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什么人能代表法国

什么人能代表法国

发布时间:2022-06-07 10:06:33

A. 法国有哪些伟人他们有什么故事

历史名人:法国剧作家莫里哀 :1622年1月15日生。本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莫里哀是他参加剧团以后用的艺名。莫里哀10岁丧母,外祖父经常带他去看闹剧、喜剧和悲喜剧。50年代,莫里哀开始编演一些闹剧及喜剧《冒失鬼》()。1658年回巴黎主要从事古典主义喜剧创作,一系列作品问世,如《可爱的女才子》(1659)、《斯卡纳莱尔》(1660)、《丈夫学堂》(1661)、《太太学堂》(1662)。1664-1668年,是莫里哀的创作高峰阶段,主要剧作有《伪君子》(1664)、《唐璜》(1665)、《吝啬鬼》(1668)等。1668年以后,莫里哀还写了一些讽刺作品。莫里哀一生写了30多部喜剧。他塑造人物性格适当引入了闹剧因素,充分运用日常语言等方面对喜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莫里哀于1673年病逝。

伏尔泰( 1694-1778年):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原名弗朗索瓦玛利阿鲁埃,伏尔泰是笔名。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伏尔泰经历了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的统治,目睹了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一亲身感安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腐朽和反动。青年时代因发表反对封建贵族统治的作品,两次被关进巴士底狱。1725年出狱后,旅居英国三年。他主张“开明君主”统治,实行君主立宪。伏尔泰创作了许多着作,他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宗教迷信,宣扬自由和平等的原则,主张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主要着作有:《哲学辞典》、《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路易十四时代》等。还写过有关中国的历史剧《中国的孤儿》。

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生于日内瓦钟表匠家庭。当过仆从、秘书、家庭教师、乐谱抄写员。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认为私有制是人民群众遭受社会压迫的根源,但不主张彻底消灭私有制。主要着作有《社会契约论》(旧译《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忏悔录》等。

拿破仑 ·波拿巴(1769-1821年):法国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8-1814年)。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毕业于巴黎军事学院,曾任炮兵少尉、少校。1793年土伦战役中立下战功,破格提为准将。督政府时期率军进攻意大利(1796年)和埃及(1798)。1799年11月发动政变,成立执政府。1804年称帝。1812年对俄战争溃败,帝国瓦解。1815年在滑铁卢战败。被流放到大西洋中圣赫勒拿岛。

雨果(1802-1885年):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他才华横溢,创作力经久不衰,文学生涯达半个世纪之久。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作品的主线。雨果出身于军官家庭。童年时随父到过意大利、西班牙,1814年定居巴黎。青年时代他走上了为社会进步而斗争的道路。1831年发表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表现出作家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1848年“二月革命”开始时,雨果已成为坚定的共和党人,并当选为制宪会议的成员,成为法国国民议会中社会民主左派的领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立即发表宣言进行反抗,不幸遭到失败。同年12月,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鲁塞尔。在长达19年的流亡生活期间,雨果始终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独裁政权的斗争,并坚持写作。1862年完成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雨果返抵故土。1872年完成了他最后一部小说《九三年》。1885年5月22日病逝于巴黎。雨果一生追随时代步伐前进,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861年,当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了圆明园后发出了满腔义愤。他义正辞严地写道:“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责,把这些财富还给被劫掠的中国。”

毕加索故居博物馆

戴高乐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戴高乐

夏尔·戴高乐 (Charles de Gaulle)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法国军人、作家和政治家。1890年11月22日生于里尔市。1912年毕业于圣西尔陆军学校。1913年以少尉军衔服务于贝当将军麾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凡尔登作战,曾3次负伤被俘,囚禁了2年8个月,3次在战报中受到表扬。

1925年被贝当提拔为最高作战会议参谋,1927年至1929年在占领莱茵区的部队里任少校。1936年至1938年在莱茵区服役。他还曾在中东服役2年,后晋升中校,在国防委员会担任4年书记处成员。期间,撰写了《敌人内部的倾轧》(1924年)、《剑刃》(1932年)、《未来的军队》(1934年)、《法国和她的军队》(1938年)等着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法国第5军任坦克旅旅长,1940年5月任第4装甲师准将,同年6月6日任国防部副国务秘书,主张抵抗纳粹德国的进攻,拒绝在德法停战协定上签字。德军占领巴黎后出走英国。

