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杀伤力最大的手榴弹是怎么样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中流行的武器除了机枪步枪外,还有手榴弹(也叫手雷)。由于手榴弹携带方便,投放简单,且杀伤力巨大,常被士兵使用。就手榴弹的威力而言,我们在电视剧中也看到过,只需要一个人拉手雷的手环,用力地扔向远处,那片土地便会立刻被炸为平地。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有很多国家开始研发更先进的手榴弹。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手雷都有哪些呢?据环球网相关资料记载,有八种手榴弹上榜。
除了中美两国的五种手榴弹外,上榜的还有三个。第一个是德国M-DN31,弹体壁嵌有3000个直径为2~2.3mm的钢珠,因此其破片较多,杀伤范围较大。第二个是日本91式手榴弹,这是日军陆军所装备的第一款现代化手榴。第三个是法国吕歇尔LU213和LU216式手榴弹,在弹体爆炸时,钢珠和预制破片套筒的破片可以高速抛射,造成杀伤。
㈡ 二战各国用什么炸药
说说海军相关的。
对于美国海军来说,D炸药是最主要的炸药。几乎所有的炮弹以及穿甲炸弹均使用这种炸药,其主要成分为苦味酸铵,TNT当量0.95(注意这是地面测试的比例。一些特定环境下某些炸药的威力会被放大,比如下文提到的Torpex,在水下爆炸的威力要远超地面上)。
在通用炸弹和半穿甲炸弹上,通常使用TNT或者Amatol。前者不解释了,后者是硝酸铵和TNT的混合炸药,常用的比例是各50%。
鱼雷上一般使用Torpex,由42%的RDX(环三亚甲基三硝胺)、40%的TNT和18%的铝粉组成,TNT当量1.5,水下可以达到2。不仅美国海军,各国海军的鱼雷一般都会使用这一类型的炸药。
其他还包括Pentolite炸药,是TNT和PETN(季戊四醇四硝酸酯)的混合物,比例一般也是各50%;Composition A,由91%的RDX和9%的蜂蜡组成。这些用的不太多。
英国舰炮炮弹主要使用Shellite炸药,由70%的Lyddite炸药(英国人的苦味酸炸药)和30%的二硝基酚组成,敏感度非常低。TNT当量0.96。穿甲炸弹也使用这种炸药。
半穿甲炸弹使用TNT,高爆炸弹使用TNT、Amatol、Torpex或Amatex炸药(由51%硝酸铵、40%TNT、9%RDX组成)。着名的大满贯和高脚柜使用的是Torpex。
日本海军主要使用的炸药包括:
下濑火药,主要成分苦味酸,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早期用的很多,但后来逐渐被其他种类炸药取代。
九一式爆薬。主要成分TNA(三硝基苯甲醚,或称苦味酸甲酯),一种苦味酸的衍生物,比苦味酸更稳定。TNT当量1.05。这种炸药一般由炮弹和彻甲爆弹使用,一部分通常爆弹也有使用。
九四式爆薬。由60%TNA和40%RDX组成,一般作为鱼雷装药。
九七式爆薬。由60%TNT和40%HND(六硝基二苯胺)组成。TNT当量1.07。一般作为鱼雷和深弹装药。
九八式爆薬。由70%TNT和30%HND组成,多用于陆用爆弹、深弹和水雷,一部分通常爆弹也有使用。
一式爆薬。由81%的苦味酸铵、16%铝粉、2%重油和1%木屑组成,用于水雷。
德国主要使用TNT,包括舰炮和绝大多数炸弹。注意,使用纯TNT的情况极少,一般要加入各种钝化剂,比如蜂蜡。这一点适用于上面所有提到TNT的情况。有一些加了钝化剂的TNT会被单独命名,但绝大多数都还是直接称为TNT,需要注意。
其他还包括Amatol炸药,Trialen炸药(类似于torpex),RDX和铝粉的混合炸药。
至于这些炸药具体的诸如爆热、爆容、比能之类的数据,有时间再补上……
㈢ 二战一些小国军队都使用什么手榴弹和手雷
这里不分小国或者大国,只要有军队的国家都会给士兵配备手榴弹,尤其的二战时期,种类的话基本都是一样的就2种。
第一种就是我们常见的长柄手榴弹,中国至今还大量装备,其普遍装备步兵,其好处就是因为有木柄,投掷距离更远,但是威力和投掷精度不足,相关解决办法,早期的德国的M24配备了很多外套,有破片外套和弹射钢珠的外套。缺点就是耗费材料多,体积大不易携带,携带量小,而且无法在地面滚动,无法再碉堡和洞内形成有效攻击。
第二种就是卵形手雷,顾名思义就是蛋型的,早期二战各国都有,基本都是卵形,外形有少许偏差,其好处就是便于携带,携带量大,而且体积很小,威力要强于柄式基本配备于坦克兵,摩托化步兵,空降兵,等需要控制携带装备重量的兵种。缺点是投掷范围过短,远距离投掷时由于滚动精确性差,但是近距离投掷精确度很高。
㈣ 钓鱼钓上来个能炸的!这个手雷竟还承载德法70年恩怨
我们都知道,德国与法国自普法战争时期以来,直至二战时期都是“世仇”。因为领土争端问题和政治立场,德法双方也曾爆发过不少的冲突。这种对立的场面,直至冷战时期的欧洲共同体的诞生才得以结束。然而,近日在德国,又发生了一件十分吓人的新闻。据外媒报道,2019年3月15日,一名27岁的德国男子在德国北部小城埃姆登钓鱼时,竟然钓上来一枚手雷!
