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战时法国拥有170万军队 为什么会败亡的那么快
一、法国军队的准备不足,战略也发生了错误
二、主和派的上台造成了悲惨的结局
三、修好了马奇诺防线,放松了对其他地区的防守
四、当时法国出现了一个闹剧,士兵们有步枪,但没有子弹。原来法国的子弹库存严重不足,平均分到士兵手里还不到20发子弹。那些后勤物资倒是堆积如山,最后便宜了德军。
五、请采纳!谢谢!
Ⅱ 二战中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
1.法军在一战中损失惨重,未能及时恢复过来,之后又遭遇经济危机的影响
2.人民疲于应战,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
3.把军事重点关注在战事防御上,花费大量资金在马奇诺防线
4.德国积极对战,德国军民怀着一战失败后的打击与压力,军气大振
Ⅲ 二战法国失败的原因
马奇诺防线
拿破仑曾经说过:“躲在堑壕后面的人终究会被击败。”但法国人似乎忘记了自己这位前辈的经验之谈,过高地估计了马奇诺防线的价值,以致事与愿违,开战不久就重蹈了一战初期的覆辙。
相比法国人,德国人对拿破仑的理论反倒用的得心应手,蒂佩尔斯基希写道:
拿破仑的理论是使大部队由于灵活机动而成倍增加其威力,而希特勒的装甲部队和俯冲轰炸机则赋予这个理论以二十世纪的内容。他巧妙地发挥这一思想,在不到四十天的时间内粉碎了法国在军事方面唯我独尊的神话,同时暴露了轻信马其诺防线是大错而特错。
与德国灵活机动的装甲部队相比,法国缺乏这样的装甲部队。法国并非没有坦克,它不但有而且数量还不少,尽管这些坦克的速度比德军的坦克慢,但装甲厚,抗打击能力强,如果组成坦克部队不见得比德军的差。但法国的高级将领们还用一战时的眼光来看待坦克,仍然把坦克当做支援步兵的工具,把它们分散在步兵师里面。而德国在古德里安的倡导之下,已经把装甲战的理论和思想发展得相当完整,仅从思想上比较法国已然落了下风。
陆军的落伍又因为缺乏有效的空军支援而变得更加严重。前面已经说过,空军的计划是生产1000架飞机,已经远远不能与德国空军相比,可就这点计划还不能完成。法国无论是经济还是工业基础都不差,差的是那些思想落伍的陆军将领们,他们根本不清楚制空权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但在国防体系中占支配地位的又恰恰是他们,这就使本应给予空军的一部分军事预算被陆军强占了,妨碍了空军的发展。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总而言之,从军事上讲,造成法国失败的并不是马奇诺防线,而是比马其诺防线还要僵化的法国将领们的头脑。
┃法国将领们的头脑为什么会这样僵化?
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让他们骄傲自满,于是所有的军事思想都停留在了那个年代。他们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把动员制度作为国防的惟一基础。陆军平时只是训练预备人员,如遇战争再把他们召集起来组织军队,这就造成遇到国际突发事件无法立即采取军事行动。
希特勒进军莱茵兰时,法国政府当即威胁说要采取军事行动,但落后的动员制度让这一威胁成了一句空话。德军没等法国开始动员集结就已经完成了他们的计划,法国人只能无可奈何地面对既成事实。
事后,希特勒这样说道:
进兵莱茵兰之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假使法国此时出兵则我们只好夹着尾巴就跑,因为我们的军事能力是连轻微的抵抗都不够资格的。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人本来准备在9月17日向德国发动大规模攻击以支援波兰,可是到了那天波兰已经崩溃,只能放弃这一计划。为什么法国不能早点出兵支援波兰?原因有两个:一是被落伍的动员制度所限制;二是法军统帅部坚持使用一战时的战术——发动攻势必须有重炮支持,重炮从仓库提出后还得先进行维护然后才能使用,把这些程序完成则需要16天的时间,从而贻误了战机。