6月18日第一次在伦敦向法国发表广播演说,呼吁同胞在他的领导下继续抗战。6月25日,创建并领导法兰西民族委员会(后改称自由法国政府,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抗击德国的侵略。1943年把自由法国总部从伦敦移到阿尔及尔,并就任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后3天回到巴黎。1944年8月至1946年1月任临时政府主席兼国防部长。1946年1月因对三个政党组成的左翼联合政府不满而辞职。1947年创建法兰西人民联盟。1949年以后的12年里,他一直站在反对派立场,反对新宪法,指责宪法条文将使法国重蹈第二共和时代政治动荡的覆辙。1951年成立正式政党,在议会里占有120个席位,后由于不满议会党团断决与议会组织的联系,该党在1955年解体。

1955年1958年隐退乡间埋头写回忆录,写成《荣誉的召唤》、《团结》和《救星》3书。

1958年6月出任总理,提出加强总统权力和行政权力的新宪法,9月28日举行公民投票,新宪法以78.5%的票数被通过,10月4日生效。自此,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取代第四代共和国,法国由议会制过渡到事实上的总统制。1958年12月经普选当选为第五共和国总统,1965年再次当选为总统,1966年宣布法国完全退出北约组织,但仍保留为大西洋联盟的成员。1969年4月在关于对地区改革和参议院改革所举行的公民投票中失败,被迫辞职回到家乡继续写回忆录。1970年11月9日病故。

在他第二任总统任期中,提倡东西方“缓和与合作”,主张与苏联以及东欧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1964年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他还主张美军退出越南,并周游许多国家以加强法国国际地位。

B. 法国的代表人物

是雄鸡。

C. 为什么说拿破仑是法国的代表人物

1811年,随着第四次反法联盟的灰飞烟灭,整个欧洲都快变为法国的了,拿破仑自己兼任着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和瑞士联邦的仲裁者,他的兄弟们分别担任了西班牙、葡萄牙、那不勒斯、荷兰和威斯特伐利亚的国王。统领波兰的是他的元帅,奥地利和普鲁士是他的战败国,就连庞大的沙俄也成了谦卑的小伙伴儿。拿破仑将法国带到了自路易十四之后的又一个顶峰,将有史以来最大的荣誉带给了法国。

D. 法国人的祖先到底是什么人!

如果说“龙”算是中国的象征动物的话,法国的象征动物就应该是“公鸡”。法国人的祖先是高卢人,而在拉丁语中“高卢”就是公鸡的意思。早在公元1659年,法国工匠就经常使用公鸡的形象来装饰建筑物。1665年,法国制造了第一枚以公鸡为图案的勋章。在此之后,法国军队的军旗也绣上了公鸡图案,取代了法国王室的标志:百合花徽。虽然在法国的大革命年代以及七月王朝和第三共和国时期先后做过几次尝试,但法国从未把公鸡定为正式的民族象征。公鸡被拒绝的原因据说有两个:首先,选择一个动物作为象征本身就多少带有某种封建纹章的意味;其次,公鸡再怎么说也不过是一种家禽,毕竟不如狮子或雄鹰一类的象征威风。尽管如此,公鸡所代表的“傲慢、好斗”性格已经几乎被公认为“法国式的性格”,在法国官方印发的有关“法兰西共和国及其象征”的小册子里也承认:“公鸡的品格,就是非常法国化的着名品格。”

法国人对以法语为代表的本国文化的“执着”的确很有些公鸡风范。据说法国的语言警察们一直在为捍卫法语的纯洁性而不懈努力,而早些时候更有消息说法国人准备在互联网上推广法语。法语学会(Académie Francaise)是一个为维持法语的纯洁性而成立于17世纪的法国国家机构。该机构在2001年年初发行了一本专门为英语互联网术语而创造的对等法语术语词典。但让法国人尴尬的是:目前互联网上的法语内容并不多。(www.excite.com在2001年曾经对它可以搜索到的的几亿个网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只有2%是法语网页,德语和日语网页却分别占了5%和7%。另一项在法国国内进行的调查则显示:大多数法国人都完全明白“B-to-B”的语言只有一种,那就是英语。)

如果说“互联网”或是“B-to-B”这些东西太“美国化”,法国人可以置之不理的话,被认为是法国新一代全球化企业的精英代表人物的法国Vivendi Universal公司的总裁让-马里.梅西埃(Jean-Marie Messier)在2002年新年降临之际所说的一句话可真的让法国人火了。梅西埃当时在美国曼哈顿他的新住所里断言:“法兰克法国(Franco-French)的文化例外(cultural exception)已经消亡了。”

