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由什么国家发展过来

法国由什么国家发展过来

发布时间:2022-05-26 07:20:33

‘壹’ 法国发展史

法国
France
位于欧洲西部的共和国。全称法兰西共和国。面积55.16万平方千米。人口5770万(1993),其中法兰西人占93.2%,还有布列塔尼人、巴斯克人、科西嘉人、佛拉芒人等。通用法语。居民79%信奉天主教,20%信奉基督教新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等。首都巴黎。

地理 东北接比利时和卢森堡,东邻德国、瑞士、意大利,东南濒地中海并与摩纳哥接壤,南与安道尔、西班牙毗邻,西临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海岸线长3000千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北中部的巴黎盆地为境内最大平原;此外有北部的卢瓦尔平原、西南部的阿坤廷盆地和南部的罗讷河谷地及地中海岸平原区。中南部的中央高原为平均海拔7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 , 南部边境的比利牛斯山脉一般海拔2000米以上。东北部为阿登高原、洛林高原和孚日山地组成的一片高地 。东至东南为阿尔卑斯-汝拉山地 ,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07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卢瓦尔河、罗讷河、塞纳河,而后者利用率最高。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为法国最大岛屿。大部分地区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历史 公元前10世纪左右高卢人即在此居住。称为山外高卢。公元前1世纪 , 山内高卢(今意大利波河流域)总督恺撒并吞高卢全境 ,从此受罗马人统治达500年之久 。公元481年 ,法兰克人克洛维征服高卢 ,建立法兰克王国。至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时期国势最盛,囊括西欧大部分,并基本确立封建制。843年查理帝国分裂为3个王国,即东西法兰克王国和中王国,形成现代德 、法、意3国的雏形。 10世纪末西法兰克王国改称法兰西王国 。 1337~1453年法 、英进行了百年战争,法国先败后胜,收复了除加来港以外的全部英占领土。15世纪末~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路易十四当政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 ,1789年7月14日爆发法国大革命,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 ,8月发表《人权宣言》,废除君主制 ,并于1792年建立第一共和国 。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一世夺取政权 ,1804年称帝 ,建立第一帝国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查理十世被推翻,代之以七月王朝 。1848年2月爆发革命 , 建立第二共和国 。1851年总统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 ,次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并于9月成立第三共和国。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不久被镇压。此时法国经过几个世纪的对外侵略和扩张,已成为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参加协约国,在与同盟国战争中获胜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0年5月遭德国入侵,6月法贝当政府投降 ,第三共和国覆灭 。与此同时,戴高乐将军领导的抵抗运动迅速发展 , 1944年6月成立临时政府 ,8月24日巴黎解放。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 。但政局不稳,政府更迭频繁 。1958 年5月法国派驻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将领和极端分子发动军事叛乱,国民议会授权戴高乐组阁并制定新宪法 。9月28日通过新宪法 ,成立第五共和国。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 。 1969年4月戴高乐因其“区域改革”方案遭到公民否决而辞职 , 6月被认为戴高乐的接班人的蓬皮杜当选总统。1974年蓬皮杜病逝,独立共和党人吉斯卡尔·德斯坦当选总统 。 1981年5月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F.密特朗当选总统。1986年以社会党为主体的左翼力量在立法选举中受挫,出现了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所未有的左翼总统(密特朗)和右翼总理(希拉克)共处的局面。1988年立法选举中社会党获相对多数,密特朗再度蝉联总统,任命社会党人罗卡尔出任总理,组成以社会党为主体、有中间派和知名人士参加的政府。
1991年5月,克勒松夫人接替罗卡尔出任总理 , 继续执行经济上紧缩、政治上向中间派开放的政策,同时强调增加法国工业的竞争力 ,迎接 1993 年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挑战 。1993年3月 ,E.巴拉迪尔出任总理 。1995年5月 ,J.希拉克当选总统,阿兰·朱佩出任总理。

