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为什么有这么多有轨电车

法国为什么有这么多有轨电车

发布时间:2022-05-20 14:05:01

⑴ 为什么有轨电车比公共汽车好

这取决于你所说的“更好”是什么意思。在城市街道上运行的轨道车辆,通常被称为有轨电车或有轨电车,比公共汽车有几个优势。让我列出最明显的一些:电车紧跟着轨道行驶。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小的车道宽度(最小3.10米,公交车3.50米),他们可以非常接近车站,因此允许乘客在没有台阶的情况下上车。它们可以在没有保护的行人区奔跑。

⑵ 请问第一辆有轨电车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在哪些国家应用比较普遍

1884年美国人C·J·范德波尔在多伦多农业展览会上试用电车运载乘客。他试用的电车用一根带触轮的集电杆和一条架空触线输电并以钢轨为另一回路的供电法。1888年美国人F·J·斯波拉格在里士满用上述方法在几条马拉轨道车路线上改用电力牵引车行驶,并对车辆的集电装置、控制系统、电动机的悬挂方法及驱动方式作了改进,于是出现了现代有轨电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大城市或中等城市都有电车。由于这种电车的路轨是固定的,不能让路,在交通拥挤的街上造成诸多不便,巴黎、伦敦和纽约很快废弃了这样的电车,但是,欧洲大陆上仍有许多城市,保留了这种电车。

⑶ 有轨电车时期

1、有轨电车的兴起
最初的有轨电车是在轨道上运营的马车开始的。
1807年在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用马车牵引的客运轨道公交车;1881年,维尔纳•冯•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力牵引的有轨电车。柏林市附近的西特菲尔建设的有轨电车线路开通运营,标志着有轨电车作为客运交通工具投入使用。
2、有轨电车发展高峰期
20世纪20~30年代,全世界掀起有轨电车高速发展建设黄金时代。
1895年,美国有轨电车运营线路达到12100公里。1930年,法国共有70个城市开通了 3400公里的运营线路。1920年,英国有轨电车线路总长达到5000公里,有轨电车车辆数量达到1.44万辆。
3、有轨电车的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对有轨电车行业造成重大冲击。
1952年,美国停止了所有的有轨电车生产,而欧洲则继续生产改进的PCC有轨电车。至I960年,美国有轨电车系统基本被公共汽车取代, 仅保留了 12个城市的有轨电车系统。
4、有轨电车的复兴
有轨电车系统获得了全面的提升。
使用现代化、大容量的铰接式车辆,修建分离的有轨电车线路,使用特殊信号控制,修建地铁、公共汽车的换乘枢纽等。提升后的有轨电车在速度、可靠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各个方面都更加类似于快速轨道交通,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有轨电车,因此赋予这种关系新的名词——现代有轨电车,并开始在欧美洲诸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得到广泛应用。
当前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已开始改建或扩建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轨道交通形式,在完成从传统型到现代化的转变后,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

⑷ 世界轨道交通历史 or 小常识

世界轻轨交通发展简史
轻轨交通使一种中等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系统,它的客运量在地铁于公共汽车之间。轻轨可分为两类:车型和轨道结构类似地铁,运量较地铁略小的轻轨交通成为准地铁;另一类为运量比公共汽车略大,在地面行驶,路权可以共用的新型有轨电车。它是在传统的有轨电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其造价低、无污染、乘坐舒适、建设周期较短而被许多国家的大、中城市所接受,近年来不断得到发展和推广。

有轨电车已有100多年历史。在1881年德国柏林工业博览会期间,展示了一列3辆电车编组的小功率有轨电车,只能乘坐6人,在400m长的轨道上往返运行。这是世界上第一辆有轨电车,它给世人提供了富有创意的启示。

世界上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行的有轨电车系统是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磁门德市。

