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德国为什么要法国的比进行赔偿

德国为什么要法国的比进行赔偿

发布时间:2022-06-01 08:12:12

1. 一战后德国到处赔款割地 凭什么10来年他又可以发起大规模战争

总体来说,一战并没有伤及德国元气,战后的赔款也拉拉扯扯,再加上美国大笔援德,,形成了20年代的经济复苏。而30年代后,纳粹则利用华尔街的赌徒心理,骗取大量资本,完成军备扩充。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于1924年制定的德国赔款支付计划。由于德国财力枯竭,加上战胜国争夺德国赔款的矛盾,德国按《凡尔赛和约》(见巴黎和会)支付赔款问题成为20年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与政治中难以解决的纠纷 。根据英国提议,协约国赔款委员会于1923年11月增设两个专门委员会,一个研究平衡德国预算和稳定德国金融之方法 ,一个调乍得国资本外流情况并设计引回的方法。两个专门委员会以美国银行家C.G.道威斯为主席 。12 月由法、比 、意、英 、美5国代表组成的国际专家委员会赴德调查 ,研究德国赔款问题。1924年4月9日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该计划经同年7月16日~8月16日之伦敦会议 (英、法、意、日、比、希、葡、罗、南、美参加)讨论并通过,同年9月1日生效。该计划企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主要内容是:由协约国监督改组德意志银行,实行货币改革,并由协约国贷款 8亿金马克(折合1.9 亿美元)以稳定其币制,在赔款总数尚未最后确定的情况下,规定德国赔款年度限额,即由第一年(1924~1925) 10 亿金马克开始,逐年增加,到第五年 ( 1928 ~1929 )增至年付25亿金马克;德国支付赔款的财源来自关税、烟酒糖专卖税、铁路收入及工商企业税;发行110 亿金马克铁路公债、50亿金马克工业公债;德国的金融外汇、铁路运营以及税捐征收事务受国际监管。德国以法、比两国从鲁尔撤军作为接受赔款计划的条件 。1924年8月16日,计划被双方接受。道威斯计划的执行,对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24~1929年德国支付赔款110亿金马克,获得外国各种贷款约210亿金马克。1928 年德国声称财政濒于破产,无力执行该计划。1930年为扬格计划所取代。 “道威斯计划”是道威斯高超的经济、政治才华的结晶之一,也是一战后美国迈向“独立的世界主义”政策的重要一步。1921年3月4日,共和党人沃伦·G·哈定就任美国29任总统,并宣誓美国决不卷入外国的纷争。4月12日,哈定又在国会联席会议上说,美国“将不参加国际联盟”。但同时,这位总统又保证,他的政府将与那些想组成一个他认为非政治的国家联合体,以及想使惨遭蹂躏的欧洲国家复兴的外国政府合作。这就是说,哈定政府的所谓“不卷入”和“不参加”,不过是要以美国的方式对欧洲施加影响罢了。因为他们知道当时美国还不具备控制“国际联盟”的“能力”,但也清楚美国已具有的影响力,不参与欧洲事务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是“道威斯计划”产生的美国大背景。 作为解决德国赔偿问题的方案,“道威斯计划”的产生及其得以实施还有更具体的背景。众所周知,“计划”不仅结束了德国经济的混乱状态,解决了德国继续赔偿的一系列技术性问题,而且也使美、法等围绕德国赔款问题的矛盾、斗争以及相持状态得到了大大缓解。再一个问题就是20年代德国对协约国的战争赔偿问题和战后协约各国对美国的战债偿还问题联系在了一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欧洲各国欠美国的战债共达103亿4千万美元。其中英国为43亿,法国为34亿,意大利为16.5亿美元。虽然《凡尔赛和约》规定英、法等可以从德国得到战争赔偿,但同时要偿还美国的债务。所以主张将赔款和战债问题联系起来讨论。1920年5月,英、法两国政府首脑发表声明,主张同时一笔勾销对美国的战债和对德国的赔偿要求。当德国财政、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已无力偿还协约国的赔款,英、法等在德赔款问题的矛盾也日趋尖锐之时,1922年8月1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向法、意等六个协约国发出照会——即着名的“贝尔福照会”,提出英国“准备放弃对德国赔偿的一切未来权利和对战债偿付的一切要求。只要这一放弃成为一项使此重大问题能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总计划的一部分。”言外之意,是要求美国一同作废弃战债要求的努力。