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战车质量怎么样

法国战车质量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5-27 15:49:21

① 质量差得被要求换回德国货,这款政治坦克让戴高乐惨遭打脸

众所周知,法国是一个陆军强国,其坦克工业非常发达。世界上第一辆具有旋转式炮塔的坦克FT-17便是出自法国人之手。一战结束后,法国的战车发展不但没有停滞,而且还研发出了如夏尔B1、S35、FCM 2C这样的强劲坦克,在对法闪击战中也给德国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然而,在1940-1944维希政权统治期间,法国的战车制造工业几乎被完全摧毁,直到1944年法国解放,战车工业才重新开始发展。而我们今天的主角ARL-44,便是在1944年由戴高乐准将秘密推动设计的,二战后法国第一款重型坦克。



▲现藏于博物馆的ARL-44

坦白的说,ARL-44的政治意义远远超出军事意义,它正是法国大国地位的象征,而它的失败也代表着法兰西由一流强国向二流国家的陨落。至此之后,法国的国际地位一去不复返,那个庞大的国家也在法兰西的梦中烟消云散了。

② 法国的雷诺FT-17小坦克好不好

FT-17是世界上第一种装有可360度旋转炮塔的坦克,而且动力舱后置、车体前设驾驶席,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绝大部分现代坦克都沿用了这一设计。
为战争的需要,法国不只开发了重型坦克,而且也开发出了具有革命意义的轻型坦克FT-17轻型坦克,其基本结构奠定了今天坦克的基本结构,可以说是世界旋转炮塔坦克的始祖。法国最初设想是发展一种与CA1轻型坦克类似的标准坦克,较重型坦克更加适于突破步兵防线。1915年12月由法国雷诺公司开始研制,这里有个有意思的情节,刚开始厂主雷诺怕风险以没有装甲车辆制造经验为由加以拒绝,后由总参部委托的埃斯顿上校的努力,雷诺才同意研制战车,由于官僚作风的影响,直到1917年3月第一辆原型车开始测试,测试证明非常的成功,其设计包括了许多创新设计,重要的一条就是可以用人力对炮塔进行旋转。
这个设计可以使炮塔的使用更加的方便与灵活,整辆坦克也轻便灵活比重型坦克更易于驾驶,防护更加合理,可以说其战术技术性能在当时算最好的了。但有点矫枉过正的是,其尺寸太小了,不得不为跨越壕沟而加了一个特别的尾部,其巨大的前轮也有利于跨越障碍。1917年9月法国雷诺开始生产首批该型坦克。其有多种变型被开发了出来,包括搭载机枪的型号,37毫米火炮的型号与,通信指挥坦克以及75毫米火炮的并携带捆柴(以利于跨越壕沟)的型号,到一战结束,共计生产了3187辆。

③ 步兵战车哪种最好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步兵战车的主炮作为一种辅助性火力,以够用为准普遍选择了小口径速射炮,其典型代表是美制M2步兵战车和它使用的25毫米机炮。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则普遍追求强悍的火力,在步兵战车上配备了大口径火炮。其典型代表就是俄制BMP-3步兵战车和其使用的100毫米滑膛炮。两个流派泾渭分明,都有各自的理由。
目前装备的国家和地区达30多个,俄罗斯装备数量最多,其次是美国和西欧。着名步兵战车有:
■美国AIFV装甲步兵战车
■美国M2步兵战车
■法国AMX-10P步兵战车
■美国M3骑兵战车
■法国AMX-VCI步兵战车
■苏联BMⅡ步兵战车
■苏联BMⅡ-2伞兵战车
■德国“黄鼠狼”步兵战车
■德国 “美洲狮”步兵战车
■德国“鼬鼠”空降战车
■南非“獾”步兵战车
■意大利VCC-80步兵战车
■意大利VCC-1装甲步兵战车
■日本89式步兵战车
■瑞典90式步兵战车
■阿根延VCTP步兵战车
■南朝鲜KIFV步兵战车
■瑞士“旋风”步兵战车
■中国86式步兵战车
■中国551步兵战车
■中国NVH-1式步兵战车
■中国WZ501式步兵战车

