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快速投降,它到底怎么了
二战爆发前的法国,拥有现代化技术和理念的320万军队,超过整个德国国防军的320万人的军队,号称世界第一陆军,但是就是一个这么强悍的国家,德国法西斯还没发力高卢雄鸡就倒下了,其中的原因你很难想象的到。
对于迅速战败亡国的原因,有人可能会说,这是法国战略上的失误,他们死守马奇诺防线,等着德国人来打,而德国的装甲坦克出其不意的走了号称魔鬼森林的阿登山区,打了个法国措手不及。还有人会说,法国不比苏联国土面积大,有着战略纵深,有大后方。德法战争中,德国只要越过马奇诺进入法国后就是一望无际的西欧平原,这简直就是德国闪电战的演练场,德国坦克仅需半天就可以到达巴黎。
但是尽管这样也不至于一个多月就亡国投降了,说好的世界第一陆军强国呢,真是令人恨铁不成钢!但是从结果推原因,法国人在二战中早就默默的下着一盘大棋。不信,请您往下面看。
这里是二战主要国家人员伤亡情况:
苏联2700万(伤亡累计6000万)
中国1800万(伤亡累计3500万)
德国680万(军人470万,其中在苏德战场死亡350万)
日本234万(军人185万,其中在中国战场死亡45万,在太平洋战场死亡129万,另有8.3万被苏联红军击毙)
英国及其他不列颠国家45万
美国40万(全部是军人)
波兰630万(基本上都是平民,其中300万是犹太人)
南斯拉夫,170万
法国81万(36万平民)
意大利16万
看了这个你是不是有点明白了呢?法国迅速投降减少了国内战乱,减少了人员伤亡和经济破坏,在几个大国中,法国的伤亡都可以说是最小的。法国的投降既保存自己的实力,也彻底的拉英国下水了,让英国直面德国的攻击。投降、反法西斯两边下注了,不管谁赢了,反正法兰西立于不败之地。最终法国以最小的代价换来了最丰硕的果实,虽然投降亡国但是战后就立刻复国并且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战后法国经济复苏也较快,因为战争破坏小,延续着战前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少有的工业体系完备的国家,同时又彻底反超英国成为世界第五经济强国。
试想,如果法国硬拼到底是不是另外一种局面呢?是非对错,留与后人评说。
㈡ 如何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
建议直接策反法国人民,这样在法国政府宣布投降前法国人民就已经占领整个巴黎了
㈢ 世界上最艰难的战役为什么就是在法国投降前打败他们
这是从战略层面分析的,因为德国和法国实力差不多,而且一直差不多,哪怕是现在,你们看两伊战争,两个国家打八年,两败俱伤,而德国只用了几个月就取得决定性胜利,所以想达到这个程度非常难,但是不是艰难,是困难。
㈣ 联合国五常七个史诗级任务
联合国五常七个史诗级任务?众所周知,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其主要任务就是,应对国际体系中出现的全球性挑战。它能得以运作,无非就是为了降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比如跨国威胁的扩散。简而言之,它就是为实现全球和平坚持不懈的一个组织。尽管它不同国家,就是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存在一些弱点的不可避免的事情,但在处理国际性问题的时候,是非常有效的。所以,走过70多个年头的后,连各国的成员国已经达到了193个国家。不过这193个国家不是全部,除此之外,也还有2个观察国。然而,在这已有190多个国家加入的联合国中,必然要数五大常任理事国的权利最大。它们分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平起平坐,也都没有任期限制,联合国会议上最大的决定权“一票否决权”他们都有,该权力有多大?甚至在票选联合国秘书长时,也可以使用。即便是所有国家都同意,可若是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出反对票,其他票也均作废。
安理会掌握了联合国的指挥权,联合国的很多事情基本上由安理会来决定,然而常任理事国又能一票否决安理会的所有提案。相当于联合国的每一次行动,都需要五大常来决定。因此,不少成员国对这项原则存在很大的争议,认为联合国就是五常的后花园,只是为了满足五大常的诉愿。在2007年的时候,没有拥核的两国斯达黎加及马来西亚向联合国提交了《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提案,这份条约旨在核武器的禁用以及研发上。哎安理会各国对此需要表态的时候,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各国都没有参加此次会议,但是《禁止核武器条约》还是以122票同意通过。令人尴尬的一幕在2018年发生了,中美俄英法联合声明,明确表明态度发对这项提案,因此到了2020年这个条约还没有生效.