12月26日,法国操纵的巴黎会议决定对德国实施制裁之时,29日美国方面发出了“参与”的信号。这一天,美国务卿查尔斯·艾文斯·休斯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对美国历史学会发表重要演说,指出应由一个“公正的”国际专家委员会来研究德国的赔偿问题,包括对德国的偿付能力作出新的估计。并且表示,美国公民将会参加这个委员会的工作。1923年1月11日法,比军队占领鲁尔后,英、法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更加尖锐,德国也停止了对英、法等国的赔偿。乘此机会,10月11日美国总统柯立芝对报界声明,休斯的纽黑文演说所表述的立场仍然有效,同时也反对将战债与赔款联系起来讨论。英国赞同组成专家委员会重新讨论德国的赔偿问题。为了迫使法国就范,英国联合美国对法国施加各方面的压力,致使赔委会于1923年10月15日在巴黎宣布C·G·道威斯和欧文·D·杨格为调乍得国财政情况的美国专家,后组成了道威斯领导的专家委员会。其后,英,法在美国的压力下取消了德国赔款。
第一战、华尔街在柏林的胜利----文明的掠夺:
一次大战后,大量的美国公司在德国做各种投机生意,当然这些投机公司主要是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控股,英法美诸国要求德国支付数额巨大的战争赔款,但是刚刚从战争中走出来的德国,显然无法筹集这批款项,于是只好全力开动印钞机,就这样,历史上最疯狂的金融灾难在德国发生了,超级通货膨胀席卷整个国家。当在德国人被超级通货膨胀洗劫得一贫如洗时,华尔街和英国的金融家们却在热火朝天地发着大财。��
如此可怕的通货膨胀犹如"巨大的财富收割机",在德国货币剧烈的贬值过程中发生了大规模的财富转移。与以往任何武力驱动的赤裸裸的掠夺相比,这种转移更文明也更残酷。“任何一个手上有一些美元或英镑的外国人,在德国都可以生活得像国王。几个美元可以使人过得如同百万富翁一般。外国人蜂拥而至,四处以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 抢购(德国人的)家庭财富,不动产,珠宝和艺术品。"
巨大的社会财富遭到疯狂的无形洗劫,无数德国人倾家荡产,美元或英镑的购买力被成无数倍的放大,巨大的财富在这美元英镑与马克间的狂跌和暴涨过程中,悄然易手。凯恩斯洋洋得意的说道,"用这种办法(超级通货膨胀)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 这个过程潜在地积聚了各种经济规律中的破坏因素,一百万人中也不会有一个人看得出问题的根源。"
但是,他说错了,此时,在巴伐利亚的监狱里,一个未来的恶魔就提到:“黄金本位和货币对比是造成德国人民灾难的根源。”
第二战、相互利用的交易----奸商和魔鬼:
胡佛总统在解决德国任何债务解决方案都会首先征求法国的意见,于是他在金融家圈子里失宠了,于是,他下台。
为什么呢?
在赔偿问题上,法国的态度是如此的让华尔街的巨头们难过,法国政府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高压政策使得美国的贷款和投资在德国和奥地利有相当一部分被德国当局冻结了,而且法国得到了德国赔偿的主要部分,而这些钱的最终来源是华尔街,这样,华尔街的钱就通过德国流到了法国,而德国却无法偿还美国钱,仿佛按次投资,金融巨头们的钱就在无形之中化为无有。看法国越来越不爽的华尔街银行家们在1929 年召开会议,摩根系、洛克菲勒系的银行家和美联储的超级金融讹诈专家们聚在一起,商议该如何使德国从法国的高压之下"拯救"出来。会议达成一致意见,必须通过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个被选中领袖就是希特勒。西德尼受命去和希特勒进行接触。
在初次会议上,华尔街银行家开出的条件是"主张进攻性的外交政策,煽动报复法国的情绪",希特勒的要求则更不含糊,只要给1亿马克,什么都答应。西德尼把希特勒的报价传回银行家们,巨头们觉得希特勒太贪心了,1亿马克元实在高得离谱,他们提出降低一半的反报价。还未成气候的希特勒也不计较,立即答应下来。
1931 年10月,华尔街的银行家召开了又一次会议,与会者还有英格兰银行的董事长诺曼。他们认为花在希特勒身上的1000万美元已经够多了,于是会议最终决定进一步支持希特勒。期间,华尔街为希特勒支付了足够的金钱以使其可以扩大冲锋队的武装和政治影响。��
1933年2月27日,德国国会纵火案发生,希特勒向银行家们提出还需要至少1亿马克来完成最后的夺权行动,华尔街支付了5900万马克。
于是,希魔当上了德国的独裁者。
第三战、被恶魔敲骨吸髓的敲诈----仅仅只是做嫁衣: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离开盈利饱和的本国市场,华尔街资本开始在德国大量投资,希望收回他们在希特勒身上下的本钱。