此后有轨电车系统发展很快,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有轨电车线总长达25000km。到30年代,欧洲、日本、印度和我国的有轨电车有了很大发展。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到1909年大量也建成了有轨电车,在随后的年代里,我国的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长春、鞍山等城市都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在当时我国城市的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但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城市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合运行,又受路口红绿灯的控制,运行速度很慢,正点率低而且噪声大,加减速性能较差,但仍不失为居民出行的便捷交通工具。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的私人小汽车数量急剧增长,大量的汽车涌上街头,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于是导致世界上各大城市都纷纷拆除有轨电车线路。这阵风也波及到了我国,到50年代末,我国有关的大城市已把有轨电车拆除得所剩无几,仅剩下长春、大连和鞍山3座城市的有轨电车没有拆光,并一直保留至今,继续承担着正常的公共客运任务。

但汽车数量的过度增长使城市交通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交通堵塞,行车速度下降,空气污染和噪声严重,在闹市区甚至连停车也很难找到适当地方。到60年代初,西方一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除考虑修建地下铁道外,又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地面轨道交通方式上来。

利用现代高科技改造和发展有轨电车系统,在欧美已取得了显着成效。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270多座城市建有新型有轨电车系统,说明新型有轨电车在一些国家的城市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1978年3月,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UITP)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会议,会上确定了新型有轨电车交通的统一名称,英文为Light Rail Transit,简称“轻轨”,英文缩写LRT。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根据我国《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用轻轨来命名中运量的地铁(包括地面和高架铁路),而欧洲所说的“轻轨”,一般是特制现代有轨电车交通。为了与欧洲的定义兼容,所以我们提出轻轨分为两类-准地铁与新型有轨电车。准地铁与地铁的不同之处在于运量和轴重较小,曲线半径较小以及“最大坡度”较大;此外并无多大区别,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新型有轨电车在世界各城市公共交通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尽管西方城市的私人小汽车拥有量还在不断增加,但发展新型有轨电车仍然是一项重点。

如法国的第一条现代化有轨电车线路,于1984年在南特市建成通车,线路长度10.16km,共设22座车站,车辆采用两端设司机室的六轴单铰接式电动客车,每辆车满载定员276人,单向高峰小时的客运能力为9000-18000人次。

70年代以来,现代有轨电车在世界各地发展很快,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已有60多座城市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亚洲除日本外,菲律宾马尼拉市和我国香港屯门至元朗的新型有轨电车也很有代表性。

由于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中等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已不完全局限在传统的钢轮钢轨系统方面,而是形成了一个形式多样的全新概念,如直线电机车系统;橡胶轮体系的新交通系统(AGT);跨座式独轨交通系统以及悬挂式独轨系统等。

世界轨道交通博客http://www.metros.cn/

⑸ 烧掉26亿修的有轨电车,为何被政协委员喊拆

多位市政协委员呼吁,珠海有轨电车占用了主干道原有的两条机动车道,但建成通车后使用率极低,因此建议尽快拆除轨道恢复汽车机动车道。珠海市政协委员王迎奎、徐超龙、饶小毛建议,珠海市委市政府放下包袱,勇于面对现实,敢于实事求是,早日拆除有轨电车一号线。三位政协委员指出,珠海有轨电车一号线自开通以来,因为利用率极其低,并没有对城市的公共交通起到应有的作用。他们认为,该线路的铺设是失败的。

三位政协委员指出,如果拆除,可以使梅华路的车辆通行率增加30%以上,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意义非凡。他们建议珠海市委市政府放下包袱,勇于面对现实,敢于实事求是,早日拆除有轨电车一号;恢复原梅华路正常道路运行;适当调整水涌坑海天公园至上冲的公交线路,保证城市公共交通正常运行;解散相关公司,人员可以分流到其他国企。

