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的玉玺叫什么

法国的玉玺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21 11:19:52

⑴ 圆明园有哪些东西被拍卖,详细情况

圆明园被拍卖的东西有:

1、干隆玉玺在法国被拍卖。

一枚中国清朝干隆玉玺2012年12月17日在法国最大的拍卖行艾德拍卖行以110万欧元(约合904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据法新社报道,这次拍卖可能受到法律诉讼,因为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敦促拍卖行取消拍卖。据说,这枚玉玺是在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被盗。

2、“慎德堂”宝玺。

御制“慎德堂宝”白玉交龙钮宝玺2011年12月亮相保利秋拍,这是当年慎德堂之御制信物,其印钮圆雕双龙,一龙身雕两龙首,两首向背而吼状,龙须上卷,四龙角向后呈相连式,伏在其印背上,雕工精细,立体感强。印文为阳文玉箸篆“慎德堂宝”四字。

3、“九州清晏”宝玺。

此玺为白玉质地,交龙钮。宝玺起拍价是30万欧元,最终以138万欧元的落槌价成交。“九州清晏”为圆明园最早建筑群之一,亦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坐落于圆明园西部,其名寓意河清海晏,天下升平,江山永固。

4、御凤麟洲水净沙明翡翠组玺。

此玉玺为两方,分别为“凤麟洲”和“水净沙明”。在现藏于北京故宫的《嘉庆宝薮》中对两宝有明确着录,为三方组玺中的两方。此组玺在2009年11月11日瀚海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上被拍卖,成交价是1770万元人民币。

5、绮春园敷春堂玉玺。

2011年5月10日伦敦佳士得拍卖行“清嘉庆‘敷春堂宝’御宝交龙钮灰玉玺”亮相,起拍价为40万欧元。

⑵ 玉玺是什么

专业称谓:宝玺。宝玺者何?天子所佩曰玺,臣下所佩曰印。无玺书则王言无以达四海,无印章则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于所属,此秦汉以来之事也。(《明清帝后宝玺》弁言朱家溍)

皇帝、皇后、皇太后所佩谓玺,印是大臣所用。是有规矩的,不然,是会掉头的。

玉玺是御玺的
俗称,正确、专业的称谓:宝玺。明代正式宝玺亦为玉制,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即记载:“至嘉靖四十五年之冬,则世宗已不豫久矣,乃下诏曰:先朝甲戌遇灾,
御宝凡六,其五已遭毁。命所司觅美玉补造。”可见御宝仍为玉制,惜未能流传至今。然成化、嘉靖时,确实用白石等制作一批印玺,多属闲章,部分印文的文字与
御宝一样,现藏故宫。[2]明朝有二十四宝玺,其中皇帝奉天之宝为唐宋之传玺(《明史》卷七十四;《明会要》卷二十四;《明官史·木集》); 清朝的宝玺用料更繁多,除玉外,还有栴檀香木、檀香木质、金质、水晶、玛瑙、骨质等等。

不同时代,对玺、印、章的使用范围不一。根据《通典》所载:“又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所好
也。……秦以印称玺,以玉,不通臣下……齐,……并依秦汉之制。皇太子诸王金玺,皆龟钮。公侯五等金章……光禄大夫、卿……四品五品将军,皆银章。尚书
令、仆射……诸州刺史,皆铜印。”可见,“玺”是帝后以及诸侯王所用,臣下则根据实际地位称“章”、称“印”。传说武则天忌“玺”谐音“死”而改为
“宝”,自此至清代帝后及诸王印章皆称“宝”,如明代“潞王之宝”,清代“和硕怡亲王宝”。(按:清代郡王印章仅称“印”,如“多罗定郡王印”)。[3]佩玺是有规矩的,不然,是会掉头的。

25方宝玺仿制品
清朝二十五方御用宝玺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满文“皇
帝之宝”、栴檀香木“皇帝之宝”、“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
“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钤文之玺”、
“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

⑶ 为什么干隆玉玺跑到法国了。不是中国的吗,为什么不索回

可能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掠夺的众多宝物之一。
不是不索回而是索回的道路很艰难,如圆明园的兔首铜像就是一个例子。
一般来说中国索回文物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拍卖拍得
二、协商
三、按相关法律对其提起诉讼