而作为缺乏最起码的经济实力的德国总理的希某人则毫不客气地利用他们的钱重振德国的经济,并充分调度自己的骗人天赋给予他们美好许诺。摩根系的美国通用电气总裁欧文,联合欧洲投资公司最主要的金融投资者。从1924 年到1931 年,华尔街总共向德国提供了1380亿马克的贷款,而德国在此期间总共仅支付了8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所以德国实际上是得到了一笔美国资助的520 亿马克的巨额金融资助,整个德国军事工业得以迅猛发展。��
更离谱的是,在希魔的诱惑下,自以为精明的金融巨头们,除了在纽约商业票据贴现市场上对德国工业提供低息的短期融资,还不惜将大量的黄金储备直接运往德国。
而希特勒也实行了金融制度改革,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从德国私有中央银行手中收回了货币发行权。在摆脱了以国债为抵押才能发行货币的低效率高消耗程序之后,在华尔街资本的帮助下,德国的经济疯狂上升,德国的失业率在1933 年时高达30%之多,到1938 年竟然出现了劳工紧缺。
"本属于美国银行储户的数量巨大的金钱被送给了德国,而且没有任何抵押。美联储委员会和美联储银行仅仅是靠德国人的商业票据就发放美国货币。几十亿美元的资金被注入进德国的经济体,这个过程到今天仍在继续。德国廉价的商业票据在这里(纽约)被定价和延期,被抵押的是美国政府的信誉,而支付费用的是美国人民。1932 年4 月27 日,美联储运出了价值75 万美元的本属于美国人民的黄金给德国。一个星期之后,另外30 万美元的黄金以同样的方式运往德国。仅在5 月中旬就有高达1200万美元的黄金被美联储委员会和美联储银行运往德国。几乎每个星期都有驶往德国的黄金运输船。主席先生,我相信美国银行的储蓄者有权知道美联储用他们的钱在干什么。"
--------议员麦克法丹质疑美联储主席问话
但是希特勒则完全没有与华尔街大亨们合作的诚意,因为希特勒认为,“只要国际货币制度还是以黄金为本位的,则一个能够垄断黄金的国家(美英)就能使缺乏黄金的国家(德国)屈服,它所用的手段就是吸干其外汇来源,迫使它们必须靠借贷来维持生产。”
为此,希特勒提出他的理论,他说:“一个国家并不靠货币的表面价值来维持生活,而是要靠真正的生产,而生产才能使货币获得价值。生产才是货币的真正准备,银行保险箱中存满了黄金并无意义。”
所以他玩了一个无比阴损的手段:1,以生产为德国货币的基础,而不以黄金为本位。2,用直接易货的方式来进行进出口贸易。3,停止所谓“外汇自由”,即准许在货币方面实行赌博并按照政治情况,把私有的财产由国移到彼国。4,当有了可以工作的人力和物资时,就制造货币,而不向外国借债。由于当时(现在也是)国际金融主要获利的方式就是向经济困难的国家放债营利,希特勒的新经济政策对之便如当心一剑。
而这种政策就是将德国的经济还款以物品出口为手段,用美英金融大亨们资本扶植起来的德国工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去赚美英的钱,将振兴德国经济的经济负担巧妙地转嫁到西方各国的身上,而西方各国则因为其拥有利用美英资本建立起的强大武力而无可奈何。
于是美国国务卿赫尔愤怒的说:“真的没有比希特勒更加无耻的了。”
四、纳粹德国的崛起---西方世界的经济牺牲:
于是,德国不仅完全摆脱了自1923 年以来超级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灾难,也从席卷全球的严重衰退中第一个快速恢复过来,以惊人的速度装备起来欧洲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而这一切,都是以西方列强的经济大衰退为代价的,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又因为希特勒的金融转嫁陷入了1929年以来又一次金融大衰退的泥沼,失业率上升到17%,英法诸国更是因此中苦苦挣扎。直到1941年美国直接参战,美国的经济状况才得到根本扭转。
当纳粹德国一排排崭新的现代化工厂建立起来的时候,武装了强大的军队,美英法诸国却在大衰退中,勉强维持着锈迹斑斑的生产车间,难怪美国议员麦克法丹痛斥华尔街银行家和美联储拿着美国纳税人的金钱去资助德国的经济战争机器,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些巨头们也是受害者之一。
1939年9月1日,希魔趁西方处于经济低潮时,凭借强大的武力,发动了战争,世界进入了死亡的漩涡。
德国的保守势力、英国的贵族、美国的金融家和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都曾无一例外的企图利用魔鬼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他们这样做得唯一结果就是最终为魔鬼所欺骗。
就像一个哲人说的那样:
当你想利用魔鬼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成为他的奴隶!