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

政治 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为法国第十六部宪法,1958年由戴高乐负责起草,同年9月28日公民投票通过,10月4日生效。后经5次修改 。宪法规定 ,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7年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总统有权任免总理和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可超越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非常时期拥有“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权。总统离职期间,由参议院议长暂代行总统职权。
法国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拥有制订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 。 国民议会共有577个议席,任期5年 ,通过普选直接选举产生 。1993年选出的国民议会 , 议长为P.塞甘。参议院共有321席 ;参议员任期9年,每3年改选1/3,以省为单位 , 由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1992年9月选出的参议院 ,议长R.莫诺里。法国主要政党有:①社会党 。前身是 1905年成立的工人国际法国支部 。1920年该组织中的多数派另组共产党,少数派仍保留原名,1969年改组为社会党。②法国保卫共和联盟。前身是戴高乐创建的法兰西人民联盟,1976年改现名。坚持以核威慑为后盾 ,主张优先发展战略核武器。强调法应对欧共体建设和欧洲统一发挥主导作用 。主席J.希拉克 ,总书记A.朱佩 。③法国民主联盟。1978年成立 。④法国共产党。1920年成立 。 ⑤国民阵线。又译民族阵线。成立于1972年,前身是被取缔的极右组织“新秩序党”。⑥绿党。成立于1984年。
经济 法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094万亿法郎。1994年5.8法郎兑1美元。
法国天然资源不丰富。所需铁矿石大部靠进口。煤储量约210亿吨(其中褐煤100亿吨 ),铝土矿储量9000万吨。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气的75%靠进口。水力资源约1000万千瓦,水力资源和地热开发利用比较充分 。 森林面积1500万公顷 , 覆盖率超过25%。
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工、电器、动力工业、日常消费工业、食品工业和建筑业等。新兴工业如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军工、航空和宇航等部门均有较快发展。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第三位。钢铁工业、纺织业占世界第六位。但在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工业部门,其中钢铁、汽车和建筑为三大支柱。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逐步下降的趋势。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小麦、玉米、马铃薯、甜菜、葡萄和牛肉产量均居西欧第一位。农用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8%。
服务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服务业包括商业、运输、电信、旅馆 、餐馆 、供水 、环卫 、修理等部门。电信、信息、旅游服务和交通部门业务量增幅较大。法国是富有特色的旅游国。旅游胜地有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风景区及广阔的阿尔卑斯山区。还有一些历史名城、卢瓦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诺曼底的渔村、科西嘉岛等。

蒙圣米歇湾风光,每年有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塞纳河流经的鲁昂风光

法国交通运输业发达,水陆空都很便利。1990年铁路总长3.40万千米,其中电气化的1.26万千米;法国在发展高速火车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1981年9 月,巴黎-里昂铁路线上的高速火车正式投入使用。1989年12月,法国研制出最新高速火车 ,时速达482.4千米 。1989 年全国公路总长80.52万千米,公路网遍及全国,其中高速公路6763千米。法国内河航运主要由国家经营 , 内河航道总长8568千米 , 其中运河4613千米。法国75%的进口物资和20%的出口物资得通过海运。主要海港有马赛港和勒阿弗尔港。法国原有三大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和国内航空公司。其中法航的客运量居世界第三位。为增强竞争力,国内航空公司和联合航空公司于1991年决定并入法航。主要机场为巴黎的戴高乐机场和奥利机场。
法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税率高于美、日等国,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6%。
法国的对外出口在世界贸易中占第四位 , 居于美 、 德、日之后。法国是世界第三大军火出口国。进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业原料等,出口商品有机械、汽车、化工产品、钢铁、农产品、食品、服装、化妆品和军火等。主要贸易对象为德国、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等。
法国对外投资增加较快,1991年成为世界第三大投资国。投资主要集中在欧共体成员国,占总额的47.7%。对美国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非洲和拉美的投资也较高,并以工业、能源、服务部门为多。法国对第三世界的发展援助主要对象是法语非洲国家 。1971 ~1980 年外国通过对不动产投资方式购买法国土地4.5 万公顷 , 约占法土地面积的1%。外国对法国工业部门投资加快,其中欧共体成员国对法投资占外国总投资的50% ;其次是美国 ,约占22% 。1990年外国在法国投资总额为490亿法郎 。 法国政府正采取措施鼓励外国在法投资。
法国的社会福利较完备,从1983年起,社会福利金额占国民收入的 30.6% 。社会保险包括医疗 、工伤 、家庭津贴、退休金、残疾者照顾等。
文化教育 法国教育体制复杂多样,且具自己的特色。6~16岁实行义务教育制。学前教育在公立和私立的幼儿学校或幼儿班进行。初级教育5年,普通中学学制7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包括技术高中、职业高中、艺徒培训中心、就业前教育适应班等4种类型和层次 。 高等教育分综合性大学 、高等专业学院、高等技术学校和承担教学任务的科研教育机构4类。现有综合性大学77所 , 包括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学、里昂第一大学等。
主要报纸有《 世界报 》,《 费加罗报 》,《法兰西晚报》,《解放报》,《人道报》等,最大的地方报为《西部法兰西报》,居全国之首。主要期刊为《快报》、《观点 》、《新观察》、《巴黎竞赛报》、《费加罗杂志》等。法新社为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法国国家广播公司成立于1975年 ,控制着法国的广播事业,下设联播台、文化台、音乐台、蓝色台、七号台、巴黎地区新闻台等6个广播电台 。 此外还有国家广播公司和地方共同投资的175个独立地方台 。 国家广播公司还专设独立的法国国际台,对外广播几乎普及全世界。1982年法国政府取消国家对电台的垄断,允许私人和团体设立电台。全国私营电台近1300家,主要有卢森堡电台、蒙特卡洛电台、欧洲一台等。有电视台6家。
对外关系 法国外交政策基本特点是:保持独立的核威慑力量;与美国既结盟又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忠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不重返军事一体化;积极促进欧洲一体化建设,主张以欧共体为核心实现欧洲的统一,将欧洲建设成为多极世界中独立的一极。法国以欧洲为外交的根本立足点,积极推进欧洲一体化,力促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以利于加强西欧同美、日及其他新兴工业国家的竞争。主张成立一个常设机构将东欧国家联系在一起。支持向独联体各国提供援助。
法国谋求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作用,认为不应由美国单独安排中东和平进程,欧洲与中东局势的发展有直接关系,欧共体应参与组织中东和会。关于南斯拉夫问题,强调在确保欧洲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可依法实施民族自决权和少数民族的权利。法国积极支持并参加联合国派驻波黑的维持和平部队。
法国与中国于1964年1月27日建交 。两国在各个领域中的关系有较大发展。

