鲁士联合奥地利、英国、西班牙等国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大革命进行干涉,自此,法德矛盾开始形成。
⒉1870年,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对法国宣战,爆发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让出了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并且赔偿了50亿法郎,法德矛盾开始激化。
⒊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当时的法国各阶层要求法国东山
再起,报仇血恨,德国深恐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军备战。法德矛盾尖锐,双方加入不同的军事集团对抗。因此在当时虽然英国将德国看成本国最大的威胁,但是德
国并没有把英国当成最主要的敌人,而是将法国当成最主要的敌人
⒋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进攻法国,在马恩河,凡尔登和索姆河展开大战。
⒌在凡尔赛会议上,法国要求最大限度的削弱德国,使之成为永久的二等国,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洛林,索取了最大限度的赔款,并且取得了德国萨尔煤矿的开采权,瓜分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⒍20世纪20年代,法国主张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并同比、波、捷等国结成同盟,共同防御德国。
⒎1923年,法国因为德国拒绝赔款,联合了比利时出兵占领了鲁尔工业区,法德关系紧张。
⒏1925年,通过洛迦诺公约,法国改善了同德国的关系。
⒐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上台,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法对德国采取了绥靖政策。
⒑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遭到德国的进攻,1940年6月,法国投降。
⒒二战后法国同英、美、苏三国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⒓联邦德国成立之后,与法国共同组成欧共体,与法国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收起
评论
|
23
1
2006-06-27 12:19
奔跑的海浪
|
六级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 这就是两国矛盾的根源,两国都想成为欧洲的霸主,所以在经济 军事 政治上全面展开争斗,以力压对方
评论
|
1
0
2006-06-28 10:25
fx711185
|
一级
欧洲大陆上就这两个大国在争霸,英国是岛国,不参与争霸.传说在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普鲁士人找了一节火车,把法
国人叫到火车上签订不平等协议~,之后把火车带到柏林的博物馆中去展览~~~~~~~~~~.很过分~!之后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一战爆发.
(所谓不平衡指:经过王朝战争统一和科技革命的德国科技,经济发达只拥有很少的殖民地,而英国的力量大大不如德国,却又很多殖民地,德国皇帝说:"我们不
能只有陆地没有海洋!"于是,资本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爆发!)一战中法国作为战胜国,把火车从博物馆里取出来,又单独跟德国签订协议~!
以挽回自己屈辱的历史.同时在巴黎和会中法国为了称霸西欧,要求尽量消弱德国德力量~!但是英国不同意,英国作为欧洲最早的霸主要利用德国牵制法国以保全
自己的利益.于是德国没有完全被...
㈢ 法国和德国的历史恩怨
法国和德国的历史上经历了三场战争,即1870年普法战争、1918年一战和1939年二战,最后随着欧共体的成立而和解,具体详情如下:
1、普法战争
1852年,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解散了一切政党,并加冕称帝自称拿破仑三世,成为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缔造者。
随后几年里,德意志的着名邦国普鲁士在国王威廉一世和“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完成了三次王朝战争,从丹麦、奥匈帝国出拿回了自己想要的领土,并通过1870年的普法战争成功打败法国。
俘虏了拿破仑三世,拿破仑第二帝国就此垮台。普法战争的后果极为严重,法国混乱不堪。法德边境地区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被迫割让给了普鲁士。
普鲁士通过阿尔萨斯和洛林,将自己的鲁尔区相联合,煤钢合一,国力大大发展。更有甚者,威廉一世和俾斯麦竟然在次年选择在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宣告了德意志帝国的成立,还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
在其他国家的王宫里,宣告了自己国家的建立,而且这个国家还割让了自己国家的土地,拿走了大量的战争赔偿,杀死了自己的军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此刻的法国没有任何能力跟强大的德意志帝国抗衡,他们只能默默发展,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举反攻。他们一等就是四十八年。
2、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作为战胜国对处于战败地位的德国狮子大开口,要求了大量的战争赔偿,要求德国归还占领了四十八年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还要求德国解体所有的军用飞机和设施,还不让德国拥有超过十万的陆军。不仅如此,在法国接壤的土地上建立了装备齐全火力猛烈的马奇诺防线,以此抵挡德国。
德国元气大伤,但法国如此强硬的手段不仅没有给予德国反省的可能,反而在全德国人民的心中播下了复仇主义的种子。他们只是在默默地等待一个人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的野火燎原。