▲一名苏军游击队士兵在二战时的装束,除了一只PPSh-41型冲锋枪外,他的身上还同时携带了RGD-33/42型手雷、缴获的M24型木柄手雷,以及3枚挂在武装带上的F1型手雷。除此之外,还有2支纳甘左轮手枪和7.62毫米的子弹带。
而本文中德国青年钓上来的‘法国手雷’,很有可能就是二战时,法苏两军曾使用过的F1型手雷。要知道,法国在1940年即被德军击败,同年F1型手雷便在法国陆军中销声匿迹。现如今,这枚法国手雷的再度出现,是不是可以看做高卢雄鸡另一种程度的‘复仇’呢?
㈤ 二战时期就有的手榴弹你知道几种
二战事情,手雷已经很完善了!
有拉发式的;以德国长柄手榴弹为代表;中国仿造的就是马尾式手榴弹。
有压法式的;日本,美国都习惯这样!
㈥ 二战经典手榴弹,你知道吗
手榴弹是一种用手投掷的弹药,因17世纪、18世纪欧洲的榴弹外形和碎片有些似石榴和石榴子,故得此名。它是一种能攻能防的小型手投弹药,使用广泛、用量较大。它既能杀伤有生目标,又能破坏坦克和装甲车辆。
美军的MK I与MK Ⅱ被称为防御型手榴弹,俗名大菠萝。整体形状呈瓜形,重量为 660 克,通体褐色,上部有破片槽。延时引信由拉环和运输保险销、保险握片、击针、击针簧、火帽、击砧、导火索、雷管组成,使用时候先拧开下部螺盖以放入延时发火机构,延时5秒。
(分别为5号手榴弹,23号手榴弹,36号手榴弹,从左往右)
米尔斯手榴弹由弹体、保险销、弹簧握杆、撞针组、雷管、中心管、主装药和底盖组成,是一款无柄手榴弹,外观造型类似菠萝,整个外部弹体由生铁打造,表面带有网格,用来防滑和控制弹片大小。米尔斯手榴弹整体重774g,弹长89mm,直径57mm,使用枪榴弹发射最大射程为180米,可以采取多种装药。
米尔斯手榴弹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为英军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1972年,米尔斯手榴弹才退役。
㈦ 二战期间各国主战武器都是什么
盟军 美军:1911式点45口径勃郎宁手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0.45英寸(11.4mm) 弹夹:7发 M1 格兰德步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8发 M1 卡宾枪 工作方式:半/全自动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15/30发 射速:550发/分 汤姆森冲锋枪 工作方式:半/全自动 口径:0.45英寸(11.4mm) 弹夹:20和30发、50发(弹鼓) 勃朗宁轻机枪 工作方式:半/全自动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20发 M1919A6式重机枪 工作方式:全自动,风冷式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容量:250 发 射击速度:400—500发/分 M1919A4式重机枪 工作方式:全自动,风冷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容量:250发 射速:400—550发/分 M2-HB.50口径重机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全自动,风冷 口径:.50英寸(12.7mm) 弹夹容量:110发 射速:450—550发/分 反坦克火箭发射器 工作方式:电子点火 口径:75mm(3 英寸) 穿透力:100mm(4 英寸) MARK II 手榴弹 工作方式:摩擦点火延时引信 重量:0.59kg 延时时间:4—4.8 s 火焰喷射器工作方式:自动 容量:使用40次 英军:李·恩菲尔德4型步枪 工作方式:非自动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10发 威伯利-斯科特左轮手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45英寸(11.4mm) 