‘贰’ 法国百科

法国(La France),全称为法兰西共和国,现在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三面临海,呈六边形。首都巴黎是法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卢浮宫博物馆和巴黎圣母院誉满全球,香榭丽舍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街,其地上与地下交通四通八达、非常方便,每天客流量达1300万人。巴黎的标志建筑——埃菲尔铁塔像一个钢铁巨人高高地耸立在恬静的塞纳河畔。在法国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马赛,你可以造访大仲马在小说《基督山伯爵》里描写过的监狱——奇伊夫堡。西南部城市波尔多酿酒历史悠久,其葡萄酒驰名于世。特等“波尔多红葡萄酒”列为世界葡萄酒“皇后”,一瓶百年陈酒在国际市场上可售3万多美元。位于地中海岸边的戛纳,是一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小城,每年在此举办的戛纳电影节热闹非凡,其颁发的金棕榈奖被公认为电影界最高荣誉之一。法国的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使其一直引导世界时装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时装店,老板们的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两个妇女穿着一模一样的服装。法国人天性率真,浪漫,喜欢大自然,有一半以上的法国家庭饲养各种小动物,总数量在3000万只以上。 法国是个以礼仪着称的国家,谦恭礼貌是法国人一直引以为豪的传统。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分别为蓝、白、红三色。法国国旗的来历有多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巴黎国民自卫队就以蓝、白、红三色旗为队旗。白色居中,代表国王,象征国王的神圣地位;红、蓝两色分列两边,代表巴黎市民;同时这三色又象征法国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据说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国徽:法国没有正式国徽,但传统上采用大革命时期的纹章作为国家的标志。纹章为椭圆形,上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标志之一——束棒,这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用的权标,是权威的象征。束棒两侧饰有橄榄枝和橡树枝叶,其间缠绕的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整个图案由带有古罗马军团勋章的绶带环饰。
国歌:《马赛曲》。这首歌作于1792年奥、普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危急时刻,表达了法国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暴政的坚强信心和大无畏精神。1792年12月,《马赛曲》被革命政府宣布为“共和国之歌”。到1795年,被国会正式通过定为国歌。(详细内容请见下文)
国花:鸢尾花
国鸟:公鸡
国石:珍珠
人类发展指数:0.942 世界排名第十六位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国家元首 法国总统,Président de 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
法国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1958年制定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的职权主要有:任免总理、政府成员和其他重要官员;主持内阁会议,签署会议的决定和法令;签署和颁布法律;担任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主持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决定动用法国的战略核力量;担任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决定外交政策;委派驻外使节并接受外国使节;批准国际条约;行使赦免权;在同总理和两院议长磋商后,有权解散国民议会,重新选举;根据政府或议会两院的建议,将某些重要法律草案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形势需要时,与总理、两院议长和宪法委员会磋商后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总统出缺时,由参议院议长代理。新总统的选举应在50天内举行。
法兰西共和国历任元首(总统):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不是国王,也不是总统,而是由先后称为国民公会(1792年—1795年)督政府(1795年—1799年)执政府(1799年—1804年)的机构领导。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以后,国家元首称总统(Président)。第二共和国只有拿破仑三世(称帝前)一位总统,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后的历任总统如下:
任次 中文名 法文原名 所处时期 生卒年 任职期
第三共和国
1 路易·阿道夫·梯也尔 Louis Adolphe Thiers 1797年4月16日-1877年9月3日 1871年8月30日—1873年5月24日
2 玛利·埃德米·帕特里斯·莫里斯·德·麦克马洪 Marie Edme Patrice Maurice de Mac-Mahon 1808年7月13日-1893年10月16日 1873年5月24日—1879年1月30日
3 弗朗索瓦·保罗·儒勒·格雷维 François Paul Jules Grévy 1813年8月15日-1891年9月9日 1879年1月30日—1887年12月2日
4 玛利·弗朗索瓦·萨迪·卡诺 Marie François Sadi Carnot 1837年8月11日-1894年6月24日 1887年12月3日—1894年6月27日
5 让·保罗·皮埃尔·卡西米尔-佩里埃 Jean Paul Pierre Casimir-Périer 1847年11月8日-1907年3月11日 1894年6月27日—1895年1月16日
6 弗朗索瓦·菲利·福尔 François Félix Faure 1841年1月30日-1899年2月16日 1895年1月16日—1899年2月16日
7 埃米勒·弗朗索瓦·卢贝 Emile François Loubet 1838年12月30日-1929年12月20日 1899年2月16日—1906年2月18日
8 克莱芒·阿尔芒·法利埃 Clement Armand Fallières 1841年11月6日-1931年6月22日 1906年2月18日—1913年1月17日
9 雷蒙·普恩加莱 Raymond Poincaré 1860年8月20日-1934年10月15日 1913年1月17日—1920年2月18日
10 保罗·欧仁·路易·德沙内尔 Paul Eugene Louis Deschanel 1855年2月13日-1922年4月28日 1920年2月18日—1920年9月21日
11 亚历山大·米勒兰 Alexandre Millerand 1859年2月10日-1943年4月6日 1920年9月23日—1924年6月11日
12 皮埃尔-保罗-亨利-加斯东·杜梅格 Pierre-Paul-Henri-Gaston Doumergue 1863年8月11日-1937年6月18日 1924年6月13日—1931年6月13日
13 保罗·杜美 Paul Doumer 1857年3月22日-1932年5月7日 1931年6月13日—1932年5月7日
14 阿尔贝·勒布伦 Albert Lebrun 1871年8月29日-1950年3月6日 1932年5月7日—1940年7月10日
* 亨利·菲利浦·贝当 Henri Philippe Petain 维希政府(称“国家元首”,而非总统) 1856年4月24日-1951年7月23日 1940年6月22日—1944年9月7日
* 夏尔·安德烈·约瑟夫·玛利·戴高乐 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 自由法国(称“自由法国元首”,而非总统) 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 1940年6月18日—1944年……
第四共和国
1 樊尚·奥里奥尔 Vincent Auriol 1884年8月27日-1966年1月1日 1947年1月16日—1954年12月1日