2. 为什么法国和其他胜利国家在巴黎和平会议上要求德国给予战后的严厉赔偿

因为他们付出的都要比德国多很多,这在当时几乎是清了全部的国力,损失重大。
这样的要求也是情有可原,不算是非常过分漫天要价。只是这个结果并不如意。

3. 国际关系一般都是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德国为何那么重视信义92年的赔款依然赔给法国

因为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是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只要德国人觉得支付赔款符合自己国家的利益,自然就会支付赔款,因为任何国家行为都是需要成本,如果德国不支付赔款的话,会让二战后德国和平努力一笔勾销。
所以国家间的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测试国家冲突的根源。

4. 二战前期德国刚刚开始法西斯化的时候,英法等老牌国家为什么不压制它德国要支付一战时期大量的赔款,为

经历了一战,欧洲各国从民众到执政者,都普遍产生了厌战情绪,人们习惯了安宁的日子,公务员习也惯了朝九晚五的上班,大家都担心战争会毁了这一切,同时英法也实行绥靖政策。当时,在他们看来德国所谓的法西斯化并不可怕,反倒认为苏联是洪水猛兽,但他们并不与苏联接壤,所以想让逐渐崛起的德国制衡苏联,也就是“祸水东引”,而德国则狡猾的利用了英法的这一心理,打着反共反苏的旗号不断扩充军备。因为一战,德国的确要支付大笔赔偿,除了实物,还要支付1320亿金马克的赔款(这个金额相当于今天4500亿美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笔赔款是分期付款,到2010年10月3日,德意志联邦银行严格按照《凡尔赛条约》规定向战胜国支付了最后一笔6990万欧元的赔偿金,赔款的总金额为3000亿金马克(类似中国庚子赔款:中国要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4%的年息,分39年还清,于是一共要还九亿两),所以赔款在当时并不会成为德国扩军的负担。

