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冷兵器,你知道几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重火力的冲突,使用了最新开发的机枪和其它火炮,能够从远距离对敌人造成杀伤。但是在西部前线,一旦下达离开战壕向敌人逼近的命令,步兵立刻就卷入了孤注一掷的近战中。着名的索姆河战役(1916年)和斯帕尚尔战役(1917年)中都进行了许多次步兵冲锋,在这种战斗中,除了枪之外,刀剑和手枪也有一席之地。
刀剑
到“大战”爆发时,刀剑在欧洲军队中主要被视为仪式性的武器,除了仍被配发给骑兵的马刀之外。不过,作战部队中的骑兵没有太多的机会使用他们的马刀。尽管英国和德国军队的第一次冲突——1914年8月的蒙斯战役——骑兵作战,在比利时和法国的西部战线上,战争很快就变成了静止的壕沟站,骑兵起的作用非常的小(但是英国军队保留了大量的骑兵预备队,希望能够赢他们的突袭德军战线的缺口)。
而刺刀和壕沟刀则成为了当时战役的主要兵器,每个步兵的步枪上都有一把刺刀,因此步兵的经典形象就是冲上山头,发动冲锋,装好刺刀冲入布满敌军的战壕无人区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即使步兵幸运的躲过猛烈的机枪火力压制,抵到敌军防线,在狭窄的战壕里使用刺刀也是件苦差事。所以士兵们越来越多地改用刀来进行格斗,许多部门专门研发了“战壕刀”,或者“战壕匕首”
毛瑟工兵刺刀
第六种:毛瑟工兵刺刀,这种刺刀制造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前,用于搭配毛瑟步枪。它具有锯齿刀刃,和皮革及银刀打制的刀鞘。
B. 刺刀既然被各路冷兵器吊打,为什么仍能淘汰长枪兵等重要兵种呢
刺刀确实是淘汰大刀、长矛等冷兵器的重要武器。
替代历程
在近代早期,火枪的射速很慢。
在军事史上,刺刀的发明,不亚于马蹬的出现。它们都将自己统合进了一件原有的,威力巨大的兵器,实现1加1大于2的双赢。
这样的兵器,你不能单纯拿它某个方面的用途来跟其他兵器进行比较,要从全局去看待它的巨大效能。
C. 看看我十几年前收藏的刺刀,让人看过说是法国的刀
别听他们的,这是法国一战的夏塞波步枪的配刀,1866式,保养的好的很抢手,以你的这把的成色弄干净一点差不多能到5000,上面的字是的制造者的名字和制造年份。
这是拍卖的,难免有误差,仅供参考
D. 为什么一战时刺刀普遍50-60CM长
一战时候自动武器少 除了重炮就是步兵冲锋了 肉搏的几率很大(有了机枪之后的凡尔登绞肉机就是明证)二战 自动火力增长很快,短兵相接的几率不高(现在的战争几乎用不到刺刀了)
火力密度和刺刀长短成反比.