⑹ 为什么国外还要用有轨电车

您好,有轨电车对城市是有好处的,发达国家都非常普及。
1、有个轨电车并不占用机动车道,机动车在有轨电车路上也可以正常行驶。有轨电车就是有个轨道,等红绿灯、压车啥的跟汽车、无轨电车都没有区别。
2、有轨电车噪音小,不排放尾气,对城市环境与人类健康有好处。
3、载客量大,还有空调,为啥不好呢?
4、还有部分国家使用的是地上缆车,跟有轨电车外形相似,就是没有上边的电缆,国人很容易弄混。地上缆车其实车子不会动,会动的是轨道,轨道带动车子动,想停车的时候,按闸把车子跟轨道松开就行。这个虽然更环保,但是转弯有困难,而且速度太慢。
5、历史遗留与城市观光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国内来讲天津、上海都淘汰旧式有轨电车换上进口的新电车了,大连201线路还保存着少量日产3000型,有些电车前后的开道铃还没丢,很有感觉,中国除了香港双层的就剩大连单层的了,世界范围来讲除了纽约等地也没有几个留着的了。新中国第一辆电车就是在大连下线的,大连人民见证的老式电车(包括无轨电车)的发展,也经历过它差点被淘汰的历史,虽然大连现在再也不像日伪时期那样处处都有有轨电车了,但是能至今还能见到它就还是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的成功保留,是历史的见证,是一个时代的记忆,真的感觉非常美好,将来新式电车早晚也会淘汰,那时候回忆起来也会是很美好的。

⑺ 有轨电车那么慢为什么还要建

有轨电车的优点:环保无污染现代有轨电车是以电力驱动的,所以车辆不会排放废气,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安全系数高,有轨电车由于沿着地面轨道行车,轨道不会像公共汽车一样在人群、车流中运行,所以它能够有效减少交通意外的发生。

有轨电车缺点:行驶速度较慢,车辆设计上最高速度通常都不超过50km/h。与地铁相比,它的效率比地铁低,速度较地铁慢,载客量比地铁少。

架设电缆占道,由于目前超级电容供电和地下轨供电还处于试验阶段,因此有轨电车一般还需要设置架空电缆,通过接触网供电,这会影响城市景观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7)法国为什么有这么多有轨电车扩展阅读:

现代有轨电车运行可靠、舒适、节能、环保等特点,且其技术特性已与轻轨基本无异,如今多地方也开始在城市中改建或新增现代有轨电车线路。

如法国斯特拉斯堡、瑞士日内瓦、西班牙巴塞罗那以及我国的大连、天津、上海等城市。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城市新兴的一种先进的公交方式,已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

⑻ 法国巴黎

【位置】
巴黎处于法国北部。
狭义的巴黎市只包括原巴黎城墙内的20个区,面积为105平方公里,人口230万。
大巴黎地区还包括分布在巴黎城墙周围、由同巴黎连成一片的市区组成的上塞纳省、瓦勒德马恩省和塞纳-圣但尼省。
巴黎市、上述三个省以及伊夫林省、瓦勒德瓦兹省、塞纳-马恩省和埃松省共同组成巴黎大区。这片地区在古代就已经被称作“法兰西岛”(Ile de France)。

【经济】
巴黎商会是欧洲第一大商会.巴黎也是法国多数国际大企业的总部所在地.主要的商业区为拉德芳斯(La Défense).

【交通】
巴黎有两个国际机场:位于巴黎东北方的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以及南方的奥利机场(Aeroport de Paris-Orly)。
巴黎地铁是巴黎市内交通的主力军,共有14条主线、2条支线,地铁站遍布市内,其中最新建成的14号线非常现代化,是一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的线路。
公车路线有五十余条。
连接市区与法兰西岛其它地区的交通由大区快铁(Reseau Express Regional, RER))负责,共有5条线路(A—E),它们亦贯穿巴黎市内。
巴黎市区的四周还围着3条有轨电车线路(Tramway)。
巴黎是法国的中心。
从巴黎前往法国各地极为方便,法国国家铁路公司已经建成多条高速轮轨列车(TGV),从巴黎前往里昂只需2小时,去马赛3小时。
2007年4月巴黎与斯特拉斯堡之间的TGV也正式完工。

