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欧没国家的传统生活习惯
出国须知
由于国人的生活习惯于其他国际不同,而为了不必要的误会,尽可能的适应、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及习惯,以免造成误会。以下的是我们整理出来的内容,提供给您参考;
部分国家地区、机场的扒手、小偷猖獗,因此出国访问的时候请看管随身的行李,尤其不要将护照、机票等重要物品背在身后或离开自己的身边。
餐厅用餐的时候不要将贵重物品挂在椅背或放在旁边的位子,以免被窃。
访问美国必须如期回国,如滞留不归将有以下后果;
1. 滞留不归,无法获得合法身份,所以无法立足于当地社会,影响日后的发展。
2. 如果滞留被发现或超过期限返回国门,日后将无法进入美国,日后的留学、商务都将其被拒绝。
出国时您所代表的是自己国家的形象,因此随时注意自己的行为及仪容能让当地人民对中国留下良好的印象。
天气
从以下网址进入可以查询到你即将前往的地区天气状况,方便您携带所需的衣物http://www.wunderground.com/global/stations/54511.html
换汇须知
换汇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9:00-12:00,下午1:30-5:00(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换汇地点: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以及各授权代办处。
需要携带证件:
1.在本地办的有效护照和签证,首次处境需有效出境卡。
2.单位介绍信,无单位的凭街道介绍信。
3.身份证或户口本。
4.出国留学者要入学通知书,收复印件。
5.出国定居者要出国定居证,收复印件。
原则上在户口所在地换汇,但签证日期和机票日期相差不足3日的,可以在签证地换汇,如果你是北京户口,手续齐全,找最近的地点换汇就行。 异地换汇规定中的3天不包括节假日,如果取签证日期与签发日期不同凭取签证的条或收据也行如果你想超额(港澳地区1000美元,其它2000美元)换汇或有其它特殊情况可以咨询:外汇管理局:车公庄西路甲19号华通大厦68482583得到外管局的批准(需要亲自跑一趟,得到批文)就可以在中行换汇了。
搭乘飞机
搭乘飞机时必须将个人的护照、旅行证、机票等相关的文件带在身边,如果您有航空公司的会员卡最好在您办理航班划位同时出示。
搭乘飞机时请注意与他人的谈话声音,中国人热情及友善因此时常不注意的将自己的谈话声音提高或吆喝自己的伙伴,这样的行为容易引起其他国家人士的误解,因此,在此特别要提醒您,凡是在公共场所不要大声的说话及吆喝。
搭乘飞机:
l 通常航空公司会在飞机起飞前1小时开始广播乘客办理登机,登机由 头等舱与携带幼儿的乘客。然后商务舱、经济舱。
l 上飞机找到自己的座位后,放好行李先做好,如果需要还座位,必须等到飞机起飞前所有旅客已经入座,或是飞机起飞后稳定下来。千万不要上飞机后就开始换座位。
l 起飞、用餐、降落的时候请竖直椅背。
抵达入境
抵达拜访国家办理入境手续时,必须将护照、邀请函、行程表交给移民官,当获得进入美国时,移民官会在护照上面钉上一张白色的表格,请注意不要取下此表格,处境时移民官会将此表格取下。
移民官通常会询问以下问题,如果无法用英语回答,可以要求中文翻译。
1. 你打算进入美国多久?
Q: 请回答与邀请函的时间一致。
2. 你有任何的亲戚朋友住在美国?
3. 你有任何的生意在美国?
4. 你为是么来美国?