2 勒内-儒勒-古斯塔夫·科蒂 René-Jules-Gustave Coty 1882年3月20日-1962年11月22日 1954年12月1日—1959年1月8日
第五共和国
1 夏尔·安德烈·约瑟夫·玛利·戴高乐 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 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 1959年1月8日—1969年4月20日
代总统 阿兰·波厄 Alain Poher 1909年4月17日—1996年12月9日 1969年4月20日—1969年6月20日
2 乔治·让·雷蒙·蓬皮杜 Georges Jean Raymond Pompidou 1911年7月5日-1974年4月2日 1969年6月20日—1974年4月2日
代总统 阿兰·波厄 Alain Poher 1909年4月17日—1996年12月9日 1974年4月2日—1974年5月19日
3 瓦莱里·玛利·勒内·乔治·吉斯卡尔·德斯坦 Valéry Marie René Georges Giscard d'Estaing 1926年2月2日- 1974年5月19日—1981年5月19日
4 弗朗索瓦·莫里斯·阿德里安·玛利·密特朗 François Maurice Adrien Marie Mitterrand 1916年10月26日-1996年1月8日 1981年5月19日—1995年5月17日
5 雅克·勒内·希拉克 Jacques René Chirac 1932年11月29日- 1995年5月17日—2007年5月16日
6 尼古拉·萨科齐 Nicolas Sarkozy 2007年5月7日- 。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自然地理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异常丰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面积为55.1602万平方公里(包括科西嘉岛)。法国三面邻海,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
位置: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开。东部是阿尔卑斯山地和侏罗山地;中南部为中央高原;西南边境有比利牛斯山脉;中央高原和比利牛斯山地间的西南地区为阿基坦盆地;北部是巴黎盆地;西北部为阿莫里坎丘陵。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欧洲最高峰。
河流:主要有卢瓦尔河(1010公里)、罗讷河(812公里)、塞纳河(776公里)、马恩河(525公里)。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
气候: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山区达1,500毫米以上。月平均气温:一月西部及南部4-7℃,东部及北部1-3℃;七月北部及西部 16-18℃,南部及东部21-24℃
矿产:铁、煤、铝土储量较丰富,还有铅、锌、铀、钾盐等。森林覆盖率26.4%。
人口: 6062.8万(2000年),包括350万外国侨民,其中140万人来自欧盟各国,边境有阿尔萨斯人、布列塔尼人、科西嘉人、巴斯克人、佛拉芒人等。通用法语。居民中81.4%的人信奉天主教,6.89%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他人信新教、犹太教、佛教等宗教。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行政区划 分为大区、省和市镇。省下设专区和县,但不是行政区域。县是司法和选举单位。法本土共划为22个大区、96个省、4个海外省、4个海外领地、2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区。全国共有36565个市镇,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万个,人口超过3万人市有231个,人口超过10万的市有37个。
22个大区是:阿尔萨斯、阿基坦、奥维尔涅、布尔高涅、布列塔尼、中部地区、香槟-阿登、科西嘉、弗朗什-贡岱、巴黎大区、朗克多克-鲁西翁、利姆赞、洛林、南比利牛斯、北加莱海峡、下诺曼底、上诺曼底、卢瓦尔地区、皮卡尔迪、布瓦图-夏朗德、普洛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罗讷-阿尔贝斯。
4个海外省是:瓜德鲁普、马提尼克、法属圭亚那、留尼汪。
4个海外领地是: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法属南半球和南极领地(该领地的行政长官驻地——在法国海外省留尼汪岛。)
2个地方行政区是:马约特岛、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国家历史 公元前高卢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人总督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1337年英王觊觎法国王位,爆发“百年战争”。初期,法国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伏尔泰和卢梭去世11年后,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监狱。监狱里当时只关押着7个人,但是市民们却为此激战了一天,牺牲了98个人。1789年8月26日,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
大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12月2日,巴黎圣母院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加冕典礼,拿破仑·波拿巴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
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法国于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结束。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1944年,象征胜利的法国凯旋门,终于迎来了一次真正的凯旋。
在戴高乐的带领下,为了自由而战的法兰西民族不仅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为战后法国的复兴铺平了道路。
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1959年,法国宣布接受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自决,由此开始告别殖民主义。
1963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友好条约》,从此与宿敌德国和解。
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新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
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并限令美国在一年内撤除在法国领土上的驻军和基地。
坚持独立外交政策的法国,成为世界格局的制衡力量。正是在这一追寻理想的过程中,法国以它卓尔不群的气质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法国王朝及国王:
1. 墨洛温王朝(Mérovingiens)(481——751)
克洛吉奥
墨洛维
希尔德里克
克洛维(Clovis)一世
克洛塔尔(Chlothar)一世
希尔佩里克(Chilperic)一世
克洛塔尔二世
达戈贝尔特(Dagobert)一世
克洛维二世
2. 加洛林王朝(Carolingiens)(751——987)
丕平三世
查理(Charles)一世
路易(Louis)一世
查理二世
路易二世
路易三世
卡洛曼(Carloman)
查理三世
厄德(Eudes)
查理三世
罗贝尔(Robert)一世
鲁道夫(Rudolf)
路易四世
洛泰尔
路易五世
3. 卡佩王朝(Capétiens) (987~1328)
于格•卡佩
罗贝尔二世
亨利一世
腓力一世
路易六世
路易七世
腓力二世·奥古斯都
路易八世
路易九世
腓力三世
腓力四世
路易十世
约翰一世
腓力五世
查理四世4. 瓦卢瓦王朝(1328-1589)
由于卡佩王朝直系的末代国王查理四世死后无嗣,堂兄瓦卢瓦家族的安茹伯爵腓力继位,是为腓力六世,开始了卡佩王朝瓦卢瓦支系的统治,又称瓦卢瓦王朝,而该王朝又分为瓦卢瓦嫡系、奥尔良支系和昂古莱姆支系。介于世系较复杂,字数有限,故省略,需要者可参照瓦卢瓦王朝词条。
5. 波旁王朝(1589-1792)
亨利四世
路易十三
路易十四
路易十五
路易十六