更要命的是,尽管有情报显示大量的德国装甲部队已经集中在阿登防区的对面有六个月之久,但是顽固不化的法国总参谋部的将领们仍然坚持认为这是德国人在虚张声势,德国装甲部队根本无法穿过地形陡峭、森林密布的阿登山区前来进攻。可是,德国装甲部队恰恰在他们认为不可能进攻的地方,给了法国致命的一击。
从表面上看,是德国的奇袭造成了法国的失败,其实,政客的无良,党派的纷争,政治的混乱,行政效率的低下,军事思想的落伍,这些才是导致法国失败的深层次原因。
也可以说,是法国人自己奠定了让德国人打败自己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英﹞ 阿诺德·汤因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钮先钟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德﹞ 冯·蒂佩尔斯基希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英﹞ 李德·哈特
Ⅳ 二战初期法国速败的原因
一、法国的准备不足,在德国进攻法国之前,德国的闪电战术给法国的准备时间本来就很短,加上法国国内过于高估自己的力量,造成法国军队节节溃败。二、法国军队过于强调地面工事的作用,采取了保守的战术,抵挡不住德国军队的疯狂进攻。三、德国对于这场对法战争已经早有预谋,并准备的很充分,除了在武器装备上大大领先于法国之外,还在实战方面比法国军队的经验要丰富的多。
Ⅳ 为什么二战时法国会败得这么快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双方面的,法国的败是一方面,德国的胜是另外一方面。我们都知道德国一战前有个总参谋长叫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他制定过施里芬计划,以炮兵强大的火力引导步兵作战,六个星期搞定西线,然后挥师东进。施里芬计划实际上就是早期的闪击战思维,快速出击,以强大火力迅速打垮敌人,只不过那个时候最猛的武器就是炮兵。后来的一战和二战让我们看到了,德国确实是这么打的,军队建设也围绕着这个计划建设的,所以德国早就有准备。
德国早有准备,加上德军的强大让很多国家迅速被全境占领,东面的苏联如果不是纵深够大也可能被德军打了个贯穿,苏德战争初期,苏联损失的面积已经不少于法国了。所以说法国的败,德军的充足准备占一方面。
法国军队的作战思想落后于德军,加上过度依赖马奇诺防线,让法军在德军面前显得异常脆弱,飞机坦克成为战争主力使战争更需要机动性,可是一条庞大的防线把几十万大军死死地钉在这动弹不得。德军的顺利和法军的无力更让双方军队的士气一个更高涨一个更低落。
Ⅵ 二战时期法国为什么战败得那么快
原因很多,说几个主要的:
一、老战术思路败给新战术思路。从马奇诺防线就能看出,法国当时的战争思路还是停留在一战时期的,堑壕战、步步为营的旧思路层面。而德国是用的创新的空投扰后,装甲集团军推进的闪击战新思路。一边是劳民伤财的打造别人根本就不会硬碰的“盾”,一边是集中力量的发展锋利无比的“矛”,这是一场战争理念的“不对称战争”;
二、法国对于战争的过于自负,欧洲陆军第一强国的声誉之下,就是盲目的自大,目空一切的自信,带来的就是对别人快速进步的无视;
三、近代工业强国的附属福利就是交通的通达,而这个福利也会迅速转化为别人的福利,法国及欧洲健全的公路网,就是重装兵团快速推进的保障,让德国去打当时的中国,就不一定那么快;
四、自由民主好的方面多,但也有不好的,比如统一思路。这方面,自由民主,就不如独裁专制了。一边是坚定要缔造第三帝国,灭敌报仇。另一边为“打、不打”吵的乱营,怎么比?