【旅游景点】
o 埃菲尔铁塔(La Tour Eiffel)
o 巴黎凯旋门(Arc de Triomphe)
o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
o 荣军院(Les Invalides)
o 先贤祠(Le Pantheon)
o 巴黎歌剧院(Le Palais Garnier,或又称L'Opera Garnier)(加尼叶歌剧院)
o 圣礼拜堂(La Sainte Chapelle)
o 圣心堂(白教堂)(Le Sacre-Cœur)
o 玛德莲教堂(Eglise de la Madeleine)
o 巴黎地方法院(Conciergerie)(古代监狱)
o 巴黎市政厅(Hotel de Ville)
o 卢森堡公园(Jardin Luxembourg)(法国参议院(Senat)所在地)
o 波旁宫(Palais Bourbon)(法国国民议会所在地)
o 拉德芳斯区新凯旋门(La Grande Arche)
o 巴黎老佛爷百货公司
o 巴黎迪士尼乐园度假区(Disneyland Resort Paris)
· 博物馆和展览馆
o 罗浮宫(Musee Louvre)(远古和古代艺术)
o 奥塞美术馆(Musee d'Orsay)(近代艺术)
o 庞比度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现代艺术)
o 巴黎格雷万蜡像馆(Musee Grevin)
o 罗丹博物馆(Musee Rodin)
o 毕加索博物馆(Musee Picasso)
o 巴黎达利蒙马特空间(L'Espace Dali)(超现实主义艺术)
o 克吕尼博物馆(L'Hotel de Cluny)
o 蒙帕纳斯博物馆(Musee Montparnasse)
o 大皇宫(Le Grand Palais)(1900年世界博览会展馆)
o 小皇宫(Le Petit Palais)(1900年世界博览会展馆)
o 夏佑宫(Palais de Chaillot)(1937年世界博览会展馆)
· 街道、广场和其它地区
o 香榭丽舍大街(Avenue des Champs-Elysees)
o 里沃利路(Rue de Rivoli)
o 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
o 巴士底广场(Place de la Bastille)
o 巴黎塞纳河左岸(Rive gauche)
o 孚日广场(Place des Vosges)
o 亚历山大三世大桥(Pont Alexandre III)
o 新桥(Pont Neuf)
o 拉雪兹神父公墓(Cimetiere Pere Lachaise)
o 杜乐丽公园(Jardin des Tuileries)
o 索邦大学(La Sorbonne)
o 春天百货店(Printemps,20层高的百货店)
o 左岸咖啡(les cafes de la Rive gauche)
· 夜生活
o 红磨坊夜总会(Bal Moulin Rouge)
o 蒙马特高地(Montmartre)
o 疯马(Crazy horse)
o 拉丁天堂
· 大巴黎地区
o 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
o 枫丹白露宫(Château de Fontainebleau)
o 巴黎迪士尼度假区(Disneyland Paris)
o 拉德芳斯(La Défense)