如果不会说明直接将邀请函交给移民官
禁止携带肉类制品、水果、蔬菜、种子。
美国已经不销售相片胶卷,国人需要自己携带。
美国用电为110V
北美酒店不提供牙膏、牙刷、拖鞋最好自己准备。
北美国际航班规定行李限重20公斤,超重必须支付费用。
事故处理
l 重要文件事先复印保存,不要与证本放在一起,护照遗失可以以复印件先向该地区警察局报警,然后向中国使馆申请补发临时文件。
l 国际信用卡遗失时立即向发卡中心办理挂失止付。否则信用卡被盗用,持卡人负责。
l 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不要向对方道歉,在欧美国家发生交通事故“道歉” 表示自己承认错误负担责任。必须记下对方车号、驾驶证、保险号码,如果车辆是租来的,必须通知汽车租赁公司。
行为准则
1. 不能滞留不归,如滞留不归,其后果自行负责。
2. 公共场所无大声喧哗,如酒店、餐厅、机舱、剧院、大众交通工具内部等。
3. 不要攀爬公共设施、随便穿越道路。
4. 进入公共场所或到餐厅就餐、购票等需要排队,排队时请保持半个手臂的距离。
5. 汽车行驶当中不能在汽车内站立、奔跑等,如因行使当中司机为了维护大家的安全所做出判断,而乘客因站立、奔跑、玩耍等引起意外由乘客自行负责。
6. 不要随地吐痰、丢垃圾。
7. 不要穿着睡衣在酒店的走廊、前台、大堂。
8. 搭乘升降电梯必须让里面的乘客先出来后再进入。
9. 手扶电梯的搭乘右边站立,左边行走。
10走路或必须越过他人时,必须有礼貌的请对方让过。
11不要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宗教信仰等。
关于饮食
1. 欧美国家酒店不提供热开水,除非中餐馆才会提供热开水。
2. 餐厅用餐必须排队。
3. 到西欧国家餐厅用餐请不要大声喧哗,尽可能压低声音说话。
4. 到自助餐厅用餐,拿取食物不能过度,少量拿取,不要浪费。
5. 美国政府规定18岁以下青少年不能购买食用烟酒类食品。
6. 18岁以下青少年不能进入酒吧、赌场、色情场所。
欧美国家茶俗 - 美国茶俗
美国人饮茶的习惯是由欧洲移民带去的,但美国人饮茶没有欧洲人多,饮茶方法也与欧洲大体相仿。美国饮茶属清饮与调饮两种,大多喜欢在茶内加入柠檬、糖及冰块等添加剂。不过,美国毕竟是个相当年轻的国家,所以饮茶没有欧洲那么讲究。加之美国人生活节奏很快,喜欢方便快捷的饮茶方式,故以冰茶、速溶茶要水罐头为主。美国人很喜欢中国茶,中美之间茶的贸易几乎是伴随着美国这个国家的诞生而同步开始。美国年从中国进口茶叶占茶叶进口总量20%以上,以红碎茶和中、低档绿茶为主。其饮茶较多品种为袋泡红茶、冰茶、添香茶和草药茶为主。近年来,随着绿茶保健功能逐步揭示,美国又掀起“中国绿茶热”。美国国家卫生部和有关团体还专门召开“茶与健康”的国际学术会议,举办中国茶文化周和中国茶文化研讨会,在纽约还成立了全美国际茶文化基金会,从事茶文化的宣传与中美茶业交流的协调与组织工作。许多着名大学,都举办中国茶专题讲座,有的还投入巨资进行茶叶保健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
美国地处北美洲中部,当地饮茶,18世纪以中国武夷岩茶为主,19世纪以中国绿茶为主,20世纪以红茶为主,80年代以来,绿茶销售又开始回升。然而,作为热饮料的茶,美国人却演变成冷饮冰茶。
在美国,无论是茶的沸水冲泡汁,还是速溶茶的冷水溶解液,直至罐装茶水,他们饮用时,多数习惯于在茶汤中,投入冰块,或者饮用前预先置于冰柜中冷却为冰茶。冰茶之所以受到美国人的欢迎。这是因为冰茶应顺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不愿用花时热泡的方式喝茶。而喝冰茶时,消费者还可结合自己的口味,添加糖、柠檬,或其他果汁等。如此饮茶,既有茶的醇味,又有果的清香,尤其是在盛茶,饮之满口生津,暑气顿消。
冰茶作为运动饮料,也受到美国人青睐。它可取代汽水,既可在运动时解渴,又有益于运动员恢复精力。人体在紧张劳累的体力活动之后,喝上一杯冰茶,自然会有清凉舒适之感,并且使精神为之一振。
美国人也喝鸡尾茶酒,特别是在风景秀丽的夏威夷,普遍有喝鸡尾茶酒的习惯。鸡尾茶酒的制法并不复杂,即在鸡尾酒中,根据各人的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红茶汁,就成了鸡尾茶酒。只是对红茶质量的要求较高,茶必须是具有汤色浓艳,刺激味强,滋味鲜爽的高级红茶,认为用这种茶汁泡制而成的鸡尾茶酒,味更醇,香更高,能提神,可醒脑,因而受到欢迎。
欧美国家茶俗 - 法国茶俗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西靠大西洋。自茶作为饮料传到欧洲后,就立即引起法国人民的重视。17世纪中期在法国《传教士旅行记》中,叙述了“中国人之健康与长寿,当归功于茶,此仍东方常用之饮品。”以后,几经宣传和实践,激发了法国人民对“可爱的中国茶”的向往与追求,使法国饮茶从皇室贵族和有闲阶层中,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交不可或缺的内容。