弹夹:7发 斯登冲锋枪 工作方式:半/全自动 口径:.352英寸(9mm) 弹夹:32 发 射速:550发/分 布朗式轻机枪 工作方式:自动,风冷 口径:.303英寸(7.7mm) 弹夹:30发 射速:500 发/分 维克斯式马克I型重机枪 工作方式:自动,水冷 口径:.303英寸(7.7mm) 弹夹:250发 射速:450发/分M36型手榴弹 工作方式:摩擦延时引信 重量:0.51千克 反坦克手雷 工作方式:撞击引信 重量:0.56 千克 火焰喷射器 工作方式:自动 容量:40次 苏军: 纳甘1895式左轮手枪 比利时和俄国联合研制,荣誉勋章中有登场 托卡列夫TT33手枪 我国仿制即为经典的54式手枪 PPsh-41冲锋枪 经典的”波波莎”,高达900发/分的射速和71发弹鼓带来恐怖的火力,无论是在苏军还是德军眼里,这都是一件”完美”的武器 使用35发弯弹夹的PPsh-41 弹夹的好处是故障率低,重量轻,易携带 PPsh-43冲锋枪 由PPsh-42改进版,而PPsh-42是在列宁格勒被包围的情况下开发的,该枪使用了35发弯弹夹 莫辛·纳甘式步枪(1891-1930型) 苏军步兵的制式装备,和日本的三八式类似,精度较高,威力较小 莫辛·纳甘式卡宾枪(1891-1938型) 主要供骑兵使用 西蒙诺夫AVS-36自动步枪 托卡列夫SVT-40半自动步枪 SVT-38的改进版,产量较多 西蒙诺夫SKS半自动步枪 使用AK47同样的M43短弹,1945年投入使用,一直服役到AK47列装,我国仿制即为56式半自动 莫辛·纳甘式狙击步枪 连美国黑帮都使用的优秀武器 托卡列夫SVT-40狙击步枪 荣誉勋章中有登场 托卡列夫·马克沁重机枪 苏军对原始的马克沁机枪的改进版本,二战前期使用较多 郭留诺夫SG43重机枪 1943年由苏联枪械大师郭留诺夫研制,用以加强捷格加廖夫系列轻机枪的火力,主要杀伤集结有生目标或对付低空飞行目标 捷格加廖夫DShK -38“德什卡”12.7mm重机枪 苏军最着名的机枪,虽然机动性较弱,但12.7mm口径可以在阵地战中提供无与伦比的火力,德军可谓吃尽了它的苦头,同时也作为坦克上的高射机枪 PTRD14.5mm反坦克枪 主要用于杀伤坦克成员,穿甲厚度为25mm,还有一种型号称
㈧ 二战盟军使用的卵型手雷和德军的棒式手雷,谁的性能好
对于任何一支军队而言,手榴弹都是一款不可缺少的武器,无论是在室内近距离的战斗中,还是在野外清除角落中的敌人,手榴弹都是非常合适的装备。而只要是看过一些二战影视作品的人都会发现,德军和盟军使用的手榴弹可谓是截然不同。德军都偏好使用一根长长的木棍一样的手榴弹,而盟军则更加喜欢使用像鸡蛋一样的卵型手榴弹。那么为何德军和盟军偏好的手榴弹外形如此不同,而双方使用的手榴弹优劣究竟如何呢?
盟军尤其是美国军队介入战场的时间较晚,由于美国强大的国力,能够大批量生产卵形手榴弹,尤其是能够大批量生产卵形手榴弹所使用的铝制翻板击针引信。MK2就是一款十分经典的手雷。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生产的Mk2手雷总生产就超过4000万枚,装备范围更是遍及全世界。
㈨ 二战英国法国步兵装备
步枪:MK系列卡宾枪(主要用于丛林作战),李恩菲尔德步枪(北非战场及西线战场),少数部队装备M1加兰德步枪和M1卡宾枪。
狙击步枪:春田步枪(与美军一样),加装瞄准镜的李恩菲尔德步枪
冲锋枪:思登冲锋枪(装配于西线战场),汤姆森冲锋枪(装配于北非战场),少数伞兵部队配发美军的M3冲锋枪(也叫注油强 o(∩_∩)o...)
火力支援武器:布伦轻机枪(装配大多数部队),美军的BAR(装配于少数伞兵),勃朗宁机枪
反坦克武器:巴组卡火箭筒,还有一种反坦克迫机炮(不知道正式名字)
手雷:MK2型,M1型
法国主要是游击队装备有 Kr98k毛瑟步枪,李恩菲尔德步枪,MP38,MP40,Sten。
㈩ 二战时期就有的手榴弹你知道几种
二战期间各国大量使用手榴弹,我国军队大量使用的是木柄手榴弹,基本上是仿制德国的,尺寸比德国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