【学校】
· 巴黎大学(Université de Paris):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1971年拆分成13所大学
o 巴黎第一大学(Université Panthéon Sorbonne)
o 巴黎第二大学(Université Panthéon-Assas)
o 巴黎第三大学(Université Sorbonne Nouvelle)
o 巴黎第四大学(Université Sorbonne)
o 巴黎第五大学(Université René Descartes)
o 巴黎第六大学(Université Pierre et Marie Curie)
o 巴黎第七大学(Université Paris Diderot)
o 巴黎第八大学(Université Vincennes-Saint-Denis)
o 巴黎第九大学(Université Paris Dauphine)
o 巴黎第十大学(Université Nanterre)
o 巴黎第十一大学(Université Paris Sud)
o 巴黎第十二大学(Université Val de Marne)
o 巴黎第十三大学(Université Paris Nord)
· 大学校(Grandes Écoles): 培养法国的精英
o 国家行政学院(É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
o 高等电力学院(École Supérieure d'électricité)
o 巴黎中央学校(École Centrale de Paris)
o 师范大学校(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Paris)
o 巴黎政治学院(Institut d'Etudes Politique de Paris/Sciences Po)
o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
o 巴黎高等矿业学院(École des Mines de Paris)
o 巴黎桥梁公路学院(ENPC)
o 高等工程技术学院(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Arts et Métiers)
o 高等商业研究学院(HEC)
o 巴黎高等商业学院-欧洲管理学院(ESCP-EAP)
o 高等社会科学学院(EHESS)
o 高等研究实践学院(EPHE)
· 艺术学院
o 国立美术学院,俗称巴黎美院(les Beaux-Arts de Paris),简称ENSBA,前巴黎皇家美术学院。
o 国家高等装潢艺术学院(École nationnale superieur d'art décorative),世界应用艺术最杰出的学校之一,简称ENSAD。也是雕刻家罗丹(Rodin)所毕业的学校。
o GOBELINS图像学院(GOBELINS école d'image),位于巴黎市第13区,并在诺瓦齐(Noisy)有一校园。它是属于巴黎工商会(CCIP)的众多学校之一。
o 国立高等音乐学院(Conservatoir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et de Danse)
o 巴黎音乐院(Conservatoir National Régional de Musique - Paris)
o 巴黎音乐师范学院
请参考:法国教育国际协作总署(EDUFRANCE)

