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作为德国的近邻,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是如何确保安全的
法国一点都不安全。。。二战中被德国占领了。。。希特勒甚至在凯旋门进行阅兵。。。 法国的戴高乐将军都流亡英国。。。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说法国确保安全。。。
⑵ 希特勒所说的法国可以阻止德国的依据是什么
战前,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的军事实力还未壮大,在希特勒出兵莱茵兰时,自然就会顾忌到法国的军事实力,另外国际舆论兴起的话可能也会对德国不利,希特勒正在逐步废除凡尔赛条约,尽管这样,德军的陆军实力还是比较匮乏,如果法国出兵,是能够阻止德国进驻莱茵兰的,但是由于英国首相张伯伦的态度,法国就没有采取军事行动,请采纳。。。
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怎样抵御德国的攻打
德国运送黄色计划的飞机坠毁,黄色计划落到法国人手里。但是法国那些SB没有相信,还以为是在骗他们。
于是贝当和那些SB将军还以为德国会象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从荷兰那些低地国家也就是法国北部进攻法国,于是和英国军队组成联军在法国北部等着,而他的东部只用马其诺防线抵御攻击,他们还以为可以德国真的会从那边来进攻。
最终希特勒的军队穿过阿登山区,从后面将英法联军包围,然后就上演了敦克尔克撤退的“发动机计划”
⑷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面对德国的进攻,法国采取哪些措施
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法国面临的危险要求人民的力量团结起来。法国共产党号召全民抗战,保卫巴黎。决定法国政策的投降派和卖国贼和以魏刚为首的最高统帅部害怕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党壮大,拒绝了这条唯一的救国道路。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法军在还有可能抵抗的情况下放下了武器。6月14日,德军未经战斗即占领了法国首都。1940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而告结束。
⑸ 法国是怎样面对德国形势恶化的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后积极扩充军备,并因此于10月退出国联和国联主持的裁军大会。面对德国形势的恶化,法国人急于控制局势的发展。1934年4月17日,法国政府公开声明:“法国正式拒绝承认德国重新武装的合法性,由于德国重新武装……法国今后将通过自己的手段保障自己的安全。”法国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扩大一战后它在欧洲建立的军事同盟体系,来遏制纳粹德国的扩张野心。因而所谓“自己的手段”实际上就是寻找新的盟友以加强已有的军事同盟。与意大利接近乃是法国实现上述外交目标的重要步骤之一。
事实上,在4月17日声明发表后仅过两天,法国政府就为改善与意大利的关系作出了姿态:4月20日,法国外长巴都照会意大利政府,表示一旦法意在欧洲普遍安全问题上达成谅解,法国将立即开始考虑解决法意矛盾及签订友好仲裁条约。此后,法国商业部长与法国退伍军人代表团又先后赴意大利访问,为法意接近铺路。5月25日,巴都在众议院明确表示:“法国与意大利并不是不可能在一种诚恳、忠诚而又明确的缓和中合作的。”
⑹ 法国为了遏制德国的扩军行动是怎样做的
法国政府在向德国提出抗议的同时,要求国联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德国的违约问题。在国联召开会议之前,法国提议英、法、意三国先进行协商,以便为会议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