Vivendi Universal是目前世界第二大传媒公司,旗下拥有Universal Music Group以及Universal Studios等名声显赫的品牌,2001年年底因投资USA Networks、大举进军美国市场而备受欧美各界瞩目。法国包括电影在内的各种文化事业一直受到政府资助,因此梅西埃的这番言论最强硬的反对意见无疑来自原来政府资助体系的受益者:艺术家与除Vivendi以外的电影制作商。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指责梅西埃的这种说法是“往法国政治家以及专职电影制作人员脸上吐口水”;去年大获成功的电影《爱美丽》的制片人克劳迪.奥萨德(Claudi Ossard)相信:在法国电影业正大量得益于政府支持时说这种话无异于自杀;另一名着名法国电影制片人拉乌尔.吕兹(Raoul Ruiz)则表示:“梅西埃的所作所为已经很像一家美国制片公司的头目了。”

所谓“梅西埃事件”激起的最有趣也最意味深长的反响还是来自法国政界。法国各派政治家似乎都意识到:捍卫法国文化远离“全球化”或者说“美国化”的影响是在今年春季大选中最容易讨好民众的立场,因此从左派的共产党、绿党、社会党一直到保守的共和党乃至极右翼的国民阵线党,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和梅西埃的言论明确划分了界线。社会党的文化部部长凯瑟琳.达斯卡(Catherine Tasca)很快就声明:“这是一个希望在大西洋的另一岸发展他的企业公司老板的言论,绝不代表政府的态度。”她的说法迅速得到法国右翼党派的应和,后者认为法国文化自1997年登上世界文化的主导地位后至今没有任何衰退的迹象。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最近也对这场争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的说法是:“把艺术与文化产品等同于一般的商品是一种不可理喻的心智不健全的做法。”

对一个它的饮食、绘画、文学以及电影已经在几个世纪里为全球所认可乃至景仰的国家来说,法国对自己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下的地位有所关注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那段时间,一直在困扰法国人的就是“可乐殖民”问题。当时已经从“可乐”问题中引发了一系列如何使法国语言、饮料以及艺术远离外来文化威胁的辩论。尽管现在的情况证明大多数法国人对可口可乐、麦当劳、美国电影以及迪斯尼乐园进入他们的文化生活表示了接受,但他们当然绝对不会容忍来自外国的文化取代法国原有的文化遗产。被相信对法国构成威胁的“文化异类”并不只来自美国。去年年底,英国烹饪书作者德里亚.史密斯(Delia Smith)试图在法国出版她的着作时也引起了一阵风波。当谈及“反全球化运动”时,人们自然会提到更多的与法国有关的事件与人名。1999年洗劫了一家麦当劳餐厅的若思.博韦(José Bové)就是一个法国人;法国还是Attac组织的大本营,这个组织为对抗全球化潮流而专门推出了一项以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的名字命名的税收办法。但这些还都毕竟算是“一致对外”的,“梅西埃事件”却让法国人第一次感到了来自本国内部的威胁。

如今法国各媒体都相信:“全球化”将是在未来几个月里在法国政界频繁出现的一个话题。其实“梅西埃事件”本身并不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法国国内面临的经济增长缓慢以及失业率增加这些比拍电影更要命的问题可以更容易地归咎于自由贸易与外来竞争,而一场迫在眉睫的大选也会逼着所有的竞选者在这一问题上表态。按照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在法国这样一个其居民习惯于找政府寻求指导、庇护以及就业机会的国家里,政治家们不会承认他们对这种形势无能为力。如今能算得上站在梅西埃一边的只有法国自由党的候选人阿兰.马德林(Alain Madelin),而他在民意测验中只得到了5%的选票。照此情形,无论是谁获得了今年春季大选的胜利,包括那套旨在补贴法国电影制作业的复杂电影税收体系在内的“法兰克法国的文化例外”仍然会生存下去。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这听起来挺像一只高卢公鸡的志向,只可惜这段话也是一个美国人说的。 ■

E. 法国的象征是什么

法兰西共和国及其象征

世人称为法兰西的这个古老民族,今天的正式名称是“法兰西共和国"。
缩写字头RF已成为十分常见的标记。

今天,共和制已经成为人们几乎完全一致的共识,但在过去的岁月里,却并非始终如是。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吧:十九世纪时,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共和国的象征,曾经先是革命法兰西,然后是自由法兰西(或称为左翼法兰西),其对立一方是君主制法兰西,或保守派法兰西。到了二十世纪,经双方同意,才一致接受了法兰西共和国或简称为法国为共和制象征。