【华人】
据不完全统计在大巴黎地区生活着30万华人其中大约有15万生活在市区。主要在3区,13区,19区和美丽城附近。

【历史及名字来源】
巴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考古学家认为它在公元前4200年便已经是一个人类聚集处。
巴黎城的核心是塞纳河上的西提岛(又译为“西岱岛”或“城岛”,Île de la Cité)。公元前52年,巴黎地区被罗马人征服。在此之前,巴黎地区只是一个名为巴黎西(Parisii)的凯尔特/高卢部落的聚居地。公元358年,罗马人在这里建造了宫殿,这一年被视为巴黎建城的元年。罗马人起初将该城命名为Lutetia,在公元400年前后改名巴黎。但是罗马时期高卢行省的中心在南方的里昂,巴黎只是一个小规模的定居点,而且集中在左岸。
公元508年,法兰克人占领了巴黎,国王克洛维一世将其定为墨洛温王朝的首都,用木板在这里建起了教堂和宫殿。但是此时的法兰克人国家不过是部落的聚合体,克洛维一世死后,其王国被儿子们瓜分,巴黎很快又沦为地方性城市。此后的加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帝国的首都在亚琛等地,巴黎地区由“强者”罗贝尔统治。公元九世纪,维京人入侵法国,并于845年进攻巴黎,迫使巴黎人在城岛周围建起了城墙。加洛林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胖子查理软弱无能,在抵抗维京人进攻中享有盛誉的巴黎伯爵厄德(Odo)(罗贝尔之子)在888年由大领主们推选为西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他的重孙于格·卡佩于987年加冕为法兰西国王,开创了卡佩王朝,同时巴黎也首次成为法兰西的首都。
从11世纪开始,巴黎向塞纳河右岸发展。路易六世在右岸地区建立了市场和道路。腓力二世(奥古斯都)建设了环绕巴黎的首座城墙,还拓宽了城市道路,建设公共喷泉,同时修建了罗浮宫。1345年巴黎曾遭到黑死病袭击,并曾在百年战争中被英国和勃艮第军队占领。1356年巴黎修建了第二道城墙。1436年查理七世收复了巴黎。16世纪初,弗朗索瓦一世在巴黎周边建造了众多的城堡。半个世纪后,凯瑟琳·德·美第奇王太后在城市中央修建了杜伊勒里宫和花园,并将它与罗浮宫连接起来。波旁王朝时期,巴黎继续向四周发展,直到路易十四兴建凡尔赛宫,并将宫廷和行政机构迁往那里。此时的巴黎环境肮脏,道路曲折,街道狭窄,房屋稠密,且多为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纪城市,拥有近50万人口和25000座房屋。
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作为革命的措施之一,巴黎的很多地名被更换:路易十五广场被更名为协和广场,巴黎圣母院被更名为“理性堂”,杰出的哥德式建筑圣雅克教堂被夷平,旺多姆广场的路易十四铜像、新桥的亨利四世铜像和巴黎其它各处的国王铜像被推翻。大革命结束后,拿破仑对巴黎进行了新的扩建工作,兴建了巴黎凯旋门和罗浮宫的南北两翼,整修了塞纳河两岸,疏浚河道,并修建了大批古典主义的宫殿、大厦、公寓。
此后的巴黎历经反法同盟占领、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革命。到拿破仑三世时期,城市已经破败不堪。1859年,拿破仑三世任命塞纳大省省长、巴黎警察局长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Baron Georges Eugène Haussmann)负责巴黎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奥斯曼拆除了巴黎的外城墙,建设环城路,在旧城区开辟出许多笔直的林荫大道,并建设了众多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广场、公园、住宅区、医院、火车站、图书馆、学校,以及公共喷泉和街心雕塑,还利用巴黎地下纵横交错的旧石矿建造了城市给排水系统。但是他也拆掉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和文物,对巴黎旧城的破坏一直存在历史争议。
1870年普法战争和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巴黎再一次遭到战争的破坏。巴黎公社在面临失败时,于1871年5月24日放火烧毁了巴黎的众多主要建筑。此后巴黎经历了第二次大规模发展时期。作为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同时为了迎接巴黎世界博览会,于1889年修建了埃菲尔铁塔。为迎接1900年世界博览会修建了巴黎地铁,同时建造了大皇宫和小皇宫。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都没有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在二战期间被德军占领。1944年巴黎解放前夕,希特勒曾经下令彻底摧毁这座城市,但这个命令没有被执行。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
战后巴黎继续向四周发展,到1970年代停止盲目扩张,改为发展郊区卫星城。70年代末开始,在巴黎西郊的上赛纳省(Hauts de Seine)建设了拉德芳斯中心商务区(CBD)。如今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商业中心,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Paris一字源自古代高卢的一个分支、巴黎西人(Parisii),该部落于公元前3世纪于塞纳河一带聚居。有说Parisii的名字源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Paris),在罗马人来到此地后,将其命名为Lutetia(lutetja)或Lutetia Parisiorum,也就是后来的吕得斯。