现在,法国最爱饮的是红茶、绿茶、花茶和沱茶。饮红茶时,习惯于采用冲泡或烹煮法,类似英国人饮红茶习俗,通常取一小撮红茶或一小包袋泡红茶放入杯内,冲上沸水,再配以糖,或牛奶和糖。有的地方,也有在茶中拌以新鲜鸡蛋,再加糖冲饮的;还有流行在饮用瓶装茶水中时加柠檬汁或橘子汁的;更有的还会在茶水中掺入杜松子酒或威士忌酒,做成清凉的鸡尾酒饮用的。
法国人饮绿茶,要求绿茶必须是高品质的。饮绿茶方式,与西非饮绿茶方式一样,一般要在茶汤中加入方糖和新鲜薄荷叶,做成甜蜜透香的清凉饮料饮用。
花茶,主要在法国的中国餐馆和旅法华人中供应,其饮花茶的方式,与中国北方人饮花茶的方式相同,习惯于用茶壶加沸水冲泡,通常不加作料,推崇清饮。80年代以来,爱茶和香味的法国人,也对花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近年来,特别在一些法国青年人中,又对带有花香、果香、叶香的加香红茶发生兴趣,成为时尚。
沱茶,主产于中国西南地区,因它具有特殊的药理功能,所以也深受法国一些养生益寿者特别是法国中、老年消费者的青睐,每年从中国进口量达2000吨,有袋泡沱茶和小沱茶等种类。
欧美国家节水之道:雨水污水循环利用
法国:节水成为“全民工程”
环球时报记者日前从巴黎开车到法国南方出差,沿途发现,被法国人视为命根子的私家花园大多没有了往年夏季的生机。一些居民解释说,这是法国政府新近颁布节水令的结果。法国部分地区目前正面临数十年不遇的干旱。为了保证当地居民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法国政府颁布了一项节水令:干旱地区居民不得给草坪浇水、不得用水洗车、不得给私人游泳池放水。为了确保该法令得到严格执行,法国政府还专门建立了一支“节水警察”队伍到处巡视,任何违规者都将面临500欧元以上的罚款,情节严重者甚至将面临牢狱之灾。
一位在法国环境部工作的朋友告诉记者,法国政府颁布这个节水令,绝不是在面临旱灾时“临时抱佛脚”。多年来,法国政府始终将节水作为一项国策。早在上世纪 60年代,法国政府就制定了《水资源管理法》,将水资源定性为“国家集体财富”,任何人不得浪费。以这部法律为基础,法国政府制定了“以水养水”的政策以及“谁用水,谁出钱”的规定,有效地控制了工农业用水;其中关于“谁污染,谁治理”的规定,又为污水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大量资金。在法国,每年都有数亿立方米经过处理的污水用于农业灌溉。
为了树立公民的节水意识,法国政府特别注重节水宣传。法国各大电视台和电台,每天都会播出节水公益广告。法国政府还不断向民众发放介绍节水窍门的小册子。政府不遗余力的宣传使法国民众养成了自觉节水的习惯。在巴黎的一些中高档居民区,日常生活用水实行包干制,但这些家庭仍大量使用节水马桶,许多人甚至不惜多花很多钱安装生态淋浴系统,将洗澡水过滤后重新装入抽水马桶,可节省近40%的生活用水。记者所在的小区有一个洗车房,但常常门可罗雀。洗车房的老板告诉记者,洗车生意在巴黎不好做,他都快开不下去了,巴黎人不是出不起每次2欧元的洗车费,而是不想因此浪费水。
有了法国政府和民众的节水要求,五花八门的节水装置在法国也就找到了用武之地。在法国,你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见楼房屋檐下的集雨管。下雨时,集雨管将屋顶的雨水引入地下蓄水池,过滤净化处理之后,就可以作为厕所等二类生活用水使用。法国一些地方还制定了有关雨水利用的地方法规,规定新建小区必须配备雨水利用设施,否则,将征收雨水排放费。另外,法国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大都装有定时系统,在水龙头打开30秒后会自动断水。记者的法国朋友不无自豪地说,法国不仅是节水的典范,也是节水技术的先锋。
美国:人口和经济在增长,用水量却在减少
美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59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的节水研究和管理,让美国的节水措施和教育都较为完善。
早在1965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水资源规划法》,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由政府多个部门联合组成的美国国家水资源委员会,开始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和研究。此后,随着大城市用水量急剧增长,美国各州、县、市自行制定的节水法案也越来越多。纽约市有《安全饮水法》、《地表水处理规定》等多项法规;在水资源较丰富的得克萨斯州,今年4月州议会一下子提出了11个节水法案。
