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丘吉尔为什么击败法国

丘吉尔为什么击败法国

发布时间:2022-05-19 03:26:39

㈠ 二战 诺曼底登陆 丘吉尔的态度及目的

丘吉尔实际上并不希望过早开辟第二战场,他希望德国人和苏联人最好打的两败俱伤,所以一直对西线战场不热心,虽然后来迫于苏联压力搞了一次失败的登陆(迪耶普奇袭战,此战一直被认为是丘吉尔事先故意将情报泄露给德国,登陆部队总兵力6100多人,仅仅只有数百人逃回英国,当然死的大多数都是加拿大等英联邦成员国军人),但此后直到1944年才和美国进行诺曼底登陆。

早在德国入侵苏联之时,斯大林就要求英国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苏联红军的压力,加速战争结束,但丘吉尔热衷于保护地中海和北非这两个英国的生命线,对斯大林提议不予理睬。

直到1941年,欧洲战场迎来了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美英两国决定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对法西斯德国的后被予以痛击。据此可知丘吉尔的态度是支持诺曼底登陆,其目的是为了击败法西斯德国,提升英国的国际地位。

(1)丘吉尔为什么击败法国扩展阅读:

1、战争结果

美国:29,000人阵亡, 101,600人受伤或失踪;

英国:11,000人阵亡, 54,000 人受伤或失踪;

加拿大:5,000人阵亡, 13,000 人受伤或失踪;

法国:12,200平民死亡或失踪

德国:23,019人阵亡, 67,060人受伤,198,616人失踪或被俘。

2、战争影响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3、战争评价

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从日军偷袭珍珠港到巴黎陷落、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诺曼底登陆相媲美。” 2004年6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以及俄罗斯总统普京参加了纪念诺曼底登陆胜利60周年庆祝仪式。

艾森豪威尔在诺曼底登陆后说:“毫无疑问,诺曼底战场是战争领域所曾出现过的最大屠宰场之一,那儿一带的通道、公路和田野上,到处塞满了毁弃的武器装备以及人和牲畜的尸体,甚至要通过这个地区也极为困难。我所见到的那幅景象,只有但丁能够加以描述。一口气走上几百码,而脚步全是踩在死人和腐烂的尸体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诺曼底登陆



㈡ 为什么丘吉尔成了民族战争的领袖

1904年6月22日法德停战协议而未达到目的,英国失掉了所有同盟国,只好孤军作战。丘吉尔写道:“在法国被击败之后,英国凭借岛屿多的有利地势,从失败的痛苦和致命的威胁中产生出一种不亚于德国的民族果敢精神。”丘吉尔表达了英国人民的战斗意志,因而显着提高了他的群众威望。丘吉尔成了民族战争的领袖,人民相信他能够采取有力措施把战争进行下去。

㈢ 二战中英军为何歼灭了法国舰队

1940年6月25日法国投降,英国担心法国的舰队成为纳粹的帮凶,会落到德国手中,对英国构成很大的威胁。所以歼灭了法国舰队。

㈣ 德军入侵法国,丘吉尔为什么对法军失望

1940年5月7日,英、法联军试图救援岌岌可危的挪威,但以失败而告终,挪威沦陷了。作为绥靖政策的代表人物张伯伦,面对人们的谴责,以及要其下台的呼声越来越高,极力为自己的政策争辩。说实话,他不愿意就这么“耻辱”的下台。

三天后,德军分三路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战役打响。当天晚上,无力挽回局面的张伯伦,向国王递交了辞呈,正式推荐丘吉尔继任英国首相,灰溜溜地走下了历史舞台。至此,加速促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绥靖政策,就此终结。



英、法联军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一面收拢被打散的部队,一面动用国内各类船只来往于英吉利海峡,接应联军撤往英国。等到德国元首“醒过闷”命令进攻时,已有33.5万人联军官兵被救了出来,英国上下对此欢呼雀跃,认为是一场胜利。

但冷静的丘吉尔纠正道:“自古以来,没有一场胜利是靠撤退获得的”。

大家认为这句话对吗?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㈤ 丘吉尔为什么能成功,他的成功因素有哪些

丘吉尔做过英国的海军大臣,一直主张对东方的德国强硬。但是,当时的英国政坛,包括首相,都普遍的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也就是妥协退让政策。这在客观上助长了德国的扩张主义野心。在最后,英国政府的屡次对德国的退让,英国人民发现,这样的退让政策并没有阻止德国的扩张,反而让德国的军国主义思想越加膨胀,德国的侵略野心反而更加猖狂。

最后,希特勒的行为终于侵犯到英国和法国的核心利益,以及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这个时候,所有的英国人民都主张对德国强硬,而以往的政府,以妥协退让着称的那些人,首相张伯伦等人,就不得不辞职隐退。而素来以强硬着称的丘吉尔,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首相的最佳人选。

㈥ 我的早年生活 丘吉尔最终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丘吉尔的思想非常前卫,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当然他自私的一面也是很多次犯下错误,但是是这个人提出的同盟国,如果没有丘吉尔在中间权衡,很难建立起一个三国同盟对抗德国的局面,所以,他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整个战争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主要就是他的几个意见非常突出

㈦ 在战后的英国大选中丘吉尔为什么会意外败选,是什么原因

提到丘吉尔,人们立刻会想到他是英国首相,二战中的领袖人物,威望非常高。然而,二战结束后不久,英国开始了首相大选,丘吉尔却落选了。这是为什么呢?