5. 一战后德国战争赔款形成的原因

一战德国的战争赔款是由《凡尔赛条约》规定的,一战后,协约国对于如何处置德国看法不一,法国德主张严惩并尽可能的削弱德国;英国希望能保持一个相对强大并在经济上能够自立的德国以保持欧陆均势;美国则希望建立一个国际体系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主张德国进行战争赔偿。最后经过三方的妥协,最终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条约规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且以黄金支付,后减至1320亿马克。自一战战败后,直到2010年历时92年德国才完全还清赔款。[

6. 德国一战之后割地赔款,为什么二十年间就又能发动二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丧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16%的煤产地和一半以上的钢铁产业。

至于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不好意思,全部都被战胜国瓜分了。

除此之外,德国还需要赔偿1320亿马克,相当于33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但是在一战期间,德国的军费高达470亿美元,国内早已是物价飞涨通货膨胀,整个国家的经济完全处在崩溃的状态,怎么可能会有钱来支付战争赔款?


当然了,这些钱帮助德国恢复经济还是可以的,但想要帮助德国筹集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费,那还是捉襟见肘的。更何况1929年爆发了席卷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经济基础原本就不牢固的德国更是损失惨重。

想要在数年之间摆脱经济危机并做好世界大战的准备,仅仅依靠德国那是不可能的,也只有外来资金的支持,才能进行解释。

至于这外来资金的来源,还是美国。

7. 德国敢发动二战,为何说要感谢法国外长

正是由于法国压迫德国太狠了,凡尔赛条约使得德国必修向法国缴纳巨额的经济赔偿。德国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反抗,既然如此,干脆就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德国会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要感谢法国了。

因此德国虽然打破了身上的制约,却并没有满足于此,便开始向大国的方向靠拢,因此便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用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并且报复英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

8. 除了凡尔赛条约之外,德国还需要赔偿别甚么呢!

赔偿的是尊严与未来

凡尔赛条约签订后,德国民众普遍消沉颓废,盛行吸毒,同性恋,性乱,梅毒等性病大规模爆发。据说希特勒和戈林也是受害者。德国传统的奋发向上的爱国价值观严重受损,取而代之的是苏联的输出红色主义思想和南欧地区的小市民思想,国民素质严重下降。这实际上是战胜国从软实力上对德国的沉重打击。

1929年经济危机前夕,由于战胜国资本的控制,德国经济已经奄奄一息了,当时德国全国70%左右的资产都是外国投资,另外法国和比利时还勾结占领了德国鲁尔区,时德国经济崩溃,通货膨胀严重。

最可笑的是,英国法国长时间控制马克汇率,在1930-1933年间,只有有一个英镑美元的人,在德国都能成富翁。德国人民却奄奄一息。

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英美法苏自己造成的,被打活该,咎由自取。

9. 各个国家对德国赔款问题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德国赔款问题也是巴黎和会上争执激烈的问题。法国要求德国赔偿战胜国的全部战费和全部损失,以此作为削弱德国的重要手段。它提出德国赔款总额为6000~8000亿金马克(折合150~200亿美元)。巴黎和会专门委员会建议的赔款总额为4800亿金马克(120亿美元),英美主张赔偿数额应与德国支付能力相适应。

至于赔款分配的份额,英国主张按军事开支分配赔款的原则,提议法国得50%,英国得30%,其他国家20%。法国强调它遭受战争损失最大,坚持它应得58%,英国得25%。美方试图折衷,主张法国56%,英国28%,但反对英法把偿还美国债务同赔款问题联系在一起。最后商定和约不确定赔款总额,交由一个特别赔偿委员会研究,至迟在1921年5月1日以前向德国政府提出确切的要求。

巨额的赔款导致德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因此1921年1月6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白里安在坎城召开会议,讨论德国请求延付赔款事宜。德国代表团在会上说明德国所处的经济困境。