④ 中法NGV-1轮式步兵战车的火力怎么样

优异的法国炮塔提升了90轮的火力打击能力。该车的炮塔为法国GIAT公司研制生产的世界着名的单人炮塔,炮塔上装有1门25毫米机关炮和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炮长坐在炮塔的中央,炮塔上还装有4具观察镜,炮塔全重为1250千克(比90轮的炮塔轻250千克)。该炮塔具有优异的防护性能,可防任意距离上发射的7.62毫米穿甲弹,1000米距离上发射的14.5毫米穿甲弹。

该炮塔设计新颖、别致,机关炮和并列机枪在炮塔上的布置也十分精巧。这种经典的外形设计,为我国后续研制的多款步兵战车所借鉴。如果“粉丝”们留意观察就会发现,86A式步兵战车、新型履带式伞兵战车、92轮式改进型装甲车的炮塔,与GRAGAR炮塔真有点异曲同工的味道。

⑤ 步兵战车的性能和用途是怎么样的

步兵战车配备一门机关炮和数挺机枪,有的还可以装反坦克导弹和防空导弹,具有相当的作战能力。但它最主要的用途是运送士兵。现代战争中速度非常关键,士兵再也不能靠两条腿同敌人赛跑了。他们乘上步兵战车,迅速抵达最前线,投入战斗。一般步兵战车可搭乘6~8人,战车的装甲可以保护士兵免受伤害,车体两侧开有若干个射击孔,战士们可以向外射击。

步兵战车分轮式和履带式两种。轮式战车速度快,时速一般为90~120千米,但轮胎一旦被子弹打中就不妙了;履带式战车刀枪不入,翻山越岭只等闲,但速度略慢,时速为60~80千米。两种步兵战车各有所长。当今世界着名的步兵战车有美国的“布雷德利”战车、日本的90式战车、法国的AMX-10型战车,可谓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美式“布雷德利”战车是以“二战”中美军着名将领奥马尔·布雷德利五星上将的名字命名的。“布雷德利”战车外形很“生猛”,高高大大,像一辆“小坦克”,全重22吨,可运载7名士兵。炮塔上装一门25毫米口径“大毒蛇”机关炮,炮如其名,十分凶猛,射速每分钟500发,可在1000米距离上穿透66毫米装甲。它的装甲防护力在当今世界步兵战车中名列第一,可抵御14.5毫米大口径穿甲弹,内部设备先进,电控炮塔,红外夜视,双向稳定装置一应俱全,可在行进中和夜间射击。“布雷德利”战车于1980年研制成功并投产,可它的“命运”很坎坷,一些军事家指责它外形太高,战争中易受攻击;价格太贵,曾被评为1988年度十大最差武器之一。1990年海湾战争中,“布雷德利”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同“沙漠雄狮”M1坦克一同驰骋沙场,成为联军进攻中的两把利剑,它曾用机关炮和导弹击毁过数十辆伊拉克坦克,而对方还以为遇到了M1坦克了呢。“布雷德利”战车以自己在实战中的出色表现,证明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步兵战车,而被誉为“沙漠猛虎”。

