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战时法国战败的原因
战略失误,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马奇诺防线上,忽视了德国的坦克机动作战能力,不重视法比边境。
外交失策:一味跟着英国搞绥靖主义,在外交上无大建树。
法德矛盾:百年冤家,也是他战败的原因之一。
军事思想:仍停留在一战时期,不重视装甲、空中突击力量(尽管它的装备并不落后),作战思想守旧。
②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法战争资料有什么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改良过的施里芬计划( 亦称为曼斯坦计划)分为A、B、C三个集团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侵略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和法国。
第一阶段作战:5月13日德军A集团按曼施坦因意图军通过法国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地区进入法国,盟军在阿登山地因为德军的奇袭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德国坦克师强渡马斯河,5月13日攻陷了法国南部战略要地色当,而同时德军B集团军在空降兵配合下入侵荷兰、比利时,来吸引跟牵制位于比利时平原一带的英法盟军主力部队,使A集团军得以更加顺利的从法国北部附近通过英法联军主力部队之侧翼,来构成曼斯坦计划中的大包围。到5月19日德军装甲师已经抵达离英吉利海峡只有50英里处。5月24日,德军装甲部队已经逼近法国的北部港口敦刻尔克,但却在这时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这个命令被证明是致命失误,被包围的盟军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即敦刻尔克大撤退。850艘各种类型、动力引擎、大小的船只舰队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刻尔克,5月27日开始撤走了第一批士兵,到6月4日时已经有超过33万人成功逃脱,其中23万是英国远征军。这次的撤退虽为英国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但也丧失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装备,士气亦一度低落。
第二阶段作战:1940年6月10日,德军开始正式全面入侵法国本土,由于先前在低地国地区丧失了大部分的军事力量, 所以德国的装甲部队纷纷进行一场竞速比赛,很快的就深入了法国中央,6月17日,首都巴黎被攻占,6月25日,为了羞辱法国人,希特勒选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停战签字的贡比涅地区的福煦车厢内签署与停战条约。根据此项条款,法国中部和北部三分之二的领土疆域由德国武装部队来进行实质占领,而南部地区则成立由贝当执政的附庸政权: 维希政府。
从德国展开西线进攻到法国败降只经历了6个星期,闪电战的威力让法国体会到了亡国的耻辱。法国的战败令英国必须独自面对德国。
③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为何如此迅速战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第如此迅速战败的原因如下:
1.法国人盲目建设马其诺防线,一厢情愿地认为德国人永远无法逾越。
2.联军的作战意识很是消极,是既不想打又不敢打。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一战的阴影、波德战争的震撼,自身军队模糊的战争定位影响。以至于开战前夕很多法军因为喝高了而住院、支援物资里明确要求加入娱乐用具、拿自家产的葡萄酒去分界线和德军换啤酒喝。
3.德军及其周密的作战部署,由曼施坦因元帅制定的黄色方案将兵力分为ABC三个集团军,A集团军部署于北部平原,负责进攻和掩护B集团军;B集团军部署中部森林,为主力部队;C集团军部署在马其诺防线,负责牵制联军主力。
4.法国情报机构的无能。希特勒自编自导“黄色方案曝光”,使联军认为其主力部队是A集团军,为B集团军赢得了绝对的胜利。
5.两国治军思想的严重差异。法军虽然兵力远高于德军,但思维严重拖轨,在以坦克为主力的装甲部队配合步兵和空中力量的战略时代,法军还是侧重以步兵为主,装甲部队为辅(肉盾)的陈旧思维,而且还是单纯注重防御(马其诺防线),在运动战大展神威之时还是沿袭一战的老思维。
(3)德法二战法国是如何战败的扩展阅读:
法国战役
法国战役(又称法兰西战役,法语:Bataille de France,德国将其称为西方战役(Westfeldzug)),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从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法国及比利时、荷兰等低地国家。
结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战。号称拥有“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国在战争历时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便被纳粹德国击败。战争最后,英国远征军和许多法军士兵在发电机行动中成功地从敦刻尔克撤退至英国本土。
背景
1939年德国征服波兰后,阿道夫·希特勒提出和平建议,但为英法所拒绝,于是希特勒便决心用实力来逼迫英法求和。10月9日他在给德国陆军将领的一个指令中,阐明了他之所以坚信进攻西欧是德国唯一出路的理由。他担心和苏联签订的条约,只有在符合苏联的目的时才会使苏联保持中立。因此一但英法向德国进攻,苏联很可能从背后给予致命的一击。