‘叁’ 1958年,为什么法国由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变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二者有什么不同

在二站后,法国成立的第四共和国为政党政治,是由一个在选举中获胜的党来治国.法国领袖戴高勒就说过,他对这种政党政治十分反感,因为这样不利于国家发展,人们把时间浪费在了政当之争上.第五共和国则是把政权交到了个人手里(总统.总理)以便在集权领导下更好的发展.

‘肆’ 1792年到现在,法国是如何从第一共和国,发展到第五共和国的

1792年到现在,法国是如何从第一共和国,发展到第五共和国的呢,今天小编就告诉大家这其中的发展历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第一个法兰西共和国建立在波旁王朝的基础上。在专制君主制的统治下,法国人民痛苦而疲惫。他们仍然吃不饱,穿不暖的衣服。此外,1789年,国王路易十六也希望提高税收和增加惩罚。法国人再也忍不住了。首先,他们游行示威,然后与保卫封建王朝的军队作战。正是因为这个机会,拿破仑不断出现,最终控制了法国的国家政权,并于1804年建立了法国的第一个帝国。就这样,第一个法兰西共和国成为了历史。

到1958年,法国基本上无法维持其海外殖民地。保守的法国军队认为,现任政府的阿尔及利亚政策相当于杀害士兵。愤怒之下,他们发动政变,要求戴高乐上台或武装进攻巴黎。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威胁,但它得到了大多数法国人的支持。虚弱的第四共和国于1958年10月4日崩溃,第五共和国成立。

综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了,你了解清楚了吗

‘伍’ 法国是什么国家

法兰西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语:the French Republic),简称法国(France),是一个本土位于西欧的半总统共和制国家,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区。
法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欧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申根公约和八国集团成员国,和欧洲大陆主要的政治实体之一。
法国为欧洲国土面积第三大、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东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接壤,南与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本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边形,三面临水,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法国从中世纪末期开始成为欧洲大国之一,于17~18世纪路易十四统治时达到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之后,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先后经历两次帝国和三次共和国,国力于19~20世纪时达到巅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是当时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的20倍,成为20世纪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二战后,建立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58年被夏尔·戴高乐建立的第五共和国所取代。在漫长的历史中,该国培养了不少对人类发展影响深远的着名文学家和思想家,此外还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遗产。