⑷ 有关玉玺的详细资料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之璧”。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与厉王。王使玉工辨识,云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复献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于荆山之下。文王遣人问询,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赐之。旋昭阳在水渊畔大宴宾客赏璧,是时有人大呼:“渊中有大鱼!”众人乃离室临渊观之,回席后和氏璧竟不翼而飞。当时疑为门人张仪所窃,于是拘仪而严加拷问无果。张仪受此凌辱,怀恨在心,便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前315),拜为秦相,乃游说诸国联秦背齐,复以使节身份入楚,瓦解齐楚联盟。后拘怀王,克郢都,尽取楚汉中之地,终于得报此仇。
后此璧为赵国太监缨贤所得,旋被赵惠文王据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秦破赵,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统,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人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而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自是,其随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数次,尽尝坎坷流离之痛楚。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秦王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至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吴氏,夺玺。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依样而行,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更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又二十年,再传冉魏,后冉魏求乞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大业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今扬州),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
贞观四年(公元630),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后周太祖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北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而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时人有画蛇添足之讥,其实徽宗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大金国掠走,其后便销声匿迹。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伯颜曾将元朝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蒙元朝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明清两代,时有“传国玉玺”现身之鼓噪,然皆附会、仿造之赝品。如明孝宗时,曾有人进献所谓“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至清初时,紫禁城藏御玺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即被称作“传国玉玺”。而干隆时,高宗皇帝颇好考据,钦定其为赝品。但权且以假当真,聊以充数,亦无深究者。
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此“传国玉玺”复不见踪影。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至今仍无下文

⑸ 请问这个玉玺是什么字

篆书印文:“干隆御览之宝”

读法:

“干隆御览之宝”,L9.1×9.1cm, H10.1cm,重3770g

此印为干隆帝书画鉴赏印,以流失海外多年,曾在法国拍卖。



⑹ 中国藏家在巴黎拍得干隆玉玺,干隆玉玺的收藏价值如何

据了解,一位中国收藏家在巴黎拍得一件干隆玉玺,最终的成交价格高达72万欧元,折合成人民币就是494.8万元,相对来说这个交个已经非常高了。这枚清代皇家印章属于干隆皇帝,采用绿色软玉雕刻而成,描绘了一只坐着玩球的狮子,玉玺上方的坐狮雕工精美,左爪置于绣球之上,下方印章篆刻“干隆亲贤之宝”铭文,明确了这块玉玺的主人和主要用途。我认为干隆玉玺的收藏价值还是非常高的,玉玺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属于祖国的文化,大家说对不对。据《干隆宝薮》及现存实物粗略估计,干隆一生刻制玺印达1,800余枚,数字可谓历代之最。这位帝王刻有众多闲章,内容非常广泛,从表达经国治世的思想,到展现个人性情与嗜好,无所不含,而这枚玉玺应该正属此例。

最后总结一句,干隆玉玺的收藏价值还是非常不错的,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枚玉玺,而是干隆身份的象征,真的很有价值。

⑺ 玉玺是什么

古代封建皇上的玉印,是至高权利的象征

⑻ 干隆皇帝玉玺价格

干隆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活到89岁,一生喜刻印章,后人估计他拥玉玺多达30枚,但大部份已不知下落,目前见诸世者,包括去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拍卖的一枚交龙钮“干隆御笔”白玉玺,以6338万元成交,创下中国皇帝玉玺拍卖纪录,同时也创下白玉世界拍卖最高价纪录。 今年4月29日,法国巴黎佳士得拍卖一枚干隆玉玺“九洲清安(晏)之宝”,成交价1900万元,引来中国舆论强烈谴责,指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掠夺所得,呼吁归还中国。此外,2004年首都博物馆曾斥730万元从本港拍卖会购回两件清朝文物,包括一枚“干隆白玉镂雕龙纽方形玺”。

⑼ 什么是玉玺

玉玺是过去皇上用的印章。就称为玉玺。

⑽ 传国玉玺值多少钱

无价之宝,咱们国家能与之媲美的国宝,我估计也就只有大禹铸的九鼎了,因为传国玉玺象征的是我华夏正统地位,九鼎象征的是九州大地,而且上面被始皇帝用篆体刻上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他能证明我中华历史及文明,你说值多少钱,你如果把他只当作一个玉器来看,那他值不了多少钱,你如果把他当作我上述所说的来看,那他就是我中华民族的无价瑰宝。(不求有分,只求认同)

阅读全文

与法国的玉玺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