⑼ 有轨电车的历史

1879年,德国工程师维尔纳·冯·西门子在柏林的博览会上首先尝试使用电力带动轨道车辆。此后俄国的圣彼得堡、加拿大的多伦多都进行过开通有轨电车的商业尝试。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在1887年创立了首个电动电车系统,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也开通了有轨电车。
路面电车在20世纪初的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一些城市风行一时。随着私家汽车、公共汽车及其他路面交通在1950年代起的普及,不少路面电车系统于20世纪中叶陆续拆卸。路面电车网络在北美、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地几乎完全消失。但在瑞士、德国、波兰、奥地利、意大利、比利时、荷兰、日本及东欧等国,路面电车网络仍然保养良好,或者被继续现代化。
1970年代末起,部分没有路面电车的地方政府在研究后,开始建造新的路面电车线。很多仍有路面电车的城市亦增加线路,或把原有系统现代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模式所带来的问题日显严重,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土地紧缺、交通拥堵等问题,迫使欧洲发达国家重新将大容量的轨道交通作为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点。由于中小城市无法负担地铁的巨额投资,于是现代有轨电车在欧洲中小城市应运而生。现代有轨电车应用以来,以其便捷性、舒适性及美观性受到市民和政府的肯定。在1978 —2005 年间,欧洲有数十座城市发展了现代有轨电车。
现代有轨电车运行可靠、舒适、节能、环保等特点,且其技术特性已与轻轨基本无异,如今多地方也开始在城市中改建或新增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如法国斯特拉斯堡、瑞士日内瓦、西班牙巴塞罗那以及我国的大连、天津、上海等城市。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城市新兴的一种先进的公交方式,已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在世界范围被普遍推广也充满了光明的前景。
2012年至2020年,我国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已超过2500公里,工程总投资预计达3000亿元,车辆市场规模达600亿元,年均需求75亿元。
现代有轨电车其形式的多样化,例如Metrotram (专用路权的有轨电车) 、Tramtrain (与铁路共享路权的有轨电车) 、Cargot ram(货运有轨电车) 等运营理念的实现;第三轨供电的实践;单轨导向橡胶轮胎走行的导轨电车的诞生;低地板车辆生产技术、信号与控制技术的进步,等等。现代有轨电车往往成为城市的骨干交通模式,线路几乎全部穿过市中心。如哥德堡(Gothenburg) 的有轨电车线网为明显的放射型,线路从市中心向郊区辐射。
现代有轨电车已成为中小城市公交的骨干模式。欧洲的城市根据自己不同的经济实力以及有轨电车的发展历史,采取了不同方式来更新、建设有轨电车线路。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改造原有有轨电车线或废弃铁路。
(2)新建有轨电车线路。
(3)有轨电车与干线铁路共享轨道。
纵观欧洲的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多数城市采用了旧线改造与新建线路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又可按需供给,在适当的地区布设新线,提高线路或整个网络的服务水平。同时,在规划线路时就考虑到现代有轨电车与其他轨道交通(包括干线铁路与城市地铁) 的兼容,为今后的灵活运营打下基础。 现代有轨电车与旧式有轨电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大量采用独立路权。
一般新建线路的独立路权区段占50 %以上,从而保证了现代有轨电车的旅行速度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独立路权的形式又有很多种:
(1)原有市郊铁路或工业铁路改造的线路,保留有碴轨道,因此线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完全隔离。
(2)采用草坪绿化带作为隔离物的专用路权。
(3)轨道两侧铺设路缘石,高度适宜,平时起到提供独立路权的作用;当发生机动车严重堵塞或其他意外事故时,机动车又能够驶过路缘石,运行在有轨电车的线路上。现代有轨电车的另一个特点是对行人非常“友好”。
现代有轨电车与其它机动车相比,有固定的轨道,对于行人更加安全;且尾气排放少,噪声低,行人的步行环境更佳。因此商业街区常采用机动车禁行,而只允许“行人+有轨电车”的模式。此外,还有一些城市(如阿姆斯特丹) 将有轨电车与公交车的路权共享。这种方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尽管其维护费用比单纯运行有轨电车时高,但较好地保障了同一通道上公交车的优先权,使得原本是有轨电车专用的道路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
德国工程师维尔纳·冯·西门子1881年在柏林近郊铺设的第一条电车轨道,靠一条铁轨通电,另一条铁轨作回路。但这种线路对街上的交通太危险了,西门子于是采用将输电线路架高的方式解决了供电和安全问题。
1884年,美国人C·J·范德波尔在多伦多农业展览会上试用电车运载乘客。他试用的电车用一根带触轮的集电杆和一条架空触线输电并以钢轨为另一回路的供电方法。1888年美国人斯波拉格在里士满用上述方法在几条马拉轨道车路线上改用电力牵引车行驶,并对车辆的集电装置, 控制系统、电动机的悬挂方法及驱动方式作了改进,于是出现了现代有轨电车。
1890~1920年是有轨电车在世界范围大发展的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有轨电车。虽然这种电车的路轨是固定的,不能让路,在交通拥挤的街上造成诸多不便,巴黎、伦敦和纽约很快废弃了这样的电车,但是,还有许多欧洲大陆上的城市保留了这种有轨式电车。
墨尔本拥有全球最大的有轨电车网络。
有轨电车曾是很多城市交通工具,上世纪60-70年代,很多城市都摒弃了它,现在,全球数十个城市又开始扩建和新建有轨电车。墨尔本不仅保留了它还加以利用。殖民地电车餐厅(The Colonial Tramcar Restaurant)始于1983年,是全球第一家,也是唯一开设在有轨电车上的高级餐厅。
墨尔本的电车餐厅之所以被称为浪漫的旅游节目,那是因为整个过程是动态的,这在行进中的有轨电车上享用美食而完成的浏览街景的游玩项目。这要归功于墨尔本市完整的,现代化的,有轨电车交通体系,难能可贵。公共交通优先,在墨尔本的交通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淋漓精致的发挥。马路中间来回双向的两道有轨电车道路是有轨电车的专用通道,任何时候都有优先权,汽车只能在道路旁单道行驶。这个电车餐厅的旅游项目是在正常电车体系中运行的,上车地点是平时有轨电车的上下客站点,不少有轨电车站点上都有车辆欲达可视屏幕,运行操作井然有序。电车餐厅行进的路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墨尔本当时的交通状况随时做些调整。所以,每辆有轨电车除了有专职司机之外,还有一名扳道岔的工人随车而行,有轨电车上还和调度中心保持联系,随机处置突发状况。沿途风光,秀色可餐。