‘陆’ 法国在哪些国家建立过殖民地

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马里、刚果、叙利亚等。

1、毛里塔尼亚

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英语:The Islamic Republic of Mauritania),简称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地处北纬15~27度之间,面积103.07万平方公里。

毛里塔尼亚西濒大西洋,北部与西撒哈拉和阿尔及利亚接壤,东南部与马里为邻,南与塞内加尔相望。地区属热带沙漠性气候,全境地势平坦。有2/3的地区是沙漠。

毛里塔尼亚最早的居民是巴富尔黑人民族,后北非柏柏尔人迁入毛里塔尼亚北部。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毛里塔尼亚。1912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20年成为法属西非洲管辖下的殖民地。

1956年成为“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9月加入法兰西共同体,11月“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宣布成立。1960年11月28日独立。

2、塞内加尔

塞内加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enegal),简称塞内加尔,位于非洲西部凸出部位的最西端,首都达喀尔。北接毛里塔尼亚,东邻马里,南接几内亚和几内亚比绍,西临佛得角群岛。海岸线长约700公里。

公元9世纪建立泰克鲁王国,13世纪被马里帝国征服。14世纪中叶建卓洛夫王国,16世纪前后属桑海帝国。1444年起遭葡萄牙入侵,17—18世纪遭荷兰、法国和英国争夺。

1677年法国组建塞内加尔殖民地,1895年划归法属西非管辖。1946年成为法国海外省。1958年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自治共和国。1959年与马里结成联邦,1960年退出,成为独立共和国。

3、马里

马里共和国(République Mali),简称马里,是西非的一个内陆国家,向北与阿尔及利亚、向东与尼日尔爾尔、向南与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向西南与几内亚、向西与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接壤,是西非面积第二大的国家。

它的北部边界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大多数人集中在南部,塞内加尔河源于这里。马里国家面积的2%是农用地,同时80%的劳动力在农业工作。

曾是加纳帝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中心地区。1895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称法属苏丹。1904年并入法属西非洲。

1958年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自治共和国,定名苏丹共和国。1959年与塞内加尔结成马里联邦。1960年9月22日独立为共和国。1979年成立第二共和国,1992年成立第三共和国。

4、刚果

刚果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ongo;法语:République Congo),简称为刚果(布),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中部,东、南两面邻刚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麦隆,西连加蓬,西南临大西洋。海岸线长150多公里,总面积为34.2万平方公里。

13—14世纪建立刚果王国。15世纪起被葡萄牙、英国和法国先后入侵。1884年被划为法国殖民地。

1958年成为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15日完全独立,定名刚果共和国。1969年改名刚果人民共和国,1991年改回现名。

5、叙利亚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سّوريّة‎;英语:The Syrian Arab Republic;法语:La République arabe syrienne),简称叙利亚。

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国土总面积(包括戈兰高地)185180平方公里。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以色列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首都大马士革。

叙利亚在公元前3000年时就有原始城邦国家存在, 公元前8世纪起,先后被亚述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欧洲十字军、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1946年4月17日获得独立。1963年起由阿萨德家族领导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执政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毛里塔尼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塞内加尔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马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刚果共和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叙利亚

‘柒’ 法国的发展历程

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7世纪初参与殖民扩张,在北美建立了广阔的殖民地.
1789年开始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普法战争失败: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建立——世界上第—个无产阶级政权。
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
经济状况:法国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四。
原因:资本大量输往国外。
对外政策:参加协约国,法德矛盾加深。参加一战,并成为战胜国,
1919年巴黎和会上总理克里孟梭成为会议“三巨头”之一,华盛顿会议上参与签订了所有条约。
二战前后同样采取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
1939年对德宣而不战。
1940年6月对德投降。
1944年8月巴黎解放。
二战后至50年代初,接受美国经济援助,后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时期”,1967年组织并加入欧共体,“冷战”期间
加入北约组织。