E. 军用格斗刀什么时候就有了,什么时候变得普遍(列装军队),早期各国军用格斗刀是哪些
刺刀是一类特殊的武器,它虽然是不折不扣的冷兵器,但却是在步枪这一典型的热兵器诞生以后出现的,而且通常都是与枪配合使用。从出现至今的400余年中,刺刀一直都是军用步枪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虽然白刃战的情况在现代战争中已很少出现,刺刀作为格斗武器的位置明显下降,但它作为一种最后的战斗手段和随身工具,仍然是战士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装备。同时,它也是军人勇敢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些都使得刺刀不可避免地成为军事爱好者们关注的对象。
刺刀的发展轨迹:矛·剑·刀
公认的最早的刺刀于1647年出现在法国西南部的小城巴荣涅(Bayonne),英语中的刺刀一词(Bayonet)便是来自这个城市的名字。这种原始刺刀脱胎于冷兵器时代步兵使用的短矛,实际上它本身就是一支带短柄的矛头,把短柄塞进枪口并插紧,前装枪就摇身变为一支短矛。这也是与当时的步兵战术相适应的,因为前装枪只能单发射击,必须依靠齐射才能发挥威力,而齐射过后,敌人会乘已方重新装填弹药的空隙蜂拥而上,此时迅速插上这种刺刀,排成多层人墙,就足以抵挡敌军的冲锋。不过这种原始的插入式刺刀和矛一样,是一种单纯的防御性武器,和步枪并不兼容,一旦装到枪上后者就不能重新装填和发射。因此不久后的1688年,法国人又研制出了套筒型刺刀,其刺刀末端一侧带有空心握把,使用时握把套在枪口上,并旋转一定角度,让枪管外的卡笋卡入握把上的凹槽内,将两者固定在一起。这种结构中,刺刀刀身偏于枪管轴线的一侧,两者间隔一定距离,使射击与刺杀互不干涉。自此刺刀作为辅助作战工具的地位已经基本确定。
起初的套筒式刺刀外形一般比较简单,有的只是一条带尖的金属棍,基本上还是矛的变形。由于当时的前膛枪一般很长,所以早期刺刀普遍身形较短,刀身一般不超过45公分。19世纪之后,枪械制造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刺刀也得到迅速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考虑到了刺刀的多功能性,装到步枪上即是白刃格斗用的刺刀,取下后还能当做短剑、匕首或马刀使用。这一时期的刺刀外形多半更趋近于剑形,刀形相对较少,而且普遍较长,刀身一般在50公分以上,甚至有长至1米的可兼作佩剑的型号。19世纪后期,带卡笋的刺刀座和枪口环相配合的固定方式已被普遍采用,并成为刺刀的主流,刀形刺刀开始大量出现,同时刺刀长度大为缩减,刃长普遍在50公分以下,并出现了全长40公分以下的刺刀。不过套筒式刺刀和外形近似矛尖的各种锥形刺刀仍在某些枪械上继续使用。
随着机枪等自动武器和迫击炮的出现,白刃冲锋和人海战术的作用日渐势微,刺刀的地位随之逐步下降。细节设计上也是如此,如一战以后新设计的刺刀,多半不再有护手钩这一部分,因为这个部件除了在手持使用时防止自伤外,主要是在格斗时用来别、卡对方的刺刀,而近身肉搏的减少使得这一部件不再象以前那样重要了。特别是到二战世界大战期间,冲锋枪和突击步枪的出现,使得刺刀不再是步兵必备的武器。虽然参战各国仍然制造了数量庞大的刺刀,但战斗以刺刀决出胜负的例子却愈来愈少。二战期间研制的部分枪械采用了折叠刺刀,其原型早在1830年就已经在荷兰制造的前膛枪上出现,但直到20世纪以后才重新引起重视。折叠式刺刀不使用时折回,固定在枪管下方或一侧,使用时向前展开并固定,如前苏联生产的莫辛·纳甘M1944式骑枪和CKC半自动步枪,这种方式避免了刺刀意外丢失的问题,不过却有用途单一的弊端,因此最终并未成为军用刺刀的主流。战后设计的现代军用刺刀仍是人手一把,但多作为工具使用,对刺杀性能要求不高,因此其长度逐渐缩短,刀身多选用强度高,而且适用于切削、劈砍等多种用途的单刃猎刀的形状,锥形刺刀已基本不再使用。后半段看参考资料
F. 一战法国军队的单兵武器