联合国安理会中,中美俄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国是拥有着最大权力的,于是,也就有一些国家很不乐意,表示出了不服。特别是那些相比之下国力算得上上位圈,认为自己也可以坐上常任理事国之位的国家。但是似乎很多国家都忘了,国力强劲可不是五常唯一的优势,五常都还有着一个共同个历史优势。中美俄英法无果,是二战的胜利国,也还是此战中付出代价最大的国家。不说别的,就是单靠这一点,其他国家也就没什么资格再有微词了。再者,就算抛开这一历史原因,这三个五常才有的特点,也一样只有他们有。第一点,拥有不俗的核力量。第二点,五个国家军事力量都非常强大。第三点,国际地位不一般。当历史因素和现实实力放到一起,可见担任常任理事国,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㈤ 二战时法国有强大的陆军,怎么就迅速投降了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在1940年开始对法国开始全面的进攻,但是到了一个多月之后法国就宣布向德国投降。在外界看来,法国这突如其来的投降让他们很不理解,因为对于当时的法国来说,可是拥有着被称为“世界最强陆军”的,但在短短的时间里法国就被击败,虽然这和德国强大的实力有关,但这和法国内部的原因也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本人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法国向德国投降的一些原因。
第三个原因就是当时法国的军事思想是比较落后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法国的军人还保留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想法和经验,忽略了在部队上的建设,虽然相比于德国落后很多。
㈥ 二战法国为什么要投降
从军事上来说,法国面临几乎无力挽救的危局。法国投降前,比、荷、卢全部投降,英军通过敦刻尔克行动撤回本土,100万联军顿时作壁上观,外援已无。法军伤亡、被俘210万人,主力部队损耗殆尽。至投降时,法国北部、中部一带均沦陷,本土战略纵深狭小,在本土已失去抵抗可能。
从国际关系上来说,一是法国本土四面是敌,德、意向法宣战,西亲轴心,不排除背刺可能。二是在法军主力被消灭后,盟军在陆、空军上完全无法与轴心国抗衡。同盟国此时基本由英联邦成员国、法国、欧洲其他被侵略的国家组成,英国本土正规军仅十几个师,靠着敦刻尔克撤回去的30万续命,为防范登陆都不得不组建百万民兵;英联邦成员国陆军实力一般、且远水难解近渴;其他成员国要不投降要不流亡,都GAME OVER了。且慈父苏、灯塔美均无意参战,彼时同盟国在欧洲大陆大势去矣。
从再动员可能性上说,一是法国人力缺乏,战争初期法国已动员了1/3的20-45岁适役男子,无潜力可挖;二是陆空一体联合作战、机械化闪电战等新型战术,全面领先于法军,主要将领甘末林、魏刚等接连战败,无人出面主持危局,部队内失败主义情绪蔓延、高层战争信心已失;三是法国主要工业区被占领,装备物资匮乏;四是民众厌战情绪严重。
从领导阶层来讲,一是内阁和议会抵抗派和投降派对立严重,在悲观情绪的影响下投降派势大,总理雷诺无法获得议会信任而辞职,投降派的贝当老帅上台;二是法国本身战争意愿不强,法国是基于英、法对波兰的独立保障被破坏而被迫参战的,本身缺乏明确的战争目标(所以才出现奇怪的西线静坐战)。
从出路来讲,本土抵抗计划破产后,法国政府前途已无。①流亡英国;②流亡北非;③实现英法合并(丘吉尔也是脑洞大)。似乎都不是什么好路子。特别是在战争中英法两国裂痕加深,凭什么留着法国人的血为英国人在前面做挡箭牌。从国际形势看,法西斯势力在30年代风生水起,俨然已成为一种潮流,加入轴心大家庭也未必不是一种出路?