‘捌’ 法国的由来

法国

巴黎圣母院 凯旋门 埃菲尔铁塔 凡尔赛宫 里昂 奥哈马滩头
法兰西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面积551602 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3000千米。人口5780万多。多为法兰西人。居民多信天主教。法语为官方语言。
5世纪建立王国。15世纪末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此后,先后建立过五次共和国和两次帝国。1958年第五共和国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号殖民帝国,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20倍。战后,法属殖民地大部先后独立。1964年1月27日同我国建交。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南部有中央高原,西北部是北法平原。大部分地区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沿海和罗讷河谷地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到1000毫米左右。铝土矿、铀矿储量在西欧各国中均居第一位。铁、钾盐也相当丰富。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6% 。
首都巴黎,人口217万,包括郊区在内的大巴黎人口906 万多。市内有着名的艾菲尔铁塔等建筑,城西南有凡尔赛宫。汽车、电器工业着名,纺织和化妆品工业亦发达。
巴黎圣母院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屹立在巴黎的发祥地塞纳河西岱岛的中心.这座哥特式的巨石建筑始建于是1163年, 历时182年落成,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在欧洲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圣母院的屋顶、塔楼等所有顶端都筑造尖塔,高达90米的主尖塔及其两侧高达69米的钟楼,显示了天主的威严,法国大作家雨果在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将它形容为“石头的交响乐”。以后,欧美建筑的哥特式建筑都带有巴黎圣母院的痕迹。
矗立在巴黎星形广场(又名戴高乐广场)中心的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凯旋门,是拿破仑为自己建立的丰碑,1806 年颁令兴建,历时30年才竣工。罗马式的拱形门高49.41 米,宽44.84米,厚21.96米。门内壁和石柱上刻有描绘法国战史的恢弘场面,以及大型浮雕《马赛曲》和当年跟随拿破仑远征的386位将军的名字。门下是无名烈士墓,墓前点着长明灯,鲜花天天供奉不绝。12条林荫大道由凯旋门向外辐射。

埃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的标志,于1889年为庆祝法国大革命 100周年而建,以设计该塔的着名建筑师埃菲尔的名字命名。它的精确高度是320.775米,钢架镂空结构,从一侧望去,形成东南西北四座大拱门,塔身分四层,前3层设平台高栏,供游客眺望巴黎全景,还建有豪华饭店、大众啤酒馆、商店、影剧院、接待厅等;第四层是气象台,顶部架有直指苍穹的电视天线。游客可拾1710级阶梯而上,也可乘电梯直达顶层。
座落在巴黎西南郊的凡尔赛宫是欧洲最宏大、最豪华的皇宫。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开始建宫,历时28年落成,后又经历代王朝的修葺和改建,建筑面积11公顷,以东西为轴,南北对称,包括正宫和两侧的南宫和北宫,内部500多个大小厅室无不金碧辉煌,大理石镶砌,玉阶巨柱,以雕刻、挂毯和巨幅油画装饰,陈设稀世珍宝, 100公顷的园林也别具一格,花草排成大幅图案,树木修剪成几何形,众多的喷水池、喷泉和雕像点缀其间。凡尔赛宫及其园林堪称法国古建筑的杰出代表,1833年被辟为国家历史博物馆,198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照片为凡尔赛宫内以雍容华贵和富丽堂皇着称的镜廊,长76米,宽10米,高13米,西面是17扇拱形巨窗,东面安装着17面大镜子,每面由483块镜片组合而成。1919年6月28日,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就在此签订。如今,这里是法国领导人会见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
法国是工业发达国家,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造船、机械、纺织、化学、电器、食品等。核能、石化、海洋开发、军火、航空和宇航等部门发展很快,已位居世界前列。1993 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粗钢1661万吨、生铁1201万吨、原煤达1035万吨、纸浆252万吨、小汽车280万辆、发电4510千瓦/ 小时。农业发达,为世界着名的农产品出口国。主要农产品有麦类、玉米、马铃薯、甜菜、稻米、烟草、葡萄 等。1993年产小麦2490万吨、大麦650万吨、玉米1330万吨、葡萄 酒 53亿升。法国是西欧“共同市场”成员国,主要外贸对象是西欧“共同市场”国家。出口机械、化学品、汽车、钢铁和粮食。进口燃料、军事工业原料、矿石等。有铁路35000 多千米,公路约80万千米。
法国第三大城市里昂位于东南部罗讷河与索恩河交汇处,是法国主要工业中心之一。里昂早期以传统的丝织业着称,里昂绢丝在欧洲市场上享有盛誉。现在里昂已发展成为包括汽车、电机、化学、炼油、石化、冶金、纺织、食品等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法国第三大城市里昂位于东南部罗讷河与索恩河交汇处,是法国主要工业中心之一。里昂早期以传统的丝织业着称,里昂绢丝在欧洲市场上享有盛誉。现在里昂已发展成为包括汽车、电机、化学、炼油、石化、冶金、纺织、食品等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另外,勒阿弗尔、里尔、鲁昂、南特、斯特拉斯堡、米卢斯、马赛等都是重要的工业中心。

法国是二战中受害最烈的几个国家之一,当年盟军为了与苏联红军呼应,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共同打击德国法西斯,选择在法国西北的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清晨,美国、英国、加拿大三国军队乘坐4000艘舰艇,渡过风急浪高的英吉利海峡,在奥哈马滩头强行登陆,战况犹为惨烈,看过《拯救大兵瑞恩》的人一定印象深刻,由于对这段战况过于写实,以至该片差点定为“儿 童不宜” 。现在奥哈马滩头已成当年阵亡将士的墓园,供后人凭吊。
其它
重要节日:国庆日7 月1 4 日。贞德就义日5 月3 0 日。
与我建交日:1 9 6 4 年1 月2 7 日。
货币:法朗。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1 小时;比北京时间晚7 小时。
国花:鸢尾花、玫瑰。
国名释义:法兰西由法兰克部落名演变而来。法兰克在日耳曼语中意为“勇敢的、自由的”。
民俗:法国是香槟酒、白兰地酒的故乡。人们认为除夕之夜家中若有剩酒,来年便要交厄运。法国最名贵的菜是鹅肝,法国人最爱吃蜗牛和青蛙腿。