这些法规涵盖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的全过程,涉及政府、企业、居民各个方面,特别对工业和商业用水进行严密监控。美国节水最主要的一招是大力提高循环用水率,特别是对炼油、化工、排放有毒物质的制造业的循环用水率要求都很高。1975年美国工业平均循环用水率仅为54.3%,2000年提高到94.1%(其中化工和石油行业的循环用水率分别高达96%和97%以上)。从1975年到2000年,美国总人口增加24%,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1.4倍,全国总取水量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约9%,其中制造业的取水量减少62%。
居民生活用水是城镇用水的重头,因此美国城镇节水以家庭用水为重点。为此,美国各市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动员居民自觉节水。美国各城镇和社区都有水资源管理协会、环保组织等非营利机构,它们除了散发宣传材料,还举办各种讨论会、展览,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学校是节水教育的重点对象。休斯敦市政府节水办公室一名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针对学校的节水教育活动多达十余项,包括专门培训老师如何搞节水教育。另外,对于从幼儿园到12年级学生,节水办都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活动,真正做到节水“从娃娃抓起”。
另一方面,美国各地方政府和环保组织还向家庭广泛提供节水设备和窍门,例如提倡居民使用节水型抽水马桶、慢流量型水龙头和浴室喷头,教人们如何检查水管渗漏的小窍门。管道老旧的纽约市还专门花钱购买声呐设备,检查主要输水管道的漏水情况。美国的家庭用水中,草坪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3,因此,美国各地政府建议利用石头雕塑等美化自家花园,而尽量减少草坪面积。在夏季缺水期,包括首都华盛顿在内的许多地区还出台法规,禁止人们在某一时段内给草坪浇水,一旦发现将给予重罚。
这些措施看似很小,但效果相当显着。休斯敦市调查表明,仅通过更换节水的马桶、水龙头和喷头,以及进行漏水检测等简单措施,该市居民用水量就减少了72%。
‘贰’ 一步一尿桶,巴黎为何要在大街上放置无数个尿桶
如果你去过法国巴黎,那你会发现法国除了浪漫的男女美丽的风景之外,还可以看到随处可见的尿桶,其实称之尿桶太俗,其实就是小便器。而大街上有这么多个小便器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防止法国男人随地大小便。
我可以稍微形容一下这个尿桶的样子,整个小便器呈红色,甚至会在红色的小便器里面放上一些花草,可能主要原因是为了美观吧,这玩意儿长得很像花坛,看着也像垃圾桶,可用处确实让法国男人小便用的,这个东西你可以在法国的很多角落看见,并且法国男人一点也不觉得当街上厕所是一件需要避讳的事情,他甚至可以一边尿尿一边和身边的人打招呼。
而这种事情在当时的巴黎更是屡禁不止,经常可以抓到一些偷情的男男女女,在里面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一些保守人士觉得这种东西的存在是城市的污点,经常要求政府废掉小便池,认为这个设施其实就是公开的色情场所。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措施,现在的小便池已经没有为难了,直接就是一个露天的小便池,反正法国男人对于自己的隐私问题也不太关注,从他们敢直接在大街上小便就可以看出。
‘叁’ 宫中随地排泄,18世纪法国王室有多不讲卫生
18世纪的法国王室,就会提起凡尔赛宫,我们眼前下意识会略过的无不是金碧辉煌的景象。但事实是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其实法国在18世纪的那个年代,有我们不为人知的一面,它其实是脏与臭的代名词。
所以说,18世纪的发过王室被说是宫中随地排泄,特别不讲卫生也是因为当时法国的社会环境,还有人们心中的封建思想,他们水资源短缺,认为洗澡会伤害自己的身体,不得不说他们确实卫生方面做的不是很好。
‘肆’ 一步一尿桶,巴黎为什么要这么做
出国旅行变得越来越普遍,而法国巴黎人许多国人的向往目的地,在巴黎一步一尿桶,为何巴黎需要这么做呢?