3、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德国用闪电战闪击波兰,一个月后华沙沦陷,波兰覆亡。德国在攻陷波兰后立马掉转枪头兵锋直指法国。
在杰出将领曼施坦因的带领下,德国人北上横扫波兰和挪威,越过了“飞鸟都无法逾越的阿登山区”,绕过了马奇诺防线,将法兰西平远变成了检验闪电战的试验场。
6个星期后,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溃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彻底从地图上抹掉。二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再次受到了 审判。
但此刻的法国再也没有曾经那种报复性的要求了,因为战争的受害方永远都是两个,谁都不能置身事外。
4、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法德握手言和
1958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法德终于放弃了百年恩怨,握手言和,共同为人类的发展而努力。
(3)法国德国矛盾开始于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法国德国历史上曾是一个国家
几千年的欧洲土地上,当中有个日耳曼蛮族。有三大蛮族分别是耳曼、斯拉夫人、凯尔特人。法兰是一支部落 ,西罗马帝国被打败,逐渐扩大了实力的法兰克人。
481 年,部落酋长继续由克洛维担任,他开始竭尽全力的扩大实力,日耳曼的大部落给打败了,匈人、柔人也没逃过此难。
在那个时候,西罗马国家的殖民地占领了欧洲大部分领土,为了清楚余党,帝国统治者断断续续的跟法兰克部落进行战斗。
486 年,完全把高卢地区给占领,法兰克王国建立了。到了751年,侏儒管涌部长篡夺了王位,法兰克的称号被继续延用。公元800年的时候,查理继承皇位后经常向外扩张,而且规模非常大。
查理大帝在世界历史上有很大名气,打仗树立了他的名气。根据记录,查理在世侯发起了53次战役。东征西讨,从而使得领土得以翻了一番,从而被称为查理曼。
当时,德国和法国没分家,法兰西的领土还包括荷、比、奥、意。因国土面积的扩大,灭亡祸根便从此埋下了,内部矛盾因言语不通,各自经济不同的发展而产生。
查理死了,他的儿子虔诚者路易称王。后来虔诚者路易死了,他的三个儿子秃头查理,洛塔尔,路易继位。就此,中国帝王就比欧洲国家聪明,皇位只能一个人继承。
而他们却三个人一起继位,于是他们相互之间便开始征战,法兰克帝国从而不断内乱。最后导致法兰克,不断战争。
三兄弟以及他们的后代,他们觉得这样打来打去,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就开始商讨,另外划分区域。签订了凡尔登条约是在843年,把帝国分成了三份。
法兰克帝国从此一分为三,最后演变成法,德 ,奥,瑞,意几个国家。
㈣ 法国与德国历史矛盾。
查理曼死后他的三个孙子三分天下,他们统治的国家分别就是后来的德国、法国、奥匈帝国
之间有时有好有时相互攻杀。
法国与德国的矛盾在近现代比较突出
都为了争夺欧洲霸主地位(欧洲大陆霸主)
1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德国合同其他国家一起干预法国革命,在法国革命的第三阶段,拿破仑出征德国。
2 1861年前后,德国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扩张,先后发动了对法国的战争。
3 一战,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法国)与新生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的利益争夺战
4 二战,德国法西斯发起的,使法国在1940后成了他的傀儡统治(大部分地区)直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时候,法国光复。
5 战后,法国与美、英、苏联对德国实行了分区占领,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各国相继撤离。
6.70年代后,两国都成了欧共体的一员,共同携手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
回答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指出,谢谢!
㈤ 法国与德意志19世纪中期的矛盾,19世纪后期的关系
⒈ 早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德矛盾就开始形成,当时普鲁士联合奥地利、英国、西班牙等国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大革命进行干涉,自此,法德矛盾开始形成。
⒉1870年,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对法国宣战,爆发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让出了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并且赔偿了50亿法郎,法德矛盾开始激化。
⒊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当时的法国各阶层要求法国东山再起,报仇血恨,德国深恐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军备战。法德矛盾尖锐,双方加入不同的军事集团对抗。因此在当时虽然英国将德国看成本国最大的威胁,但是德国并没有把英国当成最主要的敌人,而是将法国当成最主要的敌人
⒋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进攻法国,在马恩河,凡尔登和索姆河展开大战。
⒌在凡尔赛会议上,法国要求最大限度的削弱德国,使之成为永久的二等国,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洛林,索取了最大限度的赔款,并且取得了德国萨尔煤矿的开采权,瓜分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⒍20世纪20年代,法国主张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并同比、波、捷等国结成同盟,共同防御德国。
⒎1923年,法国因为德国拒绝赔款,联合了比利时出兵占领了鲁尔工业区,法德关系紧张。
⒏1925年,通过洛迦诺公约,法国改善了同德国的关系。
⒐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上台,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法对德国采取了绥靖政策。