Ⅶ 在二战期间,法国有强大的陆军,为什么还会投降那么快
二战期间,法国之所以拥有着强大的陆军却还是很快就投降了的原因是有好多方面的,在众多原因中,有三个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法国之所以会失败的这么彻底,归根到底还是它本国的问题太多了,所以才可以被德国在战争爆发以后短短的40多天里就给打败了。要知道,法国的陆军可是号称世界第一陆军,军队战斗人员数目多,而且战斗装备也是很精良的,并且各种战斗装备都很充足,可是还是以失败告终,由此可见,法国的国内状况有多糟糕,所以,法国会投降的那么快也就很正常了。
Ⅷ 在二战的时候,为什么法国会输得如此之快
在一战结束以后,法国为了防止德国再次崛起。
所以在巴黎和会中,法国主要目的就是削弱德国,还有就是夺取更多的赔偿。只可惜,削弱德国的想法,没能实现。
而后,法国为了防德军入侵,所以在自家的东北边境地区修建了一条防线。
其实,自普法战争开始,德国就经常通过洛林进攻法国,由于德军的入侵,严重威胁到法国北部的工业重镇的安全。所以,为了抵御德军,法国就想要修建一条防线,用来确保自家边境的安全。
最后,当德国入侵法国的时候,法国人还傻傻的躲在马奇诺防线后面,他们甚至还以为德军会从防线那里入手。
只可惜,德国不傻。他们从比利时那里入手,直接绕过防线,进入法国北部,对法国发动闪电战。由于德军突然袭击法国背部,这条防线,也就彻底的失去作用了。
而法国本土面积不大,腹地不深。
另外,在当时,法国的工业基地被德国占领了,再加上法国在战争初期,通过敦刻尔克,撤离大量军队。虽然在法国本土,还有一支庞大的军队,但是如果组织起来如和德国硬碰硬的话,胜算不大。毕竟,大部分国土被德国占领了,军队也没办法进行补给。如果继续打下去,被全歼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法国没办法,只能投降。
Ⅸ 二战时拥有强大陆军的法国,为什么会那么快投降
导语:二战时期,拥有强大陆军的法国,在纳粹德军的进攻之下,很快就战败投降了。这其中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军事上的保守战略;还有法德两国之间的历史仇恨因素。
可以说,德军对于进攻法国,是有着充分的军事准备的,也有这强大的民意支持的。
4.法国政府对于德军发动进攻的可能性,也作了准备。法国精心修建了一条牢固的军事防线,那就是着名的“色当防线”,还与欧洲各国都结为军事同盟,共同对付德国。
但是,法国的军事准备也就仅此而已,它还是在绥靖政策的主导下,不断牺牲盟国的利益,一心想诱使德国去进攻苏联。
最终,法国的绥靖政策破产,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结语:法国在二战时期的迅速战败,其根源就在于法国政府的绥靖政策。
Ⅹ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为何如此迅速战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第如此迅速战败的原因如下:
1.法国人盲目建设马其诺防线,一厢情愿地认为德国人永远无法逾越。
2.联军的作战意识很是消极,是既不想打又不敢打。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一战的阴影、波德战争的震撼,自身军队模糊的战争定位影响。以至于开战前夕很多法军因为喝高了而住院、支援物资里明确要求加入娱乐用具、拿自家产的葡萄酒去分界线和德军换啤酒喝。
3.德军及其周密的作战部署,由曼施坦因元帅制定的黄色方案将兵力分为ABC三个集团军,A集团军部署于北部平原,负责进攻和掩护B集团军;B集团军部署中部森林,为主力部队;C集团军部署在马其诺防线,负责牵制联军主力。
4.法国情报机构的无能。希特勒自编自导“黄色方案曝光”,使联军认为其主力部队是A集团军,为B集团军赢得了绝对的胜利。
5.两国治军思想的严重差异。法军虽然兵力远高于德军,但思维严重拖轨,在以坦克为主力的装甲部队配合步兵和空中力量的战略时代,法军还是侧重以步兵为主,装甲部队为辅(肉盾)的陈旧思维,而且还是单纯注重防御(马其诺防线),在运动战大展神威之时还是沿袭一战的老思维。
(10)为什么二战时法国会败得这么快扩展阅读:
法国战役
法国战役(又称法兰西战役,法语:Bataille de France,德国将其称为西方战役(Westfeldzug)),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从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法国及比利时、荷兰等低地国家。
结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战。号称拥有“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国在战争历时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便被纳粹德国击败。战争最后,英国远征军和许多法军士兵在发电机行动中成功地从敦刻尔克撤退至英国本土。
背景
1939年德国征服波兰后,阿道夫·希特勒提出和平建议,但为英法所拒绝,于是希特勒便决心用实力来逼迫英法求和。10月9日他在给德国陆军将领的一个指令中,阐明了他之所以坚信进攻西欧是德国唯一出路的理由。他担心和苏联签订的条约,只有在符合苏联的目的时才会使苏联保持中立。因此一但英法向德国进攻,苏联很可能从背后给予致命的一击。
所以他要提早在苏联准备好之前进攻法国。他还相信一旦法国失败,英国也会就范。但以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为首的德国陆军将领们坚决反对,理由是德国陆军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击败西欧军队,一但开战,德国必亡。希特勒严厉斥责勃劳希契等人胆小怕事,并命令他们无条件遵从他的主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国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