从综合实力来看,从二战始,战争不光是军人的战争,是总体战、无限制战,是综合国力的比拼。法国受一战胜利、经济危机等多重影响,法国的经济实力、战争潜力、资源储备、动员能力在战争前夕已远落后于德国。
总体来看,主要原因是军事上的溃败的太快,而臃肿官僚的政府无法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国民和领导层又严重缺乏战争动机、信心和支持度,本身纵深、国力又不足以支撑持续抵抗。
㈦ 为什么有人说在二战投降最快的法国其实一直在战斗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法国在二战仅坚持了月余就投降了德国,并建立了为纳粹德国服务的傀儡政权——维希政府。但事实是伴随维希政府的成立,“自由法国”也随之在英国诞生,并与法国本土反抗法西斯组织开始了反抗纳粹德国的战斗。
在诺曼底登陆前夕,法国国内反抗法西斯组织通过破坏德军通信、交通运输线、伏击偷袭德军,策应了盟军行动,有力地打击了法西斯。
总之,不管怎么说,法国是二战的主要参战国,法国战场是欧洲战场的一个主要战场。时为世界一流强国、陆军实力号称世界第一的法国,尽管在二战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战争初期一个多月就投降了纳粹德国,但是自由法国和国内反抗法西斯组织一直在战斗,为二战盟军的胜利贡献不小。
㈧ 没有人能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什么意思,有人突然问我
调侃法国投降速度很快,非常快,无敌快,没有任何人能做到比它投降还快。
一战前法国是世界第二顶尖国(仅次于当时的“日不落帝国”英国),英法相争德国崛起,当时德国先进,一下就打到法国首都巴黎,法国陆军纯靠肉搏战胜,法国成了欧洲损伤最惨重的国家之一(死亡率1/5,平均每10个人就有2个人死亡)。
所以紧接着二战无力抗衡,加上马其洛防线(法德边境防护工程)错耗巨资最后还被德国战术化解,战略落后,所以才抗战1个月就投降了。
二战结束后,英国人(法国盟国)就调侃法国投降快,这个梗也传到欧洲各国。
(8)怎么在法国投降之前战胜他们扩展阅读:
法兰西颠覆原因
1、首先,法国受到一战的影响还为彻底恢复。
法国在一战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20年代的法国经济恢复和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底气不足,工业基础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
而且整个一战也极大的消磨了法国人的战斗意志,一战的法国丧失了十分之一的人口,所以法国希望自己能置身事外,全国军民都极度厌战畏战。对待德国也是“宣而不战”。
2、军事思想和战术的落后。
二战前德国对自己军事战术进行了巨大的改革,形成了以机械化部队为主的机动化作战和闪电战的模式。而法国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获得了巨大的好处,沉溺在胜利的喜悦中,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居安思危。
3、法国出现重大的战略失误。
法国人计划战争开启后、马奇诺防线充当第一条屏障、阻碍敌人进攻、为国内集结军队反攻创造时间。
法国自认为北部的山脉地形是天然屏障、机械化部队无法经过,并且有比利时在中间作为屏障,所以马奇诺防线并没有修建到北部。
结果德国未经宣战、突击比利时、只用了16天比利时投降。德国的装甲部队出人意料的从北部山脉长驱直入,开进法国平原。庞大的马奇诺防线成为了摆设、没有发挥任何有效的作用。
㈨ 如何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
这是一个梗,意思是嘲笑法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打不了多久就会投降,还来不及打到法国首都巴黎它就会投降。
㈩ 二战中投降最快的法国,凭什么能够成为战胜国
因为当时美国扶持欧洲振兴计划,优先恢复法国和英国,利用欧洲对付前苏联,这两个老牌帝国恢复的最快,而且很快就研制出核武器,后来包括中国在内的5个相对的大国都是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