⒑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遭到德国的进攻,1940年6月,法国投降。
⒒二战后法国同英、美、苏三国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⒓联邦德国成立之后,与法国共同组成欧共体,与法国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同谁的矛盾最为激烈
在这个时间段中,德国主要和欧洲两个国家的矛盾最为激励。
第一,法德矛盾。
法德矛盾源于普法战争。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割地赔款,失去了原来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法国力图“复仇”,收回德国夺取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吞并德国的萨尔矿区。德国要继续削弱和遏制法国,不让它东山再起,为此,除了实行孤立法国的外交政策外,还扩军备战,并制定了在新的战争中打败法国及其盟国的作战计划。普法战争后,法德矛盾一时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
第二,英德矛盾。
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中期建立了海上霸权、殖民霸权,工业霸权。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迅速,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德国统治集团因此从争取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德国不权在欧洲商品市场上同英国竞争,而且主要在殖民地问题上同英国的矛盾日益加深。在亚洲,德国修建“三B铁路”的计划,直接威胁到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的势力范围。在非洲,德国“赤道非洲帝国”的计划与英国的“开罗—开普”计划尖锐对立。在制海权方面,20世纪初,德国海军力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英国。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应该说,相对而言,德国和法国主要是在国土的争端中,因为两国是相邻的,而德国和英国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对帝国主义霸权的争夺上。两国的矛盾侧重点不同,究竟哪个矛盾比较大一点,也是见仁见智的说~
㈦ 法德之间的历史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在1864年及1866年先后击败了丹麦及奥地利,但法国却仍然在幕后操控着南德意志诸邦,企图阻碍德国统一。在普奥战争结束后,法皇拿破仑三世要求俾斯麦同意,把莱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合并与法国,作为对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守中立的报偿。俾斯麦断然拒绝,并立即把拿破仑三世的这个意图通知了巴伐利亚国王及南德诸邦政府,从而在南德诸邦造成了恐惧法国的心理。利用南德的这种心态,俾斯麦遂与它们缔结了秘密的攻守同盟条约。在这种情势下,只要打一场普法战争就可以激发南德诸邦的民族感情,就可以推动它们与北德联邦合并为此,在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策动下,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令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普鲁士借此团结德意志民族,进攻法国。 拿破仑三世在色当会战后与俾斯麦会谈的情况 [编辑本段]战争经过 在法皇宣战后,法国随即编成莱茵军团,于法德边境地带集结。该军团共有八个军,约22万人,由拿破仑三世任总司令,勒布夫为总参谋长。法国欲先发制人,夺取法兰克福,逼使普鲁士屈服;但与此同时,普军亦集结了三个军团,约47万人,由威廉一世为总司令,毛奇为总参谋长。普鲁士则计划以优势兵力,集中向阿尔萨斯和洛林进攻,将法军击溃于边境在线,再继而进攻巴黎,逼使法国投降。 战争以法军在1870年8月2日于萨尔布吕肯地区向普军进攻为开端。但到了8月4日,普军已顺利击溃法军,进入反攻阶段。与此同时,法军在其余各战场相继失利,被逼退回国境,转入防御。至8月中旬,法军已被普军一分为二,一部由巴赞元帅的莱茵军团共17万人被普军包围于麦茨要塞;另一部由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洪元帅率领的12万余人在8月30日与普军激战后被逼退守色当。 在9月1日至2日,普法两军于色当进行决定性的大战,即色当会战。9月1日上午,普军占领了符里济、栋舍里等地,成功切断了法军西撤的道路,并从后堵截法军。而在当天中午,普军亦完成了对法军的合围,并以强大的火炮作出攻击。当时下午,在法军数次试图突围失败后,拿破仑三世被逼于下午4时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愿“将他的佩剑交到陛下的手中”。9月2日,拿破仑三世正式率8.3万官兵向普军投降。在这场战役中,法军损失12.4万人,普军只损失了9000多人。法国举国哗然,资产阶级趁机于法国国内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国防政府。 普鲁士骑兵攻击法国火枪队 [编辑本段]战争影响 普法战争以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投降而告结束。普法停战的和约法兰克福条约极其苛刻: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这也导致了法国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而于1871年1月18日,普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的镜厅宣告建立德意志帝国,他本人成为首任皇帝。德国遂告统一。但德法两国于这次战争中的结怨,为日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伏线。 普法战争是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 普法矛盾由来已久,19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法国企图阻碍德意志统一,称霸欧洲。