法国人随地小便的习惯由来已久,早在100多年前,法国街道就有小便池了,那时候的小便池还没有如今的这么美观,而政府也会觉得这在的小便池不太雅观,也会让外国游客觉得有损城市形象,因此法国街头的小便池不断进化才有了如今的这般模样。在100多年前的法国巴黎街头,随地小便滋生了许多问题,而尿液当中的细菌也在蔓延,街头显得乌烟瘴气,脏乱差是当时法国巴黎街头的状态,随着一步一尿桶的推行,法国巴黎有了很大的改善。巴黎作为着名的旅游城市,改变这样了状态刻不容缓,而政府也做的非常到位,如今的巴黎街头没有了异味。
‘伍’ 二战法国怎么这么垃圾
法国,一直就不行除了拿破伦,自己拿破伦死后法国是一直就垃圾的要命,当时跟我们的大清打,都打败了。
‘陆’ 中国拒收洋垃圾一年,印度和法国却在感谢中国,原因是什么
中国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垃圾进口国,全球大部分垃圾都被中国进口,并且处理掉了,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收购垃圾可以增加收入,还有许多垃圾是非常有用的材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也非常重要。
当时收购垃圾,给中国的环境带来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还是要靠焚烧,而这不仅会污染空气,对土地的污染也很大,因此产生的很多拾荒者,也因为挑拣这些垃圾而受到伤害。
‘柒’ “浪漫巴黎”怎么垃圾遍地烟头乱丢,为何这么脏
在旅游这方面,海外旅行曾经离中国人很远,但在如今却离中国人很近。因为经济的发展,也随着旅游消费的升级和全球化的进程,海外旅游如今已经成为了不少国人旅游清单上的一栏,因此这些年中,你经常能够看到很多国人游客都在飞往全球各地的飞机上,前往不同国家旅游。而在当中,那些富有盛名的国家和地区也就备受人们的喜欢,就比如法国巴黎就是其中一个。
‘捌’ 印象之中的浪漫之都巴黎为何会变成现在垃圾遍地满是尿骚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多,人们出国旅游,出差,工作也都变得更加方便,所谓“人往高处走”,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也开始逐渐往发达国家移民。
非洲作为经济发展最落后的一个国家,非洲的移民数量也是非常多的,中国,就成为许多非洲黑人移民的目的地之一,不过,和亚洲国家比起来,非洲黑人更愿意去欧美发达国家。
‘玖’ 巴黎为什么会变的又脏又臭
巴黎是浪漫的都市,是向往自由的都市,可是巴黎变得又脏又臭。
中世纪的法国人不爱洗澡。
当时,由于条件和医学知识的限制,人们普遍认为,不能轻易洗澡,因为那时的水并没有现在的干净,会带来疾病。如果没有医生的吩咐,人们决不轻易洗澡。现在的巴黎水费有些贵,很多人为了节省水费少洗澡,所以,这样看来,空气中弥漫着一些体臭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综上,巴黎就是这样变臭的。
‘拾’ 法国人如何处理垃圾
法国实行垃圾分类,这是肯定的。
然后呢,根据我在法国的生活经验告诉我:
法国市政府有免费的垃圾袋可以领,是专门放可回收的垃圾用的,不可回收的垃圾袋要自己买。
法国每周定期有垃圾车收垃圾,每个城市所定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次数也不好说。一般是一到两次。
在收垃圾的时间内,挨家挨户必须自己把垃圾桶拉到门口,等收好了,再拿进来,不拉出去的话得等下回了。这里提到垃圾桶,得说下,每家应该都有两个或以上的垃圾桶,这个是自己买的,专门用来分类用的。还有要想让别人收垃圾,得付垃圾处理费。
另外,厕所提出来的东西,务必要系好后仍垃圾桶里,否则是对清洁人员的不尊重。
法国每隔一段地方,都会设置一个大的垃圾分类箱,供所有人使用。
以上说的是优点。
下面该是说缺德的事。
法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并不是你想的那么讲卫生,我家就在学校对面,楼下几乎每天都是烟蒂,废纸团,痰,吃剩的面包,包装袋。。。
法国会在公园,小区内设置绿色垃圾袋,其实这些是给狗用的,主人们牵狗溜的时候可以去拿,把自己家宝贝弄出来的还新鲜的东西处理掉。。
不过,当你走在街头的时候,你不用为了不小心踩到这热乎乎的东西而懊恼,因为这在法国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反而踩的最多的是他们自己,我们总会见到,一条条被踩过而拖出的跟飞机飞过留下的云似的线,所以巴黎虽然被称为浪漫之都,同时也被称为狗屎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