丘吉尔

二战结束后不久,英国开始了新一轮的首相竞选。当时,刚刚打完二战的丘吉尔呼声特别高,人们认为丘吉尔一定能够连任首相!然而,当首相竞选结束的时候,人们却大跌眼镜,丘吉尔落选了!那么,丘吉尔为啥落选呢?主要是因为说错了话!

西方世界,竞选首相或竞选总统,都要进行演说,说下自己的施政纲领。丘吉尔提出了这样的主张,要维护英国的日不落帝国的地位,建立强大的殖民地,并且要成为世界强国

㈧ 巴黎投降前,丘吉尔为什么三番五次到法国

1940年6月10日,隆美尔的装甲师已经攻到距离巴黎50公里处,法军已是最后的挣扎了。雪上加霜的是,这一天,意大利向法国、英国宣战,从阿尔卑斯山进攻法国。眼看法国岌岌可危、大势已去,但海峡另一边的丘吉尔并不打算放弃。

第二天,丘吉尔在12架战斗机的掩护下飞往巴黎。这是他自担任战时首相一个月的时间内,第4次到法国,尽管随时可能成为德军战斗机的攻击目标,但依然坚持到法国,商量盟军继续抗战的问题。难道,他的“热衷”背后,还有什么隐情吗?



而作为法国人骄傲的马其诺防线,矗立在法德边境上成了彻彻底底的摆设,它不仅暴露出法国军事思想的短视,成为二战中法国人不折不扣的遮羞布;而且其“完全防御”的建军思想,成了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典型,并沦为国际大笑话。

用修马其诺防线的钱,用作发展现代军事,法军还会失败吗?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㈨ 约翰·丘吉尔是怎样取得布莱尼姆大捷的

取得布莱尼姆大捷的战术指挥家

约翰·丘吉尔,1650年生于英国德文郡,二次大战中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他的后裔。事实上,约翰·丘吉尔受封为第一代马尔勃罗公爵之后,其子孙世代享有这个封号。

约翰·丘吉尔1667年起在英军服役,在1672年英军与荷兰军进行的索尔湾海战中,他表现勇猛,被晋升为海军上尉,后来约翰被派到法国军队服役,法国大元帅杜伦尼子爵特别看重这个又勇猛又英俊的小伙子,就连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也对约翰颇为赞赏。

1702年,安妮成为英国女王,约翰·丘吉尔被任命为英军总司令,派到荷兰战场指挥对路易十四的法军作战,即“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约翰指挥英军连连得胜,迫使法军撤退,扭转战局,受到全国人民的狂热崇拜,女王加封他为马尔勃罗公爵。

第二年,马尔勃罗公爵重返战场,继续与法军作战。在这场战争中,他与另一位名将——奥地利元帅欧根亲王组成了西方战争史上着名的默契搭档,联手屡挫法军,令“太阳王”路易十四无可奈何。

1704年8月13日,马尔勃罗公爵指挥了他一生中最精彩的战役,他与欧根亲王密切合作,在多瑙河沿岸的布莱尼姆大败塔拉德伯爵率领的法国—巴伐利亚联军,歼敌2万人,俘虏1.4万人,其中包括塔拉德伯爵,此战彻底打碎了法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太阳王”和他的王国走向衰落的标志。马尔勃罗的声望达到巅峰,成了英格兰民族的英雄!安妮女王赐予他数千英亩封地、50万英镑,还为他修建了据说比皇宫还豪华壮丽的布莱尼姆宫殿。

布莱尼姆大捷后,马尔勃罗公爵继续与法军奋战到底,在拉米雷斯战役和奥德纳德战役中打得法军痛苦不堪。1709年,他和欧根亲王在惨烈的马尔普拉凯战役中击败了法军,激战中法国元帅维拉尔身受重伤,左膝盖被打穿,但他还是坚持坐在椅子上指挥战斗。法军最终被击退了,但英军自身的损失竟比法军还严重,他们再也无力对法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后来一些反对马尔勃罗公爵的政敌就利用这次战役的惨重伤亡来攻击他。

1710年,马尔勃罗公爵的命运开始急剧下跌,他被指控修建宫殿时贪污公款,马尔勃罗公爵无奈之下离开了他为之赢得无限荣耀的英国。

1714年,安妮女王驾崩,乔治一世继位登基,新国王念及马尔勃罗公爵昔日的显赫功绩,恢复了他的职位和特权,但是老公爵的身体健康已经不行了,不得不退役,在平淡中度过了余生。

㈩ 德国入侵法国当天,丘吉尔为什么能成为英国首相

英国着名的政治家丘吉尔,以老谋深算、强硬手腕而着称,也是当时英国政坛极少数反对绥靖政策的人。1936年3月7日,德国悍然撕毁《凡尔赛和约》,重新占领了莱茵非军事区,英、法两国都未表示反对,只有丘吉尔提出警告并制裁。

也就是从这时起,英国在绥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反对绥靖的丘吉尔越来越孤立。随着德国愈发猖狂,人们终于认清了其称霸欧洲的野心,就在德军入侵法国的当天,丘吉尔成为战时首相。然而,面对这么一大烂摊子,他该如何做呢?

丘吉尔没有就糟糕的战局迁怒于法国人,因为相对于法军来说,英军的贡献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原来,自宣战以来,8个月的时间英军只派10个师的兵力,而且没有一支坦克师。说得难听点,丘吉尔似乎“没有脸”,去指责法军的无能。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阅读全文

与丘吉尔为什么击败法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