知识点

坦克的种类

两栖坦克:两栖坦克又称为“水陆两用坦克”,意指“无需使用辅助设备及能通过水障碍的坦克”,部分轻型坦克及经改造的中型坦克有此功能。

扫雷坦克:扫雷坦克就是装有清除地雷装置的坦克,用于战场上排雷开路任务。

喷火坦克:喷火坦克是二战至越战时期出现的坦克衍生型,主要分别是它把主炮或机枪移除,改为射程可达数十米的火焰喷射器。

步兵坦克:步兵坦克是指在现有坦克基础上加装载员舱而成的坦克,其特点是既保留了坦克的强大火力和装甲防护,又可搭载少量步兵进行突击及近战支援。

巡航坦克:又名巡洋坦克,概念与巡洋舰相似,具有高移动速度及良好机动性,配备机枪及小口径火炮,可支援步兵进行突击或小规模侦察,亦胜任多种任务。

主战坦克:从1960年开始,各国将原来的轻、中、重型坦克重新分类。中、重型坦克一般是各国家装甲部队的主力,故被称作“主战坦克”。

⑥ 世界各国主战坦克的排名

  1. NO.1 M1A2SEP坦克。M1A2SEP坦克是美军现役最先进的数字化坦克,美国人也自认为“天下第一”。该坦克主要先进在SEP上。SEP是系统组件的英文缩写,涉及观瞄、火控、武器、动力、通信、防护和车辆管理等多个方面。如车长独立瞄准镜组件具有“猎/歼”能力,通过这种瞄准镜,即使炮长正在对敌坦克目标进行攻击,车长也能搜索和瞄准新的目标。
    优点:在近年来的实战中表现可以用无敌来形容,各方面的综合性能相当强劲
    缺点:相当于坦克中的劳斯莱斯,个人感觉太娇贵,后勤及维护费用惊人,穷人即使买得起也用不起。

  2. NO2德国 “豹”IIA6. 强劲的动力,严密的防护,凶悍的火力,精良的火控,无可争议的陆地之王,德国人在战车上的天赋连美国人也不能不服气。
    优点:各方面的综合性能均衡而完美,而且可持续发展性强,为未来准备了充分的升级空间。在北约的坦克实弹演习中基本都与M1A2不相上下,豹系列和M1系列在世界的评测中也是轮流坐庄的。
    缺点:豹系列不象M1系列在近些年的战争中经过战火磨炼,优点和缺点均未体现充分。而实战对检测坦克性能是非常必要的

  3. NO.3 后起之秀 中国99坦克 (有待论证) 中国在坦克方面取得的成就远远超乎大多数国人想象。这不奇怪,多年来 面对北方强国那强大的铁甲洪流,中国对坦克极其重视不足为奇。
    中国在火炮方面颇有心得,威力之大在世界上鼎鼎有名,中国坦克可以轻松击穿美军坦克前装甲。
    98坦克在寒带测试。其上面的激光压制系统,还有传说中的炮射导弹震惊了西方。

  4. NO4. 以色列 “梅卡瓦”IV 以色列人对坦克的熟练运用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尽知。强敌环视,他们对坦克的重视程度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可惜这么好的坦克却遇不见值得一提的对手。
    优点:防护性能好、恶劣条件下生存性能好、模块化及附加装甲、还可作运兵车使用,呵呵。
    弱点:火力不强(射程、穿甲力不如人意,对抗阿拉伯部队还行),速度和最高速度不高,机动性较弱。

  5. NO.5 法兰西骑兵 “勒克莱尔”坦克 样子小巧,价格和法国其他武器一样惊人的昂贵。中规中矩,各方面性能都不错,但也无甚过人之处。
    优点:电子系统非常优秀,乘员比普通坦克少一人(节约资源),结构紧凑。装有三防装置、达拉斯激光报警装置以及屏蔽和对抗装置,火炮火力较强,机动性能强。
    缺点:本国技术程度低(事实),造价偏高,可升级程度低

  6. NO.6 英国 “挑战者”型主战坦克 非常漂亮非常可惜的坦克。看得出它的装甲真是太厚了,防护性能公认世界第一。英国人是复合装甲的鼻祖。可惜的是他的火力太糟糕了。英国人固执地坚持线膛炮,不仅容易磨损,不仅威力受限制,而且精度也由于火控系统欠佳而不能发挥优势。但是改动炮管意味着全部后勤炮弹库存更新,还要给出口国更换,代价是英国人不堪忍受的。其实最让英国人难以启齿的是,目前他国内没有公司能生产一流的滑膛炮,他绝对没脸买德国人的。

  7. NO.7 俄罗斯 T90S 可以说全世界只有德国人可以在坦克方面和俄罗斯人一较高下。可惜这个前超级大国已经没落,T90后他们再也没有钱更新。
    设计观念问题,俄罗斯坦克与制作精美的西方坦克,甚至和中国坦克相比,外观粗糙,简陋,寒酸。 但是火力凶悍!俄罗斯人是典型的注重进攻不重防守。 机动性极佳,而且如同俄罗斯其他武器一样,异常可*,维修简单实用。实际上,中国99坦克的底盘就是在俄罗斯T72坦克基础上改的。可见中国人对俄罗斯坦克评价之高。 防护也非常出色!这是爆破防护装甲和世界首创的主动防御系统,中国师从俄罗斯人,于此受益颇多。 最重要的是:俄罗斯人奉行“简单就是美”的原则,坦克简单,廉价,消耗资源和人工极少,战时可疯狂生产,对所有的敌人都是不愿提起的梦魇。