10. 一战后美英法对德赔偿问题之异同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法国康比涅森林签署了停战协定,为时四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随后协约国集团立即着手筹备召开缔结和约的会议,以便进行分赃,建立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新秩序。1919年1月8日,在英、法、美、意的主导下和会在巴黎开幕,主要讨论对德和约问题,德国赔款问题是和会上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针对德国赔款问题,各国为了本国的利益在会上进行了激烈的争吵,美国在大战中发了横财,它从战前的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从债务国变为债权国,拥有世界黄金储备40%以上成为世界财政剥削中心,为了保证外债能够及时的收回以及把德国变为自己的产品倾销市场,美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对其所要巨额赔款;英国作为战前协约国中最有实力的国家,在战争中遭到削弱,但它的海军仍然是最强大的,在外交上玩弄均衡战略,不愿德国过分削弱,更不愿法国过分强大,想使德国成为抗衡法国的力量,在德法对抗中渔利,因此英国也不同意对德国索要巨额赔款,从而过分削弱德国;法国在战争中是主要战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是一战中受到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高利贷帝国主义变成了负债累累的国家,但是,战争结束时,它拥有战胜国中最强大的陆军,在欧洲大陆上占有军事战略的优势,并且希望一雪1870年普法战争的耻辱,它要求德国赔偿6000亿至8000亿金马克的巨额赔款,从经济上摧毁德国,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为夺取欧洲霸权服务。法国的计划遭到英美的反对,它的经济困境削弱了它在外交斗争中的地位,因此在讨论德国赔款问题时不得不向它的盟国让步。最终《凡尔赛和约》规定:由协约国专门委员会加以确定,在此之前,德国应于1921年5月1日前支付200亿金马克的现金和各种实物,德国负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



1920年6月,赔款委员会首先就赔款总额做出规定,即德国应支付2690亿金马克,赔款委员会还确定了各国应得赔款数的比例,其中法国最多,占总数的52%。但在赔款问题上分歧很大,直到1921年4月,英、法、美、意、日等国在伦敦召开会议,才最后决定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分30年付清,每年必须偿付20亿金马克。这样巨额的赔款实际超过了德国当时的经济能力。德国利用战胜国内部英美同法国的矛盾,对赔款采取“履行它,就是要证明它无法履行”的策略,千方百计地破坏和抵制赔款的执行。1922年7月,德国政府以通货膨胀,财政危机为理由,请求延期支付赔款,英国政府支持德国的要求,提出减少赔款总数和延期支付赔款的方案, 11月,德国古诺政府上台以后,走上公开对抗赔款的道路,要求无限期地延期偿付全部赔款,法国表示强烈反对,并准备采取军事行动来惩罚德国。

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出兵10万占领鲁尔,声称要以“产品抵押”,向德国强索赔款,挑起鲁尔危机。德国政府在英美的支持下一面提出抗议,一面采取“消极抵制”的策略。鲁尔工业区的工矿企业,铁路邮电陷于瘫痪,德国经济遭到沉重打击,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导致通货膨胀,马克形同废纸,德国经济濒临崩溃,人们生活急剧恶化,群众反抗情绪强烈,工人罢工,同年10月汉堡爆发工人起义,革命危机使德国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集团十分恐惧,急于寻找解决赔款问题的途径。同时,法国占领鲁尔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不仅没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使本国经济受到严重损失,在国际上陷于孤立,迫切希望获得解脱,在英美的压力下,被迫同意召开国际专家委员会议,重新审查赔款问题。