所以他要提早在苏联准备好之前进攻法国。他还相信一旦法国失败,英国也会就范。但以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为首的德国陆军将领们坚决反对,理由是德国陆军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击败西欧军队,一但开战,德国必亡。希特勒严厉斥责勃劳希契等人胆小怕事,并命令他们无条件遵从他的主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国战役
④ 二战时法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战法国战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一战结束的时候,由于法国和协约国其他主要成员为了从德国榨取更多的利益,签订了苛刻的《凡尔赛条约》,导致战后德国强烈不满。德国在战后涌现出了极端主义思潮,特别是在1930年代初的大萧条下,为了生存,德国不得不让极端主义上台,并走上扩张路线。
其次,法国在开战前,外交上执行绥靖政策,在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波兰、北欧的时候都没有任何的表示,让德国轻而易举获得了大半个欧洲。在军队实战经历丰富了之后,于是就入侵了法国。
最后,法国的作战思想比较差,法国的军备武器其实并不比德国差,但是法国的作战思想还停留在欧洲的老一套,最关键是德国出奇招,从阿登森林发动进攻,然后法国就悲剧了。
⑤ 二战法国战败最重要的原因
号称欧洲大陆第一陆军强国的,拥有300万陆军的,是世界坦克的初始国之一,空军的初始国之一,世界第二号殖民帝国的法国在二战中被绿色计划轻一打败,原因如下
1一战后,法国作为战胜国,获得了巨大利益,国际威望提升,由此骄傲情绪上升,忘记了德国的实力,没有加紧机械化国防的建设
2太相信东北部的马奇诺防线,以为世界大战将向一战的方式展开,军事思想严重落后。
3绥靖政策,容忍纳粹德国撕毁凡尔塞条约,没有制止,签订的慕尼黑条约,纳粹野心大长。
4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后,没有主动出击,致使德国有了喘息机会。
5德军攻入法国后,没有顽强抵抗,过早的投降。
谢谢
⑥ 二战法国迅速失败的原因,越详细越好
法国战败投降的主要原因:
一、法国坚信一战期间阵地战胜利的战争经验,军事思想严重守旧落后,“在军事上采取了保守落后的战略战术”。对大规模使用装甲兵和航空兵的合成作战熟视无睹,结果法军不能抵挡德军的强大攻势。自恃马奇诺防线“坚不可摧”,对德国装甲部队的“闪电战”认识不足,对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
二、”法国的不幸是政治上长期掌握在绥靖主义手里“。法国追随英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就是在大战爆发德军主力向东进攻波兰的时候,没有在西线向德军发动进攻支援波兰,错过了有利的战争时机。
三、法国上层从政府到统帅部充满失败主义情绪与军队士气低落。
总之,法国的政治、军事、精神等综合因素决定了迅速战败投降。
⑦ 二战时,法国是如何被德国打败的
德国装甲部队绕道比利时,避开马其诺防线,从前后两面夹击法国,法军大部部署在马其诺防线,一打就很被动。法国对马其诺防线过分自信,对自己认识不足,对德国过分轻视,战术落后,结果三周而亡国
⑧ 二战中,法国是哪一年投降的
1940年6月22日,法国在贡比涅森林中的向德国递交投降书。这是世界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向轴心国投降的国家。
在二战期间,德国自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法国,6月10日法国政府就撤出了首都巴黎迁往图尔,此时战争刚刚开始一个月。6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6月18日,法国政府宣布停止抵抗。6月22日,法德签订停战协定,法国战役结束。
(8)德法二战法国是如何战败的扩展阅读:
二战的伤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欧非战场约占2/3,欧非战场死亡人员中的1/3是死于纳粹集中营或是被纳粹集体屠杀、虐杀的。
占二战中遭交战各方刻意屠杀、虐杀的平民及战俘总数的80%以上)。在这7000万人中苏联占2660万(1941年—1945年,军人占35%,苏联方面因战争造成的伤病人数也是及其巨大的,仅在册军人的伤病累计数便高达1830多万人次)。
中国约占1800万人(1937年—1945年,其中军人约占15%,另外因战争造成的伤病者累计约1600万人次,因此伤亡累计约为3500万人)。
⑨ 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快速投降,它到底怎么了
二战爆发前的法国,拥有现代化技术和理念的320万军队,超过整个德国国防军的320万人的军队,号称世界第一陆军,但是就是一个这么强悍的国家,德国法西斯还没发力高卢雄鸡就倒下了,其中的原因你很难想象的到。
对于迅速战败亡国的原因,有人可能会说,这是法国战略上的失误,他们死守马奇诺防线,等着德国人来打,而德国的装甲坦克出其不意的走了号称魔鬼森林的阿登山区,打了个法国措手不及。还有人会说,法国不比苏联国土面积大,有着战略纵深,有大后方。德法战争中,德国只要越过马奇诺进入法国后就是一望无际的西欧平原,这简直就是德国闪电战的演练场,德国坦克仅需半天就可以到达巴黎。
但是尽管这样也不至于一个多月就亡国投降了,说好的世界第一陆军强国呢,真是令人恨铁不成钢!但是从结果推原因,法国人在二战中早就默默的下着一盘大棋。不信,请您往下面看。
这里是二战主要国家人员伤亡情况:
苏联2700万(伤亡累计6000万)
中国1800万(伤亡累计3500万)
德国680万(军人470万,其中在苏德战场死亡350万)
日本234万(军人185万,其中在中国战场死亡45万,在太平洋战场死亡129万,另有8.3万被苏联红军击毙)
英国及其他不列颠国家45万
美国40万(全部是军人)
波兰630万(基本上都是平民,其中300万是犹太人)
南斯拉夫,170万
法国81万(36万平民)
意大利16万