神圣地被正式写入宪法中的唯一直观象征,是三色国旗,从旗杆起,依次为兰、白、红三色。这面旗帜,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发明的,后来,在帝国时期被延用,但1814年至1830年间一度被弃用,而由白色国旗取代。毫不妥协的天主教右派保皇党,渐渐把对白色旗的崇敬转移到了三色旗上。然而,十九世纪末期,,一直对红旗怀着某种破坏性崇拜的革命极左派,也集合在三色旗下(先是在人民战线时期,后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今天,三色旗已被一致承认为法兰西的象徽。

目前,有一种按其地位使三色旗与其它领土的旗帜进行比较的倾向。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市政府大门的三角楣上,在同一盾形纹章里,插着三面旗帜,三色旗居中,一侧是非官方的区旗,另一侧是欧洲兰色星光旗。

马赛曲是另一个正式的民族象征。1792年创作的国歌,在近一个世纪中,一直被认为是一首革命歌曲,一支游击队歌曲。1880年,第三共和国把它正式定为国歌。后来,笃信民族主义的右翼反对派,在接受三色旗的同时,也同意把马赛曲做为国歌。极左反对派也在反法西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时代里,接受了马赛曲。

今天,马赛曲在全民族的或军事的庆典场合,总是要演奏国歌。但是,它早已不像过去那样深孚众望,因为,它变成了日益扩展的和平主义的受害者,也因为,在探索其它价值标准的法兰西社会里,蕴育着一种反民族主义的情绪。

对于国旗历史的心身平行论,我们的介绍就到此而止。有人说,即使欧洲州旗已经深深地受人喜爱,但从音乐性,至少从知名度来讲,马赛曲仍然是独一无二的

代表法兰西共和国的寓意形象,是一位通常戴一顶弗里吉亚帽的妇女,这虽未写入宪法,但我们可以赋予她某种官方特征,因为,在国家印玺、硬币和邮票或其它政府行动和责任的标记上,都有她的形象。这又要上溯到法国大革命时代,在推翻君主立宪制、摈弃了它的印徽和带百合花的国徽之后。大革命不能没有自己的替代徽记。于是,1792年9月末,国民大会宣布:国家玉玺将带有“自由的形象”。然而,几个世纪以来,传统的寓意画象着述,都把弗里吉西帽视为自由的特征。根据1792年的一项决定,这顶帽子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主要徽记。从此,它就义无反顾地进入了法兰西历史。共和派胜利之后,力图使自己的形象得到全法国的确认,法国戴上弗里吉亚的寓意,受到了普遍赞同,在某种程度上,这顶帽子已经法国化了。自十五世纪末起,弗里吉亚帽被法兰西国有化的特征,变得更加鲜明,以至全球自由的寓意,也必须为自己寻找一个头部的饰物,(最着名的是巴托尔迪雕刻的纽约自由神头饰)。

在十九世纪错综复杂的历史中,有一些共和党人,认为弗里吉亚帽过于革命化:平等与和平的共和国象征,应该用其它方式表现(例如橄榄枝)。我们共和国象征的历史故事,除经历过述那些一过即逝的插曲外,还有几个更为着名直至今天还依稀可见的创作。

一个是,1849年发行的法国第一枚邮票,也称为献给色列斯(译注:罗马神话中的谷物女神)。另一个,是坐在国玺上,以太阳为头饰的共和国像,还有挂在公证人家门上的盾形纹章,以及荣誉军团奖章上的头像。

各种各样的法兰西共和国寓意形象,是由硬币和邮票使之官方化的,大多数是戴弗里吉亚帽的玛丽雅娜,戴帽与不戴帽的大量形象连绵不断地延续着,其中最着名的,当属“播种人”(欧·罗蒂创作于1897年),不仅形象与众不同(小幅全身像),其深刻的寓意,或更简单一点说,她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 这个妇女形象,代表革命的共和国,代表聪颖的“法兰西共和国”,代表法国。这个形象也被用作它途,变成了与以上表示国家标记完全不同的载体;如公共广场的雕像,各种建筑物的内部装饰,半身像画家、雕刻家或版画家的自由创作主题,舞台或街道上的生动寓意图象,个人收藏或私人家庭陈设,尤其是,报刊上的讽刺画更为多见。这一切,都是自由的,非官方的,也是可以争议的。