1923年12月,英国政府建议美国主持召开国际会议来解决赔款问题,并由美国充当赔款问题道仲裁人。美国政府虽然拒绝正式参加会议,但声明美国专家可以被邀请。陷入困境的法国被迫同意召开国际专家委员会。1923年11月,赔款委员会成立了一个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任主席的专家委员会。1924年4月9日,该委员会向赔款委员会提出了关于德国赔款问题建议书,即“道威斯计划”。8月,协约国伦敦国际会议正式通过了这个计划,同年9月1日计划生效。计划的主要内容是:①对得国赔款总数和支付年限未加确定,只规定该计划生效的第一年度德国应支付10亿金马克;②德国赔款的支付来源是工业企业和铁路的利润,以及关税和日用品间接税;③向德国提供一笔8亿金马克的国际贷款,以帮助它平衡预算和稳定通货,贷款大部分由美国提供;④德国的财政经济受协约国代表监督,监督权集中在赔偿事务总管手中。德国接受了该计划,法比宣布在计划实施一年内从鲁尔撤军。道威斯计划为外国资本,特别是为美国资本流入德国打开方便之门,从而使德国经济又运转起来。据统计,从1924—1930年美国给德国的贷款达2475000000美元。在美元的滋润下,德国工业企业进行了大规模固定资本的更新,采用新的技术装备,推行“合理化运动”,从而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不但恢复了战前的生产水平,而且从1925年起就出现经济高涨的局面,1927年,德国工业生产水平超过一战前的水平。1929年,德国工业产量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列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与此相适应,德国的政治地位也不断提高,大大改变了战败国地位。

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对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第一,随着美元大量涌入德国,美国不但在德国赔款问题上,而且在整个欧洲事务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英国的均衡战略也取得一定成功,既削弱了法国,又扶植了德国;第三,法国失去了在对得赔款问题上的主宰地位,对于它在争夺欧洲霸权的野心是一个打击;第四,德国利用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其日后冲破凡尔赛体系建立物质技术基础;第五,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符合了帝国主义的共同愿望,因为它们正想利用德国作为反苏的先锋。道威斯计划为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打下了经济基础,在美元英镑的滋润下,德国的战争机器又得以运转起来,这就埋下了未来更大冲突的火种。



道威斯计划有着严重的缺陷,它并未规定赔款总额和偿付年限。1928年,德国政府借口经济困难,要求修改道威斯计划,经协商决定另组专家委员会讨论德国赔偿问题的最后解决办法。1929年2月,新的专家委员会在美国金融家杨格的主持下开始工作,6月,提出了新的赔款计划,即杨格计划,这个计划在1930年1月协约国海牙会议上通过。杨格计划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139亿马克,分59年付清,平均每年近20亿马克,遇到经济困难,其中的一部分可以延期支付;赔款来源为铁路收入和国家预算;取消对德国的财政监督,由美、英、法、德、比、意、日7国组成“国际清理银行”,处理赔偿事务,并在德国经济不景气时提供援助等。

杨格计划大大减轻了德国赔偿的负担,进一步放宽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限制,使得赔款问题逐步向有利于德国的方面转移,为德国经济军事力量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当然,杨格计划也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对德国经济的控制,它从总体上代表了美国的利益和要求。

杨格计划制订不久,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德国,德国政府请求延期支付赔款。1931年6月,美国总统胡佛为保护美国在德国的巨额投资,发布“缓债宣言”,宣布美国愿意以延期偿付战债为条件,同意德国延期支付赔款,期限为一年。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德国仍无法支付赔款,1932年6月,有关国家在洛桑举行会议,签定了《洛桑协定》,协定规定德国的“最后赔款额”为30亿马克,这30亿马克,在停付3年后,于37年内分次付清。实际上,德国连这笔赔款也没有如数偿付,不久希特勒上台,一笔勾销了赔款义务。这样,争吵长达十多年之久道德国赔款问题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局面的崩溃,希特勒法西斯政权的建立,而不了了之。

可以看出,一战后协约国集团对德国的赔款本意是惩治德国,削弱德国实力,而德国却巧妙的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抓住机会,以增加偿债能力为借口,大力引进外资,利用美元和英镑来发展军事工业,为希特勒的扩张侵略准备好了物质基础,可以说,一战后赔款计划的实施所取得的效果却与本意相违。但这为二战后国际政治家们在规划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时提供了经验,从而没有重蹈覆辙,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菲的贡献。

阅读全文

与德国为什么要法国的比进行赔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