⑽ 法国巴黎的地铁每层的功能

地铁Metro巴黎地铁可以带你到巴黎80%以上的景点所以建议大家选择旅店的时候要选在地铁旁。巴黎一共有16条地铁,地铁1到14号线以及3b线和7b线, 地铁发车频繁,站之间的间距小,巴黎市区平均每平方公里至少有3个地铁站。 乘坐巴黎地铁转乘RER捷运也是很简单的。绝大多数的捷运站和地铁站在一起。 另外巴黎的几乎所有火车站都有地铁直接到达所以乘坐地铁再转乘火车去法国其他地方也是很方便的。 你在路上看到黄色大大的“M”,或是红底白字的“METRO”那就是地铁的入口。地铁中“SORTIE”代表出口的意思。

地铁票购买
地铁票可顶先在站内售票处或街道报摊购买。 地铁票可以在报摊购买也可以在站内购买, 站内你可以看到窗户上边标记着“Vente” 或者“Billets”这就是售票窗口如图:

所有的站点都有自动贩卖机。

地铁换乘
地铁换乘是比较清晰的就好像中国的地铁一样到处都有指向转乘线路的标志

地铁运维时间:(周天到周四)5:30到0:40左右, (周五周六) 5:30到1:40左右。 每5分钟左右一趟车。

地铁乘坐注意:

大部分线路车次都教老,上下车需要手动开门,门把手如图:

巴黎地铁的出口经常会出现查票的因为巴黎地铁逃票现象还是明显的所以建议地铁票保留到离开地铁站 否则被发现罚款25-40欧。
巴黎地铁很都是单向的所以进入地铁之后一定要看准方向如果做错了方向到时候只能出站再进站才能改变方向了
坐地铁一定要小心小偷
巴黎地铁最多层数的地方有5层。所以每次你换乘地铁都要走比较长的路,所以建议还是换成不要超过三次。
地铁上别吃东西会被嫌弃的
1, 2, 4, 11, 12, 13号地铁线都是人比较多的线路,尤其是上下班点。 不过还是和北京地铁没法比。。
6号线和2号线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地面上行驶的,可以快速看一下巴黎市
如果你要去的地方可以称作RER到达也可以乘坐地铁到达建议乘坐RER,RER人没那么多而且更快。

阅读全文

与法国为什么有这么多有轨电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