  8. NO.8 日本90坦克 。没落贵族!一度排名世界第一,得益于他曾经非常先进的火控系统,可惜现在连中国人都追了上来,日本却原地不动,没有任何进步。而他固有的缺陷却日益明显和致命。很简单,日本没有军工基础,研发力量非常薄弱,远不如大多数国人想象的强大。 机动性还是非常不错的,这方面比中国强。因为发动机方面倭寇还是很先进的.看上去很壮观?不怕,全日本的90差不多都在这里了。90坦克价格是美国的2倍,中国的4倍(出口价,自己买要便宜得多),日本自己也买不起 ,一年才能买6辆!

  9. NO.9 乌克兰 T84 不要小看乌克兰,前苏联的坦克基地哦。T84和俄罗斯T90是表兄弟啊。俄罗斯坦克所有传统优点他都具备,因为亲西方,T84的工艺等各方面向西方*拢,看上去比T90漂亮多了。

  10. NO.10 中国 96坦克 排名第10 是因为他配置很简单,便宜,能大量生产。当然,中国之所以研制他就是为了得到一种99坦克的 简化本大量装备。99坦克实在是太贵了。我们现在还是初级阶段么。但96坦克性能绝不简单,西方称之为:“亚洲豹式”坦克,可见评价之高。

  11. 摘自陆军论坛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⑦ 法国AMX-10RC轮式战车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车体和炮塔为全焊接的铝制结构,可使乘员免受轻武器、光辐射和弹片的伤害。驾驶舱在前部,炮塔居中,动力舱在后部。

驾驶员在车内前部左侧,座位可调节,向右开的窗盖上有3个潜望镜,中间1个可换为被动式OB-31-A夜视潜望镜。

车长和炮长位于炮塔内右侧,装弹手兼无线电操作员在左侧。装弹手有向前、左、后3个潜望镜。车长有1组由6个潜望镜组成的周视潜望镜组;1个独立的潜望镜;1个带自动投影分划的周视M389望远镜(2×用于机枪,8×用于105mm火炮),并可超越控制。炮长有2个潜望镜和10×的M504望远镜。

火控系统的主要部件有M504望远镜及射击校正值自动输入电子控制光学补偿器、M550激光测距仪和M553炮膛瞄准镜。

柯达克火控系统有各种传感器向计算机提供激光测距仪测得的目标距离(其精度在400~10000m之间达±7密位),目标的水平、垂直速度,车辆倾角的数据。人工输入的数据有风速、海拔高和车外温度。在典型的射击过程中,炮长调整瞄准镜搜寻目标,按下测试按钮2~3s,目标信息便输入计算机,只需1.5s的射击校正时间便可射击。

该车安装有用于夜间瞄准的汤姆逊无线电公司DIVT13微光电视系统。该系统包括主炮左侧防盾内的摄像机,电子系统,控制系统和车长、炮长使用的2个电视屏幕。瞄准分划自动叠加到监视屏幕上。自动火控系统的计算机计算出射击校正值,并转换成瞄准分划。

整体检验系统可迅速查出模块式火控系统中故障所在并迅速更换模块,还可检查出故障模块中出故障的集成块并迅速更换。

该车原装备伊斯帕诺-絮扎HS115柴油机,1983年为法国陆军生产的最后2批AMX-10RC侦察车可能更换为博杜安6F11SRX柴油机,标定功率为221kW,而且具有更高燃油经济性,使车辆最大行程增大至1000km。

该车装备105mm口径半自动火炮,炮闩为立楔式,炮管带热护套和双室炮口制退器。不包括制退器的炮管长为48倍口径,后坐距离为600mm,后坐力为127.5kN,炮的左侧有驻退机,右侧有复进机,无火炮稳定器。可发射破甲弹、榴弹及练习弹。