‘玖’ 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3个国家的由来

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来。

查理曼帝国(Charlemagne Empire)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因建立者查理大帝(即查理曼)而得名。查理原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故又称加洛林帝国。

查理大帝统治时期(768-814),版图西南至厄布罗河,北临北海,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北半部。定都亚琛。查理死后,帝国陷于内战。

843年,根据《凡尔登和约》,帝国分裂为三部分: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东法兰克王国;斯海尔德河、默兹河以西地区称西法兰克王国;

中法兰克王国北起北海,循莱茵河而南,包括罗讷河,直到中部意大利,其国王洛泰尔一世承袭神圣罗马皇帝称号。大体奠定了德意志第一帝国、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三国的雏形。

(9)法国由什么国家发展过来扩展阅读:

帝国的没落:

查理统治了46年,他死于814年。他的儿子路易成为皇帝。

查理在806年就已经规定了他死后王国按日耳曼传统由他的儿子瓜分,但路易决定不顾这个遗嘱而欲保存帝国的统一。

817年他发布了一个法令来防止帝国的分割,他的理由是皇帝的名称是不可分的,他指定儿子洛泰尔为副皇帝。他在他的法令中规定皇帝的长子继承皇帝位。

他的这个决定获得了教会的支持,教会认为帝国的统一与教会的统一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帝国的主教介入了政治:他们成为皇帝儿子的对手。这些儿子们当然希望分国。

从829年开始,皇帝与他的儿子们之间发生武装冲突。路易死于840年,他的儿子洛泰尔一世成为唯一的统治者,但是843年他的三个儿子还是在《凡尔登条约》里决定三分法兰克帝国。

帝国后来在855年的普吕姆分割、870年的《墨尔森条约》和880年的《利贝蒙条约》中又多次被细分。此后法兰克帝国再没有被统一过。各个不同的帝国部分发展出不同的习俗、民风、语言,成为了独立的国家。

有一段时间里,人们还称分开的国家为东法兰克帝国和西法兰克帝国,但约一百年后这些称呼也都消失了。只有西部的“法兰西”继续使用法兰克这个名字,而东法兰克王国则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继续维持着罗马皇帝的传统。

‘拾’ 法国发展史(详细点的)

法国发现的最早人类遗迹大约200万年以前。公元前1000年,凯尔特人在法国定居。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人总督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

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1337年英王觊觎法国王位,爆发“百年战争”。初期,法国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废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

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于1870年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

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

(10)法国由什么国家发展过来扩展阅读

法国作为欧洲五大强国之一,与其的历史根源性有很大关系,法国有着欧洲交通枢纽的优越地理位置,让它能快速的发展变强,但是由于法国的面积并不太美好,又被欧洲其它五大强国包围,所以实力一直很一般。

当欧洲逐渐从罗马崩溃的阴影中走出,当时阿拉伯帝国也在东方崛起,在近东重创拜占庭帝国,沿着北非攻占西班牙,入侵法国。

由于阿拉伯军队在普瓦提埃战役中败给法兰克王国,最终入侵欧洲的核心区的理想没有实现,攻占西班牙已经是阿拉伯帝国对欧洲扩张的极限了。

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为欧洲带去沉重的灾难,同时也给欧洲人带来了适合他们的重骑兵技术。

但是当时的重骑兵的昂贵开销,让法兰克帝国难以承受,于是分封土地分摊成本的封建主义在法兰西渐趋流行,以至于封建主之间相互争斗,弱化了中央权威,此时的法国分崩离析,而这种时刻更大的灾难在等待着法国,法国周边的群狼正在等待法国的自相残杀,而后进行吞噬。

法国这个欧洲枢纽的位置早有多人贪慕,这次恰好给了这些国家机会,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在此刻发生了,当一个国家内部分裂外部入侵的时候,往往国家会放弃私仇选择大义法国就是这样,法国的统一也由此开始;

一个叫做勃艮第的态度影响了当时法国的统一,勃垦第是第一个愿意在英法战争中鼎力相助的诸侯,而后更多的诸侯加入进来,一起为法国而战,那一刻法国是统一的,是一心对外的。

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重骑兵在英国长弓、火药、防御工事面前极其脆弱,而更强大的军事投入需要中央集权对资源的统一调度,这再一次让法国看到统一的必要性,这次法国的统一势在必行,因为法国人面对的外敌不仅仅是英国人。

由于法国兼具陆地与海洋国家的地缘属性,在维持一支海军抗衡英国人的同时,也要有一支庞大陆军面对来自欧洲大陆的竞争,法国面临的是多线作战,这种情况也迫使着法国政治朝着集权化发展。

阅读全文

与法国由什么国家发展过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