看了这个你是不是有点明白了呢?法国迅速投降减少了国内战乱,减少了人员伤亡和经济破坏,在几个大国中,法国的伤亡都可以说是最小的。法国的投降既保存自己的实力,也彻底的拉英国下水了,让英国直面德国的攻击。投降、反法西斯两边下注了,不管谁赢了,反正法兰西立于不败之地。最终法国以最小的代价换来了最丰硕的果实,虽然投降亡国但是战后就立刻复国并且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战后法国经济复苏也较快,因为战争破坏小,延续着战前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少有的工业体系完备的国家,同时又彻底反超英国成为世界第五经济强国。
试想,如果法国硬拼到底是不是另外一种局面呢?是非对错,留与后人评说。
⑩ 二战中法国迅速沦亡的原因是什么。
浅析法国在‘二战’中迅速沦亡的原因
法国是欧洲传统的政治经济大国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它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对德投降。法国之所以短期败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德法经济实力的变化
法国在“一战”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战前的债权国变成债务国。20年代法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速度虽然快,但毕竟底气不足,工业基础已遭到破坏。德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败国,但在道威斯计划实行后,从美英获得了200多亿金马克的贷款和投资,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29年德国重新成为欧洲的经济大国,工业总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超过了法国。
二、德法军事实力的变化
德国陆军的核心是国防军陆军。尽管受到凡尔赛和约的限制,他们仍以人员素质极高着称。德国陆军同其他国家的军队相比,总的来说具有较合理的编制、较精良的装备和较高的战斗训练水平。此外,德国陆军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吸取的教训完全不同于它过去的敌人。它认为快速行动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些行动应由飞机、坦克等新兵器实施。这种作战方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初几年取得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令人深思的是,这种思想最早是由英法的一些少壮军官提出的,法国的戴高乐将军便是其中之一。戴高乐在自己的着作《职业军队》中做出了精辟的分析,然而他的着作在本国不被接受,备受嘲弄,却被德国古德里安将军以一角五分钱代价利用。德国海军和空军的发展在凡尔赛和约的桎梏下真是千难万难,但最终也还是发展了。海军已能进行战略物资的运输和小规模作战。与其他国家的空军相比,德国空军很大的长处是它没有旧式作战飞机,后来德国航空工业又制造了几种很先进的飞机,使空军战斗力大增。而法国军队在编制、补充制度、技术兵器和军队士气等方面都存在着缺点,大大降低了它的实际价值。法军的装备在数量上适应现代要求,但是在质量上不适应,许多武器还是“一战”中留下的。同时,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坦克在战争中的巨大威力,而将拥有较多坦克的部队主要当成伴随步兵的部队,没能使坦克发挥应有的作用。法国大量的后备人员没有进行过认真的战斗训练,作战能力很差。除了人数很多但不以进攻为目标的陆军外,法国还有一支过时的空军。早在1939年以前,法国的飞机总数降到了欧洲第四位,并进一步缩减了产量,到战争前夕,法国只有1500架飞机,几乎比德国少一半,且大多在质量上还不如德国。
三、心理及战略思想上的不同
德国人普遍感到在凡尔赛体系下受压制,纳粹党充分利用德意志民族的复仇情绪,极力煽动“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希特勒上台后积极扩军备战,为侵略扩张作准备。法国在“一战”中死难近130万人,它不想再次遭到那样巨大的牺牲。因此,在新的战斗中,它只打算采取防御措施。这种消极防御的思想,具体体现在构筑马奇诺防线上。巨额资金不是用于军队现代化,而是花在构筑工事上了。此类防御观点,在人们心里扎下了根。大家都想,他们现在已受到保护,不会再遭到任何入侵了。他们也不愿意使用武力去履行法国这一传统大国应履行的同盟国的义务。
四、国际环境的影响
在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后,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持,肆意扩大侵略战争。而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大国则步步退让,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侵略欲望,求得自身的一时太平,并尽可能把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于是,英国伙同法国上演了臭名昭着的慕尼黑阴谋。然而,事情并非如他们所愿,德国灭亡波兰以后随即挥师西进,祸水东引成了祸水西指,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法英终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综上所述,法国在“二战”中的迅速失败固然与其客观实力的降低有关,而它在“一战”以后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以及领导人陈旧自傲的思想观念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