1、勒贝尔M1886(法语:FusilModèle1886)或勒贝尔步枪(法语:FusilLebel)
该步枪是法国于1886年推出的手动枪机式步枪,由尼古拉斯.勒贝尔上校研制。该枪运用了由保罗.维埃那开发的火药B,亦是史上第一种最成功的无烟火药枪械。勒贝尔步枪的出现意味着那些使用黑火药的枪械已过时,各国亦开始改为专注于研制和采购发射无烟火药的枪械。
勒贝尔步枪发射8×50毫米的全全属外壳步枪子弹,载弹量为8发,并以内置弹仓供弹。除此之外,它还可配备一种长针型的重剑式刺刀以应付白刃战。在1887年,勒贝尔步枪被法国军队列装为制式步枪,并参与了多次对外战争,当中更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一战期间,法军曾打算以Mle1917半自动步枪大量取代勒贝尔步枪。然而,士兵们却普遍认为此枪过于笨重和太长,因此并不容易在战壕内操作和保养。基于这些问题,法军一直都未能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以取代勒贝尔步枪。而在1936年推出的MAS36步枪亦因生产进度太慢并不能满足军队,所以直至法国被纳粹德国占领之前,勒贝尔步枪仍旧为法军的主力步枪。当中有少量的步枪更被纳粹德军缴获使用,并以Gewehr301(f)的名义在军中服役。
直至1920年停产前,勒贝尔步枪一共被法国的国营兵工厂生产了约2,880,000支。
而在二战过后的一些冲突中仍能找到勒贝尔步枪的身影。
2、法国M1916步枪
此枪的前身是伯赫提耶M1890卡宾枪,采用3发的弹仓,1892年法国对M1890卡宾枪进行改进,制成M1892卡宾枪并定位制式,由于“一战”爆发,投入战场的M1892卡宾枪只有3发装填的弹仓,而其他参战国投入的步枪最少的都为5发弹仓,于是1916年在M1892的基础上,制造使用5发弹仓的M1916步枪,M1916增设了过去卡宾枪没有的上护木,枪托中间有2个贯穿枪身的横销,防止枪机后座时造成枪托损坏;1927年,对M1916卡宾枪进行改进,更换了枪托前端的前箍,前箍内有独立的刺刀座。
G. 一战,二战中所经常见到的刺刀到底是什么样的
刺刀又称枪刺,日本人称为铳剑,是装于单兵长管枪械(如步枪、冲锋枪)前端的刺杀冷兵器,用于白刃格斗。也可作为战斗作业的辅助工具。刺刀由刀体和刀柄两部分构成。按形状分为片形(刀形或剑形)和棱形(三棱或四棱)两种。按与步枪连接方式又分为能从枪上取下装入刀鞘携行的分离式和铰接于枪侧的折叠式两种。分离式刺刀多呈片形,有的刀背刻有锯齿,并能与金属刀鞘连接构成剪刀,具有多种功能。现代刺刀一般刀长20?30厘米,它在近战、夜战中仍有一定作用。
13世纪中叶,中国首先发明了火枪,并逐渐传入欧洲。金属管状火器在欧洲的出现,最迟不晚于1330年。在正式文献中最早的记载是在1364年,意大利佩鲁贾城兵器库的清单:“500门炮,约8英寸长,可以持在手中,非常漂亮,能够射穿任何铠甲”。而最早的实物,是1849年在德国坦能堡发掘出来的、毁于1399年的的铜制手炮(Hand gun)。当时使用的前装式火枪,装填和发射一发弹药通常需要一分钟,所以火枪手往往需要旁边有长矛手提供保护,以防适度兵袭击。火枪手自己也需在火枪之外,再配备一把刀剑或一支长矛。
关于真正的刺刀的诞生,欧洲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由一不知名的法国人于1610年发明的;另一说法是由法国军官马拉谢?戴?皮塞居于1640年发明的。但这两种说法都认为世界上第一把刺刀的诞生是法国小城巴荣纳(Bayonne),所以欧美把刺刀叫作“Bayone”。这种最早的刺刀为双刃直刀,长约1英尺,锥形木质刀柄也长约1英尺,可插入滑膛枪枪口。
不论皮塞居是不是第一把刺刀的发明人,他确是最早将这种插塞式刺刀装备部队的人。1642年,已成为元帅的皮塞居在率军进攻比利时的伊普尔时。为手下的火枪手配备了刺刀,这样就无须再用长矛手来保护火枪手了。
我们现在平常看到的步枪一般都没装刺刀、主要是因为武器的发展、刺刀已经下降到了次要的位置了!当然不是全部的步枪都不要这个“伙伴”!一些步枪上还会留有刺刀的卡槽、就像游戏中很多武器都可以加刺刀的。