原订1987年生产一种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采用地面武器工业集团的90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总重13.1kg,弹丸重3.8kg,初速1400m/s,可在2000m内穿透北约国三层重型标准靶板。使用新弹时火炮唯一改动的是炮口制退器。

性能数据:乘员4人,驱动型式6×6,战斗全重15880kg,车长炮向前9.150m,车体长6.357m,车宽2.950m,车全高2.680m,至炮塔顶2.215m,至车体顶1.565m,车底距地高0.200~0.600m;最大公路速度85km/h,最大水上速度7.2km/h,公路最大行程1000km,爬坡度60%,侧倾坡度40%,攀垂直墙高0.7m,越壕宽1.15m;发动机8缸水冷涡轮增压柴油机,功率191kW,传动装置预选排挡变速箱,悬挂装置类型液气,轮胎规格14×20XL;主要武器105mm火炮,并列武器7.62mm机枪1挺,烟幕弹发射器总数4具,弹药基数主炮弹38发,机枪弹4000发,烟幕榴弹16发;炮塔驱动型式电液或手动,火炮俯仰范围-8°~+20°,电气系统电压24V,蓄电池数量6个。

⑧ 法国陆军VBCI战车有什么特点

VCI型作战重量26吨,全体乘员两名,炮手和驾驶员各一名,还能容纳由八名步兵和一名指挥官组成的一个战斗小组。车辆后部的动力操作斜坡门使乘载部队能迅速登上或下车。VBCI战车将会在高强度军事行动中操作,同“勒克莱尔”主战坦克配合。

VBCI战车对乘员和军队提供多种威胁保护,包括155毫米炮弹碎片和小/中等口径炮弹。铝合金焊接车体配备有装甲碎片衬层和附加钛装甲护板去保护防备反坦克武器。

框结构底盘和驱动装置提供保护防备爆炸地雷。一般的功能包括空气调节、内部的净容积、仓储空间、NBC(核、生、化)战斗环境保护和噪音/振动保护。

其它装甲系统也在考虑中。此外,专供VBCI使用的反坦克地雷防护系统也已经研制完成。

⑨ 法国陆军VBCI战车机动性能怎么样

VBCI战车已经示范具有极强的机动性,例如60°前进斜度、30°侧斜度、2米沟渠和0.7米梯状地带等地形恶劣地区。如果一个车轮被地雷爆炸损失,车辆能使用七个车轮驱使。

还具有一定涉水能力,对于在没有准备情况下涉水深度1.2米和有准备情况下涉水深度1.5米。车辆是公路和铁路标准相容的,而且能够使用一架A400M大型运输机进行空中运输。

法国早在2002年欧洲防务装备展示会时,开始积极向欧洲和中东国家推销VBCI战车,以便抢占军用战车市场份额。世界各国竞相开发轮式战车来代替履带式战车,减轻重量、增加行程、提高机动性能,还便于空载运输。法国VBCI战车注重智能化来提高作战能力,性能先进,将有能力应付未来战场作战需要。

⑩ 法国VBCI轮式步兵战车是什么公司生产的

法国陆军未来新型VBCI战车采用标准模块化保护组件能够适应各种威胁;安装先进的SIT终端信息系统来实现智能化;装备先进多传感器光电瞄准具,具有准确、快速的昼/夜作战能力;采用先进的动力系统,具有极强的机动性能。

新型VBCI战车目前主要分两种型号:VCI(步兵战车)型和VPC(战地指挥车)型。法国陆军已经签定合同定购两种型号总数达700辆,其中将会有达到550辆的VBCI/VCI(步兵战车)型和150辆VBCI/VPC(战地指挥车)型。

法国国防部在2000年11月授予VBCI战车承包合同给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公司和雷诺VI公司,主承包商是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公司。双方设立一个新的合资公司,萨特瑞军用车辆公司去管理VBCI战车生产,该厂还生产许多其它车辆包括VAB系列和AMX-10RC型。

雷诺公司负责车辆运行系统,包括驾驶室、发动机、齿轮箱、悬挂、轮轴和车载电力系统;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公司负责装甲车体,以及炮塔、观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武器和自保护系统同车辆的装配和整合。五辆原型计划在2005年之前完成,而且车辆在2006年进入系列化生产。

阅读全文

与法国战车质量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