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国汽车的安全性能真的比得上日本汽车吗
是的因为两个国家的造车侧重点不一样,同等价位德国车比较安全。
高速公路上的动力表现最能体现一款车的性能优劣,以我国高速公里最高120Km/小时的限速,日系车和德系车进行对比,这种对比需要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同级别的车子进行比较,例如奥迪A4L对比丰田凯美瑞,两款车在主动安全配置上,凯美瑞要比奥迪A4L要丰富许多,诸如碰撞预警、主动刹车、车道保持、并线辅助、ACC只适应巡航等,凯美瑞基本都配齐了,而奥迪A4L则要打折扣;凯美瑞拥有10个安全气囊,对乘客的保护可以说是360度无死角,而奥迪A4L则拥有安全带预警功能,整体上看,丰田凯美瑞在安全配置上要优于奥迪A4L的,因此,评判一款车的安全性,并不能只看车外壳的坚固程度。
整体上看,德系车的底盘调教都要偏硬,目的还是为了加强行车的安全性,但是,同时也牺牲了车辆的乘坐舒适度(部分高端车型除外),相对来讲,日系车普遍的调教都比较偏舒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具体的驾乘体验上,视觉上德系车的车身线条也给人感觉比较“硬”,而日系车的线条则更加的柔和。
㈡ 德系车的口碑怎么样值得选购吗
德国大众汽车的质量还是可以的,比较稳定的一个汽车品牌吧,不过就外观来说,超是好卖和热卖的汽车品牌,一般对于外观都是不重视的,这个大众和丰田的汽车车型都是一样的,大众汽车因为太过专注国内汽车市场,所以大众脸太普通了,基本上不是专业研究过大众汽车的,基本没有办法分辨大众汽车的车型,只能从外观上大型能看出来,这车比较大气,那车比较一般,前脸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区另。
除此之外,进口大众和国产大众差距越来越小,也就是说现在进口大众车型优势就是调教方面更加原汁原味,现在人们对车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国内合资车型整体品质提升,进口车型和国产车型之间的差距非常小了,本身德系的驾驶和乘坐感受并没有什么特别独到之处,加上这几年其他品牌车型逐渐追赶和市场需求的差异,让进口车型差异化越来越下,毕竟级别在那呢,你想有越级那种表现不是进口车就有特殊的配置和越级的表现。
在国内很多人都说:“不懂车买丰田,半懂买大众。”丰田质量都还可以,买了几本不会差到哪,当然也特别好不到哪里。大众选好和选错差别就大了!
㈢ 日本车,美国车,德国车各有什么优缺点
纠结买日系车?还是美系车?还是德系车?现在我把他们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日系车代表品牌:丰田、本田、雷克萨斯、日产、三菱
优点:
传统技术领域有领先优势,质量保证体系使用康采恩标准一是世界上最严格的质量标准。工艺好,技术硬,车身较坚固,崇尚可维护性和可靠性,对于在高速上行驶的时候包括车子开几万公里底盘也都是特别的稳,给驾驶者和乘客的安全感特别强。
缺点:
后期维修保养费用要比自然吸气发动机高。使用时间久了后期的小毛病多,由于底盘上有很多橡胶部件.随着时间增加会出现老化现象。
以上就是有关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的优缺点。
㈣ 国人偏爱德系车,德系车的性能如何
日系车自动挡变速箱以CVT为主、AT变速箱很少使用;从变速箱这个角度来讲,日系车的CVT、AT变速箱故障率、耐久性、可靠性是完全碾压德系车的双离合变速器,这一点,日系车胜出。国产除了发动机别的都没得说,现国产大多开始打造电子、混动车型,个人认为这方面比合资还是有优势,更倾向于国产混动车。从价位上说国产更具优势,人民币就是用来买国货实际点,买合资不划算。
普遍验测方式为挂一档开着走,其发动机寿命即为此一档行走公里数的寿命乘上一个系数。有人试过,日系车不到300公里即扒窝,而大众车到了目的地超过600公里还正常。
㈤ 德系车的安全性比起日系车来说,会有提升吗
德系车的安全性比起日系车来说,会有提升吗?日系车和德系车都是世界主流车企中的两大巨头,2016年全球市场共售出8810万辆轿车轻型商用车,日本丰田、日产、本田等8家主要汽车生产商占的比例大概是30.9%,而德系车的三大主流车企大众、奔驰、宝马的总销量为1438.73辆,占全球市场比例为16.33%,合计市场份额几乎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
防撞梁,听起来很高大上的一个东西,仿佛只要有了它,汽车的撞击安全性顿时就升级了,但事实上这只是保险杠里的一个零件,其作用是降低小事故时的损伤,对大事故是没啥作用的。但是有胜于无嘛——于是便又流传着各种“德国车有防撞梁、日本车没防撞梁”的风言风语了。
首先,汽车的前保险杠里的防撞梁,德国车和日本车都是有的,但你不得不佩服那些造谣者的本事,他们会给你看一张汉兰达拆掉保险杠的图——保险杠里是泡沫。然后就和你说,日本车保险杠里是泡沫!汉兰达有防撞梁吗?当然有了,泡沫后面就是防撞梁啊,只不过防撞梁前面又加了泡沫缓冲吸能罢了,于是就被造谣者说成是没有防撞梁了,造谣者的低智商可笑,而那些信徒们的低智商更是令人可悲。
㈥ 都说德系车皮厚安全,这个说法是真的吗
要安全选德系,要省油选日系。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过,并有一部分人深以为然。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句话的用意,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我们买一辆车“省不省油”明显没有“安不安全”重要,一辆车就算它再省油,不安全肯定是没人买的。这样一分析明白人肯定就想明白了,这明显就是一句德系厂商的宣传销售话术,把车最核心的优点贴在自己身上,把一个次级优点贴一个给对手,让这句话看起来如此真实,套路满满!