其次,刺刀的作用已经不像二战那时候、没子弹拆拼刺刀,如果人人子弹充足、都是冲锋枪,很少人愿意拼刺刀了,目前军内是把刺刀突刺的训练作为锻炼意志品质和敢于战斗的突刺精神来保留的。并不指望拼刺刀在实战中的意义。所以自然也不会因为拼刺刀是否好用来设计步枪。
H. 法国1866式刺刀有收藏价值吗
法国1866式刺刀,真品有收藏价值的;真品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I. 哪些军刺威力大
比利时FN FAL的刺刀
约在1640年,刺刀作为前装滑膛枪的配装武器,创制于法国东南部的巴荣讷城,法文刺刀(Baionnette)一词就是由该城的名称Bayonne演变而来,并一直沿用到今。
刺刀主要配装于步枪上,它使用的鼎盛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当时单发步枪是各国步兵的主要武器,火力较弱,刺刀作为一种重要的战术突击的格斗武器极受重视。
早期的刺刀是塞式刺刀,呈剑形,刀长30~60厘米,上面有一个木质锥形刀柄,可插进滑膛枪管的枪口内,作拼刺用,取代使用已久的长矛。这种刺刀问世不久就开始逐步向整个欧洲扩散。但它有一个明显的缺陷:一旦刺刀插入枪管内,就不能再进行射击;若插得太紧,则不易拔出;若插得太松,则容易脱落。后来为解决上述问题,又有人研制了一种刺刀,它在刀柄上装两个滑动环,可将刺刀套在枪口上。
1688年,法国陆军元帅戴沃邦设计出了套筒式刺刀。这种刺刀截面呈十字棱形,套在枪口部,靠枪管上的卡笋和刺刀上的卡槽将刺刀固定。由于性能良好,很快就流行起来,并于1700年前被欧洲各国军队所采用。后经过一些改进,使该刺刀固定更加牢靠。目前包括比利时FN FAL、FNC在内的许多步枪所配装的刺刀采用的都是这种连接方式。
AK-74和SVD最终型刺刀(第3型)
大约在1984年,前苏联推出了现在所使用的式样的AK-74和SVD刺刀,也称之为第3型刺刀。直到现在俄罗斯仍在使用这种刺刀。这种新型刺刀采用有凸纹设计的聚酰胺刀柄,重新设计了刀刃形状,带逆刃的弓形刀片背部加工有锯齿。保留了剪切金属丝的功能,但取消了护腕绳。据说从苏联过度到俄罗斯联邦后,刺刀的设计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但却找不到伊孜玛什兵工厂生产的明显识别标记。
EXTREMA RATIO(极端武力),是来自意大利的年轻刀厂,专门为军方开发研制和生产军用刀具,旗下产品以独特亮眼.极富军事战斗气息的造型,迅速在刀界打开了知名度。EXTREMA RATIO始建于1998年,目前EXTREMA RATIO拥有完整的产品生产线,足以满足客户在各方面的需求。EXTREMA RATIO的多半设计思路在野外求生与战术的目标上,所以刀形多以粗旷耐用的AmericanTanto Point为主。其钢材采用欧洲的不锈钢N690,拥有高铬含量(17%)的N690拥有相当好的防锈性能,其含有的特殊元素钴(1.5%)则强化了钢材的硬度和韧性。N690硬度HRC高达58-60。所有的EXTREMA RATIO刀皆采用Full tang全尺寸刀舌设计方式,这样使得刀本题的钢材由刀尖延伸到刀柄尾端,是整体强度最高的设计方式。刀柄尾端有刀孔绳,钢材外露,可使用其进行各种敲击作业。刀柄由Kraton(一种黑色的热塑橡胶聚合体,被用来镶在把手上提高韧性,COLD STEEL在直柄刀制作中也经常用它)制成,皆是可拆卸的设计,可与刀身钢材完全分离,由螺钉固定,此种设计非常方便清理刀柄内部,防止水和污渍积在刀柄内。刀鞘系统以INPAX(一类似Kydex的热塑性塑胶)或弹性树脂为主体,多方向的尼龙编织带加上D环的设计,使得您可以将刀子牢靠的固定在身上的任何部位,无论是正挂还是反挂,高挂低挂,这个刀鞘系统都可以让你很迅捷的调整到舒适就手的位置。搭配使用在背包.H带.S腰带等战术装备上更不成问题。可谓是非常功能化的理想设计。意大利EXTREMA RATIO“极端武力”公司在海外无分厂,全都在意大利基地生产。意大利EXTREMA RA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