从1792年起,这位别名叫“玛丽雅娜”的形象,在一切法律详细规定 外,以同样的自由,被有根据地使用着。到了今天,戴着弗里吉亚帽的共和国妇女半身像,连同她“玛丽雅娜”的名字,似乎专门在市政府机关里使用,(更主要用于国家政治事务中),但也经常出现在民间或媒体及娱乐活动里,这与共和国官方的严肃性相去甚远。

然而,近来一位表情安详的玛丽雅娜,正式与法兰西三色旗结合在一起,成为最直观的识别国家公共职能的标记。从1999年起,凡省、部级或使馆发出的带台头信件,小册子、表格、广告和信息载体都必须有此标记。

很久以来,关于公鸡的说法总是莫衷一是。从耶稣受难的故事讲起,公鸡是基督教义中,警惕性的象征,但长时期以来,由于公鸡和高卢拉丁文化的亲近关系(高卢人高卢鸡),公鸡的象征,已融入了法兰西民族文化。当然,也不应忘记公鸡勇敢和勇于战斗的好名声:公鸡的品格,就是非常法国化的着名品格。

尽管如此,把公鸡定为正式的民族象征,从来不过是一种微弱的愿望而已,在大革命年代,七月王朝和第三共和国时期,都先后做过几次尝试。公鸡被拒绝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是,选择一个动物做为象征,这种选择的本身就有某种纹章的意味,也就是“封建”的东西,所以,不好。其二是,无论为何,公鸡也是家禽饲养场中的动物,不能与狮子、雄鹰置于同一水平线上。

鉴于上述原因,公鸡仅被派上了两种用场,尽管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但至少与国家的政治尊严相比,只能屈居次席:一种是,它象征着我国优秀的体育事业,另一种是,在某些纪念世界大战中阵亡将士的建筑上,用做勇敢作战的象征。

在洛林双十字的旗帜下(至少是在法国分担的地区),法国参加并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自由法国和后来的抵抗运动,之所以选择洛林双十字作为象征,就是因为要区别于当时维希政权继续使用着的三色旗。现在,洛林双十字,通常用做回忆1940—1945年代的建筑物标志,从瓦列里山,到极不知名的村野地区,大凡游击队战斗过的地方,均有此标记。

第三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戴高乐将军,通过提高总统任期(1958--59)的地位,为洛林双十字旗做了更多的工作。在纪念他入主爱丽舍宫的纪念章上,用了字母“V”框起洛林双十字的形象;取代共和国妇女形象的第一人就是戴高乐将军。对洛林双十字标记,将军的这一创意,具有双重推动的含义,这势将迫使戴高乐的继承人,也要为自己选择各种个人纹章。

那么,法国有没有建筑物形式的象征呢?第三共和国放弃了重修1871年被大火烧毁的推勒里官计划,继续把政府机关放在几世纪前修建的宫殿里(卢森堡宫、波旁宫、爱丽舍宫等)。宏伟的华盛顿议会大厦,既是博物馆,同时又是共和国象征性标志,巴黎却没有任何建筑物可与之相比。

与它最近似的共和国象征性建筑物,当属巴黎的先贤祠。它原是路易十五时代建成的圣。热内维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归国有脱离宗教后,改为埋葬“伟人”的墓地。十九世纪,先贤祠变成了反对共和国的右翼势力集中火力进行攻击的靶子。1814年到1830年间,它被归还教会。1851年到1885年间,因为这里埋葬着叱咤风云的历史名人而受唾弃(伏尔泰、卢梭、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马塞兰·贝托洛和让·饶勒斯等),有人不太夸张地说,到二十世纪中期,先贤祠依然只是左派的先贤祠,右派真正的先贤祠,是巴黎残老军人院(蒂雷纳沃邦、拿破仑、福煦元帅等),但是,法国右翼大约像过去自己曾经主动接纳共和国那样,也向先贤祠表示了尊敬。1964年无疑是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戴高乐将军将让穆兰的遗体放入了先贤祠。按照 两大阵营的观点,这件事实本身,已经表示同意承认拉丁区的伟大祠院是全民族的,也就是说,原则上,也像过去共和国和她的旗帜及其弗里吉亚帽一样,先贤祠也是实现法兰西政治统一的一个象征

F. 法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拿破仑,巴尔扎克,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萨特

G. 法国的名人

1、维克多·雨果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着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阅读全文

与什么人能代表法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