汽车被动安全是一个很繁杂,精密的工程,是无数工程师投入大量心血所研发出来的结晶,而防撞梁这个装置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部件而已,仅靠它是决定不了一辆车安全或者不安全的,以前我国的自主品牌防撞钢梁厚度都不低,为什么还是不抗撞?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它只是安全系统里的其中一个部件,但它也是不可或缺的。像有些厂商的某些车型减配防撞梁的行为我们是要坚决抵制,绝对不买的!
㈦ 德国车 日本车哪个安全
德国车更安全。原因是:
1、为确保高速行驶的操控性、稳定性、安全性(车体刚性),德国车的底盘用料十足,特别结
实(同排量德国车的最高速度大多比日本车要高,比如1.8升花冠的最高速度比1.8宝来/GOILF
要低20公里/时,只与1.6升的宝来/GOLF相当),因此,重量增加了。看看XCAR俱乐部什么
车的用户加装平衡杆多就便知其中差异了。德国车几乎没有加装平衡杆的,而日本车有。
2、德国车发动机底部大多装有高强度防护板,而日本车除了中高档车外基本没有装(光这一点
重量就相差至少20-30斤)。
3、德国车采用前后高强度加强型吸能保险杠(确保低速追尾碰撞变形尽可能小,尽可能不伤及4、同排量德国车的载重能力往往比日本车要高出30%!为此,德国车的避震弹簧更粗,避震
装置自然更重。
5、德国车(比如POLO、GOLF等)采用钢板双面镀锌防锈工艺,空腔注腊技术、多层喷漆工
艺等确保车身12年不生锈,而日本车给省了。
6、同排量的车德国车的轮胎宽度往往比日本车大一号,由此也增加了重量。
7、再仔细看看德国车的车门铰链,都是一公分的高强度钢板做的,开关车门给人以厚重的安全
感(波罗)。日本车的车门铰链都是用3毫米的钢板折成的,福美来的铰链和吉利夏利的一模一
样,在遭受侧面撞击后哪个更容易打开车门自救大家都有数了吧。
8、车门防撞杆,德国车的防撞杆又粗又重,速腾的防撞杆是国际最先进的Y型结构,花冠的防
撞杆又细又薄,用手都能掰弯了。大家都知道,移动重量越重的静止物体要克服更大的惯性,
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同样,汽车自重越重就越耗油,尤其在城市拥堵路况开开停行驶更加明
显。
㈧ 德系车的优缺点
欧系车,殴系中又以德国车为代表,比如大众,宝马等~。一般工艺好,技术硬,车身较坚固,保守内敛、经久耐用、崇尚可维护性和可靠性,追求速度感等等,追求每一个细节,以大众为例,可以说能在汽车上体现的细节,在大众身上都有影子。不过欧系车大都价高,费油。购车、维护费用相对也较高。所以欧系车在我国处于一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地位(富人开动的车?!)。
■欧系车
优点:造型耐看、底盘扎实、油耗适中、车身厚重
缺点:价格昂贵、养护费用高
代表车型:晶锐、朗逸、速腾、408、迈腾、C5、途观、宝马新5、沃尔沃S80L
欧系车在车身工艺方面的造诣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中国销售20年仍屹立不倒的“老三样”均来自欧洲,捷达、桑塔纳至今仍是月销量榜单排名前十的“常客”,如果没有优良的品质做基础,是很难有此旺盛生命力。
再者,欧洲山多、高速路多,要求车辆有扎实的底盘以保证其行驶需要。正因为如此,欧洲诞生了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法拉利等一大批以驾驶性能着称的跑车。即使以生产家用车为主的大众、菲亚特、PSA,其旗下车型均拥有不俗的操控性,“小钢跑”这一形容词被最多用在欧系车上。
此外,安全也是欧系车的优势之一。抛开以安全着称的沃尔沃不论,奔驰、大众、宝马的安全性都是领先同侪。虽然在许多碰撞测试中,其他派系中也不乏获得五星认定的车型,但那只是实验室测试所得成绩,在实际行驶中,普遍认为,欧系车拥有更高的安全性。
不过,欧系车也有明显不足,同样价格的欧系车在配置上往往不如日韩中车型,相同尺寸配置的车型,欧系车售价要高出1万~2万元,尽管这两年来有所改善,但仍是有一点差距。日常养护费用方面,欧系车也要高出一筹,大众尤为明显。