普鲁士王国企图打败法国以便统一德意志,争霸欧洲。英国、俄国则不愿法国过分强大,国际环境有利于普鲁士王国。 1868年西班牙爆发革命,西班牙临时政府建议德意志霍亨索伦王族的利奥波德亲王即西班牙王位。法国提出异议,普鲁士国王让步。1870年7月13日法国要求普鲁士国王做出永久不让霍亨索伦家族继承西班牙王位的保证,普鲁士国王同意,并电告普鲁士王国首相俾斯麦。而俾斯麦蓄意挑起战争,篡改了国王电文并公之于众,使法国蒙受耻辱。西班牙王位问题成为战争导火线。 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法军屡败。9月1日色当决战,2日拿破仑三世和麦克 马洪元帅率军投降。4日巴黎发生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宣布共和,成立以特罗胥将军为首的国防政府。 战争初期,德意志人民为实现民族统一而战。后期发生转折,普鲁士王国从自卫转入侵略战争。普鲁士军队占领法国东北部,烧杀抢掠,矛头指向巴黎。 9月4日成立的特罗胥国防政府未作积极抵抗。19日普军包围巴黎。巴黎人民开始组织国民自卫军。10月27日巴赞元帅率军在梅斯投降。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即德意志皇帝位。28日法德签订停战协定,规定法国投降,解除正规军武装,召开国民议会批准条约草案等,但巴黎国民自卫军继续保持武装,要求抗击德军。3月1日法国议会批准条约草案。3月18日巴黎发生无产阶级革命,凡尔赛政府调集军队与德军配合封锁巴黎。5月10日法德正式签订《法兰克福条约》,战争结束。条约条件苛刻:割让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省之大部给德国;法国赔偿50亿法郎,在赔款付清之前,德军留驻巴黎及法国北部诸省,占领军费由法国负担。 普法战争改变了欧洲政治军事格局。法国受到削弱,国际地位下降。普鲁士支配除奥地利以外的其他全部德意志邦国,成为强国,开始在欧洲拥有优势。
㈧ 法国和德国有过什么恩怨为何至今都是死敌
法国和德国都是欧洲地区的强国,但是双方却非常不对付,我们其实都认为英国和德国之间苦大仇深,但是世界上英德之间发生的冲突数量远远没有德法之间发生的多。其实法国和德国之所以成为死敌的原因也非常简单。首先就是双方都是欧陆大国,陆军力量强大,所以双方对对方的警惕性都非常高,自然容易发生摩擦。其次就是法国和德国总共打过三次重大战争,互有伤亡。最后就是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展,欧盟的建立,法国和德国的矛盾逐渐开始进行了化解,而且双方也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合作。
最后就是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展,欧盟的建立,法国和德国的矛盾逐渐开始进行了化解,而且双方也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合作。由于二战之后,欧洲各个国家元气大伤,最终导致了欧洲开始选择抱团取暖,放下原来的仇恨和恩怨。所以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启,法国和德国这对绵延了多年的冤家也终于重归于好。
㈨ 法国、德国矛盾的由来
在没有德国的时候就打得一塌糊涂,普鲁士和拿破仑那也是打得一塌糊涂,后来法国大革命,德国支持法国贵族,让法国资产阶级政权恨德国人,再后来殖民地的分配让德国皇帝不爽,发动了一战要重新划分殖民地,结果一战打得一塌糊涂,鲁尔区的割让让德国人记恨,法国记住了割让阿尔萨斯。然后是二战又打得一塌糊涂。
差不多不打的时间就是二战之后到今天。这么说起来,他们俩的矛盾主要就是因为做了邻居。要是把日本扔到法国现在的地理位置,这两个二战战败国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惺惺相惜,,日本和德国的对掐肯定会更加精彩,哎呀,真的很期待呢。
㈩ 法德两国的矛盾
⒈ 早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德矛盾就开始形成,当时普鲁士联合奥地利、英国、西班牙等国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大革命进行干涉,自此,法德矛盾开始形成。
⒉1870年,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对法国宣战,爆发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让出了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并且赔偿了50亿法郎,法德矛盾开始激化。
⒊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当时的法国各阶层要求法国东山再起,报仇血恨,德国深恐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军备战。法德矛盾尖锐,双方加入不同的军事集团对抗。因此在当时虽然英国将德国看成本国最大的威胁,但是德国并没有把英国当成最主要的敌人,而是将法国当成最主要的敌人
⒋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进攻法国,在马恩河,凡尔登和索姆河展开大战。
⒌在凡尔赛会议上,法国要求最大限度的削弱德国,使之成为永久的二等国,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洛林,索取了最大限度的赔款,并且取得了德国萨尔煤矿的开采权,瓜分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⒍20世纪20年代,法国主张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并同比、波、捷等国结成同盟,共同防御德国。
⒎1923年,法国因为德国拒绝赔款,联合了比利时出兵占领了鲁尔工业区,法德关系紧张。
⒏1925年,通过洛迦诺公约,法国改善了同德国的关系。
⒐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上台,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法对德国采取了绥靖政策。
⒑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遭到德国的进攻,1940年6月,法国投降。
⒒二战后法国同英、美、苏三国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⒓联邦德国成立之后,与法国共同组成欧共体,与法国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